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认识微型计算机教案(20201002231251)
《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1e1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1.png)
《认识计算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五大部件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硬件设备: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教育领域商业领域科学研究娱乐休闲4. 计算机的使用习惯与安全意识正确的开关机方法文件管理与存储网络安全与防护个人信息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让学生直观了解其组成。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正确的使用习惯。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设备模型或实物2. 计算机软件系统演示3. PPT课件4. 教学视频或动画5.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原理和应用领域。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让学生直观了解其组成。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正确的使用习惯。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和安全意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总结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操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计算机时的表现,评估其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解。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参观计算机实验室或科技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
1.2认识微型计算机-1
![1.2认识微型计算机-1](https://img.taocdn.com/s3/m/e21b227531b765ce05081412.png)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教学目标]1、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教学重难点]1、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围设备。
2、主板上的主要部件对微型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教学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回答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最后由教师总结大家的回答,从而引出计算机五大部件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1)、结合图1-2带同学们认识组成计算机系统的部件:主机箱,显示器,音箱,打印机,鼠标,键盘以及机箱上的按键,简单描述每个设备的作用。
(2)、[补充]:结合图给同学们讲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过程。
工作过程:人们将程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并存放在内存中,控制器从内存中逐条取出指令,然后向其他部件发出指令,指挥各部件协调地工作,最后用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信息处理的结果,从而完成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处理(运算)和信息输出等任务。
(3)、结合图1-3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
[补充]:a 、什么是设备驱动器?英文名“Device driver ”,是一种使计算机能够和设备通信的特殊程序,相当于硬件的接口,操作系统只能通过这个口才能控制硬件设备的工作,例:操作系统刚装好的桌面“图标很大颜色很难看”,就是因为没有安装好显卡驱动。
为什么像CPU 、键盘、鼠标等设备不需要驱动程序,而网卡,声卡,显卡却需要驱动程序呢?因为早期的设计人员已经将这些列为BIOS 能直接支持的硬表示数据信息流向 表示控制信息流向件,所以可以被操作系统直接支持。
2、认识主板系统单元:(1)、带同学们一起完成图1-5,并讲解相关名词:a、什么是扩展卡插槽?扩展卡插槽是主板上的一种插座,用来插各种扩展卡,用于增强电脑功能和性能。
例如:制作专业视频,就要使用视频捕捉扩展卡,扩展插槽的种类和类型的多少决定了主板的可升级性和扩展设备数量。
1-2课时:认识微型计算机
![1-2课时:认识微型计算机](https://img.taocdn.com/s3/m/ce06335371fe910ef02df845.png)
VGA接口:接显示器或投影仪
并行接口:也称“并口(LPT)” LPT1主要接“打印机”
1--键盘接口 3--USB接口 4--音频接口 2--DVI接口
2--1394接口 3--音频接口
1--LPT接口
4--网络接口
4--音频接口 1--鼠标接口 3--USB接口
2--COM接口
主 板
内存条
CPU
中央处理器
电源接口
扩
展
卡 插
CPU插槽
槽
内存插槽
外部设备接口
3--电源插座
2--显卡ຫໍສະໝຸດ 4--CPU 1--内存条
电源接口 Ps/2接口
串行接口
音频接口 USB接口
网卡接口 VGA接口
并行 接口
PS/2 接口:通常用来接“键盘”和“鼠标” (绿鼠紫键) 绿色的接 “鼠标”
开关机
• 1、开机的顺序 使用微机正确的开机顺序是:先给显示器加 电,再给打印机加电,最后打开主机电源。 在主机开启的情况下,严禁拔或插显示器、 打印机等设备的电源、电缆接口。
• 2、关机的顺序(与开机刚好相反) 先关主机,再关外设(如显示器)
计算机的启动方式
计算机的启动方式有三种:冷启动、热启动和 复位启动。
对象)
• 右单击(右击):快速按下并立即释放鼠标的右键。
(打开快捷命令菜单)
• 双击:快速地按下并释放鼠标的左键两次。(启动一个程
序或打开一个窗口)
• 拖动: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到另一地方送开左键。
(移动所选对象)
• 1、冷启动:指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的方式。 • 2、热启动:指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通过按
键盘组合键Ctrl+Alt+Del来启动计算机的方 式。 • 3、复位启动:指计算机对热启动没有反应的 情况下按复位键Reset启动计算机的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https://img.taocdn.com/s3/m/cca2004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8.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之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微型计算机,作为计算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紧密相连。
那么,什么是微型计算机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微型计算机,简单来说,就是体积相对较小、功能强大且便于个人使用的计算机。
它通常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
我们先从台式电脑说起。
台式电脑由主机、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主要部件组成。
主机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里面装着处理器(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关键组件。
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运算部件,它的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则是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内存越大,计算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就越强。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各种文件和数据,比如我们的照片、文档、视频等等。
