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2008年十大流行语.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6a8d5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4.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孔乙己》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选择读音都正确的一项()A.阔绰.(chuò)羼.(càn)水活泼.(pō)B.荤.(yūn)素暂.(zàn)时蒲.(pú)包C.荐.(jiàn)头舀.(yǎo)水间.(jiàn)或D.步骤.(zòu)绽.(zhàn)开门槛.(kǎn)2.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字,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孔乙己便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4)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去了。
A.踱涨罩走B.走羞罩走C.走涨盖爬D.踱羞罩爬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饮食,一要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二要适当摄入粗粮和果蔬。
B.春天到了,这些花呀,草呀,风呀……等都在天地间自由地奔放着生命。
C.谈到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小黄认为自己已有周详的计划。
D.“不。
”他蹲下身来,仔细看看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观看谷爱凌的短片,使我们明白自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删去“通过”或“使”。
B.“双减”政策不仅有利于国家多样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家长的焦虑。
将“不仅”改为“不但”。
C.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全国各地掀起抢购吉祥物冰墩墩。
结尾加“的热潮”。
D.广大市民要掌握节水方法,树立节水观念,养成节水习惯。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
![《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https://img.taocdn.com/s3/m/57f8e76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b.png)
0 2
二、新常态
0 3
三、打虎拍 蝇
0 4
四、断崖式
0 6
六、断舍离
0 5
五、你懂的
七、失联 八、神器
九、高大上 十、萌萌哒
二、光盘
一、中国梦
三、倒逼
四、逆袭 五、微××
六、大V 七、女汉子
九、奇葩
八、土豪
十、**
一、正能量 二、元芳,你怎么看?
三、舌尖上 四、躺着也中枪
0 1
五、高富帅
0 2
六、中国式
0 3
七、压力山 大
0 4
八、赞
0 5
九、最美
0 6
十、接地气
一、亲 二、伤不起
三、hold住 四、我反正信了
0 1
五、坑爹
0 2
六、卖萌
0 3
七、吐槽
0 4
八、气场
0 6
十、忐忑
0 5
九、悲催
0 1
一、给力
0 2
二、神马都 是浮云
0 3
三、围脖
0 4
四、围观
0 6
六、拼爹
0 5
代活力
在“十大流行 2
语”中感悟 2019年
3 “十大流行语”
彰显网络文明 在提升
4 每个流行语都
坦露了时代秘 密
5 2013热词,为
中国力量 “**”
作者介绍
这是《《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咬文嚼字》年度十大流行语 (2008—2021)》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 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分享:08十大火爆网络流行语(图)
![分享:08十大火爆网络流行语(图)](https://img.taocdn.com/s3/m/a96b2c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6.png)
分享:08十大火爆网络流行语(图)分享图说:08十大火爆网络流行语2008-11-21 16:56:35有人说,2008年是网络流行语自诞生以来最为火爆的一年。
的确,从年初的艳照门事件,到普通民众街头采访爆出的惊人之语,再到古老汉字的怪异解读……几乎每一个热点事件都在网络上留下了自己的流行语,广为流传,还从网络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了不少人的口头禅。
流行语一:很黄很暴力2008年年初,流行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
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而真正的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后续版则有“很傻很天真”、“很恒很源祥”、“很假很坦白”、“很乐很OPEN”、“很爽很摇滚”等无数版本。
流行语二:很傻很天真艳照门事件堪称今年的第一号新闻炸弹,几位主角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阿娇是其中第一个站出来对外发表道歉声明的女星,面对媒体时,她对这次事件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示抱歉,并称拍下这些照片是因为自己以前“好天真,好傻”。
此语被网友迅速套进“很黄很暴力”句式,演变成“很傻很天真”,一夜之间传遍网络,成为年初最为火爆的一句流行语。
流行语三: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今年5月,一张贴图在网上风靡起来,其所描述的场景是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对艳照门的看法,一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这句话在网络间迅速流传,各种PS和改编版本风靡一时。
现在,网友习惯用“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代替“路过”在网络论坛上进行快速回复。
图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打酱油”者。
