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化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生物化学第11dh章 PPT课件

基础生物化学第11dh章 PPT课件

二、核蛋白体是多肽链合成的装置或场所
不同细胞核蛋白体的组成
核蛋 白体 S 70S
rRNA
蛋白 质
原核生物
小亚基 大亚基
30S
50S
16SrRNA
5S-rRNA 23SrRNA
rpS 21 种
rpL 36种
核蛋 白体
80S
真核生物
小亚基 大亚基
40S
18SrRNA
rpS 33 种
60S
28SrRNA 5S-rRNA 5.8SrRNA
如 果 利 用 poly (UC ) , 则 得 到 多 聚 Ser-Leu-SerLeu,推测UCU编码Ser,CUC编码Leu,因为poly (UC)有两种读码方式:UCU——CUC和CUC—
—UCU
采用这种方式,到1965年就全部破译了64组密码 子。
mRNA上存在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上从5至3方向,由AUG开始,每3 个核苷酸为一组,决定肽链上某一个氨基酸或蛋白 质合成的起始、终止信号,称为三联体密码(triplet coden)。在64个密码子中有61个编码氨基酸,3个不 编码任何氨基酸而起肽链合成的终止作用,称为终 止密码子,它们是UAG、UAA、UGA,密码子AUG (编码Met)又称起始密码子。
遗传密码的破译
在遗传密码的破译中,美国科学家M.W.Nirenberg等 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并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医学奖.
早在1961年,M.W.Nirenberg等人在大肠杆菌的无 细胞体系中外加poly(U)模板、20种标记的氨基酸, 经保温后得到了多聚phe-phe-phe,于是推测UUU 编 码 phe 。 利 用 同 样 的 方 法 得 到 CCC 编 码 pro , GGG编码gly,AAA编码lys。

基 础 生 物 化学知识课件知识讲稿

基 础 生 物 化学知识课件知识讲稿
促进良种选育 栽培:制定合理栽培技术措施
病虫害防治:利用代谢调控差异设计施 用各种农药、除草剂。
医学
生化指标进行疾病诊断、生化制 药等。
工业生产
发酵工业:微生物新陈代谢 发酵产物提炼与分离
中国第一只克隆猪(中国农大李宁组)
以前人类不能治疗的某些遗传疾病, 也可被现代生物化学的手段予以治疗。现 在也可以说生物化学是一个最富有奥秘的 学科之一,在生物化学领域,还有很多的未 知数等待着你们年青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 去探索。
基 础 生 物 化学
基础生化 课程
• • • • • • • • • • •
因细 蛋 核 含 脂 生 糖 酶 蛋 核 绪
表胞 白 酸 氮 类 物 代 白 酸 论
达代 质 的 化 代 氧 谢 质 化
调谢 的 生 合 谢 化

控网 生 物 物
络物合代
和合成谢
基成
一、近代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命是发展的,人们对生物化学的认识 也是发展。生物化学是一门年青的,发展速 度迅猛的学科。它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108377 提出生命的化学,Biochemistry。
• 与生理学密切相关。如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 物生命活动原理的一门科学,有机物代谢是 生命活动研究的重要方面,而这本身也属于 生物化学的内容。
与遗传学密切相关。核酸是一切生物 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 翻译 蛋白质 遗传信息表达,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 代谢和功能,同时是生化和遗传学的重 要内容。
与微生物学有关。为许多重要生化机制 研究提供材料,同时微生物研究需要生化 原理和技术。
1953: Waston, Crick DNA 1953:Sanger 胰岛素一级结构, A、B链 1958:Crick 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1961: 发现遗传密码, 无细胞Pr合成体系 1965: 中国人工合成胰岛素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等,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和稳 定性。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和能 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可用于解释反应的动 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酸碱反应
酸和碱通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水和盐,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
目录
• 生物化学概述 •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 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结构 • 生物化学代谢过程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 生物化学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生物化学概述
生物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两门学 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 内的化学过程和物质代谢。
重要性
0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通过化学键连接, 具有空间构型和电子分布,决定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性质
分子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包括极性 、溶解度、挥发性等,影响分子的物 理状态和化学反应活性。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或共享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 和金属键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由核苷酸组成,具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序列 ,二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空间构象。核酸的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 传信息。
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总结词