笔记本电脑则是在台式电脑的基础上进行了集成和优化,以便于携带。
它将主机和显示器等部件整合在了一起,更加轻便和便携。
但由于空间有限,笔记本电脑在性能和扩展性方面可能会略逊于台式电脑。
而平板电脑则是一种更加轻便、触摸操作的微型计算机。
它通常没有物理键盘和鼠标,依靠触摸屏和虚拟键盘进行输入。
平板电脑适合用于浏览网页、观看视频、阅读电子书等简单的任务。
除了这些常见的形态,微型计算机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比如,二合一电脑,它既可以像笔记本电脑一样使用键盘,也可以像平板电脑一样进行触摸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微型计算机的一些关键组件。
首先是处理器(CPU)。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处理器品牌有英特尔(Intel)和 AMD 等。
处理器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核心数量和主频,还包括架构、缓存等因素。
一般来说,核心数量越多、主频越高、架构越先进,处理器的性能就越强。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需要追求最高端的处理器,而是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内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3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3](https://img.taocdn.com/s3/m/fb63e3c0aeaad1f346933fdb.png)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
记忆
讨论回答
4机
3.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1、微型计算机接口
2、USB接口
课后小结
图1—6计算机主板的接口结构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
新授
RAM和ROM有何区别?
1.2认识微型计算机
3.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仔细观察图1—6计算机主板的接口结构,说出相应的外部设备。
相关知识
1、微型计算机接口
微型计算机接口的作用是使微型计算的主机系统能与外部设备、网络等进行有效连接,以便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例如,与显示器连接的显示器接口、与音箱连接的音频接口、与网络连接的网口等。实现这些功能的设备可以做成独立的电路板卡(称为适配器),插在主板相应的插槽中,提供相应的接口,例如,显示适配器(显卡)、网络适配器(网卡)、声音适配器(声卡)、电视接收卡等。现在很多主板已经集成了大多数适配器,在主板上就提供了相应的接口。
(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PC上往往具有多个USB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USB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4个端口的USB Hub时,就可以再连上4个USB设备,以此类推,可以将多个USB设备都同时连在一台PC(最多可连接127)。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其中USB接口是我们最常用的一个接口,大家还能举出用USB连接计算机的例子吗?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
农机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第5课时
课题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目标
认知
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识记能力
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通用课件
![认识微型计算机(正式)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b2a9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b.png)
声卡可分为集成声卡和独立声卡两种类型,其中独立声卡具有更好的声 音处理性能。
声卡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声音输出质量和音频处理能力,因此选择一款 高性能的声卡至关重要。
网卡
网卡是微型计算机中用于连接网络的专 用硬件。
网卡可分为有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两种类 型,其中无线网卡可以提供更方便的网
络连接方式。
网卡性能决定了计算机的网络连接速度 和质量,因此选择一款高性能的网卡至
微型计算机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微型计算机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
微型计算机将集成更多的人工智 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 处理等,使其具备更强大的数据 处理和学习能力。
智能家居
微型计算机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核 心,连接和控制各种智能设备, 提供更为便捷和智能化的家居生 活体验。
量子计算与微型计算机的结合
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 备等部分组成。
特点
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数据处理和信 息存储能力,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图像处理、 人工智能等领域。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第一代
1971年,以Intel公司生产的 4004微处理器芯片为标志,
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第二代
数据处理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型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数据处理利用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对大量 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
1.2认识微型计算机教案(2)
![1.2认识微型计算机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13b6164d4b73f242326c5f35.png)
课题名称: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
网卡、1394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2)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
盘驱动器等。
2.操作技能目标
(1)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2)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使用计算机的积极性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知道内存储器的种类及其使用特点。
(2)认识主板的接口。
(3)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2.教学难点
(1)主板上三类总线(三类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区别与作用。
(2)分辨BIOS与CMOS的关系。
3.教学策略
本课围绕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外围设备,剖析主机内的主板单元电路组成的主要电子部件名称、作用和性能,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及其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及作用等。
在介绍各硬件时,多以实物展示,没有实物以图片代替,务必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学中简要介绍硬件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作业:任务3,任务4
