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数字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   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90192Z10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信号与信息理论基础适用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教材、教学参考书:[1]Robert G. Gallager等,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年6月.[2]曹丽娜等,通信原理大学教程(第1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3]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7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11月[4]常君明等,数字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1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数字通信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系统的介绍了现代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介绍了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初步培养学生对通信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能力:通过学习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设计和实现通信原理的一般过程,将通信原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针对具体设计要求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开发通信系统的能力,结合课程实验和现代通信技术及系统的分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素质:建立完整的通信架构,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和实践,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提升主动学习的基本素质。

通过课外研讨和实践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数据通信网的设计——分组交换网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它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组成和各个通信模块构成的总体完整数据通信系统框图,并简要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

该设计接入了分组交换网络,并着重介绍了该网络的组成、各部分功能、通信协议等,最后对其所用硬件设备、软件技术PCM复用技术和信道编码循环码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数据通信系,通信协议,信道编码绪论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与信息的传递息息相关,从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仓颉造字到古代的狼烟示警、飞鸽传书再到现代的电报传真、视频通话,人类所追求的就是信息的传递。

我们把这种信息的传递称之为通信。

随着通信技术的逐步提高,通信手段的逐渐增多,人与人的距离在逐渐拉近,人们的生活逐渐被改变。

当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通信过程中对数据业务的需求在日益增长,数据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通信手段。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以及计算机和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数据通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

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数据通信是通过数据通信网来完成的。

数据通信网是一个有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和数据链路构成的网络。

其功能就是在网络协议的支持下,实现数据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数据通信网从网络拓扑结构来看分为网状网、星状网、树状网和环状网;从从传输技术来看分为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及ATM网。

本文主要通过网络组成、结构、通信协议等方面对分组交换网进行论述。

1. 设计背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传输网的构成及特点,熟悉数据通信的的基本知识,把《数据通信原理》这门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动手能力,在思维方面,让我们明白平时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哪些不足之处.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各个通信模块构成的总体完整数据通信系统框图、各模块的设备参数、网络结构、通信协议、软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硬件相应的设备参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1 增量调制的基本概念在PCM 系统中,为了得到二进制数字序列,要对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每个抽样量化值用一个码组(码字)表示其大小。

码长一般为7位或8位,码长越大,可表示的量化级数越多,但编、解码设备就越复杂。

那么能否找到其它更为简单的方法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呢?如图1.1所示:图1.1 增量调制波形示意图图中在模拟信号f(t)的曲线附近,有一条阶梯状的变化曲线f ′(t),f ′(t)与f(t)的形状相似。

显然,只要阶梯“台阶”σ和时间间隔Δt 足够小,则f ′(t)与f(t)的相似程度就会提高。

对f ′(t)进行滤波处理,去掉高频波动,所得到的曲线将会很好地与原曲线重合,这意味着f ′(t)可以携带f(t)的全部信息(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f ′(t)可以看成是用一个给定的“台阶”σ对f(t)进行抽样与量化后的曲线。

我们把“台阶”的高度σ称为增量,用“1”表示正增量,代表向上增加一个σ;用“0”表示负增量,代表向下减少一个σ。

则这种阶梯状曲线就可用一个“0”、“1”数字序列来表示(如图 1.1所示),也就是说,对f ′(t)的编码只用一位二进制码即可。

此时的二进制码序列不是代表某一时刻的抽样值,每一位码值反映的是曲线向上或向下的变化趋势。

这种只用一位二进制编码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序列的方法(过程)就称为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 ),缩写为DM 或ΔM 调制。

增量调制最早由法国人De Loraine 于1946年提出,目的是简化模拟信号的t111111111t二进制码序列编码后的数字信号数字化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1) 在比特率较低的场合,量化信噪比高于PCM。