流行语四:做人不要太CNN今年4月,CNN等境外媒体在报道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时,严重歪曲事实,误导新闻受众,引发了全球华人的愤慨。
一时间,网友们纷纷把聊天工具的签名改成了对CNN的声讨,随后,“做人不能太CNN”也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甚至被改编成RAP风格的歌谣。
流行语五:囧、槑“囧”、“槑”原是两个古老的汉字,今年却因其的“怪异长相”突然火爆起来,焕发出新的生命。
咬文嚼字10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10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e65ccc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c.png)
咬文嚼字10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10大流行语包括:
1.躺平:指不想参与内卷竞争的一种态度,或者是安于现状、没有追求的心态。
2.破防:原指遇到困难和挑战,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现在用来形容在情
感上受到伤害或刺激后,情绪崩溃的状态。
3.社死:全称为社会性死亡,形容在公众场合或者网络上出现令人尴尬、难堪的场
面,让人感到羞愧、无地自容。
4.躺枪:形容自己本来与某事无关,但因为某种原因被牵扯进去,无辜受到攻击或指
责。
5.凡尔赛:指通过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和幸福感来引起别人的羡慕和嫉妒。
6.社牛: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表现得非常自信、自然、得体,能够轻松地与他人交
往。
7.社死现场:形容在社交场合出现令人尴尬、难堪的场面,让人感到羞愧、无地自
容。
8.社死瞬间:形容在某个瞬间或某个场合出现令人尴尬、难堪的场面,让人感到羞
愧、无地自容。
9.社死群聊:形容在某个群聊中出现了令人尴尬、难堪的聊天内容,让人感到羞愧、
无地自容。
10.社死朋友圈:形容在某个朋友圈中出现了令人尴尬、难堪的内容,让人感到羞愧、
无地自容。
这些流行语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
![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23d8284b35eefdc8d333fa.png)
语 言 的产 生 是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亦 是 社 会 发 展 的产 物 , 玮娜 ( 2 0 1 2 )从 语义 语 用角 度分 析 了 “ 淘 宝 体 ”的称 呼 它 的发展变化 必然受到社会 环境的制约 ,而社会的发展变 语。何爱 晶 ( 2 0 1 2 )则从心 智哲学 的层 面入手 ,分析 了集 化 无疑在语 言中 ,尤其 是在语言最 活跃的要素——词汇 中 体 意 向性 在 网 络 流 行 语 中 的 体 现 。王 仕 勇 ( 2 0 1 2 )对 近 十 得 到 体 现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 作 为 一 种 词 汇 现象 的 流 行 语 反 年 我 国 网络 流 行 语 的研 究 情 况 进 行 了 综 述 分 析 , 并 对 其 未 映 ~ 个 国 家 、 一 个 地 区 在 一 定 时 期 人 们 普 遍 关 注 的 问 题 和 三
见表1 )为研究对象 ,从认知语 务 应 用 方 面 也 出现 较 快 增 长 。 随 着 互 联 网 的 普 及 和 政 治 文 文 以近五年的年度流行语 ( 言 学 的 维度 考 察 流 行语 的生 成 理据 。 明 、 社 会 文 明 的 推 进 , 网络 社 会 迅 速 崛 起 ,传 统 社 会 与 网
络 时代 日益 融 合 。 近 年 来 , 我 国社 会 流 行 语 推 陈 出 新 、不 断 涌 现 , 其 传 播 速 度 快 、范 围 广 、影 响深 , 相 当 部 分 涉 及 传 播 媒 介 、特 定 的 社 会 事件 或 政 治 因 素 ,其 对 建 构 公 民社 会 、建 设 政 治文 明和 推 进 社会 文 明具 有 不 容 忽视 的作 用 。 在 此 背 景 下 , 近 几 年 对 流 行 语 的研 究 得 到 越 来 越 多学 者 的 关 注 ,并 出 现 转 向 , 即 从 单 一 语 言 学 科 领 域 扩 展 到 教 育 学、传播学 、社会学 、心智哲学等领 域。祁伟 ( 2 0 0 2 )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20cb9a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d.png)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08年十大流行语”如下:山寨——源自广东话。
最早出现的词是“山寨手机”,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的”“非正式的”。
雷——本是名词,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
现在大为流行的“雷”是动词、形容词,表示受到惊吓。
囧——原是个废弃不用的古字,义为“光”“明亮”。
因为它的字形有点像人的呆滞的脸,配着一个大嘴巴,两眉向下耷拉着,于是古字今用,被赋予“郁闷、尴尬、无奈”之义。
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人追求“和”,“和”变成一个世界话题。
不抛弃不放弃——原是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的话。
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了不惜代价、争分夺秒、不抛弃不放弃灾区每一位生命的号召。
“不抛弃不放弃”于是传遍华夏大地。
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出现危机时,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和文化产品并不会受到冲击,照样会有好的市场。
拐点——原是高等数学的术语,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
现在多用来说明市场运行中由高价位开始下跌或由低价位开始上升的转折。
宅男宅女——来自日语。
指窝在家里的男人女人。
他们大多是独身者,十分依赖电脑和网络,不喜欢外出,不喜欢交际,在家里做着自己爱做的事,自得其乐。
不折腾——出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直接以汉语拼音“buzheteng”的词形进入英文语汇中。
非诚勿扰——本是冯小刚导演的贺岁档电影的片名。