板书提纲: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
1.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的接口
2.认识外存储器
教学反馈:
批课:。
1.2.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省赛
![1.2.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省赛](https://img.taocdn.com/s3/m/ea01d2f40242a8956bece43f.png)
力 目
2
情 知 感 目 识 目
标 通过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 标 系,养成自身良好的计算机使用 能 标 习惯,提升计算机素养。 力 目
2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
重点
其作用; 2.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
系统的组成。
1. 能够明确认识主机与裸机;
难点
2. 能够分析计算机硬件系统与
软件系统的关系。
总结梳理 巩固提升
3.
启发诱导 教学策略 释疑解惑
4
1 案例分析,导入新课
讨论思考
小张受骗了吗 ?销售商说的对吗 ?
4
1 2 启发诱导,释疑解惑
外表
问题一:
体格
生活中,我们评 价某人的时候,是从 哪些方面评价呢?
思维
气质
学识
4
1 2 启发诱导,释疑解惑
外表
体格问题二: 硬件 人类身体评价上 哪些属于硬件、哪些 思维 属于软件? 软件 学识
情 知 感 识 1.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并了解其作用; 目 能 目 标
2.分辨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组 标 标 成; 3.初步了解软件应用的范围 。 力 目
2
1.通过对照与识别计算机的设备,学生能 情 知 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及其作用;能够 感 识 区别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软件;
目 能
目 标
2.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提升 标 标 自己的协作与表达能力。
完成这个过程是对本节 课内容的回顾总结及反 思,达到知识内化的效 果。
4
1 4 总结梳理,巩固提升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五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分享体验中取长补短
4
1 5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https://img.taocdn.com/s3/m/b8df8e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c.png)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1.2认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之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娱乐、学习,还是专业的科研、商务,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而微型计算机,作为最常见和普及的计算机类型,更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认识一下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通常也被称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是一种能够独立运行、完成特定任务的电子设备。
它的体积相对较小,便于携带和使用,适合个人或小型团体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使用。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是其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
首先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就像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任务。
CPU 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 CPU 品牌有英特尔(Intel)和AMD 等,它们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提高性能和降低能耗。
内存(Memory)也是至关重要的硬件之一。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它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任务的数量和复杂程度。
如果内存不足,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明显变慢,甚至出现卡顿的情况。
硬盘(Hard Disk Drive 或 Solid State Drive)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文档、图片、视频等。
传统的机械硬盘价格相对较低,但读写速度较慢;而固态硬盘则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但价格相对较高。
显卡(Graphics Card)对于图形处理和游戏玩家来说非常重要。
它负责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输出到显示器上。
如果需要进行大型游戏或专业的图形设计工作,就需要性能较强的独立显卡;而对于一般的办公和日常使用,集成显卡就能够满足需求。
主板(Motherboard)是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桥梁”,它提供了各种接口和插槽,使不同的硬件能够协同工作。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418b1c31b765ce050814b0.png)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显示器
主机
附:
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可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评定,第二级是由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小组贡献情况互评,第三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综合评定来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教师评价主要对学生在此次任务实现过程中的一些常规表现,以及对于任务的实际驾驭能力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在该评价表格中,除了“出勤”以外,其余以A、B、C、D、E等第来计算。
E为不合格。
总分计算以实践操作成绩为主,占总成绩的70%。
其余占30%。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4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4](https://img.taocdn.com/s3/m/ff771a7fb7360b4c2e3f64e6.png)
说说你日常使用以上外存储器及相关设备的方法。
相关知识
1、U盘
U盘(也称USB盘或闪盘)是一种可以动的存储设备,它采用当前先进的闪存芯片为储存介质。U盘使用USB接口,读取速度比较快。U盘是一种即插即用的装置,只要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就能检测到,并把它视为新的磁盘驱动器。目前U盘容量一般在4~8GB,有的U盘容量已经达到64GB。
~32MB,主流SATA硬盘的数据缓存为32MB。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它是标志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2)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接口,因此便于插拔,具有便携性。
3、光盘与光盘驱动器
光盘存储器是利用光学方式进行读写信息的存储设备,主要由光盘和光盘驱动器组成。光盘是存储信息的介质,光盘按用途可以分为只读型光盘和可重写型光盘两种。
