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1996真题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编译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编译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编译原理练习题及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编译器的工作原理、构造与实现方法。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1. 什么是编译器?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编译器是一种将源代码(高级语言)转化为目标代码(机器语言)的软件工具。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

2. 简要解释编译器的工作原理。

编译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成各个词素(tokens)的序列。

b. 语法分析:根据源代码的语法规则,构建语法树。

c. 语义分析: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确保程序的合法性。

d. 中间代码生成:将语法树转化为中间代码,方便后续的优化。

e. 代码优化:对中间代码进行各种优化,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

f. 目标代码生成: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化为目标代码(机器语言)。

3. 解释以下概念:词法单元、词法分析器、上下文无关文法、语法分析器。

- 词法单元:是最小的语法单元,是词法分析器生成的结果。

可以是标识符、关键字、常量、运算符等。

- 词法分析器:负责将源代码分解为词法单元序列的工具,将输入的字符流转化为记号流。

- 上下文无关文法:是一种形式语言,用于描述程序中的语法结构,不依赖于上下文环境。

常用于语法分析器进行代码语法分析和生成语法树。

- 语法分析器:根据给定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对词法分析器生成的记号流进行语法检查和语法树的构建。

4.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算术表达式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请写出其对应的语法树。

```<expression> -> <term> | <expression> + <term> | <expression> - <term> <term> -> <factor> | <term> * <factor> | <term> / <factor><factor> -> <number> | (<expression>)<number> -> [0-9]+```例如,对于表达式 "3 + 5 * (2 - 1)",对应的语法树为:```expression/ \expression +/ \ / \term + term| \ / |factor | factor| | |3 term factor/ \ |factor 5 2|term|factor|1```5. 简要解释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

1999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试题答案

1999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试题答案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试题命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每个2分,共20分)1.微指令周期:执行一条微指令所用的时间,包括微指令传送时间t1,执行微指令操作时间t2,形成下条微指令地址时间t3和读取微指令时间t42.形式地址:指令地址部分给出的地址,也称逻辑地址,通常用它不能直接访存,需要经过寻址计算得到有效地址3.机器负数:对1个补码数,国同它的符号位变反后末位加1(即求补)所得的数,称为该补码的机器负数4.字节多路通道:连接多台慢速外设,控制以字节交叉方式交换信息的通道5.脉冲拥挤效应:在磁表面记录信息中,随着记录信息密度的提高,会出现读出信息位间的相互干扰,造成信号幅度下降、峰值偏移、基线漂移等现象,称之为脉冲拥挤效应6.指令系统的规整性:指令系统中的三个元素:操作码、操作数和寻址方式是两两正交的。

7. TLB:即,转换查找缓冲器,用其可以将地址转换结果保存,这样就可以减少主存读写操作中的地址转换工作8. 定向:数据相关问题可以采用一种称为定向(也称为旁路或捷径)的简单技术来解决。

定向技术的基本观点是:在某条指令产生一个计算结果之前,其它指令并不真正需要该计算结果。

如果能够将该计算结果从其产生的地方直接送到其它指令需要它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避免暂停9. 相关:相近指令因存在某种关联而不能同时被解释10. Cache块冲突:一个主存块要进入已被占用的Cache块的位置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第1——5小题必做,在第6——12小题中,或做第6——9小题,或做第8——12小题)1.(计算机所用电子器件)2.(指令的完备性)、(指令的有效性)、(指令的规整性)3.(0舍1入法)、(恒置1法)4.(AB-C/DE+F/-)5.(只读光盘)、(一次可写光盘)、(随时读/写光盘)6.(指令系统)、(计算机组成)、(计算机实现)7.(将寻址方式表示在操作码中)、(对每个操作数利用地址描述符表示其寻址方式)8.(水平或横向)、(垂址或纵向)、(混合)9.(RAW写后读)、(WA W写后写)10.(单功能流水线)、(多功能流水线)11.(1/Max(,,…,))12.(b2b1b0), (b1b0b2)。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一个程序获得了一个_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_后,就说创建了一个进程。

