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_秦延龙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_秦延龙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_秦延龙

第23卷第4期2008年8月中国海洋平台CHI NA O FFSH OR E PL AT FO RM V ol.23N o.4A ug.,2008收稿日期:2008-01-22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项目(2006AA09A104)作者简介:秦延龙(1956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及深海采油平台研究。

文章编号:1001 4500(2008)04 014 04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

秦延龙, 王世澎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451)

摘 要:针对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的计算问题,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展望。

关键词:涡激振动;计算方法;经验模型;CF D

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

COMPUTATIONAL METHODS PROGRESS OF THE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OCEAN RISERS

QIN Yan long, WA NG Shi peng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 y,Tianjin 300451,China)

Abstract:T 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 ature on the com putational metho ds used to investi

gate vor 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ocean risers in r ecent years.Through conclusion,

highlighting the natur e of VIV and how to reduce vibration amplitude ar e the key w 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vo rtex induced vibration;com putational m ethods;em pirical models;CFD

0 简 介

海洋立管是海洋平台或钻探船舶与海底井口间的主要连接件。立管系统在工作期间,内部有高压的油和气通过,外部承受海洋环境荷载、冲击荷载以及浮式装置运动等,受力复杂。当波浪、海流经过立管时,在一定的流速下会产生漩涡脱落,使得立管发生横向振动,导致立管疲劳破坏,不仅影响工程进展,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灾害,因此立管系统的涡激振动问题,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并且建立了很多涡激振动模型。本文依托于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 ,针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与评述。

对于海洋工程而言,涡激振动(VI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1)通过实验或参数预测的手段,依靠试验数据去获得有效的计算结果;(2)利用CFD 技术求解Nav ier Sto kes 方程,直接求得水动力项。具体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近来计算机软硬件以及CFD 计算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数值方法。数值方法可以在理想的条件下精确控制影响参数的量值。可以准确地追踪流体力、结构的位移以及流场信息,而不需要像模型实验中那样从实验仪器中提取并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手续。

图1 涡激振动计算分析方法[1]1 经验模型

虽然通过直接对流场数值求解还

有一定的困难,不过解决问题的另一

种途径是采用经验模式方法,该方法

不考虑具体的流场结构,而将流体和

其中的振荡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

把尾流看成一个非线性振子,尾流振

子的振动引起结构的振动,反过来,结

构的振动又对尾流有一个反馈的作

用。这个过程可以用一种适当的模型

方程来描述它,其中包括若干个用经

验或试验确定的系数,求解之后,可以

较好地再现系统的运动特性,并对现

象本身从总体上和物理本质上能有较

为直观的了解。

Birkhoff 和Zar antanello [2],Bisho p 和H asso n [3]提出尾流振子模型概念,通过对振动圆柱体升力和拖曳力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尾流对结构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非线性振子。据此,H artlen 和Curr ie [4]首先提出了振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用Van De Pol 方程的近似形式作为升力系数的控制方程,并同结构的振动方程联合求解。Iw an 和Blevins [5]通过假设一个流体变数,由动量方程导出了一个与H artlen 和Curr ie 的模型相类似的方程,并给出了用于二维流场弹性支撑刚性圆柱体的尾流振子模型,后又将其推广到弹性圆柱体。在此模型基础上,Iw an [6]进一步提出了预测非均匀流的圆柱体涡激动力响应的方法。

近年来,尾流振子模型有了较大发展。Kim [7]研究了尾流振子沿跨向连续分布在柔性结构上,并允许相互作用,在均匀流或剪切流中的漩涡从静止结构物和柔性结构物上脱落的三维特性。郭海燕[8][9]以支撑于浅海固定式平台上的弹性立管为例,研究其在内部流动和外部波浪、海流共同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涡激振动响应。以Francis Bio lley 改进的Van der Pol 尾流振子模型为基础,建立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微分方程,用H er mit 插值函数对立管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并用M iner 理论对立管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分析管内流速对涡激响应幅值和疲劳寿命的影响。Facchinetti 和Lang re [10]

总结了近30年来20多篇关于尾流振子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非均匀流弹性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并以Van De Po l 方程为基础,对尾流振子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通常,立管的VIV 预报考虑稳态情形,即认为立管的响应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离散频率上以相应的振型做一定振幅的叠加振动。而构建预报模型需要考虑3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模态频率的确定;(2)模态振型与模态幅值的大小;(3)一定模态激发区域的界定(根据折合速度或者模态频率)。然而现有的预报模型多数建立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上,没有综合考虑上述问题,而且引入了大量假设,致使预报结果差别相当大。近来,国际上的研究方向己经从构造某种非线性方程描述此类流固耦合问题(如尾流振子模型)转移到利用受迫振荡实验数据,分析细长柔性圆柱体的VIV 特性,模型分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结构刚性和质量的所谓无阻尼模型;二是简单的阻尼模式(通常叫做混合模式)。基于此种方法的几种计算模型在海洋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比较著名的有SH EAR7[11]、VIVA [12]、VIVANA [13]。

