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唐朝的对外交往

合集下载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的主要交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概述讲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2. 唐朝与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交流内容,如佛教、文化、科技等。

3. 唐朝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讲述唐朝与非洲国家的交流情况,如埃及、摩洛哥等国的贸易往来。

4. 唐朝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介绍唐朝与阿拉伯、波斯等国的交流,如丝绸之路上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传播。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讲述玄奘、鉴真、阿倍仲麻吕等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国家的具体交流内容。

2.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唐朝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增强学生对唐朝文化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人物和事件为例,深入剖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授课:分别讲述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授课过程中,穿插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理解程度。

初中历史唐的对外关系教案

初中历史唐的对外关系教案

初中历史唐的对外关系教案
课题:唐的对外关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对外的主要邻国及其关系;
2.掌握唐代与邻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变化;
3.理解唐代对外关系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代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唐代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简要介绍唐代的疆域与邻国;
2.唐代的对外政策及主要的对外关系;
3.唐代对外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唐代的地图及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引出唐代对外关系的重要性。

2.展现新知:介绍唐代与邻国的主要关系,如与吐蕃、突厥、回纥等的关系,以及唐朝与辽、日本等的外交往来。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讨论唐代对外关系的变化原因,并分组展示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4.梳理知识:总结唐代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规律。

5.拓展延伸:通过对唐代对外关系的影响进行讨论,展示唐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唐代对外关系的小论文,总结与分析唐代对外关系在中
国古代外交史上的地位。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唐代对外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培养学生
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展现唐代对外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模板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模板

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模板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统治等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政绩2、分析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3、掌握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4、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让学生根据知识提炼进行自学,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1、巡回指导学生自问和互问2、教师准备提问以下重点知识:(1)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

(618年、长安、唐高祖)(2)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李世民、贞观)(3)唐太宗时最的谏臣是谁?(“人镜”魏征)(4)我国历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5)唐玄宗的措施三、质疑释疑1、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2、与学生一起探讨以下问题从秦朝到唐朝,我国古代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对此,你有何认识?四、让学生小结知识并做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一、自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书,填写本节课的自学提纲,填完后,小组成员共同交流。

注意要提高效率。

(自学提纲见区下发的学案中的知识提炼)二、自问:1、合上课本自问自己掌握了知识提炼中的哪些知识,没记住的抓紧记住。

2、小组内同学相互问答,有选择性地提问知识提炼上的问题3、回答教师的提问三、质疑释疑1、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2、小组间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展示3、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师准备的问题并展示4、随时记要点。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第一章: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1.1 唐朝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1.2 唐朝的文化繁荣与开放政策1.3 唐朝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第二章:唐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2.1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贸易往来2.2 印度文化的传入与影响2.3 波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第三章:唐朝与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3.1 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3.2 日本文化的传入与影响3.3 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第四章:唐朝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4.1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与影响4.2 伊斯兰教在唐朝的传播4.3 阿拉伯与唐朝的科技交流第五章:唐朝的文化输出与影响5.1 汉字文化的传播与影响5.2 唐朝文学、艺术的对外影响5.3 唐朝宗教与哲学的传播第六章: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6.1 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影响6.2 中印之间的文学、艺术交流6.3 印度数学、天文学等的传入与影响第七章:唐朝与波斯湾地区的文化交流7.1 波斯文化的传入与影响7.2 唐朝与波斯湾地区的贸易往来7.3 波斯宗教、哲学等的传入与影响第八章: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文化交流8.1 阿拉伯文化的传入与影响8.2 阿拉伯数学、天文学等的传入与影响8.3 伊斯兰教在唐朝的传播与发展第九章:唐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9.1 唐朝与拜占庭帝国的交流9.2 唐朝与法兰克王国的交流9.3 唐朝与欧洲的科技、文化影响第十章: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与意义10.1 唐朝文化的传播与影响10.2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10.3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第十一章:唐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11.1 唐朝与骠国的文化交流11.2 唐朝与马来半岛的贸易往来11.3 东南亚各国对唐朝文化的吸收与影响第十二章:唐朝与非洲的文化交流12.1 唐朝与非洲的贸易航线12.2 非洲文化在唐朝的传播12.3 唐朝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第十三章:唐朝的文化成就与外域评价13.1 唐朝文学、艺术、科技的世界意义13.2 外国人对唐朝文化的评价与影响13.3 唐朝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第十四章: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局限与挑战14.1 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对文化交流的限制14.2 文化差异与冲突对交流的影响14.3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应对策略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成就与意义15.2 唐朝文化交流对现代国际交流的启示15.3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借鉴与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为主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七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课程标题: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情况,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大历史事件。

