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玉米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栽培方案交流
.
1
玉米概述
• 玉米俗称苞谷、玉蜀黍、 苞粟、苞米、棒子、玉茭、 玉麦、珍珠米、观音粟、 六谷等。
• 玉米是粮食兼饲料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 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 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 我国的玉米产量居世界第 2位。
.
单位:百万吨
2
.
3
玉米营养价值
淀粉:70%~75% 蛋白质:8%~11% 油脂:4%~5% 半纤维素:5%~6% 纤维素:2%~2.8% 糖份:2.5% 维生素(VA、VB1、VB2):2%左右 灰份:1.3% 热量:365千卡
.
16
玉 米 缺 素—缺 钾
• 缺钾:幼苗上部叶片 发黄。叶脉间出现黄 白相间的褪绿条纹, 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 缘呈紫红色;严重的 叶边缘、叶尖枯死, 全株叶脉间出现黄绿 条纹或矮化。
.
17
玉米叶片异常诊断
.
18
玉 米 缺 素—氮磷钾防治
氮 三元素
缺氮、磷、钾的防治方法
防治缺氮、磷、钾一首先 是注重基肥要施足,二在 作物需素大的时候进行补 施。
.
28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螟
防治方法:1.5%辛硫磷颗粒剂以1:15比 例与细煤渣拌匀,或选用0.15%功夫颗粒 剂,在玉米心叶期撒入喇叭口内。
.
29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玉米蚜虫
防治方法:在点片发生期,选用“10%吡虫啉”( C9H10ClN5O2 ) 防治。
.
30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地老虎”
穗期
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 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
大喇叭口期 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棒三叶 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完整版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ppt完整版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阿维菌素等, 对害虫进行防治。
性诱剂
利用性诱剂诱杀害虫,降低害虫交配率, 减少害虫数量。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
使用药剂拌种或浸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 期病害。
喷雾防治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注意用药安全间 隔期和用药量,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通过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发掘和利用玉米自身的抗病抗虫
基因资源,培育抗病抗虫新品种,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03
研发新型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
积极研发针对玉米病虫害的新型生物农药和天敌昆虫,提高生物防治的
效果和可持续性。
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1 2 3
推广精准施药技术 通过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智能喷雾器等, 实现农药的精准施用,减少农药浪费和环境污染。
效果评价
根据分析结果,评价不同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如化学防治、生 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原因分析
针对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防治经验总结
成功经验
总结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等。
存在问题
分析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用药不 当、防治不及时等。
地下害虫
危害特点
咬食玉米种子、幼芽、根 茎等部位,造成缺苗断垄 现象。
发生规律
地下害虫种类多,包括地 老虎、蛴螬、金针虫等, 一般隐藏在土壤中越冬, 春季开始活动。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包括深耕细耙、 合理轮作;物理防治可利 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 治需用毒饵诱杀幼虫。
03

