第一轮第三册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
神权下的自我
三、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 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 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 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 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 续。
三、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 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 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 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探究思考:
1、文艺复兴运动是在怎样的历史背 景中产生的? 2、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你如何看待 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世界伟人看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 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 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 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 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 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
品和马丁· 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 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省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 要求
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 《十日谈》、但丁与 《神曲》、彼特拉克、 达· 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 士比亚与《哈姆雷特》。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 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 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敬请批评指正!
拉斐尔(14831520),文艺复兴意大利 “艺坛三杰”之一。从22 岁到25岁,他创作了大量 圣母像,从此声名大扬, 他没有达· 芬奇那样经验丰 富博学深思,也没有米开 朗琪罗的雄强伟健的英雄 气概。可是,他创造出最 合乎当时人们的口味、被 特称为一种“秀美”的风 格,不仅使当时人倾倒, 并且延续了400年之久,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认为 不可企及的典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神权下的自我
——薄伽丘《十日谈》
你认为儿子会说什么?
请思考:作者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以人性反对神性,
讴歌人性
【文艺复兴·14-17世纪】
乔叟 1343-1400
莎士比亚 1564-1616
伊拉斯谟 约1466-1536 《愚人颂》
哥白尼
1473-1543 “日心说”
拉伯雷 约1495-1553 《巨人传》
波兰
但丁 1265-1321 彼特拉克 1304-1374 薄伽丘 1313-1375
探究二:为什么从14世纪到16、17世 纪,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
【英国·16-17世纪】
英国15-16世纪大事年表
•15世纪晚期起,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原始 积累。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路中 心。 •1529-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推动宗教改革,断 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人文主义 (humanism)
主张
神权至上 禁欲主义 来世幸福
VS
思想自由 人性解放 现世幸福
希腊罗马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14-17C)
476年 中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 度。 —普罗塔戈拉
将你的过去,放在 神的“怜悯”下;
将你的现在,放在 神的“慈爱”中;
将你的未来,放在 神的“供应”上。
——奥古斯丁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 求人的幸福。
《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教案、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必修三专题六第二课神权下的自我(教案)★考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考点:知道下列作者及其代表作品: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达•芬奇与《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九十五条论纲》的作者及其主要思想。
认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认同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精华,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教学过程:【专题解读】今天我们复习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什么是“人文精神”?其经历了怎样发展演变的过程?请大家将教材翻到99页,我们一起来看“导语”部分。
(学生齐声朗读“导语”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人文精神的内涵,那就是: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现世的欢乐,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本专题正是以“人文精神”为主线,跨越古代和近代,让我们认识了其发展演进的三个阶段。
(结合导学案表格)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智者运动让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了个人的理性判断。
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的思想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了出来,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接下来要共同回顾的是第二阶段的表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课题解读】神权下的自我(结合导学案)问题一:智者运动使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那么,这节课中的神权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本专题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中,当时古希腊人们冲破神的束缚,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怎么现在还有神权?”,“我们这节课的标题的神和上节课所讲的神是否一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我们这节课所讲的“神权”指的是基督教神权,不同于第一课中的神灵(自然神,其实是人对万物的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
专题六二节神权下自我
2.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 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 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反对人们的私欲膨胀泛滥 B.反对人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C.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④马丁·路德把大家的意见 写成《 》引发 。
