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
初中力学知识点大全
初中力学知识点大全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以及受力的原理和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力学知识点。
1.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相同距离的运动,而变速直线运动则是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经过不同距离的运动。
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定律之一。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和方向。
4.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物体下落的原因,也是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原因。
5.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
6.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也可以看作是力对物体的改变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当物体之间没有外力作用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7.斜面运动斜面运动是指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运动。
斜面运动可以通过分解力和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分析。
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越大。
8.弹力与胡克定律弹力是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体在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伸长或压缩的变形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或压缩与作用在弹簧上的力成正比。
9.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初中物理运动和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运动和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物理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它们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本文将围绕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展开讨论,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以及摩擦力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在运动中,我们常常关注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它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它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它也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二、力的作用力是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改变方向或停止运动。
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表示。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方向是向下的。
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描述力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定律。
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描述了力与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总是有一个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四、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尚未开始运动时,需要克服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力的最大值。
动摩擦力是物体已经开始运动时,需要克服的力,它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成正比。
以上是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我们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和力的现象。
同时,这些知识点也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理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而机械运动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索了物体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中移动的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机械运动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机械运动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概念: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改变位置的现象称为运动。
2. 速度和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改变的位移称为速度,而速度改变的速率称为加速度。
3.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质量*加速度”称为力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二、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2. 平均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为平均速度。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三、变速直线运动1.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不等的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2.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图像的切线得到。
3. 加速度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当加速度为正时,速度随时间增加,物体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负时,速度随时间减小,物体减速运动。
四、自由落体运动1.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通常用g表示。
2. 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3. 下落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可以用公式h=1/2gt²来表示。
五、抛体运动1. 斜抛运动:物体在一个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和一定的抛射角度进行抛体运动。
2. 水平抛体和竖直抛体:当抛射角度为45°时,抛体的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相等。
3. 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抛体运动的最大高度是抛体运动到达的最高点的高度,飞行时间是抛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
六、力和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称为惯性定律。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
运动和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应用:人向后用力划船,船却向前走,原因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5、力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6、力的单位是N ,两个鸡蛋重为1N 。
初中生重约500 N。
7、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物体的重心施力物体:地球。
求重力的公式是:G = mg ;8、g是固定比值,g= 9.8 N/㎏,意义是:地球上质量为1㎏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 N 。
增大物体稳定性的方法:一是增大物体的支承面积;二是降低物体的重心位置。
9、摩擦有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10、静摩擦力的特点:两个物体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有关。
11、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和物体的速度无关。
12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 )增大压力;( 2 )使接触面变粗糙些;( 3 )将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光滑;(3)加润滑油;(4)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4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
同时,物体的运动不是靠力来维持的;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只由:质量决定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初中物理18个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18个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和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分力。
4.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5. 运动的描述:通过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能量和功1.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其总量保持不变。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 功的概念:力作用于物体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称为功。
4.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如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三、电学基础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电场是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形态的物质。
