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阳豪气晚明大家陈淳书法集赏

合集下载

陈淳题画书法介评

陈淳题画书法介评

陈淳题画书法介评作者:***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较少为学界关注的陈淳题跋的书体、款式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探析题跋书法在其绘画中的重要作用,阐明陈淳题跋书法对当下艺术创作的重要启发。

关键词:陈淳;题跋;书体;款式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相结合,诗指的是题画诗,书便是指的书法。

清代画家方薰说:“题款图画,始自苏、米,至元明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由题益妙。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后世乃为滥觞。

”[1]37自宋、元之后,文人画逐渐兴盛,画上题款现象变得普遍。

题款不仅可以补充画面的意境,同时也给书法艺术留下了丰富的表现空间,成为画面构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

题跋书体的选择和款式的排列布置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陈淳也不例外。

陈淳(1483-1544)生于明代中期,字道复,号白阳、白阳山人,江苏苏州人,在诗词、经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在陈淳传世的作品中,题跋是较为独特的一个门类。

题跋兼有诗文、绘画以及书法创作,将文人画的书画结合进行了继承和大胆创新,在形式与内容、诗情与画意等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陈淳题跋的书体题跋的书体往往根据画面内容和风格来选择。

清代画家郑绩说:“至山石苍劲,宜款劲书;林木秀致,当题秀字。

意笔用草,工笔用楷。

此又在画法精通、书法纯熟者,方能作此。

”[2]39现代画家潘天寿言:“工整重色的人物、山水、花卉,宜于题写工致的小楷,须整齐而有法则。

如不长于工整的小楷,题写小篆书或小隶书亦可。

写意的着色山水、花卉,及人物,宜于题写稍大的行楷或草书,须随意得宜,自然而有矩度。

”[3]一般情况下,水墨写意画应以行、草题款,工笔画则应以楷、隶、篆等较为细致工整的书体题款,款书应与笔法相统一,与画面相一致。

从陈淳传世的作品来看,在绘画中题跋书法最多的是立轴式作品与长卷作品,主要有楷、篆、行、草四体,其中最为出色的是行、草书。

明代陈淳《写生草书诗卷》欣赏

明代陈淳《写生草书诗卷》欣赏

明代陈淳《写生草书诗卷》欣赏
陈淳《写生草书诗卷》纸本
纵34.9厘米,橫42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卷亦书亦画的长卷,画为花卉写生小稿,其后为狂草诗卷。

这种形式本身就是创新,明代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书法的创新,都是从画家开始的,画家创作的草书往往是跨越时代和颠覆传统。

陈淳、徐渭就是如此。

陈淳是晚明狂草大家,开启晚明个性书法的先声。

该帖写于1538年(五十五岁),传说是醉后所书,每行一字至三字,笔墨放纵,运笔提顿扭转,左倾右倒,或节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癫狂而不失法度,纵横驰骋又不泥传统。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

论明代花鸟画家陈淳的绘画艺术特色作者:朱小华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9期摘要:明代花鸟画家陈淳初师文徵明,后志学于沈周,其花鸟画讲求笔墨纵横,携神而生,开大写意之风,推动了中国花鸟画由小写意到大写意的发展过程,在明代花鸟画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开创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明代;陈淳;大写意;淡墨散逸中国文人画意识在宋代经由文人们的参与介入后,文人思想性的绘画可谓占据中国画的半边江山,到了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更是为文人绘画精神注入了新的解构形式。

这种文人思想的影响在花鸟画的题材当中也体现的极为明显,到了明代之时,沈周的花鸟画成为了其时典型的代表,而后又出现了陈淳、徐渭等更具写意风格和特色的花鸟画家,这些都成为了中国花鸟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早于徐渭的陈淳更是在明代花鸟画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开创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

陈淳,字道复、复甫,号白阳山人,据明代王穉登在其著作《吴郡丹青志》中记载:“(陈淳)天才秀发,下笔超异,画山水师米南宫、王叔明、黄子久。

不为效颦学步,为萧散闲逸之趣,宛然在目,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豪,而疏斜历乱,偏其反而咄咄逼真,倾动群类。

”可见在当时陈淳是师法多家却又能具闲逸之趣,倾动群类的。

陈淳的父亲与文徵明之辈私交甚好,故而陈淳得以在文氏门下学习,成为“吴门画派”的一员,但其并不是一味在文派的绘画中学习,而是直追师祖沈周,进而在日渐学习和钻研的基础上,其造诣更是有出蓝之风范,超过了其师文徵明,成为吴派著名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在花鸟画的创作上,其开拓了文人花鸟绘画的新风格,成为花鸟画发展史上又一次创新之举。

陈淳画风简练,极具文人书画之情怀,现存世代表作有《杂花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墨花钓艇图》等。

