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量词对比分析
汉日通用个体量词“个”与“个”的比较研究
汉日通用个体量词“个”与“個”的比较研究以中日两国通用个体量词“个”与“個”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两者在语源、形态等方面的异同。
“个”与“個”在事物的认知意义方面存在共性,但在构词以及各自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标签:“个”与“個” 语源词法形态语义一、引言汉语在形态上属于孤立语,日语属黏着语;汉语的基本语序是“SVO”,日语的基本语序是“SOV”。
由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量词的认识上也具有共性,因此开展中日两国量词的对比研究是切实可行的,且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
关于量词汉日对比的研究应首推《日華両語の数詞の機能》(渡边实,1953),该书中提到了汉日量词各自的属性、功能等内容。
国内的研究中,崔崟以中日两国小学国语教材中的量词为考察对象,在系统调查后写成《中日两国语言中的量词》(1989);陈绂的《汉日量词的比较研究——谈对日汉语量词教学的特点与方法》(1999),突破性地将汉日量词对比研究导入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去;肖蓉(2007)从个体量词入手,更加细致地分析了汉日个体量词的异同。
汉日量词的整体对比研究方兴未艾,但对于个体量词的单独对比研究可谓少之又少,故本文希望通过汉日通用个体量词“个”与“個”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深化汉日量词的整体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辞典调查与语料库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辞典选用了《现代汉语八百词》《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词典》等,语料库选用了CCL语料库(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
二、汉语量词“个”与日语量“個”的语源(一)汉语量词“个”的语源游汝杰(1985)提出汉语中几乎所有量词的语源都是可考的,唯“个”字不可考。
对此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个”的本义为“竹的枝干部分”,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量词的用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个”的本义是住房名,继而出现了其他用法。
颜师古注《汉书》:“个读曰箇。
箇,枚也。
”《说文段注》:“‘箇’或作‘个’,半竹也。
汉日量词语法性质及修辞功能对比分析
一
、
笑 L 。 , ( )她 自己往 门里二 ( 6 动作迅速 ),随手 就 带上 了门。 彼女 【芒 邑 一入 (、F7它 / 土 中 .
髓的 .
汉 日量词都 可 以与数词 一 结合 ,起 增添
各种语感色 彩的作用 。在汉语 里这种修辞手法用
得 很广 。此时,汉 日数量 短语 有相对应 的时候和 不相对应 的时候 .例 :
(5 1 )一 口 ( 邑 <与) ‘食 亡/ 口吃下 : 一
去.
词 的修辞上 ,汉语量词 的使用次敦及量之多、使
用范 围之广 . 三 、日语量词的特 殊用法
(6 1)一撵。恐 芒t 感 5./ 有二弛恐
惧感 .
在 日语数量词中,惟独 卜一 J的修 辞功 能 很活跃 ,它不仅表示数量 ,还可作为副词表达诸 多意义 。其用法很广。如: (4 2 )资料 量譬 <c何二2 L【与 王岛扎 土 , t 岔 , ./ 我没有得到任何资料。 ( 强调没
同时 。也相对 的增加 了一定的难度 。本文通过对 汉 日量词 的表记 、意 义、语法功能及修 辞特 征等 的对 比分析 ,来帮助 日语学 习者正确 掌握运用 日
语量词 . 量词的修辞特 征
() 5 她不回答, 眉毛二挺 ( 神气), 放声大
叫起来 . 彼 l答 王中I眉 它 ! 2兰南I 、高 / 土 : : = r
一
l母 。著作 f 雄 l浦 与 三十年 J它彼女 l 土 苦 : : 兄
世 。
定的语法性质及修辞功 能。汉 日量词在表记与
() 3 我从 8 月一日开始, 要出差去青岛二基
( 不确定的天数 )日子。/ c6 私 i 月一 日小岛 旦
暖 与<青岛 一出啜 于五: 邑‘ 圭L 。 :客 ,
日汉语中量词的比较研究
日汉语中量词的比较研究一、日汉语中量词的定义《日本语教育辞典》对助数词的定义为:助数詞は接辞のひとつで、数を表す語について数詞を構成する要素である。
日本著名语言学专家饭田朝子认为:在日语中数事物的时候,原则上数词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像‘鉛筆一本、猫三匹’这样伴随着接续词一起出现的。
像这类直接接在数词之后的词我们称之为助数词。
[1]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中汉语关于量词的记录为: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叫做量词。
量词分为两类,计算事物的叫名量词,计算行为动作的叫动量词。
[2]这是关于量词最早的一个较明确的定义。
此外,还有的汉语学家认为:单位词(量词)是名词的一种、表示人物的数量。
由于经常和数词一起使用,所以又称为‘量词’。
二、日汉语中匹的用法比较在日语的《大辞泉》(小学馆)中匹的用法是:匹(名)①用于指成对做的大人的衣物和羽毛织物;②数钱的单位。
古代是10文,后来25文为一匹。
(接尾词)助数詞。
用于数鸟类、昆虫类、鱼类等的动物。
根据前面出现的数词上变为「びき」「ぴき」的读法。
如:二ぴきの猫。
另外在《日本国语大辞典》(第八卷)中匹的用法如下:匹(名)布棉、特别是针织物得长度的计量单位。
(接尾词)用于数昆虫类、鱼类等动物。
原来是指牛马等大型兽类,后来逐渐包含小型动物。
《现代汉语辞典》(1977年)中关于匹的用法是这么记录的:匹量词①用于马,骡等。
②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五十尺,一百尺不等)。
三、日汉语中匹的可计数对象比较日、汉语中的匹的用法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首先从固定构成上来看,一般情况下汉语中的匹后面直接跟修饰的对象,构成为:数字+匹+(修饰语)+中心词。
如:一匹白头的蚯蚓、一匹马、一匹布等。
而日语中的匹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数字+匹+の(修饰语)+中心词,如:一匹の黒い犬、一匹の魚等。
二是中心词+数字+匹,如:蜘蛛が一匹、鼠一匹、蝮が十匹等。
汉日量词对比
华 中 师 范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论文题目 汉日量词对比完成时间 2016.12.27课程名称 汉外语言对比专 业 文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年 级 2016级研一汉日量词对比姜珊摘要:汉语和日语虽属不同语系,但因日语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日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字,语法也和汉语有相似之处,其中量词就和汉语中的量词既有相似又有相异之处。
汉语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日语量词从计量对象的角度分为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集体量词。