《玉米栽培》课件

《玉米栽培》课件

04
玉米的收获与贮藏
玉米的收获时期与方法
收获时期
根据玉米的品种、气候条件和种植地 区,确定最佳的收获时期。一般来说 ,玉米的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玉米 的籽粒已经饱满,含水量较低,产量 和品质都较好。
收获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两 种方式。机械收获效率高,适合大面 积种植的农户,但需要注意机械损伤 ;人工收获则较为灵活,适用于小面 积种植的农户。
灌溉
根据玉米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在干旱 季节要及时浇水,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雨水 充足季节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影响玉米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玉米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锈病、叶斑病等。
防治方法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排水 等;在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生 物防治等。
03
玉米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 肥沃、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 强的地块,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 产量的提高。
整地
在种植前进行深耕细作,将土壤 中的杂质、根茬等清除干净,同 时将土壤耕耘细碎,保持土壤的 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播种与密植
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一般在春季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播种 深度一般为3-5厘米,播种时要保证播种深度一致,播后覆土镇压。
05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玉米栽培的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栽培能 够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 农民的生活水平。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玉米栽培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 到种子、化肥、农机等多个领域,能 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PPT课件
36
(4月23日)
37
(6月3日)
38
70+40厘米宽窄行
39
收获株数 8700-8800
株/亩
40
7月4日
41
7月4日
42
8月19日
43
株型
44
10月17日
45
(9月28日测产)
46
47
高产田生育期天数与≥10℃积温表
生育阶段
生育天数 (d)
播种-出苗 出苗-吐丝
吐丝-完熟
25
5月21日
5月29日
26
5月30日中耕施肥
27
6月5日
28
7月29日
29
9月27日测产
30
10月27日收获 机械收粒评价
31
10月30日
32
1511.74kg/亩 ,2013, 新疆, 农六师奇台总场
33
高产
新疆:2017年奇台总场示范田1.5亩单产达到1517.11kg( 22756.65kg/hm2),71团面积1100亩的籽粒机械实收,平均产量 为1229.8kg/亩(18447kg/hm2),刷新了全国玉米小面积和大面积 高产纪录。
11
东北 非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吉林桦甸春玉米创1164.55 公斤/亩 (10.4亩,2007)
12
13
内蒙古赤峰松山区2007年以来连续创东北玉米高产纪录
松山区河南营村内单314( 8亩内单314实测产量1172.1kg/亩 )高产1田4 (2007年9月27日)
东北灌溉条件高产纪录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春玉米创1 250.5kg公斤/亩 (5亩,2008)
18
1385.39 kg (新疆奇台总场,

(完整ppt)玉米

(完整ppt)玉米
强大的气生根一样。
• 人类最早把玉米作为栽培作物种植的时 候,可能是无意识地就开始对玉米果穗 进行人工选择了。
• 玉米有一个坚硬的、不易腐烂的木质穗 轴。不同时期的玉米穗轴化石,可以看 到一部完整的进化史。
• 野生玉米 穗轴长2.4cm,
• 人工栽培后 穗轴增至5.5cm;
• 16世纪初 穗轴增至13cm。
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各地玉米间、套、复种等种植制度的特点;
玉米在粮食作物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及发展前景。
6个产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西南山地玉米区
南方丘陵玉米区
西北灌溉玉米区
青藏高原玉米区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 玉米的起源、传播和分类
(一) 起源
关于玉米的起源有着多种学说: 1. 蒙哥马利共同祖先学说:认为玉米、大刍草、摩擦禾来
玉米高产的原因
玉米是C4植物,光合效率高; 杂优利用最早、最好的作物;
株型合理,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制造和运输
3. 玉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
玉米是公认的饲料之王,籽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 料,其饲用价值远高于小麦、大麦、燕麦和高粱,
1公斤玉米=1.3公斤大麦=1.35公斤燕麦=1.5公斤稻谷。
在畜禽饲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发展畜 牧业的优质饲料来源,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共同的祖先,以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发育成不同的种族; 2. 圣希莱尔有稃种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 3. 阿谢森大刍草学说:认为玉米起源于大刍草; 4. 曼格斯多夫三重学说:栽培玉米起源于有稃玉米,大刍草
不是玉米的祖先,而是玉米的后代,大多数现代玉米都具 有大刍草或摩擦禾的遗传种质。
大刍草植株细小,茎秆瘦弱, 丛生,植株顶端有一个很小 的穗状花序,籽粒在一个脆 弱的花轴上排成对生的单行, 易脱落,种子上却着生一层 极硬的、发亮的、象甲虫似 的外壳,保护种子免受鸟兽 的危害。大刍草还有一种十 分特殊的功能,就是它的根 部生长着极为强大的、密集 的侧枝,尤如今天栽培玉米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玉米在工业、医药等领域也 有广泛应用,如淀粉、酒精、
医药等
玉米栽培的意义
提高产量:通过科学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保障粮食安全: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 全 促进农业发展:推广玉米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
病虫害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玉米病虫害, 提前预警,减少损失
玉米品种优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 玉米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无土栽培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不使用土壤,而是使用营养液或其他介质来栽培作物 优点:提高产量、品质,减少病虫害,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应用前景:在玉米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玉米高产栽培的现代技术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玉米栽培概述
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 对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 物之一,产量高,适应性强
玉米是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 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收获与贮藏
适时收获:根据玉米成熟度确 定收获时间
机械收获:采用机械设备进行 收获,提高效率
晾晒与干燥:晾晒玉米,降低 水分含量,保证贮藏质量
贮藏条件:选择干燥、通风、 阴凉的贮藏环境,避免霉变和 虫蛀
玉米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施肥:根据玉米生长需求, 适时适量施肥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 土壤肥力确定合理的播种密 度
追肥方法:采用撒施、沟施、穴施等方 法进行追肥

