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doc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9d7cb3f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1.png)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太行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论证分析1太行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扶不同角度对太行山地区的景观地貌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其中吴忱,,,,对太行山区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按规模层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发育山地顶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残留二类位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较陡峻按造景地貌分类可分为石英砂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白云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太行山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属我国两大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貌位置形成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区内的景观地貌特征明显(共性突出发育众多的峡谷群且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而登顶远望山岭绵延起伏山顶夷平面遥相呼应一望无际2太行山地貌系统发育的地质背景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掏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太行山地区有,,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太平洋带构造作用强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的裂谷作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大幅度坳陷巨大的地势反差为朔造该区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条件新构造运动的发育对区内山水景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太行山地貌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1地层和岩石区内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的石荚砂岩和下古生界寒武系一中奥陶统寒武系一中奥陶统以抗蚀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巨厚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组成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不同岩性抗风化剥蚀能力和岩石层系厚度的差异是形成地貌垂向多层性的物质基础在中元古代一古生代末十几亿年的地质演化中华北地台以振荡式升降作用为特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造山运动其结果是造成地层近水平叠覆岩层平缓的地层是本区地貌形成的重要前提2构造在其地貌形成过程中断裂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主导控制作用太行山在断块式掀斜隆升过程中在伸展作用为主导的应力背景下形成了不同方向的断层及不均匀分布的劈理带和密集节理带由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方向组成的棋盘格式区域性节理一起控制着地貌的形成3新构造运动区内新构造运动特征明显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裂谷带的掀斜抬升和坳陷活动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平原到山地的巨大地貌反差(为外力朔造地貌提供了条件这种持续的差异升降运动造成的地形比高的持续扩大为地表水流的进一步侵蚀及造貌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得水流的向下切蚀能力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一系列巍巍壮观的峡谷景观地貌较大的地形高差也是造成跨塌滑塌的重要因素众多的崖墙即囡河谷深切岩层失稳沿断层或节理裂隙跨塌而形成4气候区内地貌从新近纪开始发育新近纪的气候已是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干湿交替明显第四纪则更是学者们公认的冰期与问冰期频繁交替的气候太行山地区冰期间冰期的交替气候至少已有四个大的旋回十数个小旋回在大旋回中以末次冰期和冰后期为例二者的平均温度变化幅度,,,,,?平均降水量变化幅度,,,,,,,,,,基本上是一个气候带的变化这种冷暖干湿交替的气候为地表的快速侵蚀剥蚀创造了条件现代太行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东寒少雪这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降雨的季节性及突发性造成河流明显的洪水期洪水对其途径的地层岩石具有极强的冲蚀及破坏更利于形成陡峭的谷壁和深切的河谷由于平均气温较低又决定了岩溶作用较弱这就决定了太行山地区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以化学风化为辅以水流的侵蚀作用为主而岩溶作用为辅的水动力条件4太行山地貌系统的特征太行山地貌在宏观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在剖面上则崖台叠置缓坡与崖壁交替出现即为一种阶梯状地貌一个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地层上应包含华北地台基底和中元古界一寒武系一奥陶系盖层在地貌形态上通常是在峡谷下部常为深切的河谷或嶂谷在中部峡谷较为宽阔两侧地形缓坡之上为陡峭的山坡高耸的崖壁即断崖长崖顶部常见平缓的台地或平台以及长脊长墙太行山地貌系统的特征与其地层岩石条件紧密相关区内抗蚀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岩石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太古宇古老变质基底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等中深度变质岩构成垂向上的第一级缓坡地貌中元古界的石英砂岩由于其极强的抗蚀能力构成垂向上的第一级坎状地貌常形成障谷长墙或赤壁丹崖等别具洞天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红石峡谷即形成于该套地层寒武系下部的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等总体岩性以薄层泥岩页岩与碳酸盐岩呈不等厚互层为特征页岩往往经剥蚀风化形成缓坡平台或细小凹槽而灰岩则往往形成陡坎或凸起故形成较小的台阶状地貌也是形成叠瀑的主要地层层位总体构成垂向上宏观的第二级坡状地貌其顶部的页岩层为重要的隔水层其顶部也是泉水悬泉涌出的主要部位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全为坚硬碳酸盐岩组成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抗蚀能力大体相当分布又非常广泛且连续构成垂向上的第二级也是最为宏大的坎状地貌故往往形成区内规模最为宏大的长崖长墙或崖壁即壁立万仞构成谷坡陡峻的峡谷地貌景观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由薄层的泥质白云岩白云岩和厚层的石灰岩相间叠置构成多位于山顶构成垂向上最上层的地貌景观易形成缓坡与陡砍交替的地貌形态经地表水流面流表层岩溶作用形成峰丛等构成垂向上的第三级坎状地貌若位于峡谷地带受断层或节理切割经崩塌剥蚀后则形成长墙沿山脊蜿蜒曲折似天然长城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太行山地区的不同地段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地层发育的完整程度不一其地貌景观的发育也相应表现出有一定的差别在太行山南麓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地发育较为完整但太古界中元古界出露面积较少向东延伸出露面积则逐渐增大在太行山中南段自南向北寒武系地层厚度增大太行山深山区的大部分地段仅少量或未出露太古界和中元古界寒武系巨厚的碳酸盐岩形成了谷窄峡深的峡谷地貌其上部和顶部常见造型各异的像形山石如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其像形山石就非常之多在接近浅山区受断层切割和构造抬升中元古界的石英砂岩出露地表则地貌构成以红色崖壁长崖断墙以及红岩障谷为特征太行山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特征分析1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特征太行山地区是北起永定河南止黄河西自山西省东界东至海拔100 m 等高线包括北京西山河北省小五台山及其向西南延伸至涞源县北部的山地晋冀交界山地以及狭义的太行山地面积约50000km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下列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只有这三种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这是因为游人来到风景地貌区一般先到谷口沿河谷再向谷源行进那深切的峡谷清澈的流水郁密的植被多样的鸟兽以及各种农舍庄田使你尽情地享受到幽深雅静古朴的谷地风情而且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观赏到老少皆宜到达谷源后便开始向山顶攀登险峻的山坡多变的岩石高悬的瀑布和垂直分带的植被又会使你欣赏到争奇斗艳的山地景色这是回归大自然旅游的高潮虽然老年人望尘莫及或可乘缆车而上稍觉遗憾但青年人必攀无疑一旦登到山顶则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山顶面这里草地绿茵鲜花盛开牛羊成群犹如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面上你可以打闹嬉耍仰卧晒阳全家围坐席地野餐一洗攀登之劳累还可以观日出赏云海引亢高歌使你饱览着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的山顶风光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往往是地质构造带和湿润多雨带前述的陡峻山坡中有的与地质构造中的断裂带有关由于断裂作用使原来的同一级夷平面被解体为几级高度不同的夷平面解体处形成了大断崖 2 有的断崖又被后期河流的溯源侵蚀而形成陡坡有的虽然不是断裂带但因山体上升速度较大河流的溯源侵蚀来不及切割其山体也会形成陡坡正是这种断裂作用及外力的强烈侵蚀剥蚀作用才形成了陡峻的山坡和奇形怪状的造景地貌同时也形成了温泉又由于陡峻山坡的阻挡作用才使得夏季由东南方向来的暖湿气团在此抬升变冷而形成多雨带 3 正是这个多雨带又为旅游风景地貌增添了泉水河流瀑布等活力同时也使气候湿润使植被生长得更加茂密本文就是依椐上述三种地貌类型的系统组合来圈定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的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地貌类型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比较大的自南而北有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以西的太行山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左权和顺县境内的太行山河北省邢台市和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部太行山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和保定市阜平县西部晋冀交界山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南部白石山和涞源县北部张家口市蔚县南部山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东部和涿鹿县南部小五台山的主脊上或者是太行复式大背斜的西翼或者是向东南成梯级下降的断块山地比较小的自南而北有河南省新乡市西部太行山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太行山邢台市西部太行山石家庄市西北部太行山保定市北部太行山它们都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丘陵地区或者是太行复式大背斜的东翼唐县期夷平面上的蚀余山或者是断块山地的前缘这些山地及其山前陡崖或陡坡组成了太行山旅游地貌资源带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的形成是地壳的内力构造运动和外力侵蚀剥蚀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壳的内力构造运动有周期性即一个时期构造运动比较激烈地壳被挤压而抬升者形成山地被拉张而下降者形成盆地一个时期构造运动比较宁静抬升的山地以侵蚀剥蚀为主地面逐渐降低形成山麓剥蚀平原或准平原下降的盆地接受山地侵蚀下来的物质进行堆积地面逐渐抬高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太行山地正处于挤压与拉张上升与下降的交接地区因而构造异常激烈在挤压与拉张的不同应力作用下又迭加了垂向变形的断裂带这就是太行山为什么向东呈阶梯式下降而形成数级大陡坡的原因所在据最新研究成果大约在6555maBP 