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常见检测指标

合集下载

各类食品微生物指标、食材理化指标标准(国标)

各类食品微生物指标、食材理化指标标准(国标)

≦6 ≦40 ≦3 ≦30 ≦70 不得检出
10 ≦50
﹍ ﹍ ﹍ ﹍
饮用水
≦100
≦3

桶装饮用水
≦50
≦3
≦10
食用冰

≦100
≦6

部分食材理化指标标准(国标)
一、食用油检测 国标:酸价(KOH)/(mg/g),过氧化值(mmol/kg) 一级大豆油: 酸价≦0.2,过氧化值:≦5;食用调和油: 酸价≦1,过氧化值:≦6 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国标:抑制率≦50% 三、食材中甲醛含量检测 国标:≦20㎎/㎏ 四、食材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 国标:蔬菜≦4mg/kg,鱼类、肉类≦3mg/kg 五、灌肠类蛋白质含量检测 国标:≧10 六、肉类水分含量检测 国标:猪肉、牛肉≦77%,羊肉≦78%
国标)

致病菌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 1,过氧化值:≦6
≦3mg/kg
附件3:
种类
糕点 冷饮
粥 豆浆 肉制品 凉菜 涂抹
饮用水
各类食品微生物指标标准(国标)
品名 热加工
细菌总数 个/g、ml ≦1500
指 大肠菌群 个/100g、ml
≦30
标 霉菌
个/g、ml ≦100
瓶装汽水 粥
豆浆 肉灌肠 凉拌菜 用具涂抹
≦100 ≦750 ≦100 ≦50000 ≦50000 ≦50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

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食品微生物检验总结1.食品微生物检验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

2.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1)菌落总数: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1g[1ml 或1cm2(表面积)]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2)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3)致病菌:即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

3.ICMSF取样方案:A.三级法用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B.二级法用做致病菌。

根据食品危害程度和指标严重程度划分。

4.美国FDA取样方案P69自已画图5.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

要准确区分。

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样.6.食品常用的采样方法:(1)液体食品:充分混匀,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10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注入无菌盛样容器。

(2)半固体食品:用无菌操作拆开包装,用无菌勺子从几个部位挖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

(3)固体样品:大块整体食的代表性,小块大包装食品应从不同部位的小块上切取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器(4)冷冻食品:大包装小块冷冻食品按小块个体采取,大块冷冻食品可以用无菌刀从不同部位削取样品或用无菌小手锯从冻快上锯取样品,也可以用无菌钻头钻取碎屑状样品,放入无菌盛样容品应用无菌刀具和镊子从不同部位割取,割取时应兼顾表面与深部,注意样品器(5)若需检验食品污染情况,可取表层样品;若需检验其品质情况,应取深部样品。

7.样品的制备是指对所采集的样品再进行分取、粉碎以及混匀等过程。

制备的方法可以根据被检食品的性状和检验要求,采取剪碎振摇法、捣碎均质法、胃蠕动均质法、研磨法等。

8.检样处理:25+225做成一个均匀的1:10的10倍递增稀释液。

9.菌落总数的测定:自已画示意图菌落总数检验程序水样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度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各取1ml加入到灭菌平皿内每个平皿内加入45摄氏度左右的适量琼脂(36+-1)摄氏度(24+-1)h菌落计数报告10.大肠菌群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1)检样的处理(2)初发酵(3)分离培养(4)证实实验(5)报告:查MPN表11.致病菌的检验:自已画示意图(1)沙门氏菌的检验: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A.增菌: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均应经过前增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评价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行。

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指标,即细菌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和致病菌。

第一节菌落总数一、菌落总数的概念及卫生意义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则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就越快,甚至可引起食用者的不良王应.如有人认为细菌数量达到100—1000万个/g时食品就可能引起食用者的食物中毒。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数量的表示方法由于所采用的计数方法不同而有两种:菌落总数和细菌总数:1、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通常以lg或1ml或lcm2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数量来表示。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2、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

