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断句教案初中

文言文断句教案初中

文言文断句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2. 学会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1.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断句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相关材料。

2. 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如词语、句式等。

2. 提问:你们觉得文言文难吗?为什么?二、讲解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讲解断句的定义和作用。

2. 介绍常用的断句方法和技巧,如根据虚词、根据句式、根据意义等。

3.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进行断句。

三、练习断句(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文言文片段,要求他们进行断句。

2. 学生在断句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断句成果,讨论其中的疑问。

四、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15分钟)1. 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语的单音节性、句式的固定性等。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语言特点。

五、阅读理解(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些文言文片段,要求他们进行阅读理解。

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成果,讨论其中的疑问。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断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阅读一篇文言文,并进行断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断句的基本技能。

同时,通过练习和阅读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基本概念1.1 文言文断句的定义1.2 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1.3 文言文断句与现代文断句的异同第二章:文言文断句的原则与方法2.1 断句原则2.1.1 保持语句的完整性2.1.2 遵循语法结构2.1.3 符合逻辑关系2.2 断句方法2.2.1 语义单位划分法2.2.2 标点符号辅助法2.2.3 历史背景了解法第三章: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实践3.1 常见断句标志词3.1.1 语气词3.1.2 连词3.1.3 句首词3.2 特殊句式断句3.2.1 省略句3.2.2 倒装句3.2.3 被动句3.3 断句实践练习第四章:文言文断句策略与误区4.1 文言文断句策略4.1.1 抓住关键词4.1.2 分析句子成分4.1.3 推理句子关系4.2 文言文断句误区4.2.1 过度断句4.2.2 忽略标点符号4.2.3 受现代汉语习惯影响第五章: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解析5.1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示例5.2 解析断句方法与思路5.3 断句答案与解析第六章:文言文断句中的特殊现象6.1 名词前置6.2 动词宾语前置6.3 形容词后置6.4 定语后置6.5 补语后置第七章:诗词中的断句技巧7.1 诗词断句的特点7.2 诗词断句的原则7.3 诗词断句的实践案例7.4 高考诗词断句真题解析第八章:文言文断句在实际阅读中的应用8.1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8.2 文言文断句在阅读中的重要性8.3 断句在文言文翻译中的应用8.4 断句在文言文写作中的作用第九章:文言文断句的练习与提高9.1 断句练习的方法9.2 断句练习的资源9.3 如何评估断句练习的效果9.4 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的策略第十章: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策略10.1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型分析10.2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要点10.3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策略10.4 高考文言文断句备考误区与规避第十一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知识11.1 古代文化知识在文言文断句中的作用11.2 常见古代文化知识举例11.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古代文化知识11.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分析第十二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学常识12.1 古代文学常识在文言文断句中的重要性12.2 古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12.3 著名古代文学家及其作品12.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文学常识分析第十三章:文言文断句与历史事件13.1 历史事件在文言文断句中的作用13.2 重大历史事件举例13.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历史知识13.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历史事件分析第十四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人物14.1 古代人物在文言文断句中的重要性14.2 著名古代人物及其事迹14.3 如何在断句过程中运用古代人物知识14.4 高考文言文断句真题中的古代人物分析第十五章: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与复习策略15.1 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的重要性15.2 高考文言文断句综合训练的方法15.3 高考文言文断句复习策略15.4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应试技巧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高考文言文断句展开,涵盖了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技巧与实践、策略与误区、真题解析、特殊现象、诗词中的断句技巧、实际阅读中的应用、练习与提高以及备考策略等内容。

初中古文断句教案模板

初中古文断句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断句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断句方法,准确把握句子结构。

(2)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文,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断句。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断句心得。

(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享断句经验,其他组进行点评。

(3)教师总结各组的断句方法,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实践练习(1)教师出示文言文段落,学生进行断句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3)学生展示自己的断句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 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评估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运用断句规则,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文言文材料。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介绍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a. 按照句子成分进行断句。

b. 遵循句子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

c. 注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

2. 示范讲解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a. 以具体的文言文句子为例,展示断句的过程。

b. 分析句子中的停顿和语气词,如“也”、“乎”等。

c.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

3. 学生练习断句,教师点评和指导。

a. 提供一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

b.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断句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c. 针对学生的断句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教学反思与拓展: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断句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文言文断句的要点和技巧,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3. 推荐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材料,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4. 鼓励学生多阅读文言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文言文断句规则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识别和应用文言文特殊断句现象的能力。

