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小麦播种技术要点
驻马市农业科学院 王树杰 副研究员
今年入秋以来,雨水偏多,导致部分地块出现 洼涝,严重影响了耕作,也推迟了小麦的播种期。 针对我市目前的天气情况,为了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严格把好播种质量关,方能确保一播全苗。做好小 麦播种前的品种利用、耕作整地、平衡施肥、适期 播种、适量播种及播种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培育小麦全苗和壮苗、提高抗逆性、确保高产 稳产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小麦播种是小麦高产稳产 的基础,小麦播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多形式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养分分解减少流失; 亩施尿素5kg~6kg作底肥,以满足秸秆腐烂所需, 防止麦田脱肥变弱;科学施用化肥,氮、磷、钾平 衡施用是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保障,在施足有机肥 的基础上,一般高产麦田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追施比例为5:5和4:6,中产麦田为6:4,磷、 钾、锌肥全部底施。高产麦田亩施三元复合肥(总 含量45%或48%)50kg~55kg、尿素8kg~ 10kg、硫酸锌1kg~1.5kg。中低产麦田亩施三元 复合肥(总含量45%或48%)45kg~50kg、尿 素6kg~8kg、硫酸锌1kg,播前灌足底墒水,利 于小麦出苗。
三、耕作整地
长期用旋耕犁浅耕会使土壤严重板结,影响根系下扎和对土壤 养分的吸收,不利植株生长。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整地 是关键。一是耕翻。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 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 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 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 耕不耕翻的田块,在旋耕的15cm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 响根系下扎、降水及灌溉水的下渗,应旋耕3年、耕翻1年,破 除犁底层。二是少免耕。以传统铧式犁耕翻,虽具有掩埋秸秆 和有机肥料、控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等优点,但每年用这种传 统的耕作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 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由于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可以 不必年年深耕。为此,对于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以2年~3年深 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少免耕,包括旋耕或浅耕等。
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选用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
加大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按照“稳定面积、改善品质、 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思路,合理区域布局,优化品种 利用结构,高产优质并重。今年小麦品种利用要做到:主导品 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扩大种植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 品种,积极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半冬性品种以百农 207、西农979、郑麦7698、周麦27、中麦895为主,搭配 种植矮抗58、衡观35、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泛麦803、 百农418、丰德存麦5号、百农4199、周麦36、洛麦29、徐 麦33、许科718、中育9302、郑麦379、周麦30等;弱春性 品种以郑麦101、怀川916、西农9718、众麦2号为主,搭配 种植兰考198、漯麦18、周麦23、偃高21等,示范种植我市 新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驻麦305和驻麦328,这两个新品种均 为综合抗病性好的高产稳产性品种。尤其是驻麦305为较抗赤 霉病品种,在我市有很大的推广前途。
四、适期播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认定的播期播 种常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冬季和早春冻害时有发 生。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形势,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应该比过去的适宜播种期适当推迟,根据计算和试 验,适宜播种期半冬性品种应在10月10日~20日, 春性或弱春性品种应在10月15日~25日。应注意 适当减少播种量,避免形成旺苗。当播种期推迟时, 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当播种期推迟一周以上时,应 考虑更换品种,由典型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改为半冬 性较早熟品种或弱春性品种、春性品种。
五、适量播种
许多冬小麦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播种量偏多问题,造成群体偏 大、冬前和春季旺长、茎秆细弱、易于倒伏、穗多穗小、易于 早衰、产量不高等问题。确定合理播种量掌握的原则:一是品 种特性,主要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的高低和适宜亩穗数的多 少。二是播种期早晚。三是土壤的肥力水平。水浇地的条件下, 一般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播期适宜和土壤肥力较 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适期播种每亩13 万~15万基本苗;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5万~18万基 本苗;中低肥地力基本苗适当多一点,每亩18万~20万基本苗; 半冬性品种基本苗一般控制在13万~16万;弱春性品种基本苗 一般控制在15万~20万。播种期推迟要适当增加基本苗,以确 保冬前越冬群体。
三是耙耢、镇压。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 整地面、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 墒情及时耙地。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旋耕面积较 大,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耙耢,以后会发生播 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 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还会导致土壤表层失墒快而影响根系 和麦苗生长。四是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 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 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 下扎到深层土壤中,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 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提高麦苗 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播种后出苗不全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 应及时补齐。主要方法:一是补种。选择与缺苗地 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 用2.5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或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 液浸泡12小时,晾干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 二是移栽。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 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 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 后及时浇水和松土,移栽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 以利于小麦缓苗和越冬。
六、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根病。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 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一是根病发生较 重的地块,可选用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 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 量的0.15%拌种。二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 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 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三 是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 虫剂)混合拌种。由于拌种对小麦出苗有影 响,播种量应适当增加10%~15%。