基础生物化学PPT课件

基础生物化学PPT课件
第52页/共65页
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s)
由不止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组成的多糖,包括糖胺聚(多)糖 (glycosaminoglycans)、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s)、氨基多糖 (polyaminoglucose)及酸性糖胺聚糖等名称,粘多糖就是氨基多糖,主要由氨基 己糖与己糖醛酸以及硫酸等脱水缩合而成,溶液粘性较大,分子中的羧基及硫酸等阴离 子通过静电作用与蛋白等大分子结合。分布很广,大多以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存在,并进一步与胶元蛋白结合构成结缔组织机质的重要成分,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 素、硫酸皮肤素等。
Haworth投影式; • 1928年,Malaprada发明过碘酸氧化法测定糖的
结构;1932年,Fleury和Lange把这一方法完善 第5页/共65页
糖研究的简史 II
• 1933年,N.A.S aeuson提出端基差向异构体,以表示还 原糖及糖苷的、两种异构体;
• 1950年,R.E.Reeves证明己糖的椅式构象; • 1950s后,把生物化学最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糖生物化学的研
糖原(Glycogen)
第44页/共65页
糖 原 示 意 图
第45页/共65页
第46页/共65页
纤维素(Cellulose)
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糖,以纤维二 糖(cellobiose)为基本单位缩合而 成,纤维状、僵硬、不溶于水的分子, 分子不分支,约由10000-15000个D-Glc残基组成。水解需高温、高压和 酸,人体消化酶不能水解纤维素,食 草动物利用肠道寄生菌分泌的纤维素 酶(cellulase)将部分纤维素水解为 葡萄糖。
糖类物质是一类广泛存在 于植物体内的一类重要有机物, 占植物干重的50%以上。

动物医学《基础生物化学-氨基酸》课件

动物医学《基础生物化学-氨基酸》课件

1.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甘氨酸 glycine Gly G 5.97
丙氨酸 alanine Ala A 6.00
缬氨酸 valine
Val V 5.96
亮氨酸 leucine Leu L 5.98
异亮氨酸 isoleucine Ile I 6.02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F 5.48
提问:为什么偏酸性?
答案: -COOH解离程度略大于-NH2的得电子能力
提问:酸性氨基酸的pI(更偏酸、更偏碱)?
答案:更酸(3.0 左 右)
碱 性 氨 基 酸pI 更 碱(7.6—10.7)( 只 有 三 种)
提问:大 多 数 氨 基 酸 在 中 性(pH=7)
时, 带
负 电?
提问:等电点时的氨基酸特点是?
脯氨酸 proline
Pro P
6.30
目录
2. 极性中性氨基酸
色氨酸 tryptophan Try W 5.89
丝氨酸 serine
Ser S 5.68
酪氨酸 tyrosine
Try Y 5.66
半胱氨酸 cysteine
Cys C 5.07
蛋氨酸 methionine Met M 5.74
天冬酰胺 asparagine Asn N 5.41
第三章 氨基酸
Chapter 3 Amino acid
本章重点内容
§3-2 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3-3 氨基酸的酸碱化学 §3-4 氨基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一、氨基酸——蛋白质的构件分子
★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mino acid)。
如将天然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最后都可得到约20种不同 的氨基酸。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 )及其相互作用;生物小分子(氨基 酸、脂肪酸、糖类等)及其代谢;生 物体内能量转化与传递等。
2024/1/26
4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 拓展。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胆汁酸的合成、 构成细胞膜、合成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等。
胆固醇代谢异常与疾病
胆固醇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等。因此,维持胆固醇代谢平衡对于预防 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6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6
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2024/1/26
03
甘油代谢途径
甘油在体内可转化为磷酸二羟丙酮,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分解产生能量
,或转化为葡萄糖等供能物质。
24
磷脂代谢途径探讨
磷脂的合成与分解
磷脂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肠黏膜细胞中,以甘油二酯为骨架,通过CDP-甘油二酯途径 合成不同种类的磷脂。磷脂的分解则通过磷脂酶的作用,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 产物。
2024/1/26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 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等。
四级结构
由多个具有独立三级结构 的亚基组成的复杂空间结 构。
10
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催化功能
作为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运输功能
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等。
营养功能