3. 通过断句实践,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特殊文言文断句现象的识别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对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断句处理。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文言文案例、讨论手册。

九、教学内容与步骤:1. 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断句现象。

a. 列举常见的特殊断句现象,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断句规则;2.掌握文言文的断句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断句规则文言文的断句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句号、问号、感叹号结尾的句子,应当断句;2.以“而”、“乃”、“则”、“故”、“然”、“且”、“或”、“亦”、“不”、“以”等连词连接的句子,应当断句;3.以“之”、“者”、“也”、“矣”、“乎”、“哉”等语气助词结尾的句子,应当断句;4.以“是”、“此”、“彼”、“其”、“夫”、“然”等指示代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5.以“若”、“如”、“似”、“好”、“恶”等比较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6.以“虽”、“然”、“但”、“亦”等转折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7.以“因”、“由”、“为”、“以”等表示原因、目的、手段等的介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8.以“有”、“无”、“多”、“少”等数量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9.以“曰”、“言”、“语”等动词开头的句子,应当断句。

2.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文言文的断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语法结构断句。

例如,主谓结构、宾语结构、定语结构、状语结构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2.按照意义断句。

例如,一个完整的意思应当放在一个句子里,如果一个句子的意思不完整,就需要断句;3.按照语气断句。

例如,一个句子的语气发生变化,就需要断句。

3. 文言文的断句实例以下是一些文言文的断句实例:1.“夫人之相夫也,始合而别终,故曰配也。

”(《礼记·曲礼上》)夫人之相夫也,始合而别终,故曰配也。

2.“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谋攻》)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庄子·逍遥游》)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够正确进行文言文的断句和文段编排。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断句基本概念。

2.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方法。

3.文言文的段落编排和排比技巧。

三、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以引入句子的长度和长句子的阅读难度,从而引出文言文的断句教学。

通过展示一段复杂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长句子的繁琐和阅读难度,并引出断句的必要性。

2.呈现将一段文言文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辨别其中的句子和段落。

教师可以进行点拨和提示,让学生逐渐意识到文言文中断句的重要性。

3.讲解(1)文言文断句的概念文言文断句是指对文言文中的长句子进行合理的分割和排版,使其便于阅读和理解。

文言文断句的目的是让读者明了文言文的意思,能够顺畅地阅读。

(2)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方法1)依据语法和上下文,进行意义的分隔。

2)避免将句子断成无法理解的词组,或将一个完整的句子断成两个以上的子句。

3)依据语气和情感,进行断句。

例如:停顿、抑扬顿挫等。

4)减少断句的数量,保证整个句子的表达逻辑顺畅。

5)不同的文体和文种,断句方式也不同。

(3)文言文的段落编排和排比技巧进行文言文的段落编排时,一般要保证每个段落的主题清晰明确,分别安排不同的话题,或者以时间、因果、对比等方式进行排比,以突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和意义。

4.练习将几段文言文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断句,并说明断句依据。

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断句练习。

教师可以检查并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总结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关注文言文的断句和排版。

并告诉学生,断句不仅是阅读理解的必备技能,也是写作和翻译的关键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文言文的断句原则和方法,以及文段编排和排比技巧。

2.教学难点:文言文断句的技巧和方法需要大量实践练习,需要教师进行误导分析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设计一篇文言文,并进行断句练习。

2.整理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文言文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如“字句意思完整”“语法结构合理”等。

(2)常见的断句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句式等。

2、难点(1)如何准确判断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

(2)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断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断句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断句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究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并理解,从而引出断句的重要性。

(2)讲述一些因为断句错误而导致误解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介绍文言文断句的定义和作用。

断句是指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文意和语法结构,在句中恰当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以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2)讲解断句的基本原则①字句意思完整一个句子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断句时要保证每个断句部分都能独立表达一定的含义,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割裂开来。

例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正确的断句应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语法结构合理要符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等。

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应断为“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介绍常见的断句标志①虚词常见的虚词如“乎、也、矣、焉、哉、耳、耶、之”等,往往出现在句尾或句中,表示语气或停顿。

例如:“夫战,勇气也”,“也”字在这里表示判断语气。

②对话标志“曰、云、言”等词后面通常要断开。

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断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句式排比、对偶、反复等句式,其结构整齐,断句时可以参考。