课时计划授课班级农机授课时间课时课题认识微型计算机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认知认识外存储器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
农机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第6课时
课题
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方法
讲存储器
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讨论然后回答
1
3
20
5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作业
2、硬盘
( 1 )硬盘(Hand Disk)与硬盘驱动器封装在一起,一般安装在主机箱内。硬盘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外部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程序集数据的交换与暂存。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容量、读写速度、接口类型、数据缓存以及转速等。硬盘的容量单位为GB,主流的硬盘容量在320GB以上。硬盘接口类型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和SATA接口硬盘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它有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光纤通道硬盘只用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在硬盘内部的高速存储器称为数据缓存,它能将硬盘工作时的一些数据暂时保存起来,以供读取和再读取。目前硬盘的高速缓存一般为16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2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认识微型计算机2](https://img.taocdn.com/s3/m/2a875a91f121dd36a32d82d7.png)
(2)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
观察
观察记忆
1
3
25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作业
(3)倍频系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其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4)CPU的位和字长。
(5)缓存
(6)封装形式。
(7)多核心
2、内存
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或者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内存的质量好坏与容量大小会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存(Cache)。
ROM中的信息只能读出,一般不能写入,即使机器掉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
RAM中的信息既可以读取,也可以写入。当机器电源关闭时,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主板上的总线(Bus)是连接CPU和计算机上各种器件的一组信号线,总线用来在各部件之间传递数据和信息。主板上的总线按功能分为三类: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RAM和ROM有何区别?
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
记忆
10
5
1
板
书
设
计
1.2认识微型计算机
2.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1、CPU
2、内存
3、主板
课后小结
图1—4主机的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2认识微型计算机
2.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主机是安装在主机箱内所有部件的统一体,主机中最主要的部件基本都集中在主板上。打开主机箱盖板,可以看到主机的结构,如图1—4所示。
观察主机箱中各部件,找到主板,研究主板上各部件看图1—5将各部件名称识记。
《微型计算机系统》教案
![《微型计算机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cd79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9e.png)
《微型计算机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成结构。
2.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熟悉微型计算机的启动、关闭和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4. 理解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选购要点。
二、教学内容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4.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编程语言等。
5. 微型计算机的启动过程:电源开关、自检过程、BIOS、操作系统启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组成结构。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微型计算机,熟悉启动、关闭和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交流探讨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和选购要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微型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
2. 准备PPT课件,展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性能指标等。
3.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功能。
4. 准备操作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微型计算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掌握程度。
3. 操作任务:评价学生对微型计算机启动、关闭和操作系统启动过程的熟悉程度。
4. 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和选购要点的理解情况。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兴趣。
2.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历史和现状。
3. 分析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讲解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认识微型计算机述课稿
![认识微型计算机述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2b54c476eeaeaad1f330e8.png)
《1.2 认识微型计算机》述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XXX。
我述课的题目是《认识微型计算机》。
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陈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国兴、周南岳教授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第一章第2节内容。
通过前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本节内容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中专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且都参加过中考计算机水平测试,所以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这些学生普遍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对操作实践有一定的热情。