①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因信 称义);
②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并 与上帝直接对话;
③《圣经》代表着理性和思 想自由。
“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行”即诸如祈祷、施舍、 圣洁生活等等善行,按照中世纪的理论, 这个赎罪是要以教士为中介的,只有通过 神职人员,才能从上帝那里得到救赎。
专题六第二节
神权下的自我
授课教师:衢州一中 夏武荣
由于饥荒、战乱尤其是瘟疫,西欧总 人口减少了至少一半······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
中世纪践行极端禁欲主义思想的基督徒
人活着就是一种痛苦,人是没有价值的, 无能为力的,只有抑制自己的欲望和欢乐, 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应该 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
这一段独白歌颂人的哪些优秀品质? 其内容风格与《十日谈》有何差异? 歌颂了人的力量,人的理性,人的优雅。
走向高雅精致。
国别 代表 主要思想
地位
阶段
人物
特征
意大 但丁 赞颂---
先驱
从肯定
利
率先揭露--- 意初期“三杰”之 人的欲
彼特 拉克
薄伽
谱写人性的 意一初期“三杰”之
欢歌
一
尽显---讴歌---《十日谈》是最具 讽刺---揭露---代表性的作品
专题六第二节学案教师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读材料、合作探究人文精神的内涵,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与学生一起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富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B、兴起和开展的范围不同:
(文)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
(宗)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级都参加的社会运动。
C、作用不同:
(文)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宗)在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课后巩固
1.在英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其核心思想是( )
2、文艺复兴兴起概况:Fra bibliotek(1)时间地点:世纪,。
★问题探究一: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答案:A.经济上: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B.政治上: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应自身要求的观念和文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C.意大利更系统地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重要条件)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答案: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5)矛头:基督教神学
二、人性的启蒙
1、开始阶段
(1)表现形式:肯定,歌颂
(2)代表人物:、、
,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
(3)代表作:但丁的;彼特拉克的;薄伽丘的
神权下的自我课件(高二历史)AUAAPP
链 接
兴基督教的原始教义。
(4)影响:打击了封建势力和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促进 了思想解放,促进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为启蒙运动 做了思想上准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不同点:
①从背景上看:宗教改革还与西欧各国复杂的社会
矛盾有关,并且各种社会力量都将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
D.《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中世纪的
栏 目
德国一直处于经济分散、政治分裂的状态,罗马天主教 链
廷在德国势力最大,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1517年,接
教皇兜售赎罪券,搜刮民财,此举激怒了路德,所以进
行宗教改革。
答案: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人文主义的内涵?薄伽丘和莎士比亚对人性的 理解比较。他们的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什 么?
得大教堂为借口,大量出赎售罪__券________________。
____2__.____揭___开____序___幕_引:发一场马关于丁《赎九罪·十券路五的条德辩论论发纲。》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代表人物及主张——马丁·路德。
① ____信__仰__得__救_________,“因信称义”:思想的 核心,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母像人物表情呆板没有生机。
栏
目
链
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宗教改革——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1.背景:
①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因此需要一场更为广泛思想解放运动。
②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分裂,受罗马天主教会的剥 栏
削与压迫最重,有谚语称“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目 链
③直接原因是1517年,教皇在德国以修缮罗马圣彼 接
神权下的自我 教学反思
《神权下的自我》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孙东硕
9.9上午第四节课在高三示范课中讲授《神权下的自我》,本课是专题六第二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课是一节复习课,设计思路是通过结合高考,着重锻炼学生分析史料,解答综合题目的能力。
导入通过展示名人自拍图片,引出自我的关注就是人文主义,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重点分析考纲方向和高考考情,让学生通过准确把握高考从而提高复习质量与效率。
在授课过程中,我把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一、自我的沉沦-中世纪:欧洲;二、自我的复苏-14C-17C:意大利、英格兰;三、自我的觉醒-16C:德意志。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对本课的中心内容有明确的认识。
在授课中,重点突出史料的作用,通过史料分析背景、评价,理解重点知识-人文主义,并且在史料运用后,总结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培养学生答题能力。
课后,经过本组集体教研,我认真总结了本节课情况。
一、本节课目标明确,考纲突出,明确抓住考试重点难点,并且在授课中贯穿核心素养,把握考试前沿。
二、本节课内容充实,节奏紧凑,框架完整,有删有减,知识整合,突出重点。
三、课程以材料为主,锻炼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能力,知识点与材料互动突出,并归纳总结高考中答题方向和技巧。
四、本课的设计以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注重知识有效落实,通过创设情景,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更注重彰显历史教育的人文性,这较为充分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五、不足之处:在授课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调动大多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进行知识的整合与重组,如何更好地突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课堂真正升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2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公开课)教学设计
《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教学设计学科历史________ 姓名薛明石羡学段高二
中世纪的表情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雕塑《安东尼.奥索》《母与子》下面哪些词汇可以反映中世纪人们主要的精神状态?