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细菌总数也称细菌直接显微镜数。

通常以1g或1m1或lcm2—样品中的细菌总数来表示。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二、菌落总数的常规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常规检验方法(GB4789.2-84):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霉菌和酵母菌超标可能意味着食品生产、加工、运输 和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食品储存、销售
环节存在交叉污染。
02
微生物检测方法
传统检测方法
培养法
01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确定微
生物种类。
镜检法
02
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染色反应等特征,进行
初步分类。
生理生化试验
大肠菌群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其指标的卫生学意义是表示食品受人 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意味着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不 达标,或者食品储存、销售环节存在交叉污染。
致病菌
1
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病毒、真 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 重要指标之一。
2
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等。
3
致病菌超标可能意味着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 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食品储存、销 售环节存在交叉污染。
霉菌和酵母菌
霉菌和酵母菌是指一类丝状真菌和单细胞真菌,它们 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是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
霉菌和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毒素,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
03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酶、糖发酵等,进行
鉴别。
快速检测方法
01
02
03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 性,通过免疫学技术快速 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
生物发光技术
利用某些细菌能够发光的 特性,快速检测食品中的 细菌数量。
电阻抗法
通过测量培养基中电阻的 变化,快速判断食品中是 否存在微生物。
基因检测方法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大大降低食品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污染问题的发生几率,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微生物指标是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标准,而微生物检测则是判断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将对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什么是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是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所允许的微生物类别、数量和指标值的一种标准,多数是基于食品的营养、水分、pH值等相关特性而制定的。

微生物污染是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也是食品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

所以,设定合理的微生物指标可以帮助监测食品质量,并进行及时的管理和控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的设定也有所不同,主要基于食品的用途、生产加工条件和消费者的期望值。

比如,在中国,鲜活肉类、乳制品、糕点类食品等的微生物指标都有所不同,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则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二、常见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作用常见的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包括总生菌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指标的主要作用就是判断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如果超过标准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管理微生物污染。

其中,总生菌数作为最基本的微生物指标,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是监测食品微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大肠菌群作为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群之一,对于人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

沙门氏菌则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致病菌,经常与家禽抗议有关,消费者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感染沙门氏菌引起疾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产生多种毒素的致病菌,主要与肉制品、蛋制品以及面制品等有关。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这些微生物指标可以进行系统监控,确保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质量安全。

三、微生物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测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一种关键手段,能够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准确和及时的监测,同时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监测和控制。

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和质量。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它们对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和执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制定应当基于科学依据和实际情况,旨在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

一般来说,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包括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要求和限量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加工方式进行调整,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

细菌总数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食品中细菌的总体水平。

细菌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性。

通常情况下,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规定了不同食品中细菌总数的限量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

大肠菌群是一类与粪便有关的细菌,其存在可能会导致食品中的致病菌污染。

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一般会对大肠菌群的检测进行严格要求,以避免食品的致病菌污染,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其存在可能导致食品中的食源性疾病。

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通常会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并规定了其限量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毒致病菌,其存在可能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一般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进行严格要求,以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

霉菌和酵母菌是一类常见的食品变质菌,其存在可能导致食品的变质和腐败。

因此,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一般会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进行严格要求,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总之,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才能有效防止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所带来的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希望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能够高度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共同维护食品的卫生安全和品质。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1.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大肠杆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和酵母菌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食品是否卫生安全,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等问题。

2.化学成分检测:
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3.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元素。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铅、汞、镉、总铬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4.农药残留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草甘膦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5.添加剂检测:
添加剂检测主要检测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常见的检测指标有:硫酸铜、硝酸银、亚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除了以上常见的检测项目和指标,食品农产品检测还涉及其他方面,如重复使用、不洁加工等所引起的问题。

食品农产品的检测可以通过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食品农产品检测的结果可以作为食品监管、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的依据,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广电计量杜亚俊微生物及生物毒素检测实力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双歧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T-2 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等。

养分成份及常规理化养分成分检测实力中国养分标签(1+4)、美国养分标签(1+14)、香港养分标签(1+7)、台湾养分标签(1+6)等。

常规理化检测实力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膳食纤维、养分强化剂、水分、灰分、总灰分、总糖、粗纤维、非脂乳固体、折光指数、旋光度、淀粉、酸碱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盐基氮、氨氮、全氮、固形物、过氧化值、pH 值、酸价、粘性胆固醇、二氧化硫、葡萄糖、果糖、蔗糖、脂肪酸、相对密度、净含量、二氧化碳、碘值、游离碱度、游离脂肪酸、咖啡碱、咖啡因、脲酶、电导率、牛磺酸、皂化值、不皂化物、不溶性杂质、总酯、羰基价、感官、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 等。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检测实力钾、钙、钠、镁、铝、铜、锌、铁、锰、硒、锡、锑、碘、铅、总砷、无机砷、汞、镉、铬、硒、氟、磷、锗、锂、锶、镍、银、钴等。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及接触材料食品添加剂检测实力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钙、栀子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诱惑红、酸性红、新红、碱性橙、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 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脱氢乙酸、没食子酸丙酯、氨基乙酸、二氧化钛、咖啡因、抗坏血酸、滑石粉、纳他霉素、亚硝酸盐等。