(2) 抗误码性能好,能工作在误比特率为210的信道中,而PCM则要10~3求信道的误比特率为410。

10~6(3) 设备简单,制造容易。

增量调制与PCM的本质区别是只用一位二进制码进行编码,但这一位码不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时刻信号曲线的变化趋向。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2)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2)

1. 引言数字通信作为一个多年来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广泛应用。

数字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同时可以减少通信系统对电磁波谱的占用。

因此,数字通信技术在网络通信、无线通信等领域居于重要位置。

本文主要介绍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以及在该课程设计中研究的内容。

2. 课程设计目的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主要旨在让学生们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并掌握数字通信技术的相关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设计内容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数字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数字通信技术是一种将模拟信号数字化、通过数字通信方式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因此,学生需要在课程中学习数字信号的构成、抽样定理、量化、编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2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调制技术是数字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2.1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数字调制技术,例如: ASK、FSK、PSK、QPSK、QAM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数字调制技术中的常见变换。

3.2.2 OFDM技术OFDM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多载波调制技术的一种。

学生需要了解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在OFDM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3 数字信道建模数字信道建模是数字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字信道建模的方法和原理,掌握数字信道仿真技术,以及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信道失真问题。

3.4 码分多址技术码分多址(CDMA)技术是数字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多址技术。

本课程设计中的内容主要包括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功率控制、干扰等方面的内容。

4. 课程设计实施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团队组建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学生需要自行组建团队,每个团队人数不少于三人。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1 教学背景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信道编码、常用数字调制与解调方法、均衡和误码性能等内容。

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字通信原理的学习已经成为培养通信类专业人才的必备课程。

1.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优缺点及误码性能、掌握常用的均衡技术以及数字信号的传输特性,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2.1 教学内容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教学内容如下: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2.信道编码3.基带信号的数字调制和解调4.传统模拟调制的数字建模5.均衡和误码性能2.2 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1.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方法3.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特点和应用4.均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3.2 教学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主要是:1.数字信号传输特性的分析和设计2.均衡技术的应用和误码率性能分析3.数字调制和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四、教学评价4.1 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掘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4.2 评价指标本课程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1.学生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否掌握;2.学生对不同数字调制和编码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是否理解;3.学生对均衡技术的应用和误码率性能分析是否掌握;4.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

五、教学资源与保障5.1 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1.教师教学课件和案例资源;2.学生实验室设备和工具。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编码、调制解调等技术。

3.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体系结构,掌握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通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数据通信设备,进行网络搭建、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3. 通过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包括数据通信的定义、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数据传输方式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通信概述2. 数据传输技术:信号传输、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据传输技术3. 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栈、各层功能及协议。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4. 数据通信设备与网络搭建:介绍常见的数据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及其功能,实践操作网络搭建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通信设备与网络搭建5. 数据通信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数据通信解决方案,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通信应用案例6.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介绍网络安全知识,强调网络道德规范。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据通信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了解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和协议;–熟悉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数据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搭建和调试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技能;–能够撰写数据通信相关的技术文档和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据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2.数据通信系统组成:通信信道、传输介质、数据终端设备、数据交换设备等;3.数据通信技术:信号传输、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号检测等;4.数据通信协议:OSI模型、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等;5.数据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误码率、带宽、传输速率、可靠性等;6.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互联网、移动通信、局域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数据通信原理》等;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数据通信实验设备,如通信模块、传输线路等,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是本科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数字通信系统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应用。

学好这门课,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对从事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及模/数变换、数/模变换的具体过程,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相关内容,数字信号传输方式及SDH传输网的关键技术等。

了解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拓展知识与前沿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包括:(1)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抽样、量化、编码和解码的相关内容;(3)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4)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及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5)SDH基本概念及SDH的基本网络单元的作用;(6)基带传输线路码型的码型变换规则及特性分析;(7)SDH自愈网基本概念及几种自愈环原理。

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建立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人机交互基础上。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讲解;适时总结、归纳;设计适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学习过程的系统引导和学习支持。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通过课程介绍和课程导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提供的学习资源、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学习方法等。