2. 让学生认识到唐朝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阶段,理解这些交流活动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体会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对国家繁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遣唐使制度及其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的历史意义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及其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唐朝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或故事引入,如讲述唐代长安城的国际都市景象,引出唐朝的对外交流背景。

2. 主体教学:环节一:遣唐使与中日交流展示图片资料,介绍遣唐使的派遣背景、任务以及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

分析遣唐使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作用。

环节二:鉴真东渡与中日佛教交流讲述鉴真的生平事迹,特别强调他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和在传播佛法、促进两国文化交融上的贡献。

环节三: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通过阅读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玄奘取经的故事,并探讨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

3. 拓展延伸:组织小组讨论:唐朝为何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鼎盛时期?这些交流活动对现代有何启示?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5. 作业布置:完成配套练习题,深化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要求学生查阅更多关于唐朝对外交流的资料,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在课堂活动中观察学生参与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作业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请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调整上述教案细节,确保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概述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教学对象: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认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掌握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和代表性成果。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特点及重要人物。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历史文献资料。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为对外文化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2.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1)物质文化:介绍唐朝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产出口,以及外国商品的传入。

(2)精神文化:介绍唐朝的宗教、文学、艺术等对外传播,以及外国文化在唐朝的融合。

3.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1)双向性:既有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也有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2)多样性:文化交流涉及多个领域,如宗教、学术、艺术等。

(3)不平衡性: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等周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交流有限。

4.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和成果(1)玄奘:介绍其西行取经的故事,以及《大唐西域记》对后世的影响。

(2)鉴真:介绍其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的事迹。

(3)其他人物:如拂菻、印度、波斯等地的使者、学者等。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1)促进了中国和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2)加深了各国间的友谊和了解,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

(3)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2. 讲授内容:按照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重要人物和成果。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关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流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以及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流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2. PPT课件。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2. 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唐朝的历史背景,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对外文化交流事件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流内容。

2. 通过PPT课件、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例。

3. 引导学生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有哪些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能够出现如此繁荣的对外文化交流?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实例,如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2. 通过PPT课件、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例进行研究。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的文化交流成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豪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2.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3. 唐朝与印度的文化交流。

4. 唐朝与阿拉伯的文化交流。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的文化交流成果。

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分析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的文化交流成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讲解唐朝与日本、印度、阿拉伯等国的文化交流成果:分别介绍唐朝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内容,如文学、艺术、科技等。

3. 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讨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案例,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历史背景、成果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能否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和问题。

3. 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尤其是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案例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如《唐书》、《资治通鉴》等,用于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交流情况。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课标要求】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

【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难点】重点: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今天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2、出示《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帮助学生认识唐朝边疆各主要少数民族名称及分布。

学习新课:1、有关鉴真东渡?(1)概况:鉴真是唐玄宗时期的高僧,应日本邀请6次东渡。

(2)影响: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既传播了佛教,又传播了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等知识,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有关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天竺是今天的印度)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此书为后世研究西亚、印度半岛和新疆地区提供了宝贵资料。

