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表单

合集下载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 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随意性,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
临床路径包含内容
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 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临床路径具有以下四个要素
对象是针对一组特定诊断或操作,如针对某个ICD码对应的各种疾病或某种手术等 路径的制定是综合多学科医学知识的过程 路径的设计要依据住院的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规定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 结果是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 □吸氧 □病危通知 □卧床或床旁活动 □流食或半流食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保持大便通畅 □β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24小时内口服。 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 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钙拮抗剂(酌情)长期医嘱: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室内或室外活动 □低盐低脂普食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或ARB治疗(酌情)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心电图 □心脏超声 □胸片 □肝肾功能、电解质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凝血功能出院医嘱: □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改善生活方式(戒烟)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出院带药(根据情况):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I、钙拮抗剂等 □定期复查 主要护理工作 □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二级预防教育□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二级预防教育 □出院准备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除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等疾病。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3天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不稳定性心绞痛疾病编码。 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 不能耐受者可选用ARB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2-8天 □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 □钙拮抗剂(酌情) 临时医嘱: □心电图 □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 □床旁胸片、 □床旁超声心动图 主要护理工作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时间住院第4-6天 (普通病房第1-3天)住院第7-9天 (普通病房第2-5天)住院第8-14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完成“转科记录”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血运重建术(PCI或CABG)患者术后治疗 □预防手术并发症□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预防并发症 □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包括PCI、CABG □完成择期PCI □心功能再评价 □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 □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康复和宣教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 □二级预防的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床旁活动 □低盐低脂普食 □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或ARB治疗(酌情) □口服硝酸酯类药物 对象是针

(整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年版).

(整理)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年版).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表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路径表


执行相关医嘱 无 有,原因: 无 1、 2、 有,原因: 无 1、 2、 有,原因:
变异
1、 2、
特殊医嘱 主管护士: 签名 主管医生: 时间: 主管医生: 时间: 主管医生: 时间: 时间: 主管护士: 时间: 主管护士: 时间:
住院日
□ 临床诊断与 病情评估 □ □ □ □ □ 主要诊疗 工作 □
长期医嘱: □ □ □ □ □ 中医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二级护理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心率、血压监测 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 林 0.1g,1/日或氯吡格雷 50mg-75mg1/ 日 ( 晚 饭 后) ,口服 □ β 受体阻滞剂:琥珀酸 美托洛尔 47.5mg1/日或 倍他乐克 12.5mg2/日, 口服 (无禁忌者常规使用) □ □ 硝酸酯类药物:欣康缓 释片 20mg1/日,口服 ARB 或 ACEI 类:安博 维 150mg1/ 日 或 代 文 80mg1/ 日 或 雅 施 达 4mg1/日,口服 □ 他汀类降脂药物:立普 妥 20mg1/日(晚睡前) , 口服 □ 曲美他嗪(万爽力)
临时医嘱:复查心电图、血 脂、血流变、心肌酶谱等相 关指标 ◎ ◎ 中医辨证 论治 ◎ ◎ ◎ ◎ 护理健康 与 教育 □ □ □ □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或心脉康方;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加味(加丹参、郁金、三七、 益母草)或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阻血瘀:通阳泄浊,活血化瘀——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加减; 阳虚寒凝: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参附汤合瓜蒌薤白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热毒血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病情监测 日常生活和心理护理 进行疾病宣教 出院准备指导 无 变异 1、 2、 特殊医嘱 主管护士: 签名 主管医生: 时间: 主管医生: 时间: 时间: 主管护士: 时间: 有,原因: □ □ □ 进行出院前宣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 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无 1、 2、 有,原因:

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001)(二)诊断依据: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患者表现为急性胸痛但不伴有持续性心电图ST段抬高,而是伴有持续或一过性ST段压低或T波倒置、低平或假性T波正常化,或者当时没有表现出心电图改变。

以下均为不稳定心绞痛的表现:(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劳力心绞痛病程1个月内;(2)自发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发生心绞痛;(3)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稳定劳力心绞痛在1月内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且程度加重;(4)卧位型心绞痛:静息平卧时发作心绞痛;(5)混合型(劳力+自发型)心绞痛;(6)梗死后心绞痛;2.尽早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危险评估,判断危险分层:高危因素包括以下任何一个:顽固性或反复心绞痛发作,有动态心电图ST-T改变,TNT、TNI或CK-MB水平升高,心力衰竭,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合并糖尿病,既往冠心病病史(心肌梗死,6个月内的PCI,CABG术)。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冠心病》(陈在嘉、高润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1.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2.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必须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决定血运重建治疗方法,PCI或CABG;(1)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症状发作24小时以内):建议对顽固性或反复心绞痛发作,有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心力衰竭,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

