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刑法学》教学大纲

《国际刑法学》教学大纲

《国际刑法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适用对象:本科法学考试方式:闭卷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国际刑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

《国际刑法学》课程是一门发展迅速的知识体系,它表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的特点,涉及国际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数个学科。

为了充分展现国际刑法学的广博内涵,《国际刑法学》课程的体系划分为三编,即:国际刑法总论(上编)、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中编)和国际刑事审判(下编)。

这三编代表着国际刑法学的三大架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各编都将相关的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融汇其中,力图全面反映国际刑法学的传统内容和新近发展。

当今世界的整体性越来越强,国际间交往也越来越多,国际间的协作也越来越必要,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本科学生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较为系统的掌握国际刑法的基本原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内容及形式以及国际刑事审判的管辖、审判程序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的方法进行;在讲授内容上侧重于讲解疑点和难点。

(三)教学安排国际刑法学共32个课时。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上编国际刑法总论第一章国际刑法概述(第一章和第二章2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刑法学的概念、特点、渊源。

第一节国际刑法的概念与特点一、国际刑法的概念二、国际刑法的特点第二节国际刑法的渊源与发展一、国际刑法的渊源二、国际刑法的发展第二章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和难点:国际刑法的七个基本原则。

第一节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一、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国际刑法基本原则产生的影响二、国家刑事法基本原则对国际刑法基本原则产生的影响第二节尊重国家主权原则一、国家主权与刑事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关系二、国际刑事司法活动中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体现第三节合法性原则一、合法性原则的基本内涵二、国际刑事司法过程体现的合法性原则第四节普遍管辖原则一、普遍管辖原则的形成与特点二、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罪行范围三、普遍管辖原则适用的局限性第五节个人刑事责任原则一、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确立二、个人刑事责任原则的发展第六节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原则一、人权的基本含义二、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原则的内容第七节国际合作原则一、国际刑事合作原则遵循的基本精神二、国际刑事合作原则的主要体现方式第三章国际刑事责任与刑罚(2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国家刑事责任、国际刑罚。

外国刑法讲义两篇

外国刑法讲义两篇

外国刑法讲义两篇篇一:外国刑法讲义一、刑法的概念与性质(一)刑法的概念1、“刑法”有狭义、广义、最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刑法:(普通刑法)指系统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典,即刑法典。

广义上的刑法:(普通刑法+特别刑法)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所有法律规范。

——特别刑法即刑法典以外的刑罚法规。

最广义的刑法:(普通刑法+特别刑法+保安处分法)2、通常采用的刑法概念为: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效果的法律规范。

(1)刑法规定犯罪及其法律效果。

(2)刑法是一种法律规范,既是裁判规范又是强制规范;既是评价规范又是决定规范。

··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法律效果主要是刑罚,所以我国通常称为“刑法(刑罚法规Penal Law)”;因为适用刑罚的前提是犯罪,所以,西方一些国家称之为“Criminal Law”(即犯罪法)。

——团藤重光指出:以规范一面为重点会使用“刑法”,以事实一面为重点会使用“犯罪法”。

(二)刑法的性质(1)刑法属于公法(刑法中的正义是分配的正义而非平均的正义)——“平均的正义”是指在适用法律时不考虑运用对象个人之间的差别,实行均等对待。

“分配的正义”是指在适用法律时考虑适用对象个人之间的差别,按照个人的价值实行分别对待。

(2)刑法属于实体法。

二、刑法的机能与刑法谦抑主义(一)刑法的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行为规制机能的具体内容是: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是无(非)价值的(评价规范)。

同时命令行为作出不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内心意思决定(决定规范)。

2、秩序维持机能秩序维持机能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表现为对法益的保护。

只有在其他法律不能充分保护该法益时,才动用刑法进行保护。

所以,“刑法是最后的手段”,也是一种“不得以的恶。

”二是表现为对犯罪的抑制和预防。

通过对犯罪行为处以刑罚,抑制其他人犯罪(一般预防),预防犯罪人再次犯罪(特殊预防)。

3、自由保障机能自由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保障国民个人自由的机能。

外国刑法专题讲义祥解

外国刑法专题讲义祥解

《刑法学犯罪学研究》讲授提纲第一讲绪论(一)学派之争: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二)近代刑法理论的基本框架第一编犯罪论第二讲犯罪论体系概说第三讲犯罪要素第四讲违法阻却事由第五讲责任论第六讲未遂犯第七讲共同犯罪第八讲罪数论第二编刑罚论第十讲刑罚的一般理论第十一讲死刑的存废第十二讲保安处分参考书目:[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储怀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陈兴良:《刑法的启蒙》(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第一讲绪论一、学派之争:古典学派与近代学派刑法理论上产生过各种学派,但基本的学派是旧派与新派。