由于宣传造势,这个短语迅速走红,成为广为使用的热词。
2008年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
![2008年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https://img.taocdn.com/s3/m/d0f63e8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9.png)
2008年报纸十大流行语出炉“2008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今天对外公布,入选综合类十大流行语的分别是:汶川大地震、生命、爱心、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南方雪灾、众志成城、油价上涨、节能减排。
今天同时发布的还有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社会生活类、经济类、科技类、民生专题、海峡两岸专题、四川地震专题、雪灾专题、、奥运专题、、社会问题专题等11个类别的十大流行语。
国际时政类十大流行语包括:粮食危机、暖春之旅、里斯本条约、美国牛肉、朝鲜半岛无核化、纽约爱乐乐团访朝、伊朗核问题、越南经济危机、缅甸风灾、低碳经济。
国内时政类十大流行语依次为:和谐、民生、改革开放30周年、政府信息公开、“大部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CPI上涨幅度、灾难、多难兴邦、集体返航事件。
社会生活类:手足口病、二代身份证、“限塑令”、环保购物袋、胶济铁路撞车事故、“五一口号”、大交通、恐怖灵异类、“中国加油”、京剧进校园。
经济类:债券、雅虎收购案、大小非解禁、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热钱、印花税下调、电信重组、“双转移”、股市低迷。
科技类:“凤凰”号、京沪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T3航站楼、iPhone、京津城际铁路、新能源汽车、风云三号、中星九号、北京无线城市民生专题:抑制物价过快上涨、手机漫游费、房价、基本养老金、补贴低收入群体、农产品价格、燃油附加费上调、小长假、食用油价格、新医改。
海峡两岸专题:吴伯雄、“立委”选举、大陆游客赴台、马英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直航包机、胡萧会、海协会与海基会、陈江会谈、“九二共识”。
四川地震专题:抗震救灾、志愿者、堰塞湖、北川中学、失事直升机、重建家园、全国哀悼日、5月12日14时28分、救灾英雄、“特殊党费”。
雪灾专题:南方电网、恢复供电、电煤供应紧张、旅客滞留、电力抢修、回家的路、留下过年、雪中送暖、临时价格干预、鲜活农产品运输。
奥运专题:圣火采集、火炬登顶珠峰、北京欢迎你、绿色奥运、国家体育场、平安奥运、奥运志愿者、“顶呱刮”、“和谐之旅”、中国印。
08年网络流行语盘点
![08年网络流行语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1515c1da38376baf1fae86.png)
1.我帅的不是外表,我帅的是气魄!2、你以为我会眼睁睁看着你去送死吗?我会闭上眼的3、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4、你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5、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6、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7、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8、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9.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10、铁杵能磨成针,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签,材料不对,在努力也没用11、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打的找去吧12、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13、帅有个屁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卒掉14、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15、唯女人与英雄难养也,唯老婆与工作难找也16、生的伟大,死在花下17、有钱人终成眷属18、废话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19、只要锄头舞的好,哪有墙头挖不倒20、要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21、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22、不要和我比懒,我懒的和你比23、别人的钱财乃我的身外之物24、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25、是镜子总会反光,是金子总会花光26、天赐你一双翅膀,就应该被红烧27、我喝水只喝纯净水,牛奶只喝纯牛奶,所以我很单纯28、拿份报纸上厕所,俺是读书人29、你的丑和你的脸没关系30、长个包子样,就别怨狗跟着你31、争吵的时候,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就像步枪和机关枪的区别32、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33、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34、睡眠是一种艺术,谁也不能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35、其实我是一个天才,可惜天妒英才36.鄙视我的人多了是,你算老几?37.很好,很强大“很好,很强大”的具体出处,竟然有五个之多,看来真的是:很好,很强大!一,来源于:曾经有个军事演习,有个很高级的大官去参观,然后用望远镜看战场。
然后说了句。
“很好,很强大。
”结果被一个记者拍下来了,那个望远镜前面的盖子都没打开。
就这样。
二,出自魔兽世界,2.0后中国的魔兽亡灵变成了僵尸,以前个性的骨头不在了,问及魔兽世界负责人时,负责人说了句:“很好,很强大!”三,“很好,很强大”出自天涯一个帖子,帖子在2004年发表,楼主在2007年自己回复了自己的帖子,还没有发现是自己的帖子。
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674dd5d1d15abe23482f4dd3.png)