的白垩纪末期至古新世太行山地区的地壳比较稳定地面以侵蚀剥蚀为主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的山地均被侵蚀剥蚀降低最后全山地被夷平为准平原大致从55maBP 开始华北地区与全国一样进入了喜马拉雅构造旋回位于西太平洋边缘岛弧弧后地区的本区主要处于NWSE 方向的拉张应力场中燕山运动以来形成或复活的一些主干断裂由挤压转换为引张并发生了一侧上升一侧沉降从而形成了太行山地及华北平原其中大约在5540maBP 的始新世早中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第一幕开始以山西省五台山和河北省小五台山为中心的地区抬升为山地古新世准平原构成了山地的顶部而成为山地夷平面这就是至今仍残留在五台山和小五台山顶部海拔28003050m 的夷平面科学家命名为北台期夷平面大约在4024maBP 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地壳的构造又趋于宁静外力的侵蚀剥蚀作用又居于主导地位最后又将五台山小五台山周围的山地又一次夷为准平原确切地说叫山麓剥蚀面大约在24ll maBP 的中新世早中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第二幕开始太行山地区又一次抬升山麓剥蚀面构成了五台山小五台山周围山地的山顶面这就是至今仍在甸子梁等山地顶部残留的海拔l5002200m 的夷平面被命名为甸子梁期夷平面大约在ll 3maBP 的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地壳的构造运动又转为宁静地表以侵蚀剥蚀为主最后将太行山地区蚀低成低缓的丘陵其间镶嵌着宽浅的河谷在山麓地区则是剥蚀面大约在32maBP 的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初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进入了第三幕即新构造运动太行山地区又一次抬升前述的丘陵宽谷和山麓剥蚀面构成了今日低山丘陵的顶部而形成山地宽谷面和高山麓面以保存在唐县西部海拔400m 左右的丘陵面最为典型被命名为唐县期夷平面与唐县期山麓面抬升的同时有些NESW向的断裂又一次活动致使北台面甸子梁面和唐县面均遭到垂直差异解体前述旅游风景地貌中的各种断崖谷口断崖谷源断崖谷壁断崖就是这样形成的有的断崖又被后期河流的溯源侵蚀破坏而形成陡坡在倾角不大的一般不超过l0 地层中如遇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厚层砂岩夹薄层粘土岩时河流的溯源侵蚀伴随有岩石块体崩塌后退则形成陡崖在山地急剧抬升的同时河流也强烈下切因而多形成V形峡谷在垂直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特别是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中河水侵蚀与溶蚀的共同作用易形成河谷较窄谷壁陡直的嶂谷也就是人们习称的一线天准平原或山麓面被抬升形成山顶面后自然会遭到后期的外力侵蚀剥蚀而被破坏其中破坏后残留的形态长宽均大于lkm者视为塬状面宽小于lkm 者长大于lkm者视为梁状面长宽均小于lkm 者视为峁状面由此看来上述旅游风景地貌的形成时代均在55 maBP 以来的新生代其中若山地顶部是北台面者其夷平面的形成时代在65 55 maBP 间夷平面以下的山坡和河谷形成于55 maBP 后若山地顶部是甸子梁面或唐县面者其夷平面的形成时代分别在4024 maBP间和ll 3 maBP 间夷平面以下的山坡和谷地分别形成于24 maBP 后和3 maBP 后显然地貌的形成时代要晚于组成该地貌的岩石的时代附录太行山地质地貌王然李庆孙立汉太行山像一道脊梁纵贯华北腹地耸立于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四省市之间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也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遍览天下名山有的巍峨壮美有的奇峻优美有的清幽静美有的绮丽秀美然而能集众美于一身者太行也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像一道脊梁纵贯华北腹地耸立于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四省市之间她长,,,公里宽约,,,公里东邻华北平原西面黄土高原北接蒙古高原南止于黄河谷地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也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太行山位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高南低总体上大致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是多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斜列式山脉最北端在北京市西山北端南口附近与燕山山脉斜交中段呈南北走向南段又呈近东西走向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由于太行山是在古老地块上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块状山脉地质基底主要是复式单斜褶皱断崖明显山顶多为平坦面出现若干台地加之河流割切形成许多深险峡谷地势十分险峻她的东坡急促短陡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度差达,,,,,,,,,米山前多有发育典型的由于洪水冲积而形成的扇形地貌以及小型的冲积平原西坡较为徐缓绵长当我们置身于华北平原向西望去远处横亘着苍茫的太行山宛若一条青色的巨龙匍匐在天际之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太行山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荒芜贫瘠是太行给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当你深入其中就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太行丰富灵秀的地理地貌内容将完全颠覆你原有的太行印象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于,,,,年,月路过太行山时写下了《过太行山书怀》在这首诗的第一段中诗人浓墨重彩真实地描绘了太行山的壮美和田园风景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外线雾飘浮内线云层积溪流走山谷千里赴无极清漳映垂柳灌溉稻黍稷园田村舍景无与江南异太行山的地质地貌可用山崖洞峡陉泉瀑潭等来概括山太行山大部分海拔在,,,,米以上在海拔高度上明显逊色于我国西部的众多大山但与西部大山一峰绝顶高大神秘不同太行山则表现出群峰竞秀表里河山的特质太行山从北向南著名的山峰有小五台山是分布于河北省蔚县涿鹿县境内的太行山支脉最高海拔,,,,米为河北省最高峰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的太白山最高峰海拔,,,,米白石山位于河北保定最高峰海拔,,,,米熏坡度陡悬崖绝壁人迹罕至拥有我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我国峰林地貌的一种新类型狼牙山海拔,,,,米位于河北省易县是当时晋察冀边区东部的制高点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就发生在这里南坨山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海拔,,,,米千沟万壑群山叠翠云遮雾障气势壮观阳曲山位于山西省和顺县东部最高峰奶奶顶海拔,,,,米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天坛极顶海拔,,,,米相传当年黄帝曾在此祭天山下至今有愚公村民风淳朴相传为愚公后人村前有愚公移山雕像北京西郊连绵的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支出了名的余脉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她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这一带典型的风光的代表便是西山雪景香山作为西山一带的俏丽山峰为西山增添了无尽的诗情画意陈毅曾作诗云押西山红叶好熏霜重色愈浓乾隆皇帝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的山腰也显出了对香山的万分中意钟灵毓秀的天桂山位于石家庄市西北,,公里处的平山县境内,,,,年,,月即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级景区作为太行山名峰她素以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著称明崇祯皇帝见其地僻而幽其山高而秀时有灵气旋绕鸾翔凤舞之状而将此作为隐地修建行宫这里山径曲幽步换景移怪石竞秀静野瑰丽百丈危崖上镶刻的归字已作为天下第一大字载入世界基尼斯纪录崖太行山脊东翼多发育形如刀削的陡崖崖面陡直绝壁千仞其一崖通顶或分为三级中间隔以台栈形如一面大墙矗立于山巅两个山崖相对间距甚小则会形成天劈裂隙般的一线天如河南西部的郭亮村村前是一道高达,,,米的陡崖一条小径嵌于崖面人行其中一边是刀削般的峭壁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谷底当你看到垂直悬崖上的那条手工开凿的之字形石梯一定会心生无限慨叹与敬意它曾经一度作为郭亮村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通道是村民心目中的天梯而发育于嶂石岩地区的三级陡崖呈现为阶梯状依次分布高达,,,,,,,米其连续分布长度超过,,公里一面红色大墙成为记载太行山第四纪强烈抬升的历史丰碑洞太行山山体多为平缓的厚层石灰岩由于常年受到流水的侵蚀河谷两崖常形成多层溶洞众多洞穴美妙绝伦串连在一起有着北方岩溶地貌景观的独特韵味太行山第一溶洞是位于河南的五龙洞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区内绿树成荫苍翠欲滴林海茫茫葱葱郁郁形成独有的森林原始生态环境洞内有地质过程中典型的喀斯特现象钟乳石造型各异形态万千另有奇景多处引人入胜紫团洞位于山西紫团山上相传是紫微道人面壁之处洞如迷宫洞内有洞洞洞上下环绕左右相连宽窄不等最窄处仅能容一人侧身而入如无导游者入内将会迷途难返传。
太行山大峡谷景点介绍
![太行山大峡谷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99245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5.png)
太行山大峡谷景点介绍概述太行山大峡谷位于中国河南省太行山脉,是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一类峡谷地貌景区。
太行山大峡谷的壮美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本文将对太行山大峡谷的地理特征、自然景观、独特植物和动物物种、文化遗产以及游览路线进行全面介绍。
地理特征太行山大峡谷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紧邻山西省。
它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峡谷,长约300多公里,宽度变化较大,最宽处达到30多公里。
太行山大峡谷穿行于太行山山脉之间,北侧为悬崖峭壁,南侧为陡峭的山坡和山谷。
整个峡谷呈错落有致的地势,山峦起伏,峡谷纵横交错,给人以壮观的视觉冲击力。
自然景观太行山大峡谷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遐迩。
峡谷两侧绝壁耸立,悬崖峭壁形成了令人惊叹的险峻峡壁。
峡谷内有大片原始森林、丰富的植被和各类珍稀动植物,其中包括许多濒危物种。
漫步在峡谷中,可以欣赏到壮美的峡谷风光、清澈的溪流、奇特的岩石地貌、飞瀑流泉以及多样化的植被。
不同季节的太行山大峡谷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翠绿的峡谷更加生机勃勃;夏季瀑布飞流直下,清凉宜人;秋季则是红叶满山的美景;冬天的太行山大峡谷则是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独特植物和动物物种太行山大峡谷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地区,拥有众多独特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这里有若羌杨、黑松、青松等树种,植被茂密、繁多。
在峡谷内还生活着一些珍稀动物,如金雕、白鹭、羚羊等。
太行山大峡谷也是一些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例如中国金丝猴、角雉等。
这些物种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太行山大峡谷的一大亮点,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遗产太行山大峡谷不仅自然景观瑰丽,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峡谷的周边地区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建筑,如石窟寺、古道、古村落等。