王世贞《艺苑卮言》中说到文徵明曾对陈淳的艺术做出过评价:“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虽然文氏的评价中不免有些对陈淳的不满之意,但陈淳在艺术上的成就确是无法否认的,在突破文氏严谨规整的绘画创作态度后,其在写意风格上的突破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成就的探索,这也成就了陈淳在其花鸟画方面上有价值的艺术特色。

明清画人录|陈淳:墨中飞将军,白阳山人的戏墨人生,独具风采

明清画人录|陈淳:墨中飞将军,白阳山人的戏墨人生,独具风采

明清画人录|陈淳:墨中飞将军,白阳山人的戏墨人生,独具风采【之二十八】陈淳半隐半世的一生,无意于仕途,有志于翰墨,在承前启后中独辟蹊径独标新格,狂野肆意的狂草书法惊若游龙,而水墨写意的山水和花鸟之作更是从心所欲,充满一派萧散闲逸的天趣,彰显着独特的个性魅力,在明代艺术史上留下了不一样的翩翩风采。

清代叶衍兰绘《陈道复像》陈淳(1483年—1544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在绘画史上,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花鸟果蔬册》吴门另类,卓然超群陈淳出生在苏州一个名门望族,堪称钟鼎之家书香之族。

祖父陈璚诗文俱佳,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且与当时名噪一时的吴门画派中王鏊、吴宽、史鉴、沈周等人交从甚密,家藏书画颇为客观。

而其父陈钥景观一生未致仕,但却精研阴阳方术,与文征明交情深厚,有通家之好,相交甚笃。

这样的家庭背景,注定在起跑线上就领先同侪中人一个身位。

《秋菊有佳色》陈淳自小除了家学渊源深厚之外,而且师从文征明成为其入室弟子。

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加上他与生俱来的天分,陈淳很快便“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籀、画、诗咸臻其妙”,在苏州这片诗文风流之地以后学之身而跻身当时的顶级名流圈。

优渥的家庭环境使陈淳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挥,而此时的文征明的言传身教,在加上深受沈周的笔墨影响,此时的陈淳在书画技艺上沿袭着文、沈的法度而规行矩步,但在他内心深处却时时有着放飞自我的梦想。

中年之后,加上父亲的去世,生活环境迥然大变,而此时他的授业恩师文征明北上京城入翰林院任侍诏之职。

物是人非的现实下,陈淳的为人风格和书画风格双双在张扬个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以逆风飞扬的姿态回归到自我本心。

《竹兰湖石》其实,从艺术角度而言,这未尝不是一种迷途知返幡然醒悟的幸运。

否则,亦步亦趋的陈淳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吴门画派吴门书派中的一名佼佼者而已。

绝意仕途的陈淳走上了放逸不羁的自由抒发性灵之路。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一)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一)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一)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一)陈淳,1483年生,1544年逝世(另一种说法是1482—153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

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

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

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

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

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陈淳中年以后间作山水,技法学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手法简练,极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着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存世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

其子陈括继承父风、擅花卉。

他绘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

他的泼墨之功,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

在写意花卉方面,陈淳独得玄门,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用墨设色,则如徐沁所谓“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贞在《州续稿》中说:“胜国(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周)后,无如陈道确,陆叔平(治)”。

近代画家如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书画中,都对陈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明万历年间即有人曾评价过陈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诣和声誉都超过了文征明,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吴门大家。

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受他的影响很深。

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

现存的陈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馆收藏,民间甚少得见。

溽暑花卉图立轴水墨设色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此图花繁叶茂,姹紫嫣红;怪石嶙峋,空灵苍秀;其后池塘莲荷,清碧如玉,如清风拂来,幽香四溢。

国画名家陈淳介绍

国画名家陈淳介绍

名称:陈淳行书《言箴》立轴材质、形制:尺寸:150.5×35.5cm创作年代:介绍:释文: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款识:右《言箴》,白阳山人道复书。

钤印:白阳山人鉴藏印:鄂庐鉴藏题签:陈白阳行书轴,文彝轩藏本,松窗题。

钤印:里堂备注:奚旭旧藏,褚德彝题签。

奚鄂庐(1880-1918),名光旭,一作奚旭,号鄂铭、鄂庐,室名小冬花。

江苏江阴人,为富而仁,立身高洁,富收藏,精鉴别。

与当时书画名家友善,其用印多为张楫如、褚德彝、赵叔孺所刻。

褚德彝,近代篆刻家、考古家。

原名德仪,为避宣统皇帝讳更名德彝。

字松窗、守隅等,号礼堂,又称里堂,别号汉威、舟枕山民等。

浙江余杭人。

工书法,书宗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褚遂良(世称褚河南),得其渊源,隶书学汉时礼器碑,功力极深。