200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1.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2. 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
3. 站的更高,尿的更远。
4. 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5. 我不是随便的人。
我随便起来不是人6.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7. 聪明的女人对付男人,而笨女人对付女人.8.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10. 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2007十大网络流行语1、做人要厚道(电影手机里的台词)2、沙发(在论坛里的通常含义是第一个回帖的人)3、汉或寒(它有两个意思,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4、百度一下(用搜索引擎找东西)5、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贴不回复)6、顶(支持)7、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电影无间道的台词,报应的意思)8、弓虽(强字拆写,还表示强的意思)9、偶稀饭(我喜欢)10、FB(腐败,吃饭聚聚)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是?1、“打酱油”“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
”此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衍生出了“酱油族”。
寻遍各大论坛,几乎每个帖子都有“酱油男”的身影,于是“酱油族”誓将打酱油进行到底。
三峡在线觉得:打酱油的除了有审美疲劳的,还有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
2、“很黄很暴力”2008年年初,诞生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
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随后三峡在线注意到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后续版则有“很傻很天真”、“很恒很源祥”、“很假很坦白”、“很乐很OPEN”、“很爽很摇滚”、“很丑很封建”等无数版本。
3、“宅女”“宅男”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送饭上门管饱就成。
这是“宅女”的口号。
这些年轻美女家门一关自娱自乐。
"宅女"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孩子,在疼爱的目光下成长,步入社会难以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abe49e00b52acfc789ebc926.png)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联合发布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10大流行语: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2009-01-162009年1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北京语言大学联合发布“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共设类别和专题14类。
其中,既有往年的常规类,包括综合类、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文教体育类、社会生活类,也有2008年度的特色专题,包括“民生”、“金融”、“北京奥运”、“汶川地震”、“海峡两岸”、“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问题”等。
2008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专题的设置明晰地再现了2008年度的大事记。
2008年度主流媒体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有声媒体分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三家继2007年度以来第二次联合提取年度流行语。
之前,共发布了12次流行语,其中6次是中国主流报纸春夏季流行语,5次是中国主流报纸年度流行语,1次是中国主流媒体流行语。
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榜单及解读一、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三聚氰胺、改革开放30周年、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解读:2008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一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神七”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金融危机”的影响、“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等等充盈着整个中国。
“志愿者”们和整个中国力量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敢感动着全世界,用一个民族的胆识和智慧震撼了全球。
2008年--2011年十大流行语
![2008年--2011年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aeca7763f5335a8102d220ef.png)
2008年十大流行语一、山寨。
源自广东话。
最早冒出来的是“山寨手机”,那是一些用低廉成本制成的仿冒名牌产品的手机。
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的”“非正式的”。
二、雷。
本是名词,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
后来用于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人工制品,如“地雷”“手雷”“鱼雷”。
