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程简介

合集下载

“药剂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22010081课程名称:药剂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春学期)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

内容简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用药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

药剂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药物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药物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和开发制剂的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新制剂与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知识,药物制剂处方前设计;各种剂型的制备原理,制剂生产中的基本单元操作及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学理论研究、剂型设计、开发研制新药、药物制剂的生产和管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具备制剂设计和制备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制剂质量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1、掌握药剂学的概念。

2、掌握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

3、熟悉药剂学的任务。

第二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熟悉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

2、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药物剂型与DDS1、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2、掌握药剂剂型的分类。

3、熟悉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

4、熟悉DDS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了解药物辅料的应用及制剂中的作用。

第五节药典与药品标准1、掌握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及沿革。

2、熟悉药品标准;了解国外药典的概况及发展。

3、熟悉处方的概念及分类。

4、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第六节 GMP、GLP与GCP1、掌握GMP、GLP与GCP的概念。

《药剂学》Pharmaceutics

《药剂学》Pharmaceutics

❖ 药剂学的宗旨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 药剂学涉及的相关学科 数学、化学、物理、生物 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物化学、中药学 化工原理、机械设备
❖ 剂型的重要性 无型不成药(原料药无法给药) 疾病——剂型(急症缓症) 药物——剂型(作用疾病类型、作用速度、
作用部位、毒副作用、疗效等)
药剂学的基本任务 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
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 生的需要。
药剂学的具体任务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制剂新机械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三大支柱:制剂技术、药用辅料、制剂设备
本课程内容提要 第二篇 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
第9章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1学时) 第10章 表面活性剂(2学时) 第11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1学时) 第12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学时) 第13章 粉体学基础(2学时) 第14章 流变学基础(1学时) 第15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4学时)
制剂:制剂的研制过程。
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理论和制备工艺的科学。
药物的传递系统: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 总称。包含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特征;药物的作用机制。
方剂:按医师临时处方,专为某一病人调制的 具有明确的用法和用量的药剂。
调剂学: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 理论的科学。
(四)中药现代剂型的 整理、研究与开发
传统剂型(膏、丹、丸、散等)
现代剂型
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继承、整理、 发展中药传统剂型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剂型,是 中药走向世界的重要体现。
如复方丹参滴丸、清开灵注射液

大学药剂学教案

大学药剂学教案

课程名称:药剂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用药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药物制剂的认识,为今后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一、药剂学基本概念1. 药剂的定义和分类2. 药剂的制备方法3. 药剂的质量控制二、常用药物制备实验1. 药物溶解度实验2. 药物崩解度实验3. 药物稳定性实验三、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测1. 药物含量测定2. 药物杂质检查3. 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介绍药剂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药剂学基本概念1. 讲解药剂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

2. 介绍药剂制备的基本方法,如溶解、混合、成型等。

三、常用药物制备实验1. 演示药物溶解度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药物稳定性实验1. 讲解药物稳定性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实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药物制剂的质量检测1. 讲解药物含量测定、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和原理。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与讨论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药剂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1. 教材:《药剂学》2. 实验设备:药物溶解度测定仪、崩解度测定仪、稳定性试验箱、含量测定仪等3. 实验材料:常用药物、溶剂、指示剂等。

药剂学课程介绍

药剂学课程介绍

药剂学课程介绍
药剂学课程主要包括:
•主干学科课程:药学、化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剂型的一门学科,在药物研究和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联结着药物基础研究和工业化生产。

药剂学课程为制药工程专业、药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培养在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制药工程学、药学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专业文档】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文档】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029课程名称:药剂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总学时:60讲课学时授课对象:医药商务本科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以及医学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

开课参考学期:7教材:崔福德主编《药剂学》20008年5月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一、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教学目的】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具有剂型及工艺设计、制剂生产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以及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以顺应性良好的优质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药剂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常用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典型剂型的制备;制剂的处方设计、常用辅料;药物新技术与新剂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影响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常用稳定化措施。