汉日量词在独立性、使用范围、重叠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日本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偏误的主要来源有:因意义相近引起的误用、因母语影响而引起的误用。
对此给对外汉语教学者提出一些建议:避免受到母语的影响、帮助日语母语者养成正确学习汉语的态度、进行分类分级量词教学。
关键词:汉日对比量词引文:日本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对日语与汉语相同的现象比较容易掌握,不同的尤其是相似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则难以掌握或掌握不准。
汉日量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难度较大。
在日语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对汉语和日语量词进行比较,有利于排除母语干扰,使学生在基础阶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把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老师把日语和汉语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就能较好地了解真正的学习难点是什么。
对比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体系,一方面找出相同的一面,为学习者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找出其相异的一面,防患于未然,阻止或减少母语干扰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够避免和减少语言错误。
一、汉日量词的分类1.1汉语量词的分类在汉语中,量词大致可以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
1.1.1名量词名量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A.以点、线、面为主点状:点、粒、颗、滴、星、丸线状:线、丝、条、枝、带、缕面状:面、方、片、幅、汪B.从动词转化而来串、堆、叠、挂、挑、截、堵、排、抹、包、捧C.依靠局部来表现整体一头牛、一杆枪、一把菜刀、一顶帐篷,一头猪D.时间、方位、处所工具:一幕戏、一笔字。
汉语和日语的量词对比
汉日语里数船只都可以用量词2 只8 隻) !艘3! 但用法却刚好相反4 汉语里数小船一般用2 只 8 隻) 3!数大船一般用2 艘 3!如 "一 只 小 船 %一 艘 货 轮4 在日语里正好相反!2 只8 隻) 3一般用于数大型 船只%军舰等!而2 艘3一般用于数小船!艇等4 如" 二艘;=ー>9一隻;船4
% 脚(在日语里可以作量词$在汉语中5 现代汉 语词典6* 商务印书馆# 里虽然没有量词这一用法$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经常可以把它当作量词 用"
量词% 脚(在 日 语 里 用 语 数 椅 子 !桌 子 等 有 脚 腿的道具$如)机一脚!椅子一脚等$这些在汉语里 要说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等" 而汉语里% 脚(可 以当作动量词用$如)他踢了我一脚!他踹了我两 脚等$日语里却没有这种用法"
量词% 轮* 輪# (在 汉 日 语 里 都 存 在 $甚 至 作 为 名词它们的意义还有重合的部分$ 但作为量词它 们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在日语里一般用来数花和 车轮$如)花一輪!梅一輪!車輪二輪" 这些在汉语 里的说法是)一朵花!一支梅!两只车轮"
而汉语里的% 轮 (可 以 作 为 修 饰 用 量 词 $多 用 于数红日!明月等$如)一轮明月!一轮红日" 还可 以用于循环的事物或动作 $如 )他 比 我 大 一 轮* 即 十二岁# !球赛已打了一轮了"
数用壶9罐9坛装的东西!汉日语里都可以用 量词2 壶8 壺$ 3!如"8 汉$ 一壶酒(8 日$ 酒一壺4 但汉 语里还可以用2 坛!罐!听3等!而 日 语 里 却 没 有 这 些用法4 如"一坛酒9两罐水9一听饮料等4
汉日数量词的语序和语义指向的对比与翻译
汉日数量词的语序和语义指向的对比与翻译汉日两种语言中均有大量的数量词,这些数量词在修饰限定名词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汉语的数量词在偏正结构中的位置较灵活,但又受到语法习惯的牵制。
通过对语言坐标轴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修饰限定客观世界中的某一物体时,数量词和其他性质的定语,是不在同一个方向上的。
此外,通过对汉日数量词语义指向的对比与分析,帮助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可以避免翻译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逻辑上的错误。
人类通过语言认识世界,因此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是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和意义相匹配、相映射的。
语言作为一个既客观又主观的存在,正在被人类从各种角度、各个层面认识、理解和研究。
然而认识、理解和研究的最基本的工具又是语言本身。
其中,语序作为语言最表面的形态,自然而然地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们的目光。
陆丙甫曾经说过:“一定的语法位置表达一定的类型意义。
”“任何功能都要通过某种形式去落实。
”众所周知,汉语不像日语或英语,有形态的变化。
因此许多想从结构主义出发描写或解释语序问题的学者无法最终得出统一的结论,每一种描写都会有例外无法涵盖其中。
形式主义把语言研究的中心任务看成是研究语法成分之间的形式关系,并不需要涉及这些成分的语义和语用性质,而功能主义认为形式一定受意义的影响,强调通过语言中社会交际中所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释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
将人类的认知系统引入语法研究所形成的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是:语言的结构方式临摹外在的现实事态,语法结构的本质是象征性的,是人们感知世界图式的一种反映。
比如,汉语语序变化多样,如果试图通过一条原则来说明,必然面临着许多“例外”。
而且,语言是活的,它的灵活性带来了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极端一些说,即便是不太符合正常語序的语言,也可能出现在生活中。
因此就给研究者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廖秋忠曾经说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不管是形式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形式解释原则或功能主义者提出的一些功能解释原则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所提出的‘普遍’原则,其适用性经常是有限的,只是具有相对的普遍性或倾向性,而不具有绝对的有效性,经常经不起新语料的考验。
中日量词比较3
2.汉日语言中对应的集体量词
类型 汉语常用 日语常用 汉语例句 日语译文 量词 量词
足 一双布鞋 一足の布 靴
成双成套 双 的物品 套 副
そろぃ、 一套机器 一組の機 組 械 对、組 五副扑克 五組のト 牌 ランプ