应该指出,尾流振子模型的控制参数来源于实验与经验,虽然能够模拟出若干VIV 的非线性特性,并给出量级大体相当的预报,但是其精度仍依赖于经验参数的选取。就上面提到的3个问题,可对现有的大部分尾流振子模型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1)响应幅值按照某种拟合曲线及放大因子人为确定;!15!第4期 秦延龙等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

(2)没有恰当地考虑附加质量效应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

(3)锁定范围或激发范围按折合速度上下限事先给定。

这些问题制约着现有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尽管这些模型得到的一些合理的结果,部分已经商业化,但是模型本身的假设以及不确定因素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应用CFD 分析V IV

近年来,随着计算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转向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解决VIV 问题。按照对湍流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将CFD 模型大体分为4类:离散涡方法(DVM )、雷诺平均N S 方程(RANS)方法、大涡模拟方法(LES)方法以及N S 方程直接模拟(DNS)方法。它们对实际流动问题模化的方式不同,计算效率也不一样。如何选取CFD 方法,存在这样的矛盾:引入较多的假设,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降低了计算精度;如果不需要任何 模化 ,例如DNS,可以追求较高的精度,但其计算效率对工程需要来讲明显不够。因此,多数学者都在致力于通过使用RANS(结合适当的湍流模型)和LES(采用适当的亚网格模型),在保证一定计算效率的前提下,开发出适用于工程设计的程序。

离散涡的模拟是把流场中涡量集中或连续分布的地方用很多分散的点涡或线涡来近似表示,离散涡模型是在集中涡模型的基础上改进的[14],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地预报了在一定雷诺数下的受力、涡漩样式和涡泻频率。

RANS 方法采用雷诺平均后的N S 方程作为基本的控制方程,针对雷诺应力的计算,提出不同的湍流封闭模式,忽略湍流运动中的细节,揭示了湍流能量产生和消散,开辟了湍流研究新的途径并成为现阶段研究湍流的基本工具,在海洋工程中比较流行。通常它能解决高雷诺数湍流问题。Guilmineau 和Queuty [15]利用剪切输运(SST )k - 模型解决湍流问题,计算在低质量-阻尼情况下弹性支撑圆柱流体力,并与物理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计算雷诺数在900~15000。模型很好地计算出最大振幅。

利用RANS 模型预测立管系统在均匀流作用下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尤其是低质量比的情况下,是现阶段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引入的假设较少情况下,将立管的有限元模态分析与涡激振动响应计算结合在一起,合理考虑低质量比涡激振动圆柱体的响应特性,利用折合频率与无量纲振幅推算流体力系数与附加质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涡激振动预测模型[16]。

对比RANS 方法,DNS 方法试图解决任何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问题,且不需任何假设。然而网格划分需相当细化,以致利用现在的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即使这样,Lucor [19]用这种方法计算了雷诺数为1000情况下的此类问题。

大涡模拟(LES)的基本思想是把湍流的瞬时运动分解成大尺度运动和小尺度运动两部分,利用N S 方程模拟大尺度涡漩的运动,对于湍流中的小尺度涡漩则通过模型近似。在大涡模拟中,对小尺度涡漩运动是通过滤波的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与雷诺平均方法有本质的不同。滤波可以在谱空间进行,也可以在真实的物理空间进行。对N S 方程进行滤波处理后,可以得到大涡模拟的基本方程,同样对于亚网格雷诺应力,仍需要引入亚格子尺度模型(Subgrid Scale M odel)来模拟。所以大涡模拟(LES)的方法是介于直接数值模拟(如DNS)与一般模式理论(如RANS)之间的折衷物。

Al Jam al 和Dalto n [20]采用LES 方法计算了中雷诺数(R e =1.3?104)时孤立柱因漩涡发放引起的振动(VIV)。对3 D 流场中的做2 D 计算,将计算的阻力、升力系数等与3 D 实验数据相对比,得出一系列阻尼比和固有频率情况下(R e =8000)圆柱涡激振动响应方面的研究结果。

国内学者则利用有限元与大涡模拟方法,结合VOF 方法模拟波浪自由表面[21],或利用有限元模型[22],计算海管周围的漩涡的释放形式和海管的振动幅度。在低雷诺数下,通过在流固边界上位移和应力的反复迭代,进行圆柱和外部流场的耦合计算,并且考虑在内流的影响下涡激振动的特性,通过与物理模型对比,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流场细部结构和涡激振动特性。对如何能够抑制涡激振动,提出新的方法[21],即让圆柱产生不规则旋转,使得涡脱落秩序受到影响,从而减小振动。通过数值模拟的结果来看,这种方法!16!中国海洋平台 第23卷 第4期

能够比较有效地抑制升力,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于T riang le60型的三扰流翼板在流场内的振动进行计算[22],明显地减小圆柱的涡激振动幅值。