熟悉制剂的基本理论;一般剂型的制备;制剂的包装和储存。

了解药剂学的任务和发展;制剂中的常用设备。

【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二、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药剂学的概念与任务1.药剂学的概念2.药剂学的任务第二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工业药剂学2.物理药剂学3.药用高分子材料学4.生物药剂学5.药物动力学6.临床药剂学第三节药物剂型与DDS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2.药物剂型的分类3.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第四节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第五节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1.药典2.药品标准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第六节GMP、GLP与GCP1.GMP2.GLP、GCP第七节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1.国外药剂学的发展2.国内药剂学的发展第二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2.液体制剂的分类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1.概述2.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3.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第三节药物溶液形成的理论1.药用溶剂的种类及性质2.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3.药物溶液的性质与测定方法第四节表面活性剂1.概述2.表面活性剂的种类3.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和应用4.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第五节流变学基础1.概述2.流变性质3.蠕变性质的测定方法第六节低分子溶液剂1.溶液剂2.芳香水剂3.糖浆剂4.醑剂5.甘油剂6.涂剂7.酊剂第七节高分子溶液剂1.概述2.高分子溶液的性质3.高分子溶液的制备第八节混悬剂1.概述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3.混悬剂的稳定剂4.混悬剂的制备5.评定混悬剂质量的方法第九节乳剂1.概述2.乳化剂3.乳剂的形成理论4.乳剂的稳定性5.乳剂的制备6.乳剂的质量评定第十节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1.搽剂2.涂膜剂第十一节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存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第一节概述1.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2.灭菌与无菌技术3.空气净化技术第二节注射剂1.概述2.注射剂处方组分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1.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2.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及其制备3.热原4.注射剂的制备5.注射剂的质量检查6.典型注射剂处方与制备工艺分析第四节输液1.概述2.输液的分类与质量要求3.输液的制备4.输液的质量检查5.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6.输液的包装、运输与贮存7.典型输液处方及制备工艺分析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1.概述2.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3.冷冻干燥技术及注射用冻干制品4.典型冻干无菌粉末处方及制备工艺分析第六节眼用液体制剂1.概述2.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3.滴眼剂与洗眼剂4.眼用液体型制剂的制备5.滴眼剂处方及制备工艺分析第七节其它灭菌与无菌制剂1.体内植入制剂2.创面用制剂3.手术用制剂第四章固体制剂(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第一节概述1.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2.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3.Noyes-Whitney方程第二节散剂1.概述2.散剂的制备3.散剂的质量检查4.散剂举例第三节颗粒剂1.概述2.颗粒剂的制备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4.颗粒剂举例第四节片剂1.概述2.片剂常用的辅料3.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4.湿法制粒技术5.固体的干燥6.整粒与混合7.压片8.片剂的质量检查9.片剂的包装10.片剂举例第五节片剂的包衣1.糖包衣工艺与材料2.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3.包衣的方法与设备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第一节胶囊剂1.概述2.胶囊剂的制备3.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第二节滴丸剂和膜剂1.滴丸剂第六章半固体制剂第一节软膏剂1.概述2.软膏剂的基质3.软膏剂的附加剂4.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5.软膏剂的质量检查第二节眼膏剂1.概述2.眼膏剂的制备3.眼膏剂的质量检查第三节凝胶剂1.概述2.水性凝胶基质3.水凝胶剂的制备及处方举例第四节栓剂1.概述2.栓剂的处方组成3.栓剂的制备及处方举例4.栓剂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5.栓剂的质量评价第七章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第一节概述1.气雾剂的特点2.气雾剂的分类3.气雾剂的吸收第二节气雾剂的组成1.抛射剂2.药物与附加剂3.耐压容器4.阀门系统第三节气雾剂的制备1.气雾剂的处方类型及举例2.气雾剂的制备工艺3.气雾剂的质量评定第四节喷雾剂1.概述2.喷雾装置3.喷雾剂的质量评价第五节吸入粉雾剂1.概述2.粉末雾化器第八章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1.浸出技术及中药制剂的概念2.中药制剂的进展3.浸出制剂的种类及特点4.中药剂型的改革第二节浸出操作与设备1.药材的预处理2.浸出过程3.影响浸出的因素4.浸出方法及设备5.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第三节常用的浸出制剂1.汤剂2.酒剂3.酊剂4.流浸膏剂与浸膏剂5.煎膏剂6.颗粒剂(冲剂)第四节浸出制剂的质量1.控制药材的质量2.严格控制提取过程3.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第五节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1.中药注射剂2.中药眼用制剂3.中药软膏剂4.中药片剂5.中药胶囊剂6.中药栓剂7.中药膜剂与中药涂膜剂8.中药橡胶硬膏剂9.中药巴布剂10.中药气雾剂第九章制剂新技术第一节固体分散技术1.概述2.载体材料3.固体分散体的类型4.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5.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6.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第二节包合技术1.概述2.包合材料3.包合作用的影响因素4.包合物的制备方法5.包合物的验证第三节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1.概述2.常用乳化剂与助乳化剂3.纳米乳的制备4.亚纳米乳的制备5.质量评价第四节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1.概述2.囊心物与囊材3.微囊的制备4.微球的制备5.影响粒径的因素6.微囊与微球中药物的释放及体内转运7.微囊、微球的质量评价第五节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1.概述2.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方法3.固体脂质纳米球的制备4.磁性纳米球的制备5.纳米球的修饰6.影响纳米囊和纳米球的包封率、收率及载药量的因素7.纳米囊与纳米球的稳定性8.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定第六节脂质体的制备技术1.概述2.制备脂质体的材料3.脂质体的制备方法4.脂质体的修饰5.脂质体的质量评价6.类脂质体第十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1.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2.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3.微粒的动力学性质4.微粒的光学性质5.微粒的电学性质第三节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1.热力学稳定性2.动力学稳定性3.絮凝与反絮凝4.DLVO理论5.空间稳定理论6.空缺稳定理论7.微粒聚结动力学第十一章缓释、控释制剂第一节概述1.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2.缓控释制剂的设计3.缓控释制剂体内、体外评价第二节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1.口服定时释药系统2.口服定位释药系统第三节靶向制剂1.概述2.被动靶向制剂3.主动靶向制剂4.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第十二章经皮吸收制剂第一节概述1.TDDS的发展与特点2.皮肤的基本生理结构与吸收途径3.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第二节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1.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2.TDDS中常用的经皮吸收促进剂3.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新技术4.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经皮吸收制剂的制备1.膜材的加工和改性2.制备工艺流程3.经皮给药系统的高分子材料4.经皮吸收制剂的质量控制第十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第一节概述1.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2.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任务第二节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1.反应级数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药物稳定性预测第三节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1.水解2.氧化3.其他反应第四节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1.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2.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3.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其他方法第五节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1.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2.固体剂型的化学降解动力学第六节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1.影响因素试验2.加速试验3.长期试验4.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5.有效期统计分析6.经典恒温法7.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第七节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系统稳定性研究三、教学时间安排表编写人:李津明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代码《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