3.汉日语言中对应的容器量词
类型 汉语常用 日语常用 汉语例句 量词 量词 日语译 文
2.量词字形相同,但日语量词 与名词搭配的范围比汉语大
• 例如“枚”、“本”(见图表)
枚
• • • • •
日本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 这枚照片是我去昆明照的。(张) 你看看我新买的这枚画。(张) 中国又成功发射了一台火箭。(枚) 这次比赛,他获得了两個奖章。(枚)
日语的量 词
相配的名词
容器
碗
桶
杯
樽
一碗饭
一桶酒
一杯の 飯
一樽形相同,但汉语量词与名 词搭配的范围比日语大
例如,“把”、“条”(见图表)
“把”
日语量词 把 本 相配的名词 菠菜、挂面 尺、刀、筷子、 勺子、扇子、香 蕉 铲子、钥匙 汉语的量词 把
個
台
条 脚
胡琴、小提琴
鼻涕 椅子
• 由于汉日量词的差异,日本学生受母语负 迁移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以下的错误: • 星期天朋友来我家吃饭,今天我去超市买 了一本筷子和一本勺子。(把) • 小田喜欢音乐,他的宿舍有一台小提琴。 (把) • 我同屋丢了一个钥匙。(把) • 我买两本扇子送给朋友。(把)
• • • • • • • • • •
3、汉语量词的认知功能(修辞功能) a.量词的形象性 试比较:一轮明月、一弯新月、一钩残月 但是日语中却没有这么丰富的量词表达。 b.量词的语义褒贬性 试比较: 一座大佛——一尊大佛 一位学者——一位流氓、一位小偷 一帮土匪、一伙强盗 日语量词没有那么丰富的内涵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中,数量词是表达数量、范围、程度等概念的重要工具。
尽管两国在数量词的使用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少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不同场合和语境下,尤其是在语言翻译过程中。
因此,对中日数量词的异同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语言信息,而且有助于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数量词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及翻译策略。
二、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一)相同之处1. 数量词的基本功能:无论是中文还是日语,数量词都承担着表达数量、范围、程度等基本功能。
如“两个苹果”、“三本書”等,都使用数量词来表达具体的数量。
2. 修饰名词的用法:在中文和日语中,数量词常用于修饰名词,以限定其范围或程度。
如“一片树叶”、“一枚幣”等。
(二)不同之处1. 词汇形态:中日数量词的词汇形态存在差异。
例如,中文中的“二、三、十”等基本数字与英文数字的表述相似,但在日语中,需要使用“二つ、三つ、十個”等表述方式。
2. 量词选择:不同的量词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在中文中,量词的选择与具体名词紧密相关,如“一头牛”和“一只羊”所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
而在日语中,虽然有类似中文的修饰名词的量词,但某些量词在具体用法上存在差异。
3. 表达习惯:中日两国在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描述同一事物时,中文可能使用“一”作为量词,而日语则可能使用其他量词或修饰语。
此外,两国在度量衡单位的表达上也存在差异。
三、中日数量词的翻译策略(一)直接翻译直接翻译是指将中文中的数量词直接翻译成日语中的对应词汇。
这种方法适用于两国语言中量词基本对应的情况。
如“两个苹果”可翻译为“二つのリンゴ”。
(二)换算翻译换算翻译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和上下文语境,将中文中的数量词换算成另一种量词或表述方式。
例如,“一束花”在日语中可以翻译为“一枝の花の束”或“花束”。
(三)省略翻译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可以省略原文中的数量词。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 0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7 - o (0 1 1 -131 625 9 2 1 )20 0 .0 4
一
、
引 言
近年来我 国 的 日语 教育有 了长 足发展 ,已成为仅 次于英语 的第二 火语 种 。在 日语学 习的基础 阶段 ,对 汉语 和 日语语 言系统进 行一些 有针对 性的对 比分析 ,有 利 于确 定教学 中 的难 点 和重点 。一 般来说 , 日语 与 汉语相 同的现 象学生 比较容易 掌握 ,不 同的尤 其是相似 而又有 区别 的现象 ,则难 以掌握或 掌握 不 准。汉 日 量词既有相 同点又有 不 同点 ,学 习难 度较大 。 日语学 习者一般 只在课 堂上 学 习和使用 日语 ,课后 没有真 实 的 日语使用环 境 ,因而在学 习过 程 中要较 多地 受汉 语 ( 母语 ) 的干 扰 和影 响 。在 日语教 学 中 ,教 师 有 意 识 地对汉语 和 日语量词 进行 比较 ,有利 于排除母 语 干扰 ,使 学生 在基础 阶段养 成 良好 学习 习惯 ,“ 症下 对 药” ,把不利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教师把 日语和汉语 ( 母语 )进 行对 比,找 出它 们 之问 的差 异 ,就 能较 好地 了解真 正 的学 习难 点 是 什 么 ,并为教授 这些难 点做好 准备 ,从 而提高教学 质量 。可 见 ,对 比分 析 的 目的就 是通过对 比学 习者母 语 和 目的语 的体 系 ,一方 面找 出相 同 的一 面 ,为学 习者更顺 利地 、更成功地 实 现迁移创 造条件 ;另一方 面找 出 其相 异 的一 面 ,防患 于未然 ,阻止或减 少母语 干扰 的发 生 ,使 学 习者 能够 自觉地 避免或少 犯语言错 误 。
为适用于多种物品的通用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 的方式仍常见,何时使用量词有明确的规律。 郭先珍在 《 汉语量词的应用》 中提到,魏晋南北朝是汉语量词空前发展的时代 ,不仅 总体数量多, 而且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大量增加 ,使用上 已相当成熟 。 …数词 与名词结合 ,中间插人量词 ,已成为规律 例如 “ 九枝花” ,在词序上使用 “ 、量、名” 的结构。黄盛璋先生 《 数 两汉 时代 的量词》统计 了大量汉 代文献 , 仅见到十几个例子 ,可见魏晋南北朝是汉语量词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当时常用的量词 如下。度量衡单位量词。如 “ 分、寸、尺、丈、端、匹、合、升、斗、石、钱 、两 、斤、里” 等。容器 量词。如 “ 器、钵、笼 、薄、瓶、盆、殴 、盘、钟、壶、箱、车、船 、屋 、库 ”等。个体量词 。通用个 体量词 ,如 “ 、个 ”等;专用个体 量词,如 “ 枚 位、员、方、简、首、句、曲、文、封 、两、匹、更 ” 等;泛用个 体量词 ,如 “ 口、头、腔、根 、本 、枝、支、领、袖、绪 、床 、只、点 、天 、滴、片、股、 问、面、分、子、级 、树、通、陈、人 、物、事” 等。集合量 词。如 “ 双、两 、发、架、丛、副、具、 合、部 、家、户、行 、列”等。当时常用的动量词有 “ ” 过 ,相 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 “ 。它几乎可 以应 次” 用于一切动作和行为,例如 “ 洗数十过” “ 、 思论一过”等。此外 “ 遍、回、通、下 、次 、返、度” 等, 也是南北 朝时期常用 的动量 词 。 