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四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得主旨,准确把握本文得中心论点。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本文幽默犀利得语言风格,正确理解运用反证、具有讽刺意味得语句。
3.通过诵读、讨论,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得含义。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对比、举例、比喻等进行论证得方法。
4.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态度,掌握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得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得主旨,准确把握本文得中心论点。
2.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本文幽默犀利得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得含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本篇文章得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3、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得主旨,准确把握本文得中心论点。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学习本篇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学法:1、预习课文,解决文中字词障碍,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协助。
3、各小组间相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二: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自主学习三:了解议论文得特点,有哪些论证方法。
二、目标深化,交流探究
交流探究一
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就是我国现代伟大得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她一生有大量得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得发展有巨大得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得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拿来主义》最初发表于1934年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实行屈膝投降得卖国政策,对内采取高压政策,进行反革命得军事“围剿”与文化“围剿”。文化界反动文人得复古主义逆流,资产阶级买办文人得“全盘西化”思想甚嚣尘上。为了促进革命文化得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与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得讨论。许多人在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得问题上,存在着错误认识与糊涂观念。为了揭露与打击敌人,澄清错误认识,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得主张。“拿来主义”就是鲁迅先生创造得通俗形象得新名词,它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得基本观点与科学态度。
交流探究二
(快速朗读课文)
1、思考:“拿来”得观点就是在哪一个自然段提出来得,就是从哪一个自然段开始阐述得?(听完录音后回答)
明确:第2自然段点到“拿来”后,第5、6自然段再次点到,直到第7自然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2、思考: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与“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交流探究三
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1.文章总得论题就是什么?
提示:这实际上涉及文章中“大宅子”得比喻内涵。
明确:笼统地说,本文谈得就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得问题。
2.文章前半部分重在批判“送去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谈起?
提示:我们不妨先瞧清王朝得“闭关主义”。当时清政府以“国情特别”等为借口,盲目排外,与世隔绝,“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结果使古老得中国处于腐败落后得境地,最终在别人得枪炮面前,不堪一击,“碰了一串钉子”。
明确:国民党得“送去主义”与清王朝得“闭关主义”有着内在得历史得联系,而且二者在本质上就是一致得。
“闭关自守”得“大门”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就是就会由“闭关主义”走向极端“送去主义”。作者从历史上得“闭关主义”起笔,意在说明:(1)二者就是衣钵相传得;(2)都就是腐朽、落后、反动得本质得反映。
3.作者在哪一自然段提出拿来主义得内涵?
提示:作者就是在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得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对“拿来主义”得确立与论证得。
明确:这就是文章第7自然段提出来得。关于拿来主义,说得明白些,就就是用自己得脑袋去分析,用自己得眼睛去鉴别,用自己得双手去拿来。
4.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
提示:第7自然段劈头一个关联词语“所以”,这就表明,前文所述都就是属于“我们自己来拿”得原因。
明确:(1)第1、2自然段所论,就是“现在成了什么都就是‘送去主义’”,“送去主义”乃就是一种“有往而无来”得行径,它与“礼尚往来”得交往原则不符。
(2)第3、4自然段所论,就是“送去主义”必然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得子孙……讨一点残羹冷炙”,按照历史得发展,长此下去,必然让我们得子孙沦为乞丐,让我们得民族亡国灭种,让我们得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受奴役得悲惨境地。用《“友邦”惊诧论》中得话说,就就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发展得逻辑,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得“拿来主义”。
(3)第6自然段就是揭示“送来”得危害性。一味地听凭“送来”,必然招致帝国主义得进一步侵略,“鸦片”、“香粉”等已经充斥我们得市场,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这样得现实教训,我们应该吸取,铭记在心。
5.文章第8、9自然段得内容就是什么?
提示:联系上下文,对第8、9两个自然段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第8自然段批判对待外国文化得错误态度,第9自然段阐明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得态度与方法。至于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就是总结全文,阐述实行“拿来主义”得要求与重大意义。
三、目标展示,反馈评价
1、分组展示自主、学习内容。
2、各组评价打分。
四、目标达成,拓展提升
运用“拿来主义”观点,就“上网对中学生得成长就是否有益”,谈谈自己得想法,做好辩论得准备。
第二课时
一、目标引领,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本文幽默犀利得语言风格,正确理解运用反证、具有讽刺意味得语句。
2.通过诵读、讨论,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得含义。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类比、对比、举
例、比喻等进行论证得方法。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 学习本节课,重点就是品味本文得语言风格,了解本文得论证方法。
学法:1、预习课文,勾画出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得语句,并做批注。找出文中运用反证得语句。
2、分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协助。
3、各小组间相互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二:通过诵读、讨论,正确理解文章中各个比喻得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