这些文化遗产展示了太行山大峡谷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太行山大峡谷还有一些民间传说和故事,讲述着古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游览路线为了更好地游览太行山大峡谷,以下是一个推荐的游览路线:1.第一天:从峡谷的西侧入口出发,沿着游览路线依次参观景点。
太行山的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太行山的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ed13a6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7.png)
太行山的地质构造复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太行山位于中国的山西、河北和河南三个省份,是华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山脉。
其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1. 地质构造特点太行山地处褶皱和断裂带交汇处,受到多次变形和破碎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
在太行山地区,可以看到许多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褶皱、断裂、褶皱盆地等地质现象。
这些地质构造特点为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2. 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太行山地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存在对沿太行山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煤炭太行山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矿产之一。
这些煤炭储量丰富,质量好,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
2.2 铁矿石太行山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这些铁矿石储量大,品质高,对钢铁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2.3 石灰石和大理石太行山地区还富含石灰石和大理石资源。
石灰石是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而大理石则用于建筑装饰和雕刻等领域。
2.4 花岗岩太行山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花岗岩资源。
花岗岩是建筑和雕刻的理想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艺术等领域。
3. 重要水源地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太行山还是重要的水源地。
山脉中的河流和湖泊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支持着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构造异常复杂,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太行山还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acc3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1.png)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跨越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太行山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状况和人文景观,为今后的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历史记录和文献资料了解太行山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然后,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太行山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最后,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
2. 调研内容(1)太行山的自然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了解太行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特点。
发现太行山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2)太行山的人文景观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太行山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建筑、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
其中,古建筑是太行山的一大亮点,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3)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
大部分游客认为太行山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多样,但也有部分游客对环境保护和服务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太行山的自然环境太行山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华北平原和华北高原之间,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条件多样。
太行山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但由于长期的滥伐和过度开发,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 太行山的人文景观太行山有众多的人文景点,包括古建筑、文化遗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岳村古建筑群、九华山古佛洞等景点备受游客喜爱。
另外,太行山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歌舞、节日庆典等。
3. 游客对太行山的认知和评价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游客对太行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示满意,认为太行山是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但也有游客认为太行山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到位,设施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报告
![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质地貌资源及生态环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068d9ebb4cf7ec4afed08a.png)
太行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论证分析1、太行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扶不同角度对太行山地区的景观地貌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
其中,吴忱(2001),对太行山区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
按规模、层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发育,山地顶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残留;二类,位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较陡峻。
按造景地貌分类,可分为石英砂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白云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
太行山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属我国两大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
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貌位置,形成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区内的景观地貌特征明显.共性突出。
发育众多的峡谷群,且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而登顶远望,山岭绵延起伏,山顶夷平面遥相呼应,一望无际。
2、太行山地貌系统发育的地质背景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掏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
太行山地区有25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
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
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太平洋带构造作用强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的裂谷作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大幅度坳陷,巨大的地势反差,为朔造该区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条件。
新构造运动的发育,对区内山水景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d20a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d.png)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位于中国的中部,横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总面积约为19,300平方公里。
我们此次调研的重点是太行山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
太行山地势陡峭,山峰层叠,山势雄伟壮观。
山脉蜿蜒起伏,多条深谷交错其间。
太行山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主峰海拔超过2000米,景区集中分布在三省交界处。
山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气温适中,冬季比较寒冷。
太行山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植被有松树、柏树、槐树等。
这里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大熊猫、豹子、野猪等珍稀动物。
山区还有多年生的苹果、柿子等果树,以及一些草药和中药材,如枸杞、山药等。
太行山区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样。
山区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山区还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关帝庙山风景区、殷墟遗址等。
同时,太行山还有许多民俗文化活动,如太行山山歌表演、传统婚俗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太行山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受限于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使得太行山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促进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和保护太行山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太行山旅游的知名度。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太行山地区的交通网络。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前往太行山。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保护太行山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限制过度开发和砍伐,加强监管力度,保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
