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整理
考点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与发展)
①拨乱反正:1977年12月恢复高考, ②制定方针: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中共中央提出, ④加快教育立法:1980年以来,颁布《义务教育 法》、《教师法》、《教育法》等,初步建立中 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知识整理
考点三
科研的起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 背景 科 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 学 技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①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术 是 意义 中的重大作用的理论概括 第 ②它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理论基础 一 生 产 力 ”
知识整理
考点三
“双百”方针的提出
“ 文革导火线: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 十 剧《海瑞罢官》 年 ①红卫兵的破“四旧”,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 动 表现 和文物遭受毁坏 乱 ②江青等破除“文化黑线专政”的鼓噪下,大 ” 批文化界人士遭受迫害 与 文 影响: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化 “样板戏”一枝独秀 凋 零
知识整理
考点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过渡 方针: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 时期 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社 措施 ①改造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会主 ②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办学 义教 性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 育制 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度的 确立)
社会 主义 措施 现代 化建 设新 时期 ①实现“双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蓬 勃发 成就 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 ②职教、普教并举,成教发展 展) ③初步形成多层次、学科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知识整理
考点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 研 的 起 步
背景:近代中国的科技水平十分落后 ①中国政府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②19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 措施 ③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④欢迎海外知识分子回国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能发应堆建成, 标志着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 国防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领域 ③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成就 ④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疑难突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⑴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⑵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⑶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疑难突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 二、“双百”方针的特点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特点: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 和学术民主。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双百”方针主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既是对新 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精神的继承,又是在中国文化现 代化中的新发展。 (2)经验教训:①正确贯彻“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 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科学文 化事业的发展。②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 系,与人民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文 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1、建国以来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 (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 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 内形势决定的。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是科技必须为经济建设 服务,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这 主要是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 的需要。
知识整理
考点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双百”方针的提出 “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文 化 事 业 的 繁 荣
①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背景 会召开,开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明确方向: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向 国家设立文化艺术奖项,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 和繁荣 表现 ①“鲁迅文学奖”是为奖励优秀文艺创作而设 ②“茅盾文学奖”是为奖励优秀长篇小说而设 ③“五个一工程”奖,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
专
题
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生机勃勃 百花凋零
1949 1956 1966
欣欣向荣
1976 1978
年份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新时期
知识整理
考点一
“ 双 百 ” 方 针 的 提 出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①新中国的成立后,文化事业万象更新(文艺 工作者以澎湃的激情,讴歌人民共和国和祖国 背景 的革命和建设)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建设逐步展开 ③目的: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提出 含义:艺术实行百花齐放,学术实行百家争鸣 成就:
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 胰岛素 农学: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知识整理
考点三
科研的起步
“ 科 学 技 术 是 背景 第 一 生 产 力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①“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 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②1977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 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③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 会召开,中国迎来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④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 改革的决定》,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 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知识整理
考点二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
指导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都得到发 全面 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建设 ① “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半 社会 工半读的学校 主义 措施 ② “两种劳动制度”:工厂机关八小时工 时期 作、半工半读 (探 ③办学体制上,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方 索与 针,新建一批工业大学和专门学院 发展) ①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意义 ②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
知识整理
考点一
背景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 提出: 双 含义: 百 成就: ” 实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 方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格局 ①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 针 的 意义 本保证 ②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繁荣、百花争艳的盛况 提 出
知识整理
考点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1、建国以来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 (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业和国防事 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 内形势决定的。 ①建国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刚刚起步,物 质基础薄弱,国家安全缺乏保障。当时美国敌视中国, 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 O年代中苏关系也 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 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 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 安定的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研的起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走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动力 向 原因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 世 的实施 界 的 表现 中 国 科 技
新时期各个领域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
领域 成就 核技术 20世纪60年代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 空间技 1984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卫星回 术 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1990年 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运载火 1980-5首次成功;1999-11起“神舟” 标志中国在技术 箭 五次成功发射;2003-10,“神舟5号” 和运载火箭技术 酒泉,杨利伟 2005. “神舟6号” 进入世界前列 2007.10.24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2008.. “神舟7号” 地位 拥有比较完整核 技术工业体系
成就
类别 文学 创作
电影
作品名称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 安》《谁是最可爱的人》《林海雪原》《雷锋之歌》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 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关汉卿》 戏剧 《文成公主》 艺术 精品 《东方红》;音乐舞蹈史诗;《洪湖赤卫队》歌 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
信息技 术 生物工 程
1983年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 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1-2002年完成基因测序任务和水 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
标志计算机技术 进入新阶段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1、建国以来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感谢党感谢政府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二、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比较 1、内容: (1)同:主要属于自然科学; (2)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要侧重于实用性,而 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实用性与理论性紧密结合。 2、影响: (1)同: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疑难突破 一、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全面认识 二、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比较 1、内容: 2、影响: (1)同:都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异: ①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对国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在国内,更重要的 是传到国外(欧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 大的经济效益,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济效益不明显; ③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与社会主义国家性 质和国家的支持、投入分不开,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主 要是民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