唐代以后 , 表示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 “ 回、次、遭 ”等,逐渐出现。例如:自今 以后 知人意 ,一 日 须来一百回。( 杜甫诗 )一 日踏春一百回。( 孟郊诗 )贾客停非久 ,渔翁转几遭。( 僧可朋诗) 唐宋以后 , 量词进一步发展 , 其应用情况与现代汉语量词 比较接近。从某些量词应用范 围的变化看, 有些应 用范 围扩 大了 ,有 些应 用 范 围缩 小 了 ,有 些应 用 范 围转 移 了。例 如 “ ” 个 ,唐 代 以前 不 能 用 于 事 物,而唐代 以后应用范围扩大了, 诗文、小说中常常用于事物。如 “ 只有这一哭 ,有好些个原因” ( ・ 明 凌潆初 《 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 “ ,唐代以前十分活跃 ,鸟类、鱼类 、器物等均可计量 ,唐代以后其 ) 枚” 应用范围渐渐缩小 ,只用于某些器物、硬币。以上用法在现代汉语 中仍然保持着。从量词与名词的结合方 式看 , 唐代以后量词用于名词前 代 以前 “ 再” 表示动量 “ 两次” ,如 “ 一鼓作气 ,再 而衰 ,三而竭” (《 左传 ・ 公 十年 》 ,“ ” 为 “ 庄 ) 再 第二 次 ” 两次 ” 的意思 。而唐 代 以后 ,由于动量词 “ 、“ 次” 的应用 , “ 再” 表示 “ 两次 ” 的用法 已消失 。 薯 汉语量词由少到多 ,由应用不普遍到应用较普遍 ,说明它是汉语 中有生命力的一类词。 ( ) 日 量词 的产生 二 语 日 语的量词比汉语的量词出现晚一些 。李庆祥在 《日 语量词详论》 中提到 ,从 4世纪 ,即 日本大和 时代初期 就开始 出现 了量词 的用法 。后来 随着文字不 断传人 日本 ,我 国古代 的大量 量词也传 到 了 日本 。在 很长一段 时间里 ,日本人原 封不动 地 将其 用 于 日语 中 的计 量上 。 日本 奈 良时 代 初期 ,量 词 的运 用 已较 普 遍 ,而且在 表记 、运 用和读 音方面开 始形 成 自己的特 点 ,不 再完全 照搬汉 字 了。 进入平安时代 ,日 语量词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量词的数量大有增加 ,而且量词的各种类别也基本形 成。尤其是和语量词 的增加 ,使量词初步形成了体系。到了镰仓时代 ,在 《 下学集》 《 和尔雅》 《 贞丈杂 记 》 等辞 书中 ,还专 门将量词 归纳为 类 ,加 以说 明。 明治维 新 以后 ,由于言 文一致运 动 的兴起 ,书面语逐渐 向 口语靠 近 ,量词 的运用 就更加普 遍 了 。这个 时期 的量词 ,不管在 数量上 还是在类 别上都 变化较 大 。尤其 是 明治初 期 , 日本政 府实 行对外 开放政 策 ,学 习西方 ,大 量 的西方 文化通 过翻译介 绍 到 日本 。在 这个 过 程 中根 据 翻译 的需要 , 日本 人 又 创造 了一 些 量 词 。其 中一 部分经过 一段时 间的使用 以后 固定 了下来 ,而另 一部分则 被淘 汰 �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本文从汉日量词的类别、意义功能和特殊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不同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同根同源的汉日量词(日语称之为助数词)存在诸多差异。
针对这种差异,本文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促进对汉日量词的了解与认识。
标签:汉语日语量词助数词比较一、引言汉语和日语之间存在诸多共性,日语中很多文字都来源于汉语,但两者都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
以汉日量词为例,虽然两者同源,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差异。
例如,在形容纸的数量时,汉语中常用量词“张”,日语中用量词“枚”;汉语中说“一只猫”,日语中则是“一匹の猫”。
许多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容易先入为主,以汉语量词的观念来学习日语量词,从而引起许多误解误用。
基于此,本文以较为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汉日量词为主,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日语和汉语学习者重新认识量词有所帮助。
二、量词的概念与分类(一)量词的概念汉语对量词的研究由来已久。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到了“量词”这一概念,并把量词划分在名词类中定义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后,用来作所计数的事物之单位”。
1961年,丁声树等人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把量词作为独立的词类进行分析。
20世纪50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1954~1956年拟定)正式将量词定义为: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詞是量词,并将量词划分为现代汉语11个词类中的一个类别。
日语中称量词为“助数词”或“类别词”。
池上祯造(1983)定义日语量词为:“助数詞は、接辞の一つ。
ひとつ·ふたり·みっか·四箱·五棟·六皿·七本·八軒·九冊·十首などのように数詞に付属する接尾語を言う場合が多い。
”(笔者译:助数词是接续词的一种。
多数情况下接续在例如ひとつ·ふたり·みっか·四箱·五棟·六皿·七本·八軒·九冊·十首等数词后面做接尾语)。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数量词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两国语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日数量词在表达方式、使用习惯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同。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数量词的异同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以期为中日语言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一)数量词的表达方式1. 汉字表达:在表达数量时,中日两国的汉字数量词使用相似,如“一、二、三”等。
但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量时,两国所使用的汉字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2. 词语表达:除了汉字数量词外,中日两国还使用一些特定的词语来表达数量,如“数个”、“许多”、“少数”等。
这些词语在表达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存在差异。
(二)数量词的使用习惯1. 顺序与分类:在表示顺序时,中日两国都使用序数词和基数词,但在具体表达上有所不同。
此外,两国在分类方面也存在差异,如对“数类”的分类方法及表达方式。
2. 语境与修辞:在语境和修辞方面,中日数量词的使用也各有特点。
例如,在文学作品和广告中,日本常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强调数量,而中国则更注重客观、精确的描述。
三、中日数量词的翻译方法(一)直译与意译针对数量词的翻译,应充分考虑语境、语义及修辞等方面的因素,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