比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可断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断句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意义单位、语气词、虚词等。

2.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语法分析、标点符号、语感判断等。

3. 实践练习:对给定的文言文进行断句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断句练习来提高断句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

3.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断句技巧,提醒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断句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断句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进行阅读和断句练习。

2. 比赛活动:组织文言文断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文化讲解:讲解一些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词汇含义,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断句练习和相关信息。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文言文断句的参考书籍。

九、教学建议:1.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断句技巧。

2. 反复练习:断句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鼓励学生多做练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概述1.1 文言文断句的定义与重要性1.2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3 文言文断句的实用技巧与注意事项第二章: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2.1 基于语法结构的断句方法2.2 基于虚词的断句方法2.3 基于句式的断句方法第三章:文言文断句的实用技巧3.1 利用标点符号与文言文的特殊符号进行断句3.2 结合上下文意进行断句3.3 借助诗词、成语等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断句第四章:文言文断句实例分析4.1 实例一:《滕王阁序》断句分析4.2 实例二:《出师表》断句分析4.3 实例三:《岳阳楼记》断句分析第五章:文言文断句的练习与提高5.1 断句练习题设计与布置5.2 学生断句练习指导与评价5.3 断句技巧的总结与提高第六章:特殊文言文断句现象6.1 专有名词、、书名的断句6.2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的断句6.3 特殊句式的断句方法与技巧第七章:文言文断句与翻译7.1 断句对翻译的影响7.2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断句技巧7.3 断句在古文翻译中的应用实例第八章:文言文断句与现代汉语的关系8.1 文言文断句对现代汉语的影响8.2 如何从现代汉语的语境出发进行文言文断句8.3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文言文断句错误分析第九章:文言文断句在教学中的应用9.1 文言文断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9.2 文言文断句教学策略与方法9.3 文言文断句教学案例分享第十章:文言文断句的拓展与研究10.1 文言文断句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10.2 文言文断句相关学术资源与推荐阅读10.3 文言文断句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文言文断句的定义与重要性:环节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概念和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补充和说明可以包括文言文断句在文献整理、古代文化传承、以及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此环节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补充和说明可以详细介绍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具体操作步骤,如利用语法结构断句时要注意主谓宾的完整性,利用虚词断句时要考虑虚词的用法和语境等。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概述1.1 文言文的特点解释文言文的概念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强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1.2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语义单位原则:根据意义单位进行断句语法结构原则:根据语法结构进行断句修辞手法原则:根据修辞手法进行断句第二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技巧2.1 利用虚词断句介绍常见的虚词及其用法举例说明利用虚词断句的方法2.2 利用句式特点断句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指导如何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断句2.3 利用修辞手法断句解释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演示如何根据修辞手法进行断句第三章:文言文断句的实践练习3.1 短文断句练习提供一些短文,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引导学生分析短文中的语义单位、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3.2 长文断句练习提供一些长文,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引导学生注意长文中的章节划分和段落结构第四章:文言文断句的注意事项4.1 避免断句错误分析常见的断句错误及其原因指导如何避免断句错误4.2 保持句子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强调断句时要注意保持句子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提供一些断句后的句子,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第五章:文言文断句的应用5.1 文言文翻译解释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演示如何利用断句技巧进行文言文翻译5.2 文言文复述指导如何利用断句技巧进行文言文复述提供一些文言文段落,让学生进行断句后复述5.3 文言文鉴赏解释文言文鉴赏的意义和目的指导如何利用断句技巧进行文言文鉴赏第六章:文言文断句与古代文化知识6.1 古代文化背景对断句的影响介绍古代文化知识对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分析古代习俗、礼仪、官职等对断句的指导作用6.2 诗词歌赋中的断句技巧解析诗词歌赋的特殊断句规律提供实例,指导学生如何断句诗词歌赋第七章:文言文断句与文学鉴赏7.1 断句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阐述断句对文学作品节奏、韵律的影响分析断句如何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7.2 文学作品断句实践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断句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断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情感第八章:文言文断句与历史研究8.1 断句在历史文献研究中的应用介绍断句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何通过断句,准确解读历史文献8.2 历史文献断句案例分析提供历史文献断句的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断句技巧,进行历史文献的研究第九章:文言文断句与现代语境的融合9.1 断句在现代语境下的创新应用探讨文言文断句在现代语境下的转化与创新分析如何将断句技巧应用于现代文本创作9.2 现代语境下断句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在现代文中运用断句技巧讨论断句在提升现代文表达效果中的作用第十章:文言文断句的综合训练与评价10.1 断句技巧的综合训练设计断句技巧的综合训练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断句技巧10.2 断句技巧的评价与反思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断句技巧的应用效果提供改进意见,促进学生断句能力的提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则包括语义单位原则、语法结构原则和修辞手法原则。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断句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1.