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之企业合并的解读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正文:---------------------------------------------------------------------------------------------------------------------------------------------------- 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令第5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

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

第三条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当遵循本准则。

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

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第七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第八条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

第九条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可以同时使用某种外国文字。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十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

企业 之间 的合并视 同一种公 平 、 正常 的交 易行为 , 合并各方在 合并 中的交易价格一般 以市价作为基础 , 易作价 相对公平合 交
理 , 以 视 同公 允 价 格 , 该 采 用 购 买 法 进行 核 算 。 可 应
二 、 业 合 并 准则 基本 理 念 的 具 体 运 用 企
和F 公司的合并属于非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由于合并 各方在 合
并前后不受 同一方控制 或者相 同的多 方控制 , 因此 , 非关联 的
进行复核 , 经复核后合 并成本仍小 于合并 中取得 的被购买方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的, 其差额应 当计人 当期损益 。
以上一 系列 的规定表 明 , 在企业 合并 的交 易过程中 , 购买 方和被购买方均 以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 。 购买方支付合并对
维普资讯 m

陆 建 英
企业合并


《 业 合并 准则 》 基本 理 念 企 的
的特点不 同, 决定 了这两类的会计处 理原则不一样 。 ( ) 一 合并时的计价基础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 . 以账 面价值为计价基础 。 准则第
从国际经 验看 , 无论是 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 国财务会计准
购 买 F 司6 %的股 权 ,使得 F 司成 为 E 司 的 子 公 司 ,公 司 公 0 公 公 E
确认 为商誉 。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 于合并 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 当对取得 的被购买方各项 应 可辨认资产 、 负债及或有 负债 的公允价值 以及合并成本 的计量
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 资产 、 负债 以及或有 负债 , 符合条件单
独确认 的 ,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购买 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 并中取得 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 当 应

高级财务会计 第三章 企业合并

高级财务会计  第三章 企业合并
• 甲公司在持有20%股权期间,采用权益法核算
• 1.初始投资 •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 贷:银行存款 10000 • 2.持有期间确认投资收益 • 借:长期股权投资 800 • 贷:投资收益 800 • 3.持有期间被投资企业权益变动的调整 • 借:长期股权投资 5200 • 贷:资本公积 5200 [(30000-4000)×20%]
长期股权投资 400
前两笔会计分录合并(科目略):
借:被并企业资产(公允价值)547 商誉(差额)40
贷:被并企业负债(公允价值)187 股本(面值)200 资本公积(股票溢价一登记费) 200
【例2】 负商誉(吸收合并)
东海公司以现金54.5万元购进南海公司。 忽略其他费用不计。合并前,南海公司资产负 债表有关资料如下: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万元, 其中:
• 借:权益 70000

商誉 3000 (比原方法减少1000)
•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000

少数股东权益 28000
• 45000-70000 ×60% • 45000=10000+6000+30000-1000
第三节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一、实质: 是现有的股东权益在新的会计个体的联
资本公积 2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假定,上述X公司的资本公积只有100000元。 借:净资产 800000
资本公积 100000 未分配利润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
• 借:净资产(被并方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部分冲减留存收益)
• 贷:资产(合并方支付的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 300000 贷:股本 3300000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及其指南、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企业合并》及其指南、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三条涉及业务的合并比照本准则规定处理。

第四条本准则不涉及下列企业合并:(一)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形成合营企业的企业合并。

(二)仅通过合同而不是所有权份额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企业合并。

第二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第五条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

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

第六条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第七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

第八条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应当计入所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的初始计量金额。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应当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第九条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计量。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涉及到诸多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以下将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企业合并的类型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对于此类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1、购买日的确定购买日是购买方获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内部权力机构通过;按照规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 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收益和风险。

