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水诗的特点及成就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1]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摘要: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他的山水诗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将生命快意的抒发与自然生意的摹写交合一体,形成了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独到兴象类型的山水仙游诗风,,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巅峰。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浪漫主义想象主观色彩清新俊逸李白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光照千古,后人称其为“诗仙”。
李白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贯穿李白山水诗创作始终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个性的必然反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但李白的山水诗也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内涵,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激情、昂扬的基调、雄奇的想象和强烈鲜明的色彩。
一、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风格1、李白山水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山水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他笔下的山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
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随意写景,随意抒情,为了承载其驰骋不羁的想象,李白常用借用神话传说创造一个虚拟的现象世界。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①”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
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
虽离奇,但不做作。
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
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此外,李白还借助夸张、比拟、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达他的奇思妙想。
因此,他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浅谈李白的山水景物诗的特点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内容提要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
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
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的重视。
李白的诗歌中着重描写客观事物在他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题材广泛想象细节描写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
其中,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
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重视。
而笔者则偏爱于李白的山水诗。
在这些诗篇中李白着重抒写客观事物在自已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一、李白创作特色形成的原因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求名。
而李白的创作也离不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有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
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
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大约18岁左右,李白学习了纵横术,又因为李白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达长安,为争取政治出路而拼搏,但终于失意而归。
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
但不满两年,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随后被迫辞官离京。
此时李白的诗歌创作已逐步趋于成熟。
此后11年里,他继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
可是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
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见面。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
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
自然之美:诗人李白的山水诗
自然之美:诗人李白的山水诗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激情奔放著称,而他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那些描绘山水景色的诗歌。
李白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卓越的写作技巧,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景象,令人陶醉其中。
本文将以李白的山水诗为主要探讨对象,探究他的作品如何展现自然之美。
李白的山水诗以山、水、云、雨等自然元素为题材,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呈现出独具魅力的山水景象。
例如,在他的《静夜思》中,他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的明月光映照在床前,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感觉。
通过诗人通过视觉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李白的山水诗中还常常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凸显山水的壮美之处。
例如,在他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他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诗中形容了金陵凤凰台的气势磅礴,以及其背后深厚的历史。
通过夸张的手法,李白将读者带入了古代帝王的宏伟凤凰游览之境,给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李白的山水诗还善于运用对比来表现山水之美。
例如,在他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他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中通过对比孤帆远影与长江天际流动的景象,以及楼上烟花与下扬州的景色,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人文的繁华。
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诗歌更加鲜活生动,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李白的山水诗还常常融入了他自身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借山水之美来表达他对人生、世界以及功名利禄等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望庐山瀑布》中,他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而迅疾的思考。
通过山水之美,他呼唤人们要珍惜时间,追寻人生的真谛。
综上所述,李白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卓越的写作技巧,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景象。
李白山水诗研究
李白山水诗研究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山水诗人之一,他的山水诗以其平易近人、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本文将从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征、意境表现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拓展。
一、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1.自然真切:李白的山水诗,以自然为依托,尽可能地将自然景色真实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亲身经历的感受。
2.情感丰富:李白的山水诗,情感丰富,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有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3.想象奇特:李白的山水诗,想象奇特,常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融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二、李白山水诗的意境表现
1.景物描绘:李白的山水诗,描绘景物常常具有立体感,如《夜泊牛渚怀古》中“月照白沙上,水深青草中”等。
2.情感表现:李白的山水诗,情感表现饱满,如《将进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达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3.意境深远:李白的山水诗,意境深远,如《将赴吴兴登九峰》中“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表现了登高远眺的意境。
三、李白山水诗的影响
1.唐宋八大家:李白山水诗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深远,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学创作:李白山水诗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影响了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3.文化认同:李白的山水诗,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李白山水诗因其艺术特征、意境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独特性,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李白也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之一。
浅析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在平时教学 中 , 常向学生推荐 《 我 读 者》 杂志 。其 中许 多文 章 不仅 文 辞优 美 , 而
且 常常观 点 独 到 , 逻辑 缜 密 。在 写作 时 , 学 生常 常 受到 它 的启 发 。现 在作 文 的 一个 很
重 要 的 评分 标 准 要 看 是 否 立 意 新 颖 , 路 思 是 否 清 晰 。 新 的见 解 , 是 凭 空就 可 以产 不 生 的 , 往 取 决 于 阅 历和 人生 体 会 。事 实 往 是 , 多数 学 生 阅 历和 人 生 体 会 都 不 够 丰 大
而退 , 是 更激 发 起 一种 探 险 的激 情 。 而 2语 言 的 清 新 明丽 。 .