对于高危患者应尽早行PCI或CABG治疗(症状发作72小时以内)。

对于发展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应按相关治疗流程处理;(2)对于非高危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无创性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择期冠脉造影,并依据病情、无创检查结果和冠脉造影结果决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或血运重建);3.一般保守治疗:对于低危患者,包括无反复发作胸痛,无心力衰竭表现,心电图无异常或6-12小时复查无动态演变,就诊时和6-12小时后检查无TNT、TNI或CK-MB水平升高,在必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进行保守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冠心病各种危险因素的对应措施和药物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编码;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090617

不稳定性心绞痛090617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80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由运动或其它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5分,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2.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 ,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3.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CKMB,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不升高;4.劳力型心绞痛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心血管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2.药物治疗;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介入治疗;5.冠脉搭桥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20.805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疾病编码;2.除外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疾病;3.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 ECG;2. 血常规+血型;3. 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4. 尿常规+酮体,便常规+潜血;5. 肝肾功能、离子、血糖;6. 凝血功能;7. 血气分析;8. 血沉,抗链“O”抗体,C-反应蛋白;9.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10.胸片;11. 心脏超声评价心脏结构和心功能。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查:1. 脑钠肽;2. D-二聚体;3. 24小时动态心电图;4. TnT、TnI(七)选择用药: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抗凝药物;2.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钙拮抗剂(变异性心绞痛首选);3.ACEI/ARB类药物;4.他汀类调脂药;(八)手术时间为入院后2-4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3.手术内置物:冠状动脉内支架;4.术中用药:抗血栓药、血管活性药、抗心律失常药;5.住院术后第1天需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血常规、尿常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4.临床类型:(1)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或至少达到III级)。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少数可演变为心肌梗死。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0/20.1)。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二)诊断依据根据《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及《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ESC,2015年)。

1.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长时间(>20 min)静息性心绞痛;新发心绞痛,表现为自发性心绞痛或劳力型心绞痛(CCS Ⅱ或Ⅲ级);过去稳定性心绞痛最近1个月内症状加重,且具有至少CCSⅢ级的特点(恶化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作心绞痛。

2.心电图表现:症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症状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或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及《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ESC,2015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 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2018年)。

1.危险度分层:根据GRACE 评或TIMI风险评分和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缺血风险评估,分为低、中、高危和极高危。

根据CRUSADE 评分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表单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表单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入院第1天入院第2天主□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上级医师查房:诊断、鉴别诊断、危要险性分层分析、确定诊疗方案□描记并评价“18导联”心电图诊□各项相关化验□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疗□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胸片、B超、彩超等检查工□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复查心电图及相关化验作□病历、病程记录、各项知情文件书写□常规药物治疗长期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Ⅰ级护理□Ⅰ级护理□低脂饮食□低脂饮食□心电监测□心电监测□吸氧□吸氧重点医嘱□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β阻滞剂□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ARB)□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β阻滞剂□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ARB)□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活血化瘀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活血化瘀及营养心肌等药物临时医嘱:临时医嘱:□心电图□根据病情复查心电图及相关化验□各项相关化验□胸片、B超、彩超等检查□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Ⅰ级护理□Ⅰ级护理主要□吸氧、心电监测、静脉抽血□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协同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工作□常规治疗□指导家属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及各项入院宣教、健康教育□无□有,原因:□无□有,原因:病情1. 1.变异护士签名医师签名1时间入院第 3 天住院第4-7 天□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诊疗□上级医师查房:根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方案案主□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要□根据病情复查心电图及相关化验□完成日常病程记录诊□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复查相关化验及检查疗□常规药物治疗工□根据病情停止吸氧及心电监测作长期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Ⅰ级护理□Ⅰ级护理□低脂饮食□低脂饮食□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根据病情选择)□吸氧□吸氧(根据病情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应用重点医嘱□β阻滞剂□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ARB)□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β阻滞剂□ACEI(不耐受者可选用ARB)□硝酸酯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活血化瘀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活血化瘀及营养心肌等药物临时医嘱:临时医嘱:□根据病情复查心电图及相关化验□据病情复查相关化验及检查。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路径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120.0/20.1/20.9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曰标准住院日7-14天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到达急诊科时间:年月日时分时间到达急诊科(0 —10分钟)到达急诊科(0—30分钟)主要诊疗活动□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急会诊□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和急诊CABG治疗方案□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尽快将患者转入CCU1续治疗,再次评估早期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及风险重占八、、医嘱长期医嘱:□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临时医嘱:□描记“18导联”心电图,胸片□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建立静脉通道□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记24小时出入量□卧床□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吸氧□镇静止痛:吗啡(酌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主□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要护理工作“入院手续”等工作□静脉取血□特级护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到达急诊科(0—60分钟)住院第1天(CCU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的高危患者:□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主□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要□行“急诊介入”治疗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诊疗□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活林及氯吡咯雷)□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动□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预防手术并发症□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预防感染(必要时)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对于在急诊科未行早期有创治疗者,再次危险分层,评价□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手术必要性及风险,对于中、高危患者应在入院后12-48 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长期医嘱:□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或特级护理□吸氧□病危通知□卧床或床旁活动□流食或半流食□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保持大便通畅□ 3阻滞剂(无禁忌证者常规使用)□ ACEI (如无禁忌症:低血压、肺淤血或 LVEFC0.40、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在 24小时内口服。

