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1af6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4.png)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时起着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影响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不同制宜,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分析。
同时,又要抓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教材结合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思想: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自己制作的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且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工业企业的布局因素及区位的选择,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准备:收集本节课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劳动力、机械和政策等。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4.1工业的区位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331a8910912a21615792901.png)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概念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政策、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4.工业的区位类型导向类型工业特点工业布局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接近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消耗能量大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1.科学技术因素(1)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2)典例①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②中国: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2.环境因素(1)环境敏感企业: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字母污染类型区位选择A 污染空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B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C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表现⎩⎨⎧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思考』1.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和减弱的因素分别有哪些?提示 影响增强的因素有:科技、市场、劳动力素质、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等;影响减弱的因素有:劳动力数量、原料、动力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db80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1.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工业区位问题,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2.设计案例分析问题,如:“某企业为何在我国某地区进行区位选择?请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3.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和原则。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如调查周边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影响工业区பைடு நூலகம்选择的主要因素,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等。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位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区位选择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掌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现代技术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3.小组间进行成果分享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20dff5a216147916112800.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实际情况,辨别某种产业是何种工业导向型;
2、理论联系实际,在“小小企业家”的情境下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学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725fed998fcc22bcd10d52.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年级:高一学科:地理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1、能记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能说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等工业部门的主要特点及其区位选择原则;3、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4、通过学习,懂得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学习重难点】重点: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选择。
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
【知识结构】【学法指导】提前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的扩散思维,挖掘深层次的知识以及内在联系。
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加深掌握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后认真完成例题的分析和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知识,掌握解题技巧。
【学习过程】1、回顾: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的投入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的产出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的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A、B、C、D、E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是什么?5、完成表格6、阅读教材60页的阅读材料,完成下表7、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为什么要将大型工业基地工业布局在内地?②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什么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地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③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沿海经济迅猛发展?后来为什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结】1、工业的区位选择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发生着。
工业的区位选择 - 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 -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043a83b9d528ea81c77952.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教学内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
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
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
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内容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
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
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40ff0cc7931b764ce15bb.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工业的区位选择二、教学目的1.掌握工业的主要区位要素,了解工业开展与区位的关系;2.明白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要素是不时开展变化的;3.了解社会和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懂得如何量体裁衣地开展工业。
三、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要素四、教学难点社会和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五、教学方法读书法、启示式教学六、学习方法自学、图表剖析法七、教具小黑板、课本插图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进程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业消费活动,知道了有哪些工业产品,我们如今来学习工厂如何规划,为你未来当工厂老总时打好基础。
下面请同窗们看书P21图5.24和5.25,剖析鞍钢和宝钢所需铁矿和煤矿区分主要来自何地?〔3分钟〕[板书]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的区位要素[总结导入]鞍钢的铁矿和煤矿都来自左近的中央,而宝钢的矿产却来自悠远的中央,如: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地。
那么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究竟有哪些呢?请同窗们看图2.26回答。