清 新 明 丽 是 李 白 山水 诗 语 言 的 基 本
如 王 维 、 灵 运 、 白 、 浩 然 等 , 李 白 谢 李 孟 而 是 其 中最 杰 出也 是 最 特 殊 的 一 位 。 “ 唐 盛 风 骚 绝 往 昔 , 添 风 华 一 谪 仙 ” 而 其 大 更 ,
文 章 的 条 理 以及 写作 的 角度 , 自己 以启 给 迪 , 曰后 的写作 也 会 大 有裨 益 。 对 自然 会 有所 提 高 。
, 到意想不到的效 ,
果 。当然 , 可 以 也
背 一 些 优 美 的 诗 句 ,使 它 们 转 化
高 中的 课程 比 较 多 ,不 同 的科 目 有 不 同的特点 , 学
响 , 有 各 家 之 长 。 李 白 的 山水 诗 可 以 说 兼 是 中 国 古代 山 水 诗 之 冠 ,超 越 前 人成 为 我 国 山水 诗 的一 座 高 峰 。
积累
读 书 写
作
查字 典
“ 书 破 万誊 , 笔 如 有 神 读 下
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
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寄情山水间: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赏析山水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流派,在这些诗中,诗人以追求自然美景为主题,通过描绘山川河流、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这些古代诗人以精湛的笔墨,塑造了一幅幅如画的山水景致,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文将对几位古代诗人的山水诗进行赏析,带您领略他们的才情与意境。
1. 李白:豪放奔放的山水诗李白作为唐代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山水诗以其诗意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山水诗作品中动静皆宜,极富变化和对比,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李白描绘了壮阔的庐山瀑布景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如银河般奔腾而下的壮丽景象,用夸张的笔法营造出浩大有力的感觉。
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王之涣:淡泊恬静的山水诗王之涣是唐代文学家,他的山水诗以清新、淡泊的风格著称。
他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通过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性、人生境遇的关怀和体悟。
《登鹳雀楼》一诗中,王之涣以宏伟壮丽的北国风光为背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短短四句之中,王之涣以简洁的笔法和含蓄的意蕴,将北国的山河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寓意于社会变迁之中的人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苏轼:写意雅致的山水诗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他的山水诗以含蓄、写意、雅致为特色。
他能够通过简洁的文字将山水景色和心灵境界融为一体,表达出自然之美与人生之趣。
《题竹山别业》一诗中,苏轼以湖岸竹林为背景:山僧负米归竹林,竹边择地就中心。
秀色可供人乘兴,岂须文彩对玄真。
这首诗中,苏轼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竹林的清秀景色,同时表达了他追求随意自在的心境。
通过写意的手法,他向人们传达了对自然的融入和对人生的思考。
结语:古代诗人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和人生启示。
《登飞来峰》赏析
《登飞来峰》赏析引言《登飞来峰》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名篇。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内容、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
诗歌背景《登飞来峰》创作于李白游历巴蜀之际,飞来峰是成都平原南麓的一座巍峨的山峰,因其险峻高耸、如飞飞而得名。
李白当时在巴蜀游历,登临飞来峰,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被誉为李白创作高度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经典之作。
诗歌内容《登飞来峰》以四绝句的形式呈现,诗歌共有两个义。
首先,此诗以山为情感载体,写诗人怀揣壮志的豪情。
第一节写诗人脚踏平原,登上飞来峰之后俯瞰下方山河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怀揣壮志、踽踽独行的豪情。
第二节以“凭高而望”为引,描绘了诗人在登峰的过程中一路欣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第三节以“登高壮观天地间”为起句,诗人进一步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的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的深深思考。
最后一节以“心随山遥水远”为结句,表现了诗人在登峰之后与众不同的心境,以及超越尘世的豁达与卓尔不群。
其次,此诗兼写自然景观之美。
诗中详细描绘了飞来峰的峻峭、险峻,以及山脚下的江河、村庄等景象。
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同时也借此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仰与赞美。
诗歌意境《登飞来峰》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壮丽的山水和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感,给人以豪放、奔放之感。
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由豪情壮志到深思熟虑,最后达到心境自由、超脱尘世的高度。
诗人通过这一情感过程,抒发了人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命运的思考。
读者在阅读诗歌时,可以感受到壮志与豪情之美,也能够在思考人生的同时领略到自然之美。