精篆刻,初学浙派章法,后精研秦汉印,所作挺秀苍劲。

篆文侧款,短峭入古,风韵别致。

著有《松窗遗印》、《金石学续录》、《竹人录续》等。

名称:陈淳草书扇面尺寸:19×50cm介绍:题识:道复书。

钤印:白阳山人陈淳为祝允明之后狂草书风的名家,故后人将他和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并称为吴中“四大书家”。

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书画学于文徵明。

其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早期小字行草风格接近于文徵明,用笔精细;后期一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诗文书画均有明显个性,自立门户。

他是明朝书法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这幅作品笔墨放纵,运笔提顿扭转,左倾右倒,或节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纵横争折,线条与墨色交织成不断变动的画面,极富律动的美感。

介绍:题识:同治二年春月莫九善征持赠能静居记。

钤印:烈文私印、赵氏惠甫题跋: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七日。

药龛大和尚属题赋诗请正。

竞比停云出一头,五湖老懒早归休。

明陈淳《牡丹诗画卷》鉴赏

明陈淳《牡丹诗画卷》鉴赏

明陈淳《牡丹诗画卷》鉴赏
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山人,明中期苏州人,出身名门,青年时从文徵明学诗文画,称入室弟子。

然生性疏狂,个性倔强,书画皆不愿为师门所囿。

好作花卉,参宋元写生,活泼生动,不离矩矱。

后力究沈石田画,得其苍沉妍冶之趣复一变为简约豪纵,遂开水墨大写意一派。

又善书,初得乃师文氏笔法,继力追祝允明之狂恣、米襄阳之雄畅,跌宕排奡,纵横沉酣,自成一家。

《牡丹诗画图》卷,即是其漫兴抒情,集诗、书、画于一卷的大雅之作。

此卷首段为画,作设色湖石牡丹,湖石用笔抑扬顿挫、一波三折,流畅活泼一气呵成。

其后以勾花点叶法写牡丹,在奋笔一挥之
间,其高底疏密,掩映盼顾之态,临风浥露之情,皆在着意不着意之间尽得神韵。

陈淳的书法艺术

陈淳的书法艺术

之 ,初若率易尔 , 然寓规矩于放逸中 。 后进 多效之 ,殊不能仿佛也 , 颠张醉素 ,皆平生 学力到处 ,岂谓倾侧横恣便似之邪。放出来 , 凭借突 出的才情成为文 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
消沉而追 尚玄学 ,生活上也开始放纵 , 与文 门严谨的学风渐渐疏远 了。随后不久 , 他便
晋游唐 , 守 而勿失 ”原则的拓展和延伸 。同 样也是他的书法风格与时风 、 元人 皆不相类
的根本原因所在。
效地 引进 了画法 和使用 了特殊 的材料 有很 大关 系。周天球曾云 :“ 陈淳 书法画笔 , 自
颓然若 女妇 ,可 近也 。此非道 复之 书与染
邪。 ”
陈淳 晚期 行草 书风格 的诞 生与 陈淳有
征 明学 习诗 、书 、画 ,加之其 才华出众 , 青 年时便崭露头角 , 受到 师长 的青 睐与同辈 的 赞赏 。 正德十一年 ( 公元 1 5 1 6 年) , 陈钥去世 。 陈淳 时年三 十四岁 。陈淳在丧父之后 , 情绪
于他的绘画。另外 ,陈淳在工具上也有独到
三、陈淳书法的成就与影响
陈淳作为吴门书派的新一代 , 一方面继
承了吴门前贤的优秀传统 , 另一 方面又不甘 于步他们的后尘 , 而是寻找新的突破 口。 在
这个 问题上 ,陈淳是非常清醒的。他 曾有过 这样 的思考 :“ 道本无滞 , 人 自泥之 ,苟会
以诸生的资格贡人太学 ,当太 学卒业后 , 又
拒绝 做官 的机会 而南 返苏 州过着 啸傲 山林
的选择 。 如彭年所云 “ 白阳不喜 鼠鬏、兔颖
诸豪健笔 , 特取羊毛小笔最圆熟者 , 烂 漫书
道体 , 行止何 疑。勿谓轻疾 ,勿谓重迟 , 刻
的隐居生活 ,在湖光山色之中吟诗作画 , 悠

明代陈淳书法

明代陈淳书法

明代陈淳书法陈淳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风格独特,被誉为“陈派”。

他的作品在当时非常受欢迎,不仅成为明代书法艺术的代表,也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淳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其特点是线条流畅、笔画结构合理、秀丽大气,给人以十分深沉的艺术感受。

他的行书则更显随性和豪放,笔势潇洒,构图疏朗,富有张力。

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陈淳都注重用笔稳重、用墨浓重,给人以静中有动的美感。

陈淳的书法追求形式的美感,更注重书法作品所表达的内在艺术情感。

他认为,书法应该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艺术形式。

因此,在书写过程中,他注重结合自身的情感和文化修养,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情操融入到作品之中。