➢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地学习。

➢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视频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析透彻、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也是现代通信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际能力。

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以下步骤:•调研相关资料,掌握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础知识;•设计数字通信系统;•搭建数字通信实验平台;•实践验证数字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数字信号处理与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三、设计步骤3.1 调研相关资料首先,需要调研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相关资料,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知识,为下一步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3.2 设计数字通信系统在对相关资料进行了解之后,需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

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调制方式,确定载波频率,速率等参数;•设计解调方式,确定解调器参数;•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确定系统控制模块;•设计系统测试方法与流程。

3.3 搭建数字通信实验平台完成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之后,需要搭建数字通信实验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搭建的硬件包括用于数字信号采集和发送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模拟接口电路及数字接口电路,搭建的软件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控制程序等。

3.4 实践验证数字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在搭建数字通信实验平台之后,需要进行实践验证数字通信系统的可行性。

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检查系统的稳定性;•测试系统的噪声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3.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在进行完实验之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相同的问题。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 (2)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 (2)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1. 介绍数字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的主流,无论是在工业控制、信息交流、娱乐传媒、远距离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因此,数字通信技术在工程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2. 教学目标数字通信系统论是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深入讲授了数字信号的处理、编码、解码、传输等相关技术。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掌握数字信号编码、调制、调制解调等关键技能。

3. 教学设计3.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线性调频、正交调频、MPSK等数字调制方式•CDMA等多址技术•数字信号检测与解调3.2 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3.2.1 理论讲解通过教授基本原理,建立正确的技术框架,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3.2.2 实验室操作通过实验课堂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字通信的一些基本操作技术,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实践应用和技术实现。

3.2.3 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将面对问题和需求,在设计数字通信系统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度掌握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实现方法和技巧。

3.3 作业和考核•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和论文•课程设计方案和综合报告3.4 教材数字通信系统原理(第四版),作者:Simon Haykin4. 教学重点•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线性调频、正交调频、MPSK等数字调制方式•数字信号检测与解调5. 教学建议1.增强实践意义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是一门典型的实践型课程,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具体应用操作的实践能力。

要提高实验课堂的安全保障工作。

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深入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关键因素。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数字通信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小组参与探讨问题,彼此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数据通信系统设计----《数据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摘要:随着各种网络的发展,数据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对数据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数据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简单设计了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利用嵌入式设备和终端计算机组成终端设备,通过公共电话网接入网路与中央计算机通信。

关键字:数据通信终端设备中央计算机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network,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has also been further improved. Of technology, data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the data communic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his report a simple design of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use of embedded devices and computer terminals to form a terminal device, access network and a central computer via the public telephone network communication. Keyword:Dat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central computer.目录1.绪论 02数据终端设备 (3)2.1终端设备选择 (3)2.2信源编译码 (4)2.2.1 HDB3码 (4)3 数据链路 (5)3.1.OSI参考模型 (5)3.1.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7)3.1.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7)3.1.3网络层(Network Layer) (7)3.1.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8)3.1.5会话层(Session Layer) (8)3.1.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8)3.1.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8)3.2 差错控制 (8)3.2.1 差错控制的方法 (9)3.2.2 差错控制的方式 (9)3.2.3 本设计的差错控制方案 (10)3. .2.4 汉明码 (11)3.3 复用技术 (12)3.3.1 时分复用 (13)4 数据电路 (15)4.1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15)4.2嵌入式监控设备与终端计算机的通信 154.2.1 RS232 (15)4.2.2 RS485 (16)4.3 终端计算机与中央计算机的通信 (17)4.3.1 调制解调器 (17)4.3.2 TCP/IP协议 (18)4.4传输信道 (19)4.4.1 通信设备 (20)4.4.2 通信线路 (20)5中央计算机系统 (21)5.1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及其网络连接 215.1.1 PC机硬件部分 (21)5.1.2 网络数据输入输出 (22)5.2 中央计算机系统软件 (23)6 总结 (23)参考文献 (24)1.绪论数据通信系统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处理设备将分布在各处的数据图1.1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本设计的设计具体系统框图如下:速率适配器图1-1 数据通信系统的总设计图本设计中各部分的信号处理及所用的公共电话网的结构图如下图1-2 终端设备信号流向及处理框图图1-3 终端计算机与中央计算机通信信号流向及处理框图图1-4公共电话网结构图(简要结构)2数据终端设备数据通信系统中靠近用户一侧的输入、输出设备的总称,如我们的 pc机、笔记本、手机都是数据终端设备,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产生数据和接受数据。