4.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修建更多的酒店、旅馆、餐饮等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之,太行山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地区。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可以促进太行山旅游业的发展,保护太行山的生态环境。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ebd2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f.png)
太行山调研报告太行山位于中国河北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华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太行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旅游资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太行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环境太行山地区地处西面高、东面低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
山脉纵横交错,平原、丘陵、山地等地势各异,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太行山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较高,动植物物种丰富,是一片生态瑰宝。
二、经济发展太行山地区主要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也发展了水果种植和畜牧业。
矿产资源方面主要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导致太行山地区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风险。
三、旅游资源太行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点、文化遗址和民风民俗等。
黄河、北岳恒山、万年寺等都是太行山地区的代表性景点。
此外,太行山地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陈庄民俗村、晋韵民俗村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存在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太行山地区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持续,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再次,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五、建议和措施为了促进太行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太行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限制过度的资源开发和环境破坏,保护珍稀物种和濒危植物。
2.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公路和铁路,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改善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3. 挖掘旅游资源特色。
加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产品研发和推广,提升旅游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吸引更多的游客。
4.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太行山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太行山地区旅游观光。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简短介绍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简短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bc38c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6.png)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壶关县,是太行山脉中的一处壮丽峡谷景区。
这个地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以下将对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地理特点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太行山脉中,地理位置优越。
峡谷总长约20公里,最宽处达300米,最窄处仅有10米。
太行山脉是中国北方的一道重要山脉,其起伏的地形和陡峭的山势为大峡谷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自然景观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著名。
峡谷内有陡峭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流。
在峡谷的上方,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太行山脉美景,云雾缭绕,如诗如画。
峡谷内的溪流水质清澈,沿途有多个瀑布,水势奔腾,落差巨大,给人以震撼和壮观的感受。
此外,峡谷内还有丰富的植被,各种树木、花草和野生动物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3. 人文历史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峡谷内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古民居和古道遗迹,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壶关古道,这是一条连接陕西和河南的重要交通路线,有着悠久的历史。
沿着古道漫步,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
此外,峡谷内还有一些古老的寺庙,如壶关寺、大峡谷寺等,这些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地人民虔诚信仰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4. 游览活动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是一个理想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
首先,游客可以沿着峡谷的步道徒步旅行,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观。
步道沿途设有观景台和休息点,方便游客观赏风景和休息。
其次,游客还可以参加一些刺激的户外运动,如攀岩、漂流、徒步穿越等,体验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另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古寺庙,感受古老的宗教文化。
在峡谷内还有一些特色的民俗村落,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传统手工艺品。
5. 交通与住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交通便利,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自驾前往。
太行山旅游景点
![太行山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3a3e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太行山旅游景点一、导言太行山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
太行山蜿蜒起伏,地势险峻,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山水爱好者和游客。
太行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二、自然景观1. 山峦起伏太行山地势崎岖,山峰叠嶂,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长的山脉之一。
太行山的山峰绵延数百公里,其中包括无数险峻的峰峦,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观。
2. 沟壑纵横太行山的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形成了许多沟壑和峡谷。
这些沟壑纵横交错,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
游客可以在这些壮丽的峡谷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3. 瀑布飞泻太行山区拥有许多壮丽的瀑布,水势激流汹涌,犹如银河倒挂。
著名的瀑布有“金沟瀑布”、“龙门瀑布”等,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4. 溪流汩汩太行山区有许多清澈见底的溪流,水质纯净,流水潺潺。
游客可以在山间溪流边漫步,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宁静。
5. 奇峰异石太行山地质变化复杂,形成了许多奇峰和异石。
有如放在桌面上的山石,形状各异,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创造力和美妙。
三、人文遗迹1.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河北省大同市境内,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大量的佛教艺术石窟,壁画和雕刻精美绝伦,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2. 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境内,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的古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宝库。
3. 赵州桥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这座千年古桥依山傍水,构造巧妙,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4. 怀柔灵山怀柔灵山是道教的圣地,位于山西怀仁县境内。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道观和庙宇,地灵人杰,被誉为道教的圣地。
5. 滑县青石峡滑县青石峡地处河北省滑县境内,是一处以溪流为主的峡谷风景区。
这里有清澈见底的溪流,悬崖峭壁,景色壮丽,是太行山地区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山西太行山旅游调研报告
![山西太行山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f5e61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d.png)
山西太行山旅游调研报告山西太行山是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古迹。
我对山西太行山进行了一次旅游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山西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西省境内,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
太行山蜿蜒延伸,覆盖着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太行山的高山草甸、峡谷、瀑布和溪流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景。
太行山还是许多稀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除了自然风景外,太行山还有丰富的文化古迹和历史遗迹。
在我调研的过程中,我参观了太行山脚下的云岩寺和云冈石窟。
云岩寺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