3、鉴真坐像被日本人民视为国宝,想一想,为什么鉴真在日本人民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鉴真东渡日本历时10多年,于66岁高龄时到达日本,受到日本天皇及举国上下的欢迎,鉴真除传授佛法之外,还传授给日本人民先进的文化,所以被日本人民称为“日本文化恩人”。

4、请思考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有什么异同?玄奘,路线是向西,为了学习印度的文化。

都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都为中外交流作出贡献。

(精神、作用相同)鉴真,路线是向东,为了弘扬中国文化。

第二十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第二十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初一历史教材
第二十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识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
唐朝盛况空前的对外交往。
三教学难点:
唐朝出现盛况空前的对后教,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题
提示和补充答案
2.当时主要交通工具会有哪些?
提示和补充答案
3.结合当时交通情况,说明当时对外交往状况如何?
提示和补充答案
解说:
就在这种交通条件下,唐朝有两位僧人为传播大唐文化,历经千难万苦,终达目,修成正果。那么这两位僧人是谁呢?导入下一步骤
1.学生读图识图
2.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陆路与海路
船、马、马车、骆驼
1.学生看图片资料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唐朝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特别是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很深远。
这就归功于唐朝繁荣而频繁的对外交往。
“归功于”一词用得准确吗?
学生自学
提问:
1.唐朝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吸引众多外国人纷纷前来?
提示和补充答案
2.唐朝中外交流盛况空前突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提示和补充答案
5.为什么说玄奘是杰出的文化使者?
提示和补充答案
6.由玄奘口诉,其弟子写成的一部书是什么?
提示和补充答案
7.结合玄奘负笈图,说说在他身上能看到的一种可贵精神是什么?
提示和补充答案
学习唐朝的制度和文化知识
积极传播唐朝的各种文化,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
不达目的,永不放弃
艰辛,漫长而困苦的旅途

5 唐朝的对外关系

5 唐朝的对外关系
A.空海B.阿倍仲麻吕C.吉备真备D.玄奘
3.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某些风尚的是()
A.新罗人B.印度人C.波斯人D.日本人
4.鉴真之所以受到中日人民的尊敬,是因为他()①不畏艰难,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②博学多才,人品高尚③长途跋涉,求取佛经
④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B.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C.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D.生活在隋朝时期
9.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反思】
得:
失:
改:
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
5.鉴真东渡日本后,讲授的是()
A.《诗经》B.唐诗C.儒家经典D.佛学理论
6.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A.空海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
7.“唐玄奘西天取经”,这里的“西天”是指当时的( )
A.波斯B.日本C.新罗D.天竺
8.下列有关玄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曾历经艰险到天竺学习佛学
答:法度完善,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答:派大批来华,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达标检测
1、唐朝时对外交往范围很广,但不包括()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1.下列人物,为日本文字“平假名”创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空海B.鉴真C.阿倍仲麻吕D.吉备真备
2.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
合作探究
1鉴真、玄奘的何共同之处:
都是代高僧,都对唐与邻邦的交流作出过巨大贡献,为完成使命都曾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

唐代的对外交往

唐代的对外交往

2.唐朝初年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的是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玄奘
D.吉备真备
二、连线题:
人名
鉴真 玄奘 晁衡
事迹
去天竺 来中国 去日本
看图答题
长安
登州 扬州
市广舶州司
1.唐朝的陆路交通中心是 ,海路交通的重 要城市有 、 、 。
2.唐政府在广州设置的 ,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比一比,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有哪 些共同点? P25《畅想天地》
①都具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创 新的精神; ②都以高深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受到人 们的尊敬; ③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联系中外 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选择:
1.先后13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的国家是
A.新罗
B.波斯
C.大食
D.日本
1、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 2、鉴真的贡献
三、玄奘西游 P23正一
1、玄奘西游的艰辛历程 2、玄奘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书影
玄奘取经回长安
大雁塔
兴教寺
玄奘舍利塔
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 前的局面(原因)? P25《温故知新》
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朝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 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居世界领先。对很 多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 和国际性大都市,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这为唐朝与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客 观条件。
①唐朝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 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居世界领先。对很 多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 和国际性大都市,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这为唐朝与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客 观条件。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唐朝的对外关系教案