玉米(农学专业)精品PPT课件

玉米(农学专业)精品PPT课件

158.3
6200.0
4.5 1200.0 2.0
1935.5 129.0
4243.0
3.1
538.3
0.9
1268.7
84.6
3349.7
2.4
912.3
1.5
2723.6 181.6
3291.6
2.4
927.7
1.5
2818.5 187.9
2900.0
2.1
850.0
1.4
2931
195.4
2798.3
(FAO Production Yearbook 2002)
• 科威特:20000公斤/公顷(1333.3公斤/亩) • 以色列:15818.2公斤/公顷(1054.5公斤/亩) • 约旦:15384.6公斤/公顷(1025.6公斤/亩) • 卡塔尔:12500公斤/公顷(833.3公斤/亩) • 意大利:10943.4公斤/公顷(729.6公斤/亩) • 智利:10590.2公斤/公顷(706.0公斤/亩) • 新西兰:10436.6公斤/公顷(695.8公斤/亩) • 西班牙:10229.3公斤/公顷(682.0公斤/亩)
4334.3
亚洲 42672.9 30.7 16733.5 27.8 3921.3
北中美 39745.8 28.6 25901.7 43.0 6516.8
非洲 25973.8 18.7 4318.7 7.2 1662.7
南美 17144.1 12.3 5730.5 9.5 3342.5
欧洲 13248.4 9.5 7449.4 12.4 5622.8
0.9
815.6
1.4
6803.8 453.6
P ro d uc tio n Ye a rb o o k 2 0 0 2

2024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地下害虫
如蝼蛄、蛴螬等,危害玉 米根系。防治方法包括土 壤处理、毒饵诱杀等。
生物防治技术在玉米生产中应用
天敌昆虫利用
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瓢虫、草 蛉防治蚜虫等。
微生物制剂应用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 防治病虫害。
农业措施
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减轻病虫 害发生。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和残留问题探讨
促进可持续发展
推广节本增效技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玉米产业与养殖业、 能源产业等融合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肥料种类选择依据
依据土壤测试结果和玉米生长需求, 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 注重氮、磷、钾等养分的合理搭配。
施肥时期和数量确定方法分享
施肥时期
根据玉米生长发育阶段和养分需求规 律,确定基肥、追肥等关键施肥时期。
施肥数量确定方法
综合考虑土壤肥力、目标产量、肥料利 用率等因素,科学计算施肥量,确保养 分供应充足且不过量。
米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 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逆境条件下生理反应及应对措施
干旱
玉米在干旱条件下会出现叶片卷 曲、萎蔫等生理反应,应采取灌
溉、覆盖保墒等措施应对。
低温
低温条件下玉米会出现生长缓慢、 授粉不良等生理反应,应采取覆 盖保温、增施肥料等措施应对。
高温
高温条件下玉米会出现呼吸作用 增强、光合作用减弱等生理反应, 应选择耐热品种、合理密植等应 对。
合理灌溉,根据玉米生长发育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合 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水量
中耕除草,减少杂草与玉米的竞争,提高土壤通透性和 蓄水保墒能力