旧派:古典学派,分为前期旧派与后期旧派;新派:近代学派、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刑事社会学派)。

一、前期古典刑事学派(前期旧派)(一)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旧派理论,是否定封建刑法的理论。

因此要理解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就有必要说明封建刑法的特点。

封建刑法四特点:一是干涉性,即刑法干涉到个人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私生活;二是肆意性,即对何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事先并无法律的明文规定,主要由法官进行自由裁量;三身份性,即同样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身份不同,可以决定处罚的有无与处分的轻重;四是蔡酷刑,刑罚方法大部分是死刑与身体刑。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贝卡利亚与《论犯罪与刑罚》2.费尔巴哈(1775-1833)(三)旧派的主要观点主张意志自由(原因无定说)、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一般预防。

即人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对于基于自由意志所实施的客观违法行为(为其所不当为,不为其所当为),在道义上能够进行非难、追究其道义上的责任;为追究这种责任,对行为进行报应的方法就是刑罚,刑罚是对恶行的恶果,以对犯罪人造成痛苦为内容;对犯罪人进行报应,使警告一般的人,以期待一般预防的效果,刑罚以一般预防为主要目的。

《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课程简介课程代码:050302002总学时: 32(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学分: 2课程性质:法学专业限选课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刑法学等授课对象: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内容提要:外国刑法是对外国的刑法、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系统研究的法律学科,在法学诸学科中占有显著的、独特的地位。

外国刑法学主要有刑法基础论、犯罪论、刑罚论三个部分。

刑法基础论部分包括:刑法与刑法理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

犯罪论部分包括:犯罪与犯罪论、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责任、未遂犯、共犯、罪数论;刑罚论部分包括:刑罚概述、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刑罚的执行、保安处分。

《外国刑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法学专业限选课。

教学目的:通过外国刑法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外国刑法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原则、学派,从而扩大刑法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激发学习刑法学的兴趣。

二、基本要求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较为系统地掌握外国刑法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难度较大的犯罪论部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理论(2学时)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与机能一、刑法的概念二、刑法规范三、刑法的机能四、刑法谦抑主义第二节 刑法理论一、刑法学二、学派之争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2学时)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与思想渊源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内容第三节 法益保护原则第四节 责任主义原则第三章 刑法的适用范围(2学时)第一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概述第二节 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一、时际刑法的基本原则二、限时法理论三、确定犯罪时的理论第三节 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一、概说二、国内犯三、国外犯第四章 犯罪与犯罪论(2学时)第一节 犯罪的定义、实质与种类一、犯罪的定义二、犯罪的本质三、犯罪的分类第二节 行为理论一、行为概念的机能二、关于行为的学说三、行为人第三节 犯罪论体系第五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2学时)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一、构成要件的意义与机能二、构成要件理论三、构成要件的分类第二节 行为主体一、自然人二、法人第三节 实行行为一、实行行为概述二、不作为犯三、间接正犯第四节 结果一、结果与犯罪的成立二、结果与犯罪的终了第五节 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一、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概说二、条件说三、原因说四、相当因果关系说五、合法则的条件说六、重要说七、客观归责理论第六节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一、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概说二、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第六章 违法性(3学时)第一节 违法性的概念一、违法性的意义二、客观的违法性与主观的违法性三、形式的违法性与实质的违法性四、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第二节 违法性阻却事由概说一、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意义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本质三、主观的正当化要素四、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分类第三节 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意义与问题二、正当防卫的要件三、防卫过当四、假想防卫与假想防卫过当第四节 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二、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三、紧急避险的要件四、避险过当与假想避险第五节 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一、法令行为二、正当业务行为三、自损行为四、被害人承诺五、推定的承诺第七章 责任(3学时)第一节 责任的概念一、责任的意义二、责任的本质三、责任论的基础四、责任的要素第二节 责任能力一、责任能力的意义二、责任能力的本质三、无责任能力与限定责任能力四、刑事未成年人五、原因自由行为第三节 故意一、故意的概念二、故意的地位三、关于故意的学说第四节 过失一、过失的概念二、旧过失论与修正的旧过失论三、新过失论四、超新过失论第五节 违法性意识一、违法性意识概述二、违法性意识的学说三、违法性意识的对象与形态四、违法性的错误的“回避可能性”的判断五、事实的错误与违法性错误的界限第六节 期待可能性一、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二、期待可能性的法律性质第八章 未遂犯(2学时)第一节 未遂犯概说一、未遂犯的概念与形态二、未遂犯的处罚范围第二节 障碍未遂一、障碍未遂的概念与成立条件二、犯罪的决意三、实行的着手第三节不能犯第四节 中止犯一、中止犯的概念二、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三、中止犯的成立条件四、中止犯的定罪第五节 预备罪一、预备罪的概念二、预备罪的种类三、预备罪的中止第九章 共犯(2学时)第一节 共犯的基本观念一、共犯的概念与种类二、正犯与共犯三、共犯的本质第二节 共同正犯一、共同正犯的概念二、共同正犯的要件三、过失的共同正犯四、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第三节狭义的共犯一、教唆犯二、帮助犯三、教唆犯、帮助犯与共同正犯的区别 第四节 共犯论的其他问题一、共犯与身份二、共犯与错误三、共犯与中止犯第十章 罪数论(2学时)第一节 罪数论概述第二节本来的一罪第三节 科刑上一罪第四节并合罪一、并合罪的概念二、并合处理的原则第十一章 刑罚概述(2学时)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第二节 刑罚权第十二章 刑罚的种类(2学时)第一节 刑罚种类概述第二节死刑第三节自由刑第四节财产刑第五节资格刑第十三章刑罚的适用(2学时)第一节 法定刑——刑罚的法定第二节 处断刑——法定刑的修正第三节宣告刑——刑罚的量定(量刑)第十四章刑罚的执行(2学时)第一节 各种刑罚的执行第二节缓刑第三节假释第四节 刑罚的消灭第十五章 保安处分(2学时) 第一节 保安处分概述第二节 保安处分的一般要件第三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与执行 四、学时分配(要求列表说明)章节学 时 分 配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讨论课 其他 合计第一章 2 2第二章 2 2第三章 2 2第四章 2 2第五章 2 2第六章 3 3第七章 3 3第八章 2 2第九章 2 2第十章 2 2第十一章 2 2第十二章 2 2第十三章 2 2第十四章 2 2第十五章 2 2合计32 32五、习题及自学要求课堂会随机发问部分思考题。