护士专用护理篇——不稳定心绞痛介入临床路径

护士专用护理篇——不稳定心绞痛介入临床路径
项目
住院日第1天 年 月 日


□安抚病人,消除恐惧,稳定情绪
□自我介绍后,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主任及护士长
□入院指导:病室环境、探视制度、病房设施、使用方法、财产安全等
□安全指导:跌倒或坠床预防、压疮预防、烫伤预防
□介绍各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
□告之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
整理床单位,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保持病室安静,病人情绪稳定
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取自主体位或平卧位(下肢穿刺者)
饮食
低盐低脂半流饮食其他
活动
卧床休息病室内活动
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护士签名
出院日 年 月 日


指导患者回家后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生活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鱼、瘦肉、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纤维素(韭菜、芹菜、土豆)、维生素C丰富(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内脏、腌制品,限制烟酒、浓茶及咖啡,并且避免饱餐
□遵医嘱用药
□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记录尿量
□观察用药反应及效果
□遵医嘱完善术前准备。包括:备皮、碘过敏皮试、术前宣教
□健康指导与卫生处置:修剪指(趾)甲、剃胡须
□留置针穿刺于左上肢
□入院护理评估
入院时:T℃
P次/分
R次/分
BP
饮食
□低盐低脂饮食其他
活动
□心绞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病情允许,可病室内活动
特别提示
□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
护士签名
项目
住院第2-5 天 年 月 日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I20.0/20.1)。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二)诊断依据根据《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ESC,2015年)。

1.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长时间(>20min)静息性心绞痛;新发心绞痛,表现为自发性心绞痛或劳力型心绞痛(CCS Ⅱ或Ⅲ级);过去稳定性心绞痛最近1个月内症状加重,且具有至少CCSⅢ级的特点(恶化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作心绞痛。

2.心电图表现:症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 段压低或抬高>0.1mV,或T波倒置≥0.2mV,症状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或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ESC,2015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2018年)。

1.危险度分层:根据GRACE评分或TIMI风险评分和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缺血风险评估,分为低、中、高危和极高危。

根据CRUSADE 评分进行出血风险评估。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对于合并心力衰竭及LVEF≤35%的患者行心肌血运重建,优先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PCI可做为CABG 的替代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护理篇)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
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遵医嘱应用药物
执行PTCA术后护理常规
I级护理。
遵医嘱应用药物
□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整理床单位,保持个人卫生。
给予患者间断吸氧1-2L/min
注意休息适当下床活动。
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停止各种医嘱,整理病案
卧床休息
特别提示
禁止穿刺处热敷
根据病情决定其它手术治疗,各项指标正常根据病情2到3天后出院
禁止穿刺处热敷
白班
夜班
白班
夜班
白班
夜班
签名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天数
项目
住院4-6天
住院第7--9天
住院第8—10天
(出院日)


□如穿刺处是下肢则平伸至术后24小时,穿刺处加压压迫12小时;如右上肢穿刺则右上肢制动6小时72小时内勿负重禁止支撑
□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
□ 嘱其保持穿刺敷料的干燥。
□如穿刺处是下肢则平伸24小时,穿刺处加压压迫12小时;如右上肢穿刺则右上肢制动6小时72小时内勿负重,穿刺处加压压迫6小时逐渐减压。
□告之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及不良反应。
□ 嘱其多饮水,解释目的。




执行心绞痛护理常规
术毕导管室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患者手术情况。
□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讲解导管室环境,手术方式,有关操作的目的、配合及意义。
解释药物作用及注意事项