总结《登飞来峰》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的情怀和对自然的敬仰,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之美,并以此引发人们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情感跌宕起伏,给人以豁达超脱之感,堪称中国古代山水诗的珍品。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诗
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诗一、李白的山水诗概述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众多主题,其中山水诗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它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写,传达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二、李白的山水诗特点1.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李白的山水诗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
他不仅描绘自然山水的壮丽景色,还将人文景观与之融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象。
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他将黄鹤楼与江水、楚山相连,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2. 壮丽优美的诗句李白的山水诗语言华丽,诗句优美。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意境。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用“白云飞却暮山红,青枫浦上不胜情”一句,将庐山飞瀑的壮丽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思考李白的山水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思考。
他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从中汲取哲理与智慧。
他在《登金陵凤凰台》中写道:“约取夜栖雪作泥,远象湘中白草堤”,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感慨。
三、李白最著名的山水诗赏析1.《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有名,山下白云飞却暮,山上青枫浦上不胜情。
2.《登金陵凤凰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四、李白的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李白的山水诗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成为了后世山水诗的重要借鉴。
他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激发了后世诗人对自然的追求与崇敬。
五、结语李白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与智慧。
李白的山水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典范,更是历史时代的见证,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
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色是:
1、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2、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3、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4、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李白写的诗歌的风格特点概括为: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的成就有哪些?
1、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在盛唐诗人中,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2、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3、李白在词坛上处于开山祖地位,这是词学家的共识。
4、其书法也是有极高的成就,《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5、李白的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介绍
李白是我国唐代时期的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在我们的学生时期,会陆陆续续学习许多李白的诗歌,因此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李白这个历史人物是相当熟悉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导语: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
一、李白的山水诗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李白生活在唐王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
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江流域的名山大川,到处寻访名山胜水,以"此行不为魲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激情,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的气概,揭露黑暗,鞭挞时弊,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
热烈的向往之情。
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是李白青少年时代的作品。
在诗人笔下,蜀中的戴天山,山奇水秀,淙淙的溪水、带露的桃花、林中的麋鹿、亭亭的野竹,还有那碧峰泻下的飞泉,色彩明丽,境界幽深如同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图,有谢灵运、谢朓清新秀丽的风味和、简淡清幽的情趣。
又如:《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