数据通信的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的课程设计

数据通信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包括数据通信的基本组成、传输介质、传输技术、网络结构、协议和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描述数据通信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识别和解释不同的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

3.理解网络结构和协议的基本概念。

4.分析数据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和编写简单的数据通信程序。

3.进行简单的网络设计和优化。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1.认识数据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培养对数据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理解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据通信的定义、组成、分类和性能指标。

2.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光传输等。

3.网络结构:网络拓扑、网络协议、网络分层模型等。

4.数据通信协议:TCP/IP、OSI、MAC、物理层协议等。

5.数据通信应用: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移动通信等。

教学大纲将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详细安排和进度规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讨论法:学生讨论数据通信的实际案例和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数据通信应用案例,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4.实验法:进行数据通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相关技术。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得到提升。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据通信教材作为主教材。

2.参考书:提供一批数据通信领域的经典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以便于讲解和演示。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解析

1 增量调制的基本概念在PCM 系统中,为了得到二进制数字序列,要对量化后的数字信号进行编码,每个抽样量化值用一个码组(码字)表示其大小。

码长一般为7位或8位,码长越大,可表示的量化级数越多,但编、解码设备就越复杂。

那么能否找到其它更为简单的方法完成信号的模/数转换呢?如图1.1所示:图1.1 增量调制波形示意图图中在模拟信号f(t)的曲线附近,有一条阶梯状的变化曲线f ′(t),f ′(t)与f(t)的形状相似。

显然,只要阶梯“台阶”σ和时间间隔Δt 足够小,则f ′(t)与f(t)的相似程度就会提高。

对f ′(t)进行滤波处理,去掉高频波动,所得到的曲线将会很好地与原曲线重合,这意味着f ′(t)可以携带f(t)的全部信息(这一点很重要)。

因此,f ′(t)可以看成是用一个给定的“台阶”σ对f(t)进行抽样与量化后的曲线。

我们把“台阶”的高度σ称为增量,用“1”表示正增量,代表向上增加一个σ;用“0”表示负增量,代表向下减少一个σ。

则这种阶梯状曲线就可用一个“0”、“1”数字序列来表示(如图 1.1所示),也就是说,对f ′(t)的编码只用一位二进制码即可。

此时的二进制码序列不是代表某一时刻的抽样值,每一位码值反映的是曲线向上或向下的变化趋势。

这种只用一位二进制编码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序列的方法(过程)就称为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 ),缩写为DM 或ΔM 调制。

增量调制最早由法国人De Loraine 于1946年提出,目的是简化模拟信号的t111111111t二进制码序列编码后的数字信号数字化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1) 在比特率较低的场合,量化信噪比高于PCM。