直译能较好地保留原句的语义信息,而意译则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修辞效果。
(二)添加与省略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有时需要添加或省略某些数量词。
如日语中的“数个”可以译为“几个”,而在某些情况下则可省略不译;而在中文中,“许多”则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四、实例分析(一)文学作品中的数量词翻译以《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为例,分析两国文学作品中数量词的使用及其翻译方法。
通过对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优劣。
(二)广告中的数量词翻译以中日两国广告为例,分析广告中数量词的翻译方法及策略。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汉日量词对比研究
汉语和日语都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们在语法、词汇和发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量词也是两种语言中最大的不同之处。
汉语量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表示数量的量词,如“一”、“二”、“三”等;另一类是用来表示大小、长度、容量等的量词,如“只”、“把”、“条”等。
日语量词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来表示数量的量词,如“一”、“二”、“三”等;另一类是用来表示大小、长度、容量等的量词,如“個”、“本”、“枚”等。
汉语和日语量词的最大不同在于,汉语量词更多地表示数量,而日语量词更多地表示大小、长度、容量等。
例如,汉语中的“一”表示“一个”,而日语中的“一”表示“一個”。
此外,汉语量词的用法更加灵活,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大小,而日语量词则更多地用来表示大小。
总之,汉语和日语量词的不同在于,汉语量词更多地表示数量,而日语量词更多地表示大小、长度、容量等。
此外,汉语量词的用法更加灵活,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大小,而日语
量词则更多地用来表示大小。
因此,在学习汉语和日语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量词的使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种语言。
汉日量词比较研究
天中币总灸学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学院分类编号:单位代码:工旦卫互昼学号:天律师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汉日量词比较研究学生姓名:许玉岭申请学位级别:申请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学指导教师姓名:高书贵专业技术职称:提交论文日期:2007年3月目录瞥一音己l省.........................................……__..……_._…“‘二刁〕.月户.Jll二刁.1本文的研究起因及目标.2关于汉、日量词的研究·第二章汉日量词分类比较 (4)2.1汉语量词的分类 (4)2.2日语量词的分类 (7)2.3汉、日量词的分类比较 (7)第三章汉日量词形式与意义的比较························……n3.1汉、日量词的几种组合形式比较························……n3.2汉、日量词的搭配关系之比较 (16)3.3汉、日量词的省略之比较 (18)3.4汉、日量词与名词组合的松散程度比较 (19)3.5汉、日语的临时量词之比较 (19)3.6汉、日量词虚实意义之比较 (20)3.7正确理解汉、日量词的意义 (21)第四章汉日量词词义的发展变化 (24)4.1汉语量词的词义发展变化 (24)4.2日语量词的词义变化 (29)第五章日本留学生使用汉语量词的偏误 (31)5.1意义相近引起的偏误 (31)5.2受日语量词的影响形成偏误............................,:’.. (33)5.3汉、日量词与名词的配合比较 (33)结语··························································.···.···.··...……3S参考文献..1 (39)后记········································································……41夕摘要量词的普遍使用,是汉、日语言的共同特点之一。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中,数量词是表达数量、范围、程度等概念的重要工具。
尽管两国在数量词的使用上存在共通之处,但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的差异,两国的数量词系统仍有许多异同。
因此,对中日数量词的异同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两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也对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中日数量词的分类、表达方式、用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翻译策略。
二、中日数量词的分类与表达方式(一)中文数量词中文数量词主要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度量衡单位等。
基数词用于表示事物的数量,如“一、二、三”等;序数词用于表示顺序,如“第一、第二”等;度量衡单位则用于衡量事物的数量,如“米、千克”等。
中文数量词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通过添加前缀、后缀等方式改变词义。
(二)日语数量词日语数量词主要包括数词、量词和助数词。
数词用于表示数量,如“一、二、三”等;量词则用于表示事物的单位,如“個(ko)”表示个体,“本(hon)”表示书籍等;助数词则用于连接数词和量词,如“の”等。
日语数量词的用法相对固定,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词。
三、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一)异处1. 表达方式:中文数量词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而日语数量词则相对固定,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词。
2. 单位差异:中日在度量衡单位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货币单位等。
3. 用法差异:中日数量词在用法上也有所不同,如中文中的“许多”、“少数”等模糊量词在日语中并无对应表达。
(二)同处1. 共通概念:尽管中日数量词的表达到方式有所差异,但两国语言中都存在着表示基本数量概念的词汇。
2. 借用现象:在某些情况下,中日两国会借用对方的数量词来表达特定含义。