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
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的远景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青年意气和时代豪情,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展新特点。
浅谈李白山水诗
浅谈李白山水诗[摘要] 李白,作为盛唐时期最伟大、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财富,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风格独特,明朗清新,情景交溶,形象雄伟。
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而我们更多了解李白的诗是他对人生、对社会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作,如果从人与自然这个大视角上看,便会发现,李白的一生,是游历的一生,他追求自然美,从不间断山水诗的创作。
在他给后人留下的九百多首诗中,其中山水诗在他的诗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他的山水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更是以磅礴的气势和壮阔的意境,立于山水诗之林,对唐代的山水诗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词] 李白;山水诗一、李白生平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李白自小就有一种打抱不平的侠义之气,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
李白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感兴八首》之五)十八、九岁时,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山,并从赵蕤学。
赵蕤是个以“王霸之道见行于世”(孙光宪《北梦琐言》)的学者,所著《长短经》十卷即主经邦济世的事功之学。
李白二十岁遇到苏颋,深得这位文章巨公的赞赏。
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今湖北安陆)。
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大鹏赋·序》)。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导语: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期,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大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义。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才,也是时代造就的一位伟人。
其诗大多数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主题想象丰富,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往往以豪迈旷达的襟怀、奔腾澎湃的感情、傲视人生的个性、丰富奇特的想象,使其诗闪耀着浪漫主义色彩,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不拘以往格局,摒弃消极婉约的手法,以强烈抒情,善于夸张的艺术特色,为中国古代浪漫诗歌立下典范,具有不平凡的意义,尤其在山水诗方面独树一帜,颇值得研究。
一、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艺术夸张,充分地表现诗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李白诗歌的想象,奇特惊人,显示了超凡的创造力,创造了许多常规不可思议的诗歌形象,他既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超越自我。
他那种洒脱的艺术风格是前无古人的,他的许多诗的写法也是前人不敢想象的。
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诗歌大胆运用恰当的艺术夸张,给诗歌带来神奇的魅力。
李白的夸张手法是很富有创造性的,对于事物的美好和丑恶具有爱憎分明的态度,非夸张就很难表现他那巨大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所以他的夸张都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使人觉得非如此不可。
如《蜀道难》,他用“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来形容蜀道的险峻。
二、形式自由,题材广阔,浪漫主义范围比较广泛李白诗歌突破了形式的束缚,自由活跃,摒弃了建安以来柔靡婉约消极的风格,使其诗风更为雄浑,积极向上,情感更加真挚。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之李白山水诗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浅议李白的山水诗的特点摘要: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
在诗人意识中,人和山水之间主客观界限仍是清楚的,并不把山水形象融化为诗人自我形象,只是用作表现或寄托诗人情怀的客观对象。
本文从李白山水诗的题材特点、艺术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关键词:山水诗写作原因题材特点艺术特点语言特点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
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地方,四川、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等,黄河、长江流域。
李白20岁前后游历了蜀中的不少名胜古迹,山水诗描绘了蜀中的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他壮阔的胸怀,豪迈的性格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李白25岁后,出蜀漫游,在祖国广阔天地里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爱慕和对前途的美好憧憬。
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后,又再度漫游,游踪遍及齐鲁,江浙、燕赵,歌咏祖国大好河山是李白此时期山水诗的主要内容。