2、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通常有先来先服务、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分级调度算法等调度算法。

3、同一进程中的各线程__________进程所占用的资源4、UNIX的shell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由shell命令组成的Shell命令__________;二是指该命令的__________。

5、主存的“地址越界”中断是属于__________中断。

6、文件存取方式按存取次序通常分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类__________。

7、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特别要注意两点,第一是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8、操作系统中,进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二、选择题9、I/O交通管制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的状态信息。

A.设备、控制器和通道B.主存、控制器和通道C.CPU、主存和通道D.主存、辅存和通道10、下列天于管道(Pipe)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管道可实现双向数据传输B.管道的容量仅受磁盘容量大小限制C.进程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能被阻塞D.一个管道只能有一个读进程或一个写进程对其操作11、 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12、文件的顺序存取是()。

A.按终端号依次存取B.按文件的逻辑号逐一存取C.按物理块号依次存取,D.按文件逻辑记录大小逐存取13、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11的是()。

A.减少磁盘1/0次数,B.减少平均寻道时间C.提高磁盘数据可靠性D.实现设备无关性14、考虑一个文件存放在100个数据块中。

文件控制块、索引块或索引信息都驻留内存。

国防科技大学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2000答案

国防科技大学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2000答案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0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软件技术试题操作系统部分参考答案(非标准答案)一.(50分)操作系统部分1.(共30分,每小题5分)回答如下问题:(1)进程的现场信息主要包含:所有通用寄存器内容,程序寄存器PC,程序状态字PSW,存储映象寄存器。

这些内容用于在进程转换为执行状态时建立相应的运行现场。

(2)P(S1,S2):While S1 <= 0 or S2 <= 0 do skip ;S1 : = S1 – 1 ;S2 : = S2 – 1 ;V(S1,S2):S1 : = S1 + 1 ;S2 : = S2 + 1 ;(3)中断处理原则是对各类中断规定了不同的响应级别,把紧迫程度大致相当的中断源放在同一级,而把紧迫程度差别较大的中断源放在不同的级别,级别高的享有绝对优先响应的权利。

因而,象电源故障应设为最高级别31级;而用户进程应放在较低的中断级上运行。

(4)顺序结构适合对文件的顺序访问,不便于增补和删除;而链接结构空间利用率比顺序结构高,文件操作灵活;而索引结构适合于逻辑记录系散存于外存的各物理介质中,可能文件记录数据达到较大。

(5)系统“抖动”是指系统陷于不断地处理页故障的状态。

主要因素是驻留集太小。

(6)优先图如下:begin {l , m , n 初值为0}Parbeginbegin S1 ; V ( l ) ; end ;begin S2 ; V ( m ) ; end ;begin P ( l ) ; P ( m ) ; S3 ; V ( n ) ; end ;begin P ( n ) ; S4 ; end ;Parend ;end ;2.Begin {initial value of S is 50}。

编译原理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编译原理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编译原理_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对于文法G(S'),该文法识别活前缀的DFA如下图,状态I5包含的项目有G(S'):(0) S' → S(1) S → iSeS(2) S → iS(3) S → a【图片】答案:S → iSeŸS_S → ŸiSeS_S → ŸiS_S → Ÿa2.(a+b)/(c-d)对应的逆波兰式(后缀式)是答案:ab+cd-/3.表达式(a+b)/c-(a+b)*d对应的间接三元式表示如下,其中三元式表中第(3)号三元式应为间接码表三元式表(1) OP ARG1 ARG2 (2) (1) + a b (1) (2) / (1)c (3) (3) (4) (4) - (2) (3)答案:( *, (1), d)4.设AS 为文法的综合属性集, AI 为继承属性集, 则对于下面的属性文法G(P)定义中,AS和AI正确描述是产生式语义规则P → xQR Q.b:=R.d R.c:=1R.e:=Q.a Q → u Q.a:=3 R → v R.d:=R.c R.f:=R.e答案:AS={ Q.a, R.d, R.f } AI={ Q.b, R.c, R.e }5.考虑下面的属性文法G(S)【图片】过程enter(name, type)用来把名字name填入到符号表中,并给出此名字的类型type。