总体来说,DVM 不能解决高雷诺数问题,DNS 将在未来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在很难用于实践之中。RANS 和LES 在今天是比较可行的方法,线性的RANS 方法不能准确计算各向异性占主导地位的湍流区域,因此,更多的工作应该放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合理湍流模型的建立上。LES 方法在近壁区域的计算结果更可靠,在LES 模拟中用的亚格子尺度模型几乎完全沿袭了一般模式理论中的思想,主要基于涡粘模型理论,并采用了Sm ag orinsky 假设。大雷诺数下的大量实验结合使用RANS 和LES 方法的三维数值模拟,就可以发展成为能够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的计算程序[23]。

CFD 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理想条件下的本质属性。然而,在解决湍流反复剪切作用下细长海洋结构物的VIV 问题中,动网格系统还不能完全计算结构物周围的所有流动细节。因此,船舶运动中的切片理论被应用到了海洋结构物的VIV 分析之中,这种理论是用CFD 方法只计算沿结构物切片的二维情况,最后通过对结构的运动情况进行耦合分析。由于切片理论认为涡泻是与结构物形状紧密联系的,因此这种理论在工业实际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本文的归纳分析中,将其列入CFD 方法内。Willden 和Graham [24]

利用切片理论计算了长的弹性圆柱(L /D =1544)在均匀水流中(Re =2.84?105)的涡激振动,通过改变管道的质量比,研究不同激振频率下圆柱的振动特性。3 展 望

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向深海进军的投入加大,越来越多的浮式结构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立管系统的涡激振荡以及引起的结构变化和疲劳分析,已经成为浮式结构设计和分析中重要的环节。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尽管经验模型不断完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得出合理的结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该制定详细全面的计划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且要更多的考虑真实条件下(如切变流作用和表面粗糙结构物等)涡激振动的特性研究。(2)CFD 技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并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与RANS 和LES 相比,DNS 虽然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但太浪费时间以致不便用于工程实际之中。二维的RANS 和LES 方法结合切片理论和并行计算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较好选择,是现阶段涡激振动研究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3)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在海洋结构物涡激振动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真实条件下涡激振动的特征分析。在振动过程中的流固耦合以及各向振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成为研究重点之一。(4)在充分了解涡激振动的特性后,如何减小涡激振动,例如旋转、振动和添加附属物,从而减小对深水立管的影响是下一步要进行研究的关键。对于涡激振荡的本质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计算方法的研究还需要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 ISSC 2000.St ructur al design of pipeline,riser and subsea system for depths to 10000feet [A].P ro c.of the 14th ISSC

[C].O ht subo,H.Sumi,Y.,Edts,N ag asaki,Japan,2000.

[2] Birkhoff G ,Zar antanello.Jets,Wakes and Cav ities[M ].A cademic Pr ess,N ew Y or k,1957.

[3] Bishop R E D,Hassan A Y T he life and drag fo rces o n a circular cy linder in a flow ing field[A ].Pr oc.Ro y.Soc.Ser.A

[C],1964(277):51-75.

[4] H artlen R T ,Cur rie I G.L if t o scillation model for v or tex induced v ibration[J].Eng ineer ing M echanics.1970,96:577-

591.

[5] Iw an W ,Blev ins R.A mo del for vo rtex induced oscillatio ns of str uctures[J].Journal of A pplied M echanics,1974,41

(3):581-586.

[6] Iw an W D.T he v or tex induced oscillatio n o f no n unifor m st ruct ur e sy st ems [J].Journal of Sound and V ibrat ion,1981,

79(2):291-301.

[7] K im W J,Per kins N C.T wo dimensio nal v or tex induced v ibration o f cable suspensions [J].Journal of F luids and Struc

tures,2002,16:229-245.(下转第32页)!17!第4期 秦延龙等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

了大量次数有限元分析带来的计算量过大的问题。

(3)以随机动力响应极值的概率特性数值仿真器为基础,本文提出了自升式平台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蒙特卡洛法计算可靠性时的高精度特点与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中所需要的计算量控制问题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蒙特卡洛法在工程结构可靠性分析领域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聂武.自升式平台的非线性随机波浪流载荷响应[J].海洋工程,1988,6(3):9#17.

[2] 徐长航,陈国明,谢静等.风暴状态下自升式平台非线性动力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4):

80#83.

[3] 徐长航.自升式平台非线性动力可靠性分析[D].石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 徐长航,陈国明,谢静.基于随机New Wav e 波浪理论的自升式平台结构响应极值统计分析[A ].中国造船,2005,46

(增):55#61.

[5] T ay lo r p h.T ime doma in simulation of jack up dynamics w ith the ex tr emes of a g aussian pr ocess[J].O M A E,1995(1):

313#319.