李白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流浪于宣城、历阳,此时山水诗将游仙、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反映李白深刻内心矛盾。
所以在他创作了许多山水诗,并把山水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山水诗的发展历程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抒发观赏山水时的感受的诗歌。
《诗经》有部分诗写山水的诗句,但没有全篇写山水,往往是用来起兴,或是做为人物活动的背景。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
魏晋时期,玄学讲自然,包括大自然。
人们更多的观照山水,发现了山水之美。
寒门庶族的刘裕当了皇帝,王谢大家的门阀受到打击,诗人谢灵运愤愤然遨游山水,却体会到大自然山水之美是具体的实在的。
他说:“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
”(《游名山志序》)就象人生必需衣食一样,大自然山水是适合人们憩息游赏的对象和环境。
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时代意义
李白山水诗文的个性特征及时代意义李白的山水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其个性特征和时代意义也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首先,李白的山水诗文具有浓郁的诗意,他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把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诗意。
他的诗文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把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其次,李白的山水诗文具有浓郁的时代意义。
他的诗文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时代意义。
他的诗文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意义,他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意义。
最后,李白的山水诗文具有浓郁的社会意义。
他的诗文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的诗文中有着深厚的社会意义,他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意义。
总之,李白的山水诗文具有浓郁的诗意、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白的山水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白的山水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白的山水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白的山水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义。
李白的山水诗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把。
浅谈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色
浅谈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色摘要:李白的山水诗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形成魅力动人的意境。
他的山水诗以雄奇、豪放,在中国文坛上卓有成就,突破了中国山水诗用山水自娱的传统。
他的山水诗语言明朗、活泼,个性率真明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风格特色李白(701-762),唐代诗人,李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先世与隋末移居中亚碎叶城,李白就出生在这里。
他热爱祖国的山水,游历祖国大川,写下许多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他的山水诗以新颖的风格突破了中国山水诗的传统。
一、李白山水诗的主要特色(一)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时期,他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的权贵,不肯屈服与当时的黑暗势力,因而受到了朝廷的冷遇和打击。
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到处游山玩水。
且以千姿百态描写了中国雄奇壮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向往。
在诗人的如此多的山水名篇中,“明朗清新,意境开阔”,是他独特的风格之一。
如以下的作品都具有此特点。
如《度荆门送别》:度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由来,当时诗人年仅二十六岁带着报答祖国和建立自己工业的美好愿望,离开四川、出三峡、度荆门,从而到达江汉平原。
诗人从两岸极高的山峰中出来,面对渐渐变小而最后消失的远山,面对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激动的心情,写下了平原诗的广阔和长江的美丽,抒发了内心对祖国山河的崇拜之情。
作者在写出美景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他意气风发。
显示出了明朗清新、意境开阔的特点。
(二)情景交融、蕴味悠长李白在写山水诗的时候,最喜欢以景来写情,用景物来抒情。
在写作的时候,诗人通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具有特色的,而他又加以感受某些方面,并加以描绘。
把自己的感情也融入在那些山山水水之中。
山水诗山水情——李白山水诗赏析
“ 笔落惊 风雨 , 诗成泣鬼神 。 ”诗中无一句言情 , 却句句是情。 地 、奔流 万里 ,不可阻挡 的伟大形象 ,体现了作者 向往 不平 劫后余生 的喜悦 ,归心似箭 的思念 ,在山水中弥漫荡漾 。让 凡生活 的豪迈性格 。 再如脍炙 人 口的名篇 《 望庐 山瀑布 》中,李 白向我们描 读者 无不为 之感动 ,正如鲁 迅云 : “ 无情未 必真豪 杰 ,怜子
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 回。 ”楼观岳 阳,雁牵愁 心 ,山衔好月 , 山水诗 占有很 大的比重 。他的山水诗在盛唐时期可以说独领风 世 间万物均成 了可 以承载感情的生命的载体 , 真可谓物即我 。