22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22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1432701课程英文名称:The foreign criminal law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上机:0适用专业:法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外国刑法》隶属于法学,属刑事法学方向,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我国刑法源于、属于大陆法系刑法,外国刑法选取美英刑法进行讲解和介绍。

本课主要介绍英美刑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主要罪名。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了解英美法系在刑法上的一些理论和犯罪刑罚上的特有规定,将有助于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英美刑法的基本理论和犯罪论体系。

2.了解特有罪名和相关刑罚思想和体系。

3.能够结合所学(我国及大陆法系刑法),进行对比研究和思考。

(三)实施说明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确保大纲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教授,其他内容可根据学时和学生接受情况酌情安排课时。

本课程应尽量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完《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的基础上开设本课程,要求牢固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为本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在习题课上,应多布置些案例,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2.考试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外国刑法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查成绩占80%。

(七)参考书目《美国刑法》,储槐植著,高教出版社,2004《英美刑法学》,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二、中文摘要《外国刑法》是法学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外国刑法也是刑法学的辅助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以国外刑法理论、刑法制度为主线,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西方刑法学派的主要观点、罪刑法定主义的起源、派生原则、发展趋势、期待可能性问题、共犯理论、未遂犯的学说、外国死刑制度、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学说;龙勃罗梭的刑法思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等内容。

(完整word版)外国刑法纲要

(完整word版)外国刑法纲要

《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学习笔记第一章刑法与刑法理论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机能1、犯罪法和刑法、保安处分:原则上以习惯为区分,但学者指出“刑法"更注重规范,而“犯罪法”更注重事实,“保安处分”则是指以人身危险性为基础,预防为目的的矫正、感化、医疗等举措。

2、刑法属于公法、司法法、实体法。

(注:行政法和司法法的区别,行政法的指导原理为合目的性、司法法的指导原理为法的安定性——即法的明确性,能够被公民理解和预测)1、相较于民法规范,刑法规范法律要件明确,法律效果严密2、刑法属于裁判规范或行为规范之争:裁判规范:如果出现A的情况,就导致B的后果行为规范:不得从事A行为,应当从事B行为有学者认为,行为规范是从刑罚法规中抽象出来的内在文化规范;有日本学者认为,行为规范是内在于刑罚法规自身的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如果没有这种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则刑罚规范本身也无法存在,因此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在社会伦理上也是不被允许的,但两者存在区别。

伦理上不被谴责的行为可能成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而伦理上被谴责的行为也不一定为犯罪行为。