按照该属性文法,关于语句【图片】 , 【图片】 , 【图片】:integr的语义描述准确的是答案:说明 , , 是integer变量,把 , , 三个名字填入符号表中,并在类型栏中填上integer6.考虑下面的属性文法G(S)【图片】对于输入字符串abc进行自下而上的语法分析和属性计算,设S.u的初始值为5,属性计算完成后,S.v的值为答案:187.关于属性文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属性文法是对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扩展。

国防科技大学2002年操作系统考研试题

国防科技大学2002年操作系统考研试题

国防科技大学2002年操作系统考研试题1,将“i/o为主“的进程定义为:当次类进程单独运行时,用于i/o 处理的时间远远多于处理机的处理时间:将”计算机为主“的进程定义为:当此类进程单独运行时,处理机的处理时间原远远多于处理的时间,若系统中运行的主要是这2类进程,才用什么样的调度算法更有利于资源的利用率,为什么?2。

请给出pcb的主要内容,描述当进程发生下面的状态转换是时:就绪—》运行,运行-》阻塞,操作系统要使用/修改pcb 中的那些内容?3。

请问,在一个进程内使用多现程有什么优点?4。

设系统有下面的解决死锁的办法:银行家算发;检测死锁,终止死锁状态的进程,释放该进程所占有的资源资源预分配请问那种办法可以达到最大的并发性,也就是那种办法可以让更多的进程无等待的向前推进?请按并发性的大小排列5。

请描叙页式虚存管理系统中页表项的主要内容,请简要描叙”缺页中断‘的处理过程,并结合该过程,说明其中使用/修改了表项的哪些内容,6。

简述os对文件读/写的系统调用所完成的工作7,简述以程述中断i/o方式,从外设读入一包n个字节的数据块的过程8若可以让文件分别在开始,中间,未尾增长,试讨论在顺述式,链接式以及索引式文件物理组织下的开销9。

(1)给出无忙等待的p,v操作的定义(1)考虑以下p,v操作的定义p(s):if s.value>0thens.value =s.value-1else beginplace this process in s.queue;block;end ;v(s)if there is at least one process waitting on semaphorethen beginremove a process p from s.queueplace process p on ready listendelses.value=s.value +1请问,当使用信号量和p,v操作做进程的同步和互斥控制时,是否可以在不改动程束时的情况下互换的使用(1)(2)中的p,v操作?这2组p,v操作有何不同?10,某工厂有3个生产车间和一个装配车间,3个生产车间分别生产a。

国防科大 编译原理 第三章

国防科大 编译原理 第三章

单词定界:起点指示器——开始位置
搜索指示器——终点位置
3.2.2
扫描识别单词
扫描器的实现技术是词法分析器实现的核心技术,后面详细介绍, 本小节只简单介绍其中的一项小技术:超前搜索技术
超前搜索技术在单词识别中的应用:
(在某些语言中,单词间可以没有空格或其他分隔符分隔,关键字 也可作为变量名)
• 关键字的识别:例IF(5.EQ.M)(对比IF(5)=9)

第二种:以状态转换为核心

用变量s表示当前状态,token表示当前识别的单词。
用一个大的分支语句实现状态转换表功能,整个程序 在表驱动下,循环读入字符,进行状态转换。其他类 似以输入处理为核心。 以图2-3 (a)为例, 状态转换表
输入 字母 状态

数字 error 1 success
其他 error 2 success
单词序列的机器编码表示示例: <10,-> <22,-> <1,1> <28,-> <1,2> <29,-> <1,3> <25,-> <20,->
3.1.2 实现方案:
1.词法分析单独作为一遍
第一遍 S.P.(字符串) 词法分析 单词串 S.P.(符号串) 第二遍 语法分析
优点: 结构清晰、各遍功能单一 缺点:效率低
正规表达式中的运算符: | -----或(选择) • ----连接 * ---重复 () ----括号 运算符的优先级: 先*, 后 • , 最后 | • 在正规表达式中可以省略. 正规表达式相等 这两个正规表达式表示的语言相等
例:设 = { a,b },下面是定义在上的正规表达式和正规集合

1996年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

1996年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操作系统部分)注意:1.统考生做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题2.单独考生做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三题3.答案只能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及选错不给分。

每题3分,共15分)1.分时操作系统需要使用下面哪些成份。

()①多道程序设计技术②作业说明书③终端命令解释程序④中断处理⑤优先级调度⑥系统调用2.进程具有哪些特性。

()①动态性②共享性③并发性④相互制约性⑤独立性⑥静态性3. 在页式虚存管理系统中,若常发生抖动影响CPU的利用率,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则下面哪些方法可改善CPU的利用率。

()①用一个更快的CPU ②用一个更大的辅存③减少多道程序的道数④增加多道程序的道数⑤增大主存⑥采用更快的I/O设备4.在文件系统中,为实现文件保护一般应采用下面哪些方法。

()①口令②密码③访问控制④复制⑤在读写文件之前使用OPEN系统调用⑥在读写文件之后使用CLOSE系统服务5. 从资源分配角度,操作系统把外部设备分为( )①独占型设备②共享型设备③快速型设备④慢速性设备⑤块设备⑥字符型设备⑦虚拟设备二、(9分)对访问串:1,2,3,4,1,2,5,1,2,3,4,5, 指出在驻留集大小分别为3,4时,使用FIFO和LRU替换算法的页故障数。

结果说明了什么?三.(8分)简述文件的二级目录组织形式。

欲实现文件共享如何处理?四.(8分)假设有5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由下表给出:均周转时间。

五.(10分)设有如下图所示的工作模型。

四个进程P0,P1,P2,P3和四个信箱M0,M1,M2,M3进程间借助相邻的信箱传递消息:i P 每次从i M 中取出一条消息,经加工送入4)1(Mod i M 中。

其中M0,M1,M2,M3分别设有3,3,2,2个格子,每个格子放一条消息,初始时,M0装满了三条消息,其余为空。

精编中科大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研究生考试试卷