非法添加检测实力硼砂、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瘦肉精、苏丹红Ⅰ - Ⅳ、孔雀石绿、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罗丹明B 等。

食品检验检测指标种类

食品检验检测指标种类

食品检验检测指标种类食品安全是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加强监管、提升食品行业素质是实现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根本基础。

食品检测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微生物类项目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

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本次检出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检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3.霉菌霉菌超标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4.霉菌和酵母霉菌和酵母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也可能是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霉菌和酵母超标,后者为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

霉菌和酵母在自然界很常见,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5.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易在潮湿的环境存活,对消毒剂、紫外线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健康风险。

天然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可能是源水防护不当,水体受到污染;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如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者是包装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检测项目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检测项目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检测项目一、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指能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上生长的菌群,一般来说,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可以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

常见的检测方法有膜过滤法、浸泡法和曲线法等。

其中,膜过滤法是将食品样品过滤后,将膜过滤片移植到含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琼脂平板上,经过培养后计数。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的特点。

二、致病菌检测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人体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等。

常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快速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培养法是将食品样品接种在相应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数量来判断是否存在致病菌。

快速检测法是利用特定的试剂盒或仪器,通过检测菌落形成单位(CFU)或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来快速识别致病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利用PCR扩增技术或基因芯片等技术,对致病菌的DNA进行检测和鉴定。

三、腐败菌检测腐败菌是引起食品变质和腐败的微生物,常见的有霉菌、酵母菌等。

腐败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培养法和快速检测法。

培养法是将食品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数量来判断是否存在腐败菌。

快速检测法则是利用特定的试剂盒或仪器,通过检测腐败菌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或代谢产物来快速识别腐败菌。

四、真菌毒素检测真菌毒素是由某些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学法、生化法和色谱法等。

免疫学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真菌毒素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通过比色、荧光或放射性等方法进行检测。

生化法是通过检测真菌毒素的生物活性或代谢产物来进行检测。

色谱法则是利用色谱柱对真菌毒素进行分离和检测。

五、抗生素残留检测抗生素残留是指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学法、生物学法和物理化学法等。

免疫学法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生素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通过比色、荧光或放射性等方法进行检测。

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一、引言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规范和统一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一般标准、各类食品的微生物检测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以及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

二、微生物检测一般标准微生物检测一般标准是针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的总称。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采样方案、检测方法、结果判定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在采样方案方面,需要规定采样的部位、数量、频率以及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方式等;在检测方法方面,应遵循国际公认的检测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结果判定方面,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制定相应的安全限值,并依据限值进行结果判定。

三、各类食品的微生物检测标准由于不同种类的食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其微生物检测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种类的微生物检测标准:1.肉类食品:肉类食品的微生物检测重点在于沙门氏菌、弯曲菌属等病原菌的检测,以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的监控。

对于生肉和熟肉制品,需要制定不同的检测标准。

2.乳制品:乳制品的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乳酸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指标的检测。

对于发酵乳制品和灭菌乳制品等不同种类,其微生物检测标准也有所不同。

3.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的微生物检测主要关注大肠菌群、霉菌、酵母等指标的检测。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需要对果蔬表面和内部进行取样检测。

4.谷物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的微生物检测重点在于黄曲霉毒素、霉菌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还需要监控谷物中的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

5.食用油:食用油的微生物检测主要针对霉菌、黄曲霉毒素等指标的检测。

此外,还需要对食用油中的细菌进行监控,以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

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针对食品中微生物和其他危害物的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规。

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常用微生物指标

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常用微生物指标

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常用微生物指标
我国现行食品卫生标准是我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标准,旨在规范食品卫生、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安全和健康。

我们常用微生物指标广泛用于针对微生物质量污染来识别和评价食品卫生状况,在食品卫生控制中发挥着重复作用。

首先,重点介绍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的一些常用微生物指标:总大肠杆菌数用于衡量肉、蛋、乳品、酒、果汁等未煮过的食物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剩菌数用来检查腌制食品、高温处理食品或低温易腐食品的卫生程度;铜铝素数是检测滋类产品中放线菌纲菌种等污染物水平的指标;嗜肉酸乳杆菌数用于判断乳类及乳制品的储存条件是否有保证;氰化物、霉菌数则是判断存储厂的操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此外,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也包括了用于检测食品表面污染的指标,如粉尘、动物か虫受害者、致病真菌等。

