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料及级配的选择

合集下载

级配

级配

规格不同的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起来,一般是指把几个规格不同的(有大有小)的集料组合起来形成混合料,混合料各筛孔通过率即为。

简单地说就是集料筛分之后一系列筛孔的通过率。

集料基本概念一、粗集料1、基本概念集料定义:是指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包括碎石、砾石、石屑、砂等。

标准筛的概念:对颗粒性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用的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系列样品筛。

标准筛筛孔为正方形,筛孔尺寸依次为75mm、63mm、37.5mm、集料的划分:根据集料形成的过程可分为经自然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卵石、砂砾和人工机械加工而成的碎石;根据粒径大小可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又称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酸性集料和碱性集料。

集料粒径: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砼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集料最大粒径:指集料的100%都要求通过的最小的标准筛筛孔尺寸.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指集料可能全部通过或允许有少量不通过(一般容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比集料最大粒径小一个粒级.二、细集料1、砂的技术性质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在水泥砼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和人工砂。

砂的技术性质涉及范围:物理常数、级配、粗度、有害物质。

筛分和级配的概念:级配是集料中各级粒径的分配情况,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粗细集料颗粒粒级的分布状况。

砂的筛分试验是称取一定数量的砂样,在规定的标准套筛上进行筛分,分别称出砂样在各个筛上的存留质量,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出与级配有关的参数。

分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上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是指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和大于该筛号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通过百分率:是指通过某号筛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在数值上等于100减去某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细集料的级配设计

细集料的级配设计

2020/5/24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3
例题1:
某工地现有水泥混凝土用砂取500g做筛分试验,筛分结 果如下表所示。计算该砂样的规格和类别。
1、列表计算
2020/5/24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4
2、计算细度模数MX
Mx
A2
A3
A4 A5
100 A1
A6 5A1
(93 62 35 15 6) 5 2 2.05 100 2
2020/5/24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9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0 10~0 15~0 25~0 40~16 85~55 100~90
说明:
Ⅰ区砂属于粗砂——采用较Ⅱ区大的砂率(不易捣实); Ⅱ区砂属于中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砂的细砂组成;
Ⅲ区砂属于细砂——采用较Ⅱ区小的砂率(易捣实)。
∵MX=2.05 介于2.2~1.6之间, ∴由细度模数判别该砂的规格为细砂。
2020/5/24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5
3、确定砂子的类别
通过百分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15
砂子标准级配图Ⅲ(细砂)
0.3 0.6 1.18 2.36 4.75 筛孔直径(mm)
上限
下限
试样
0
步骤:
10 20 累
①画Ⅲ标准级配图
30 计
40
筛 余
②在标准级配Ⅲ
50 百
60 分 区内画出砂样。

70 (%)
80 ③由级配类别知:
90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道路建筑材料15什么是集料的级配?用哪些参数表示级配?

道路建筑材料15什么是集料的级配?用哪些参数表示级配?

道路建筑材料15什么是集料的级配?用哪些参数表示级配? 1-5 什么是集料的级配?用什么参数表示级配?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类型有何差别?级配是集料中各类粒径颗粒的搭配或者分部情况。

表示级配的参数有3个:分级筛余百分率、累积筛余百分率与通过百分率。

分计筛余百分率i a :是某号筛的筛余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累积筛余百分率i A :是某号筛的分计筛余的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筛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与。

12i i A a a a =++⋅⋅⋅+通过百分率i P :是通过某号筛的式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100i i P A =-常见的级配曲线有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

连续级配类型的集料,由大到小,逐级粒径的颗粒都有,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绘制的级配曲线平顺圆滑不间断。

间断级配集料中缺少一个或者几个粒级的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之间有较大的“空档”,所绘制的级配曲线是非连续的,有间断的。

1-8 填隙碎石与级配碎石的集料在颗粒构成上有什么不一致?这种差异对其路用性能有什么影响? 填隙碎石要紧是用单一的粗碎石做主骨料,经压路机碾压就位后,形成嵌锁结构,用石屑填塞粗碎石间的空隙,增加密实度与稳固性。

级配碎石是由各类大小不一致的粒级集料按一定级配构成的混合料。

在颗粒构成方面,填隙碎石以单一粗碎石为主,填塞石屑于空隙中;级配碎石则含有各类不一致粒径的集料。

填隙碎石强度形成与抗变形能力要紧靠粗碎石颗粒的嵌锁作用,在空隙中填入石屑或者粗砂,进一步增加强度与稳固性,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与二级下列公路的基层。