随心所欲禁欲苦行无拘无束
压抑人性张扬个性麻木顺从
思想开放愚昧迷信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神权至上追求享乐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需要巨人而诞生了巨人的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薄伽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莎士比亚,正是他们天才般的创造力,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引领人们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走向了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近代社会。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内心代表作国别16
17世纪
14
世纪
时间人性的表现形式
人物《十日谈》“人曲”《哈姆雷特》但丁英国意大利薄伽丘
彼特拉克《神曲》
莎士比亚肯定人的欲望,歌
颂自然的人性歌颂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
尊严《歌集》文艺复兴概况问题探究3
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
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观点。
问题探究4
①
“因信称义”(核心)
②《圣经》至上③简化宗教仪式④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根本上否定了教皇权威促进了资级社会地位提高
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从内部摧毁了教会权威
教学流
程图
11。
必修三专题六2神权下的自我
二、与上帝直接对话--16世纪宗教改革
1、时间地点: 公元16世纪 德国到欧洲 2、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起到了一 定的思想解放的作用。 (2)德国经济分散、政治四分五裂——遭受 根本原因 罗马天主教教廷的剥削压迫最重,激化了 社会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天主教会出售赎罪券 (3)导火线:教皇出售“赎罪券” 3、开始标志: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丁当”作响的时候, 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 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 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赎罪券并非救赎的凭证,只不
81.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 过是天主教会掠夺钱财的一种 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 手段而已。 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难以解答。 83.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捐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 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 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 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阅读这些文献,谈谈马丁路德对赎罪券及教皇的看法
4、马丁路德主要思想:
《圣经》的权威来取代罗马教皇的权威。 --(信仰得救) 因行称义(靠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 (2)人人都有权读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 圣礼才能得救)——因信称义
(3)《圣经》代表着理性与思想自由
摧毁了教皇或教会的精神权威, 以 (1)人的灵魂的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
我 只 要 凡 人 的 幸 福
我 只 是 凡 人
薄伽丘
(1313—1375)意大利作家 1348年,鼠疫(人称“黑 死病”)肆虐欧洲,意大利、 薄伽丘因此博得 “欧洲短 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 篇小说之父”的不朽名声。 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6.2神权下的自我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 “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思考,这里的“人” 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本课结构: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二)人性的启蒙 (三)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 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 缚下解放出来。
4、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反对基督教神学,宣扬人文主义,是一场人本主义反 对神本主义的运动
5、旗帜:人文主义
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崇尚个性,追求现世 幸福,要求把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6、矛头:基督教神学
《神曲》插图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 替“神的学问” 被称为“人文主 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薄伽丘与《十日谈》
《十日谈》叙述了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瘟疫在佛罗 伦萨郊区的一座别墅里住,其中10天每人每天讲一个 故事。这100个故事分别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轶 文趣事、法国寓言、东方民间故事、宫廷传闻和街谈 巷议等 《十日谈》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维护妇 女权利,提倡男女平等。谱写了一首赞美人生和现实 生活的“人曲”。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 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古典文化的“再生”
⑴中世纪欧洲宗教神权统治严重束缚人性 ⑵14世纪的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背景
⑶新兴资产阶级想要冲破宗教神权束缚
⑷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众多人才
2、表达形式: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 督教文化。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课件 (41)
仔细阅读书本内容,找出表格中的错误!