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概念和意义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文言文断句的技巧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文言文断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举例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1.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二章: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2.1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2.2 教学内容语义原则:根据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断句语法原则: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断句修辞原则:根据句子的修辞手法进行断句2.3 教学活动讲解语义原则,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断句讲解语法原则,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断句讲解修辞原则,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句子的修辞手法进行断句2.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基本原则进行断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三章:文言文断句的技巧3.1 学习目标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3.2 教学内容利用虚词进行断句:虚词如“也”、“乎”、“矣”等,常用于表示停顿或语气,可作为断句的参考利用句式结构进行断句:文言文中存在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可根据这些结构进行断句利用上下文进行断句:通过分析上下文的意思和语境,判断句子的断句位置3.3 教学活动讲解利用虚词进行断句的技巧,举例示范讲解利用句式结构进行断句的技巧,举例示范讲解利用上下文进行断句的技巧,举例示范3.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断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四章:文言文断句实例分析4.1 学习目标学会运用所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文言文断句4.2 教学内容分析文言文断句实例,运用所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断句4.3 教学活动给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尝试进行断句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断句方法和结果4.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文言文断句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五章:文言文断句的练习与提高5.1 学习目标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5.2 教学内容进行文言文断句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3 教学活动给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断句心得和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5.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继续进行文言文断句练习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六章:文言文断句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6.1 学习目标学会在阅读理解中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6.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6.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断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举例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6.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运用所学断句技巧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七章:文言文断句在翻译中的应用7.1 学习目标学会在翻译中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7.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7.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断句在翻译中的作用举例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7.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翻译中运用所学断句技巧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八章:文言文断句在古代文学鉴赏中的应用8.1 学习目标学会在古代文学鉴赏中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8.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在古代文学鉴赏中的重要性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古代文学鉴赏能力8.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断句在古代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举例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古代文学鉴赏能力8.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古代文学鉴赏中运用所学断句技巧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九章:文言文断句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9.1 学习目标学会在学术研究中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9.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学术研究质量9.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断句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举例示范,让学生通过练习了解如何运用断句技巧提高学术研究质量9.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运用所学断句技巧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第十章:文言文断句的综合运用与拓展10.1 学习目标学会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运用文言文断句技巧10.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如何拓展文言文断句的学习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文言文断句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运用分享文言文断句的学习资源和拓展方法10.4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运用所学断句技巧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估,给予反馈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文言文断句的概念和意义解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共含13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二、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找虚词,定句读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例如: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断句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能够正确断句并翻译简单的文言文。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文言文的翻译。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断句和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

