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前教育学》,树立正确儿童观(一)
学前教育学(第3版)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二、 儿童观的种类
儿童观的种类
儿童是“小大人〞 儿童是“白板〞 儿童是“有罪的〞 儿童是“花草树木〞 儿童是“私有财产〞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第二节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一、 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
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 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开展世界宣言?、? 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开展世界 宣言行动方案?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二、 儿童的成长受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多种因素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多种因素
生物因素是儿童 成长的生理基础
社会因素是儿童 成长的关键条件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三、 儿童开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开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的开展有极大的潜力。 儿童开展的潜力只有通过适当 的环境和教育,才能挖掘出来。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四、 儿童是连续不断开展的
儿童开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 有不同的身心开展特征,他 们会对同一个环境做出截 然不同的行为反响。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五、 儿童的开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的开展具有差异性
性别差异 个别差异 文化差异
第三节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六、 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开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 儿童观的界说
1
• 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
2
• 正确儿童观的树立
3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介
4
第一节 儿童观的界说
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的概念
学前教育学3章-1儿童观
它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 种最具实际意义的儿童观。汽油可以分为两种:
(1)形式儿童观或理念儿童观:即能从理论上, 观念上把握儿童观,并用儿童观分析和指导一些儿童 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2)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即不仅能从观 念和理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并能加以坚决地贯彻。
儿童观的结构
返回
现当代的儿童观
现当代的儿童观,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 影响下,认为儿童首先是“人”,其次儿童 就是“儿童”。
几种典型的儿童观
• 儿童是“小大人” • 儿童是“白板” • 儿童是“有罪的” • 儿童是“花草树木” • 儿童是“私有财产”
• 儿童是“未来的资源” • 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 • 儿童是“成人的导师”
儿童是“有罪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 充满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成人 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约制,使儿童能不断地进 行赎罪。儿童体内的各种毒素,是儿童犯罪的根 源,容易导致儿童的错误行为,而严酷的纪律则 会减轻、甚至消除儿童的这种行为,可以责骂、 鞭打儿童,对儿童施行体罚是应该的。儿童承受 了各种肉体的、精神的折磨,遭受成人的轻视, 任何带有创新乃至尝试意识的行为都会受到指责, 人格被严重摧残。
• 自然构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 • 社会构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 • 精神构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
西方儿童观的发展历程
古典时期的 小大人说
中世纪的 原罪说
卢梭时代的 儿童观
杜威时代的 儿童观
现当代的 儿童观
儿童宗教观
古典时期的小大人说
小大人说把儿童看作是缩小的成人,是 成人的预备,其逻辑出发点是儿童和成人是 不同的,且是相对的
儿童是“私有财产”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了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参照幼儿教师行业要求,以专业知识+现代化教育技能+职业素养构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为实现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与实践基础。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未来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的特性和价值,理解“保教结合”的重要性,学会把教育寓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护欲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的成长。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既突出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一门课程。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在内容上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
理论知识的选择以阐述基本问题为主,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根据托幼机构的实际需要,做到内容全面,要求明确,指导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在结构的设置上更有利于教和学,每章开头有概括学习要点,便于学生积极思考;每章附有“思考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对教学实践分析并掌握。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幼儿心理学》课程,后续课程有《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管理课程》。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学-什么是儿童观
中班幼儿 活动交往特点
大班幼儿 活动交往特点
社会性交往水平开始 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社 会为中心转移,有强烈的 参与同伴游戏的愿望
大班幼儿更喜欢与同伴一 起活动,而且关系较为融洽,合作 水平较高且分工明确,遇到问 题愿意积极解决问题
第二,儿童是发展的人,其发展受制于多重因素
尊重和鼓励儿童不断发展,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
重视儿童全面发展:儿童除了健全的身体 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体、 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小组讨论
课堂小结
一、什么是儿童观?
儿童观主要是指既定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或家庭对于儿童的基本认知、看法和态度以 及有关儿童的理念。它不仅仅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 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 问题。
18岁 .联合国《儿童权力公 约》对儿童的定义: 公约将"儿童"界定为 "18岁以下的任何人"
2 什么是儿童观
什么是儿童观?