2024版生物化学PPT课件

2024版生物化学PPT课件

22
06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024/1/29
23
基因表达调控概述
2024/1/29
基因表达调控的定义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在生物体内,通过特定的机制对基因的 表达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以确保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 和适应环境变化。
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 基因表达调控可分为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后水平调控、翻 译水平调控和翻译后水平调控等多个层次。
2024/1/29
16
糖无氧氧化过程剖析
糖酵解过程
葡萄糖在细胞质中分解为 丙酮酸的过程。
2024/1/29
糖酵解关键酶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生理意义
快速提供能量、糖异生原 料、其他代谢途径中间产 物。
17
糖有氧氧化过程剖析
2024/1/29
糖有氧氧化途径
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024/1/29
酶的命名与分类
国际酶学委员会(IEC) 命名法;根据催化反应类 型分类,如水解酶、氧化 还原酶等。
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和 功能;活性中心与催化作 用;辅因子与酶活性。
12
酶活性调节机制探讨
酶活性调节的意义
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正 常进行。
2024/1/29
酶活性调节的方式
2024/1/29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7
营养与健康
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
生物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人体对营养物质的 需求和代谢过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指 南提供依据。
通过生物化学手段可以监测人群中的生物标 志物,评估健康风险,为疾病预防和公共卫 生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动物医学《基础生物化学-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课件

动物医学《基础生物化学-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课件
SD序列与核糖体小亚基中16S rRNA的3’ 端互补结合有利于3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SD 序列
A purine-rich Shine-Dalgarno sequence and a AUG codon marks the start site of polypeptide synthesis on bacterial mRNA molecules.
AMP + E
氨基酰-tRNA表示方法:Ser-tRNASer
tRNA与酶结合的模型
tRNA
ATP 氨基酰-tRNA合成酶
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特点
氨基酰-tRNA合成酶具有高度特异性, 能够专一识别底物氨基酸和tRNA,保 证了翻译的准确无误。
催化氨基酰-tRNA脱酰基,具有校正活 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
第三步:核糖体大亚基结 合,起始复合物形成
30S复合物释放IF3后,与大亚基结合; IF2结合的GTP被水解,IF1、IF2均脱离。 50S大亚基与30S小亚基、模板mRNA以及
起始fMet-tRNAfMet构成起始复合体。
E
IF-1 IF-1
E
真核细胞的合成起始
起始氨基酸是Met,由特殊的tRNA携带 为Met-tRNAi
P位
A位
二肽酰-tRNA
(fMet成为N末端)
A位
A位成肽后,P位留下空载tRNA
③ 移位
无负荷的tRNA由E位点释放; 肽酰tRNA从A位移到P位; EF-G有转位酶活性,可结合并水解 1
分子GTP,促进核糖体向mRNA的3' 侧移动。
进 位
转肽 移 位
4. 肽链合成的终止
氨基酸进位,肽链形成和延伸,核糖体沿着mRNA的 5’——3’ 方向移位,循环往复,新合成的肽链由N端向 着C端不断延长,直至m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就没有 氨基酰-tRNA再进入A位点,肽链的合成终止。