2. 实践法:让学生练习断句和翻译,给予指导和反馈。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实例分析,练习题。

2. 文言文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进行练习。

3. 断句符号:准备一些断句符号用于指导学生断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文言断句的原则和技巧,分析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给出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尝试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和翻译中的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言断句的重要性和技巧。

6. 作业:布置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尝试断句和翻译,进一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2. 对比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让学生对比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互动1. 问答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断句和翻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分享心得: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断句和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断句的准确性和翻译的通顺程度。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教案:
一、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断句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
1.提供大量文言文语料,让学生自主断句,然后与同学讨论对比,互相学习。

2.给学生展示一些断句常用的规则和技巧,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断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提供一段文言文原文,要求学生自主断句,并与同学讨论对比。

2.展示: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断句常用的规则和技巧,如“对称断句法”、“逻辑断句法”等。

3.实践:教师提供更多的文言文语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断句规则和技巧进行断句,并与同学一起讨论。

4.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到的断句规则和技巧,并强调它们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文章,并将其中的长句子进行断句,然后给出自己的断句理由。

初中文言文断句教案

初中文言文断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断句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一些常见的文言文断句示例。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2. 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准确地断句和朗读文言文。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和应用。

2. 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熟练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选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文言文的特点。

【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主谓宾的断句、修饰成分的断句等。

通过具体的文言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断句和解释。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和讨论。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断句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主谓宾的断句、修饰成分的断句等。

通过具体的文言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断句和解释。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和讨论。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断句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和练习。

七、教学策略【情境创设】通过讲解文言文的故事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展示文言文句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断句的效果。

【互动交流】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第一章:文言文断句概述1.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1.2 文言文断句的意义1.3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句首发语词和句尾语气词2.1 句首发语词的作用和识别2.2 句尾语气词的种类和作用2.3 实例分析:句首发语词和句尾语气词的运用第三章:名词和代词3.1 名词的指代作用3.2 代词的种类和指代范围3.3 实例分析:名词和代词的断句应用第四章:虚词4.1 虚词的分类和用法4.2 常见虚词的断句功能4.3 实例分析:虚词在文言文断句中的应用第五章:固定结构5.1 固定结构的类型和特点5.2 固定结构的断句方法5.3 实例分析:固定结构在文言文断句中的识别与应用第六章:动词和形容词6.1 动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断句6.2 形容词的作用和断句技巧6.3 实例分析:动词和形容词在文言文断句中的应用第七章:数量词和名词短语7.1 数量词的用法和断句7.2 名词短语的类型和断句技巧7.3 实例分析:数量词和名词短语在文言文断句中的作用第八章:疑问句和反问句8.1 疑问句的种类和断句特点8.2 反问句的形式和断句技巧8.3 实例分析:疑问句和反问句在文言文断句中的识别与应用第九章:并列句和复句9.1 并列句的类型和断句方法9.2 复句的结构和断句技巧9.3 实例分析:并列句和复句在文言文断句中的断句策略第十章:特殊句式10.1 倒装句的种类和断句10.2 被动句的用法和断句技巧10.3 实例分析:特殊句式在文言文断句中的识别和应用第十一章:文言文断句实践(一)11.1 短文断句练习11.2 长文断句练习11.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十二章:文言文断句实践(二)12.1 诗歌断句练习12.2 散文断句练习12.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十三章:文言文断句实践(三)13.1 经典文献断句练习13.2 历史文献断句练习13.3 实例分析与讲解第十四章:文言文断句的考核与评估14.1 断句能力的考核方式14.2 断句成果的评估标准14.3 提高断句能力的建议第十五章:文言文断句技巧的应用15.1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15.2 文言文研究的应用领域15.3 实例分析:文言文断句技巧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文言文断句技巧展开,涵盖了从断句概述到断句实践的各个阶段。

《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

《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明确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语感。

3、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如“字句意思完整”“语法结构合理”“修辞技巧运用”等。

(2)学会运用常见的断句标志,如“虚词”“对话词”“句式整齐”等。

2、教学难点(1)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断句方法,准确判断文言文的断句位置。

(2)理解文言文的文意,避免因断句错误而导致文意曲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断句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断句中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段没有断句的文言文,让学生尝试阅读并理解,从而引出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断句的基本原则(1)字句意思完整:一个句子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断句时不能割裂。

例如:“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正确的断句应该是“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样每个短句都表达了相对完整的意思。

(2)语法结构合理:要符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要清晰。

比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应断为“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符合正常的语法结构。

(3)修辞技巧运用:注意文言文常见的修辞,如排比、对偶等,断句要体现其结构特点。

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断句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体现了对偶的修辞。

2、断句的常见标志(1)虚词:一些虚词往往是断句的重要标志,如“夫、盖、唯、且、若夫、至于”等常位于句首;“也、矣、乎、哉、焉、耳”等常位于句尾。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虚词法、实词法、句式法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准确断句的能力。

2、难点(1)理解一些特殊句式和文言词汇对断句的影响。

(2)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断句方法,准确把握文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因为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想请一位先生教他儿子读书。

他与先生商定:“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先生理解为“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欣然答应。

但到了吃饭时,财主却只给先生一盘青菜。

先生很生气,财主却振振有词地说:“我写的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可见,断句不同,意思大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2、知识讲解(1)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a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在断句之前,要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这是正确断句的基础。

b 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

可以先从容易判断的地方入手,如标志性的虚词、句式等,然后再逐步解决较难的部分。

c 结合上下文,尊重原文语境。

断句时要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环境,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句。