2.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压是驱动电荷流动的力。
3. 电阻与欧姆定律: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欧姆定律说明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摊;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摊。
四、光学现象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偏转。
3. 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棱镜后,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4.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五、热学基础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热量是物体间热能转移的量。
2.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和力》复习指导(一)复习要点1.机械行为、参照物、行为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的界说,公式v=s/t,速度的单元及换算1m/s=3.6km/h变速行为的平均速度,会测量行为物体的平均速度v=s/t。
3.惯性、惯性定律(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定律(即牛顿第必然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的时辰,总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叫做惯性定律。
4.二力的平衡(1)二力(或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几个力)浸染时,如不美观连结静止状况或匀速直线行为状况,这两个力(或几个力)彼此平衡.(2)二力平衡的前提①前提:,巨细相等,标的目的相反,统一物体,统一向线。
②应用:物体受平衡力,必然处于平衡状况,按照一个已知力,求另一个力。
5、行为和力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物体速度巨细和行为标的目的的改变,都叫做物体行为状况的改变.(二)复习指导1.有关速度、旅程、时刻的计较2.惯性和惯性现象例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浸染时,总连结匀速直线行为状况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枪弹分开枪口后,仍然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枪弹受到惯性的浸染c.汽车封锁策念头后仍能继续前进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惯性3.关于平衡力、彼此浸染力的问题例2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a.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b.墨水瓶受到的重力与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临墨水瓶的撑持力和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d.桌子只受到的重力和地面临桌子的撑持力。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力的作用与运动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力的作用与运动一、力的作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影响,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形状。
以下是力的几种常见作用方式:1. 推力: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力,使之朝特定方向移动。
2. 拉力:类似于推力,但是是以拉的方式作用于物体上。
3. 重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作用力,使物体向地面方向运动。
4. 弹力:弹簧或弹性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时所产生的力。
二、力的效果力的作用会对物体产生一些效果,主要包括:1. 运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和状态,使之产生加速度,从而产生运动。
2. 形变效果: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变化。
例如,拉伸或压缩某个物体。
3. 平衡效果:当多个力作用于物体时,如果它们相互抵消,物体将保持静止或以匀速运动。
三、牛顿的三大定律牛顿的三大定律揭示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使其改变状态。
2.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即 F = ma。
3.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任何力的作用都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四、运动学基础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历的运动可以用运动学来描述。
1.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一起描述了物体偏离初始位置的程度。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
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3.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除以时间。
力的作用与运动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了解力的不同作用方式、作用效果和运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现象。
以上是力的作用与运动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3、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4、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运动知识点归纳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
接下来,我们将对初中物理力学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物体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或参考系的移动称为运动。
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位置与位移:位置是物体所处的空间点,位移是物体位置相对于起点的改变。
3. 时间与时刻:时间是衡量运动过程中时间间隔的物理量,时刻是某一瞬间的时间点。
4. 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速度指物体单位时间内运动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称为加速度。
二、运动的描述和分析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移的比值,瞬时速度是瞬时位移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2.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比值,瞬时加速度是瞬时速度变化率。
3. 等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
4.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同一方向速度不断变化的直线运动,可以是匀加速运动或非匀加速运动。
5. 终止速度和终止加速度:当物体达到最大速度且速度不再改变时,称为终止速度;当物体在某一瞬间加速度为零时,称为终止加速度。
三、力的概念与运动的原因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力的方向可以用矢量表示。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合成为合力;合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4. 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受力平衡时将保持静止或以匀速直线运动。
四、质量与惯性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是物体对外界力的抵抗能力,也是物体引力的来源。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重力和弹力1. 重力的概念:地球吸引物体的力称为重力,是一种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力与运动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一种常用工具。
4.力的性质: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性质。
二、力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形状改变,如拉、推、挤、压等。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速度、方向和停止。
三、力的作用条件1.直接作用: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作用。
2.间接作用: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空间而产生的作用,如重力、弹力等。
四、力的平衡与合力1.力的平衡:物体上所有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2.力的合力:物体上所有力的矢量和即为力的合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物体表面间相互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或者有趋向运动的趋势时,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公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可以利用公式计算。
3.摩擦力的种类:主要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六、力和加速度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其中F是力的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七、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八、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可以用来转移力的大小和方向。
2.轮轴组:轮轴是由一个轮子和一个轴组成,可以用来转移力的方向。
3.滑轮:滑轮是由一个固定的轮子和一个承受力的绳组成,可以用来改变力的方向。
以上是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力学性质有很大帮助,也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精品PPT课件
比较小车滑行距离
木板表面
(2)二力平衡的条件
F1
F2