的领袖 级人物。在李 白创作的流传到现在 的九百多首诗歌 中, 骚。李 白的山水诗风格雄奇壮阔 ,已是登 峰造极 ,出神人化。 《 峨眉山月歌 ) ) 更是意寓深沉。五处地名 已占诗文近二分之一 , 山水在诗人的眼中,更在诗人心里 ,在 自然 的山水 中李 白看到 在 山水 中看到了 自我存在 的价值 和意义 ,同时山水又是其思想 情感的载体 ,功名 的追求 ,世俗的志愿 ,都会通过山水表意和 宣泄 ,在诗人眼中山水是有情 的,是可 以相知的。
中的奇 葩。李白写山水诗 并不单纯写 山水 ,他 的山水诗 豪放 浪漫 ,以雄奇 、豪迈 、大气、苍 凉见 长。他 的 山水诗景
含情 、诗 言志。其 中诗 言志部分又从壮情怀天 下,柔意儿女 长 ,总析李 白佳作 ; 入无清 明无 以施 志,寄情 山水凭 吊 伤情 ,展李 白治国之 志 ;出则堪忧意欲 济 国,虚 实相 生山水田园 ,现李 白忧 国之思三个方 面体现 了其 思想经历和心
李 白的诗总是在 山水之 间流露 出对祖 国的热爱 ,借 山水 来表达 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同时又将儿女情 长朋友情意 巧借 山水宣泄表达 。他 的诗 中高 山流水既是其 不平 凡人生和豪迈 性格 的写 照 ,绵山秀水又是儿女情 长的见证 。在 《 西岳 云台 歌送丹丘子 》 中作者以 “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 如丝天际来” , “ 黄 河万里 触 山动 ,盘涡毅 转 秦地 雷 ” ,“ 巨灵 咆 哮擘 两 山, 洪波 喷流射 东海”等气壮 山河 的豪迈 诗句描写 了华 山的雄伟
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的山水诗李白的山水诗李白山水诗的突出特点是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李白的山水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李白的山水诗11、《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简介:《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的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
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介:《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
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3、《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简介:《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
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4、《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李白诗中的山河颂歌,是同慷慨激昂的壮阔胸怀、豪放浪漫的奇想交织合一的。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杜甫对李白诗的精确评价。
李白不仅善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更善于大胆的创新。
他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创新格调、创新手法,也创新了语言。
他的浪漫主义诗篇足以惊风雨、泣鬼神,不愧为诗歌史上的艺术瑰宝。
李白的山水诗善于展开神奇想象的翅膀,刻画磊落不羁的自我形象,在山水诗中自树一帜。
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
不在乎叙述观赏山水时悠然自在的闲情,更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理想,怀着炽热的感情,塑造前人诗中罕见的极富个性神采的非凡形象。
他随意写景,随意抒情,驰骋万里、纵横捭阖。
唯其如此,更能表现山河一统的帝国气概,更能透彻表达怀才不遇的一代知识分子心灵的愤懑。
李白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在山水诗中刻画敢于同命运之伸较量,不甘屈服的形象,在奋力拼搏中,苍莽的群山,奔腾的江海,都成为他的知音,成为他的依靠,成为他的力量和勇气的源泉。
李白有意把山水神奇化、人格化,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祖国壮美山河的气势,不这样不足以刻画顶天立地的人格和刚正不阿的坦荡胸怀。
请看《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的诗以气势取胜,王维的诗以技巧取胜。
他们以不同的追求,取得各自的成就,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增强了山水诗的写意特征和艺术魅力。
李白喜爱乐府歌行体裁,因为乐府歌行不拘平仄,句式自由,富于节奏感的特点,更适宜于他的个性创作。
李白摆脱乐府旧题的陈套,自由地表现巍峨的山岳、奔腾的江河、胸中的激情、心底的狂澜。
他以呼风唤雨、移山倒海的宏肆气魄,作为乐府歌行的创作灵魂,写出了《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梁甫吟》等古朴铿锵而又内涵博大的古题乐府,为这种古老的诗歌形式,注入了新时代的色彩和生命力。
例如他所写的《北上行》就是对曹操写的《苦寒行》从形式到内容的扩大与创新。
不仅题目有所改变,而且内容从写征戍跋涉之苦,变为因见太行而思及北方领土被安史之乱的烽火造成的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及成就
李白漫游一生,也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
其成就之高,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
他的山水诗具有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特色,这是以往山水诗人及同时人所不及的。
首先,李白的山水诗描绘的地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浪游一世,祖国大地的名山大川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也留下了他的壮丽诗篇。
他写山,蜀中的峨眉山壮丽隐约,具有神秘风韵;庐山娇媚灵秀,宛如出水芙蓉;泰山雄伟奔放,充满奇情壮采;华山险峻奇伟,显得神奇莫测。
总之,这些山都在诗人的巨笔挥洒之下各成异彩。
他写水,有咆哮奔腾“天上来”的黄河,雄伟壮阔“随荒而流”的长江。
同时,李白还写下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山水,像“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的戴天山,“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悠悠汾水”,“浩浩灞水”等在诗人笔下均有记载。