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古城区民族中学:和瑞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和朝鲜、日本、天竺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及与各国的相互影响。

三、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前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唐朝前期,我国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疆域空前广大,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

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得以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外交往。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整体感知隋唐对外交往的盛况。

说明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到中国,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

指出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径。

(一)唐朝对外交往的盛况:1、由于国际交往的需要,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

当时对外交通的道路主要有两条,陆路和海路。

多媒体展示《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下说明及图例,启发学生读图探究:根据此图,你能找出唐朝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教师肯定指图小结:有东亚的新罗、日本,中亚的波斯、大食(阿拉伯帝国的总称),拂菻(东罗马帝国),印度半岛的天竺以及东南亚各国等。

然后引导学生画唐朝对外交往示意简图2、过渡: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唐朝与新罗,日本、天竺的交往。

首先先来学习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引导学生自由读书:唐与新罗的友好关系(教师板书)。

20唐朝的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20唐朝的对外交往教学设计

《唐朝的对外交往》教学设计课题:唐朝的对外关系设计理念:本课头绪较多,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纲目、交通地图、历史人物、服装、文字等,图文声像并茂,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便具体,使静止的知识变生动,使呆板的知识变鲜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

通过多媒体,利用本节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已达到科学技术和人文素养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北京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第20课《唐朝的对外关系》,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鼎盛不仅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民族关系上,而且也表现在对外关系上。

频繁的对外关系是唐朝的先进文化,远播海外,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外域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问题的认识比较直观,具有善于表现、思想活跃的特点,因而在本课设计中创设了大量的历史情境。

如:大量的图片和简单的史料,以及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历史想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从地图上指出唐朝的两条主要交通路线以及到达的国家;能通过文物图和表格归纳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能复述鉴真东渡在中日交往中的作用;通过玄奘西游能够质疑历史与小说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幻灯片提供的图文资料和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现象,让学生能够提取有效信息,认识唐朝在对外关系上的贡献,分析得出唐朝在世界历史上的杰出贡献。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玄奘、鉴真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教学难点:盛事空前的对外交往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板书设计:一、玄奘西游和《大唐西域记》1、玄奘西游2、《大唐西域记》二、日本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2、鉴真东渡三、盛事空前的中外交流:1、条件:安定统一的国内环境、对外开放的政策、繁盛的政治经济、发达的交通2、概况:与70多个国家交往3、作用:。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使学生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地区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3. 培养学生对唐朝繁荣昌盛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认知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2.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3. 唐朝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4. 唐朝的文化输出与影响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成果。

2. 教学难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事件和成果。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成果。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理解深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利用《资治通鉴》、《唐书》等历史文献,为学生提供详实的历史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回答: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3.读表格“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括”
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中外交往十分频繁。
问题设计:
为什么说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的情况是盛况空前的?
回答:(略)
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中日交往的概括(教师介绍)
2.鉴真东渡的历程及其影响。
(让同学们表述并进行简单地评价)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资源: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音频材料、视频材料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提问:
让同学回顾雄伟繁华的长安城(教材资料)得出结论: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转承:不仅“万方乐奏有于阗”,而且许多外国人也在这里出没。那么,当时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哪些呢?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问题设计:从中日交往的情况中你对唐朝中外交往有什么体会?
玄奘西游
三、玄奘西游
策略:从《西游记》进入本目学习
1.阅读材料了解玄奘西游天竺的经过。
2.问题设计:中国和印度交流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游
课堂小结
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和唐朝开放的国策密不可分的。吐故纳新、开放是国家强大的原因之一。
课题: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区(县)、学校
姓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以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解读人物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外交流的作用是互利双赢。
教学重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点: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2. 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内容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讲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