陈淳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他在书法上融入了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的精髓,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着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他尊崇传统,热衷于研究古代碑帖,吸取前人的优点,注重传承和创新。

他通过对古代经典文献的挖掘和演绎,使自己的书法创作变得更加充实和有内涵。

陈淳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也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的作品多数都镌刻在石碑上,成为明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这些石碑承载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明代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淳的书法影响不仅限于明代,甚至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

他的创作思想和技巧都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后来书法发展中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总的来说,陈淳的书法作品在明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独特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成为明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融入书法创作的努力,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淳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就备受推崇,而如今依然受到广泛的赞誉和研究。

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是明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淳秋兴八首草书

陈淳秋兴八首草书

陈淳秋兴八首草书陈淳,字孟农,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他的草书风格独特,以气魄雄浑、神韵磅礴著称,被誉为“骈体草书之祖”。

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秋兴八首草书》。

《秋兴八首草书》是陈淳创作于唐代晚期的一组草书作品,共有八幅。

这组作品以唐代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运用狂草的技法,表达了陈淳对秋季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首先,陈淳在《秋兴八首草书》中巧妙地运用了狂草的笔法。

狂草是草书中最为激情澎湃的一种风格,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笔画激烈,给人一种豪迈、奔放的感觉。

陈淳通过运用狂草的笔法,将秋天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绪上的震撼。

其次,陈淳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草书的特点,展现了秋天的特色和魅力。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大自然万物都在丰收的喜悦中展现出美丽的一面。

陈淳通过草书的表现方式,将秋天的金黄色、红色和橙色等明亮的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运用草书的潦草和飘逸的笔画,表达了秋天的自由、奔放和活力。

再次,陈淳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构图和布局的技巧,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陈淳在每一幅作品中都运用了不同的构图和布局方式,使得整个作品组合在一起具有统一的主题和风格。

同时,他还通过合理的布局,将每一幅作品中的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美丽的画面。

最后,陈淳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理解。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季节,陈淳通过草书的表现方式,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了出来。

他通过草书的笔画和构图,表达了对秋季丰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总之,陈淳的《秋兴八首草书》是他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他通过运用狂草的笔法,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布局,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美丽的画面。

他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陈淳的草书艺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我们赏析和学习草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陈淳:清雅飘逸,返璞归真

陈淳:清雅飘逸,返璞归真

陈淳:清雅飘逸,返璞归真有的画乍看平平,细看则另有乾坤,不免让人沉浸其中,拍腿有相见恨晚之感。

陈淳的画作就是如此。

他的写意花鸟在一众国画里初看不起眼,再看,有摄入魂魄的感觉,你能看到画家徐急的笔势、粗细变化的线条、浓淡渐变的墨色,随物象运转、变化,错落有致的轻快节奏感;同时又清雅飘逸、返璞归真的笔墨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历史探索明代画家陈淳。

画家介绍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白阳山人,江苏苏州人。

明代绘画大师。

工诗词,书法篆籀,精研通晓。

为文徵明最得意的弟子,后超越其师,另辟蹊径、独成一家。

擅写意花鸟,尤擅写生。

后人把徐渭、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画作欣赏明陈淳秋塘花鸭图 90.8cmx36.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夏末秋初,荷塘中绿头鸭欢然嘎叫,似在欢迎秋天的到来。

陈淳用笔灵动,不拘一格,用赭石花青加藤黄以雨点皴,揉笔表现出略微枯萎的荷叶,颜色丰富,过度自然。

绿头鸭身体用墨加赭石中锋重按轻提写出,头部花青点加罩染,从画中能看到沈周和文徵明的粗笔花鸟笔法,更有陈淳自己的爽利用笔。

明陈淳花卉图卷(局部)纸本墨笔32.5×503厘米天津博物馆藏《花卉图》题字用笔豪放潇洒,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诗的意境丰富并深化了花卉的内涵,书境与画境合而为一。

如墨牡丹自提诗:“洛下花开日,妆成富贵春。

独怜凋落易,为尔贮丰神。

”洛阳盛开的牡丹,花开虽为富贵,但却容易凋零,借助绘画来为其“贮丰神”。

由此可见陈淳广博的修养。

牡丹盛开的花朵是用湿笔醮淡墨,笔尖醮浓墨,笔势跳跃而下快速点画成的。

叶片的变化很有层次,宛若天成。

每丛叶子三片一枝,每片由两三笔连续画成,叶片既有变化又过渡自然。

画家生平陈淳生于官宦世家,祖父陈璚,曾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来往官宦或文豪皆非富即贵,家中书画收藏丰富。