[6] T r omans P.S.,A naturk A ,Hag emeijier P.A new model for t he kinemat ics o f larg e o cean wav es a pplicat ion as a desig n

w ave[A ].P roc.1st o ffsho re and polar engineer ing(ISOP E)conference[C].Edinburg h,1991,Vo l(3):64#71.

[7] 竺艳蓉.海洋工程波浪力学[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

(上接第17页)

[8] 郭海燕,王树青,刘德辅.海洋环境荷载下输液立管的静、动力特性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1(4):605

-611.

[9] 郭海燕,娄敏,董晓林.海洋立管涡激振动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研究[A ].中国深水油气开发工程高技术论坛论文集

[C],2005.

[10] F acchinetti M L ,L ang re E de.Coupling of str ucture and wake o scillat ors in vo rtex induced v ibrations [J].Jour nal of

F luids and Structures,2004,1:116-133.

[11] Vandiver J K ,L i L.SHEA R7pr og ram theor y manual[R].M IT ,Depar tment o f Ocean Eng ineer ing,1999.

[12] T riantafy llou M S,T riantafy llou G S,T ein D,A mhr ose B D.Prag matic riser V IV analysis[A ].Pr oc.of the OT C[C],

H o uston,U SA,1999.(Paper OCT 10931).

[13] L ar sen C M ,V ikestad K,Ytt ev ik R,Passano E.V IV AN A ,theo ry manual[R].M A RIN EK,T r ondheim,2001.

[14] Stansby P K ,Slaouti A.Simulation o f v or tex shedding including blockage by the r andom vo rtex and other methods[J].

I nter nat ional Jour nal of N umer ical M etho ds in F luids,1993:1003-1013.

[15] G uilmineau E,Q ueutey P.Numerica l simulation o f vo rtex induced vibr ation of a circula r cylinder w ith lo w mass damp

ing in a turbulent f low [J].Journal o f Fluids and Str uctures,2004,19:449-466.

[16] 潘志远,崔维成.细长海洋立管涡激振动预报模型[J].船舶力学,2006,10(3):5-11.

[17] Ev ang elino s C,Kar niadakis G E.Dy namics and flow str uctures in the tur bulent wake o f r ig id and flex ible cylinders sub

ject to vo rtex induced v ibratio ns [J].Jour nal of F luid M echanics,1999,13:91-124.

[18] Evangelinos C,L uco r D,K arniadakis G E.DN S der ived force dist ributio n on flex ible cylinders subject to vo rtex in

duced vibrat ion [J].Journal o f Fluids and Str uctures,2000,14:429-440.

[19] L ucor D,Imas L ,K arniadakis G E.V or tex dislocation and for ce distributio n of lo ng flex ible cy linders subject to sheared

f low s [J].Journal o f Fluids and Str uctures,2001,15:641-650.

[20] AL Jamal H ,Dalt on C.V or tex induced v ibrations using lar ge eddy simulat ion at a mo der at e Rey no lds number [J].

Jo ur nal of F luids and Structur es,2004,18:73-92.

[21] 吕林.海洋工程中小尺度物体的相关水动力数值计算[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2] 沙勇.悬跨海底关系动力相应试验与数值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23] Sar pkay a T.A cr itical review of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vo rtex induced vibr atio ns [J].Jo urnal of F luids and Str uctures,

2004,19:389-447.

[24] Willden R H J,G raham J M R.M ulti moda l Vo rtex Induced V ibratio ns of a v ertical riser pipe subject to a unifo rm cur

r ent pro file [J].Eur opean Journal of M echanic B/F luids,2004,23:209-218.!32!中国海洋平台 第23卷 第4期