《作物栽培学玉米》课件

《作物栽培学玉米》课件

分类
玉米分为甜玉米和粮用玉米两种类型。
外形
玉米是一种高大的草本作物,叶片形似剑形,叶子 排列成行,有轮状排列的花序和集合成穗的果实。
玉米的生长发育特征
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可2. 生长期: 幼苗逐渐长大,形成茎、叶、穗等组织结构。 3. 成熟期: 穗发育成熟,玉米籽实成熟,可以收割。
《作物栽培学玉米》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玉米的起源、分类、生长发育特征、种植技术、收获技术和加 工利用等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掌握玉米的全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玉米的起源和产区
1
起源
玉米起源于美洲,是美洲原住民的传统农作物。
2
产区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主要产区在美洲、非洲和亚洲。
玉米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结束语
玉米生产的意义和前景
如何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有着广 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合理选用品种和施肥、积极防治 病虫害等措施可以提高玉米产量 和品质。
玉米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产业 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玉米的收获和加工
1
晾晒和收获
2
玉米收割后要及时晾晒以保证其营养成
分和品质。
3
加工和利用
4
玉米加工的方式多样,包括玉米粉和玉 米淀粉等。玉米还可以用于食品、饲料、
燃料等领域。
生产季节
通常在秋收前后,碾出的玉米的保质期 较短,需要及时进行加工。
储存和保管
晾晒好的玉米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收潮和霉变。
不同生育期的灌溉需求不同: • 发芽期和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需要灌溉和复水保持土壤湿润。 • 生长期和成熟期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时灵活掌握浇水的时间和量。

玉米生长过程 PPT

玉米生长过程 PPT
2、简单:---机播率90%以上---肥料一次施入---化学 除草---化学调控-机械收获---
3、管理越粗放,对产品的要求就越高:耐密性、抗 性、丰产性要过关。其中密度是可控且重要一环节!
(一)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亩产量=ABC♀----------♀(调节系数) 3、亩穗数※密度:A=P(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随之 增大;当P≥P极,随着密度的增大,亩穗数接近于一个定值) 4、穗粒数※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穗粒数减少; 5、粒重※密度: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密度增大,粒重降低;
(二)密度※产量因素
1、产量因素:亩穗数(A)、穗粒数(B)、粒重(C)、密度(P) 2、以机玉220为例说明
A
B
C
P极
P
4500/亩
P
P
A
P
(三)密度※产量
1、产量是亩穗数、穗粒数、粒重的一个非线性函数,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 能离开另外的因素而独立发挥作用; 2、所以,最终追求的就是--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达到ABC乘积最大!
苗---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一播苗全
(一)苗期---管理
管理目标: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1、打药:封闭(除草剂)---注意:播种后,出苗前,地表有一定
的湿度,效果更好;
2、间苗、定苗:3-4片叶间苗,5-6片叶定苗;---去弱留强,
去伪存真,严重缺苗断垄时及时移栽;
3、中耕除草:喷施化学除草剂;注意:不要喷到玉米苗上。 4、病虫害防治:虫:蝼蛄、地老虎、黏虫危害种子及根;病害:粗
二、玉米种子
1.硬 粒 型--2.马 齿 型--3.半马齿型--4.棒穗特征---

《农学玉米》课件

《农学玉米》课件

玉米的栽培管理
1
播种和育苗技术
学习玉米的播种和育苗技术,确保良好的生长起点。
2
施肥和田间管理
掌握玉米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技术,促进健康生长。
3
病虫害防治技术
了解玉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护作物免受损害。
玉米的品种选育
遗传改良的方法与策略
介绍玉米遗传改良的方法和 技术,为新品种的选育提供 指导。
新品种选育的指导思想
了解玉米加工技术和创新产品 开发,拓展玉米产业价值链。
结语
通过学习玉米的种植和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推动社 会的发展与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关注玉米种植和产业发展。
探讨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指导 思想,追求更高的产量和优 良的品质。
品质评价与推广技术
学习如何评价玉米的品质和 推广优质品种,以满足业的现状和发展趋 势,把握市场机遇。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
探讨玉米产业的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性。
《农学玉米》PPT课件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本课件将介绍玉米的起源与分布、生长习性和 形态特征、分类和命名等基本知识。
玉米的种质资源
遗传基础
了解玉米的遗传特性,为 选育新品种提供基础。
保存和利用
有效保存和充分利用玉米 的种质资源,以满足农业 需求。
种子采集和保管技术
学习种子的采集和储存技 术,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玉米农学专业》课件