所谓“儿童观”,主要是指既定时代 背景下国家、社会或家庭对于儿童的基本认 知、看法和态度以及有关儿童的理念。
它不仅仅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 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 点,地位与权利、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 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第三,儿童是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精神世界的人,是 具有主体性的人
支持儿童的主动发展: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 动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体现
第四,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存在明显的个体 差异性
儿童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和发展速度,儿童 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
(学前教育学)第3章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16)宗教、语言等方面属于少数人或原为土著居民的儿童有享有白己的文化、 信奉白己的宗教,或使用白己语言的权利(第30条)。
(17)儿童应有时间休息和游戏,有同等的机会参加文化和艺术活动(第31 条)。
(18)各国应保护儿童免受经济剥削和从事任何可能妨碍或影响儿童教育或有害 儿童健康或身体、心理、精神、道德或社会发展的工作(第32条)。 (19)各国应保护儿童不致非法使用毒品和涉及毒品生产或贩运(第33条)。
三、科学儿童观
Ø·科学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科学的儿童观。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 说:“如果教育学想从各个方面教育人,那么它必须首先从各个方面了 解人。我国文学家鲁迅也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 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Ø儿童的发展并不是某一因素单独起作用的结果,而是生物的、社会性 的、主观的和客观的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儿童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儿童是外部世界的探索者,是活动的 主体。只有让儿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他从白然主义和科学思想出发,认 为“天性常常是隐而不露的,有时可以被压服,而很少可以完全消灭”。 Ø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第十二章“母育学校” 中阐述了自己的幼儿教育思想。他认为,每个家庭都是一所母育学校, 儿童有自己的天性或心灵(年龄特征),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 Ø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以爱弥儿从小 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接受自然教育,不断增长知识才能并形成良好的道 德品质这一过程,阐明了他的整套教育理论观点并对封建教育进行了猛 烈的抨击。
第一节 儿 童 观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一)人类早期儿童观
直至13世纪以前,儿童通常被看成是成 人的雏形,即成人主义儿童观。其基本特点是, 把儿童看做成人(小大人),认为成人能学什 么,儿童就能学什么,与成人没有根本区别; 儿童没有自己独特或特殊的身心特点或发展规 律,其身心特点与规律与成人无异,充其量就 是比较小、比较柔弱、比较笨拙的成人而已。 在这种儿童发展观的主导下,针对儿童所进行 的各种教育活动也就变成了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从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等方面看都是如此。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
卢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现代的儿童观
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进行了教育方面的实践研 究,为建立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提供一些基础。1882年,普 赖尔出版《儿童的精神》。
19世纪末,尊重儿童的呼声愈益高涨,杜威和蒙台梭利 。
20世纪初国际联盟通过《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世界儿童问 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 《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观
儿童观的演变
(一)古代的儿童观 儿童的价值和权利并没有受到认可和重视,只是
缩小了的成人,那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儿童概念
(二)近代的儿童观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普遍觉醒,人的价值、
尊严、地位、智慧得到肯定。
洛克提出“白板说” : 卢梭的儿童观 :自然主义 我国近代,批评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的同时也极力把儿
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儿童观
光是学理论是不行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我觉得你可以在课余时间多看介绍学前教育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书:比如怎么样讲故事生动活泼,如何用手语,了解下哪些书,儿歌,诗歌等适合小朋友,懂得一些简单的游戏.懂得怎么样启发学生学习,怎么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延长.跟小朋友如何交谈等.《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
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起始部分.所以儿童期是客观的.它是不依赖于是否被人发现这一条件而存在的。
但是,在古代.人们尚未发现儿童与成人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念.说那个时代没有儿童观念.是对整个社会惫识水平而言的.即整个社会尚未在意识水平上把儿童和成人这两个概念从宽泛的‚‘人‛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例如.对于原始氏族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卜,原始人急切地希望儿童加人成人行列.儿童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后,便同成人一样独立进行狩猎、采集等活动了.原始人也会关心和重视儿童.甚至会利川一些适合儿童天性的方法(如游戏等)来教育儿童.但从根本.看.他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儿童看待.儿仅仅当做氏族部落的末来成员,当做缩小的成人而已。
在漫长的人类史卜,儿童概念很长时间被埋没在黑暗中。
即使在被后人认定为相当文明的占希腊.世人对儿童的社会存在仍然视而不见。
美国学者桑戴克((I.. Thorndike)在其《世界文化史》中这样描述古希腊人对儿童的态度:斯巴达人住在旷野之中.共餐而食,过一种军营生活。
《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学前儿童观
第二节 儿童观的演变
(三) 中国现代的儿童观
进入了现代,我国开始涌入多种新教育思潮,如福禄贝尔教育思想、蒙台梭 利教育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
鲁迅先生就强烈地批判了封建传统的教育思想,他主张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 性,帮助儿童建立积极乐观的性格。
陶行知、陈鹤琴等人主张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成 人要了解、尊重和解放儿童。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四、 儿童通过活动发展
活动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通过 活动,儿童可以与周围的事物和人直接接触和交往,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知、观 摩、探索、摆弄和操作,逐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和智力,形成对社 会和人的一定认识和态度。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第二节 儿童观的演变
(二) 儿童观的形态
1. 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 2. 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3. 大众意识形态下的儿童观
第二节 儿童观的演变
(三) 儿童观的结构
1. 自然层面——儿童是独立的个体 2. 社会层面——儿童是国家的未来 3. 精神层面——儿童是主观能动的个体
第二节 儿童观的演变
学前儿童观
目录