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6学时,实验学时为68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超纲的内容占5% 。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34学时)第一章绪论(3学时)一、课程内容掌握: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4、药剂剂型的分类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6、GMP、GLP与GCP的概念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药剂学(完整版)

药剂学(完整版)
精品课件
• (四)防腐剂 • 液体制剂,特别是以水为溶剂的液体制剂,
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严重影响制 剂质量。药典对此有相关规定。 • 1、防腐措施:(1)防止污染;(2)液体 制剂中添加防腐剂。 • 2、常用的防腐剂 (pH值为碱性不宜于细菌 和真菌生存) • 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 • 甲酯 乙酯 丙酯 丁酯 • 溶解度减小,抑菌作用增强。
精品课件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精品课件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如脂质体,纳米囊,纳米粒,磁导向制剂,热 敏感制剂,PH敏感制剂。 3﹑中药制剂的研究 4﹑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5﹑药用新辅料的研究开发 6﹑研究开发制剂的新机械和新设备 7﹑医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GCP在生产与研究中的意义。 3 了解药剂学的目的、意义、沿革与发展;药剂学
的分支学科。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
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其 中: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70307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48 学时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5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后续课程:制药工程学大纲执笔人:gdggg 参加人:dfgdg 审核人:fdg 编写时间:2009年09月编写依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 )年版一、课程介绍《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以顺应性良好的优质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培养学生具有剂型与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制药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药剂学》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

共3学分,本课程除重点讲授外,还包括自学、答疑、辅导、习题作业、实验(独立授课)和考核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组成。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药剂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为以后在药剂生产、科研、管理理等方面做好准备。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药物剂型的概念、原理、制备过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熟悉常见新剂型的特点及制备方法及原理。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药剂学是一门应用型科学,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剂型最基本的研究能力,以及收集和整理本学科资料、口头和书面交流本学科知识的技能。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制药工程中阐述药物制剂的课程,与多门科学,如制药工艺学、药理学等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