_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_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关键词:政府补助 专账 管理
政府支持企业的这部分资金,一般 来说都是无偿的,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 企业的所有权,也不需要以提供服务、 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但得到这些补 助,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政策条件或指 定资金用途,所以企业在收到该种资金 时,在会计处理上要按照财政部发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四、权益法影响决策层正确 制订业绩考核指标及利润分 配政策
权益法下,企业利润总额中包括被 投资企业经营损益,实际上并非全部为 本企业自身经营的利润总额,企业按税 后利润进行公积金提取,则公积金包括 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利润,这将导致企 业公积金存在虚假构成。
同样,在权益法下股东进行利润分 配,企业利润总额并非全部为本企业自 身经营的利润总额,利润分配基础不合 理,对于决策层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1)当被投资企业对投资企业会计报表 具有重要性且盈利较大时,权益法核算 使得企业资产的回报率和销售的回报率 都相对较高,而负债与权益之比要比实 际数值低得多,这潜在扭曲了企业业绩 指标,出现对企业管理层利润考核指标 的衡量错误及误读;(2)企业当年确认 的投资收益与实际的现金流入不一致, 导致对利润分配方案制订的不合理,形 成企业利润分配的巨额多分、少分或分 配方案无现金流支持导致无法切实实施 的情况;(3)超额分配利润收紧企业现 金流,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及偿债能力, 或出现以此手段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
核算。 权益法核算的要求下,本企业会计
人员将被投资企业经济业务纳入本企业 会计报表。但实际工作中,在对被投资 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本企业会 计人员是无法对被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 进行会计核算的,即使可能对被投资企 业会计报表实施报表复核或依赖外部审 计机构工作结果(实务工作中,更多情 况是无法实施复核或审计工作),在权 益法核算填制会计凭证时也并无充分经 济业务凭据,不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 业务事项进行的会计核算。当被投资企 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舞弊 时,将可能直接形成本企业会计报表编 制的重大错误,构成以虚假的经济业务 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违法行 为。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之企业合并的解读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之企业合并的解读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之企业合并的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决了合并报表当中区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会计报表难题,而是做一样的会计处理,大大简化操作,便于会计人员接受,准则也不会前后矛盾。

标签:准则,解释,合并报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第6条原文“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应当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答: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合并方)自合并日开始对被合并方实施控制。

合并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合并日和合并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不再由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利润表应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实现的净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形成的现金流量。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当期期末的比较报表时,不应将合并取得的被合并方前期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并入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笔者认为,这点内容的修订解决了长期以来的一个矛盾,我非常赞同这样的修订。

例如,假设A公司为集团母公司,下属B、C两个子公司,D为C 公司全资子公司。

根据集团战略部署,2010年6月30日B公司向C公司收购其下属子公司D公司,收购完成后D公司成为B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显然,在这个交易中,因为B、C同属A的控制,B、C之间的收购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按照准则解释之前的规定和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1)对于B而言,“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则: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費用、利润应纳入B公司的合并利润表;(2)对于C而言,“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探究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

探究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

探究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摘要:企业合并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并购,其并购的程度对合并会计的研究有决定作用。

在财务会计领域,合并会计关系到实际理论与实际额的问题,其相关的内容不仅繁琐,还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会计的具体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变动,使其与企业财务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基于此,本文会围绕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相关内容,对完善合并会计的处理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处理措施企业合并会计没有适合的准则前,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及《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等是实务中主要参考的对象。

随着企业合并会计的持续深入和换股合并的出现,致使以上的规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在适应。

并且企业利润受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规范,就会导致合并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所以,财务部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应内容进行引入和融合,制定了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特色的合并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将权益联合法与购买法进行了合理结合。

1企业合并的基本概念与合并会计方法的介绍1.1企业合并的基本概念在社会经济中,通常会将相互独立的企业联合或单个企业利用获得权益性证券、净资产,或签订协议等方式对直接或间接控制单个企业或多家企业的整体或个体法律行为,称作企业合并。

国际会计准则的第22号对《企业合并会计》的表现为:“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企业或多家企业控制权的结果,或两个以及很多各企业实施权益联合的结果。

”而我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提出:“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题的交易或事项。

”1.2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介绍在实务中,购买法、新实体法以及权益联合法是对企业合并记录最主要的会计方法。

其中购买性质的合并主要指利用发行股票、承担债务或转让资产等有效方式,使一个企业控制另外企业净资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知识点总结企业合并是现代经济中常见的一种企业发展策略,它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会计处理问题。

正确理解和处理企业合并的会计事项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点。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和类型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根据合并方式的不同,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

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权益结合法(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权益结合法下,合并方在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合并方所支付的合并对价与取得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能够保持企业合并前后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连续性。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可能无法反映合并的真实经济价值。

2、购买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法下,购买方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

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购买法更注重合并的交易实质,能够提供更具决策有用性的信息。

但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明年起实施信息来源:中国税网添加日期:2011-12-28【阅读:1790次】〖字体:大中小〗〖打印本稿〗〖关闭〗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后,财政部陆续出台了4个解释文件,就《企业会计准则》中未明确的事项作出解释,以解决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实现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与等效。

近日,财政部会计司又下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将在综合各方意见后正式发布。

《征求意见稿》就13个会计问题作了解释。

财政部表示,解释中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应如何对应交税费进行列报?《征求意见稿》明确,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根据其余额性质在资产负债表进行列示。

其中,对于增值税待抵扣金额,根据其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项目或“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应交税费”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按照贷方余额填列,如果企业期末出现增值税待抵扣金额,则“应交税费”可能会以负数列示,但“应交税费”作为负债类科目,按照性质应该为贷方余额。