上图是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把小车放在_水__平__桌__面__ 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两边砝码 质量相等 时, 小车静止;把小车横向移动,使两边拉力方向不 相反 , 放开手后,观察到木块会 运动 ;把小车原地转动一定角度, 使两边的拉力方向相反但不在 一条直线上 ,放开手后,发 现小车转动。
A.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B.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迪士尼乐园,与我们成年人而言,它是一个守护了我们童年的港湾。 在这里的所有伙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卸下自己的伪装和枷锁,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虚幻童话世界。
在这里,不会有人催你长大。 这里有关于梦想幻想的一切,你忘记烦恼,只为把快乐投入其中。
这是一个能让你变回孩子的地方,可以没有顾虑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里虽然可爱却并不幼稚,你会惊叹于华特迪士尼的设计和想象力。 这里充满着无数的童年的回忆,有很多张笑脸,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创意。 在这里我们得到的幸福不是痛苦或者失去头脑后的自我陶醉,而是我们人格完整的最好证明。
但还有一种本领与及时获取正好相反,它们会随着时间沉淀,时间的迭代,时间的积累,最终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可这种能力,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写入人们的记忆。以至于有时,人们颠三倒四,用错了地方。
初中物理讲义 力和运动 教师版
第二讲力和运动◆平衡态1.物体平衡状态: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把物体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理解:(1)从平衡状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物体静止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是该物体平衡的标志;(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从力的角度来说,其合力必为零;即:物体所受的所有向左的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所有向右的力,F向左=F向右物体所受的所有向上的力等物物体所受的所有向下的力,F向上=F向下特别提示:静止指的是物体速度为零,且保持一段时间;若只是物体速度为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比如,把一个物体向上抛起,在最高点的瞬间,物体速度为零,但不是静止状态,物体是不平衡的.2.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叫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一对平衡力却不具有这样的特点.(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力.如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一定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一定也是摩擦力等等.而平衡力的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比如天花板下用轻绳吊着一个重球,重球受向上的力是拉力即弹力,而向下的力是重力,是一种场力,这一对平衡力显然是不同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一对力,而一对平衡力却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例1】如下图所示,哪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答案】B【例2】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答案】D【例3】一个人用3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A.小车受到的阻力是500N B.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30NC.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3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500N 【答案】D【例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施加外力F=110N,F=2N,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外力F1,则木2块受到的阻力大小为N.【答案】2【例5】铁块质量为7.8kg,重为____N,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49N,铁块受到竖直方向上的合力大小____N.(g取10N/kg)【答案】780【例6】物重200N放在水平桌面上,给物体的向上拉力分别为50N、100N、150N、200N、250N时物体所受合外力分别为多少?【答案】0N;0N;0N;0N;50N◆摩擦力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止下来,这是自行车受到摩擦力的缘故.手在桌面上滑过,会感觉桌面在摩擦手.1.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静摩擦力: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之间必须接触且有挤压作用(2)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3)必须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发生相对运动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推动放在桌面上的铅笔盒,由于铅笔盒有重力,有向地面掉落的趋势,但桌面却又支持着铅笔盒不让它掉落,它们间就互相挤压,因此推动铅笔盒时,铅笔盒与桌面间就发生了摩擦.如果把铅笔盒与桌子放到宇宙飞船中,使之处于“失重状态”,这时铅笔盒与桌面之间虽互相接触,但不再互相挤压,沿桌面推动铅笔盒也不会发生摩擦,就没有摩擦力存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充满了摩擦,摩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摩擦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手不能拿东西;坐在椅子上的人,稍微一动,便会从椅子上滑下来;铁钉会从桌子中滑出来;街上的行人无法行走.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图甲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图甲乙)(2)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所以它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方法:减小压力、加润滑油、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约是滑动摩擦的11~2030).【例7】下面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消除摩擦B.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D.如果路面无摩擦,车辆将行驶得更快【答案】B【例8】在用下列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的是()A.圆珠笔B.毛笔C.铅笔D.钢笔【答案】A【例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滑动摩擦力B.减小物体的滑行速度,可以减小滑动摩擦力C.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答案】D【例10】(多选)对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总是阻碍物体运动D.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答案】A BC【例11】某同学在水平路面上向东行走,则路面对该同学的摩擦力方向是,与的方向相反.【答案】向东脚运动趋势【例12】如图,一传送带静止,上面放有小木块,当传送带突然向右运动时,小木块也随之运动,画出木块受力的示意图【答案】见上面右图【例13】如图所示,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1.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2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答案】不变 2【例14】如下图甲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下图乙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则推力F2=N.【答案】12 1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行驶中的汽车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前倾.常用的锤头松了,把它在凳子上敲几下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就可以解答这些疑难了……1.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运动的物体能停下来?如果物体不受力它会怎样呢?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由于宇宙中不可能有不受力的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从实验中直接得出,也不可能由实验直接检验.实际上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是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的,而对定律的检验也是通过检验其推论来进行的.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看出,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力并不是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定律中的“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的是:当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于物体在某个时刻只能处于一种运动状态,因而不能将定律中的“或”误写成“和”字.2.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2)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即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是否受力等,都有惯性.(3)惯性有害亦有利.例如,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不能马上停止,往往造成交通事故,是惯性危害最典型的例子;而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用“拍打法”除去衣服上的灰尘、用铁锨往锅炉里投煤等则是利用惯性的例子.(4)惯性有大有小,实验表明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惯性的大小描述的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惯性越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大,当其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越困难;惯性越小,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小,当其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其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就越容易.