他的父亲陈钥(1464-1516年)为陈璚次子,一生未曾入仕,精究玄学。

陈氏为苏州富饶大族,陈钥与文徵明乃莫逆之交。

书法吴门四家陈淳--豪放雄壮的草书

书法吴门四家陈淳--豪放雄壮的草书

书法吴门四家陈淳--豪放雄壮的草书
书法吴门四家陈淳--豪放雄壮的草书-----2010年4月19日
陈淳《自题画诗》
从传世的陈淳行草书法与大草作品来看,祝枝山对陈淳的启示是毫无疑问的。

在书法上,陈淳虽受文徵明的影响,但他更钦慕祝枝山的草书。

他曾将其所藏一幅祝氏为他人书于30多年前的作品向祝氏更换草书,祝枝山因此而为他作《草书唐宋词》长卷赠之。

相信陈淳得
此手卷后一定爱不释手,并细加揣摹。

陈淳行草《自书诗卷》书法欣赏特点是奔放不离法度,粗豪不失精微。

章法收放自然,不夸张,有节律感。

落笔强劲,运笔洒脱,强调提按对比。

陈淳行草《自书诗卷》,可以感受到强劲雄壮的笔力、随意洒脱的韵致以及豪迈超逸的气概。

系其闲居无事漫理旧稿时,见案上有素卷而随意抄录的自书诗,是在十分放松的心态下所书,为无意于佳乃佳之作。

在书法方面,则被列入“吴门四家”(祝、文、王、陈)之中。

从个性来看,在文徵明、祝允明之间,陈淳更倾向于祝氏的豪放,与谨严的文徵明反而有距离。

他在绘画方面虽然未被置于“吴门四家”(沈、文、唐、仇)之列,但由于他在写意花鸟领域的创举,在画史上与徐渭齐名,被称为“白阳青藤”。

陈淳作为祝允明、文徵明的弟子,在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荣宝18春·古代书画专场酣然落笔成雪山——陈淳《雪山访友图》精赏

荣宝18春·古代书画专场酣然落笔成雪山——陈淳《雪山访友图》精赏

荣宝18春·古代书画专场酣然落笔成雪山——陈淳《雪山访友图》精赏有“青藤白阳”之称的徐渭、陈淳在中国绘画史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有学者仿王世贞论山水画之五变的形式说“写意花鸟自徐熙始,至南宋牧谿一变也;青藤、白阳又一变也;八大、八怪再一变也,而后有南吴北齐之风”。

当然,这仅是说明了陈淳于花鸟画的造诣之高和开创之功。

陈淳山水画存世数量相对于花鸟画来说较少,但其存世山水画,亦足能显示出陈淳作为一代画家才气纵横之象,故而有“以稀为贵”之言。

LOT.77陈淳 (1483-1544) 雪山访友图设色绢本立轴121×62 cmRMB: 1,500,000-2,500,000钤印:复父氏、白阳山人、大姚邨款识:飞雪四山霾,幽人户独开。

宁知寒色里,自有白衣来。

道复。

出版物著录:日本大阪美术馆展览作品集,第19图,1980年。

展览:1980年,日本大阪美术馆展览。

精赏“酣然落笔成雪山以书入画性光明本作陈淳绘《雪山访友》,设色绢本,绘自作诗意,写皑皑雪山,高峰矗立,近有密林高树,寒风催叶落之后,鹿角峥嵘,偶有不凋之柏竹红叶,傲然不群。

彤云密布之下,茅舍之内,衣红者拥炉凭窗,似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而佳酿之困,恰“白衣”者携酒拄杖,过木桥而至,一片闲适安然意境。

“白衣”多意,有“送酒之吏”解,指晋·王弘遣白衣使送酒酌陶潜的之事;亦有平民故交之说,较为常见。

众所周知,陈淳无论是在写意花鸟还是山水的创作实践,完成了一种以客体自然表现画家主观思想情感的升华,这对于绘画史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其典型风格和贡献是将诗歌、绘画和书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文人绘画诗、书、画相结合的,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

陈淳的祖父陈璚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和沈周、吴宽交往密切;父亲陈鑰和文徵明“私交甚厚”,于是陈淳很小的时候就拜文徵明为师,根据于陈淳有世交的张寰所撰《白阳先生墓志铭》:“既为父祖所钟爱, 时太史衡山文公有重望, 遣从之游, 洒揉磨琢,器业日进,凡经学、古文词章、书法、篆箱、画、诗咸臻其妙称入室弟子”。

陈淳

陈淳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

长洲人。

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

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

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

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

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

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陈淳中年以后间作山水,技法学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手法简练,极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着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存世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