她是在药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课程主要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物剂型。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药剂学及相关课程的定义与研究范围(2)掌握药物剂型、制剂的重要意义及要求(3)熟悉药典、处方及GMP、GLP等重要名词术语的定义及意义(4)了解药剂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及新药报批内容2、教学内容:(1)药剂学的概念和任务、药剂学的分支学科(1学时)(2)药物剂型与DDS、药典与药品标准、GMP、GCP、GLP(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药剂学、药剂、剂型的概念、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剂学课程简介

药剂学课程简介

药剂学课程简介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资格考试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计、制备、生产、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

并为从事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品等工作奠定基础。

药剂学是应用科学,实践性很强,课程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药剂学课程于2005年首次在我校开设,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已有了一定的教学积淀,通过分块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现已成为药学专业较优秀的专业课程。

在药剂学专业教育方面,转变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已渐成一种新趋势。

近年来,药剂学课程已经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三次较具规模的论证和修订,建立起了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除认真总结自身教学传统和经验外,我系还积极派骨干教师王高峰、唐显虹到企业进修学习,并获得双师培训资格及骨干教师资格,结合企业对药剂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并修订了新的课程教学计划。

优化了旧有的药剂学的课程结构,增加了实践部分的教学比例,更加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不懈的努力,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建设了模拟制剂车间、模拟药房等实验实训室;购买了压片机、制丸机、药筛、崩解度测定仪等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顶岗操作锻炼环境。

有效呼应了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教学实践中采取了模拟操作与现实项目相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案例讲解、课堂讨论和作品展示等措施。

学生普遍对课程和教学措施表现了很高的热情,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药剂学教学与“岗位”、“生产一线”、“市场”相结合,要求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训。

通过学生毕业反馈信息,药剂学课程教学取得了优秀的效果。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任何一种药物在临床使用时都必须制成适合于患者使用的安全、有效、稳定的给药形式,即剂型。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配制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药剂学在药物研究和新药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对新药成果快速转化、促进药物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已成为药物基础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之间的联系人和指导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药剂学的学习对学生掌握药学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主导作用,通过药剂学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全面了解药学学科,掌握药物合理应用于人体的方式(剂型),成为合格的药学专门人才。

因此,药剂学课程是药学、药物分析等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各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药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特征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从而为制备安全、有效的制剂和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制剂具有了许多特殊功能,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并出现了大量的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DDS)。

不断涌现的新型药用辅料及药物载体,如脂质体、环糊精、微球、微囊、固体分散体等,也为DDS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药剂学已从简单调剂学与制剂学发展成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高分子材料学以及临床药剂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的学科群。

因此,现代药剂学已成为将药物化学、药理学、物理药学、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工业药剂学、机械、计算机以及临床药学和医学新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综合性学科。

《药剂学》课程是药学、药物分析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其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药剂理论与制剂实践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药剂学》课程简介

《药剂学》课程简介

《药剂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药剂学》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开课单位: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52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72学时
学分:8.4学分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品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具体药物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等药剂学的基本知识。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采取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等教
学方法。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福德,5版,2004年。

参考书目:
1.《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毕殿洲,4版,1999年。

2.《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屠锡德,3版,2002年
主讲教师:陈灵主任药师张文志副主任药师杨艳主管药师
1。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药剂学》是中央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它是研究药物剂型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使学员掌握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调剂、制剂的生产以及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药剂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员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54学时,其它自学,开设两学期。