[先生看书回答]〔5分钟〕[总结板书]〔一〕影响工业的区位要素1.自然要素:原料、燃料〔动力〕、水源、土地等。
2.社会经济要素:政策、工人、市场、交通运输等。
[先生活动]请同窗们想一想拉萨郊区主要有哪些工厂,它们都规划在什么中央?假设你是老总,有没有哪个中央完全适宜你的工厂?〔2分钟〕[总结承转]工业规划不能够完全统筹,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思索的主要要素不同,因此,把工业主要分红五种类型。
请同窗们看书P22,然后到黑板上填表。
展现小黑板,先生看[总结板书]〔二〕五种指向型工业1.原料指向型2.市场指向型3.燃料〔动力〕指向型4.廉价休息力指向型5.技术指向型[承转]影响到工业的区位要素不是相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开展而变化的,请同窗们看书P22〝工业区位要素的开展变化〞回答:哪些区位要素的作用在削弱,哪些没有变化,哪些要素又在增强?[先生自学回答]5分钟[总结板书]二、工业区位要素的开展变化[承转]工业的规划不只要思索经济效益,而且要思索社会环境效益。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质导学案(第2课时)
![《工业的区位选择》优质导学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39ec554d4d8d15abf234e75.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3.了解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重点难点】
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知识梳理】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注意提示】
原料指数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消耗原料、燃料重量与产品重量的比值。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企业区位应接近原料产地;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企业区位应在产品消费地;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则企业区位可在原料产地或产品消费地。
【归纳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工业区位选择导学案
![工业区位选择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d7ee1dcc7931b765ce15be.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 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课前预习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址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________获得最高利润。
二、工业区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交通和科技的进步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_________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2)环境保护因素__________日益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3)政策的变化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________________,有时甚至成为主导因素。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污染重的工业污染空气——工厂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__________地带、最小风频的⑬________风向或与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
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远离______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以__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合作探究:1、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在全国选一个地方建厂,请问:(1)你会选择在哪里?为什么(考虑了哪些条件)?如此进行工厂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2)你觉得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那么在现实中有这样的地方吗?那么工厂在现实中区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合作探究:2、(1)如果你要建一个水产品加工业,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2)如果你要建一个家具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3)如果你要建一个电子装配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4)如果你要建一个飞机制造厂,你会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合作探究:3、假如你是抚顺负责招商引资的官员(1)你以什么理由说服世界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在抚顺投资建厂(2)你以什么理由说服可口可乐公司在抚顺投资建厂(3)你以什么理由说服耐克服装公司在抚顺投资建厂合作探究4材料1: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大多数地区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材料2:家具厂本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但近几年一些著名家具企业选址在林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合作探究5:阅读案例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分布,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合作探究6:请分析一下面的材料说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工业区位的变化材料1:“长虹”是我国电子电器工业的民族品牌。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247fc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1.png)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 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 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前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上一章中我们还是一个小农民,了解了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以及几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农业地域的形成实际上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小农民大家都做的特别好,那么随着我们城市的发展啊,我们这些小农民都要进城当工人了,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学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工人做准备。
2、授课过程【板书】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了土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大,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因此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
好。
下面我们就开始从工业的区位因素说起。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工业,它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b73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a.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一、区位选择的意义工业的区位选择是指企业在建厂或搬迁时对于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区位选择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而不良的选择则可能带来生产经营上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企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 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材料、产品的运输,也方便了员工的通勤和企业的发展。
2.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质和数量是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处人口密集区或者人才辈出的地方,将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的劳动力资源。
3. 市场需求:工业企业需要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市场需求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处于消费市场较为活跃的地区,将有利于企业的销售。
4. 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选择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发展氛围好的地区,将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5.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地资源等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某些工业行业对于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区位选择时需进行充分考虑。
三、区位选择实践案例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进行新厂区位选择时,经过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位于大城市近郊的工业园区。
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1. 交通便利:工业园区周边交通发达,方便原材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2. 劳动力资源:周边地区人口众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3. 市场需求:工业园区所处地区消费市场活跃,对企业产品的销售具有较大便利。