基础生物化学1-2章

基础生物化学1-2章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微量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法、 福林酚试剂法、考马斯亮蓝比色法
第二节 氨基酸 (amino acid)
蛋白质可以被酸、碱和酶催化水解,在水 解过程中逐渐降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越来越 小的肽段,直到最后成为氨基酸的混合物。 如将天然的蛋白质完全水解,最后都可得 到二十种不同的氨基酸。除脯氨酸和甘氨 酸外,其余均属于L-α -氨基酸。
解毒作用:与毒物或药物结合,消除其毒性作 用;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重要的还原剂,参与 体内多种氧化还原反应;
保护巯基酶的活性:使巯基酶的活性基团-SH 维持还原状态;
维持红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消除氧化剂对红细 胞膜结构的破坏作用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域与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命活动的化学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新陈代谢,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是细胞,细胞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结构。
细胞结构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
静态生物化学
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物质组成,以及它们 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包括蛋白质、核 酸等生物大分子;激素、有机酸等小分 子化合物
八、氨基酸的吸收光谱
有显著紫外吸收的氨基酸:
Tyr 275nm
Phe 257nm Trp 280nm
九、氨基酸的重要化学反应
氨基和羧基共同具有的反应 1、茚三酮反应——蓝紫色产物(570nm) 2、成肽反应 氨基具有的反应
1、Sanger反应——黄色产物(DNP-氨基酸) 2、艾德曼(Edman)反应——白色产物(PTH-衍生物)

生物化学基础授课PPT

生物化学基础授课PPT

实验原理
阐述实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 理论知识,为实验操作提供科
学依据。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流程,包 括试剂配制、仪器使用、样品
处理等。
实验安全
强调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 意事项,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收集
记录实验过程中获得的 所有数据,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处理
察和理解。
结论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实验的 结论,指出实验的亮点和不足 之处。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 讨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 出可能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结论应用
阐述实验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的 意义和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
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05
生物化学前沿研究
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
基因编辑技术
详细描述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在生物体内,化学反应是生命活动 的基础,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能量转化机制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过 程。
有机化合物与生物分子
总结词
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是生物体内重要 的物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关键作 用。
VS
酶的分类
根据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酶可 以分为氧化还原酶类、水解酶类 、转移酶类、裂合酶类和异构酶 类等。
酶的作用机制
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 反应速度。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 间产物,降低活化能。酶具有立 体专一性,确保反应的准确性。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 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 应,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 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有两个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自养生物) 化学能:生物氧化(异养生物)
1
第五章
生物氧化
2
本章要求:
生物氧化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
3
第一节 生物氧化概述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三、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 四、高能化合物
4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与意义 P167
17
四、高能化合物 1、高能化合物的概念
在标准条件下发生水解时,能够释放 21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
高能键:在高能化合物分子中,水解断裂 释放出大量自由能的活泼共价键。 用 ~ 表示。
18
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氨基甲酰磷酸 乙酰基磷酸 磷酸肌酸(CP) 焦磷酸(PPi) ATP(→ADP + Pi) 葡萄糖-1-磷酸(G-1-P) 葡萄糖-6-磷酸(G-6-P) α-磷酸甘油
C O P O-
CH OH O
CH2 O P OO-
1,3-二磷酸甘油酸
O
O
CH3 C O P OO-
乙酰磷酸
21
O
O
RC O P O A
O
O
O-
H3N+ C O P OO-
酰基腺苷酸
O
O
氨甲酰磷酸 RCH C O P O A
N+H3
O-Biblioteka 氨酰基腺苷酸22焦磷酸化合物
O O- P
O-
O O P O-
吸链生成H2O 逐步释放能量
体外燃烧
条件剧烈 非酶促反应 碳和氧直接化合生成CO2 氢和氧直接化合
生成H2O 骤然放出能量
热,ATP
光,热
12
三、自由能与氧化还原电位
1. 自由能(G) A
P169 B
ΔG= GB - GA
13
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
pH0,25℃, 0.1Mpa,1mol/L
水解自由能 ΔG(kJ/moL)
-61.69
-50.50
-43.12
-43.12
-33.49
-30.56
-20.93
-13.82
-9.21
19
2、高能化合物的类型 按其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含高能键的特点:
磷氧键型 磷氮键型 硫酯键型 甲硫键型
20
(1)磷氧键型(—O ~ P) 酰基磷酸化合物
O
O O-
E0小
E0大
37
二、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烟酰胺脱氢酶类 黄素蛋白类 铁硫蛋白(Fe-S) 泛醌(CoQ) 细胞色素类(Cyt)
N CH3 NH2
C H2C H2C H2C HC O O H
磷酸精氨酸
这两种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的作用
25
(3) 硫酯键型
O R C SCoA
酰基辅酶A
NH2
N
N
O
OS O-
O
O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6
(4) 甲硫键型 S-腺苷甲硫氨酸
COO-
E0愈小,失电子的倾向愈强 与电子的亲和力愈小
15
16
自由能与氧化还原电位的关系:
ΔG0 = - nFΔE0
N:转移的电子数 F:为法拉第常数(96.403KJ/V/mol) ΔE0: 生 化 标 准 氧 化 还 原 电 位 的 变 化
ΔE0 = E0受体 - E0供体
ΔG0:生化标准自由能的变化
8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TCA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脱氢酶类 NADH 脱氢酶类 需氧脱氢酶类 细胞色素酶类 加氧酶类
10
相同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生物氧化
体外燃烧
(1)物质氧化方式:加氧、脱氢、 失电子
(2)本质:耗氧、产物和能量相同
11
生物氧化
温和环境 酶促反应 有机酸脱羧生成CO2 底物脱下的氢经呼
CH
N
H
+ 3
CH2
CH2 H 3C S + A
27
3.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ATP (三磷酸腺苷)
负电荷集中 共振杂化
NH2
N
N
~ ~ γO
O- P O-