云冈石窟则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遗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石窟中,我看到了精美的佛像和壁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在太行山的旅游调研中,我还了解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
山西省是中国的陶瓷之乡,具有丰富的瓷器文化。
在调研中,我参观了山西省的一个陶瓷工艺展览,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瓷器作品。
此外,太行山地区还以面食和小吃闻名,我尝试了当地的面食和糕点,味道非常美味。
然而,在调研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弱,交通不便捷,导致很多游客选择其他地方旅游。
此外,一些旅游景点的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乱收费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太行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并对游客体验造成了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太行山地区应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其次,旅游景点需要加强管理,规范收费标准并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同时,太行山地区还可以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山西太行山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了太行山地区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希望太行山地区能够进一步发展旅游业,为更多的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d5d4211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2.png)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王然李庆辰孙立汉太行山像一道脊梁纵贯华北腹地,耸立于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四省市之间。
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也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遍览天下名山,有的巍峨壮美,有的奇峻优美,有的清幽静美,有的绮丽秀美……然而,能集众美于一身者,太行也。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
像一道脊梁纵贯华北腹地,耸立于北京、河北、河南和山西四省市之间。
她长550公里、宽约290公里,东邻华北平原,西面黄土高原,北接蒙古高原,南止于黄河谷地,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也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太行山位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北起北京市西山,南至濒临黄河的王屋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北高南低,总体上大致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段是多条由东北走向西南的斜列式山脉,最北端在北京市西山北端南口附近与燕山山脉斜交;中段呈南北走向;南段又呈近东西走向,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
由于太行山是在古老地块上断裂上升而形成的块状山脉,地质基底主要是复式单斜褶皱,断崖明显,山顶多为平坦面,出现若干台地,加之河流割切,形成许多深险峡谷,地势十分险峻。
她的东坡急促短陡,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度差达1500~2000米,山前多有发育典型的由于洪水冲积而形成的扇形地貌以及小型的冲积平原。
西坡较为徐缓绵长。
当我们置身于华北平原向西望去,远处横亘着苍茫的太行山,宛若一条青色的巨龙匍匐在天际之间,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太行山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荒芜、贫瘠是太行给世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当你深入其中,就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太行——丰富、灵秀的地理地貌内容将完全颠覆你原有的太行印象。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于1949年1月路过太行山时,写下了《过太行山书怀》。
在这首诗的第一段中,诗人浓墨重彩,真实地描绘了太行山的壮美和田园风景:“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
在太行山上ppt课件
![在太行山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946b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0.png)
气候特点
太行山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春季风沙较多。
太行山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山区 降水量较多,盆地和谷地相对较
少。
02
太行山的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近现代时期
太行山地区在史前时期已有先民居住 ,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种类
太行山地区拥有多种野生动物, 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 等,其中一些珍稀动物如金钱豹
、金雕等为国家保护动物。
动物栖息地
太行山的复杂地形和多样的植被 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使 得该地区的动物种群数量和密度
较高。
动物垂直分布
太行山的动物分布也呈现垂直地 带性,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
02
严格控制太行山周边地区的工业污染,减少农业活动对山体水
源的污染。
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
03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旅游开发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依托太行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具 有地方特ຫໍສະໝຸດ 的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专 业素质,提升游客满意度。
在太行山上ppt课件
• 太行山的地理环境 • 太行山的历史文化 • 太行山的自然资源 • 太行山的旅游景点 • 太行山的保护与开发
目录
01
太行山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太行山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界山,也是黄土高原和华 北平原的重要分水岭。
太行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北起北京西山,南至山西晋城陵川,全长约800公里。
太行山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方向
![太行山旅游资源评价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2cbccabfd0a79563c1e721d.png)
河北省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及开发方向论文摘要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与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的发生与发展受控于该地区的自然演化.了解其中的奥秘,对于区域旅游的规划、区域内不同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河北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于振兴太行山区的旅游业和促进太行山地区的和谐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将对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环境分析、“竞争资源”和“战略选择”分析,力求通过全面的分析,为太行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策略。
一、太行山旅游资源简介河北省太行山区地貌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地形上由西向东,山地海拔高度不同,依次分为海拔高度1000m的深(中)山区,500~1000m的低山区及500m的丘陵台地区等特点.通过将地貌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叠加的研究方法,得出了在地貌影响下形成的自然风光多分布在深山区,人工景观多分布于浅山区;旅游风景区呈东西两线南北向带状分布;人文旅游资源多分布在浅山区和深(中)山区的过渡地带等3个特征.二、河北太行山地区旅游现状分析政治法律方面: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河北省委省政府为了发挥旅游业巨大的潜力和产业优势相继编制和实施了《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河北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引导旅游产业开发和发展的方针政策。
为了促进河北太行山区域的全面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实施了《河北太行山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2011—2015)》的战略决策,对河北太行山星火产业带建设做出了五年战略规划。
经济方面:2014年,全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9421.2亿元,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47.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5020.2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10953.5亿元,增加9.7%。
太行山景色描写
![太行山景色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dc1d74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9.png)
太行山景色描写一、前言二、云雾缭绕的太行山太行山脉蜿蜒绵延,山势险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当您登上太行山的山顶,视野豁然开朗,只见群山起伏,犹如巨龙腾飞,蔚为壮观。
山间云雾弥漫,宛如仙境,使得整个山脉显得更加神秘而诱人。
三、奇峰异石的太行山太行山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形成了众多奇峰异石。
这些奇峰异石造型各异,有的像宏伟的城堡,有的像巍峨的剑峰,有的像磅礴的波涛,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登上太行山的山巅,俯瞰群峰,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艺术画卷中,令人陶醉其中。
四、清澈溪流的太行山太行山脉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山间溪流纵横交错,清澈见底。
溪水从山间奔流而下,奏响一曲山泉的交响乐。
沿着溪流漫步而行,可以感受到溪水清凉的触感,洗涤身心的疲惫。
这些溪流还孕育出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五、四季变幻的太行山太行山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呈现。
春天,山脉披上了翠绿的外衣,鲜花盛开,鸟语花香。
夏天,山上绿树成荫,凉风习习,是避暑的理想之地。
秋天,山间红叶满山,如火如荼,美不胜收。
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如诗如画。