驻马市农业科学院 王树杰 副研究员
今年入秋以来,雨水偏多,导致部分地块出现 洼涝,严重影响了耕作,也推迟了小麦的播种期。 针对我市目前的天气情况,为了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严格把好播种质量关,方能确保一播全苗。做好小 麦播种前的品种利用、耕作整地、平衡施肥、适期 播种、适量播种及播种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培育小麦全苗和壮苗、提高抗逆性、确保高产 稳产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小麦播种是小麦高产稳产 的基础,小麦播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二、多形式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
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促进养分分解减少流失; 亩施尿素5kg~6kg作底肥,以满足秸秆腐烂所需, 防止麦田脱肥变弱;科学施用化肥,氮、磷、钾平 衡施用是小麦正常生长发育的保障,在施足有机肥 的基础上,一般高产麦田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追施比例为5:5和4:6,中产麦田为6:4,磷、 钾、锌肥全部底施。高产麦田亩施三元复合肥(总 含量45%或48%)50kg~55kg、尿素8kg~ 10kg、硫酸锌1kg~1.5kg。中低产麦田亩施三元 复合肥(总含量45%或48%)45kg~50kg、尿 素6kg~8kg、硫酸锌1kg,播前灌足底墒水,利 于小麦出苗。
三、耕作整地
长期用旋耕犁浅耕会使土壤严重板结,影响根系下扎和对土壤 养分的吸收,不利植株生长。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整地 是关键。一是耕翻。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粉碎的作物秸秆、 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 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 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 耕不耕翻的田块,在旋耕的15cm以下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 响根系下扎、降水及灌溉水的下渗,应旋耕3年、耕翻1年,破 除犁底层。二是少免耕。以传统铧式犁耕翻,虽具有掩埋秸秆 和有机肥料、控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等优点,但每年用这种传 统的耕作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 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由于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可以 不必年年深耕。为此,对于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以2年~3年深 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少免耕,包括旋耕或浅耕等。
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选用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
加大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按照“稳定面积、改善品质、 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基本思路,合理区域布局,优化品种 利用结构,高产优质并重。今年小麦品种利用要做到:主导品 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扩大种植综合表现好的高产、优质新 品种,积极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半冬性品种以百农 207、西农979、郑麦7698、周麦27、中麦895为主,搭配 种植矮抗58、衡观35、丰德存麦1号、平安8号、泛麦803、 百农418、丰德存麦5号、百农4199、周麦36、洛麦29、徐 麦33、许科718、中育9302、郑麦379、周麦30等;弱春性 品种以郑麦101、怀川916、西农9718、众麦2号为主,搭配 种植兰考198、漯麦18、周麦23、偃高21等,示范种植我市 新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驻麦305和驻麦328,这两个新品种均 为综合抗病性好的高产稳产性品种。尤其是驻麦305为较抗赤 霉病品种,在我市有很大的推广前途。
四、适期播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认定的播期播 种常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冬季和早春冻害时有发 生。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形势,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 应该比过去的适宜播种期适当推迟,根据计算和试 验,适宜播种期半冬性品种应在10月10日~20日, 春性或弱春性品种应在10月15日~25日。应注意 适当减少播种量,避免形成旺苗。当播种期推迟时, 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当播种期推迟一周以上时,应 考虑更换品种,由典型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改为半冬 性较早熟品种或弱春性品种、春性品种。
五、适量播种
许多冬小麦麦田存在不同程度的播种量偏多问题,造成群体偏 大、冬前和春季旺长、茎秆细弱、易于倒伏、穗多穗小、易于 早衰、产量不高等问题。确定合理播种量掌握的原则:一是品 种特性,主要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的高低和适宜亩穗数的多 少。二是播种期早晚。三是土壤的肥力水平。水浇地的条件下, 一般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播期适宜和土壤肥力较 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适期播种每亩13 万~15万基本苗;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5万~18万基 本苗;中低肥地力基本苗适当多一点,每亩18万~20万基本苗; 半冬性品种基本苗一般控制在13万~16万;弱春性品种基本苗 一般控制在15万~20万。播种期推迟要适当增加基本苗,以确 保冬前越冬群体。
三是耙耢、镇压。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 整地面、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在机耕或旋耕后都应根据土壤 墒情及时耙地。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旋耕面积较 大,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耙耢,以后会发生播 种过深的现象,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 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还会导致土壤表层失墒快而影响根系 和麦苗生长。四是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 用。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 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 下扎到深层土壤中,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 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提高麦苗 的抗旱能力,麦苗整齐健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七、播种后出苗不全
小麦播种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一旦发生缺苗, 应及时补齐。主要方法:一是补种。选择与缺苗地 块相同的品种,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浸种、催芽, 用2.5万倍的萘乙酸溶液或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 液浸泡12小时,晾干后播种,以利于出苗和生长。 二是移栽。对于来不及补种和补种后仍有缺苗的地 块,可在小麦分蘖期选用同一品种壮苗进行移栽。 移栽的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白”为宜。移栽 后及时浇水和松土,移栽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 以利于小麦缓苗和越冬。
六、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根病。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 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一是根病发生较 重的地块,可选用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 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 量的0.15%拌种。二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 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 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三 是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 虫剂)混合拌种。由于拌种对小麦出苗有影 响,播种量应适当增加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