O- P O-

O- 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AM三P 磷酸腺苷 (ATP)
ADP
ATP
ATP的特殊作用
❖磷酸基团转移的共同中间体 ❖ATP是生物体通用的能量货币 ❖ATP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
能量贮存者
磷酸精氨酸 磷酸肌酸
磷酸原
29
30
磷酸基团转移势能 /4.18kJ.mol-1
16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 1,3-二磷酸 12 甘油酸
10 8 6
4 2
高能~P供体
~P
磷酸肌酸(高能磷酸基团贮备物)
~P
~P
AT P ~P ~P
6-磷酸葡萄糖 3-磷酸甘油
0
ATP作为磷酸基团共同中间传递体示意图 31
燃料分子
O2
(糖、脂、蛋白质) 生物体
CO2 + H2O + 能量
5
1、CO2的生成
脱羧酶
6
2、水的生成
电子传 递体
底物
NADH或 FADH2
脱氢酶,电子传递体,氧化酶
7
3、释放能量
热能(少) 底物水平磷酸化
储存到ATP (多) 氧化磷酸化 (呼吸链)
生理意义:供给机体能量, 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生化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
单位为J/mol、KJ/mol
pH7,25℃, 0.1Mpa,1mol/L
14
2. 氧化还原电位 单位为伏特(v)
氧化还原电位: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倾向 (或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倾向)的大小。
标准氧还原电位用E0 表示 生化标准氧还原电位用E0 表示
E0愈大,得电子的倾向愈强 与电子的亲和力愈大
34
一、电子传递链的概念
1.概念 (组成+定位+顺序)
由递氢体或递电子体在线粒体内膜上按一定 顺序排列组成的连锁反应体系称为电子传递 链(又称呼吸链)。
典型的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NADH呼吸链
35
2、分布 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 真核细胞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36
3、顺序 按照氧化还原电位大小的顺序排列
O-
焦磷酸
NH2
N
N
O O- P
O-
O O- P
O-
O O- P
O-
NN OCH2 O
HH
H
H
OH OH
ATP
(三磷酸腺苷) 23
烯醇式磷酸化合物
COOH O CO PO CH2 O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4
(2) 氮磷键型
O
NH
PO
C NH O
N CH3 C H 2C O O H
磷酸肌酸
O
NH
PO
C NH O
ADP+Pi ATP
其它形式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UTP用于糖原的合成 CTP用于磷脂的合成 GTP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核苷单磷酸激酶
NMP + ATP
NDP + ADP
核苷二磷酸激酶
NDP + ATP
NTP + ADP
33
第二节 电子传递链
一、电子传递链的概念 二、电子传递链的组成 三、主要的电子传递链 四、电子传递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