级配碎石强度形成与抗变形能力要紧与集料的颗粒间的摩擦作用与粘结作用有关。

由多种粒径的颗粒集料构成,其稳固性与平整度比填隙碎石更好,可作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也可作路基改善层,或者低等级道路的路面。

3-3 试述混凝土拌合物施工与易性的意思,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新拌水泥混凝土的施工与易性,也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制、运输、浇注、振捣)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集料级配良好的标准

集料级配良好的标准

集料级配良好的标准集料级配是混凝土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一个良好的集料级配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来进行集料级配。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集料。

在选择集料时,需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工程用途。

常见的集料有砂、石子和粉煤灰等,它们的大小、形状和表面性质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集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级配设计。

级配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和工程要求,通过调整不同级配的集料比例,使得混凝土的密实性、坍落度和流动性达到最佳状态。

在进行级配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集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和含泥量等因素,以及混凝土的拌合性能和施工工艺要求,从而确定最佳的级配方案。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集料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对所选用的集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集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颗粒形状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集料受到外界污染或受潮等情况,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混凝土试配和现场试验。

在进行混凝土试配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级配设计方案,选用合适的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均匀性和抗渗性等进行现场试验,以验证集料级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一个良好的集料级配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它需要我们在选择集料、设计级配、质量控制和试验验证等方面都要非常严格和细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

C50混凝土配比设计一、原材料1.集料商品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商品混凝土体积的3/4,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所以集料的质量对商品混凝土的TRANBBS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时,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必须认真检验,严格选材。

(1)细集料。

砂材质的好坏,对C50以上商品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

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含泥量少,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山砂一般不能使用,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增大水泥用量。

这样不但增加了商品混凝土的成本,而且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

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容易引起新拌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从而影响商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C50泵送商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普通商品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

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

(2)粗集料。

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级配是集料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对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

配制C50商品混凝土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因为C50商品混凝土一般水泥用量在440-500kg/m3,水泥浆较富余,由于大粒径集料比同重量的小粒径集料表面积要小,其与砂浆的粘结面积相应要小,其粘结力要低,且商品混凝土的均质性差,所以大粒径集料不可能配制出高强度商品混凝土。

集料的级配要符合要求且集料的空隙要小,通常采用二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

如5-31.5mm连续极配采用5-16mm和16-31.5mm二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

c50配合比技术

c50配合比技术

C50配合比技术1原材料要求1.1 集料混凝土中集料体积大约占混凝土体积的3/4, 由于所占的体积相当大, 所以集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成本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配制C50混凝土时, 对集料的强度、级配、表面特征、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吸水率等性能指标, 必须认真检验, 严格选材。

这样才能配制出满足技术要求的C50混凝土, 同时又能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1.1.1 细集料砂材质的好坏, 对C50以上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要大。

优先选取级配良好的江砂或河砂。

因为江砂或河砂比较干净, 含泥量少, 砂中石英颗粒含量较多, 级配一般都能符合要求。

山砂一般不能使用, 山砂中含泥量较大且含有较多的风化软弱颗粒。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 细度模数小于2.5时, 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 施工中难于振捣, 且由于砂细, 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 增大水泥用量。

这样不但增加了混凝土的成本, 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

砂也不宜太粗, 细度模数在3.3以上时, 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能差, 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质量。

C50泵送混凝土细度模数控制在2.6~2.8之间最佳, 普通混凝土控制在3.3以下。

另外还要注意砂中杂质的含量, 比如云母、泥的含量过高, 不但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 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裂缝等其他性能。

含泥量不超过2%, 云母含量小于1%。

1.1.2 粗集料粗集料的强度、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级配、杂质的含量、吸水率对C50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配制C50以上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强度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 高强度的集料才能配制出高强度的混凝土。

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的碎石。

其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或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测定, 岩石的抗压强度应比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

一般用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来间接判定岩石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建筑材料(第4版)》教学课件-第3章 集料

《建筑材料(第4版)》教学课件-第3章 集料
含量控制:详见相关国家标准
如:
天然砂含泥量、泥块含量的规定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的规定