1 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3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2 儿童观的演变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一、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包括身体各个器官以及身高、体重的变化、成熟与完善,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新生儿期、 婴儿期、幼儿期以及学前期。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最基本的权利可以概括为: 生存的权利;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 利;保护他们不受危害自身发展影响的权利;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关注儿童的学前教育
2016年第44期(总第308期)随着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儿童的认识越来越呈现人本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从原来的忽视儿童转向以儿童为本,从关注儿童的生物性转向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从机械化的儿童教育转向主动化、科学化的儿童培养。
这种转变是一个缓慢的、曲折的过程。
在我国,由于教育制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制约,儿童教育大多还处于机械化、“小学化”的阶段。
因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选择科学、合理的儿童教育模式就成为当前儿童教育的重点。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也就是回答儿童是什么的问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是一块“白板”,不存在任何的特性和观念,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经验灌输。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被认为是“发现儿童”的第一人,他认为儿童与成人不同,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他强调自由善良是儿童的天性。
裴斯泰洛奇则主张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儿童教育,强调“投其所好”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杜威主张儿童教育应该以活动、交往为媒介,充分培养儿童的兴趣,使儿童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
针对现代的逐渐科学化的儿童观,提出社会建构的儿童观。
比起现代自然、发展的儿童观,更关注儿童教育的社会性和个体性,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是历史之子;儿童是文化的创造者;儿童是破坏者,更是创造者。
”尊重儿童,以儿童为本,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认识到儿童的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是寻找适合当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模式的前提。
传统的教育以教师为主,实施的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现代的教育以儿童为主,强调儿童的天性和能动性,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无论是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还是现代的“不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的社会认知,都是现代儿童教育发展的阻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政府先后签署了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和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承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承担相关的责任。
《学前教育学》综合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页眉内容《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A.自发性活动B.主体性活动C.生产性活动D.社会性活动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A.教育物资B.教育材料C.教育媒介D.教育环境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A.促进经济建设B.增进社会文明C.促进社会发展D.提高人口素质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生产B.经济发展C.工业革命D.现代农业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A.先天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后天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A.从脚到头的顺序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A.人本位儿童观B.家族本位儿童观C.社会本位儿童观D.自然本位儿童观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A.1827年B.1803年C.1837年D.1823年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C.保教性和辅助性D.辅助性和社会性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A.特殊的B.普通的C.唯一的D.少有的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A.教育材料B.教育内容C.教育环境D.教育信息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A.促进社会进步B.促进文明进步C.促进经济建设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A.经济发展B.社会人口C.地理环境D.政治制度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A.父母决定论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A.家族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C.个人本位儿童观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B.《理想国》C.《母育学校》D.《太阳城》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A.中心综合法B.完整教学法C.分科教学法D.整个教学法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二、名词解释:1.教育者2.人的个体社会化3.儿童发展4.儿童观5.教育观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的功能。
学前教育学--我的儿童观
我的儿童观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立场和儿童教育理念。
身为准幼儿教师的我们肯定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这样才不会给孩子们不正确的引导给他们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
经过一年多对学前教育的接触我的儿童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我认为儿童就是不懂任何事的一个小小人,他们的思想全是由大人给的,只要是吃饱了穿暖了也就行了。
但是现在我的想法与这截然不同。
儿童的发展要顺其自然。
老师经常在课上讲的格塞尔的“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孪生子 A 从实验的第48 周起每日进行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在此期间,孪生子B 不作爬梯训练,他只从第53 周起开始作爬梯训练。
根据他的实验结果,B在爬行训练2 周后,他很快赶上了A 的爬梯水平。
由于A、B 两人拥有相同的基因,格塞尔指出,个体生物的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并不能根本改变成熟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从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不是由我们大人可以操控的。
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应施加不必要的外力。
对于现代教育,对孩子填鸭式似的学习法,是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很好地帮助,这个时候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儿童需要游戏。
小孩子自出生下来就没闲过,他们几个月的时候吃东西抓东西,后来就爬、蹦跳。
总之他们一刻都不肯闲着。
他们在不停的游戏中自己知道了各种东西.一开始我们会惊奇,但是后来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游戏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了最初的规则、社会交往,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活动是幼儿对外界认识的桥梁,我认为这个活动往往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的本能上引导孩子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儿童的天性是真善美。