这些指标旨在检测各类食物的表面污染,严格控制食品的可食性水平,以确保其安全可食用。

通过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常用微生物指标可以规范检测和评价食品状况,监督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因此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食品污染的发生。

这就是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常用微生物指标,希望食品行业能够全面落实,以保障我们每个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及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及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及指标一、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过程。

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总菌落数检验:用于评估食品中的微生物总数,一般采用菌落计数法,计算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内的菌落数。

2. 大肠菌群检验:用于判断食品中是否存在粪便污染,常用指标为大肠菌群总数和大肠菌群中致病菌的检测。

3.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和种类,常用指标为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4. 异常微生物检验: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和其他异常微生物,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5. 腐败微生物检验: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腐败菌和产生腐败物质的微生物。

6. 食品添加剂中微生物检验: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是根据食品的特性和微生物的危害性而确定的,常见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菌落数指标:根据不同食品的特性和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确定不同食品的总菌落数指标,如生鲜食品一般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而加工食品则要求更低的总菌落数。

2. 大肠菌群指标:大肠菌群是一类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其检测指标一般为大肠菌群总数和其中的致病菌,如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等。

3. 霉菌和酵母菌指标:霉菌和酵母菌可以导致食品变质和产生毒素,因此其检测指标一般为霉菌和酵母菌的总数。

4. 异常微生物指标:异常微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其检测指标一般为特定菌株的存在与否。

5. 腐败微生物指标:腐败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变质和产生异味的主要微生物,其检测指标一般为腐败菌的存在与否。

6. 食品添加剂中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中的微生物污染会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检测指标一般为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三、结语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广泛,涵盖了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

通过合理的检验方法和严格的指标要求,可以有效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样品稀释 初发酵试验 复发酵试验
检样

25 g(mL)样品+225 mL 稀释液,均质


10 倍系列稀释

选择适宜3 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接种

LST 肉汤管
M
36 ℃ ±1 ℃ 48 h ±2h
P
不产气
产气
N
BGLB 肉汤

36 ℃ ±1 ℃ 48 h ±2h


不产气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阳性
制法:将上述成分溶于蒸馏水中,静置几分钟,充分搅拌, 调节pH。煮沸2min,将培养基冷却至45-50℃倾注平板。 使用前临时制备,不得超过3h。
选取菌落数在15 CFU~150 CFU 之间的 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 大肠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 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 mm 或更大。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
食品卫生标准
是检验食品卫生状况的依据,包括
感官指标
指通过目视、鼻闻、手摸和口尝检 查各种食品外观的指标,一般包括 色泽、气味、口味和组织状态等。
理化指标
指食品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 带入的有害物质以及由于霉变和腐 败变质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微生物指标
目前实际应用的指标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乳糖发酵管3537 ℃ ,242小时
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 无芽孢杆菌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报告
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不产气
大肠菌 群阴性
报告
产气实验
EMB(伊红美蓝) 琼脂培养基原理
EMB琼脂培养基中含有的伊红和美蓝染料, 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那些能发酵乳糖的细 菌,能将染料摄入细胞,从而使菌落呈现出紫 色或边缘无色、中央暗黑色的菌落。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是用来评估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一系列微生物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卫生检测指标包括:1. 总大肠菌群:这是一类细菌,常用来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粪便污染情况。

其检测结果能够提供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的重要信息。

2.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细菌,其存在于食品中可能表明潜在的粪便污染。

某些大肠杆菌的菌株还可以引起食源性疾病,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食品卫生学意义。

3.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存在于被污染的食品中。

检测沙门氏菌可以评估食品是否存在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

4. 霉菌:霉菌是一类真菌,某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在食品中检测霉菌的存在和毒素含量对食品卫生至关重要。

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安全评估: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提供了评估食品是否安全和符合卫生标准的依据。

高水平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检测指标的合格与否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2. 卫生管理与监管: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中的微生物污染控制是卫生管理和监管的重要内容。

通过检测微生物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3. 食品质量保证:微生物指标检测也对食品的质量保证起着重要作用。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的变质和质量下降,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食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食品中微生物的卫生检测指标是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它们对食品安全评估、卫生管理与监管以及食品质量保证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保护公众健康。