其子陈括继承父风、擅花卉。

他绘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

他的泼墨之功,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

在写意花卉方面,陈淳独得玄门,笔法挥洒自如,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用墨设色,则如徐沁所谓“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贞在《州续稿》中说:“胜国(元朝)以来,写花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周)后,无如陈道确,陆叔平(治)”。

近代画家如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书画中,都对陈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明万历年间即有人曾评价过陈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诣和声誉都超过了文徵明,成为继沈周之后的吴门大家。

明清以来画家,尤其在花鸟画方面,受他的影响很深。

他与徐渭齐名,人称“青藤,白阳”。

现存的陈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馆收藏,民间甚少得见。

书工行草,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晚明狂草大家。

陈淳作品传世较多,国内几大博物馆多有收藏,流传海外的也不少。

《五绝扇面》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淳《草书岑参七律立轴》纸本纵181.8厘米横71.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右岑嘉州和贾诗道复书钤“白阳山人”(白文正方)、“陈氏道復”(白文正方)。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三)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三)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三)
名家艺术2016-10-18
明代陈淳作品欣赏(三)
花卉镜心设色纸本 1537年作
花鸟设色纸本
杏花图立轴 1537年作
菊花立轴绢本
秋菊有佳色立轴绢本
花卉立轴水墨绫本
题识:清霜下篱落,佳色散花枝。

感咏南山篇,幽怀不自持。

钤印:陈氏道复、复生印
花卉立轴绢本
葵花湖石水墨纸本
竹兰湖石水墨绢本
葵石图纸本水墨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一枝秋葵倚斜而出,一花数叶,简洁清爽;根坐围以杂草、嫩竹,参差抉疏;背景湖石相衬,起伏多皱。

此轴构图、形态颇具特
色,如徐沁《明画录》所评:“其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久之并伐色淡墨之痕俱化矣。

”这种简洁又多姿、写实又灵动的形象,极具文人画“文而逸”的特点。

画法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用笔得益于草书功力,多跌宕顿挫和自然牵带之笔,具“逸笔草草”之韵。

如湖石和葵花的轮郭线简略快疾,时见卧笔、折锋和飞白,极似狂草用锋;石根的兰竹、杂卉亦多连笔或顿挫,富书写笔韵;葵叶则以水墨挥洒,一笔中即具浓淡轻重,外沿又见自然沁渗痕迹,显示出墨法之精熟。

冼练的形象与放逸的笔墨相结合,创造出了水墨大写意花卉画的新风,较之“吴派”前辈有质的飞跃。

本幅右上有题诗两句:“碧葉垂清露,金英側曉風。

”诗句抒发画家怀感,增添了画面诗意。

狂草字体亦与作画的笔致相协调,互为映衬。

画家运用水墨写意的技巧和诗书画三结合的手法,将葵石的神韵和情致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其中年时的精品。

双清秀石立轴
蔷薇图立轴水墨纸本
竹石菊花图
秋卉图立轴戊戌(1538年)作
(未完待续)。

台北故宫藏陈淳立轴精选

台北故宫藏陈淳立轴精选

台北故宫藏陈淳立轴精选陈淳(1482年-1544年),中国明代画家。

名道复,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陈淳的画风属于文人隽雅一派,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以下甄选台北故宫藏陈淳精品立轴与大家分享。

明陳淳秋塘花鴨軸 90.8x36.2明陳淳瓶荷寫生 107.7x43.8明陳淳茉莉軸 58.4x30.5此幅以淡墨畫折枝茉莉一株,枝幹由下往上伸張,枝柯花葉向左右斜分略成放射狀,墨色層次細膩而微妙。