《玉米农学专业》课件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玉米,并掌握该作物的特殊管理技术。
3 探索玉米遗传改良
学生将探索如何改良玉米的基因,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玉米农学专业的重要性
全球作物
玉米是全球最广泛栽培的作 物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谷物之一。
营养丰富
玉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物质。
食品和工业领域
总结
1 有趣的主题
玉米农学专业是一个 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 的领域。
2 广泛的应用
3 未来的可能性
玉米在食品和工业领 域都有广米可以为粮食 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 巨大贡献。
玉米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1
经典玉米品种
学生将了解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经典
玉米基因组学
2
玉米品种以及其发展背景。
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玉米基因的组
成来改良玉米的特性。
3
转基因玉米
学生将探讨如何利用转基因技术来 改良玉米的抗病和产量特性。
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种植技术
• 合理选择品种 • 适时、适量施肥 • 科学布局
病虫害防治
• 选择抗病易种 • 科学灭虫 • 加强管理
收割后处理
• 适时收割 • 适当蔗浆 • 及时储存
玉米农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种子生产
机械服务
生产玉米种子并保证其质量, 可以成为一种就业方向。
在玉米生产中的机械处理和 机械服务也是一个不错的就 业方向。
生产厂
在玉米的加工和生产行业中 找到工作,肯定是一个可以 考虑的就业方向。
《玉米农学专业》PPT课 件
欢迎来到玉米农学专业的世界!本课程将介绍玉米栽培的基本知识、课程设 置、种质资源和就业方向。玉米是一种独特而有意思的庄稼,我将向你展示 它的各个方面。

最新夏玉米增产五项措施ppt课件

最新夏玉米增产五项措施ppt课件

早熟性原则
早熟品种能够充分利用生 长季节,增加光合作用时 间,提高光能利用率,进 而提高产量。
播种技术
适时播种
播种深度与覆土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玉米的生长特 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玉米 能够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以 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种子 的发芽和生长。
最新夏玉米增产五项措施ppt 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目录
• 引言 • 选种与播种 • 施肥管理 • 灌溉管理 • 病虫害防治 • 收获与储存
01
引言
背景介绍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 ,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提 高玉米产量成为迫切需求。
针对玉米增产的技术措施不断 涌现,其中最新夏玉米增产五 项措施备受关注。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科学施肥,减少病虫害 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数量,或者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 剂防治玉米螟。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病虫害选择合适的农药,如吡虫啉可防治蚜虫,三唑酮可防 治锈病等。
防治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定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 防治前后的病虫害数量,计算防 治效果。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 的种植密度,以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 率和产量。
播种后的管理
查苗补苗
在玉米出苗后,及时检查 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 补种或移栽,以确保群体 密度和产量。
中耕除草
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以保 持土壤疏松、通透,促进 玉米根系的发育和吸收能 力。
水肥管理
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 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和 浇水,以满足玉米对养分 和水分的需求。

玉米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玉米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

本区土壤肥沃,光、
热资源时空分布与玉
米生育进程同步,玉
米营养品质好,种植
面积、总产量均占我
国1/3以上,单产比全
国高10%以上。是我
国玉米优势产业带。
-
17
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黄淮海玉米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产量占全 国总产量的近40%。此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500800毫米,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适于冬小麦-夏玉 米一年两熟种植栽培,玉米以夏播为主。
本区夏玉米正
处于雨热同季,
正常年份不需要
灌溉,土壤供肥
能力也强,利于
玉米生产。是我
国第二大玉米产
区。
-
18
我国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种植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产量不稳:
优质专用品种少、品种使用不当,生产上
品种多、乱、杂;
水肥及农药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农药残留多;
生产技术不到位,机械化程度低,效益不
品种
播期
京单 28 春(覆)
郑单 958 春(覆)
SC704 春(覆)
先玉 335 春
32D22

先玉 335 春
郑单 958 春(覆)
登海9 号 春(覆)
郑单 958 春
登海 601 春
亩穗数 (个) 6015 5817 5889 5567 5367 6333 6353 5391 6150 6177
留苗密度:6802株/亩,实收6574株/亩; 播种期:2005年6月8日
-
21
1、玉米产量潜力
玉米是高产作物,产量潜力很大
玉米是C4作物,光合效率比稻麦高2-3倍,产 量也最高。
玉米净光合生产率玉米46-63mg CO2/dm2.h, 小麦为17-31,水稻为12-30。