因此,《征求意见稿》出于科目性质的考虑,对于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待抵扣金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对于存货的增值税待抵扣金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

企业将所属子公司注销变为分公司,应当如何对相关商誉进行会计处理?《征求意见稿》解释称,企业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子公司的控制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确认所取得子公司(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和相关商誉。

企业将该子公司注销变为分公司,应当终止确认该相关商誉,同时冲减未分配利润。

实务处理中,把全资子公司变为分公司,一般采用吸收合并的方式处理。

高财---第五章--企业合并

高财---第五章--企业合并

第五章 企业合并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 (2)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3)掌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述一、企业合并的定义和范围界定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企业合并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三、企业合并类型的划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的方式(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即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企业合并。

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特点:(1)不以公允价值计量;(2)不确认损益;(3)合并财务报表中体现“一体化存续下来”。

二、会计处理(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2.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合并资产负债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处理原则是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的探讨

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的探讨

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的探讨作者:吕静静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详细解读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中的第六、十、十二条,剖析了政策出台的具体考虑以及经济后果,并对某些争议之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商誉为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决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实现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与等效,财政部于2011年底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各方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就13个会计问题作了解释,并规定除特别注明应予追溯调整的以外,其他问题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对涉及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第六、十、十二条进行了解读,详细分析了出台的具体背景以及带来的影响,并就某些争议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探讨,以期对会计政策的制定有所裨益。

一、关于《征求意见稿》第六条(一)《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总体上规定:报告期内增加子公司情况下,若是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体现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上,即由合并后形成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无论是其资产规模还是其经营成果都应持续计算。

具体如下:1.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相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

2.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

例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发生于2007年3月31日,合并方当日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包括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实现的净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合并 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合并 解释

一、企业会计准则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一套原则和方法,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

在国际上,企业会计准则通常指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而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则是指企业会计准则(CAS)。

企业需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并且要经过独立审计师的审计,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不仅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也对外部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的合理实施,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的过程。

企业合并的形式有很多种,如股权交易、资产置换、现金收购等。

在企业合并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和复杂的财务交易,会计处理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在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需要进行财务报告合并,即合并前的独立财务报告要进行整合和调整,形成合并后的财务报告。

在合并后的财务报告中,需要进行合并会计处理,包括合并成本的确认、合并日的确认和合并后的财务报告编制。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直接影响到合并后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企业合并是一种市场资源再配置的方式,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但企业合并也面临很多挑战,如文化融合、组织架构整合等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合并的规定和处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清财务关系,评估风险和机会,从而提高企业合并的成功率和效益。

总结回顾: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合并是当前企业管理和财务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企业会计准则的合理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市场公信力,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对关于企业合并的理解

对关于企业合并的理解

对关于企业合并的理解从含义上讲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企业合并的理解我准备从一下几个问题入手。

首先企业合并的动因是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合并有其经济必然性和原始动机。

首先,企业作为“经济人”,利润的最大化是其行为的基本准则。

合并作为企业行为必然是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原因在于:企业通过合并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数量,节约交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达到获得利润稳定和最大化的目的。

所以,企业合并的动机首先是追求利润的驱动所然。

其次,企业合并的另一动力来源于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一条铁的法则,有市场就必然有竞争,有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

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从根本上讲,哪一个企业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它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能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击败竞争对手,否则就会被淘汰掉。

而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手段,一是靠企业自身的内部积累和实力,二是靠企业的外部扩张,即企业间的合并。

而后一种手段是实现目标最迅速和最有效的,也是企业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因为,企业合并,无论是横向合并、纵向合并还是混合合并,都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

而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原理,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效益。

第二节对企业合并进行规制的原因正如任何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企业合并对社会也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面性。

即使是极力倡导企业合并的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斯纳也承认,企业合并有效益型和非效益型之分。

一、企业合并的效益企业合并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有多方面的表现,如搞活经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但较明显的则是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企业合并能使企业间的规模得以扩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合理的规模作业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获取经济上的利益。

小企业会计准则 合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企业会计准则 合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小企业在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会计问题。

其中,合并是一个重要的会计操作,对小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展开讨论,探讨合并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小企业应该如何执行合并操作。

通过深入分析,帮助小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合并过程中的挑战,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

其次,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子部分进行详细探讨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概念以及合并的重要性。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意义,指导小企业如何执行合并操作,并展望未来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相关内容,为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框架,帮助小企业在合并操作中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通过规范合并流程和要求,小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合并操作的核心要点,从而有效管理企业合并所涉及的财务风险。

此外,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目的还包括促进小企业之间的研究和比较分析。

通过统一的合并标准,不同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变得更具可比性,从而为投资者、管理者和监管机构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做出理性的决策。