(2)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a 虚词法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其固定的用法和位置,如“夫、盖、唯、若夫、且夫”等常用于句首;“也、矣、乎、哉、焉、耳”等常用于句尾;“以、于、为、而、则”等常用于句中。

根据这些虚词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例如:“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句首的“夫”字是发语词,应在此断句。

文言文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 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如虚词法、实词法、句式法等。

能够准确断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2、难点如何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语法结构进行合理断句。

应对一些特殊句式和复杂的语言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我这里有一段没有标点的文言文,看看谁能最快读通顺。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大家是不是读得磕磕绊绊,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断句呀?这就是因为没有标点,咱们读起来就很困难。

其实在古代呀,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得靠咱们自己去断句。

今天咱们就来学学这神奇的文言文断句技巧!(二)知识讲解1、虚词法咱们先来说说虚词法。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会用“啊”“呀”“呢”这些词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些常见的虚词,比如“之”“乎”“者”“也”等等。

这些虚词通常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说“夫环而攻之而不胜”,这里的“夫”就是一个发语词,一般在它前面断句。

再比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也”字后面通常要断句。

2、实词法实词就是有实际意义的词,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通过找这些实词,我们也能断句。

举个例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咱们可以先找到“君子”“食”“居”“事”“言”这些实词,然后根据它们来断句。

3、句式法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的句式,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等。

掌握这些句式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为……所……”是被动句,“何……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三)练习巩固好啦,咱们学了这么多方法,现在来练练手。

给大家一段文言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大家先用刚刚学的方法试着断句,然后咱们一起交流。

《如何进行文言断句》教案

《如何进行文言断句》教案

《如何进行文言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文句读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游子的家书》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外出做生意,半年未归,家里父母十分牵挂。

终于有一天,父母收到了孩子的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母亲读后伤心落泪,但父亲读完却喜笑颜开。

这是为什么呢?母亲的解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亲的解读: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俩句中停顿的位置不同,对句子的理解也截然不同,由此可见句读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

二、什么是句读?句读,古时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

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三、如何断句?(一)平复心态请同学们相信自己,因为绝大部分词语都是我们学习过的,即使有个别词语无法理解,也可以借助上下文去猜测,不要因为个别语句影响自己的心态!(二)通晓文意理解文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断句前首.先.通读文段,通晓文意,初步明确文体或者写作内容:(1)叙述性文章,要知晓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对话人物和内容;(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最.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之处。

实战演练 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狄武襄公青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1.【答案】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实战演练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断句教案高三语文组张黎相教学目标: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提高断句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民间小故事:无鱼肉也好无鸡鸭也好每日三餐青菜不能少二、断句的方法: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方法例析(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宾短语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

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

例题分析:张胜闻之,恐前语(yǔ)发,以状语(yù)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小试身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例题分析: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小试身手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句首——夫其惟盖凡窃请敬……句尾——也矣耳乎哉焉耶欤……分句中——以于为而则乃例题分析: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 2.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5.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小试身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不可不勉乎(四)借助句式断句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

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例题分析: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小试身手: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五)借助修辞断句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题分析: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小试身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河曲智叟亡以应方法总结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宾短语断句。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三、借助虚词断句。

四、借助句式断句。

五、借助修辞断句。

三、试题回放与拓展练习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2011广东卷)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四、作业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

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

”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

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

”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

”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

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3.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4.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

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5.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6.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是年十一月,宗室承立参知政事,大臣言其不法,诏云翼鞫之,狱具,廷奏曰:“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

其功如此,而承立之罪如彼,愿陛下明其功罪以诛赏之,则天下知所劝惩矣。

自余小失,何足追咎。

”承立由是免官,合达遂掌机务。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B.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C.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D.承立所坐皆细/事不足问/向大兵掠平凉/以西数州皆破/承立坐拥强兵/瞻望不进/鄜延完颜合达以孤城当兵冲/屡立战绩二、主观解答题组(27分)7.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5分)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8.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4分)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4分)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太_宗_谓_太_子_少_师_萧_瑀_曰_朕_少_好_弓_矢_得_良_弓_十_数_自_谓_无_以_加_近_以_示_弓_工_乃_曰_皆_非_良_材_朕_问_其_故_工_曰_木_心_不_直_则_脉_理_皆_邪_弓_虽_劲_而_发_矢_不_直_。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