(2) 抗误码性能好,能工作在误比特率为210的信道中,而PCM则要10~3求信道的误比特率为410。

10~6(3) 设备简单,制造容易。

增量调制与PCM的本质区别是只用一位二进制码进行编码,但这一位码不表示信号抽样值的大小,而是表示抽样时刻信号曲线的变化趋向。

《数字通信原理》教案

《数字通信原理》教案
第一节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的基本概 念
一、语声信号编码的概念
语声信号编码——模拟话音信号的数字化(信源编码)。
二、语声信号编码的分类
波形编码——根据语声信号波形的特点,将其转换为数字信 号。
常见的有PCM、DPCM、ADPCM、DM等。 参量编码——是提取语声信号的一些特征参量,对其进行编
码。 特点:编码速率低,但语声质量要低于波形编码。 LPC等声码器属于参量编码。
法用低通滤波器准确地恢复原模拟话音 信号。
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为=8000, 抽样信号的频谱:频率成分有原始频带∽,的上、下边带。 (排列顺序) 3、带通型信号()的抽样 抽样定理 [若n次下边带、(n+1)次下边带与原始频带间隔相等——默认] 抽样信号的频谱:频率成分有原始频带∽,的上、下边带。 (排列顺序)
数码率的话音质量要求。
第四节 子带编码——SBC
子带编码的概念 首先将输入信号频带分割成不同的频带分量(称为子带),然后再分 别进行编码,这类编码方式称为频域编码。
复习题
1、一模拟信号频谱如下图所示,求其满足抽样定理时的抽样频率,并画出抽 样信号的
)。
∴此信号为低通型信号 满足抽样定理时,应有
(一次下边带:-原始频带=12-(2∽6)=6∽10 一次上边带:+原始频带=12+(2∽6)=14∽18 二次下边带:-原始频带=24-(2∽6)=18∽22 二次上边带:+原始频带=24+(2∽6)=26∽30 ) 2、一模拟信号频谱如下图所示,求其满足抽样定理时的抽样频率,并画出抽 样信号的 频谱。
•分类 线性编码与解码——具有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与解码
非线性编码与解码——具有非均匀量化特性的编码与解码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基本知识;2.能够理解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和调制技术;3.能够了解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4.能够设计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

二、教学内容1.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1.数字信号的概念和特点;2.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3.串行传输的实现方式:异步串行传输和同步串行传输;4.并行传输的实现方式:并行总线和矩阵式交换。

2. 数字信号的调制技术1.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区别;2.有线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QAM;3.无线数字调制技术:FSK、PSK、ASK、QAM、OFDM。

3. 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1.数字信号的调制过程;2.ASK、FSK、PSK、QAM 调制过程;3.数字信号的解调过程;4.ASK、FSK、PSK、QAM 解调过程。

4.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1.均衡器的功能和结构;2.载波恢复的基本原理;3.时钟恢复的基本原理;4.前向纠错码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2.采用PPT演示辅助教学;3.根据实验操作设计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4.设计小组项目,帮助学生合作完成实际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

四、教学评价1.能够设计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和调制技术;2.能够分析数字调制和解调过程;3.能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4.能够合作完成实际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项目。

五、教学资源1.课程讲义和 PPT 演示;2.实验室设备和数字通信系统设计软件;3.数字通信系统的相关书籍和文献。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组成;2. 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法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 了解数字通信系统中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等关键技术;4. 熟悉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评估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实际问题;2. 掌握使用相关工具软件对数字通信系统进行仿真、设计与调试;3. 能够撰写数字通信系统相关的技术报告和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 激发学生对数字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数字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上所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2. 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 数字信号的处理技术3.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常见数字调制技术:ASK、FSK、PSK- 数字解调技术及其应用4. 信道编码与差错控制-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常见信道编码技术:汉明码、卷积码、Turbo码- 差错控制方法:自动重发请求、前向纠错5.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与性能分析6. 实践教学环节- 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实际通信系统的故障排查与优化- 课程项目: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字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2.理解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和调制过程;3.熟悉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4.了解数字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5.能够运用数字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6.具备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能力;7.掌握常用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如TDMA、CDMA、WCDMA等;8.能够使用通信仿真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数字通信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通信基本原理: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数字信号的采样与量化、编码与调制;2.数字信号处理:信号滤波、噪声抑制、信号检测与估计;3.数字通信协议与标准:TDMA、CDMA、WCDMA等;4.数字通信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误码率分析、系统容量计算、调制方式选择;5.数字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4G、5G及未来通信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数字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原理和应用;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字通信原理》及相关参考书籍;2.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讲座、网络资源等;3.实验设备:数字通信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4.通信仿真软件:用于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通信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基带信号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字基带信号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任务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实现电路设计。