四季变幻的太行山,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六、文化底蕴的太行山太行山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太行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曾孕育了黄帝、尧舜等伟大的历史人物。
山上还留下了众多的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嵩阳书院、白云观等,这些文化遗址见证了太行山的历史变迁,也是人们探寻历史的宝贵资源。
七、太行山的魅力太行山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这里的山水、奇峰、溪流、四季变幻和文化底蕴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魅力。
无论您是追求自然之美,还是对古代文化感兴趣,太行山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太行山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它的美丽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八、结语太行山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颗明珠。
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河北阜平地质遗迹赏析
![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河北阜平地质遗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14f6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9.png)
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河北阜平地质遗迹赏析标题:太行深处的香格里拉—河北阜平地质遗迹赏析在华北的雄伟太行山脉深处,隐藏着一个被大自然赋予了神秘色彩的“香格里拉”——河北阜平地质遗迹。
这里,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独特的地质奇观交织成一幅瑰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本文将带您领略这片神秘土地的魅力,一同探寻地质遗迹背后的故事。
一、地质奇观阜平地质遗迹位于太行山深处,拥有众多独特的地质景观。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壮观的峡谷、险峻的峰峦、形态各异的溶洞以及珍稀的动植物。
1、峡谷景观:阜平地质遗迹中分布着众多峡谷,如龙泉峡、凤凰谷等。
这些峡谷深邃幽长,谷底清泉潺潺,飞瀑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2、峰峦景观:太行山脉的峰峦奇特,形态各异。
在阜平地质遗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如骆驼峰、狮子峰等栩栩如生的山形地貌。
3、溶洞景观:阜平地区分布着许多溶洞,如龙王洞、观音洞等。
这些溶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景观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4、珍稀动植物:阜平地区生态环境优越,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如野生动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物种。
二、形成原因阜平地质遗迹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岩溶作用等多种地质因素有关。
这里的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正是大自然亿万年来演化的见证。
1、地壳运动:太行山地区曾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导致山体抬升、峡谷形成。
这些地壳运动为阜平地质遗迹增添了独特的地理风貌。
2、岩溶作用:阜平地区岩层中含有丰富的碳酸盐岩,在地下水和溶蚀作用下,形成了众多溶洞和地下暗河。
三、环境特点阜平地质遗迹环境独特,气候宜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清新空气。
这里既有险峻的山峰,又有幽深的峡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1、气候适宜:阜平地处太行山深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这里的气候条件为各类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植被丰富:阜平地质遗迹内的植被覆盖率较高,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茂密的森林、绚丽的野花为游客带来了一片清新的绿色世界。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a4917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5.png)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调研报告
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独有的山脉,长约400多公里,狭窄曲折,峰峦叠嶂。
近年来,太行山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和生态保护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太行山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我们进行了太行山的调研。
首先,我们研究了太行山的地理环境。
太行山地势险峻,平均海拔约1500米,最高峰海拔约2800米。
山脉横贯北方大平原,形成了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理分界线。
太行山地处内陆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山区分布有丰富的水源,同时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
其次,我们研究了太行山的自然资源。
太行山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种类繁多,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山区有大量的铁矿、煤炭、石灰石等资源,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太行山还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是珍稀的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最后,我们研究了太行山的人文特色。
太行山地区人文资源丰富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山区分布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址,如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这些古迹见证了太行山地区的历史变迁。
太行山地区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如皮影戏、刺绣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综上所述,太行山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人文特色。
作为旅游景区和生态保护区,太行山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然而,太行山地区也面临着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等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太行山的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太行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太行山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太行山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2a197c4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4.png)
太行山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太行山在古人眼中是一座布满艰难险阻的高山,那它的地貌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原在这里转向平原又给太行山带来了怎样的壮丽风景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太行山的真实面貌,希望能帮到你。
太行山的地貌特征中国最主要的地貌构架,是由西向东渐次降低的三级地形阶梯。
地理地貌学家曾昭璇先生还把中国地貌更简单地分为高原中国和低地中国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界线刚好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此线以西,为内蒙古高原、山西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以至更高的青藏高原;此线以东,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一线几乎纵贯中国南北的山系,与被称为中国中央山脉的秦岭—大别山山系,正好呈十字交叉,从而构成了中国地貌的主要骨架。
如果说秦岭—大别山系是中国南北气候的重要分界,那么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山系,就是中国东西地貌的基本分野。
如果把前者喻为中国之脊,那么后者或可称为背西朝东、由脊柱向两侧展开的华夏之翼。
而太行山就是其左翼的主要部分。
如果把太行山喻为一块蛋糕,那么层层叠置的不同年代不同景观的地层岩石,就像不同原料、不同味道的蛋糕层,使太行山在不同高度、不同段落给予人们不同的观感和不同的体味。
太行山“蛋糕”由下往上大致可分为6层:古老变质岩、红色嶂石岩、白色石灰岩、黑色含煤层、中生代岩层和新生代黄土。
其中古老变质岩是最底层的太行山“根”,是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至30亿年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岩石,它不仅是太行山最古老的岩层,也包含了中国大陆不多见的最古老的岩石之根;第二层的红色嶂石岩形成于距今18亿年至15亿年之间的元古界长城系,覆盖在古老变质岩之上,在地貌上形成被誉为“万丈红绫”的赤壁长崖。
1992年,地理学家郭康以河北赞皇县嶂石岩为典型,将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白色石灰岩位于第三层,这是一种简单的概称,实际上它包括了石灰岩、白云岩等多种可溶的碳酸盐类岩石;而黑色含煤层则形成于距今3亿年左右至2.5亿年左右,包括石炭系至二叠系,当时的太行山处在海陆交互的环境,植物繁茂,所以成为重要的成煤期。
太行山介绍
![太行山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387fb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6.png)
太行山介绍
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横跨河北、山西、河南三省。
以下是对太行山的一些基本介绍:地理位置:太行山脉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东西走向,纵贯河北、山西、河南三省,总长约700公里。
地形地貌:太行山脉地势险峻,山峦连绵,山峰耸立,山势起伏不平。
太行山脉西部多为高山峻岭,东部地势较为平坦,山势逐渐平缓。
自然资源:太行山区地处中国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铁矿、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人文景观:太行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古代的长城、道教名山五岳之一的华山、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宋代名城大同等。
生态环境:太行山区生态环境优美,山林茂密,水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旅游区。
文化遗产:太行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代文化遗产众多,包括石窟、寺庙、古镇等,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底蕴。
太行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矿产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生态功能而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和观光。
1。
太行山在哪里属于哪个省?气候土地特点是什么?