例如,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而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所以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注意:(1)惯性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是力,不能说“克服物体的惯性”“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等.【例15】 (多选)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 )A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无关【答案】 A C【例16】 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A .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会上升得越来越慢B .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会落回地面C .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不能立即停在终点处D .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答案】 C【例17】 对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叫惯性B .惯性必须在一定条件下产生C .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D .大卡车的惯性比小轿车的惯性要大些【答案】 D【例18】 放在一辆足够长的表面光滑的平板车上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这两个物体在车上将会(不考虑空气阻力)(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若12m m =时,一定相碰D .若12m m >时,一定相碰【答案】 B【例19】 一辆匀速运动的汽车,向右急转弯时,坐在汽车座位上的乘客会感到向 倒,这是因为乘客和汽车在未转弯时处于 ,汽车向右急转弯,乘客的脚和下半身受到车和座位的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随车向右转弯.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 ,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感觉向 倒.【答案】 左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 左练习巩固【练1】 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却不会掉下来,其原因是( )A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B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C .它对磁性黑板有吸引力D .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答案】 B【练2】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A .下滑力、摩擦力B .重力、下滑力、摩擦力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答案】D【练3】关于汽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B.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轮胎的形状C.汽车沿直线匀速上坡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答案】C【练4】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推力F把木料推向桌边,到木料掉下桌边之前,桌面对木料的摩擦力大小()A.逐渐减小到零B.保持不变C.先增大后减小D.先增大后保持不变【答案】B【练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答案】B【练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答案】D【练7】汽车在快速行驶,突然前方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幸亏系着安全带,才没有破窗飞出.请你解释这一现象.刹车前人和车都是________的.刹车后车速突然减慢,坐在副驾驶位置的人由于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_状态.因此,若不系安全带就可能会破窗而出.【答案】运动惯性运动。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重点知识点大全一、机械运动基本概念1.定义机械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减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公式。
3.确定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4.描述物体在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动轨迹。
二、力和力的性质1.定义力的概念,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描述力的性质,如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作用对象。
3.引入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概念,包括力的合力和分力的计算方法。
4.介绍弹力、重力、摩擦力、弹簧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牛顿运动定律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描述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2.了解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加速度与受力大小的关系。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4.了解牛顿第三定律,描述力的作用和反作用的条件。
四、摩擦力和斜面上的力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性质,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2.描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特点和受力分析。
3.了解斜面上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时与斜面的关系,包括斜面的倾角和摩擦系数。
五、机械能与机械能守恒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
2.应用动能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3.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物体在发生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时的机械能变化。
六、功和功率1.温故知新,回顾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了解功的单位和功的正负表示的意义。
3.应用功率公式计算物体的功率。
4.理解功率的概念,包括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七、简单机械1.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常见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描述简单机械的力和距离的关系。
4.应用简单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八、波与声音1.理解波的概念和特点。
2.描述波的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3.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初中物理知识点——运动与力总结大全.doc
初中物理知识点——运动与力总结大全首先要大家明白第一章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也叫重量。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
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地面附近所受的重力为9.8N。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心:(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一、运动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按照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可以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
例如,一个物体以每秒10米的速度向东运动,那么它的速度大小是10米/秒,方向是东方向。
2. 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等的运动。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可以用加速度来描述。
例如,一个物体以初始速度为5米/秒,加速度为2米/秒²向东运动,那么它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速度-时间图线表示。
3.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曲线路径运动的过程。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随着时间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
例如,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的大小是恒定的,但方向不断变化,指向圆心。
二、力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按照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1. 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例如,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千克,那么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大小是10×9.8=98牛顿。
- 弹力是指物体之间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
例如,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 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2. 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