Ⅰ类
Ⅱ类
Ⅲ类
云母(%)(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质量计)
≤ 1.0
有机物(比色法)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SO3质量计)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0.01
≤0.5 ≤0.02
≤0.06
按集料的质量优劣,将集料分为了Ⅰ、Ⅱ、Ⅲ类。 Ⅲ类用于≤C25,Ⅱ类用于C30-C55,Ⅰ类用于≥C60。
标准规定:表观密度≥2600kg/m3,
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隙率: 见表3.9
§3.3 粗集料
六、粗集料的压碎指标
石子的强度可以采用压碎指标来衡量。 压碎指标值越小,石子强度越高。
压碎指标——被压碎颗粒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 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
标准规定:
§3.4 集料的取样送检
一、检验项目
第3章 集料
§3.1 集料概述
一、集料的定义
混凝土中所使用的砂子、石子的总称。也称为骨料。
二、集料的分类及特点
(0.15~4.75mm) 细集料
集料
粗集料
(>4.75mm)
天然砂:(洁净、圆滑,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好) 机制砂:(表面粗造, 拌制的混凝土强度高) 卵石: (表面光滑、洁净,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好) 碎石: (表面粗造、多棱角,拌制的混凝土强度高)
累计筛余百分率(%)
4.75mm 2.36mm 1.18mm 0.60mm 0.30mm 0.15mm
m1=25 m2 =70 m3 =70 m4 =90 m5 =120 m6 =100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

实验三:集料的筛析和级配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矿粉的颗粒组成,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细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二、试验原理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筛分试验就是将集料通过一系列规定筛孔尺寸的标准筛,测定出存留在各个筛上的集料质量,根据集料试样的质量与存留在各筛孔尺寸的集料质量,就可求得一系列与集料级配有关的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三、预习要求1、理解级配的概念,了解试验原理。

2、了解试验仪器的用法,掌握集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四、实验仪器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粗集料要求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细集料要求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矿粉要求感量不大于0.1g。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搪瓷盘、橡皮头研杵等。

5、烘箱:能控温在105℃±5℃。

五、实验内容(1)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3-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1、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

下同。

1.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

1.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1.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

级配碎石原材料要求与合理的级配范围

级配碎石原材料要求与合理的级配范围

相 关 文 献 指 出 :我 国 液 限 应 确 定
5 % .O . 5 mm以 下 细 料 为 无 但 是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 级 配 碎 石 为 不 大 于 2
程 中 ,如 果 采 用 了 较 大 粒 径 ,会 发 生 的 性 能 还 受 到 其 它 因 素 的 影 响 ,所 选 塑 性 .假 如 很 难 达 到 这 一 要 求 .可 以要 P 最 低不 大于4 %。 但 是 在 实 际 过 程 离 析 现 象 。 国 内 学 者 也 对 级 配 碎 石 的 用 的 级 配 类 型 不 同 . 即 便 是 同 样 改 变 求 l . 7 5 1 3 q m 的 通 过 率 . 最 后 试 验 得 到 的 CBR进 行 了 室 内 试 验 验 证 , 结 果 表 4 作 用 的 粗 集 料 也 就 越 多 ,从 试 验 结
足 某 一 要 求不 尽 合 理 。
我 国 规 范 对 于 级 配 碎 石 最 大 粒 果 相似 ,其 变 化 曲线 也 是 驼 峰 形 状 .即
径 推 荐 采 用 粒 径 少 小 一 些 的 级 配 碎 在 5 mm颗粒 含 量 为4 2 . 5 % 时达 到 峰 值 。
石 ,主 要 是 考 虑 到 级 配 碎 石 在 施 工 过
塑 性 指数
塑 性 指 数 对 级 配 碎 石 CBR的 影 响
1 06 T R AN S P 0 w0 R L D 2 O l 4 N o . 3 1( N o v )
径 通 常 为4 0 ~ 5 0 mm。
三 轴抗 剪切 强 度 、CB R 与 干 密 度 试 验 结 求0 . 5 mm通 过 率 与 塑 性 指 数 的 乘积 应 满
4U U
3 5 0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粗集料级配技术指标
<20
<25
<30
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6
<8
<10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2.0
<3.0①
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1.0
<2.0
机制砂PH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②(按质量计%)
注:①Ⅲ级碎石的压碎指标,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②Ⅲ级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用做路面时,应小于20%;用做下面层或基层时,可小于25%。
粗集料级配范围
方筛孔尺寸(mm)
2.36
4.75
9.50
16.0
19.0
26.5
31.5
37.5
累计筛余(以质量计)(%)
合成级配
4.75~16
95~100
85~100
40~60
0~10
4.75~19
95~100
85~90
60~75
30~45
0~5
0
4.75~26.5
95~100
90~100
70~90
50~70
25~40
0~5
0
4.75~31.5
95~100
90~100
75~90
60~75
40~60
20~35
0~5
0
粒级
4.75~9.5
95~100
80~100
0~15
0
9.5~16