我们一直讲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孩子初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在这个白纸上书写.我们大人在社会中生活,有的人一直在追求成为自然人,他们希望心无杂念,更开心的生活.可见孩子的单纯是大家都向往的.瑞吉欧教育提倡“爱的深沉”:现实可以是灰暗的,但儿童的世界不能没有光明.我们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充满爱与光明。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全面性和师范性等特点,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1、向学生讲解并使之了解该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
2、使学生全面领会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3、学生在较好地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性质、任务的前提下,具有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使之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需要。
4、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职业理想。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讲授在保持教材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必须及时反映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特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在时间上保证师生一定课时量的参观、见习、调查和讨论活动的进行,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总教学时数72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建议学时分配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一、教学目的1、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2、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建立经历的四个阶段,代表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3、与自身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现代学前教育各个基本流派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1、福禄贝尔及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
2、陈鹤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教学难点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观。
2、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四、教学时数:12学时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基本概述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从出生到6、7岁(入学前)以前的儿童。
《学前教育学》学习指南
《学前教育学》学习指南一、学习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形成专业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涵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二)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三)初步培养基本的专业技能初步了解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初步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方法;初步了解家园合作、幼小衔接、利用社区资源的方法。
(四)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做好学前教育理论的准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课程之一为《保教知识与能力》,考核主要内容为本课程所学习的主题,学习者通过本课程学习要为考试做好准备。
二、学习内容本科课程学习内容整合为8章,即: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第四章幼儿园教师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第七章幼儿园环境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各章学习的具体内容如下:三、学习要求本课程各学习领域的具体要求:四、学习方法(一)学习准备本课程学习需有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或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的同步或先期学习为基础,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现场的经验或体验。
(二)多种学习方法结合1.课堂听讲和自学相结合、小组讨论和个别练习等多种方法。
学前教育儿童观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参加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儿童观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观是指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本质、特点、发展规律和教育的态度、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正确的儿童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我对学前教育儿童观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天性。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
以下是我对尊重儿童天性的几点认识:1. 儿童的天性具有多样性。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个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 儿童的天性具有发展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天性会不断发展和变化。
我们要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变化,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他们的需求。
3. 儿童的天性具有独特性。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关注儿童的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儿童的发展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需求和能力都有所不同。
我们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2.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较快,而某些方面的发展速度较慢。
我们要关注儿童发展的不平衡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续。
我们要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顺序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重视儿童的情感需求儿童的情感需求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
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心得体会1近期为了应付教育局组织的考试,自学了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一书,从粗粗的看到仔细阅读,使我受益良多。
书中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进一步丰富了我个人的知识经验。
《学前教育学》一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学前教育发展。
首先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价值,明确了学前教育理论了发展和形成。
在第二、三章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在下面几章中,李生兰教授介绍了学前教育课程、社会教育、游戏、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等等。
下面我围绕幼儿教师的职业,来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
妈妈爱孩子是与身俱来,爱是最大的无止境的奉献,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爱孩子也是一种天职,没有爱的教育就像一张白纸是无效的,但是太过于爱孩子,这样的教育不是帮助孩子,而是害孩子。