3、E。

Mezger(德国法学家梅兹格)首先提出刑法规范分为评价规范和决定规范.评价规范即一个行为是否有害,由刑法规范进行评价。

决定规范即刑法规范在命令人们实施行为时必须作出符合刑法的意思决定.1、自由保障机能:来源于罪刑法定,即刑法通过制约国家刑罚权的行使,保障行为人不受国家滥用权力的侵害,进而保障国民的个人自由及其他利益的作用。

2、法益保护机能:对特定的法律利益加以保护的作用。

注意:刑法的第二次性质(补充性质),即刑法在法益保护的角度是对其他法律所保护法益的补充,只有当其他法律不足以保护该法益时,刑法才发挥作用——这种刑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被称为刑法的第二性质。

3、行为规制机能: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从而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机能.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与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是无价值的(评价机能),同时命令行为人作出不实施这种行为的决定(决定机能),与前述的评价规范和决定规范相对应。

《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外国刑法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50(二)课程英文名称:Foreign Criminal Law(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外国刑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具有严密理论和逻辑科学体系的学科,是辅助中国刑法学的一门基础限选课程,因此,与中国刑法学联系甚密,同时与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共同构造外国刑事法学学科。

(五)教学目的: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中国刑法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熟悉外国刑法中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借鉴外国刑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刑法的理解和适用,培养成既懂中国刑法理论又会外国刑法知识的法律人才。

(六)教学内容:外国刑法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外国刑法学绪论、犯罪论、刑罚论、外国刑法学分论等内容。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卷面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刑法的渊源教学要点:英国刑法是英美法系各国法律的源头,而英国刑法则是英美法系刑法中的瑰宝。

因此要阐释英美刑法的渊源,有必要从英国刑法的视角做一剖析。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英国刑法的渊源,主要是普通法、制定法以及国际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普通法一、普通法的概念二、普通法的特点第二节制定法一、制定法的概念二、制定法的特点考核要求:1、普通法1.1 普通法的概念(识记)1.2 普通法的特点(领会)2、制定法2.1制定法的概念(识记)2.2制定法的特点(领会)第二章犯罪的概念和类型教学要点:英美法国家一般都没有明确规定犯罪的概念,并不能因此得出英美法中缺少判断犯罪的标准。

本章的学习目的就是要掌握英美法国家关于判断犯罪的标准及其理论价值和犯罪的分类。

外国刑法讲义

外国刑法讲义

1、费尔巴哈的理论 2、黑格尔学派的理论 3、梅尔克尔的理论 三、犯罪论体系的基础 1、罪刑法定原则 2、法益保护原则 3、责任原则 四、犯罪论体系的历史 1、古典犯罪论体系 2、新古典犯罪论体系 3、目的的行为论犯罪论体系 4、目的合理性犯罪论体系
第四讲
一、行为论的渊源 二、行为论的发展 1、因果行为论 (1)自然行为论 (2)社会行为论 2、目的的行为论 3、人格行为论 三、行为论的机能
外国刑法讲义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学派之争 刑法的基本原则 犯罪论体系 行为论 构成要件论 违法性论 责任论 可罚性论 危险犯论 共犯论 罪数论 刑罚论
第一讲 学派之争
一、何谓学派 1、中外学者论学派 2、刑法学派 二、古典学派 1、前期古典学派 (1)概说 (2)起因 (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后期古典学派 (1)概说 (2)起因 (3)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四、构成要件的机能 五、构成要件与犯罪论体系 1、构成要件与违法性 (1)行为类型说 (2)违法行为类型说 认识根据说 存在根据说 2、构成要件与责任 (1)违法·责任行为类型说
第六讲 违法性论
一、违法性与犯罪的本质 二、违法性的历史 三、形式的违法性论与实质的违法性论 四、违法性的本质 1、法益侵害说 2、规范违反说
2、过失的种类 3、过失的理论 五、认识错误问题 六、期待可能性
第八讲 可罚性论
一、犯罪与可罚性 二、可罚性的概念与种类 三、客观的可罚条件
第九讲 危险犯论
一、危险与危险犯 二、危险的阶段划分与犯罪停止形态 三、未遂犯 1、未遂犯的概念 2、未遂犯的构成 3、未遂犯的种类 4、未遂犯的处罚 5、未遂犯的理论

张 凌《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张 凌《外国刑法》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教学大纲张凌编写法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目录说明。