1、数字信源数字信源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

本单元产生NRZ 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170.5KB。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八选一mux81A:8位数据选择器4512三选一mux31A:8位数据选择器4512倒相器:非门74HC04抽样DFF1:D触发器74HC74二、工作原理(1)原理框图图数字信源原理框图(2)工作原理原理上数字信息可以表示成一个数字序列,实际传输中需要选择不同的波形来表示,本实验用NRZ波形讨论。

以NRZ信号为集中狂如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信号码速率为170.5KB,帧长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到底8位为1110010,另外16位任意。

在传输时把若干个码元组成一个个的码组,即一个个的字或句,通常称为群或帧。

群同步又称帧同步。

帧同步的主要任务是把字或句和码区分出来。

在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中,信号是以帧的方式传送。

每一个帧中包含多路。

接收端为了把各路信号区分开来,也需要帧同步系统。

帧同步是为了保证收、发各对应的话路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接收端就能正确接收发送端送来的每一个话路信号,当然这必须是在位同步的前提下实现。

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NRZ-OUT的无定义位为0,帧同步码为1110010,数据1为01100111,数据2为10001101。

FS信号的低电平、高电平分别为4位和8位数字信号时间,其上升沿比NRZ-OUT码第一位起始时间超前一个码元。

FS信号、NRZ-OUT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三、设计实现(1)原理图原理图与器件的连接(2)各部分器件描述三选一三选一电路S4、S5信号分别输入到mux31A的地址端S0和S1,mux81A的S0、S1、S2输出的3路串行信号分别输入到mux31A的数据端D0、D1、D2,mux31A的输出端即是一个码速率为170.5KB的2路时分复用信号,此信号为单极性不归零信号(NR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通信原理系别:三系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成绩:指导教师:开课时间:2010~2011学年学期一.设计题目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仿真设计二.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a .利用所学的《通信原理及应用》的基础知识,设计一个 2ASK 数字调制器。

完成对 2ASK 的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设计,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要求理解2ASK 信号的产生,掌握 2ASK 信号的调制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画出实现框图。

b .设计一个 2FSK 数字调制器。

要求给出 2FSK 的产生原理框图(调频法、键控法、 SystemView 仿真电路图、调制解调的原理框图, 给出信号的频谱图、调制前与借条后数据波形比较覆盖图,加噪前后相关波形。

三.进度安排5.28-5.29 图书馆查阅资料,确定选题,思考总体设计方案熟悉软件的编程环境推荐的参考资料有:《 MA TLAB 通信工程仿真》《 MA 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 MA TLAB 在通信系统建模中的应用》5.30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与设计5.31 各部分的具体实现6.01— 6.02 程序调试并程序注释6.03 整理完成设计报告四.成绩评定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考勤与课堂表现、程序设计成绩和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比例为 30%,50%,20%.(1平时成绩:无故旷课一次,平时成绩减半;无故旷课两次平时成绩为 0分,无故旷课三次总成绩为 0分。

迟到 15分钟按旷课处理(2设计成绩:按照实际的设计过程及最终的实现结果给出相应的成绩。

(3设计报告成绩:按照提交报告的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备注:每人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和电子稿各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按照模板撰写内容,要求详细、准确、完整。

第一部分 1 2ASK调制方法1. 基本原理调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幅度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频率和初始相位保持不变。