一、教师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俗话说“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总以为对待孩子尤其是幼儿应该严厉些,总是觉得只有教师严厉孩子们才会听话,才能体现出教师的威严。
可通过10多年的工作实践,我发现自己原先的想法是多么得幼稚,多么的可笑。
确实,幼儿园的孩子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严格要求,以确保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老师的一定要严厉,严格与严厉绝不能划等号。
那何谓严格,何谓严厉呢?严格就是严而有格,这里的‘格’是指正确的合情合理的要求;严厉是指过分的苛刻的别人不能接受的规矩。
”孩子们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老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个抚摸。
老师的这些不经间的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都在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孩子的身心发展。
如果老师把欣赏的目光、成功的机会只投向个别孩子,那么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伤害。
学前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前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学前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从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自豪感。
这段时间,在我班两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园内的安排,结合班极计划,各项工作开展很好。
回顾忙碌、紧张的几个月,作以下总结,以便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更上一层楼。
几个月转眼过去,耳边还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这段时间我看到孩子们在各方面进步和成长,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段的成长。
但是,我也应该整理以下我的思绪。
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水平。
幼儿园是蒙氏教育,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们打下基础,能更快的适应小学学习。
刚开始带学前班的时候,我发现只有个别学生有识字基础和数学计算能力,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学前班的学习,我给自己制订工作计划——务必做到平等对待,辅导每一个学生到同一起跑线上。
学前班是即将走进小学学习的过度班级,其衔接工作也很重要。
由于现在孩子家里条件家长老人过于溺爱,给幼儿养成太多的不良习惯,给我对幼儿的常规培养中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挑食、吃饭慢,爱哭闹、挫折感差、说脏话、不礼貌、坐姿写姿不正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长。
所以,我们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幼儿有礼貌、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
在常规上,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卫生间。
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
训练。
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活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要在思想上,使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处处树立好榜样。
在课桌椅的摆放上,也按照小学生的形式。
使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能迅速、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确保他们的身心都能在新的环境中,得到稳定而又健康的发展。
如今,对幼儿的教育现在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教育评价是以考核知识定优劣,是以驯服听话为尺度。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笔记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笔记在阅读李生兰所著的《学前教育学》第二章“学前儿童观”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这一章节对于我们理解学前儿童的本质、特点以及他们在社会和教育中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书中强调了学前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权利的个体。
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学前儿童相处的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例如,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如选择游戏的主题、活动的规则等。
这种尊重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他们如同待开发的宝藏,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尽管在现阶段他们可能在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等方面还不够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去学习和成长。
相反,只要给予适当的环境和引导,他们能够迅速地吸收知识,发展各种技能。
比如,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他们的作品是否“像”,而应该关注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时候,孩子们那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涂鸦,恰恰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生动表达,也是他们潜力的一种体现。
同时,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他们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实现的。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和特点。
从学会翻身、坐立、行走,到掌握语言、认知世界,孩子们在不断地跨越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里程碑。
这就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比如,在教孩子认字时,不能强行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汉字,而是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书中还指出,学前儿童的发展是具有个体差异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方式上都可能存在差异。
有的孩子可能语言发展较快,而有的孩子则在运动方面表现出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学前教育学》,树立正确儿童观(一)
为了更好的加强自我专业化发展,假期中,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生兰教授著的《学前教育学》一书,结合自己三年来的工作旅程,我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现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能够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阅读本书,我想从"儿童观"这一点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反思。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活动"做中学",儿童促发展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
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
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
通过动手操作,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概念。
在我设计的科学活动"纸的吸水性"中,请五岁的幼儿说出塑料纸、纸巾及打印纸等各种不同质地纸的吸水性时,幼儿难以凭空想象,这时,如果我们请幼儿分别在不同的纸上滴上一到两滴清水,请幼儿边操作边观察,很快,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塑料纸和打印纸不具有吸水性,而纸巾具有吸水性,这样的答案是通过孩子自己操作得出的,不但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
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