涡激振动方法的

科技信息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3年第9期0引言 结构的涡激振动(VIV )在许多工程领域具有实际意义[1]。例如,涡 激振动可以引起热交换器管的振动;涡激振动还影响上升管道将石油 从海底运输到岸上的动力;涡激振动对于工程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 义,例如桥梁、大烟囱,还有船舶和陆地车辆的设计;并且涡激振动还 能引起海洋中的绳索结构的大幅度振动。关于涡激振动的众多问题中 的这几个事例是非常重要的。1研究涡激振动的目的 研究流体涡激振动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研究许多对于一般的流 激振荡和对于特殊的涡激振动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物理和数值试 验,理论分析和物理的角度指导设计数据的获取。研究流体涡激振动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预测和防止涡激振动(最好是没有阻力的情 况),一部分就像研究在工业中较为关注的流体-结构耦合一样通过 基础的直接数值模拟(DNS 谱方法),通过获得尽可能多的Navier- Stokes (N-S )数据点(控制参数在期望范围内),还有一部分通过采用 雷诺时均Navier –Stokes 方程(RANS ),大涡模拟(LES )(用改进的亚格 子尺度模型),和他们的各种结合来研究。数值模拟方法是受到全新的 测量和流体的流动显示技术的指导和启发,主要是无干扰技术:数字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TR-PIV ,压敏 涂料,智能材料和其他一些在未来几年一定会出现的手段。这些技术 与大规模的基准实验必定会增强对于采用非常大雷诺数的数值模拟 实验的指导作用[2]。2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 从根本上说,有两种方法用来研究漩涡脱落引起的振动的影响。 第一种方法,通过分析作用在安装在水中或风洞中的圆柱的强迫振动 得到结果。第二种方法,漩涡脱落与物体振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直接研究安装在弹性基础上的圆柱得到的,即自激振动。这个基座使 用可调弹簧与阻尼器做成的。事实上,第二种选择是试图直接研究涡 街脱落现象的方法。从另一方面说,第一种方法就是一种分析漩涡脱 落与结构体的振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间接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采用安装在弹性 基底上的圆柱显示激励与系统响应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的证据。然而, 需要测量和分析的参数的数目显著增加,意味着解释实验结果比较困 难。当采用强迫振动研究时,参数的数目较少,并且在涡激振动的实际 问题中观察到的一些特征可能不出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圆柱受迫 振动的实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相当于安装在弹性基底上的圆柱的实 验。另外,在什么条件下自由振荡的圆柱体可以发生受迫振动?要回答 上面的问题,就必须研究涉及流体振荡相互作用的能量转移的方向: 是从流体转移到物体上或是从物体转移到流体中。众所周知,能量的 转移和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相位角有关[3](e.g.Morsea and Williamson,2006;Morsea,et al.,2008)。 流体流过圆柱后自由振动,这是被观察到的同步的或锁定的现 象。对于低流速的情况,涡旋脱落频率f vs 将与固定圆柱的振动频率f st 相同,即,f st 是由斯特劳哈尔数决定的。随着流速的增加,涡街脱落频率接近圆柱的振动频率f ex 。在这种水流状态下,涡街脱落频率不再随着斯特劳哈尔数变化。反而,涡街脱落频率变得逐渐“锁相放大”到圆柱的振动频率(即,f st ≈f ex )。如果涡旋脱落频率接近圆柱通常情况下的固有频率f n ,在锁相放大状态下观测到大型物体运动(结构经历近共鸣振动)。 图1安装在弹簧上的圆柱体在空气中自由振动的响应和尾迹特征 同样众所周知的是结构振动接近共振区域时振幅变化和频率捕获可能存在滞后特性—不管是在低速的流体或者是高速流体[4](Sarpkaya,1979)。滞后回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与不同的涡旋脱落方式有联系,并且这些分支之间的转变与在0~180°的相位跃变有关系[5](Krenk and Nielsen,1999)。图1所示为自由振动的小阻尼圆柱结构在锁相放大区域的经典响应[6](Feng ,1968)。滞后效应在可以清晰地看出,当速度的减少超过一定的范围会获得较高的振幅。同样可以看出涡旋脱落频率和物体振动频率都衰减至接近圆柱体固有频率时发生锁相放大现象。直线St =0.198是代表常量斯特劳哈尔数的线。对于长的、刚性或柔性结构(例如,海洋立管),实际上结构在其整个长度上的频率趋向于多样化的现象更加的复杂。反过来,这产生了预测值最接近实际值的额外的和全方位的流体载荷。当不存在任何同步(锁相放大)时,引射流体载荷和结构以各自的频率振荡。3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 在相对小雷诺数情况下,流体绕过圆柱体经受(特别是Re=100-1000的时候)涡激振动的数字模型应用在流体力学的一些难题时非常的复杂,例如分离层的扰动,剪切层的不完全转变,基于尾迹附近动力学与涡旋结构动力学之间的尚无法解释的耦合机理的相干长度。对于雷诺数不超过大约15000至20000的情况,大多数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之间的不同归功于向湍流转变的界线的平均位置没有达到足够的上游,即使涡激振动具有二自由度可能会促使不稳(下转第238页) 涡激振动研究方法的探讨 房建党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中国上海201306) 【摘要】涡激振动(VIV )的内容是若干学科的综合,结合了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振动、计算流体力学(CFD )、声学、小波变化、复杂的解调分析、统计学和智能材料。结构的涡激振动(VIV )在许多工程领域具有实际意义。涡激振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半经验公式,这儿我们主要研究涡激振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值模拟。 【关键词】涡激振动;目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VIVs is part of a number of disciplines,incorporating fluid mechanics,structural mechanics,vibrations,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acoustics,wavelet transforms,complex demodulation analysis,statistics,and smart materials.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of structures is of practical interest to many fields of engineering.There are three methods on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Experimental,Numerical simulations,semi-empirical formula,and now we mainly introduce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n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Key words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Objective ;Experiment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作者简介:房建党(1988,9—),男,汉族,安徽砀山人,上海海事大学在读研究生,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港口与海洋装备工程 。 ○高校讲坛○216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二、资料准备:教材分析: 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环节二:进行新课 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再如水电站里,水从高处流下,损失了机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动发电机转动而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水跟水轮机、管道摩擦而转化为内能。那么水的机械能的损失等于产生的电能和内能的总和。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通常把它表述为: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命 题 专 用 纸(首页) 学年第 2学期 试题名称 : 大学物理III2-B 共 2 页 第1页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名 分数 题1:有三平行金属板A,B,C,面积均为200cm 2,A 和B 相距 4.0mm,A 和C 相距2.0mm 。B,C 都接地,如图所示。如果A 板带正电-7C ,略去边缘效应,问B 和C 板的感应电荷各是多 少?以地的电势为零,则A 板的电势是多少?(15分) 题2:简述平面电磁波的特性。(15分) 题3:用波长为590nm 的钠光垂直照射到每厘米刻透镜有5000条缝的光栅上,在光栅后面放置焦距为20cm 的会聚。试求(1)第一级与第三级明条纹的距离;(2)最多能看到第几级明条纹;(3)若光线以入射角30度斜入射,最多能看到几级明纹? (15分) 题4:在康普顿散射中,入射光子的波长是,反冲电子的速度为0.60c (c :光速),求散射光子的波长和散射角。(15分) 题5: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折射率为n=,设光在棱 镜中不被吸收。问(1)何种偏振光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完 全入射棱镜?(2)若入射光束从棱镜右侧折射出来,其 强度保持不变,则棱镜的顶角是多少?(15分) 题6:已知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 数为:(15分) ()a x a x 23cos 1πψ= (-a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以能量为线索,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的重要性。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本节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重点,能量的转化和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本节难点。 三、教学策略 先从学生熟悉的能量入手,比如内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在扩展到光能、电能、化学能等,同时结合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量转化过程示意图需要在学生们充分讨论后再填写,答案不要求统一,合理就行。在学生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实验,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要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转化”和“守恒”。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塑料袋、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小电扇、钢笔杆、碎纸屑、乒乓球、小球撞击演示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附录F: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1 附录F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经验公式 F.1 高耸结构 F.1.1 一般高耸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钢结构可取下式计算的较大值,钢筋混 凝土结构可取下式计算的较小值: (F.1.1) T,(0.007,0.013)H1 式中:H——结构的高度(m)。 F.1.2 烟囱和塔架等具体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高度不超过60m的砖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2H,2T,0.23,0.22,10 (F.1.2-1) 1d 2)高度不超过15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2H,2T,0.41,0.10,10 (F.1.2-2) 1d 3)高度超过150m,但低于210m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2H,2T,0.53,0.08,10 (F.1.2-3) 1d 式中:H——烟囱高度(m); d——烟囱1/2高度处的外径(m)。 2,石油化工塔架(图F.1.2)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图F.1.2 设备塔架的基础形式