粗骨料粒径及级配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粒径及级配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粒径及级配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摘要: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模型强,并且耐火性较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约占60%~70%,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原材料影响混凝土综合性能特别是强度和耐久性的因素很多,作用机理也很复杂,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仅从对混凝土作用较为显著的粗骨料粒径及级配方面予以介绍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级配综合性能1. 粗骨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粗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或集料,其中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铁路混凝土用粗骨料性能要求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碎石(无抗拉和疲劳要求的C40以下混凝土也可采用卵石),但由于碎石与水泥石的界面粘结力强,所以碎石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卵石混凝土的强度。

对于混凝土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的控制,现行相关规范更多的是从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最小尺寸或最小保护层厚度、钢筋最小间距去限制,只有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在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如C50及以上时,才予以硬性要求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5mm。

混凝土配合比无论设计或施工阶段,都需要结果其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工作性能等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且经济合理。

混凝土必须采取低水胶比、低胶凝材料、低用水量是实现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理论上讲,粗骨料颗粒粒径越大,其比表面积相对越小,因此需要的单方用水量和水泥胶浆相对较少,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大颗粒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经济性更容易实现。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故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粗骨料粒径越大,其缺陷和内部裂纹将逐渐增多,在传统生产工艺下,针、片状颗粒含量相应较大。

相关文献显示,颗粒粒径为10mm-16mm时为消除粗骨料颗粒内部缺陷的最佳粒径,同时,由于颗粒粒径的减小,有利于颗粒粒形趋于良好,在相同条件下,因流化作用的提高而减少了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增加了粗骨料和水泥胶浆的粘结面积,改善了粘结界面,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经济性。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

配合比设计对集料的级配的选用配合比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依据凡施工中要使用集料的工程,其施工技术规范都对集料的级配范围有明确规定。

但是在有些工程,因为工程质量对集料的级配较为敏感,在施工规范中除对集料的级配范围规定外,还对一些关键筛孔的筛分通过的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提出特别要求,如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7.3.6.3条规定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在细集料的级配范围表中的注:②中规定除5.00、0.63、0.16号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总量不得大于5%。

④中规定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等,但对其他筛孔的级配范围中值的筛分通过质量百分率(或累计筛余质量百分率)的波动允许百分率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能以级配范围作为配合比的集料选用的依据,和施工工地在集料进行抽检试验时,对集料的级配判定是否合格的控制依据。

而较为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集料的级配,应该首选级配范围的中值。

但要设计好一个经济合理的、适用的、理想的配合比,还要考虑集料的级配以外的其他一些有关的因素。

2 配合比设计集料的级配选用的两种方法:施工所用集料的采购备料,都是先控制一个最大、最小粒径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分几个档次,采购进场2~5种不同规格的集料,由配合比设计人员根据规定集料的级配要求,计算出各种规格的集料用量比例,作为施工配料和备料进场的依据。

目前集料的级配计算、选用常用的方法有如下两种:2.1粗放型选择法:根据实际进场各种集料筛分试验的级配结果,依据规范规定的级配要求,用试算法、图解法或专用的电脑软件,计算出各种集料组合时所占的比例,并按此比例计算集料的合成级配,绘制级配结果曲线图。

级配碎石一般配比是

级配碎石一般配比是

级配碎石一般配比是
1、如果是指天然级别的,天然砂和水之间的比例需要按照
9.11:4.97的比例来配置。

2、如果是生产级配碎石,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把关还是非常严格的,首先就是选择的碎石颗粒要超过1.7毫米,并且磨损率不能够超过30%。

如果选择的粒径小于0.5毫米,塑性指数应该控制在6个单位。

要进行抽样检测,并且要考虑到它的损失率以及塑形的指数。

级配碎石是什么
1、级配碎石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级集料组成的混合料,当其级配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时,称其为级配型集料。

碎石,符合工程要求,经开采并按一定尺寸加工而成的有棱角的粒料。

碎石是混凝土的必须材料,一般混凝土使用粒径为级配,在5-25mm。

2、级配型集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和级配砾石。

粗、中、小砾石集料和砂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且塑性指标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级配砾石。

3、级配型集料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级配碎石一方多少吨
一方碎石的分量大约在1.3~1.7吨之间,碎石的分量与它的粒径巨细有直接的关系,假如粒径比较大,空隙就会越多,相对来说密度就会越小,所以导致它的分量减小。