在 2ASK 中,载波的幅度只有两种变化状态,分别对应二进制信息“ 0”或“ 1” 。

一种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二进制振幅键控方式称为通—断键控(OOK , 其表达式为: = (t e O O K ⎪⎩⎪⎨⎧-时发送“ 以概率”时发送“以概率" 01, 01, cos P P t A c ω (1-1 典型波形如图 1-1所示:图 1-12ASK 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t t s t c ASKeωcos ( (2= (1-2∑-=ns n T a n t g t s ( ( (1-4时钟:T s - 码元持续时间;g (t - 持续时间为 T s 的基带脉冲波形,通常假设是高度为 1,宽度等于 T s 的矩形脉冲;an- 第 N 个符号的电平取值,若取⎩⎨⎧-=P 10P, 1,概率为概率为 a n 则相应的 2ASK 信号就是 OOK 信号。

2ASK/OOK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键控法,相应的调制器如图 1.2。

图 (a 就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的方法, 用乘法器实现; 图(吧是一种数字键控法,其中的开关电路受 s(t控制。

(a 模拟相乘法(b数字键控法图 1.22 2ASK的解调方法与 AM 信号的解调方法一样。

2ASK/OOK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同步检测法 ,相应的接收系统方框图如图 :(a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b相干解调图 1.3 2ASK/OOK调制框图3 解调模块解调模块中, 相干解调法经过相乘器—低通—抽样判决后输出; 非相干解调经过整流—低通—抽样判决后输出。

这里调制信号省略了经过带通滤波器这一环节,影响不大。

低通滤波器后面整个部分是抽样判决器。

其中,抽样由同步冲激信号与解调信号相乘实现, 信号值与开关门限值进行比较后, 若信号值较大, 则输出 1,否则输出 0,这样就实现了判决功能。

原理图如图 14所示,参数表如表 4所示。

Simulink 解调模块4 2ASK的仿真1、 2ASK 信号的调制仿真如图 1.4所示。

Token5输出频率为 20Hz, 幅值为 500e-3的矩形波作为调制电路输入信号, token7输出频率 80Hz, 幅值为 1V 的正弦波, Token6为乘法器,矩形波与正弦波经乘法器相乘输出 2ASK/OOK信号。

Token8、 Token9为分析观察点。

图 1.4 2ASK 调制图Token8显示波形(随机数字信号 :Token9显示波形(2ASK 调制信号2、 2ASK 信号的解调仿真Token0, Token2,Token9,Token17,Token18 组成 2ASK 调制电路Token10,Token11,Token12,Token13,Token14,Token15组成 2ASK 相干解调电路,Token10、 13为抽样判决器; Token11、 17为相乘器; Token10、 13为抽样判决器; Token7为逻辑缓冲器; Token18, 19,20为分析观察点 .2ASK 调制信号波形 Token18:输入随机数字序列:2ASK 相干解调输出波形:相干解调法输出波形, 可见与上面的基本相同, 相比于调制信号在时间上有一定延迟, 但基本上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1] 樊昌信,曹丽娜 . 通信原理(第 6版 .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2] 王力宁 .MATLAB 与通信仿真 .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3] 陈亚勇等 .MATLAB 信号处理详解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第二部分1 2FSK调制方法1. 基本原理调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其振幅保持不变。

在 2FSK 中,载波的频率随二进制基带信号在 f1和f2两个频率点之间变化。

其表达式为:= (2t e FSK ⎪⎩⎪⎨⎧++时发送“ ”时发送“ " 0, cos(1, cos 21(ϕωϕωn n t A t A (2-1:图 2.1 2FSK信号时间波形由图可见, 2FSK 信号的波形(a 可以分解为波形(b 和波形(c , 也就是说, 一个 2FSK 信号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载频的 2ASK 信号的叠加。

因此,2F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也可写成:式中:g (t 为单个矩形脉冲,宽度等于 Ts⎩⎨⎧-=P P a n 10, 1, 概率为概率为n是an的反码。

2 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通常有两种:模拟调制法(相乘器法和键控法,相应的调制器如图 2.2。