27第一章刑法概述。

28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机能。

28一,刑法的概念。

28二,刑法学的概念和刑法体系。

28三,刑法的特征。

28四,刑法规范。

28五,刑法的机能。

29六,刑罚法规与判例。

29第二节罪刑法定主义。

29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渊源。

29二,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

30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判例。

30第三节刑法理论的发展。

30一,前期古典刑事学派(前期旧派)。

30二,刑事实证学派。

31三,后期旧派刑罚理论。

32四,新旧学派之争的内容概括。

33第二章构成要件理论。

34第一节构成要件理论概述。

34一,构成要件的基本内容。

34二,构成要件的种类。

34三,构成要件的要素。

34第二节实行行为。

35一,行为的意义。

35二,关于行为的各种学说。

35三,实行行为的意义。

35四,实行行为的范围和开始。

35五,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

36六,实行行为的种类——作为与不作为。

36七,几种特殊的行为。

36第三节结果。

37一,概述。

37第四节因果关系。

38一,概述。

38二,相当因果关系说。

38三,客观归属论(薪理论)。

38第三章违法性。

40第一节违法性的概述。

40一,违法性的结构。

40二,违法性理论。

40三,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

40第二节违法性阻却。

41一,正当防卫权。

41二,正当防卫的要件。

41三,依照法令的行为。

41四,正当的医疗行为。

41五,体育运动行为。

42六,安乐死和尊严死。

42七,被害人的同意。

42第四章责任。

44第一节责任概述。

44一,责任的概念。

44二,责任的本质。

44三,责任的要素和责任的判断。

44第二节责任能力。

44一,责任能力的概念。

44二,无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

44第三节故意。

45一,故意的概念。

45第四节故意与错误。

45一,故意与错误论。

45二,错误的种类。

45三,关于法律错误的理论。

45四,事实错误的种类和判断标准。

46五,具体的事实错误。

外国刑法学

外国刑法学

外国刑法学第一章刑法与刑法理论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机能一、刑法的概念狭义:刑法典(系统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典)广义:1.普通刑法(即刑法典)2.特别刑法(刑法典以外的刑罚法规)3.保安处分法(刑法上用以补充或代替刑罚以维护公共利益的措施。

)二、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一)行为规制机能刑法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刑罚处罚,表明该行为在法律上是无(非)价值的(评价规范)。

同时命令行为作出不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内心意思决定(决定规范)。

(二)法益保护机能所有的刑法规范都是为了保护某种法益而制定的,故刑法具有法益保护机能。

法益:法律所保护的利益。

(三)自由保障机能自由保障机能指刑法具有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保障国民个人自由的机能。

刑法是“善良市民的大宪章”、“犯罪人的大宪章”和“受刑人的大宪章”第二节刑法理论一、学派之争与刑法理论的发展(一)思想轨迹现代刑法和刑法理论,是以启蒙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霍布斯、孟德斯鸠、卢梭等。

(二)旧派(刑事古典学派)前期旧派(18C中后期——19C前半期)主要表现:用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来否定封建刑法。

代表人物:1.贝卡利亚: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刑法学鼻祖。

1764年出版《论犯罪与刑罚》(近代刑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主张:社会契约论;罪刑法定主义;客观主义;罪刑相适应;刑罚人道主义;一般预防主义。

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证死刑的残酷性、不人道性与不必要性,明确提出废除死刑或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2.边沁:英国法学家、哲学家、功利学派创始人。

3、费尔巴哈:德国,近代刑法学之父。

(创建刑法学体系)主要观点:法律与道德“二元分立”论;心理强制说(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4、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等量报应)5、黑格尔: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唯心辩证法创始人。

(等价报应)6、日本主要代表人物:小野清一郎,团藤重光,泷川幸辰。

基本观点:自由意志、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和一般预防。

外国刑法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外国刑法》课程简介课程内容:外国刑法是法学专业课的选修课程,该课系统地介绍大陆法系刑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以德、意、日现行刑法的基本理论为根基。

此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共十八章。

本课程对外国刑法学中的“刑法气“犯罪成立要件,二“犯罪类型〃、“罪数”以及“刑罚”等问题进行了透彻解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外国刑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件。

众所周知,大陆法系刑法学源远流长,既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又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思辨色彩。

各种学说,争奇斗艳;各家大师,学派林立。

但是考虑到教学课时的要求,以及我们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基础知识的限制,在该课程中,我们还只是介绍和论述了大陆法系刑法学的基本问题,而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尚未作追本溯源的深入讲解。