精编中科大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研究生考试试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九九一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编译原理部分(50分)一.填空(10分)1.Chomsky定义的四种形式语言文法是(1)______文法(又称_____文法)(2)______文法(又称_____文法)(3)______文法(又称_____文法)(4)______文法(又称_____文法)2.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其中,前者采用__________分析方法;后者采用_______或_______分析方法;3.逻辑表达式的计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选择哪种计算方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4.在一遍扫描的编译程序中,我们必须采取________手段来解决转移目标不明确的困难.5.Lex是用于___________的工具;Yacc是用于___________的工具.6.根据连接在文法符号上的属性间的依赖关系,属性被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互不相交的二大类.7.参数传递方式有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等几种.二.简答题(4分)1.整数和实数的算术运算是可兼容的,为什么编译器要区分它们?2.什么是代码优化?举出至少三种用于代码优化的手段.三.下列文法是否属于LR(1),若是,则给出分析表;若不是,指出原因(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并考虑能否使其成为LR(1)文法,如何做?为什么? (10分)S → ASES | AS | fE → Ea | EbA → c | d四.说明Pascal语言和C语言的变量定义对编译程序实现的影响.(8分)例: Pascal的变量说明: V AR a, b, c : integer ;C的变量说明: int a, b, c;五.Pascal程序设计语言不允许越过父过程或函数调用其中的子过程或函数,例如:procedure Aprocedure B┇procedure Cprocedure D┇在过程D中不允许调用过程B,试解释其原因(8分).六.给出将二进制数直接翻译成十六进制数的翻译方案.假定属性hex用于存放十六进制位串,串并置采用算符‘||’.二进制数文法如下:S → BS | BB → 0 | 1操作系统部分(50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是用户和外设、外存之间的接口.3.产生死锁的原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有一个530字的程序.考虑如下访问内存的逻辑地址序列:10,11,104,107,73,526,185,245,246,309,458,364,442,247,248,434.假定页面大小为100字,则其对应的页面走向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每个进程最多可分给300字内存空间,且采用LRU算法,则其缺页次数为________次,其缺页率为_________.5.段表中设“改变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入多道程序设计.7.逻辑设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JC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9. 临界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选择(四择一,每题1分,共5分)1. 软件共享的必要性是为了( ).A. 节约内存空间B. 缩短运行时间C. 减少内外存对换信息量 C. A 和C2. 请求页面存储管理采用( ).A.动态定位,静态分配,静态链接B.动态定位,动态分配,动态链接C.动态定位,动态分配,静态链接D.静态定位,静态分配,静态链接 3. 用户的虚拟CPU 功能( ).A.和物理CPU 完全一样B.可以执行所有机器指令以及软件“指令”C.不能执行特权指令D.可以执行除特权以外的机器指令以及软件“指令” 4. 虚拟存储管理中,段(或页)表需要( ),而快表中可以没有它.A.中断位B.引用位C.改变位D.B 和C5. OPEN 操作的目的是为了( ).A.将制定的文件记录复制到内存中B.将制定的 文 件 复制到内存中C.将制定的文件说明复制到内存中D.将制定的共享文件复制到内存中三. 判断并改正(前4题各1分,第5题6分,共10分)1. ( ) 虚拟存储器空间的大小由外存容量决定.2. ( ) 在生产速度和消费速度完全相同时,只要用单缓冲就可以完全并行工作.3. ( ) 进程间的同步与互斥工具也是一种通讯工具.4. ( ) 虚拟设备和物理设备一一对应.5. 设有n 个环形缓冲区1,2,3,…,n 和一个无穷序列1 ,…,n a ,… 甲进程序列顺序逐个的把信息写入环形缓冲区中,而乙进程则逐个的把缓冲区信息读出.(1) 请叙述甲、乙二进程的相互制约关系(2) 下列用P 、V 操作表示的同步算法有何错误.初值 1S := 0 ; 2S := n; 甲进程乙进程1) )2))(3) 用P 、V 操作写出正确的同步算法.四. (10分)1. 叙述请求页面存储管理所需要的数据结构、软件支持和硬件支持.2. 叙述(或加说明画出)执行一条访内指令的过程.五. (10分)设有四个进程1P 、2P 、3P 、4P ,有二组缓冲区: : 由7个缓冲区组成; : 由100个缓冲区组成.、2P 的功能: 不断的往1Q 中送初始信息;3P 的功能: 不断的取1Q 满缓冲区的信息加工后存入2Q 的空缓冲区中;的功能: 不断的取2Q 满缓冲区的信息并打印. 请:(1) 列出过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2) 设置必要的信号量;(3) 用P 、V 操作设计这四个进程的同步算法.(试题完)。

1998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试题

1998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原理和系统结构试题