□I级护理
□安置床位,协助舒适体位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共34页PPT资料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共34页PPT资料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 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 I20.0/20.1/20.9)
•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 36.06/36.07)
(二)诊断依据。
•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 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 可恢复。
•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 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 的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 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必须复 查的检查项目。
(七)选择用药。
• 1.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常规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 拟行介入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可考虑静脉应用GPIIb/IIIa 受体拮抗剂。
• 2.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等。 • 3.抗心肌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离子拮
抗剂等。 • (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 • (2)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静脉滴注维持,病
情稳定后可改为硝酸酯类药物口服。 • (3)钙拮抗剂:对使用足量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缺血症状
或高血压者,如无禁忌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 4.镇静止痛药:硝酸甘油不能即刻缓解症状或出 现急性肺充血时,可静脉注射吗啡。
• 5.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心律失常时应用。
• 6.调脂药物: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
• (2)CABG:对于左主干病变、3支血管病 变或累及前降支的2支血管病变,且伴有左 室功能不全或糖尿病者首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医院、病房环境
讲解院规
入院护理评估
住院治疗过程及出院计划并宣教,同时给予临床路径病人表单并进行说明
继续做好住院患者基础护理,
指导患者做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
随时观察病情
继续做好住院患者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随时观察病情
医生签名
日期
住院日(第4-6天)/病房
护理评估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5.健康宣教,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6.对昨天评估内容进行评价.
□严格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治疗。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有无并发症发生。
□完成护理记录。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日常防治常识及注意事项。
检查
1、护理查体,病人入院时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性,有无褥疮。
□依患者前一天检查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依患者前一天检查结果回报情况作出其他检查的决定或复查以前检查指标.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预期术前住院天数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卧床时间小时
日期
住院日(第1天)/病房
住院日(第2天)/病房
住院日(第3天)/病房
主要护理工作
□进入监护病房,同时通知医生。
□对涉及相关科室疾病酌情请求会诊
用药观察
□依患者病情酌情给予如下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抗凝药:白阿斯匹林,波利维。欣维宁,肝素、低分子肝素
□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倍它乐克、卡维地洛
□硝酸酯类:消心痛,硝酸甘油,欣康等
□ACEI:洛丁新,蒙诺,伊苏等
□ARB:科素亚、代文,安波诺
□钙拮抗剂:施慧达、合心爽,拜心同,波依定等
饮食
低盐低脂软食,对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情况给予相应饮食
活动
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护理及卫教
预约复诊时间
整理旧病案
出院状况评估
护士签名
观察处置
□密切观察患者TPRBP一般情况及精神状态。
□介入检查患者术前检查穿刺动脉,术后观察穿刺点及其他脏器或无出血
□对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或检查明确认病情危重患者转出监护室治疗
□密切观察患者TPRBP一般情况精神状态。
□介入检查患者给予局部伤口换药。
□密切观察患者TPRBP一般情况精神状态
□介入检查患者注意局部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发生
□整理床单位,建病历,佩戴腕带。
□测量生命体征,并报告医生。
□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采集常规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初步诊断及诊疗计划适当给予心理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完成护理评估表。
1.严格执行医嘱.
2.完成护理记录。
3.评估患者病情,预防潜在并发症
4.向家属介绍下一步治疗护理计划,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应用一周停药
饮食
低盐低脂软食,对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情况给予相应饮食
活动
□适当活动
□介入检查患者穿刺肢体不宜剧烈活动
护理及卫教
住院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随时观察病情
护士签名
日期
住院日(第7天)/病房
日期
护理评估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评估术恢复情况
出院指导
写出出院后治疗及生活指导意见
低盐低脂软食,对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情况给予相应饮食
低盐低脂软食,对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情况给予相应饮食
活动指导
□危重患者绝对卧床
□介入检查患者穿刺肢体制动具体情况听取医护人员的讲解
□适当活动
□介入检查患者穿刺肢体不宜剧烈活动
□适当活动
□介入检查患者穿刺肢体不宜剧烈活动
护理评价
入院健康教育是否落实。
□完成病程记录
□向家属讲解疾病的日常防治常识及注意事项
对病情稳定患者可办理出院,并给予出院书面指导
检查
□依前一天检查结果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护理方案。
观察护理
□TPRBP一般情况精神状态
□介入检查患者应注意局部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血肿及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对涉及相关科室疾病酌情请求会诊
药剂
□依前一天检查结果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调整护理方案
□调脂药:舒将之、来适可、立普妥辛伐他汀等
□依患者病情满足不同患者需求静脉静点抗血小板或活血化瘀药物
□酌情应用胃粘膜保护剂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依前一天检查结果及患者对症治疗的反应调整护理方案方.
□依前一天检查结果及患者对症治疗的反应调整护理方案。
饮食护理
低盐低脂软食,对有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等情况给予相应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