本节理论记忆性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结构;2)了解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网络学习能力和独立的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素质修养。
四、【重点难点】重点:1. 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组成,硬件与软件的关系;2. 主板的组成与结构,各部件的特点与功能;3、主板与外设的接口;4、了解外存储器。
难点:1、主板插槽的认识;2、总线的概念与作用;3、主板接口的识别。
五、【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概念性知识较多,针对中专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采用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机房七、【教学时间】二课时八、【教学过程】1、【谈话式引入课题】同学们有时候能听别人说:“某某自己攒了台电脑。
”听起来好高深,好佩服。
其实就是人家自己买配件组装了台计算机。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一台计算机有哪些部件,能够选择合适的部件,再稍微掌握点组装知识,相信大家也能攒电脑。
为了达到这个愿望,我们现在就来认识微型计算机。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0fd4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6.png)
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篇:认识计算机教案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能够认识计算机的一些硬件设备的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物展示,学生思考,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分工。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计算机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靠什么来进行工作的吧?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二、新授1、认识计算机从外表上看,一台比较完整的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及音箱、打印机组成。
一般的计算机有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就可以进行工作了。
请学生分别认识以上设备,并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然后教师提问,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统计算机由很多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
各个部件协同工作,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完成各种工作,显示出强大的功能。
这些组成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我们就称为“硬件”。
(2)部分计算机硬件及功能列举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指令输放计算机后,主机负责整理、分析、处理,然后输出。
拆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对硬盘、光盘、优盘、软盘进行比较讲解。
3、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仅仅有硬件还是无法工作的,它的工作需要软件的支持,什么是计算机软件呢?(学生按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软件的的概念支持计算机进行工作的各种指令,就称为计算机的软件。
计算机要靠软件的支持,才能进行正常工作。
(2)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如Windows7/xp等应用软件,如 Word/Powerpoint/WPS、金山打字等。
打开“金山打字”软件,让学生对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认识键盘常用的计算机键盘上有101个键,为了方便操作,一般将这些键分为四个区:文字键区:这是键盘最常用的区域,也叫主键盘区。
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
![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6e38a0a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7.png)
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微型计算机》一节是开启计算机组装课程学习的敲门砖,是学习计算机组装的前提和基础。
掌握本节内容是学习后续内容的必要条件,也会给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计算机的使用带来很大方便。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中专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大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从来没有或很少接触计算机(5%)(2)会上网和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85%)(3)家中有计算机,并且对计算机的基本性能比较了解(10%)2、学生特点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程比较感兴趣,但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知道计算机系统硬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及个部分功能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特点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微型计算机。
德育目标: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及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根据学情分析及本节教学目标,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外部部件名称及作用,难点定为主板及其接口的组成及功能。
【说教法】1、实物展示法本节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
靠实物的视觉效果辅助听觉记忆,使理论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使记忆更加容易,更加快速。
2、总结归纳法在没有实物参照的抽象部分,采用本方法,把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总结归纳为一个图表,便于学生学习。
【说学法】1、观察法本节课程的主要教法是实物展示法,针对于这一教法,启发学生用观察法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讨论法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并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习惯。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式导入:1、我们班有哪些同学上过网或者玩过电脑游戏?(举手示意)2、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家里有电脑?(举手示意)3、你记忆中的电脑都由哪些部分组成的?4、有没有同学打开过机箱?说说机箱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说明:用学生感兴趣的“上网”、“电脑游戏”等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微型计算机(PPT课件)
![认识微型计算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5f30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8.png)