现在大为流行的“雷”是动词、形容词,表示受到惊吓或十分震惊。
如“被你雷得外焦里嫩”“一个最雷的词语”。
三、囧。
一个早已废弃不用的古字,读音为jiǒng,义为“光”“明亮”。
因它的字形很有特点,有点像人的脸部,呆滞的四方脸,配着一个张着的大嘴巴,两眉向下耷拉着,一副苦恼的样子。
并且,它的字音又与“窘”相同。
于是古字今用,被赋予“郁闷、尴尬、无奈”之义,东山再起。
四、和。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异军突起,“和”字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人追求“和”,热爱“和好、和睦、和气、和善、和平、和顺、和衷共济、和风细雨、和和美美”。
于是,“和”变成一个世界话题,“和谐”更是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五、不抛弃不放弃。
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士兵突击》和同名电视连续剧中的一句十分经典的话。
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抛弃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放弃完成作战任务。
——这是《士兵突击》中英雄连队“钢七连”的灵魂,也是战士许三多的精神支柱。
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了不惜代价、争分夺秒、不抛弃不放弃灾区每一位生命的号召。
“不抛弃不放弃”于是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六、口红效应。
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反而热卖。
因为口红是廉价商品,也是妇女的生活必需品。
没有“大钱”去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用点“小钱”买一点“口红”把自己打扮一下,为生活增添点色彩,是不成问题的。
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出现危机时,廉价的生活必需品不会受冲击,照样会有好的市场。
2008年,金融风暴袭遍全球,“口红效应”随之流行。
七、拐点。
原是高等数学的术语,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281fb8c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b.png)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它剖析了流行语的流行原因和背后的语言逻辑。
以下是对该文章“十大流行语”的浅析: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成为代表性的赏花诗句。
它的流行,不仅因为出自名家之手,更因为它承载了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的交织。
这个词的流行趋势,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2. “到某个时间点就可以翻盘。
”这是一种表达希望或乐观的语言,相信只要时间充足,大部分事情都能够得到改善和扭转。
这种乐观主义的情绪,与追求正能量的当代文化氛围相呼应。
3. “我爆料了,爆料权就在我手里。
”“爆料”是当下热门的词汇,经常用于报道或揭示社会热点新闻或事件。
这种语言常常被用于互联网上的新闻和评论,具有挑战权威、传达公众声音、推动社会进步等多重含义。
4.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这是一种悲观,甚至是绝望的语言,意味着人性的本质是不完美的,生活是不公平的。
这种语言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失落和失望,表达出人们的社会焦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5.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这句话的流行,源于它激励人心的感召力。
它激励人们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跨越时空的界限,不畏风雨、不怕困难,追逐自己的梦想。
6. “说话要有道理,做事要有默契。
”这是一句注重实际、实用的语言,要求人们在言行举止中兼顾理性和情感,力求达到最佳的实际效果。
这种语言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实效和精益求精的价值观。
7. “我太难了。
”这是当下青少年之间流行的语言,通常被用来表达自己的苦恼和无助。
对于一些网络暴力和言语伤害,青少年通常使用这种语言来打开自己的心扉,得到心理支持和安慰。
8. “成年人的世界我不懂,但是我想要做一个受尊重的成年人。
”这句话源自一位年仅17岁的香港篮球运动员,剖析了青少年对成年人的认知和期许。
虽然年少,但青少年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也要面对成年人的压力和挑战。
《咬文嚼字》发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https://img.taocdn.com/s3/m/976dad1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3.png)
《咬文嚼字》发布“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编辑部一、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
此处应该读lè,往往误读成yuè。
不仅谈话节目中嘉宾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uè乎”。
二、社会热词容易读错的是:三聚氰胺。
2008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氰胺”应读qíng’àn,但不少人误读为qīng’ān。
尤其是“氰”字,多年来人们一直把“氰化钾”“氰化钠”的“氰”读成qīng,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误读。
三、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是:“震撼”误为“震憾”。
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
“撼”为手旁,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旁,义为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四、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是:“故里”误为“故裏”。