大纲本文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一、药剂学的定义与常用术语二、药剂学的任务三、药物剂型的分类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五、药剂学的发展六、药典与处方七、新制剂与新药审批办法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教学要求1、掌握药剂学的定义、重要性、研究内容与任务2、掌握剂型、制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的意义3、掌握原料药必须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4、熟悉药剂学的主要分支科学5、熟悉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概况、发展以及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使用中的法律效力6、熟悉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资料要求7、了解药品的药典外标准及“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8、了解药剂学的发展第二章液体药剂(1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特点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第三节表面活性剂:分类、基本特征、应用第四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第五节液体药剂的防腐与矫味一、防腐措施二、常用防腐剂三、矫味与着色第六节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二、芳香水剂三、糖浆剂第七节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胶剂1、溶胶剂的性质2、溶胶剂的制备二、高分子溶液剂1、高分子溶液的性质2、高分子溶液的制备第八节混悬剂一、混悬剂的定义与特点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3、絮凝与反絮凝4、结晶增长与转型5、分散相的浓度与温度三、混悬剂中的稳定剂1、润湿剂2、助悬剂3、絮凝与反絮凝剂四、混悬剂的制备五、混悬剂的质量评定第九节乳剂一、乳剂的定义、分类、特点、鉴别二、乳剂形成的理论三、乳化剂1、乳化剂的种类2、乳化剂的选用要点四、乳剂的稳定性1、分层2、絮凝3、转相4、破裂5、酸败五、乳剂的制备六、乳剂的质量评定七、复合型乳剂教学要求1、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应用特点及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与应用3、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方法4、掌握常用的防腐剂5、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方法6、掌握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稳定剂,制备方法与质量评定7、掌握乳化剂的种类,选用要点及常用乳化剂,乳剂的类型与稳定性,制备与质量评定8、熟悉液体药剂的溶剂与附加剂9、熟悉溶胶剂的概念与特性10、熟悉合剂、洗剂、搽剂、滴耳剂、滴鼻剂11、了解乳剂的形成理论,复乳的制备与应用第三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和范围第二节化学动力学基础与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第三节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一、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1、 pH的影响2、广义酸碱的催化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氧)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温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第四节原料及其制剂的稳定性实验方法一、影响因素实验二、加速实验三、长期实验教学要求1、掌握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各种因素与解决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各种方法2、掌握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特别是加速实验法与有效期制定的依据3、熟悉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与某些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第四章灭菌法(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物理灭菌法一、干热灭菌法二、湿热灭菌法1、热压灭菌法2、流通蒸气灭菌法3、煮沸灭菌法4、低温间歇灭菌法三、射线灭菌法1、辐射灭菌法2、紫外线灭菌法3、微波灭菌法四、过滤除菌法第二节 F与F0值在灭菌法的意义与应用第三节化学灭菌法第四节无菌操作法第五节无菌检查法教学要求1、掌握各种湿热灭菌法,特别是热压灭菌法及其安全操作2、掌握无菌操作法与无菌检查法3、熟悉干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过滤除菌法4、了解F0的定义、数学表达式、计算方法及其在灭菌中的意义5、了解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与化学灭菌法第五章注射剂(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注射剂的定义、分类、特点、给药途径、质量要求第二节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一、注射用水1、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2、热原3、原水的处理4、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5、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6、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二、注射用油三、其他注射用溶剂四、注射剂的附加剂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管理1、空气洁净技术与洁净室的标准2、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3、洁净室的分类与设计4、注射剂车间的生产管理二、注射剂容器的处理方法1、注射剂容器的种类与式样2、注射剂容器的洗涤、干燥或灭菌三、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1、注射剂的配制2、注射剂的滤过四、注射剂的灌封五、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六、注射剂的质量检查七、注射剂的举例第四节输液一、输液的种类、质量要求二、输液的生产工艺1、输液车间的一般要求2、输液的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和包装三、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染菌2、热原反应3、澄明度与微粒的问题四、输液举例五、营养输液六、血浆代用品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一、注射用无菌分装制品二、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举例第六节注射剂的包装与贮存教学要求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2、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注射用水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注射剂的附加剂4、掌握输液剂,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5、熟悉注射剂生产车间的设计要求,常规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室的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6、熟悉注射用油的要求7、熟悉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方法8、了解其他注射用溶媒的性质与应用范围第六章滴眼剂(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滴眼剂的定义、质量要求第二节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第三节滴眼剂的处方设计与附加剂的选择一、 