玉米 ppt 课件

玉米 ppt 课件
玉米 PPT 课件
目录
• 玉米的简介 • 玉米的种植技术 • 玉米的应用 • 玉米的市场和前景 • 玉米的科研和发展
01
玉米的简介
玉米的起源和传播
玉米起源于中美洲,大约在公元前 9000年左右开始被种植。随着欧洲 探险家的到来,玉米开始传播到世界 各地,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
在中国,玉米的传入可以追溯到明朝 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逐渐成 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中国玉米产量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产量 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 黄淮海地区。
中国玉米消费量
中国玉米贸易
中国是全球玉米主要进口国之一,主 要从美国、巴西等国家进口。
中国玉米消费量逐年增加,主要用于 饲料、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等领域。
玉米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玉米种植技术的改进
玉米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
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实现转基因玉米的培育。
基因编辑
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对玉米基因进行精确的敲除或修改,以改善 玉米的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性状。
玉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索
生态农业
研究玉米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套 种等模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态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种植 将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和品质。
玉米深加工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玉米深 加工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发出 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玉米生物燃料的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需求的增 加,玉米生物燃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
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
系统的稳定性。
节水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应重施底肥和玉米生长期追肥相结合。一次施足 底肥,因为玉米生长期较长,会不同程度上造成玉
米后期脱肥,影响产量;另外一次性施入底肥,用
量大,易烧苗,会给玉米一播全苗造成影响,所以
应玉米底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每亩施用优质复合 肥20~25kg。在玉米生长期追施尿素20 kg,这样 施肥既能保证玉米整个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也不 易造成烧苗,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减少养分流失。
春玉米播种与施肥技术简述
一、种子品种选择
• 品种选择要考虑高产性和综合抗逆性 • 建议春玉米品种应新老搭配 • 高产抗密性的品种 • 优质品种:郑单958、迪卡653、农华
101等……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三、播种
• 播种机深度3~6cm,行距根据当地机收要 求确定
• 播前准备:1、备膜 2、整地施肥
• 1、备膜:根据种植区域的农艺要求选择适 宜厚度的地膜,一般为亩备地膜3kg。
• 2、整地施肥:利用耕整地机械进行,做到 地平土碎,上虚下实,无残茬杂物。此处施 底肥
3、播种期 冷凉山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平原区一般在5月上旬至中旬。 一般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 含水量 65%左右 墒情较低时可适时抢墒等雨种植。
谢谢!!! Think you! ! !
• 3、氮磷钾均衡的复合肥料不宜作底肥。任 何一种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的数量都不会 是均衡的,因此施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 肥料会出现其中的一种养分过剩,造成养分 浪费,也会抑制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达 不到较好的施肥效果,无谓增加了投入
• 4、底肥最好不要单独施用磷酸二铵。玉米底施肥属 于三元复合肥,含氮、磷、钾三种元素及部分微量 元素,而磷酸二铵属于二元复合肥,只含氮、磷两 种元素。玉米生长需要氮、磷、钾三种元素,且钾 肥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选用玉米底肥时应选含钾较 高的三元复合肥。如果施入磷酸二铵,最好与钾肥 配合使用。
玉米肥料施用
1、选用玉米底施肥的标准。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肥规律 和需肥特点, 应选用高氮、低磷、高钾的复合肥, 一般选用氮含量20%左右、磷含量10%左右、钾含 量15%左右;不宜使用氮、磷、钾均衡的复合 肥料作底肥。另外根 据玉米的需肥规律和需 肥特点,选用高钾的肥 料,可以增加玉米的抗 逆性和促进玉米后期增 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 目的。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二、春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1、地表处理 地表秸秆长度过长→→采用秸秆粉碎机粉碎 上茬作物的根茬 地表紧实或地表明草旺盛→→圆耙机或旋耕 机进行浅层作业(深度6cm)不得漏耙
4、合理密植 • 根据土壤肥力一般高肥力及灌溉条件优良的田块可以
适当增加亩留苗数300株
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技术 以增加密度为核心, 改换耐密品种为突破口。 一般高产耐密品种亩留 苗在4000~4500株。
播种方法
1、膜外侧条播,先覆膜再播种 2、膜内条播,先播种后盖膜。 3、膜上穴播,先覆膜后,在膜上打孔播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