4. 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扶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 自然条件:工业园区地处气候宜人、土地资源丰富的区域,有利于企业的生产。
以上是该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经过全面权衡,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教案】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案】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6c1d8f49649b6649d7474d.png)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会判断一些常见工业的区位指向类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角色扮演,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通过抢答环节及合作探究学习学会判断常见工业的区位指向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永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用处,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分析工业区位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地区实际进行分析。
●教学重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启发引导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讨论法●课前作业任务一:预习课本,完成与本节课相对应的学案任务二:以小组分工形式,结合导学案图表及问题分析读中国制糖工业分布图,说明制糖工厂与制糖原料分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工业与制糖工业导向性相同?读蒙牛乳业全国生产基地分布图与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两者分布关系及原因?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工业与乳业导向性相同?结合加拿大炼铝业分布图,分析炼铝业主导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工业同炼铝业导向性相同?电子装配厂与电子软件厂主导区位因素一样吗?与其导向性相同的工业有哪些?●教学过程设计活动1【导入】兴趣导入【教师活动】视频展示:播放永安尼葛工业企业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展示,说出本土的企业设计哪些部门?【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吸引学生兴趣【教师过渡】我们的本土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因素?当年又是如何选址的呢?活动2【角色体验】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师活动】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分组分别以钢铁厂,服装加工厂及水果罐头厂老板,思考在工厂布局中分别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设计意图】‘在其位谋其政’使学生自己融入角色,设身处地思考不同工业布局中需要考虑因素【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知经验,将自己以钢铁厂,服装加工厂及水果罐头厂老板,思考在工厂布局中分别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活动3【讲授】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教师活动】通过角色体验,我们可以发现和农业一样,工业的区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大的方面。
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1606c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d.png)
1.以比亚迪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过程和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分析所在城市的某个工业园区或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利用GIS软件分析不同地区的工业布局。
4.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调查、访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工业区位选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所在城市的某个工业园区或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知识梳理: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完成的要求和标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创造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讨论素材:提供相关素材,如工业园区的介绍、企业的市场信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讨论。
3.讨论过程: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分享区位选择的因素和结论。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667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9.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3. 工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及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解释工业区位选择的定义,阐述其对3. 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介绍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因素等。
4. 实例分析:以我国某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特点及区位选择因素。
2.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3. 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区位选择,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认识。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对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影响的理解。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c0ea83b9d528ea81c77997.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3.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
【学习重难点】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学法指导】多看图,学会分析和归纳【知识链接】前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知道农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那工业是否也是如此。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工业的区位因素1.看图4.1,说一说工业生的一般过程是什么?(从投入和产出分析)2.你能从图4.2中找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哪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3.仔细阅读课文内容,看看下面工业区位选可分为哪些不同的导向型并简单说时一下原因A.水果罐头加工厂——()B.啤酒汽水厂——()C.电子装配厂————()D.飞机厂————()E.炼铝厂————()知识点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4.仔细读书中P60页的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看图4.5,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5.从上面的分析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阅读P59页案例1,A:试着从图4.3找出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B: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生么作用:7.从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上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继续思考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知识点三: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8.读书中P61页图4.6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看一看:a.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b.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那些因素?【归纳小结】【习题反馈】一、单项选择题[来源:学.科.网]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回答1~2题。
1.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A.葡萄酒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家具厂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2.啤酒厂、家具厂、面包加工厂的区位属于()A.原料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劳动力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3.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A.炼铝工业、钢铁工业、制糖工业、精密仪器B .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水产品加工C .家具制造、印刷厂、瓶装饮料厂D .普通服装加工、电视机装配、面包厂 4.宝钢与鞍钢区位选择的不同,说明( ) A .信息通达性越来越重要B .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C .个人偏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很强D .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5.下图是“工业区位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程度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1课时)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因素)。