常见的非接触力有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 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电磁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电荷而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运动和力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运动和力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运动和力知识点二:运动的快慢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整理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点整理物理是一门探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而运动与力则是物理学的一大重要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和力无处不在,理解和掌握运动与力的知识对我们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是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整理。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 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改变的过程。
2. 运动的三个要素:位移、时间、速度。
3. 运动状态分类:- 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绝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
-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曲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
二、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一种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的物理量。
2. 力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三、力的作用效果1. 使静止物体运动。
2. 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3. 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4. 变形力。
5. 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四、力的合成1. 平行力的合成:若几个平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的方向相同,则合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和;若方向相反,则合力等于各力的矢量差。
2. 非平行力的合成:两个力的合力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五、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若无外力作用,则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六、运动和力的相关概念1. 动量:物体的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即p = mv。
2. 冲量: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分,即I = Ft。
3. 转动惯量:物体对转动做出反抗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构型有关。
4. 动能:物体具有的运动能力,计算公式为E = 1/2 mv²。
初二物理运动与能量知识点
初二物理运动和能量知识点1.运动和力【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要点诠释: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5.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要点二、惯性1.概念: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利用: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利用自身的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拍打衣服,清除衣服上的灰尘;甩掉手上的水珠。
3.惯性的危害: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酿成交通事故;快速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车里的乘客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会与车身撞击,严重时可能把挡风玻璃撞碎,飞出车外;走路时不小心,可能会被台阶绊倒。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力学所有知识点
初中力学所有知识点
初中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步。
初中力学主要包括的知识点有运动、力、功、能、机械波等。
接下来我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和涵义。
一、运动:运动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某一空间路径的过程。
在学习运动时,需要注意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其中,位移指的是物体在时间轴上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的距离,速度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时间的比值,加速度则是速度变化的率。
二、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物理量。
力量的大小是以牛顿(N)作为单位的。
在学习力量时,需要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概念,并能够根据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力的大小,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等物理量。
三、功:功是对物体的一种改变。
在学习功时,主要注意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率的概念。
功的单位为焦耳(J),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
四、能: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产生物理运动的能力。
在学习能时,需要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
五、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传播于介质中的机械振动。
在学习机械波时,需要理解波速、波长、频率等概念,以及声音、光线等广为人知的机械波的应用之一。
以上就是初中力学的所有知识点。
学习初中力学是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所了解。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并加以实践练习。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初中力学的过程中加以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 运动的三种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匀速曲线运动、变速运动。
-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力平衡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能量- 能量的定义:使物体发生变化或做功的能力。
- 动能:物体具有的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重力势能:物体在高处具有的由于重力而具备的能量。
- 功: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
- 受力点的位移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力的方向和受力点的位移方向一致。
3.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
- 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声音的特性:频率、振幅和声速。
4. 光学-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 同一介质中,光线传播的路径是沿着最短时间原理的路径传播。
- 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产生的。
- 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用来进行光的不同操作。
5. 电学- 导体:电流能流经的物体。
- 绝缘体:电流不能流经的物体。
- 串联电路:电流依次通过多个器件。
- 并联电路:电流分成多条路径流过多个器件。
- 电压: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压强差。
-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以上是初中物理知识点的简要汇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运动与力知识
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力的合成
1.合力、分力
用一个力F来等效代替几个力时,被代替的几个力叫F的分力,用来代替的F叫这几个分力的合力。
2.共点力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已知分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4.二力合成:
(1)共线二力合成
A、方向相同的二力合成:F= F1 + F2 方向与二力的方向一致。
B、方向相反的二力合成:F=︱F1 - F2︱方向与二力中较大的力方向一致。
(2)不共线的二力合成
物理学家们经过大量准确的实验证明: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 F2的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过程:用事先粘贴在黑板上的橡皮筋做力的合成实验。
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①橡皮筋的自然伸长时的“O”点要记下。
②用两把弹簧秤拉伸时要保证细绳与弹簧秤的拉勾要在一条线上。
(斜拉时发出的吱吱声表明有摩擦力)
③拉力大小不要超过弹簧秤量程,弹簧秤要与黑版面平行。
④记录时要记下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⑤画平行四边形时,不是真实存在力的线段用虚线表示。
实验顺序:
①用两把弹簧秤把橡皮筋从“O”点拉长到“O’”点,按紧弹簧秤;记录下,细线的方向和两个分力的大小。
②撤去其中一把弹簧秤,用一把弹簧秤把橡皮筋同样从“O”点拉长到“O,”,记下此时细线的方向和力的大小。
③用直尺画出一个共用标度。
④用力的图示法作出F1 , F2 及F
⑤连接两个分力与合力的箭头顶点。
⑥总结得出结论:由分力为邻边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分力夹角上的对角线可以表示两分力的合力。
5.不共线二力合成的方法
A 作图法
B 几何知识法
C 多个分力求合力(两两合成)
6.互成角度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取值范围)
三、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