更多学校考研真题:/mydoc-4354614-1.html&folderId=74665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试题注意:1.统考生做一、二、三、四、五题2.单独考生做一、二、三、四、六题3.不用抄题,答案必须写在配发的答题纸上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每个2分,共20分)1.RISC2.程序访问局部性原理3. 快表4. “先写后读”相关5. 同构型多处理机6. 总线7. 扇区8. 多重中断9. 稀疏向量10.数组多路通道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第1——4小题必做,在第5——13小题中,或做第5——8小题,或做第9——13小题)1.某浮点机采用32位浮点二进制数据表示,其中8位(含1位符号)为移码表示的阶码,24位(含1位符号)为补码表示的规格化尾数,试写出可表示的最大正数(阶码:尾数:)和最小负数(阶码:尾数:)。

2.实现微程序快速转移的方法常有()、()、()。

3.光盘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可以分为()、()和()三类。

4.刷新的基本要求是:(),()和刷新期间不允许访存。

5.按照机器指令访问数据的方式,可以将当前绝大多数机器分为()、()和()类型。

6.大多数并行处理机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形式的()和某种形式的控制部件组成。

7.一般在DLX流水线中,分支延迟的三种调度方法是()、()和()。

8.在存储器层次结构中,减少Cache命中时间的技术主要有:采用小且简单的Cache,在Cache 索引期间避免地址变换和()。

9.Flynn分类法是按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对计算机分类。

按此分类法,ILLIAC-IV属于()计算机。

10.有效地址()上界或()下界,即出现越界错。

11.IBM370中的“测试与置定”指令TS的作用是(),但它可能导致()。

12.一个模m=32的多体存储器,其容量为1M字节。

对于给定的地址(二进制):11010011110101110101,若采用低位交叉编址(二进制)为()体内地址(二进制)为()。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选择题1、在现代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都有效地解决了重名(即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问题。

系统是通过()来实现这一功能的。

A.重名翻译结构B.建立索引表C.树形目录结构D.建立指针2、驱动调度算法中,()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B.最短寻道时间优先C.扫描D.单向扫描3、()有利于CPU繁忙型的作业,而不利于1/0繁忙型的作业(进程)。

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C.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D.优先权调度算法4、要实现两个进程互斥,设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当mutex为0时,表示()。

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外一个进程在等候D.两个进程都进入临界区5、下列调度算法中,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

A.时间片轮转B.静态优先数调度C.非抢占式短作业优先D.抢占式短作业优先6、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存储管理中,存储保护是为了()A.防止一个作业占用同个分区B.防止非法访问磁盘文件C.防止非法访问磁带文件D.防止各道作业相互干扰7、假定某页式管理系统中,主存为128KB,分成32块,块号为0,1,2,3,....31:某作业有5块,其页号为0,1,2,3,4,被分别装入主存的3,8,4,6,9块中。

有一逻辑地址为[3,70]。

试求出相应的物理地址(其中方括号中的第一个元素为页号,第二个元素为页内地址,按十进制计算)()。

A.14646B.24646C.24576D.345768、假设4个作业到达系统的时刻和运行时间见表。

系统在t=2时开始作业调度。

若分别采用先来先服务和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则选中的作业分别是()。

A.J2、J3B.J1、J4C.J2、J4D.J1、J39、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国防科技大学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1997真题

国防科技大学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1997真题

国防科技大学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1997真题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
注意:1.统考生做一、1,2,3,4,5 二、1,2,3,4 三、1,2,3
2.单独考生做一、1,2,3,4,6 二、1,3,4,5 三、1,2,4
3.答案必须写在统一配发的答题纸上
三.操作系统部分(共40分)
1.回答如下问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在进程的等待状态中挂起和睡眠有何区别?
(2)假定有一个计算机系统,设有三级中断,中断优先级从低到高为一级、二级、三级,且每级均有多个中断源。

给出该中断系统的中断处理原则。

(3)在树形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中,为减少文件的查找时间,简述操作系统如何处理与实现?
(4)在进程资源分配图中含有圈一定会发生死锁吗?为什么?