pH值的调整二、渗透压的调整三、无菌度的保持四、黏度的调整五、稳定剂、增溶剂、助溶剂等的添加第四节滴眼剂的生产工艺一、容器的处理二、药液的配制、过滤、灌装三、质检与包装第五节滴眼剂的处方举例教学要求1、掌握滴眼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2、掌握滴眼剂的常用的附加剂3、掌握滴眼剂的制备工艺4、熟悉影响眼用药物吸收的因素第七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散剂一、概述二、散剂的制备(一)粉碎(二)过筛(三)混合(四)分剂量(五)散剂的质量检查三、散剂的吸湿、包装与贮存第二节颗粒剂一、定义和特点二、制备三、质量检查四、包装与贮存第三节胶囊剂一、胶囊剂的定义、分类、特点二、胶囊剂的制备(一)硬胶囊剂的制备(二)软胶囊剂的制备(三)肠溶胶囊剂三、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四、胶囊剂的包装与贮存第四节丸剂一、中药丸剂二、滴丸剂教学要求1、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方法、器械与影响因素2、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制备和质量要求3、熟悉散剂的吸湿及包装、贮藏第八章片剂(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片剂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第二节片剂的辅料一、填充剂二、崩解剂三、粘合剂四、润滑剂第三节片剂的制备一、湿法制粒压片1、原、辅料的处理2、制颗粒3、压片二、干法制粒压片1、滚压法2、重压法三、直接压片法1、结晶药物直接压片2、粉末直接压片第四节片剂的包衣一、包衣的目的、质量要求二、包衣的方法与设备三、包衣材料及包衣过程1、糖衣2、薄膜衣3、肠溶衣第五节压片及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一、压片过程二、包衣过程第六节片剂的质量评价一、外观二、片重差异三、含量均匀度四、溶出度五、崩解度六、硬度与脆碎度七、卫生标准第七节片剂的包装与贮存第八节片剂处方举例教学要求1、掌握片剂的一般组成和质量要求2、掌握辅料的分类、作用特点及常用辅料3、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4、掌握压片及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5、掌握片剂的质量评定办法6、熟悉片剂包薄膜衣、糖衣的一般过程及薄膜衣、肠溶衣材料的要求7、熟悉粉末直接压片等其他制片法的工艺特点第九章软膏剂、凝胶剂、膜剂(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软膏剂一、软膏剂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二、常用基质1、油脂性基质2、乳剂型基质3、水溶性基质三、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一)制备方法1、研和法2、熔和法3、乳化法(二)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三)举例四、软膏剂的评定及包装五、眼膏剂(一)概述(二)基质、制备用具及包装材料等的灭菌(三)眼膏剂的制备及举例(四)眼膏剂的质量检查第二节凝胶剂一、凝胶剂的定义、特点、质量要求二、水性凝胶基质三、水性凝胶剂的制备及处方例第三节膜剂一、膜剂的定义与特点二、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1、常用的成膜材料2、膜剂的制备工艺三、举例教学要求1、掌握软膏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2、掌握软膏剂的常用基质3、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4、掌握眼膏剂和凝胶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及制备方法5、熟悉膜剂概念、特点、常用成膜材料和制备方法第十章栓剂(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栓剂的定义与特点第二节栓剂基质一、油脂性基质二、水溶性基质第三节栓剂的处方设计一、全身作用的栓剂二、局部作用的栓剂三、稳定性和刺激性试验第四节栓剂的制备一、冷压法二、热熔法第五节栓剂的质量评价与包装贮藏一、质量评价二、包装与贮藏教学要求1、掌握栓剂的概念、特点、质量要求2、掌握栓剂的常用基质、制备方法、置换价和质量评价3、熟悉栓剂的包装与贮存第十一章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气雾剂的定义、特点、分类第二节气雾剂的组成一、抛射剂二、药物与附加剂三、耐压容器四、阀门系统第三节气雾剂的制备一、气雾剂的处方设计(一)溶液型气雾剂(二)混悬型气雾剂(三)乳剂型气雾剂二、气雾剂的制备工艺(一)容器与阀门系统(二)药物处方配制和分装(三)抛射剂的填充三、气雾剂的举例第四节气雾剂的质量评价一、安全、漏气检查二、装量与异物检查三、喷射试验和喷出总量检查四、喷射总次与喷射剂量检查五、喷雾的药物粒度和雾滴大小的测定六、有效部位的药物沉积量(体外)和药效(体内)的评价第五节喷雾剂、粉雾剂一、喷雾剂二、粉雾剂教学要求1、掌握气雾剂的概念、特点、吸收2、掌握气雾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3、熟悉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的特点第十二章生物药剂学(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物药剂学的含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节药物的吸收一、吸收的定义二、吸收的机理三、影响吸收的因素第三节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教学要求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概念、重要性2、掌握药物胃肠道吸收及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3、熟悉药物其他部位的吸收4、了解药物分布、代谢与排泄第十三章药物动力学(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药物动力学的定义与发展过程二、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三、药物动力学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单室模型一、静脉注射血药浓度二、静脉输注血药浓度三、单室模型非血管外给药第三节重复给药一、多剂量函数二、多剂量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三、稳态血药浓度第四节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第五节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一、生物利用度二、生物等效性三、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四、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的实验设计五、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教学要求1、掌握药物动力学的概念、重要性2、掌握单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及隔室判别3、掌握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4、熟悉多剂量给药5、了解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缓释控释制剂(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缓释和控释制剂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缓释和控释制剂的辅料第三节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和方法一、溶出原理二、扩散原理三、溶蚀扩散原理四、渗透泵原理五、离子交换原理第四节缓释、控释制剂的设计一、设计原理1、药物选择2、设计要求3、剂量的计算二、影响设计的因素1、理化因素2、生物因素第五节缓释、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一、骨架型二、膜控型三、渗透泵型四、植入型五、经皮吸收制剂第六节缓释与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一、体外释放试验二、体内生物利用度三、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教学要求1、掌握缓控释制剂的概念、特点及对药物的要求2、掌握制剂的处方与工艺3、熟悉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及方法4、熟悉缓控释制剂的常用辅料5、了解口服缓控释固体制剂的体内外试验方法6、了解经皮吸收制剂的特点第十五章制剂新技术(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包合技术一、包合技术的含义、形成与类型二、包合材料三、包合物的制备1、饱和水溶液法2、研磨法3、冷冻干燥法4、溶液-搅拌法四、包合物的验证五、包合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第二节固体分散技术一、固体分散体的定义、特点二、载体三、制备方法1、熔融法2、溶剂法3、溶剂-熔融法4、研磨法5、溶剂喷雾干燥法四、类型1、简单低共熔混合物2、固态溶液3、共沉淀物五、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六、固体分散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第三节微囊化技术一、微囊的定义和特点二、囊心物与囊材三、药物微囊化的方法1、物理化学法2、化学法3、物理机械法四、微囊的性质五、微囊化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包合技术的含义、环糊精包合物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2、掌握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载体的应用及固体分散体在药剂学中的应用3、掌握微囊的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4、熟悉微囊大小的影响因素第十六章靶向给药系统(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靶向制剂的含义与分类二、靶向制剂的进展第二节脂质体一、概述二、脂质体的作用特点三、脂质体的制备四、脂质体的质量评价五、脂质体在医药上的应用第三节微球一、微球的定义、分类二、微球的特点三、微球的制备四、微球的质量评定五、微球在医药中的应用第四节纳米粒第五节主动靶向制剂教学要求1、掌握靶向制剂的概念2、掌握脂质体的概念、组成和结构及脂质体的作用3、掌握微球的概念及特性4、熟悉脂质体的制备及脂质体的质量评价5、熟悉微球的制备和质量评价6、了解脂质体、微球的靶向性以及提高靶向性的途径7、了解纳米粒的概念和作用特点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说明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科部《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二○一二年八月《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一、药剂学的概念与基本任务二、药剂学的分支学科三、药物的剂型四、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五、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六、GMP,GLP、GCP七、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药剂学课程的任务、内容及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剂型、制剂、方剂等名词的意义。