四、中日数量词的翻译策略(一)直译法:在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原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二)意译法:当直译法无法准确传达原意时,可采取意译法,根据上下文理解并翻译出原意。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语言体系之间的异同也成为了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作为表达事物数量、程度和范围的重要词汇,数量词在中日语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对比分析中日数量词的异同,并深入探讨其翻译方法。
二、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一)相同之处1. 基础概念的一致性:中日两国数量词在表达事物数量方面,其基本概念和功能是一致的。
如“一、二、三”等数字在中日语言中均用来表示数量。
2. 部分量词通用:某些数量词在两国的语言中具有通用性,如“个、只、件”等均可用于表示具体的物体数量。
(二)不同之处1.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中文数量词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如“十、百、千、万”等单位词的使用,而日语则更多地使用复合量词和数词组合的方式。
2. 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差异:中文中量词与名词的搭配相对固定,如“一本书”中的“本”作为量词;而日语中则更多地使用名词自身表示数量,如“一匹馬”(一匹马)。
三、中日数量词的翻译方法(一)直译法对于一些通用或相似的数量词,可采取直译法进行翻译。
如“一个苹果”可直译为“一つのリンゴ”(一个苹果)。
(二)意译法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含义或文化背景的数量词,可采取意译法进行翻译。
如中文中的“千言万语”可翻译为日语的“数多の言葉”(很多的话语)。
(三)转换法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结合语境将中文或日语的数量词进行适当的转换,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意。
如“中国人口众多”在翻译时可将“众多”转换为日语的“大量”,即“中国の人口は大量に多い”。
四、案例分析以一篇中日双语新闻报道为例,对比分析数量词的异同及其翻译方法。
通过具体案例,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日数量词的差异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
五、结论通过对中日数量词的异同及其翻译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在语言表达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两国文化、历史和语言发展的不同。
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以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2024年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范文
《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与翻译研究》篇一一、引言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在数量词的使用上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本文旨在探讨中日数量词的异同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中日两国数量词的表达差异,旨在提高两国间的语言交流效率和翻译准确性。
二、中日数量词的异同(一)数量的表达方式1. 中文数量词:中文数量词丰富多样,包括基数词、序数词、量词等。
量词用于表示人、事物、动作的数量或程度,如“一个”、“两个”、“三斤”等。
2. 日文数量词:日文数量词相对简洁,主要使用基数词和序数词表示数量,如“一つ”、“二つ”、“三本”等。
日文中的量词使用相对较少,且部分情况下可省略。
(二)数量词的分类与用法1. 中文数量词分类:中文数量词包括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衡量词等。
个体量词用于表示单个事物,如“一个苹果”;集体量词用于表示多个事物组成的集合,如“一群人”;度量衡量词用于表示度量衡单位,如“一斤”、“一米”等。
2. 日文数量词分类:日文数量词主要以基数词和序数词为主,部分名词前会使用量词,但并不像中文那样丰富多样。
此外,日文中的量词往往根据所修饰名词的种类而有所变化,如“一匹の馬”(一匹马)与“一枚の钱”(一枚钱币)。
三、翻译过程中的处理策略(一)直接对应翻译对于中日数量词在表达上较为接近的情况,可采取直接对应翻译的方法。
如“三个苹果”可直译为“三个のりんご”(三个苹果)。
(二)意译与释译结合对于中日数量词在表达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需采用意译与释译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一斤”可译为“五十克”或“0.5千克”,同时需在译文后加上解释性文字,以帮助读者理解。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量词,如中文的“一对”或“一片”,在日文翻译中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
(三)根据语境灵活处理在翻译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处理数量词。
如某些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含义的数目,如中文的“六六大顺”,在日文翻译中需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恰当的表达。
汉日量词比较简析
汉日量词比较简析关键词:量词;助数词;修饰关系;独立性;差异性一、汉日量词结构:汉语和日语的名词都没有单复数的形态标记,因此量词成为了名词数量范畴的语法标记。
从语法结构来看,汉语中的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通常放在动词后面,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
日语的量词被称为助数词,在现代日语中,量词属于黏着语,不属于一个词类,是词缀的一种。
二、汉日量词比较:(一)分类比较1、汉语中量词的分类:汉语中量词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認为分为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
其中名量词又包含七小类,包括专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计量名量词、通用名量词等。
名量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与数词合成数量短语,常作定语。
名量词分为专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计量名量词、通用名量词等。
专用名量词一般表示特定的搭配,部分是从名词借用来的,比如:“条、根、颗、缸、箱”等。
临时名量词指的是某些名词由于特定的语境临时作为量词来使用,例如:“坐了一屋子人”、“拉了两车货”、“堆了一床东西”。
“屋子”、“车”、“床”本身是名词,在这里临时组合用来表示动作的程度,但是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能作为量词使用,因此被称作临时名量词。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常作补语。