国籍 人物 代表作 历史地位
主要的观点
但丁
先驱
讴歌人性,讽刺教 会的虚伪与腐败, 提出人类平等
意大 利
彼特 《十日谈》人文主义 拉克 “人曲” 之父
薄伽 《 神曲》 高潮时期的杰
丘
出代表人物
追求现世幸福
赞颂人的伟大, 揭露教会的贪腐
达芬 《蒙娜丽莎》 奇 《最后的晚餐》
---赫尔岑
拉斐尔
文艺复兴高潮时期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 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出身于英国中部一富裕市民家庭。 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英国由封建制度 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生 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的新 矛盾,塑造了一系列在世界文学史上 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他一生共 写了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 四行诗和两首叙事长诗。他的作品充 分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代表作:
•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四分五 裂,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 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 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 。
•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东罗马帝国 灭亡,标志欧洲中世纪结束。
中世纪表情
基督教处于统治地位。 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 人是神的附属品; 禁欲主义,人性被湮灭;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展现人的情感与力 量,表现人性的美
英 莎士比
高潮时期的杰 歌颂人间的仁爱
国 亚 《哈姆雷特》 出代表人物 和友谊,提升人
……
性的高尚与尊严
思想核 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2《神权下的自我》校本作业
《专题六二神权下的自我》校本作业题目:高二年历史类型: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神权下的自我》(文科班适用)课后作业作者信息:备课组长薛明石羡学情分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高二文科学生对历史科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相对具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但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生源素质一般,特别是文科学生基本是理科不行迫不得已才读文科的,因而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理性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因此,课后练习设计既要从服务高考,注重能力训练的角度出发,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重视历史学习的时空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后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思想以及评价。
●教学难点:(1)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实质。
(3)理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根据我校高二年文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我们备课组在设计作业时,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兼顾学科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多形式的要求,注重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题目的设计,由易到难,逐层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一步发展。
在题目的设计上,分成基础题、提高题两部分,体现了分层要求,能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为高考打下基础。
并注意试题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从而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巧妙地嵌入到能力考查中。
题目内容:专题六二神权下的自我(完成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A组(基础题)1. 下列名人名言均体现的精神是A.人文主义 B.法律至上 C.民主主义 D.浪漫主义2.人文主义的内容不包括A.肯定人的价值 B.提倡现世生活的享乐C.反对蒙昧主义 D.号召消灭专制王权3.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6.2神权下的自我
5.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说:“人是可以随心 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6.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C.是一场宣传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D.是一场对抗基督教文化的运动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课
神权下的自我
——西方人文主义的复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
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
起源
西方 三次 思想 解放 运动
文艺复兴
公元14-17世纪
复兴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成熟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
请观察图片,提取历史信息。
人文主义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 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 主义的主要诉求。
三、解放自我之宗教改革
利奥十世 (1513-1521)
马丁·路德 (1483—1546)
宗教改革时的教皇, 他生活豪侈淫佚, 并喜爱艺术。 1517年,他以修缮圣 彼得大教堂为名,大 量出售“赎罪券”, 激起了德国民众的愤 慨。
16世纪末 17世纪初 (高潮)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达· 芬奇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文学 (英国)
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彼特拉克说:“真正高尚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
神权下的自我
是什么让“纱幕烟消云散”?人文主义者的贡献是什 么?
文艺复兴,弱化了基督教思想的权威地位。
结论: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但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有着两种倾 向:一是严重的分裂性, 一是严重的封闭性, 结果 最后变成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帝直接对话; (3)《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这些主张,能论证结论二吗? 无须教士作中介,反对教会神权。
二、论证结论二: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把人权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证据二:旧教与新教的区别:
新教在英文的名字叫Protestanhism 它的 字根是protest “抗议”。所以它是“抗议 派”、慢慢的所有新教的都成了 Protestanhism。如果用比较正面的词来形 容……新教侧重于理智。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彼特拉克的“人 文主义”的理解。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一: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
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
样的效用。
—选自教材P105 资料卡片
材料二:《十日谈》故事主题
第四天:结局不幸的恋爱故事。
第七天:妻子与男人偷情的故事。
第八天:男人与女人之间互相作弄的故事。
结语:伟大的作家是生活 的尺度和在不幸中的慰藉
人呵,你是谁?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会常常自问——我是谁? 冥冥之中有个声音说, 你,是神的奴仆 神的玩物。 可这说法有多么的荒诞和谬误啊! 你,本是宇宙的精华; 你,应是万物的尺度。 不屈服于一切, 只为真理低下高贵的头颅。 我的生命应是一道至美的人文风景。 生而平等的人呵, 请拿起理性光辉之笔, 去描绘我们人性之美好画卷吧!