第二章液体制剂教学内容:一、液体制剂的特点、质量要求、分类二、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三、低分子溶液剂四、高分子溶液剂五、溶胶剂六、混悬剂七、乳剂八、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九、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类液体药剂的定义、特点、应用等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液体药剂的制备原则、方法。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教学内容:一、概述二、注射剂三、注射剂的制备四、输液五、注射用无菌粉末六、眼用液体制剂七、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种湿热灭菌法,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制备工艺。

教学重点与难点:注射剂的特点及其生产工艺。

第四章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教学内容:一、概述二、散剂三、颗粒剂四、片剂五、片剂的包衣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片剂常用辅料的种类、性质及辅料选用原则,熟悉散剂的特点及一般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通则。

第五章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一、胶囊剂1、概念2、特点3、制备工艺二、滴丸剂和膜剂1、概念2、特点3、制备工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胶囊剂、滴丸剂和膜剂的制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胶囊剂、滴丸的制备方法、特点。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教学内容:一、软膏剂二、眼膏剂三、凝胶剂四、栓剂1、基质2、处方组成3、制备及质量检查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及栓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熟悉栓剂作用的特点和影响药物吸收的各种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药剂学》
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开课单位:药学系药剂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52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72学时
学分:8.4学分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专业、药品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具体药物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等药剂学的基本知识。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采取理论教
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方法。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崔福德,5版,2004年。

参考书目:
1.《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毕殿洲,4版,1999年。

2.《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屠锡德,3版,2002年
主讲教师:陈灵主任药师张文志副主任药师杨艳主管药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