2.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介绍和平交往(如使者往来、文化交流团)、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等交流方式。

3.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内容阐述唐朝文化在文字、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传播与影响。

4.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和事迹讲述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历史故事,突出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5.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分析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我国及世界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于今天全球化进程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方式、内容、代表人物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以玄奘、鉴真等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例,分析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和启示。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 教学多媒体:图片、视频、PPT等。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唐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3. 案例分析:以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事迹为例,详细阐述其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贡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方式及其影响。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唐朝的对外交往说课教案 2015、7、6

唐朝的对外交往说课教案  2015、7、6

《唐朝的对外交往》说课教案河北衡水饶阳二中赵淑改一、说教材《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课是第一单元第5课,它承接着上一课的唐朝的民族关系,这一课从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讲述的,上一课讲的是对内,这一课讲的是对外,都介绍了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本课也为以后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埋下了伏笔,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一东一西,体现了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表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自信的具有包容性的民族。

二、说学情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新奇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对事物更深入的探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唐和日本、朝鲜、印度的友好往来史实,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唐朝对外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绘制《玄奘西行路线图》,培养学生绘制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通过概述表演再现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实,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习唐朝对日本等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认识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认识中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唐朝在对外交往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四、说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依据:文化交流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对交流的双方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作为唐朝对外交流的两个重要事件,实际上体现了唐朝时,中国人吸纳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向外辐射。

玄奘西游体现的是中国人吸收外来文化的魄力,鉴真东渡体现的是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中国人对日本等国家所作出的贡献。