神权下的自我ppt6(说课) 人民版
《神曲》中的地狱指的 是现实世界,天堂则是 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 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 《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 和理想的追求。
地狱 天堂
人文主义之父:
我 我 只我不 要自想 求己变 凡是成 人凡上 的人帝 幸 , 福
。
……
彼特拉克
威廉· 莎士比亚 (1564—1616)
设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世纪人性被压抑、 人的价值被否定?自我意识何时觉醒?凭借 什么方式找回自我?引出文艺复兴的背景和 条件即第一目的内容——古典文化的“再生”
讲授新课部分: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这一目主要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我先补充 一些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中世纪的黑暗。然后引导学 生回忆必修第二册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这部分内容以及展示相应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使学生理解: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的壮大,必然 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力量,于是出现了文艺复兴运 动。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实 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8)文艺复兴的实质(展示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 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 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兴的运动;从他方面来看,文艺 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生。大抵在文艺 复兴初期,他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 却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了。这是伟大新文化产生时的一个普 遍现象。------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十日谈》 第四天开头小插曲: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教的教徒将儿 子从小带到深山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从小 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 年问父亲是什么,父亲虔诚信教把妇女看做洪水猛兽,吓唬说她 们多是祸水,叫“绿鹅”。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请让我带一只 绿鹅回去吧。” 父亲这才明白……人性无处不在,无从 回避 材料四、绮司梦达的故事( 《十日谈》 ) 郡主(绮司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 露后,父亲暴跳如雷,痛骂女儿不顾身份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 司梦达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 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同样的机能 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思想观点:要求人的幸福,揭露教会的贪腐,歌颂人性,反 对等级观念,主张自由平等,肯定人的价值
专题六二神权下的自我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教皇为国王加冕
“中世纪”的西欧,人文精神湮没了! 基督教 教会焚烧书籍
建立了神权统治,鼓吹“神权至上” !
教会处死“异端分子”
中世纪的表情
禁欲苦行
雕 塑
压抑人性
: 《
麻木顺从
安
愚昧迷信
彼特拉克
“我不想变成上帝……我自己是 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1、材料体现作者什么思想? 享受现世生活
2、反映了哪个阶级的什么要求?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 要求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追求 现世个人幸福的强烈愿望。
薄伽丘 《十日谈》
薄伽丘
《十日谈》片段一:……一路行来,可巧遇见一队衣服华丽、 年青漂亮的姑娘迎面走来——原来是刚刚参加婚礼回来的 女宾。那小伙子一看见她们,立即就问父亲这些是什么 东西。
……儿子却说:“……,我还没看见过这么美丽、这么 逗人爱的东西呢。它们比你时常给我看的天使的画像还 要好看呢。看在老天的面上,要是你疼我的话,让我们 想个法儿,把那边的绿鹅带一头回去吧……”
(二)如何追求“自我”? (文艺复兴的概况) 1、神权下,谁在追求“自我”?如何追求“自我”? (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过程和内容)
2、他们追求的“自我”都一致吗?