(5)如何将独占型输入设备改造成可共享使用的虚设备?
2.(10分)假设在单CPU上某时刻t有进程Pi(i=1,2,3,4)均已处于就绪状态,P1、P2、P3和P4运行时间分别为10秒、1秒、2秒和5秒,采用SPF调度算法和轮转法(时间片为2秒,并按进程编号由小到大轮转),试给出各进程的调度次序,并求出每种调度算法的平均等待时间。

3.(10分)假定有一开平方程序SQRT,被两个进程共享,开平方程序如下:
SQRT(x,y)
If x<0 then goto (SQRT,L);
Y : = ” x开平方的结果”;
Return ;
(SQRT,L): “报告出错” ;
Return
若系统采用段式管理,应如何安排该程序?为什么?4.(10分)试述存储器段式管理的动态地址转换过程。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涉及到编程语言的设计、编译器的构建等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编译原理的知识,我整理了一些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编译原理?简要说明其作用和意义。

编译原理是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代码的一门学科。

它的作用和意义在于帮助人们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方法和技术,从而更好地进行程序设计和编程工作。

2. 请简要描述编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编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步骤。

其中,词法分析将源程序转换成单词流,语法分析将单词流转换成语法树,语义分析对语法树进行语义检查,中间代码生成将语法树转换成中间代码,代码优化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目标代码生成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代码。

3. 什么是文法?简要说明文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文法是用于描述编程语言语法结构的形式化工具。

文法可以分为上下文无关文法和上下文相关文法两种,其中上下文无关文法的特点是产生式左部只能是一个非终结符,上下文相关文法的特点是产生式左部可以是一个非终结符和一个终结符的串。

4. 请简要说明语法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区别。

语法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是自顶向下分析和自底向上分析。

自顶向下分析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采用推导或归纳的方法,逐步构造出推导树或语法树;自底向上分析是从输入串出发,采用规约或移进的方法,逐步构造出推导树或语法树。

5. 请简要说明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及其实现方法。

语义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确保程序具有正确的含义。

语义分析的实现方法包括类型检查、作用域检查、中间代码生成等步骤,其中类型检查用于检查表达式的类型是否匹配,作用域检查用于检查标识符的作用域是否正确,中间代码生成用于将语法树转换成中间代码表示形式。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计算机题库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题库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一.(每项选择2分,共20分)选择题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d__。

a.源程序b.目标语言c.编译方法d.以上三项都是3.变量应当c_。

a.持有左值b.持有右值c.既持有左值又持有右值d.既不持有左值也不持有右值4.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_d___上。

a.出错处理b.词法分析c.目标代码生成d.管理表格5.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c___。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6.正规式MI和M2等价是指__c__。

a. MI和M2的状态数相等b.Ml和M2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d. Ml和M2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7.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c。

a.语法规则b.词法规则c.语义规则d.等价变换规则8.后缀式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a+b/c+d b.(a+b)/(c+d) c.a+b/(c+d) d.a+b+c/d9.程序所需的数据空间在程序运行前就可确定,称为____c__管理技术。

a.动态存储b.栈式存储c.静态存储d.堆式存储10.堆式动态分配申请和释放存储空间遵守___d_____原则。

a.先请先放b.先请后放c.后请先放d.任意二(每小题10分,共80分)简答题1.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已知文法G[E]:E→ET+|T T→TF* | F F→F^ | a试证:FF^^*是文法的句型,指出该句型的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 3.为正规式(a|b) *a(a|b)构造一个确定的有限自动机。