茉莉構圖約佔畫面三分之二,上端則為陳淳親筆行草詩文。

比起他的設色花卉,此畫用筆明顯簡率樸實,勾花點葉全以書法入畫,草草似不經意,而能得其生動自然的意趣。

水墨畫於淡黃褐色的藏經紙上,襯托畫面更呈柔和之感。

畫成於辛丑(一五四一)年,是年陳淳五十九歲。

明陳淳設色花卉軸 188x96.9此幅用筆、設色均極為精緻,自題詩云:「溽暑薰蒸苦晝長。

葛巾葵扇竹匡牀。

花陰水氣相撩處。

可有人間白玉堂。

道復」。

所畫乃溽暑季節,群芳爭艷的景色。

湖石後衆花齊開,有梔子、玫瑰、百合、石竹、紅丹等五種。

花卉以沒骨筆法描繪,梔子、百合這些白花朵則揉鈎花點葉法來表現。

景物安排費心,設色溫雅不俗,有別於晚年放筆寫意的習慣,應是五十歲以前的作品。

明陳淳五鹿圖軸 152.5x202.2雲松深邃,五鹿寒擁,無款印,舊題陳道復五鹿圖。

白陽畫鹿,他處未見。

本幅點染花草,猶是白陽面目。

松石花卉之筆墨與造形,亦較畫鹿為精。

陳淳畫牡丹軸 122x33.3設色牡丹一枝,用沒骨法,筆意極活潑而又極穩靜,所惜顏料日久褪色,故覺稍淡,然而固無損其精妍也。

款字鸞軒鳳翥,沈酣至極,是白陽得意筆,璧合珠聯,尤為可寶。

陳淳崑璧圖轴 80.1x34.8本幅但用墨畫,景物簡單,描寫盆、座、水石、小樹及雜草等的用筆不多,而却能一一表現其質感。

至於石上用焦墨點苔的方法是受沈周的影嚮,都淵源於王蒙的作風。

而畫面上方長篇題字的作風則源自沈周。

癸卯(一五四三),陳淳六十一歲。

陳淳江流澄碧圖軸 100.8x30.3明陳淳畫桐下鼓琴圖軸 202.1x64.8。

陈淳草书诗三卷

陈淳草书诗三卷

陈淳草书诗三卷
《陈淳草书诗三卷》是明代书法家陈淳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以草书写成了三首诗。

以下是该作品的内容:
第一首诗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二首诗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恋凡间烟火,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首诗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陈淳草书诗三卷是一件珍贵的书法作品,展现了陈淳高超的草书技艺。

该作品以诗歌为主题,用草书的形式书写了三首诗,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陈淳的草书作品被誉为“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气势磅礴”,他的笔法变化多端,时而轻盈飘逸,时而粗犷豪放,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陈淳草书诗三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自如、挥洒豪放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阳豪气——晚明大家陈淳书法集赏晚明大家——陈淳书法集赏陈淳(1483-1544)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自号白阳山人。

长洲人。

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

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

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

他能诗文,擅书法,尤精绘画。

陈淳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陈氏少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

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

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陈淳中年以后间作山水,技法学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风景为题材,手法简练,极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着说:“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

”存世作品有《红梨诗画图》、《山茶水仙图》、《葵石图》、《罨画图》等。

其子陈括继承父风、擅花卉。

书工行草,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晚明狂草大家。

陈淳作品传世较多,国内几大博物馆多有收藏,流传海外的也不少。

陈淳书法集赏陈淳《草书七言诗轴》纸本纵154.6厘米横6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望湖亭上好春光,儘许游人醉夕阳。

亦欲扁舟垂钓去,竹林留我且徜徉。

”“春日田舍有怀石湖之胜。

道復。

”鈐“白阳山中人”(白文正方)。

鑑藏印:“屺瞻墨缘”(朱文正方)、“曾在朱屺瞻家”(朱文正方)。

此书点画浑厚,笔力老练劲挺,起收之笔以及转折之处皆沉著有力。

整篇佈局与气势深得祝允明草书神韵。

徐渭曾云“道復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

曾经朱屺瞻收藏。

陈淳《草书岑参七律立轴》纸本纵181.8厘米横71.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释文: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右岑嘉州和贾诗道复书钤“白阳山人”(白文正方)、“陈氏道復”(白文正方)。

本轴书法多以中锋运笔,使转圆润,偶有偏锋鉤拒,刚柔互济,书势飞动雄杰,结体疏放恢张,欹侧多姿,颇有米芾书法的意致。

儘管本轴未署年款,但根据行笔老练劲挺及“道復”签款形式分析,大抵呈现出陈淳晚年书法风貌。

陈淳《游白莲寺五言诗扇面》草书南京博物院藏《五绝扇面》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淳《白阳山诗》(局部)纸本行书29×393.5cm 天津博物馆藏此帖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

陈淳《书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册》纸本草书30.1×48.2cm×3 嘉靖十九年(154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以下第十五開)十日畫一水。

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

王宰始肯留真蹟。

壯哉崑崙方壼圖。

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

赤岸水與銀河通。

中(以下第十六開)有雲氣隨飛龍。

舟人漁子入浦漵。

山木盡亞洪濤風。

尤工遠勢古莫比。

只尺應須論萬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

剪取吳淞半江水。

(以下第十七開)款。

庚子(西元一五四0年)秋孟望後。

偶得素冊。

作墨染十四幅。

尚欲寄(寄字點去)繼興。

以時事適擾。

遂中止。

乃檢少陵之作。

曳之冊末。

復志此數語。

以寄社中一笑。

道復復甫。

简介:此件为明陈淳画山水册,共17开,其中15-17为书法。

陈淳《致研山老弟尺牍》纸本草书26.7×23.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春來陰雨。

不得一造。

怏怏。

舊有逋負。

未能卽償。

媿媿。

早晚措置來也。

幸寬假一二。

外拙畫二帋。

送新秀才。

聊致期望之意。

正廿二日。

道復頓首。

研山老弟足下。

餘素。

陈淳《致道深四弟尺牍》纸本草书23.9×27.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八房三郎納婦在此。