大凡景点都会重点介绍当地名人,告诉游客某地是某人“故里”。
有人误以为“里”的繁体字是“裏”,结果在用繁体字书写的说明牌中,“故里”往往误为“故裏”。
其实“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
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击赤潮”。
两处“狙击”应为“阻击”。
“狙击”和“阻击”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不同:“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六、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营利/盈利。
媒体新闻中,经常把“非营利机构”误为“非盈利机构”。
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
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七、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
如:“期间,我曾三上北京”“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
两处“期间”应为“其间”。
“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
这个词是不能单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
八、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是:望其项背。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cdd7910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b.png)
浅析《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咬文嚼字》是一档以解析汉字之美、梳理语言之规、传播文化之乐为宗旨的电视节目,自从开播以来备受观众的喜爱。
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解析了各种汉字的由来、结构和用法,让观众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够感受到语言之美。
而在多个节目中,《咬文嚼字》还会评选出当下最流行的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既反映了当下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又延续了语言的生命力。
接下来,我们就来浅析一下《咬文嚼字》节目中的“十大流行语”。
第一位的流行语是“双11”。
在当下的消费社会中,“双11”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购物节。
每年的11月11日,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这个数字“11”在国人心中的理解是“单身”的象征,因此“双11”成为了单身人士“自己买自己送”的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11”已经不仅仅是单身人士的购物节,也成为了每个人都能参与的盛大购物狂欢节。
第二位的流行语是“996”。
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状态,即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工作时间呈现出9点到晚上9点的规律。
这种工作状态被认为是非常辛苦和极具挑战性的,因此“996”也成为了描述工作辛苦的一个词语。
而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这个词语逐渐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了形容人们生活、工作状况的一个词语,比较贴切地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工作状态。
第三位的流行语是“脱单”。
这个词语来源于网络用语,意思是单身男女找到了另一半,摆脱了单身的状态。
在当下的社会中,“脱单”成为了很多单身男女们的共同心愿,因此这个词语也成为了流行语。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爱情观念的改变,“脱单”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第四位的流行语是“996.icu”。
这个词语同样来源于中国互联网行业,指的是在996工作状态下,有可能会进入“ICU”(重症监护室)的状态。
这是一种讽刺性的用语,暗示了“996”工作状态对于身心健康的伤害和风险。
2008年十大流行语
![2008年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b06f6980680203d8ce2f2497.png)
来 自 日语 。 简单地说 ,“ 宅
男 ”就 是 窝 在 家 里 的 男人 , “ 宅
集社会语文生活使用中的高频词
语 ,约 请 应 用 语 言 学 界 的 专 家 、
五 、不抛弃不放弃
长篇军事题 材小说 士兵突 女 ”就 是 窝在 家 里 的 女 人 。他 们
学 者 , 共 同 对 这 些 词 语 进 行 评 击》和 同名 电视连续剧 中的一句 大 多 是 独 身者 ,十 分 依 赖 电 脑 和 议 、甄 别 、 比 较 ,最 后 认 定 的 十分经 典的话 。宁 可牺牲 自己 , 网 络 , 喜 欢 外 出 , 喜 欢 交 际 , 不 不 “08 十大流行语”是 : 20 年
着 一 个 张 着 的 大 嘴 巴 ,两眉 向下 2 0 年 , 0 8 金融风暴袭遍全球 , 口 年 底迅速走红 。 芒 “ 院, )
耷拉着 , 一副苦恼的样子。 且, 红 效应 ”随 之流 行 。 并
“ 雷 … 鱼 雷 ” 现 在 大 为 流 行 的 时 候 , 口红 反 而 热 卖 。因 为 口红 汉语拼音 “ u h tn ”的词形进 手 。 b z ee g “ ”是 动 词 、形 容 词 , 示 受 到 是 廉价 商 品 ,也 是 妇 女 的 生 活 必 入英文语汇 中。“ 雷 表 不折腾”传遍 了 惊 吓 或 十 分 震 惊 。如 “ 你 雷 得 需品。没有 “ 被 大钱 ”去买房 、买 全 世界 ,成 为一 个 世 界 流 行语 。
一
也 不 抛 弃 战 友 ;宁 可 牺 牲 自己 , 在 家 里 做 着 自己 爱做 的事 , 自得 也 不放 弃完 成 作 战 任 务 。— — 这 其乐。中国台湾魔术演 员刘谦就
.