2.文艺复兴的概况
(1)时间、范围: 14-17世纪, 起源于意大利,后扩展至整个欧洲
(尤其西欧) (2)过程:
意大利: 文艺复兴初期阶段 14世纪 英国: 文艺复兴高潮阶段 16--17世纪,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政治上: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学统治; 2)经济上: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3)价值观念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艺复兴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吗?理 由是什么? 不是。 这场运动号称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 文化,但目的只是只是为减少宗教神学的 阻力;其实质是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 的文化形式来反对封建神学的,
4、实质、性质 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 斗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 动。 具体目标是反对基督教封建神学,提 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 导 思 想:人文主义
年 —1374 年
我 我 只 不 要自想 求己变 凡是成 人凡上 的人帝 幸, 福 。 我
1304
……
彼特拉克
2、后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达· 芬奇,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 术大师、科学家,知识 渊博、多才多艺。 作品以《最后的晚餐》 和《蒙娜· 丽莎》等画 驰名于世。
第四天开头小插曲: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
教徒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 的尘世生活的诱惑。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 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 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把妇女看作洪水猛 兽,吓唬说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 。谁知儿子 却说:
“爸爸,请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宗教改革
人文精神复兴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 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 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 纱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的,透过它 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 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请回答:材料中的“纱幕”指的是什么? “烟消云散”指的是什么?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的原因是什么?
《神曲》
《幻游天堂》 ( 《神曲》插图)
《幻游炼狱》(之一) (《神曲》插图)
《幻游地狱》(之二) ( 《神曲》插图)
薄伽丘
(1313—1375)意大利作家 1348年,鼠疫(人称“黑 死病”)肆虐欧洲,意大利、 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 大有世界末日来临之感。
《十日谈》叙述了十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 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 故名《十日谈》。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教会的黑 暗和腐败,讽刺教士的奸诈和伪善,赞扬手工业者、 商人的智慧和才干,歌颂真挚的爱情和高尚的情操。 正如《神曲》为意大利诗歌奠定了基础一样,《十日 谈》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开了先河。
斯多亚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 天赋人权 学派 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人生而平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蒙昧中的觉醒:智者运动
前5世纪
起源
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14——17世纪
复兴
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 17——19世纪
列奥纳多· 达· 芬奇 (1452—1519)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是 意大利文复兴时 期最伟大的画家、 雕塑和建筑师。 米开朗基罗最有 成就的雕塑有 《大卫》《摩西》 等。
米开朗琪罗自画像
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雕 塑 《 大 卫 》
米开朗基罗作品《摩西》
米开朗琪罗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神曲》中的地狱指的 是现实世界,天堂则是 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炼狱是人类从现 实到理想中须经 过的苦难历程。 《神曲》表达了 但丁对人类智慧 和理想的追求。
地狱
天堂
《神曲》
地狱篇: 但丁与地狱中的教皇尼古拉三世的交谈 我:“此人是谁?他通楚万分,抖动得甚于与其 他命运相同的人,烧在他身上的火焰也更 红。”…… 教皇:“你该知道,我生前曾身着尊贵的法衣。 我是如此贪婪成性,在人世我把钱财放进口袋, 在这里则是把我自己打入恶囊。”…… 我:“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 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
三. 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马丁· 路德(1483—1546) 德国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亦是 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 Lutheran Church)的创立人。 他提出最有力的论点是“基 督教的最终权威是《圣经》而 非教皇”。
马丁· 路德
1、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众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管辖; 基督徒是全然顺从的众人之仆,受每个人的管辖。 ——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信仰和信念足以将别人看为最羞辱的都在上帝面前 变为宝贵的。 3、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 因为上帝已经纳悦你的作为。 4、穿美好的衣服,追求正当的生活,乃是必须,而不 是罪。 5、谁不爱美酒、女人和歌,就终身是个傻瓜。 ——选自《路德文集》
拉斐尔是文艺 复兴时期著名 画家,擅长画 圣母。风格和 谐、圆润、愉 快、优美、温 和。
拉斐尔自画像
“画圣” 拉斐尔
《 西 斯 廷 圣 母 》
拉斐尔的代表作
雅典学院