食品质检中的关键指标和标准

食品质检中的关键指标和标准

食品质检中的关键指标和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食品质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质检的目标是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食品质检机构在检测食品时会依据一系列关键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估和判定。

本文将探讨食品质检中的关键指标和标准。

一、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中,主要包括致病菌、腐败菌和变质菌。

食品质检中,常用的微生物指标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或变质,从而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二、重金属残留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是一种常见的污染问题。

重金属如铅、镉、汞等无法被人体代谢,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食品质检中,会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并根据国家标准判断其是否超标。

三、农药残留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生产中常使用农药。

然而,农药在作物上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食品质检中通常会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常用的农药残留指标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

四、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增加食品的色泽、香味和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而添加的物质。

然而,过量或不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食品质检中,会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种类、含量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五、非法添加物检测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些食品生产者可能会非法添加一些不合规的物质,如瘦肉精、苏丹红等。

这些非法添加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食品质检中会加强对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的检测工作,保障食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六、营养成分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是了解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手段。

食品质检中,常常会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这有助于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并指导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食品微生物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和预测食品的安全性。

以下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指标:一、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中生长的微生物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可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和污染程度,是评估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肠道中常见的细菌,通常作为食品污染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的数量可以反映食品中肠道细菌的污染程度,从而评估食品卫生的状况。

三、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食品污染微生物,可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导致食品变质。

检测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可以评估食品的储存条件和新鲜度。

四、致病菌致病菌是指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对致病菌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食品不含有害健康的微生物。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等。

五、细菌毒素细菌毒素是由某些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在食品中形成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检测细菌毒素可以评估食品中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含量,以确保食品安全。

六、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检测沙门氏菌可以确保食品不含有害健康的微生物。

七、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葡萄球菌肠炎等疾病。

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确保食品不含有害健康的微生物。

八、志贺氏菌志贺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检测志贺氏菌可以确保食品不含有害健康的微生物。

九、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等疾病。

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可以确保食品不含有害健康的微生物。

总结: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各种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可以全面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重视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公众健康。

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哪些

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哪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哪些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食品微生物的主要检测指标的知识,欢迎阅读。

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
或1ml 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它可以反应食品的新鲜度、被细菌污染的程度、生产过程中食品是否变质和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等。

因此它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2、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包括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的一些中间类型的细菌。

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它随着的大便排出体外。

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故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卫生指标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

3、致病菌
致病菌既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

对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

例如:海产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作为参考菌群,蛋与蛋制品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米、面类食品以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霉菌等作为参考菌群,罐头食品以耐热性芽孢菌作为参考菌群等等。

4、霉菌及其毒素
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霉菌的具体指标,鉴于有很多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引起疾病,故应该对产毒霉菌进行检验。

例如:曲霉属的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酶属的桔青酶、岛青酶等,镰刀酶属的串珠镰刀酶,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

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被加工过程中被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或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是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导致。

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而导致。

大肠菌群,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

大肠菌群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一般食品中大肠菌群超标,表示食品受动温血动物的粪便污染,其中典型大肠杆菌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

人吃了大肠菌群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3霉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霉菌的繁殖或切断其传播途径,就可以摆脱霉菌的污染。

霉菌毒素对人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

4酵母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是子囊菌、担子菌等几科单细胞真菌的通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有的为致病菌。

空气中、人体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酵母菌,只要在合适的环境就会快速繁殖;吃了酵母菌污染的食品易造成食物中毒,有些免疫力低的人群亦可能发生酵母菌感染。

5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6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属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沙门氏菌病是指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的总称。

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类食品,鱼、禽、奶、蛋类食品也可受此菌污染。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吃了未煮透的病、死牲畜肉或在屠宰后其他环节污染的牲畜肉是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品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还伴有乏力、肌肉酸痛、视觉模糊、中等程度发热、躁动不安和嗜睡,延续时问2~3d,平均致死率为4.1%。

7志贺氏菌志贺氏菌即通称的痢疾杆菌。

痢疾贺志贺氏菌是导致典型细菌痢疾的病原菌,在敏感人群中很少数量的个体就可以致病。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是指由志贺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志贺氏菌主要是宋内氏志贺菌。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热肉制品等。

志贺氏菌侵入肠粘膜组织并释放内毒素引起症状。

潜伏期一般10-14h。

症状为剧烈腹痛、腹泻(水样便,可带血和粘液)、发热、里急后重显著。

严重者出现痉挛和休克。

8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又称沙培林,对热和化学清毒剂均敏感,常引起扁桃体、咽部、中耳等感染。