4.设文法G(S):S→(L)|a S|aL→L,S|S(1) 消除左递归和回溯;(2) 计算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和FOLLOW;(3) 构造预测分析表。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 1998年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 1998年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软件技术(操作系统部分)
注意:1.统考生做一、1,2,3,4,5 二、1,2,3,4 三、1,2,3
2.单独考生做一、1,2,3,4,6 二、1,2,3,5 三、1,2,4
3.答案必须写在统一配发的答题纸上
三.作系统部分(共40分)
1.回答如下问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将中断分成中断和异常后,什么是中断?什么是异常?举例说明。

(2)在死锁的必要条件中,有一个“循环等待”条件,说明该条件与死锁的定义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3)一个设备的驱动程序至少应有哪些例行程序?每种例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在页式虚存管理的页面替换算法中,对于任何给定的驻留集尺寸,在什么样的引用串情况下,FIFO与LRU替换算法一样(即被替换的页和页故障
完全一样)?举例说明。

2.(10分)假设某操作系统存储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一进程在联想存储器中的页表项为:
页号页帧号
不在联想存储器中的页表项为:
32字。

现有逻辑地址(八进制)为:101,204,576,如果上述逻辑地址能翻译成物理地址,则说明翻译的
过程,并指出具体的物理地址。

如果上述逻辑地址不能翻译成物理地址,说明为什
么?
3.(10分)假定一个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采用剥夺式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单CPU系统),系统中各进程到达就绪队列的时间以及执行时间如下表所示:
4.(10分)设有三个并发进程P1,P2,P3和两个缓冲区B1,B2。

P1将信息送入B1,P2将B1中的信息取出,加工后送入B2,P3将B2中的信息从输出设备上输出。

试用P、V操作控制进程间的同步,给出各进程的执行流程(算法)。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 96-03年计算机原理或称计算机原理与系统机构及99年答案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 96-03年计算机原理或称计算机原理与系统机构及99年答案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国防科技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631_计算机原理题单号:40631(可不抄题)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统一配发的专用答题纸上!一。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的含义(每个3分,共24分)1。

微指令2。

程序状态字3。

中断隐指令4。

主存存取时间5。

液晶6。

光栅扫描7。

静电潜像8。

字节多路通道二.单选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空1分,共15分)1.。

设指令中的地址码为A,变址寄存器为X,程序计数器为PC,则间址变址寻址方式的操作数地址为()A。

(PC)+A B。

(A)+(X)C。

(A+X)D。

A+(X)2。

采用扩展操作码的重要原则是()A。

操作码长度可变B。

使用频度高的指令采用短操作码C。

使用频度低的指令采用短操作码D。

满足整数边界原则3。

下列哪种指令属于程序控制指令()A。

逻辑移位指令B。

循环指令C。

数据转换指令D。

特权指令4。

用补码双符号位表示的定点小数,下述哪种情况属负溢出()A。

11.0000000 B。

01.0000000C。

10.0000000 D。

00.10000005。

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为标准的。

A。

所用电子器件B。

运算速度C。

计算机结构D。

所用语言6。

某浮点机,采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阶码用移码表示(最高位代表符号位),尾数用补码表示。

下列规格化浮点数哪个数最大()阶码尾数阶码尾数A。

1111111,1.0000....00 B。

0011111,1.0111. (01)C。

1000001,0.1111....01 D。

0111111,0.1000. (10)7。

冯。

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A。

二进制运算B。

有存储信息的功能C。

运算速度快D。

存储程序控制8。

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执行指令微程序的首条微指令地址是怎么得到的()A。

程序计数器PC B。

前条微指令C。

uPC+1 D。

指令操作码映射9。

和MOS和RAM比较,双极型RAM的特点是()A。

1996年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答案

1996年国防科技大学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答案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操作系统部分参考答案(非标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①②④⑥)2.(①③④⑤)3.(③)4.(①②③④)5.(①②⑦)二、当驻留集为3时,采用FIFO替换算法,页面故障数为9次;采用LRU替换算法时,页面故障数为10次。

当驻留集为4时,采用FIFO替换算法,页面故障数为10次;采用LRU替换算法时,页面故障数为8次。

结果表明,FIFO替换算法的故障数不随驻留集增大而减少;而LRU算法的故障数随驻留集增大而减少。