文艺复兴运动从质朴走向高雅,莎士比亚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 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 《哈姆雷特》、《奥塞 罗》、《罗密欧与朱立 叶》等。其作品中以优 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 的情感隽永深刻的的哲 理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 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 仁爱、友谊,提升了人性 的高尚与尊严。
冲破封建教条(门第、等级观念),追求爱情幸福的精神。 (2)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否定门第等级观念,人生而平等;肯定人的欲望, 歌颂自然的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 形式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 然的人性开始的。
人文主义之父:
神提 学出 ”以 “ 人 学 ” 代 替 “
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 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思考,这里的“人”被发现和“世 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人”被发现指的是14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被发现指的是15世纪末的新航路的开辟;
本课结构:
文 (一)古典文化的“再生”; 艺 (二)人性的启蒙;复 兴 (三)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纱幕”指的是中世 纪的神学世界观。
“烟消云散”指的是神学世界 观的束缚被冲破,人和人性从 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西欧经济的复苏发展、城 市兴起,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根本)人 们生活水平提高; ②政治因素:中世纪,欧洲建立了基督教的神权统 治;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思想因素: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大约千年之久, 人们生活在缺乏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人们 追求世俗乐趣的思想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产生矛盾;(直 接) ④人才因素:保留许多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 人才众多。 ⑤一些城市市民和知识分子要求建立 自己的文化;
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威廉· 莎士比亚 (1564—1616)
文艺复兴高潮时期代表作: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 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 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 动!在行为上多么像天使!在 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 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剧 中的奥菲丽娅
P105页学习思考: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 定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相同: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 不同: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而薄伽丘 集中于人的本能方面。 上述不同反应了文艺复兴的什么特点?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从 初级(质朴)到高级(高雅精致)的发展历程
但丁
(1265-1321)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 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 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恩格斯
但丁
但丁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35岁时(人生的中途)误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 征罪,恶),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三只猛兽拦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贪 欲),一只狮子(象征野心),一只豹(象征逸乐),又一种说法是说它 们分别象征教皇、法国国,王和佛罗伦萨人。他在呼救时出现了古罗马诗人 维吉尔的灵魂,对他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指示你另一条路 径。”带领他穿过地狱、炼狱,然后把他交给当年但丁单相思暗恋的情人, 贝亚德的灵魂,带他游历天堂,一直到见到上帝。 他描述的世界,地狱是一个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但,掌握漏斗顶端。 他们从魔王的尾巴爬过地心,另一面是炼狱。炼狱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 撒冷相对的地球另一面海中,灵魂在这里忏悔涤罪,山分七层代表七宗罪, 每上升一层就会消除一种罪过,直到山顶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为九层, 越往上的灵魂越高尚,直到越过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 救的灵魂所在,经圣母允许,才能一窥圣三位一体的上帝。 在经过地狱、炼狱、天堂的一路上,但丁和所遇到的有名的灵魂交谈,包 括历史上好的坏的许多著名人物,他将自己钦佩和厌恶的人物分别纳入各 个部位,甚至他痛,恨的教皇尼古拉三世,及一些佛罗伦萨人全打入地狱。
5、“人文主义”的核心:
肯定人、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 尊严;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的 束缚中解放出来。 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的幸福自由; 提倡追求宣扬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自 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 与探索精神,追求知识。
6、认识评价人文主义:
意义:一是大大动摇了教会封建神学,起 到了打击封建制度的作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是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及现世的幸福,有 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 人文主义的消极影响: ⑴过分推崇个人意志与个人自由, ⑵忽视公众道德,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等 甚至道 德沦散。
父亲这才明白……
《十日谈》在欧洲 第一次用现实主义 笔法描写了壮阔的 生活画面,讴歌了 人性,讽刺了教会 的 虚伪,揭露了封 建等级观念。是文 艺复兴早期最具代 表性的作品。与但 丁的《神曲》并称 为“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