汉语中的动量词常常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次数,比如:“试一次、吃一顿、看一眼、睡一觉”等。
包括专用动量词,比如“次、回、遍、下、顿、场”,这类量词与动词的组合能力较弱,只能和部分动词进行组合;工具动量词,如“踢了我一脚”、“我打了他一巴掌”、“她瞪了我一眼”,“脚”是“踢”的工具,“巴掌”是“打”的工具,“眼”是“瞪”的工具,同样的,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脚”、“巴掌”、“眼”也只是名词,不能作为量词来使用。
另外,把名量词和动量词合在一起,共同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计量单位,就是复合量词。
虽然在形式上基本是“名量词+动量词”的结构,但是这种情况下名量词的使用一般比较开放,动量词比较受限,一般只有“次”最常用来组合成复合量词,比如“班次、人次、件次、卷次、辆次、批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汉量词对比分析作者:姚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9期摘要:日语受汉语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
日文中的量词大部分都来自汉语,量词在日文中称为助数词。
日文的助数词和汉语中的量词在形态结构、意义用法上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两者在类别的区分和运用的范围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何避免因汉语的影响能够正确使用日文中的量词,那就需要我们对于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汉语量词;日语助数词;分类;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2一、引言在古代,日语和汉语一样,不同类型的事物有着极其丰富和复杂的数量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随之变化,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也分别按照自身的轨迹发展丰富。
但随着时代的演进,日本人将这些细腻丰富的数量词按照相似的大类进行了简化和归纳。
在日常生活中,至少需要用到100到120多种量词。
不过,不同人群对于这些纷繁的数量词的选用也呈现不同的情况。
只有少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者可以准确地在用语中使用这些助数词,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视这些细腻的区分。
日语的数量词的多样性给外国学习者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作为中国学生学习日语量词时,因受到汉语的影响和干扰在使用日语助数词时就更容易出现语言错误。
主要在汉语和日语的量词中有相似但又有区别的词汇上,则掌握不准或是难以掌握。
我们将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进行针对性对比,梳理出他们的共性找出他们的不同点。
有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同时减少母语干扰的发生,达到正确使用日文助数词的目的。
二、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基本介绍汉语中量词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最早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了量词。
如计量如干马匹的量词为“丙”,“升”在酒容积中运用到。
到秦朝时期度量衡制度建立之后,度量衡单位词也丰富起来如“石、斗、尺、丈”等。
到汉代天然单位的单位词开始发达起来,最早的天然单位词在先秦已经出现如“两、张、枚”等。
先秦时代之前带有度量衡单位词或者是天然单位词的数词其位置是放于名词之后的。
但从先秦开始便放在了名词前面。
到了南宋前移量词的情况更加普遍。
个体量词的丰富也是在汉代如“口、张、条”等。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数量不仅多而且使用也相当地成熟。
在这一时期集体量词和个体量词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量词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常用的量词如专用个体量词“两、曲、句”等,通用个体量词如“个、枚”等,泛用个体量词如“头、只、点”等,集合量词如“户、行、列”等。
常用的动量词有“次、回、度”等。
唐朝时期社会发展达到一个鼎盛,量词的使用也和现代汉语量词较为接近。
汉语量词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到丰富是极具生命力的一类汉语词汇。
在《现代汉语》中量词被定义为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分为时量词、物量词和动量词三类。
汉语量词大概有700多个,发达的汉语量词常用的大约有200多个。
日语助数词比汉语量词出现晚些。
最早在《金石文》中记载,资料中提到助数词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和时代初期。
随着汉文化的传入,早期的日本文学作品中已经开始原封不动地使用中国古代量词。
在初期的奈良时代助数词已经普遍在其读音、表记和运用上都形成了独自的特点。
到了平安时代,助数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日语量词的类别也基本形成。
明治维新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新的助数词逐渐出现在使用一段时期后部分被淘汰而一部分则被沿用下来。
在日文词典中是这样解释助数词的【助数词数を表す語の後ろに付け、どのような事物の数量であるかを表す要素である、数词を作る接尾辞の一種】。
从词典中的定义可以了解到日语中助数词属于接辞的一种,是数词中表示事物种类和性质的部分,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接在数词的后面的接尾词。
日语量词虽然不像汉语那么多但常用的也有100个左右。
三、量词分类汉语量词是汉语最具特色的语法现象的一种,同时量词也比较具有整体性和直观性的特征。
在使用过程中小部分量词还可以用一些形容词来修饰作为修饰成分。
有些量词还会放在形容词的前面和形容词直接结合。
汉语的量词还不可以单独在句子中使用,一般与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在句子中充当成分如做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状语等。
汉语量词按语法功能分为物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
汉语量词的这种分类主要是按照其性质和状态来划分的,每一类词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按照时间、场所、方位、形态和其他组合(其他组合中包括固定用法、度量衡单位和专有指代)又做了细分。
时间的量词如一节课、一阵风,场所的量词如一车柴、一桌菜,形态的如颗、条、方、偷,度量衡单位的如毫米、磅、米,专有指代的如等、品、代,固有用法的如对、套、年。
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动量词的数量不及名量词丰富也没有名词和量词组合那么复杂但也有自身的系统体系。