总的来说,小企业会计准则合并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行为,提升小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可信度,促进小企业良好的财务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是为小规模企业设计的会计准则,旨在提供简化的财务报告要求和指导,以适应这些企业相对较小的规模和资源限制。

与大型企业相比,小企业通常具有较少的资产、少数员工和较低的年度收入。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详细讲解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详细讲解


路漫漫其悠远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类型及方式5/6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取得对其他参与 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购买方,参与合并的其他 企业为被购买方。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式及取得对 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三)企业合并的方式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者非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实务中存在不同的合并方式,通常情况下 ,主要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

路漫漫其悠远
一、企业合并的界定、类型及方式3/6
这里的“相同的多方”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 为扩大其中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股份的控制比例 ,或者巩固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地位,在 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相同 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这里的“控制并非暂时性” ,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 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多方控制。较长时间的标 准是控制时间通常在1 年以上(含1 年)。合并前后 连续计算。
以调整。分录如下:

路漫漫其悠远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9/
借:资本公积 (被合并方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与 合并方持股比例之乘积) 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3、合并利润标的编制 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
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对于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 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净利润”下单列“其中: 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反映。 4、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包括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 并日参与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的现金流量。 合并报表的编制见“合并报表准则”讲解。
盈余公积
40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00000

企业合并准则

企业合并准则

企业合并准则企业合并准则一、企业合并准则概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都致力于扩张规模,拓展经营业务与市场。

实现这一目的,一般可采取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内部扩张方式,即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扩大规模;二是外部扩张方式,即通过企业合并来扩大规模。

由于内部扩张方式不仅受到所有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而且受到市场上活动范围的限制,所以,现代企业扩张多采用外部扩张的方式。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多次企业合并浪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合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立足规模经济做大做强,跻身世界知名企业行列,已成为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追求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企业合并案例也越来越多。

可以这样说,企业合并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合并现象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在我国过去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其会计处理进行规范。

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1996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但随着合并方式的创新,尤其是换股合并的出现,这些规定已经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现实的需要。

为此,财政部立足中国实际,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二、《企业合并》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及其分类 在企业合并准则中,对企业合并作了如下定义:“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

” 一般来说,企业合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

吸收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其中一家企业将另一家企业吸收进自己的企业,并以自己的名义继续经营,而被吸收的企业则解散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之企业合并的解读
作者:温晶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11期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解决了合并报表当中区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会计报表难题,而是做一样的会计处理,大大简化操作,便于会计人员接受,准则也不会前后矛盾。

[关键词]准则,解释,合并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5号第6条原文“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应当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答: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合并方)自合并日开始对被合并方实施控制。

合并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编制合并日和合并当期的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不再由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利润表应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实现的净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形成的现金流量。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当期期末的比较报表时,不应将合并取得的被合并方前期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并入前期合并财务报表。

笔者认为,这点内容的修订解决了长期以来的一个矛盾,我非常赞同这样的修订。

例如,假设A公司为集团母公司,下属B、C两个子公司,D为C公司全资子公司。

根据集团战略部署,2010年6月30日B公司向C公司收购其下属子公司D公司,收购完成后D公司成为B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显然,在这个交易中,因为B、C同属A的控制,B、C之间的收购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按照准则解释之前的规定和合并报表的编制原则:
(1)对于B而言,“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则: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費用、利润应纳入B公司的合并利润表;
(2)对于C而言,“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则: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也应纳入C公司的合并利润表。

如此看来,“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在B、C 两个公司各自的合并报表上都计算了一次。

对于A而言,如果A编制截止于2011年6月30日的合并报表,B、C作为A的子公司均需将各自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A的合并范围,
那么这部分“D公司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的收入、费用、利润”就重复计算了两次。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所以2011年会计教材564页针对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的处理做了修改,没有区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但这样的修改导致了教材与《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的矛盾,也导致了教材第24章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处的讲解与第25章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处的讲解矛盾。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原文的内容:
(A)合并资产负债表
(1)报告期内增加子公司的处理
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该子公司从设立起就被母公司控制,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所有相关项目的期初数,相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情况。

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当从购买日开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B)合并利润表
(1)报告期内增加子公司
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经营成果应持续计量,因此,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而不是从合并日开始纳入合并利润表。

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C)合并现金流量表
(1)报告期内增加子公司
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的内容第25
章第12节(不再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以本期取得的子公司在合并资产负债表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编制。

对于本期投资或追加投资取得的子公司,不需要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本期取得的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起至本期期末为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将本期取得的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起至本期期末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通过合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之中。

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本期取得的子公司自取得控制权日起至本期期末止的现金流量的信息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这中处理方法和准则解释第5号完全一致,有力会计人员操作和接受。

参考文献:
[1]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教材
[2]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
[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