西至巴蜀,东至大海,南至五岭,北至燕山,可以说,李白笔下的山水,纵横万里,地域极为广阔。
而最早自觉创作山水诗的谢灵运,他所描绘的地域,绝大部分仅限于永嘉、会稽、澎蠡湖等江南地带。
之后的谢朓,也主要是描写江南宣城的风光。
二谢的视野囿于江浙一带,格局狭小,当然,这与当时南北分裂有关。
与李白同时的优秀山水诗人像孟浩然、王维,他们的山水诗中所涉及的地域与李白的相比,也仍要逊色得多。
孟浩然笔下无非是长江、吴越一带的自然景色,故乡襄阳的山山水水。
而王维也主要是写写辋川附近的山水及终南山的景致。
由此看来,诗史上没有哪个山水诗人的视野超越过李白的。
其次,李白笔下的山水各具特点,具有性格美。
李白善于捕捉描写对象的典型性,加以准确描写,使他们展现出各自的性格和不同的面貌。
如对庐山与黄山的描绘,这两座名山皆以秀美、壮奇著称,而诗人善于抓住庐山的灵秀,黄山的奇、怪的典型性,来表现两座山的不同特点。
写庐山,侧重它与长江、鄱阳湖等景色相映成趣的水光山色。
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谣寄卢御虚舟》),还有庐山倒映于湖中
的翠影,如“影落明湖青黛光”,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香炉峰瀑布。
这些是庐山特有的个性,真可谓“九江秀色可揽结”,“青天削出金芙蓉”。
写黄山,诗人又主要抓住其山奇、石怪、峰险的特征来刻画:“黄山四十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天倾欲堕石,山水寄生枝”。
文如其人,对这些山水的性格描写,我们足以窥见诗人那豪放不羁、狂傲洒脱的性格。
诗人笔下的开阔境界,明快景色,雄伟气势,实际就是他那博大胸襟,非凡气魄的体现。
第三,山水作为描写对象,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以往的山水诗人在描写自然风光时,往往是客观的描绘,像山水诗的倡导者谢灵运就是如此。
他只是为写山水而写山水,很难从中看出他内心的思想感情,他明明热衷权位,却隐而不露。
在王维、孟浩然等诗人那里,自然山水也主要是他们寄托精神,消融苦闷之处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
而李白却不是这样,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还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山水自然积极地表现着诗人自我。
他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安排,客观事物往往成为他情感的载体而赋予新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是以物随心移的方式来表达的。
在他笔下,感情逻辑代替了生活逻辑,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面对仕途险阻,他就大声喊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在《早发白帝城》中,诗人写江水迅疾,“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笔调从容舒缓,这种抒叹实际是诗人遇赦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反映。
李白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他总是在诗中真实地流露自我,从不遮遮掩掩,故作姿态。
当诗人心境平静时,笔下的江水也善解人意,显得风平浪静,月色绮丽,以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同是长江,有时又会随着诗人的情感波动而变得风险浪猛,好一派“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惊险景色。
晚年获罪流放夜郎,逆水行舟,焦灼、烦恼、绝望难以忍受时,诗人笔下的山水也随之烦躁,涌动:“巴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关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夸张的手法和巴山、巴水、三朝、三暮的反复出现,就是这种烦恼、绝望心理的形象写照。
李白诗篇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经历了诗人情感的锤炼,凝聚着他追求自由,不顾一切地冲破束缚的精神,反映了李白奔放的情意和开阔的胸襟。
第四,雄奇壮阔,格调高昂是李白山水诗的主要风格。
李白描写高山、大川,总是写得雄奇壮阔,格调高昂,显示出自然的伟大,洋溢着诗人的崇敬心情。
如天姥山,客观上并不能与五岳比高低,可诗人却把它幻想成神仙世界,高不可仰。
“天姥连天”,“势拔五岳”,有“虎鼓瑟兮鸾回车”,恍恍惚惚,迷离莫测,令人向往,在审美方面,表现为崇高美。
黄河,在诗人笔下奔腾咆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吞万里,浩浩汤汤,不可一世!而这种雄奇壮阔的风格,壮大崇高的审美意趣,正是李白山水诗所特有的。
幽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一生不仕,清心寡欲,淡泊宁静地陶醉于自然山水之中,追求诗歌的最高境界——自然美。
他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等气象雄浑的诗,但这类诗并不多见。
有代表性的还是那些呈现着清寂、冷峭意境,深印着隐者情调的诗作,如“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天。
……”(《秋登兰山寄张王》),清寂冷峭的意境,自然恬淡的情趣,却掩饰不了诗人内心的孤清和寂寞。
王维山水诗中也有雄奇壮阔的一面,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势浩大。
但王维的山水诗中大多往往渗透禅意,意境幽冷空寂,缺少李白诗中那种积极向上的豪壮气概。
像《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实际就是个僧徒坐禅。
另外像“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等诗中,诗人的感情幽冷、孤独到了极点,怪不得清代胡应麟认为这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语)。
王维的山水诗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李白山水诗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雄奇的风格,高昂的格调,宽广的格局,灵活的笔调,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诗歌领
域里标新立异、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