课题名称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课题名称第20课 唐朝的对外交往
2.鉴真东渡
僧人对沟通两国文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中国的高僧鉴真。鉴真年少是出家,苦读佛家经典,他不仅精通佛学,在医学、建筑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并且规定佛门弟子不用交赋税,所以很多贫苦农民为了躲避赋税,纷纷出家为僧,这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威胁。怎么样才能既利用佛教有控制佛教,日本决定学习唐朝控制佛教的办法,实行受戒制度。必须由著名法师主持仪式,经过考试、受戒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僧人。于是日本派人到唐朝聘请高僧讲授佛教戒律。唐诗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很难想象的,海上风浪随时会吞没船只。为了弘扬佛法,鉴真不惜生命危险,决定东渡日本。
过渡到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了解遣唐使的基本情况。
由学生来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讲述玄奘西行过程中的故事,了解玄奘一路上的艰苦,体会玄奘的精神以及为中国与印度交流作出的贡献。
小结
唐朝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依赖于唐朝强盛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开放的对外政策,反过来,中外交流的频繁也更促进了唐代的高度繁荣。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强大,同样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先进的技术和思想,促进中国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应该平等的交流,促进全人类的发展。
教材中本课分为三个内容:一是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二是日本“遣唐使”,三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由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尤其是学生对玄奘西游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本节课我选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重点讲述。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经过课前准备,学生表演简短情景剧,了解鉴真东渡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讲述玄奘取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及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经过课前准备,学生表演简短情景剧,了解鉴真东渡给日本带来的影响;讲述玄奘取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兴盛的原因、主要交流方式、交流内容和产生的影响,认识到唐朝时期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充分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开放交流的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唐朝的对外交往是北京版初一《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第20课内容。隋唐时期的繁荣,得益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唐朝的开放与友好,水陆交通的发达与畅通,使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的先进文化,远播外域,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域外的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下面一起回到唐朝时期的日本都城平城京,听听平城京内的市民和留学生是怎么说的?从对话中你找出鉴真东渡在哪几方面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学生表演)。(学生回答)鉴真主要在传授佛教的清规戒律、建筑艺术、医学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示图片)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中,至今还收藏着鉴真和尚的坐像。(出示郭沫若的诗)(学生朗读)这首诗中最能体现鉴真东渡影响的一句话是“唐风洋溢奈良城”。不论是鉴真还是遣唐使,都使唐朝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各个方面都能深深烙下了大唐的影子。(出示图片)
学生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故事感兴趣,也有一定了解,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知识的理解有待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了解他们在唐朝中外交流中的重要贡献。
2.了解唐朝与众多国家和地区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比唐朝与日本的都城设计、建筑式样、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服装饰品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相似之处,从而认识到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海上的风浪,认为的阻碍,使鉴真五次东渡都失败了;尤其是第五次东渡时由于水土不服、旅途劳顿,又被庸医耽误,双目失明。鉴真明知道下一次东渡还有可能会遇上困难,但鉴真没有放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二、日本“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大唐帝国在世界上的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我们的邻国日本对唐朝的昌盛非常仰慕,因此日本多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僧侣来唐朝交流和学习。
1.遣唐使
日本专门称派到唐朝使节为遣唐使。唐朝统治的200多年时间里,日本派出的遣唐使一直没有间。遣唐使都是从精通经史、熟悉中国的日本官员中选拔的。他们乘船来到唐朝,学习各种知识:如典章制度。法律、教育、语言文字、唐诗、音乐、雕塑、绘画等等方面,学成归国后,在日本大力传播。
新课:
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一、盛况空前的对外交流
唐朝的交通很发达。观察书98页《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与外国的交往有哪几种路线?(学生回答),通过这些交通线,唐朝都能到达哪些国家?朝鲜半岛、印度、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欧洲的东罗马帝国、日本。唐朝的交通四通八达,使得唐朝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都城长安是当时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心。
2.鉴真东渡
僧人对沟通两国文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中国的高僧鉴真。鉴真年少是出家,苦读佛家经典,他不仅精通佛学,在医学、建筑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后,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并且规定佛门弟子不用交赋税,所以很多贫苦农民为了躲避赋税,纷纷出家为僧,这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威胁。怎么样才能既利用佛教有控制佛教,日本决定学习唐朝控制佛教的办法,实行受戒制度。必须由著名法师主持仪式,经过考试、受戒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僧人。于是日本派人到唐朝聘请高僧讲授佛教戒律。唐诗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很难想象的,海上风浪随时会吞没船只。为了弘扬佛法,鉴真不惜生命危险,决定东渡日本。
教材中本课分为三个内容:一是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二是日本“遣唐使”,三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由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尤其是学生对玄奘西游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本节课我选取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重点讲述。
2.学生情况分析
学习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这些国家不断地派使节来唐朝访问(出示图片《礼宾图》)图中左边3个人是唐朝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官员,右边分别是高丽的使节和东罗马的使节,图中外国使节正在觐见大唐的官员。(出示表格《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外国使团来到大唐的次数最少有3次,多的达到二、三十次。(出示图片)除了使团以外,各国的商人、留学生、僧侣也纷纷来大唐贸易和求学。(出示图片)在长安的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的大食金币、东罗马金币,在朝鲜还出土过唐代的瓷器。(出示图片)在中国境内发掘出波斯的琉璃盘、东罗马的玛瑙角杯。波斯的马球运动在唐代非常流行,并且深受中国皇帝的喜欢。
教学重点
鉴真东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奘西行
教学难点
唐朝中外交流兴盛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教具
教材,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唐朝中外交流
一、盛况空前的中外交流
二、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
四、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
五、对外交往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我们一起看一幅图——长安西市图(出示图片《长安西市图》)西市是长安城内的商业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市的繁华热闹,人来人往。西市内不仅有汉人和众多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外国人。繁华的贸易区内还有波斯客栈、酒店,新罗馆。这一切都说明唐代时我们国家和众多国家有密切的交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课题名称:第20课唐朝的对外交往
教师姓名:马燕馨
学校:丰台八中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是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因此,每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都要围绕这样的思想展开,是学生在学习历史后,能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