(a)圆柱基础塔;(b)圆筒基础塔; (c)方形(板式)框架基础塔;(d)环形框架基础塔 1)圆柱(筒)基础塔(塔壁厚不大于30mm)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列公式计算: 2当H/D,700时 0 2H3,T (F.1.2-4) ,0.35,0.85,101D0 2 2当H/D?700时 0 2H3,T (F.1.2-5) ,0.25,0.99,101D0 ——从基础底板或柱基顶面至设备塔顶面的总高度(m); 式中:H D——设备塔的外径(m);对变直径塔,可按各段高度为权,取外径的加权平0 均值。 2)框架基础塔(塔壁厚不大于30mm)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2H3,T (F.1.2-6) ,0.56,0.40,101D0 3)塔壁厚大于30mm的各类设备塔架的基本自振周期应按有关理论公式计算。 4)当若干塔由平台连成一排时,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可采1用主塔(即周期最长的塔)的基本自振周期值;平行于排列方向的各塔基本自振周期T可采用主塔基本自振周期乘以折减系数0.9。 1 F.2 高层建筑 F.2.1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可根据建筑总层数近似地按下列规定采用: 1,钢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T=(0.10,0.15)n (F.2.1-1) 1 式中:n——建筑总层数。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按下式计算: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_秦延龙