2.掌握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过程投入:①、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②、零部件。
产出:③、废气、④、废渣。
2.从经济效益看工业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不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不同(1)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⑤。
(2)市场导向型工业→接近⑥。
(3)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火电站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⑦的地区。
(5)技术导向型工业→接近⑧和⑨发达的地区。
探究一工业区位因素[互动探究]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曾是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8.78万人。
随着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菏泽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菏泽的希望就在于“推动工业化,集中力量搞工业化”。
材料二菏泽市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这里十字交会;日(日照)东(菏泽东明)高速、济(济南)菏(菏泽)高速、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在这里交会。
境内煤炭储量281亿吨,正在开发建设的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目前最大、最好的一块煤田;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1)适逢2011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之际,众多客商云集菏泽。
假如你是菏泽市招商局局长,在经贸洽谈会上,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前来洽谈工业项目的客商介绍菏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呢?(2)菏泽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的新思路,让菏泽蓄势待发。
菏泽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3)结合教材,从经济效益分析下列工厂分别属于哪一类导向型工业,并完成下表。
甘蔗制糖厂、炼铜厂、苹果罐头厂、普通服装厂、雪糕厂、水产品加工厂、印刷厂、玩具厂、电解铝厂、纳米新材料厂、飞机制造厂、电脑组装厂、家具厂、啤酒厂、计算机芯片厂。
工业导向类型区位布局原则工业生产特点工业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探究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互动探究] 1.阅读教材“案例1‘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技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3)科技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4)结合“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分析,200多年来钢铁工业选址的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下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图中A、B、C、D、E五个地点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3.如果在西欧、印度半岛、我国东南沿海的城市分别布局钢铁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布局?读上海和浙江钢铁、化纤、木材加工、饮料、电子信息五种工业竞争力强弱示意图(数值越大表示竞争力越强),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代表的工业部门依次是( )。
A.钢铁、饮料、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化纤B.饮料、钢铁、木材加工、化纤、电子信息C.电子信息、钢铁、饮料、木材加工、化纤D.木材加工、化纤、饮料、钢铁、电子信息2.图中的④工业部门,浙江省的竞争力明显比上海强的主要原因是浙江的( )。
A.技术力量强B.原料丰富C.环保要求低D.市场广阔3.右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导向型工业。
(2)图中乙处为以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运输便利D.科技发达(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梳理①土地②原料③产品④废水⑤原料产地⑥市场⑦劳动力⑧高等院校⑨科学技术⑩市场下风垂直的郊外居民区主导基础学习交流1.工业区位选择的根本目的就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区位因素,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区位条件的地方建厂,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不一定。
比如,集成电路制造等电子工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而电视机装配等电子装配工业,生产单位产品相对耗用劳动量大,耗用原材料、能源少,技术要求并不高,应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思维探究与创新探究一工业区位因素[互动探究] (1)从土地、水、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交通状况,消费市场,优惠政策,科技力量,信息,环境,资金等方面进行介绍。
(2)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原料丰富)。
(3)见[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类型主导因素工业特点工业部门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原料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接近原料产地市场导向型市场产品不便于长途运啤酒厂、家具制造业、接近市场输或运输成本较高印刷厂等工业动力导向型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化学等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等能源供应基地劳动力导向型劳动力成本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袋、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知识技术技术要求高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探究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互动探究] 1.(1)鞍钢与宝钢的最大不同是鞍钢选择接近动力和原料产地,而宝钢选择接近消费市场。
(2)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出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可以方便地利用国外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使工业生产对动力和原料的依赖减弱;使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使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降低,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使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4)从接近煤产地到接近铁矿产地,再到接近消费市场(海港)。
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冶铁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①火力发电厂—E处,接近铁路,交通便利;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远离城区,污染小。
②自来水厂—C处,处在河流上游,水源清洁。
③印染厂—B处,处在河流下游,污水不会污染市区。
④服装厂—A处,位于居民区,劳动力丰富;接近消费市场。
3.西欧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东北或西北、东南的郊外;印度半岛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西北或东南郊外;我国东南沿海钢铁厂应该布局在城区的东北或西南郊外。
[归纳总结]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科技和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信息网络通达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交通发达的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之一;原料和动力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素质的影响逐渐增强,劳动力数量的影响逐渐减弱。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非常慎重。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应以优质的环境作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因素典例考虑生产的环境要求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考虑污染程度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库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钢铁厂、水泥厂离城市的郊区考虑污染源类型大气污染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水泥厂、酿造厂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及河流上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大气污染、水污染综合以上两条化工厂、炼油厂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发电厂、钢铁厂基础智能检测1.B2.C全新视角拓展3.(1)炼铝动力(2)B(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思维导图构建①原料②技术③原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