只是留给对这方面有趣的学生去深入探讨。

Brief IntroductionCourse Description:Foreign criminal law is a choice subject in legal major .It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law. criminal law of German, Italy and Japan are regarded as bases. The subjec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re9re 18 chapters in it. Teacher mainly study criminal law ,El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s of crimes, Types of Crimes, Quantity of offences .punishment, etc. in foreign criminal law science.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rigin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law is long .It deposits both abundant historical human culture and colours of Philosophy . A lot of ideaes mutual struggle for each other. Some schools contradict. Due to limit of time, teaching level and student basic knowledge we only elaborates the basic questions of foreign criminal law. But for some abstract therical questions. We lets some interesting students to carefully and wholly discuss.《外国刑法》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第一编刑法第一章刑法与刑法理论1.1刑法的概念和机能1.2刑法的法源和解释1.3刑法理论教学重点:刑法的含义和机能;刑法解释的主要内容。

外国刑法大纲

外国刑法大纲

《外国刑法专题》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外国刑法》是法学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外国刑法学也是刑法学的辅助课程,本课程内容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刑法制度为主线,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西方两大刑法学派的主要观点、罪刑法定主义的起源、派生原则、发展趋势、期待可能性问题、共犯理论、未遂犯的学说、外国死刑制度、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学说;龙勃罗梭的刑法思想、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等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外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二、先修课程: 法理学、民法、宪法学、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大陆法系国家刑事立法的基本理念、基本规定。

理解:西方国家两大刑法学派;犯罪构成的学说;罪刑法定主义;期待可能性;死刑制度;共犯;未遂犯;龙勃罗梭的刑法思想;保安处分;俄罗斯刑法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要较为系统、准确地理解外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定,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应自觉与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将不同的现象区别开来,了解事物之间的共性及个性特质,权衡利弊得失,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2、课堂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讲解。

指导学生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

“知道”即要一般性地掌握外国刑法的有关内容;“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外国刑法的有关内容;“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归纳分析。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为学分,课内学时为32,每年春季学期开设。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二、教材1、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

要求教材体系完整,文字简洁,概念准确,论证清楚,案例应用恰当。

本课程的主教材:《外国刑法纲要》,张明揩劲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外国刑法学

外国刑法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外国刑法学主要介绍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和制度,也会简要涉及一点具体犯罪的定罪量刑规定与制度,主要讲授作为犯罪构成三阶层为核心的犯罪构成论,并且将详细讲解犯罪构成该当性、违法性与有责任性的相介逻辑关系,旨在让学习者对于外国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大概的了解,为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为我国刑法完善提供服务。

Foreign punishment law represented by Germany and Japan are mainly introduced the mainland legal system country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rim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nd penalty, principle and system, and also briefly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and system, criterions for the conviction of a specific crime mainly taught three classes as crime constitution as the core theory of crime constitution, and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rime constitution should sex, illegality and- 1 -accountability of the phase interface logic relationship, designed to allow learners to foreign punishment law has probably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to better draw lessons from foreign advanced ideas, provide service for perfecting our criminal law.2.设计思路: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以及本科生培养的要求,按照通说的观点选择、分配教学内容,内容编排按课程内在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和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刑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外国刑法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2130050(二)课程英文名称:Foreign Criminal Law(三)开课对象:法学专业(四)课程性质:外国刑法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具有严密理论和逻辑科学体系的学科,是辅助中国刑法学的一门基础限选课程,因此,与中国刑法学联系甚密,同时与外国刑事诉讼法学共同构造外国刑事法学学科。

(五)教学目的: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求掌握中国刑法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熟悉外国刑法中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借鉴外国刑法,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刑法的理解和适用,培养成既懂中国刑法理论又会外国刑法知识的法律人才。

(六)教学内容:外国刑法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外国刑法学绪论、犯罪论、刑罚论、外国刑法学分论等内容。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32学时学分数:2学分(八)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卷面成绩占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刑法的渊源教学要点:英国刑法是英美法系各国法律的源头,而英国刑法则是英美法系刑法中的瑰宝。

因此要阐释英美刑法的渊源,有必要从英国刑法的视角做一剖析。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了解英国刑法的渊源,主要是普通法、制定法以及国际法。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普通法一、普通法的概念二、普通法的特点第二节制定法一、制定法的概念二、制定法的特点考核要求:1、普通法1.1 普通法的概念(识记)1.2 普通法的特点(领会)2、制定法2.1制定法的概念(识记)2.2制定法的特点(领会)第二章犯罪的概念和类型教学要点:英美法国家一般都没有明确规定犯罪的概念,并不能因此得出英美法中缺少判断犯罪的标准。