山寨
2008-2020《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
![2008-2020《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ff4176fefad6195f302ba69c.png)
《咬文嚼字》历年十大流行语
2006年起,《咬文嚼字》持续举办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创刊人郝铭鉴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是为了肯定 语言生活当中的创造性成果,而评选“十大语文差错”,是因为在人们语言生活中存在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编辑部要对 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总要有人发出声音。
2008年十大流行语与中考作文
![2008年十大流行语与中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1ad9e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0.png)
2008年十大流行语与中考作文
韩红岩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知名语言文字杂志《咬文嚼字》日前发布了“2008年十大流行语”。
“十大流行语”符合“时尚性”“大众性”“具有新颖强烈的表达效果”这三个条件。
十大流行语如下: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韩红岩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边院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2008年十大汉语流行语翻译:认知语用学视阈 [J], 孙宁宁
2.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发展现状及其影响——以2004年、2008年、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J], 陈柳倩
3.2008年日本十大新语流行语 [J], 王玉珊
4.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榜 [J], 无
5.2008年中国十大流行语述评 [J], 刘旭;袁洁;邢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2008年十大流行语
从今年开始,《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写的年度语文档案《咬文嚼字绿皮书》中,将逐年发布上一年度的“十大流行语”。
“十大流行语”的推选并认定,遵循三个条件:第一,时尚性。
要能够体现每一年度新闻媒体语言的和社会交际语言的特点。
第二,大众性。
至少是经常阅读报刊的人群所熟悉所认可的。
第三,具有某种表达效果。
或言简意赅,或形象生动,或追新趋异,或突显语意,或发人深省,或引导联想。
根据这些要求,《咬文嚼字》杂志社在2008年一年中,广泛收集社会语文生活使用中的高频词语,约请应用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对这些词语进行评议、甄别、比较,最后认定的“2008年十大流行语”是:一、山寨。
源自广东话。
最早冒出来的是“山寨手机”,那是一些用低廉成本制成的仿冒名牌产品的手机。
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
的”“非正式的”。
二、雷。
本是名词,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
后来用于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人工制品,如“地雷”“手雷”“鱼雷”。
现在大为流行的“雷”是动词、形容词,表示受到惊吓或十分震惊。
如“被你雷得外焦里嫩”“一个最雷的词语”。
三、?。
一个早已废弃不用的古字,读音为jiǒng,义为“光”“明亮”。
因它的字形很有特点,有点像人的脸部,呆滞的四方脸,配着一个张着的大嘴巴,两眉向下耷拉着,一副苦恼的样子。
并且,它的字音又与“窘”相同。
于是古字今用,被赋予“郁闷、尴尬、无奈”之义,东山再起。
四、和。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异军突起,“和”字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国人追求“和”,热爱“和好、和睦、和气、和善、和平、和顺、和衷共济、和风细雨、和和美美”。
于是,“和”变成一个世界话题,“和谐”更是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五、不抛弃不放弃。
长篇军事题材小说《士兵突击》和同名电视连续剧中的一句十分经典的话。
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抛弃战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放弃完成作战任务。
——这是《士兵突击》中英雄连队“钢七连”的灵魂,也是战士许三多的精神支柱。
温家宝总理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了不惜代价、争分夺秒、不抛弃不放弃灾区每一位生命的号召。
“不抛弃不放弃”于是传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六、口红效应。
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反而热卖。
因为口红是廉价商品,也是妇女的生活必需品。
没有“大钱”去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用点“小钱”买一点“口红”把自己打扮一下,为生活增添点色彩,是不成问题的。
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出现危机时,廉价的生活必需品不会受冲击,照样会有好的市场。
2008年,金融风暴袭遍全球,“口红效应”随之流行。
七、拐点。
原是高等数学的术语,指曲线上凸与下凹的分界点。
后来借用于经济学,指某种数值持续向高后转低或者持续向低后转高的转折点。
现在多用来说明市场运行中由高价位开始下跌或由低价位开始上升的转折。
同样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拐点”也成为2008年的语词宠儿。
八、宅男宅女。
来自日语。
简单地说,“宅男”就是窝在家里的男人,“宅女”就是窝在家里的女人。
他们大多是独身者,十分倚赖电脑和网络,不喜欢外出,不喜欢交际,在家里做着自己爱做的事,自得其乐。
台湾魔术演员刘谦就曾自称“宅男”。
九、不折腾。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纪念会上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
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奋斗目标。
“不折腾”三字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直接以汉语拼音“buzheteng”的词形进入英文语汇中。
“不折腾”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流行语。
十、非诚勿扰。
本是冯小刚导演、葛优和舒淇主演的贺岁档电影的片名。
由于宣传造势到位,影片上映后票房飙升,冲破三亿大关。
“非诚勿扰”这个四字格短语,在2008年年底迅速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