![太行山在哪里属于哪个省?气候土地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06e003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5b.png)
太行山在哪里属于哪个省?气候土地特点是什么?近日,“太行山高速公路主体工程开通”的消息让不少感到开心,因为这意味着以后自驾出游又多了一个选择,那么太行山在哪里属于哪个省?气候土地特点是什么?一、太行山在哪里属于哪个省?1、太行山的地理位置河北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南北绵延360多千米,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
从行政区域上讲,河北太行山区呈狭条状穿过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4个地方。
2、太行山的区位优势太行山区地处河北省西部,是华北经济区发展的资源基地,是沟通北京、天津、河南、山西的枢纽,距北京机场、高速铁路车程近,京广、京九等几条重要铁路贯穿南北,保阜高速公路也穿过太行山区,交通便捷。
特别是太行山区环绕京津的优势比较明显,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京津的市场需求为太行山区的产品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加快了产品向京津地区发展,产品的市场空间大、商业机会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环京津的地理条件为太行山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所以说,太行山区地理位置优越,有着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良好的区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剂,为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太行山的气候土地特点1、太行山的气候太行山区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具体说就是春秋季光照多,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太行山的土地河北省太行山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m以上,西北最高,向南逐渐降至500m以下。
地貌类型复杂,依次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岗坡和山间盆地,亚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岗坡和山间盆地的土壤厚薄和肥瘦均不相同。
亚高山以草甸土为主,适合放牧牲畜;中山、低山多为棕壤土,适合发展林木、干果等;丘陵岗坡多为山地褐土。
3、太行山的植物资源太行山区地处北温带,自然条件良好,适合植物的生产发育。
另外,太行山区山场面积大,为植物发育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些使太行山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山地质公园形成原因及生态环境论证分析1、太行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扶不同角度对太行山地区的景观地貌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
其中,吴忱(2001),对太行山区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认为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v”形谷和嶂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
按规模、层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太行山地主脊,山高谷深,山坡陡峻,急流瀑布发育,山地顶部均有山地夷平面残留;二类,位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中,海拔高度不大,山坡比较陡峻。
按造景地貌分类,可分为石英砂岩地貌、变质岩地貌、白云岩及灰岩地貌和火山岩地貌。
太行山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属我国两大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
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地貌位置,形成和造就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
区内的景观地貌特征明显.共性突出。
发育众多的峡谷群,且具有切割深,落差大,山雄势壮,众多峡谷两侧由长崖断壁围限的地貌特点;而登顶远望,山岭绵延起伏,山顶夷平面遥相呼应,一望无际。
2、太行山地貌系统发育的地质背景太行山位于我国中部,大地掏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中南部,新生代东亚裂谷活动形成的中国东部巨型盆岭构造系的太行山隆起地带,区内新构造运动发育,特征明显。
太行山地区有25亿年以上的地质发展史,具有典型的地台型地壳结构。
太古界为大洋优地槽环境,形成了区内最古老的变质岩系结晶基底;从中元古界滨海环境到古生界典型的陆表海环境,均为稳定的地台发展阶段,形成了巨厚的陆源碎屑一碳酸盐岩沉积盖层。
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环太平洋带构造作用强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导致了大陆内部地区的裂谷作用,造成太行山的强烈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大幅度坳陷,巨大的地势反差,为朔造该区的地貌形态提供了条件。
新构造运动的发育,对区内山水景观等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3、太行山地貌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1)地层和岩石区内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蓟县系的石荚砂岩和下古生界寒武系一中奥陶统。
寒武系一中奥陶统以抗蚀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巨厚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组成的不等厚互层为特征;不同岩性抗风化、剥蚀能力和岩石层系厚度的差异是形成地貌垂向多层性的物质基础。
在中元古代一古生代末十几亿年的地质演化中,华北地台以振荡式升降作用为特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褶皱造山运动,其结果是造成地层近水平叠覆,岩层平缓的地层是本区地貌形成的重要前提。
(2)构造在其地貌形成过程中,断裂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主导控制作用。
太行山在断块式掀斜隆升过程中,在伸展作用为主导的应力背景下,形成了不同方向的断层及不均匀分布的劈理带和密集节理带,由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方向组成的棋盘格式区域性节理一起控制着地貌的形成。
(3)新构造运动区内新构造运动特征明显。
太行山隆起带和华北裂谷带的掀斜抬升和坳陷活动,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平原到山地的巨大地貌反差.为外力朔造地貌提供了条件。
这种持续的差异升降运动造成的地形比高的持续扩大,为地表水流的进一步侵蚀及造貌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得水流的向下切蚀能力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一系列巍巍壮观的峡谷景观地貌。
较大的地形高差也是造成跨塌、滑塌的重要因素,众多的崖墙即囡河谷深切,岩层失稳沿断层(或节理、裂隙)跨塌而形成。
(4)气候区内地貌从新近纪开始发育。
新近纪的气候已是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干湿交替明显。
第四纪则更是学者们公认的冰期与问冰期频繁交替的气候。
太行山地区冰期、间冰期的交替气候至少已有四个大的旋回,十数个小旋回。