假如粒径比较小,空隙就会更少,密度反而会更大,相对来说它的分量也会随之添加。

所以不同级别的碎石,不同巨细的粒径,它的分量也不相等,整体基本上维持在1.3~1.7吨之间。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细集料、级配碎石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级配碎石试验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批复: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目录1技术指标及要求 (1)1.1混凝土用粗集料 (1)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 (3)1.3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 (4)2主要参数试验细则 (7)2.1粗集料筛分试验 (7)2.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10)2.3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12)2.4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15)2.5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19)2.6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20)2.7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21)2.8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22)2.9粗集料对沥青粘附性试验 (24)2.10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25)2.11粗集料有机物含量 (26)2.12粗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27)2.13粗集料坚固性 (29)2.14粗集料岩石抗压强度 (31)2.15碱集料反应 (32)2.16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33)2.17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35)2.18粗集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 (38)2.19粗集料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 (39)公路工程用粗集料试验1技术指标及要求1.1混凝土用粗集料1.颗粒级配粗集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表4-1的要求。

粗集料颗粒级配范围表1-12.主要技术指标(1)桥涵隧道结构混凝土用粗集料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规定。

碎石或卵石主要技术要求(JTG/T F050—2011)表1-2粗集料主要技术指标(JTG F30—2003)表1-31.2路面基层用集料(水泥稳定粒料)1.颗粒级配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7.5mm,用于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碎石颗粒应接近立方体;细集料质地应坚硬、耐久、洁净,并具有良好级配,其合成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参见表1-4的要求。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组成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

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

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

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

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

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

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四、试验步骤1.用水洗法测定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细粉部分质量。

(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0,准确至0.1%。

(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

(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根据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mm 标准筛,上部为2.36mm 或4.75mm 筛。

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人另一容器中,尽量不致将粗集料倒出,损坏标准筛筛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集料及级配的选择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级配形式AC-1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AC-25。

矿料的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方孔筛)如下表所示: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沥青
用量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细粒式沥青砼AC-13 100 90~1
00
68~8
5
38~6
8
24~5
15~3
8
10~2
8
7~20 5~1
5
4~8 4.0
中粒式
沥青砼AC-20 100 90~10
70~9
2
60~8
34~6
2
20~4
8
13~3
6
9~26 7~18 5~1
4
4~8 4.0
③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拌沥青混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沥青混合料类型击实次数
(次)
稳定度
(KN)
流值
(0.1mm)
空隙率
(%)
沥青饱和度
(%)
中粒式沥青

两面各75 >7.5 20-40 3-6 70-85
粗粒式沥青

两面各75 >7.5 20-40 3-6 70-85 (2)基层及底基层
基层采用二灰碎石基层(石灰:粉煤灰:碎石=7.5:17.5:75),底基层采用石
灰土(含灰量10%).石灰质量应符合GB1594规定的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
的技术标准,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粉煤灰质量的SIO2、AI2O3和Fe2O3
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20%,集料压碎值<30%。

二灰碎石集料的级配
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结构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层次
4031.59.09.50.75 2.36 1.180.60.075
90724830181060基层
100
1009068503827207五、各专业管线规划设计
苑东路为新建道路,五其它专业管线,按照延安市总体规划管线布置原则,单侧布置,全部埋地敷设,因此,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电力管道、电信类综合管线(电信、联通、移动、有线电视、铁通、网通、长信、公安监控),按照规划断面预留位置(详见各专业管线布置横断面图)。

并在延安市城市建设项目办公室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管线单位自行负责设计和实施。

六、无障碍设计
为方便残疾人通行,本工程专门设有无障碍通道,沿两侧人行道通长布置,在交叉口处设有停靠和向导板块,以引导残疾人通行。

七、施工注意事项
1、路面计算以层拉应力计算控制结构层厚度,各结构层设计弯沉值如下:
面层:AC-16 I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35(0.01mm)
下面层:AC-25 I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40(0.01mm)
基层:二灰碎石 44(0.01mm)
底基层:石灰土 95(0.01mm)
路床: 245(0.01mm)
2、道路施工时,应对全线路段(红线内)进行工程普探,对发现墓坑、井、穴、洞等必须进行处理。

3、道路施工时,各单位沿街预留口位置、村口位置、宽度同现状路口位置及宽度,路缘石圆曲线半径2米,路面结构同非机动车到路面结构,与非机动车道边衔接,坡度同人行道横坡(2%),施工至红线处。

4、城市规划交叉口范围内路面结构,绿化带断口处路面结构同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