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新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学习要求
1、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4、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5、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6、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三、历届高考特点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不是特别频繁,而且基本都是选择题。但是题目的难度并不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考察的内容主要是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三大规律)和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原因。多结合气候类型考察。
2、考察考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和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复杂的等值线、区域定位图、剖面图、散点图等等)。
3、近几年对差异性考察较多,整体性考察较少。
4、以热点事件或典型区域为切入点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当今众多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如:全球变暖、生态破坏都是忽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造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异常变化的,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都可成为此知识的考点。
* 地理环境差异性考查:自然带和地表景观的分布及成因(如结合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南极考察等时事热点)
* 能力要求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人类生活生产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能力,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高考多以热点或典型区域为切入点,重点仍是考察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并结合图和表的读和用的能力、模式图的应用、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起考察。
四、复习建议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同时要为人文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为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正确指导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打下基础。本节的关键所在是,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谁也离不开谁,而且谁也会影响谁。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相互影响达到统一的状态。所谓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有两种表现:①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制约性。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讲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教学时可首先介绍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概念,然后举例说明。例如人类大面积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盛行,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
虑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1、运用联系框图,展现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的过程,理解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动力基础
2、以具体的多样的案例让学生形象具体地感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本节是抽象的理论,要以具体的多样的案例让学生有形象具体的感知;而学生要学会分析案例来掌握本节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实践能力等;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盲目的改变或开发某一个要素将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进而影响整个自然环境。
(1).协调性: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每一要素都不能独立存在与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整体性表现1 自然地理环境
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举例
气候的变化、地貌的变化、岩石的形成和风化、土壤的形成和退化、水土流失等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
案例Ⅰ: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形成:
案例Ⅱ:桂林山水的形成: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 地表水贫乏,河流少→流水作用微弱
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 荒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 有机质含量少
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约3.25亿年以前,该地区还是汪洋一片,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抬升为陆地,从而使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其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尤其以4~7月降水较多。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提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案例Ⅲ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2).随变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案例Ⅰ: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
①改变了林木和植被状况――覆盖率下降,林木蓄积量下降
②引起土壤的变化――水土流失,肥力下降
③引起径流的变化――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④破坏野生动物生境――自然环境恶化,食物来源缺乏
⑤对小气候产生影响――湿度降低、温差增大,水旱灾害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