第23卷第4期2008年8月中国海洋平台CHI NA O FFSH OR E PL AT FO RM V ol.23N o.4A ug.,2008收稿日期:2008-01-22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重大项目(2006AA09A104)作者简介:秦延龙(1956 ),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及深海采油平台研究。 文章编号:1001 4500(2008)04 014 04 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展 秦延龙, 王世澎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451) 摘 要:针对海洋立管的涡激振动的计算问题,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 展望。 关键词:涡激振动;计算方法;经验模型;CF D 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 COMPUTATIONAL METHODS PROGRESS OF THE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F OCEAN RISERS QIN Yan long, WA NG Shi peng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 y,Tianjin 300451,China) Abstract:T 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 ature on the com putational metho ds used to investi gate vor tex 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ocean risers in r ecent years.Through conclusion, highlighting the natur e of VIV and how to reduce vibration amplitude ar e the key w 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vo rtex induced vibration;com putational m ethods;em pirical models;CFD 0 简 介 海洋立管是海洋平台或钻探船舶与海底井口间的主要连接件。立管系统在工作期间,内部有高压的油和气通过,外部承受海洋环境荷载、冲击荷载以及浮式装置运动等,受力复杂。当波浪、海流经过立管时,在一定的流速下会产生漩涡脱落,使得立管发生横向振动,导致立管疲劳破坏,不仅影响工程进展,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环境灾害,因此立管系统的涡激振动问题,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工作,并且建立了很多涡激振动模型。本文依托于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重大项目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 ,针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涡激振动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与评述。 对于海洋工程而言,涡激振动(VI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1)通过实验或参数预测的手段,依靠试验数据去获得有效的计算结果;(2)利用CFD 技术求解Nav ier Sto kes 方程,直接求得水动力项。具体如图1所示。 然而,随着近来计算机软硬件以及CFD 计算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数值方法。数值方法可以在理想的条件下精确控制影响参数的量值。可以准确地追踪流体力、结构的位移以及流场信息,而不需要像模型实验中那样从实验仪器中提取并经过复杂的数据处理手续。

结构自振周期

场地土类别、结构自振周期、设计特征周期的概念解读常有众智平台朋友来询问场地土类别与地震力是什么关系,结构自振周期折减对结构的地震力有什么影响,设计特征周期是什么概念,土的卓越周期又是怎么回事,本文结合规范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整理,对这几个概念的相关关系也做了一些论述,期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具体综述如下: 一、场地土类别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6对场地土类别是这样划分的:建筑的 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抗规》第4.1.4条、4.1.5条对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及图层的等效剪切波束分别作了规定。 相关概念:

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km2的平面面积。 与震害的关系:土质愈软覆盖层厚度愈厚,建筑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软弱土层对地震力具有放大作用。历次大地震的经验表明,同样或相近的建筑,建造于Ⅰ类场地时震害较轻,建造于Ⅲ、Ⅳ类场地震害较重。 规范采取的相应措施:《抗规》第4.1.1条将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具体设计时,结构设计师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另外《抗规》第3.3.2、4.1.8,、4.1.9对相关措施提出了严格要求,设计人员不应忽视。 二、结构自振周期 概念: 结构自振周期是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是结构本身固有的动力特性,只与自身质量及刚度有关,结构有几个振型就有几个自振周期,一一对应。 应用: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

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超高层建筑比比皆是。它的主体结构需与外幕墙装修、电梯安装以及室内精装修等工程进行交接,所以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垂直度的要求十分严格。本文主要从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方法着手,分析建筑物产生垂直偏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对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测量的良好控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技术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紧随其后,许多高层、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之一,所以,现代建筑对高层建筑垂直度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子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激光铅锤仪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本文中,我主要从测量的基本方法着手,阐述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二、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常用方法 高层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监测主要是解决各层轴线精确向上引测的问题。常用方法有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激光铅垂仪和铅直坐标法三种,这三种方法已经在超高层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中广泛使用。 1.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轴线控制桩上用经纬仪盘左盘右取平均法向上投测轴线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但要求建筑物的场地较宽阔,视野大且附近有高楼及在阴天或无风天气下进行。 2.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利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建筑物轴线自下向上的投测,是一种精度较高、速度较快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该仪器发射的铅直激光束的投射光斑,在基准点上向上逐层投点,从而确定各层的轴线点位。这种方法的优点同样也是方便、快捷,对施工场地没有特殊的要求。但预留孔洞的尺寸大小在施工中不易掌握,其尺寸偏小不便于投测和偏大存在安全隐患。 3.铅直坐标法

【CN110273970A】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4900.0 (22)申请日 2019.04.26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910082062.4 2019.01.28 CN (71)申请人 钱日隆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 115号306室 (72)发明人 钱日隆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郭锦辉 陈艺琴 (51)Int.Cl. F16F 1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该 方法具体为对受强流体影响而产生涡激物体的 轮廓进行重新设置。这种根据物体结构形状对其 所受的气动力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抑制涡激振动 的方法。一般来说在楼房上,灯柱,风力发电支撑 柱,桥梁等生成涡流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而 只需要对其外形结构进行改造即可抑制其产生 的涡激振动,从而减少由涡激振动易造成物体结 构疲劳破坏以及安装在所述上的附属设施损坏 失效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CN 110273970 A 2019.09.24 C N 110273970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273970 A 1.一种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受强流体影响而产生涡激物体的轮廓进行重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时,对其直角设置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体为棱柱时,对其棱角进行钝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物体为长方体或立方体时,对其直角进行钝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方形倒角的大小占所述物体整体大小的比例越大时,产生涡激振动所需要强流体的力越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处理的方式是将所述棱角设置为与两边相切的圆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处理的方式是将所述直角设置为与两边相切的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抑制涡激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圆弧形所对应的半径越大时,产生涡激振动所需要强流体的力越大。 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练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如图16-5-1所示的滚摆和单摆上下的运动情况,它们共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5-1 解析:滚摆和单摆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向上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它们可以反复上下运动,共同表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让学生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答案: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里面放一些酒精,用塞子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过一会儿,你会看到塞子跳了起来,如图16-5-2所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5-2 解析:绳子与金属管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高温筒壁对酒精加热,这是能量的转移;高温酒精推动塞子做功,使塞子跳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存在着能量的转移。能答出“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可。 答案: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3.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___________。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到能量守恒定律中的关键词语,为学习新课作好准备。 答案:消灭产生转化转移转化转移不变 4.你知道自然界中哪些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举例说明: 如:发光的电灯,电能转化为光能。 解析:让学生自己列举能量转化的例子,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在学习中通过归纳法分析问题积累材料。学生列举的例子可多可少,教师只要应用归纳法略加指点,即可水到渠成地得出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植物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煤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车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等。