本章的学习目的就是要掌握英美法国家关于判断犯罪的标准及其理论价值和犯罪的分类。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概念一、犯罪的不同定义二、crime和offense用于表达犯罪时所指情况辨析第二节犯罪的分类一、按照犯罪行为的类型,可以将犯罪分为作为、不作为和持有二、按照法律的渊源,可以将犯罪分为普通法上的犯罪与制定法上的犯罪三、以刑罚轻重为标准,可以将犯罪分为重罪和轻罪四、以起诉的方式为根据,可以将犯罪分为必诉罪、简易程序犯罪和混合程序犯罪考核要求:1、犯罪概念1.1犯罪的不同定义(识记)1.2 crime和offense用于表达犯罪时所指情况辨析(领会)2、犯罪的分类2.1 按照犯罪行为的类型,可以将犯罪分为作为、不作为和持有(领会)2.2 按照法律的渊源,可以将犯罪分为普通法上的犯罪与制定法上的犯罪(领会)2.3 以刑罚轻重为标准,可以将犯罪分为重罪和轻罪(领会)2.4 以起诉的方式为根据,可以将犯罪分为必诉罪、简易程序犯罪和混合程序犯罪(领会)第三章犯罪要素教学要点:本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英美刑法中犯罪成立各重要要素。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犯罪行为一、犯罪行为的概念二、犯罪行为的特点三、有争议的行为第二节犯意一、犯意之四项基本内容的含义二、关于犯意的其他问题第三节因果关系一、基本因果关系二、不作为因果关系考核要求:1、犯罪行为1.1犯罪行为的概念(识记)1.2犯罪行为的特点(识记)1.3有争议的行为(应用)2、犯意2.1犯意之四项基本内容的含义(应用)2.2关于犯意的其他问题(应用)3、因果关系3.1基本因果关系(应用)3.2不作为因果关系(应用)第四章严格责任教学要求:严格责任又称为绝对责任。

本章学习应该着重了解严格责任的理论依据和分类;普通法上的严格责任和制定法上的严格责任。

着重掌握关于严格责任的论争问题。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严格责任概述一、严格责任的演变二、严格责任的定义和特征三、严格责任的理论依据四、严格责任的分类第二节普通法上的严格责任一、公害罪二、中伤性诽谤罪三、渎圣罪四、藐视法庭罪第三节制定法上的严格责任一、犯罪意图是必要条件的推断二、从法律所使用的词句来看犯罪意图是不是必要条件三、从一些外在的因素来看犯罪意图是不是必要条件第四节关于严格责任的论争一、英美学者的观点二、对于严格责任的质疑考核要求:1、严格责任概述1.1严格责任的演变(识记)1.2严格责任的定义和特征(识记)1.3严格责任的理论依据(识记)1.4严格责任的分类2、普通法上的严格责任(识记)2.1公害罪(识记)2.2中伤性诽谤罪(识记)2.3渎圣罪(识记)2.4藐视法庭罪(识记)3、制定法上的严格责任3.1犯罪意图是必要条件的推断(应用)3.2从法律所使用的词句来看犯罪意图是不是必要条件(应用)3.3从一些外在的因素来看犯罪意图是不是必要条件(应用)4、关于严格责任的论争4.1英美学者的观点(应用)4.2对于严格责任的质疑(应用)第五章共同犯罪教学要点:英美刑法和理论中没有明确的共同犯罪定义,但在实践过程中,英美刑法形成了一系列有关认定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的规则。

通过本章学习,就是要了解、掌握英美刑法中认定共同犯罪的规则。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第二节共同犯罪人一、主犯二、从犯第三节有关共同犯罪的几种特殊情况一、超出共谋行为的刑事责任二、共同犯罪的中止问题三、从犯与被害人四、警察圈套与从犯的刑事责任五、替代责任与共犯考核要求:1、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1.1共同犯罪的概念(识记)1.2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识记)2、共同犯罪人2.1主犯(识记)2.2从犯(识记)3、有关共同犯罪的几种特殊情况3.1超出共谋行为的刑事责任(应用)3.2共同犯罪的中止问题(应用)3.3从犯与被害人(应用)3.4警察圈套与从犯的刑事责任(应用)3.5替代责任与共犯(应用)第六章未完成之罪教学要点:未完成之罪是英国普通法上创制的一类犯罪,包括教唆罪、共谋罪及未遂罪。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理解这三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其自身的未遂或中止形态、不可能性、起诉及处罚等问题。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唆一、概念二、构成要件三、教唆未遂四、教唆罪与不能犯五、教唆罪与二级共犯的关系六、起诉与处罚第二节共谋一、共谋罪概述二、共谋的犯罪意图三、共谋的行为第三节未遂一、未遂的定义二、犯罪意图三、附条件的意图四、未遂成立标准五、未遂的中止六、不可能性考核要求:1、教唆1.1概念(识记)1.2构成要件(识记)1.3教唆未遂(识记)1.4教唆罪与不能犯(应用)1.5教唆罪与二级共犯的关系(应用)1.6起诉与处罚(识记)2、共谋2.1共谋罪概述(识记)2.2共谋的犯罪意图(应用)2.3共谋的行为(应用)3、未遂3.1未遂的定义(识记)3.2犯罪意图(应用)3.3附条件的意图(应用)3.4未遂成立标准(应用)3.5未遂的中止(应用)3.6不可能性(应用)第七章替代责任和法人责任教学要点:综观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在刑事责任原则问题上存在罪过责任和无罪过责任两种原则。