图(a 就是一般的模拟幅度调制的方法,用乘法器实现; 图(b 是一种数字键控法,其中的开关电路受 s(t控制。

(b 数字键控法图 2.2 2FSK 调制框图2FSK 信号有两种基本的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 (包络检波法和相干解调 (同步检测法 ,相应的接收系统方框图如图 :(a 非相干解调(包络检波(b 相干解调(同步检测图 2.3 2FSK信号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图下图为 2FSK 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图 2.4 2FSK信号非相干解调过程的时间波形 3 2FSK 信号调制电路设计 (1 2FSK 的调制部分打开 simulink 工具箱,点击 file 图标,选择新建中的 model ,新建一个仿真空白模型,将 2FSK 信号调至所需要的模块拖入空白模型中,也可点击鼠标左键单击“add to untitled” 。

下图中 Pulse Generator 模块为正弦基带信号模块, Sine wave1, Sine wave2为频率为 f1和 f2载波模块, Product 为乘法器模块, Scope 为示波器模块, NOT 为反相器模块, Power Spectral是功率谱模块, To File为封装模块,目的是方便调用调制部分。

2FSK 信号是由频率分别为 Sine wave1和 Sine wave2的两个载波对信号源进行频率上的控制而形成的,其中 Sine wave1和 Sine wave2是两个频率有明显差别的且都远大于信号源频率的载波信号。

调制模型图如下图所示:2FSK 信号调制部分的 simulink 模型方框图(2 2FSK 的调制部分参数设置载波 sin wave1的参数设置其中 f1幅度为 2;频率 3HZ ;采样时间为 0.002的信号。

载波 sin wave2的参数设置其中 f1幅度为 2;频率 2HZ ;采样时间为 0.002的信号。

本信号源 s(t序列是用随机的 0 1信号产生,在此为了方便仿真就选择了基于采样的 Pulse Generator信号模块其参数设置如下:基带信号 Pulse Generator信号模块参数设置其中方波是幅度为 1,周期为 3,占 1比为 1/3的基于采样的信号。

(3 2FSK 的调制部分仿真以及功率谱分析经过以上参数的设置后就可以进行系统的仿真,其各点的时间波形如下:2FSK 调制波形图4 加入高斯噪声的 2FSK 非相干解调高斯噪声是指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即正态分布的一类噪声。

在理想信道调制与解调的基础上, 在调制信号上加入高斯噪声, 把 Simulink 噪声源下的高斯噪声模块(Gaussian Noise Generator加入到模型中。

噪声参数设置、模型与波形图如下:图 3-19 2FSK加入高斯噪声模型图 3-20 高斯躁声 Variance 参数设置为 1原理想信道下的 2FSK 解调图方差为 1时候的高斯躁声下的 2FSK 解调图如图所示,图 3-19为理想信道解调波形,均为加入高斯噪声的波形,可通过修改参数表中的方差来改变加入噪声的大小,把噪声的方差设为 1,与理想信道的输出波形相比较可以看出, 波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 当方差为 1的时候比较接近原理想信道下的波形图不同的噪声使信号发生失真的参数各不相同。

在现实生活中, 无处不存在着噪声, 因此研究如何减小噪声对信道的影响有着重大意义。

5 2FSK的仿真1、 2FSK 信号调制图如图 3.1所示图 3.1 2FSK 调制图Token8为随机数字信号, F=30Hz,A=500e-3,Token9为延迟, Token7,12为载波信号, 频率和幅度分别为:75Hz,1V;150Hz,1V , Token10,13,14,15为观测点, 且 Token 14输出为 2FSK 调制信号;Token10输出:Token13输出:Token15:2FSK 调制信号(Token14输出2. 2FSK 信号解调的仿真如图 3.1为 2FSK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电路,输入随机数字信号频率为 10Hz, 载波分别为 90Hz 和 120Hz,Token0,1,3,15,20,32组成 2FSK 调制电路 ,Token4,5,24,25,12,27,28,29,14,10组成 2FSK 信号非相干解调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