应用软件
(1)文字处理软件 WPS、Word 等。
(2)表格处理软件 Excel、Lotus l-2-3 等。
(3)管理系统软件 财务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等。
(4)辅助设计软件 Auto CAD 等。
(5)实时控制软件 监察控制和数据采集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外存又称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的容量一般都比较 大,而且可以移动,便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 流。常用的外存有磁盘、光盘和磁带等。最常用的是 磁盘,磁盘又分为硬盘和软盘。目前,USB闪存的普 及,使得软盘有被淘汰的趋势。
内存
内存分为两类:
➢ 一类是随机储存器(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RAM)型内存,它的特点是写入或读取信息 的速度快,但只有在计算机开启后,它才能储存 信息,一旦计算机系统关闭或突然掉电,其上储 存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打印机:
• 按照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 打式两大类。
• 按照工作方式分为点阵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式 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 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 度和噪声。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资源
(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软件。常见的系统软件 有操作系统、各种语言处理程序以及各种工具 软件等。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主机(主板、CPU、 内存)、显示卡、声卡、硬盘、软 驱、光驱、鼠标、键盘、显示器, 音箱、打印机等。
主板
主板也称系统板,是安装在主机机箱内 的一块电路板,上面安装有计算机的主要电
路系统。
1.2.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
![1.2.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d030de76eeaeaad1f3303e.png)
《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说课稿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李寿林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云南省曲靖农业学校的李寿林老师,很荣幸有机会参加此次说课比赛。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以说明。
一、学情分析他们是网络技术专业一年级的学生,90后的他们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该专业男生居多,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实践、合作研究能力强。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知识的储备,我认真分析了教材。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该课选自高教社出版的由周南岳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XP + Office 2003》(第二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编写上以任务为引领,以行动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任务分析《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是第1章第2节任务一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了解计算机各个常用部件及功能的认识基础,更是应用好计算机必要的前提。
3、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 认识计算机主要部件并了解其作用。
2. 分辩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3. 初步了解软件应用的范围。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照与识别计算机的设备,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及其作用;学生能够区别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软件。
2.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提升自己的协作与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养成自身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提升计算机素养。
4、根据教学实际及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组成。
难点:1. 能够明确认识主机与裸机。
2、认识微型计算机教案(计算机文化基础)
![2、认识微型计算机教案(计算机文化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213184a58fafab069dc0234.png)
1.2认识微型计算机一、安排学时:8学时;二、教学目标1、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机、计算机的常用外围设备、认识常见的I/O接口、以及多媒体计算机;2、学生能够识记计算机主机的组成部分、主要外围设备、七种I/O接口、以及多媒体系统的组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微型计算机;3、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及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三、重难点:1、重点:能够识记计算机主机的组成部分、主要外围设备;2、难点:认识常见的I/O接口、以及多媒体系统的组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微型计算机;四、教学过程:(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机1、主机箱:(1)分类:立式、卧式;(2)功能:整合连接安装主板、CPU、内存等设备;2、主板:主板也成系统板或母版,是主机内最大的一块电路板;3、CPU(主要性能指标):(1)主频: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单位MHZ;(2)字长: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一次的二进制位数称为字节;(3)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决定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4)高速缓存: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三级缓存;4、内存:是CPU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计算机运行期间所需的数据和程序;5、显示卡: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主要指标:显卡类型,显卡容量;6、硬盘:转速和容量7、光盘驱动器;8、声卡;(二)认识微型计算机的常用外围设备1、输入设备:(1)键盘;(2)鼠标:性能指标:分辨率、扫描频率和人体工程学;(3)扫描仪;(4)条码阅读器;(5)数码相机;(6)数码摄像机;2、输出设备:显示器: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体积较大,颜色绚丽,反应迅速;LCD显示器:轻薄短小、无辐射、低功耗、画面不闪烁;3、打印机:(1)针式打印机:噪声大、打印品质差、速度慢,打印票据;(2)喷墨打印机:价格便宜,打印彩色文稿、图片等,消耗墨水盒;(3)激光打印机:质量好、速度快、价格昂贵、消耗墨粉;(4)打印机打印速度以ppm(每分钟打印的页数),针式打印机速度cps(每秒打印字符数)(三)认识常见的I/o接口1、定义:接口是一套规范,如果设备满足这个规范,就可以把相应的设备组装到一起,从而实现该设备的功能;2、主要接口类型:(1)串联接口:A、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一位一位顺序传送;B、速率:115kbps-230kbps;C、优点:成本低,适用于远距离传输;缺点慢,不支持热插拔;D、功能:可连接计算机与鼠标、外置Modem、老式摄像头、手写板、工控、测量设备、部分通信设备;(2)并行接口:A、采用并行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的接口标准;B、16Mbps;C、功能:打印机和绘图仪;(3)PS/2接口:鼠标、键盘接口;无传输速率,只有扫描速率,采样率60次/秒,不支持热插拔;(4)USB接口:五个部分:控制器、控制器驱动程序、USB芯片驱动器、USB设备、针对不同设备的客户驱动程序;支持热插拔;广泛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他电子消费品;(5)IEEE 