在大旋回中,以末次冰期和冰后期为例,二者的平均温度变化幅度7--10℃。
平均降水量变化幅度200--400mm。
基本上是一个气候带的变化,这种冷、暖、干、湿交替的气候为地表的快速侵蚀、剥蚀创造了条件。
现代太行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气爽、东寒少雪。
这样的气候特征决定了降雨的季节性及突发性,造成河流明显的洪水期,洪水对其途径的地层岩石具有极强的冲蚀及破坏,更利于形成陡峭的谷壁和深切的河谷。
由于平均气温较低,又决定了岩溶作用较弱。
这就决定了太行山地区的风化作用以物理风化为主、以化学风化为辅,以水流的侵蚀作用为主、而岩溶作用为辅的水动力条件。
4、太行山地貌系统的特征太行山地貌在宏观上具有峰谷交错、谷深沟险、长崖长脊发育的特点;在剖面上,则崖台叠置,缓坡与崖壁交替出现,即为一种阶梯状地貌。
一个完整的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地层上。
应包含华北地台基底和中元古界一寒武系一奥陶系盖层。
在地貌形态上,通常是在峡谷下部,常为深切的河谷,或嶂谷;在中部,峡谷较为宽阔,两侧地形缓坡之上为陡峭的山坡,高耸的崖壁。
即断崖、长崖;顶部,常见平缓的台地或平台以及长脊、长墙。
太行山地貌系统的特征与其地层岩石条件紧密相关,区内抗蚀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岩石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太古宇古老变质基底,岩性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等中深度变质岩,构成垂向上的第一级缓坡地貌;中元古界的石英砂岩,由于其极强的抗蚀能力,构成垂向上的第一级坎状地貌,常形成障谷、长墙,或赤壁丹崖等,别具洞天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红石峡谷即形成于该套地层;寒武系下部的辛集组、朱砂洞组、馒头组等总体岩性以薄层泥岩、页岩与碳酸盐岩呈不等厚互层为特征,页岩往往经剥蚀、风化形成缓坡、平台或细小凹槽,而灰岩则往往形成陡坎或凸起,故形成较小的台阶状地貌,也是形成叠瀑的主要地层层位,总体构成垂向上宏观的第二级坡状地貌,其顶部的页岩层为重要的隔水层,其顶部也是泉水、悬泉涌出的主要部位;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三山子组全为坚硬碳酸盐岩组成,在地表外力作用下抗蚀能力大体相当,分布又非常广泛且连续,构成垂向上的第二级,也是最为宏大的坎状地貌,故往往形成区内规模最为宏大的长崖、长墙或崖壁,即壁立万仞,构成谷坡陡峻的峡谷地貌景观。
奥陶系的碳酸盐岩,由薄层的泥质白云岩、白云岩和厚层的石灰岩相间叠置构成,多位于山顶,构成垂向上最上层的地貌景观,易形成缓坡与陡砍交替的地貌形态,经地表水流、面流、表层岩溶作用,形成峰丛等,构成垂向上的第三级坎状地貌;若位于峡谷地带,受断层或节理切割,经崩塌、剥蚀后,则形成长墙,沿山脊蜿蜒曲折似天然长城。
太行山地貌系统在太行山地区的不同地段,因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和地层发育的完整程度不一,其地貌景观的发育也相应表现出有一定的差别。
在太行山南麓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等地发育较为完整,但太古界、中元古界出露面积较少,向东延伸出露面积则逐渐增大。
在太行山中南段,自南向北寒武系地层厚度增大,太行山深山区的大部分地段仅少量或未出露太古界和中元古界,寒武系巨厚的碳酸盐岩形成了谷窄峡深的峡谷地貌,其上部和顶部常见造型各异的像形山石,如山西壶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其像形山石就非常之多。
在接近浅山区,受断层切割和构造抬升,中元古界的石英砂岩出露地表,则地貌构成以红色崖壁、长崖、断墙以及红岩障谷为特征。
太行山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特征分析1、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特征太行山地区是北起永定河,南止黄河,西自山西省东界,东至海拔100 m 等高线。
包括北京西山,河北省小五台山及其向西南延伸至涞源县北部的山地,晋、冀交界山地,以及狭义的太行山地。
面积约50000km²。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无论是由何种岩石组成或位于何地,都由下列三种地貌类型组成:一是深切的河谷,即地貌学中的“”形谷和嶂V谷;二是高耸的山地及其顶部的平台,即地貌学中的山地及山地夷平面;三是山地与谷源之间陡峻的山坡,即地貌学中的断崖、陡崖和陡坡。
只有这三种地貌类型组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
这是因为,游人来到风景地貌区,一般先到谷口,沿河谷再向谷源行进。
那深切的峡谷,清澈的流水,郁密的植被,多样的鸟兽以及各种农舍、庄田,使你尽情地享受到幽深、雅静、古朴的谷地风情。
而且,不费太大的力气就能观赏到。
老少皆宜。
到达谷源后,便开始向山顶攀登。
险峻的山坡、多变的岩石、高悬的瀑布和垂直分带的植被,又会使你欣赏到争奇斗艳的山地景色。
这是回归大自然旅游的高潮。
虽然,老年人望尘莫及,或可乘缆车而上,稍觉遗憾。
但青年人必攀无疑。
一旦登到山顶,则是一个平坦开阔的山顶面。
这里,草地绿茵,鲜花盛开,牛羊成群,犹如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面上,你可以打闹嬉耍,仰卧晒阳,全家围坐,席地野餐,一洗攀登之劳累;还可以观日出,赏云海,引亢高歌,使你饱览着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的山顶风光。
太行山地区的旅游风景地貌,往往是地质构造带和湿润多雨带。
前述的陡峻山坡中,有的与地质构造中的断裂带有关。
由于断裂作用,使原来的同一级夷平面被解体为几级高度不同的夷平面。
解体处形成了大断崖 2 。
有的断崖又被后期河流的溯源侵蚀而形成陡坡。
有的虽然不是断裂带,但因山体上升速度较大,河流的溯源侵蚀来不及切割其山体也会形成陡坡,正是这种断裂作用及外力的强烈侵蚀、剥蚀作用,才形成了陡峻的山坡和奇形怪状的造景地貌。
同时,也形成了温泉。
又由于陡峻山坡的阻挡作用,才使得夏季由东南方向来的暖湿气团,在此抬升变冷而形成多雨带 3 。
正是这个多雨带又为旅游风景地貌增添了泉水、河流、瀑布等活力。
同时,也使气候湿润,使植被生长得更加茂密。
本文就是依椐上述三种地貌类型的系统组合来圈定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的。
2、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资源的分布规律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地貌类型的旅游风景地貌资源,比较大的自南而北有: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以西的太行山,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左权、和顺县境内的太行山,河北省邢台市和石家庄市赞皇县西部太行山,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北部和保定市阜平县西部晋、冀交界山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南部白石山和涞源县北部、张家口市蔚县南部山地,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东部和涿鹿县南部小五台山,北京市西山。
它们都位于太行山地的主脊上,或者是太行复式大背斜的西翼,或者是向东南成梯级下降的断块山地。
比较小的自南而北有:河南省新乡市西部太行山,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太行山,邢台市西部太行山,石家庄市西北部太行山,保定市北部太行山。
它们都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丘陵地区,或者是太行复式大背斜的东翼唐县期夷平面上的蚀余山,或者是断块山地的前缘。
这些山地及其山前陡崖(或陡坡)组成了太行山旅游地貌资源带。
3、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太行山地区旅游风景地貌的形成是地壳的内力构造运动和外力侵蚀、剥蚀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壳的内力构造运动有周期性,即一个时期构造运动比较激烈,地壳被挤压而抬升者形成山地,被拉张而下降者形成盆地;一个时期构造运动比较宁静,抬升的山地以侵蚀、剥蚀为主,地面逐渐降低形成山麓剥蚀平原或准平原,下降的盆地接受山地侵蚀下来的物质,进行堆积,地面逐渐抬高形成洪积—冲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