三.把记录文件的目录分成主文件目录和由其主管的若干个子目录,各子目录的位置由主目录中的一项指出。

应用中常设一个主文件目录,而为系统中每一个用户设立一张主文件目录MFD,每个用户的所有文件均设立一个用户文件目录UFD,作为MFD中的一项。

用以描述UFD的文件名和物理位置,即UFD是用户全部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的全体。

在二级文件目录中,欲共享文件需给出一个文件的全路径名。

由系统从根目录开始检索;或者用户将其当前目录指向另一用户的子目录上,以实现共享访问。

四.采用FCFS调度算法的被调度顺序为1→2→3→4→5平均周转时间为T =(T1+T2+T3+T4+T5)/ 5 = (2+2.95+3.5+2+2) / 5 =2.49 (小时) 采用SJF调度算法的被调度顺序为1→3→5→4→2平均周转时间为T=T1+T2+T3+T4+T5)/ 5 = (2 +2.5 +0.5 +1.25 + 4.45 ) / 5 =2.14(小时)五.定义如下公共信号量:mutex0 ~ mutex3 : 分别用于控制互斥访问M0 ~ M 3,初值为1。

full0 ~ full3 : 分别用于控制同步访问M0 ~ M3 ,其中full0 初值为3,full1 ~ full3 初值为0,表示信箱中消息条数。

empty0 ~ empty3 : 分别用于同步控制对M0 ~ M3的访问。

编译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编译原理考试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是从输入的字符串出发,逐步将其归约为文法的起始符号。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通常采用LR(0)、SLR(1)、LALR(2)等算法。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可以检测出输入的字符串是否符合语言的语法规则,并生成相应的语法结构。
01
02
03
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语法分析的算法包括预测分析法、移位/归约法、LR(0)、SLR(1)、LALR(2)等。
三地址代码的生成
对三地址代码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目标代码的执行效率,常见的优化技术包括常量折叠、死代码删除、循环展开等。
三地址代码的优化
循环优化
循环是程序中常见的结构之一,对循环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常见的循环优化技术包括循环展开、循环合并、循环剪枝等。
要点一
要点二
死代码删除
死代码是指程序中永远不会被执行的代码,删除这些死代码可以减小目标代码的大小并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习题及答案解析
词法分析习题及答案解析
题目
给定一个字符串,判断它是否是合法的标识符。
答案解析
合法的标识符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可以跟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题目
给定一个字符串,判断它是否是关键字。
答案解析
关键字是编程语言中预定义的保留字,不能用作标识符。例如,在C语言中,关键字包括`int`, `float`, `if`, `else`等。
答案解析
上下文无关文法是一种形式文法,它的产生式右部不依赖于左部的任何符号。这意味着产生式右部是一个终结符或一个非终结符的序列。
题目
给定一个抽象语法树,判断它是否是二叉树。
答案解析
抽象语法树是源代码的树形表示,每个节点表示源代码中的一个结构。如果一个抽象语法树中的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则它是二叉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9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试题(操作系统部分)
注意:1.统考生做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题
2.单独考生做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三题
3.答案只能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及选错不给分。

每题3分,共15分)
1.分时操作系统需要使用下面哪些成份。

()
①多道程序设计技术②作业说明书
③终端命令解释程序④中断处理
⑤优先级调度⑥系统调用
2.进程具有哪些特性。

()
①动态性②共享性③并发性④相互制约性⑤独立性⑥静态性
3. 在页式虚存管理系统中,若常发生抖动影响CPU的利用率,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则下
面哪些方法可改善CPU的利用率。

()
①用一个更快的CPU ②用一个更大的辅存③减少多道程序的道数
④增加多道程序的道数⑤增大主存⑥采用更快的I/O设备
4.在文件系统中,为实现文件保护一般应采用下面哪些方法。

()
①口令②密码③访问控制④复制⑤在读写文件之前使用OPEN系统调用
⑥在读写文件之后使用CLOSE系统服务
5. 从资源分配角度,操作系统把外部设备分为( )
①独占型设备②共享型设备③快速型设备④慢速性设备
⑤块设备⑥字符型设备⑦虚拟设备
二、(9分)对访问串:1,2,3,4,1,2,5,1,2,3,4,5, 指出在驻留集大小分别为3,4时,使用FIFO
和LRU替换算法的页故障数。

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8分)简述文件的二级目录组织形式。

欲实现文件共享如何处理?
四.(8分)假设有5道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由下表给出:
作业提交时间(时)运行时间(小时)
110 2
210.051
310.25 0.75
412.250.5
512.50.25
若采用FCFS和SJF两种调度算法,指出作业以单道串行方式运行时的被调度顺序及平均周转时间。

五.(10分)设有如下图所示的工作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