亦为肾盂肾炎、产褥热、猩红热的病原体:一般来说,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1)食品加工或销售人员口腔、鼻腔、手、面部有化脓性炎症时造成食品的污染;(2)食品在加工前就已带菌、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畜禽局部化脓时,其奶和肉尸某些部位污染;(3)熟食制品因包装不善而使食品受到污染;溶血性链球菌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的爆发性流行以及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

9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

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

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

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

李斯特菌感染后健康成人个体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10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血浆凝固酶。

根据致病性的不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被分为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5种。

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冷荤、牛肉、生牛奶,其次为蛋及蛋制品、乳酪及蔬菜、水果、饮料等食品。

中毒原因主要是受污染的食品食用前未经彻底加热。

中毒多发生在3、9月。

不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中毒,症状各不相同:①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

②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可引起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

③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发热、不适、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约20%患者由呼吸道症状,感染的症状通常比较严重。

④肠集聚性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成年人1-2天中度腹泻,婴幼儿2周以上持续性腹泻。

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可引起突发性的腹部痉挛、腹泻;有些病人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腹泻次数有时可达10多次,低热或不发热;许多病人同时有呼吸道症状。

可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器官损害。

老人和儿童患者死亡率很高。

11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牙孢。

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可致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

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

此菌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

12 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是毒性最强的细菌之一。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中常可检出,偶亦存在于动物粪便中。

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适于肉毒杆菌居住。

肉毒杆菌属于厌氧菌,严格厌氧,在胃肠道内既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及果糖,产酸产气,又能消化分解肉渣,使之变黑,腐败恶臭。

在厌氧环境中,此菌能分泌强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

摄食肉毒杆菌的食品可引发食物中毒,如pH>4.6的低酸性罐头食品(含:铁罐,玻璃罐)或香肠、火腿。

人感染肉毒杆菌后会出现视觉模糊、呼吸困难、肌肉乏力等症状,如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死亡。

13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

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食物如海产品、蔬菜经口摄入。

居住拥挤,卫生状况差,特别是公用水源是造成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生产中的控制主要是严格审核原材料的来源,以及生产工序中的灭菌处理。

14变形杆菌变形杆菌是人和动物的寄生菌和病原菌。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如土壤、水、垃圾、腐败有机物及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可引起多种感染。

c中毒食品主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次为豆制品和凉拌菜,发病季节多在夏、秋,中毒原因为被污染食品在食用前未彻底加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我国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

进食后2~30小时出现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

病程较短,一般1~3天可恢复,很少有死亡。

15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

有荚膜,不形成芽胞。

最适温度为37~42℃。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空肠弯曲菌是多种动物如牛、羊、狗及禽类的正常寄居菌。

在它们的生殖道或肠道有大量细菌,故可通过分娩或排泄物污染食物和饮水。

人群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多见。

苍蝇亦起重要的媒介作用。

亦可经接触感染。

感染的产妇可在分娩时传染给胎儿。

空肠弯曲菌有内毒素能侵袭小肠和大肠粘膜引起急性肠炎,亦可引起腹泻的暴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

该菌有时可通过肠粘膜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和其他脏器感染,如脑膜炎、关节炎、肾盂肾炎等。

孕妇感染本菌可导致流产,早产,而且可使新生儿受染。

16蜡样芽孢杆菌芽胞杆菌属中的一种。

菌体细胞杆状,末端方,成短或长链,革兰氏阳性。

蜡样芽胞杆菌与少数食物中毒有关(约2–5%),包括一些严重的恶心、呕吐以及腹痛。

大概来说,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错误地烹调方法造成细菌孢子残留在食物上,更糟糕的是食物被不当冷冻而让孢子发芽。

细菌繁殖的结果是产生肠毒素,人食用含毒素的食物后会产生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

17耶尔森氏菌耶尔森菌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等十余个菌种,这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

其鼠疫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与假结核耶氏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已明确,其中鼠疫耶氏菌具有F1、V/W、Pgm、Pst1等重要的毒力因子,毒力很强,少量细菌即可使人致病。

本属细菌通常先引起啮齿动物、家畜和鸟类等动物感染,人类通过接触已感染的动物、食入污染食物或节肢动物叮咬等途径而被感染。

18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是乳制品中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

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