略略周旋。

惜乎不能全備。

有同志者。

幸原此情。

茲因馬清送請書。

乘便草草。

勿罪閒聒。

呵呵。

廿五日。

道復頓首。

道深四弟仁厚。

謹空。

陈淳《草书诗》纸本。

纵34.9公分,橫428.1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陈淳是晚明狂草大家,开启晚明个性书法的先声。

该帖写于1538年(五十五岁),传说是醉后所书,好像作画一般,每行一字至三字,笔墨放纵,运笔提顿扭转,左倾右倒,或节制或奔放,如醉歌狂舞,纵橫争折,线条与墨色交织成不断变动的画面,极富律动的美感。

陈淳《草书五言诗笺》纸本草书26×2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治平寺中送張虛菴春元會試。

君豈好遊者。

吳山千里過。

道心方外得。

民瘼海濱多。

姓字傳金殿。

忠言獻玉坡。

春風治平寺。

億爾正鳴珂。

道復稿。

陈淳《致前江先生尺牍》纸本草书23.4×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久違且失禮。

罪甚罪甚。

茲欲奉造。

緣糧事要緊。

不免多方區處。

只在旦晚圖一敘也。

所有田糧差誤事。

須用明白。

特遣人詣堂下。

幸照察不具。

眷生陳衜復頓首。

前江先生尊親丈。

简介:明·陈淳书。

纸本。

行书。

凡九行,共六十七字。

23.4×3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九)。

陈淳《五言诗扇面》草书15.4×47.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小小生金屋。

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

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裡。

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

化作彩雲飛。

道復。

陈淳《五言诗扇面》草书17.2×51.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樂事亦多違。

春猶戀褐衣。

敝園花發早。

荒徑客來稀。

縱有登山屐。

難開覓句扉。

王喬如可見。

直欲與同歸。

道復。

陈淳《草书千字文册》纸本草书32×16.5cm×17页嘉靖十七年(1538)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北山堂捐赠)释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嘉靖戊戌春日白阳山人道复复甫书于五湖田舍。

陈淳《宋之问秋莲赋》纸本辽宁博物馆藏释文:(前缺:若夫西城秘掖,北禁仙流,见白露之先降,悲红蕖之已秋。

昔之菡)萏齐秀,芳敷竞发,君门闭兮九重,兵卫俨兮千列。

绿叶青枝,缘沟覆池,映连旗以摇艳,辉长剑兮陆离。

疏兮裂,交流兮相沃,四绕兮丹禁,三匝兮承明。

晓而望之,若霓裳宛转朝玉京;夕而察之,若霞标灼她虎赤城。

既如秦女艳日兮凤鸣,又如洛妃拾翠兮鸿惊,足使瑶草罢色,芳树无情。

复道兮诘曲,离宫兮相属,飞阁兮周庐,金铺兮璧除。

君之驾兮旖旎,莲之叶兮扶疏,万乘顾兮驻彩骑,六宫喜兮停罗裾。

仰仙游而德泽,纵元览而神虚,岂与夫溪涧兮沼,自生兮自死,海圻兮江沱,万里兮烟波。

泛汉女,游湘娥,佩鸣玉,戏清涡,中流欲渡兮木兰楫,幽泉一曲兮采莲歌。

江南兮岘北,汀洲兮不极,既有芳兮莎城,长无依兮水国。

岂知移植天泉,飘香列仙,娇紫台之月露,含玉宇之风烟。

杂葩兮照烛,众彩兮相宣,乌翡翠兮舟青翰,树珊瑚兮林碧鲜。

夫其生也。

春风昼荡,烁日相煎,夭桃尽兮李灭,出大堤兮艳欲然。

夫其谢也,秋灰度,金气腾天,宫槐疏兮井桐变,摇寒波兮风飒然。

归根息艳兮八九月,乘化无穷兮千万年,越人望兮长已矣,郑女采兮无由缘。

何深蒂之能固?何香之独全?别有待制扬雄,悲秋宋玉,夏之来兮玩早红,秋之暮兮悲馀绿。

礼盛燕台,人非楚材,雾图兮兰为阁,金银酒兮莲作杯。

落英兮徘徊,风转兮衰颓,入黄扉兮洒锦石,萦白苹兮覆绿苔。

寒暑茫茫兮代谢,故叶新花兮往来,何秋日之可哀?托芙蓉以为媒。

右宋之问秋莲赋癸卯秋日漫书并作小图于白阳山居之风木堂道复记陈淳《杜甫秋兴八首》(局部) 纸本草书34.9×1056.2cm。

甲辰(154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凡一百二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四百六十八字。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四),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一。

释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右杜少陵作。

甲辰春日。

白陽山人道復書。

陈淳《致东浦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