1394接口:Backpiane模式速率分别为:12.5mbps,25mbps,50mbps;Cable模式速率分别为:100mbps,200mbps,400mbps;支持热插拔,为外围设备提供电源,支持同步传输;(6)VGA接口:显卡接口;(7)HDMI接口:速率5gbps,适合影像传输的专用型数字化接口;(四)认识多媒体计算机1、媒体:(1)传播信息的载体,比如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2)存储信息的载体,比如ROM、RAM、磁带、磁盘、光盘等;2、多媒体:主要利用计算机把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信息都数字化,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计算机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3、多媒体技术:指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关系,集成成为一个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的系统信息处理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特点:(1)多样性;(2)交互式;(3)集成性;(4)数字化;(5)实时性;5、多媒体计算机:是指能够对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6、多媒体系统的组成:(1)多媒体系统:指能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逻辑互连、获取、编辑、存储和演播等处理的计算机系统;(2)多媒体硬件:A、光盘驱动器;B、音频卡;C、图形加速卡;D、视频卡;F、扫描卡;(3)多媒体软件:A、多媒体操作系统;B、多媒体驱动软件;C、多媒体开发工具;D、多媒体应用软件。
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PPT演示课件
![认识微型计算机说课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809402a32d7375a41780d0.png)
目 认 及 知识 主主 机 内板中容系主同统要生单的活元技相与术联外指系部标,设,使备 并 我接 且 的口 能 课
标 认 较 堂熟识 学练外 生的存能对储够主器快板乐部、件自进信行的操学作习安。装。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4
说学情
认识微型计算机
优势
联系能力强 模仿能力强 动手能力强 创新能力强
L 渭南工业学校
15
第三环节
主板系统单元与主板外部设备接口
功能
性能
厂家
…
作用 参数 品牌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16
第三环节
主板系统单元与主板外部设备接口
主板
组成: BIOS芯片 I/O控制芯片 键盘和面板控 制开关接口 指示灯插接件 扩充插槽 主板及扩展卡 的直流供电插接件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18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条理清晰,使学生对此一目了然,易于记忆, 具有直观性。
第1章第2节 认识微型计算机 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硬件 (2)软件 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1)主板插槽 (2)外设接口 三、认识外存储器 (1)U盘 (2)硬盘 (3)光盘 四、布置作业
不足
好动贪玩 方法死板 集中注意
力时间短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5
说教法
认识微型计算机
兴趣引入
教授
举例
讨论
谈话
分组实验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6
教学过程
1
第一环节
2
第二环节
3
第三环节
4
第四环节
LR 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
7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大家看这两台计算机,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又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1.2认识微型计算机
教学目标:
1. 基本知识
(1) 通过展示典型的微型计算机产品,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
名称和作用:显示器、键盘、音箱、鼠标、打印机。
(2) 通过图1-3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知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份组
成,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3) 通过实例,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
能: CPU、内存储器、主板(南桥、北桥)芯片组、总线、BIOS和CMOS、插槽。
(4) 通过实例熟悉微型计算机主板接口的名称:键盘、鼠标、USB、声音输入/输出、
网卡、1394火线输入、光纤输出、显示器、硬盘等。
(5) 通过实例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
等。
2. 操作技能目标
(1) 能够描述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主要器件对计算机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2) 能够区别具有多种功能主板接口类型及作用。
(3) 能够描述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使用特点,并正确选用。
教学分析与准备:
1. 教学重点
(1) 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2) 主板上的主要部件的性能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的影响。
(3) 知道内存储器的种类及其使用特点。
(4) 认识主板的接口。
(5) 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2. 教学难点
(1) 主板上三类总线(三类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的区别与作用。
(2) 分辨BIOS与CMOS的关系。
3. 教学策略
本课围绕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外围设备,剖析主机内的主板单元电路组成的主要电子部件
名称、作用和性能,认识主板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及其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及作用等。
在介绍各硬件时,多以实物展示,没有实物以图片代替,务必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学中简要介绍硬件的性能指标及选购,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4. 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X 2)
5.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结:
普通用户最常用的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经常与PC电脑、台式机、微机等名词混用,这里的微型计算机主要指台式机。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