可以大致分为通用动量词如回、趟、次等,自主量词如问一问、闻一闻、看一看等,借用量词是指借助名词转化成的量词如步、声、跳等,情态量词如气、顿、场等。
日语的助数词分类没有汉语中分为的名量词、动量词。
日语助数词按不同的分类角度分类也有种种的不同。
在《大辞林》中对日语助数词进行详细分类。
将其分为了十类。
主要有如下十类表示事件、事物的;事物、饮料的;交通工具的;道具、容器、日常用品的;动物的;衣物、寝具的;建筑物、房屋的;文章、作品和书籍的;人类的;和植物的。
有日本学者按来源将日语助数词分为两类:一类是固有词,一类是外来词。
根据计算量对象的不同分为了度量衡量词、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
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专用量词和兼用量词。
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单纯量词和复合量词。
根据量词读音的特点又可分为训读量词、外来语量词和音读量词。
总的说来日语助数词分类是按照所修饰的名词类别和性质进行划分,是把不同种类的名词逐一列举基础上进行划分。
进行分类的其实质是名词,助数词只是名词的一个附属品。
四、对比分析1、日汉量词用法基本相同的量词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中基本用法相同的常用量词如:人、時、分、秒、年、月、日、字、個、間、名、等、曲、度、冊、課、対、発、周、学期、篇、幕、幅、遍等。
这类量词从中国传到日本后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
像这类的量词对于因为用法和意思都一致所以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来说都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
2、以汉日量词中表书籍的量词为例进行比较汉日中相同表书籍的量词如:“册”在日语中写成“冊”解释为書籍を数える的意思。
日语中的“冊”出来可以作为课本、相册、书等的计量单位以外,还可以作为书报、杂志、笔记本等的计量单位。
例如わたしは近ごろ出版になった本の全集の二冊です。
(这是最近出版的书全集中的一本。
)在汉语中的册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册”字是象形文字,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像简册形。
本义为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称册。
“册”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书册。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例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如:“部”在日语中写成“部”其解释为①冊;②数冊を合わせて完结する書籍をまとめて数える語。
日语的“部”可以解释为部、份、册的意思。
例:一ヶ月間に10万部の本を製造します。
(一个月制造10万本书。
)中文中“部”字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
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部字作为量词出自“则此一部开国血史。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通过上述“册”字和“部”字的词意解释和用法比较举例不难发现使用上是相同的。
像这类日语和汉语用法相同的量词作为中国学习者较容易掌握。
如“本”字在汉语中用于书籍薄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还用于植物株棵如而二十本葱;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本”字作为助数词在日语中主要表三种含义:一芝居、映画などの作品の数を数える語。
例:一週間、何本の映画を見ますか。
(一个星期看几部电影。
)二柔剣道などの勝負を数える語。
例:五本勝負。
(五本分出胜负。
)三長いものを数える。
例:バナナを一本食べます。
(吃了一个香蕉。
)除此之外还表示植物的计量、瓶装的酒、饮料等的计量、电报电话书信、计量电视剧本长篇连载小说、计量胶卷胶片、计量铁路等。
像这种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共有的词汇,但使用法则不太相同。
字形一样使用不同的量词,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混淆。
经常出现将中文中的用法在日语句中混淆使用造成错误。
这种错误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受汉语的影响。
3、以日语动物量词为例进行比较在日语中动物量词的使用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组比较难掌握的量词。
日语中常用的动物量词主要是四个即:頭、匹、羽、魚。
在《新国语辞典》中对这四个助数词的解释如下頭:大きなけものを数えるときに使う。
匹:小さいけものや虫類、魚類に使う。
時には,鳥類も使う。
羽:鳥を数える時に使う。
また、けもののうち、うさぎだけは、『羽』で数える。
魚:魚には『尾』を使うこともある。
由上面的日文解释可以知道词典中已经将动物量词做了范围的划分。
『匹』在日语动物量词中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既可以用于狗、猫、猴、狐狸等用于比人小的小型兽类、像蛇这样的爬行动物也可以使用,除此之外还可用于昆虫类、鱼类等。
而比人大的大型动物用『頭』,但是如像老虎、马这样的动物如果是其幼仔则不用『頭』而用『匹』。
但是动物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参照对象和不同的观察点用『頭』还是用『匹』也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标准。
『羽』从字形上看就知道可表示有翅膀的有羽毛的鸟类,但兔子所用的量词不是『匹』而是『羽』。
『鱼』用于鱼但在现代日语中鱼的量词也常用『匹』。
用法例句如下:上海の動物園にパンダが二頭います。
この山に猫が数100匹すんでいます。
二匹の蛇が鞄の中から頭を出して踊ります。
ゴキプリが一匹でもいるといやです。
川の魚が千匹死にます。
鴨が一羽西の方へ飛んで行った。
像『匹』这样的量词在汉语量词中有,但在日语助数词中使用的范围大大超过汉语使用范围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
而对于汉语中没有的属于日语中固有的量词也需要特别学习。
五、总结日语助数词和汉语量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同性又有个别性。
在使用日语量词时我们要避免汉语的影响正确使用日文量词。
参考文献:1、皮细庚.新编日语语法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日)金田一京助等.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M].三省堂出版社,1999.3、郭先珍.汉语量词的应用[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7.4、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Z].明治书院5、李庆祥.日语学习与研究[J].日语助词数词论考,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