大陆法系国家大多奉行罪过责任原则,英美法系国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坚持罪过责任原则,但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这一传统的刑事责任原则。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无罪过责任原则问题,即替代责任和法人责任。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替代责任一、概述二、适用条件第二节法人责任一、法人犯罪概况二、替代责任与法人责任的关系三、法人责任的具体认定四、关于法人犯罪的存废之争考核要求:1、替代责任1.1概述(识记)1.2适用条件(识记)2、法人责任2.1法人犯罪概况(识记)2.2替代责任与法人责任的关系(应用)2.3法人责任的具体认定(识记)2.4关于法人犯罪的存废之争(应用)第八章一般辩护理由教学要点:一般辩护理由是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刑法中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条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刑法中一般辩护理由包括有几种情况。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未成年第二节精神病一、概况二、精神病的鉴别规则第三节错误第四节醉态第五节被害人承诺一、概述二、被害人承诺辩护的成立条件第六节上级命令第七节胁迫一、概述二、胁迫辩护的成立条件考核要求:1、未成年(识记)2、精神病2.1概况(识记)2.2精神病的鉴别规则(应用)3、错误(应用)4、醉态(应用)5、被害人承诺5.1概述(识记)5.2被害人承诺辩护的成立条件(应用)6、上级命令(应用)7 、胁迫7.1概述(识记)7.2胁迫辩护的成立条件(应用)第九章刑罚的一般理论教学要点:英美法学理论特别重视对刑罚理论的研究,特别是法哲学家们对刑罚本质的研究尤为深刻。

学习本章后要求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掌握好刑罚的一般理论,以便在以后的刑法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对它们加以运用。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刑罚报应论第二节刑罚功利论一、一般含义二、对功利论的评析第三节刑罚折中论一、刑罚折中论二、对刑罚折中论的评析考核要求:1、刑罚报应论(应用)2、刑罚功利论2.1一般含义(识记)2.2对功利论的评析(应用)3、刑罚折中论3.1刑罚折中论(识记)3.2对刑罚折中论的评析(应用)第十章刑罚种类、裁量和制度教学要点:刑罚的替代措施是当前刑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英美法系国家刑罚的特点是种类齐全、体系完备,值得借鉴;刑罚裁量主要涉及到量刑原则、量刑模式和量刑情节的问题;英美法系国家的刑罚制度有其特色之处,主要体现为缓刑、减刑等方面。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掌握以上基本知识。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刑罚种类一、生命刑二、自由刑三、财产刑四、资格刑第二节刑罚裁量一、量刑原则二、量刑模式三、量刑情节第三节刑罚制度一、缓刑二、减刑考核要求:1、刑罚种类1.1生命刑1.2自由刑(应用)1.3财产刑(应用)1.4资格刑(应用)2、刑罚裁量2.1量刑原则(应用)2.2量刑模式(应用)2.3量刑情节3、刑罚制度3.1缓刑3.2减刑第十一章侵犯财产罪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对财产犯罪的不同立法例中普遍存在的犯罪类型重点把握,同时附带的对个别立法例所规定的独特的犯罪类型要有所了解。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侵犯财产罪的立法概况二、侵犯财产罪的立法特点第二节盗窃罪第三节侵占罪第四节诈骗罪第五节暂时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第六节逃帐罪第七节夜盗罪考核要求:1、概述1.1侵犯财产罪的立法概况1.2侵犯财产罪的立法特点2、盗窃罪3、侵占罪4、诈骗罪5、暂时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应用)6、逃帐罪(应用)7、夜盗罪(应用)第十二章侵犯生命的犯罪教学要点:侵害生命的犯罪是最严重的犯罪,它不仅包括谋杀罪和非预谋杀人罪,而且也包括杀婴罪、堕胎罪与残害胎儿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