垂直度误差检测

任务一垂直度误差检测 知识目标 理解直线度公差的含义 了解自准直仪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掌握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熟悉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任务描述 2、任务分析 3、相关知识 (1)垂直度公差 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垂直度公差也有面对面、面对线、线对面、线对线等情形,如图,面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间距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线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是直径等于公差值且与基准面垂直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2)检测原则 测量特征值的原则。 (3)方箱 是平台测量的主要辅助工具,具有垂直度精度很高的四个相邻平面,用作测量的辅助基准,也可用作划线使用。 (4)塞尺 也称厚薄规,测量精度一般为0.01mm,每把13、14、17、20片不等,当遇到测量很小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时,塞尺可以测出缝隙的大小,使用时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不同厚度尺片组合一起。 使用时要注意用力适当,方向合适,不可强塞,防止弯曲过度甚至折断和操作,只检查某一间隙是否小于规定值时,则用符合规定的最大值的塞片塞该间隙,如果不能塞入即合格,反之不合格。 4、任务实施 (1)操作步骤 1)清洁工件、平板、方箱,检查百分表零位偏差 2)将方箱放在平板合适位置,将工件基准平面旋转在平板上 3)调整被测平面靠近方箱,保持基准平面与平板稳定接触 4)用塞尺测量间隙的最大值,并记录 5)塞尺读数的最大值就是垂直度误差,填写检测报告,给出合格性结论

6)仪器清洁保养并归位。 (2)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实际基准平面要与平板保持稳定接触,用平板模拟理想基准平面。 5、知识拓展 (1)垂直度公差值 (2)垂直度误差其他检测方法介绍 垂直度误差可用平板和带指示表的表架、自准直仪和三坐标测量机等测量。主要有打表法、间隙法和水平仪光学仪器法。 1)先用直角尺调整指示表,当直角尺与固定支撑接触时,将指示表的指针调零,然后对工件进行测量,使固定支撑与被测实际表面接触,指示表的读数即该测点相对于理论位置的偏差。改变指示表在表架上的高度位置,对被测表面的不同点进行测量,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被测表面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误差。 2)面对线的垂直度误差测量 用导向块模拟基准轴线,将被测零件旋转在导向块内,然后测量整个被测表面,取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垂直度误差。 3)将被测零件的基准面固定在直角座上,同时调整靠近基准的被测表面的读数差为最小值,取指示表在整个表面各点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该零件睥垂直度误差。 4)将准直仪放置在基准实际表面上,时间调整准直仪使其光轴平行于基准实际表面,然后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考试试卷

2011年度《大学物理I2》(《热学》)期中考试试卷 1.一热平衡系统的华氏温度值与它的绝对温度值相同,问该系统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2.用一活塞式抽气机将体积为V0的钟罩中的空气从压强p0抽至p1需要T分钟,已知抽气过程中温度不变,电机的转速为R转/分钟,求出抽气机的抽气速率(即每分钟抽出空气的体积)。 3.将1mol范德瓦耳斯气体中的(a)体膨胀系数α,(b)压强系数β,(c)等温压缩系数κ用方程中的参数a、b表示出来。 4.单位时间穿过单位核反应堆面积的中子个数为J=4x1016/(m2s), 该中子系统的温度为300K,并服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求出中子的数密度n及压强P。 5. 体积为V的容器储有气体,气体从器壁上面积为A的小孔逸出。设气体逸出后即被抽走 而无法返回并设温度不变,求出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6. N个假想气体分子其速率分布如图所示,f(v)为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数,f(v)在v>5v0 时为0。(a)根据N和v0求出a;(b)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数为多少?(c)速率在2v0和3v0间隔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7.证明由N个粒子组成的气体系统,不管其速率分布函数f(v)的具体形式如何,其平均速率不会大于访均根速率。 8.气体分子为刚性4原子分子,处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a)求出这种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分别是多少?(b)温度为T时,该种分子的平均能量是多少? 9.证明压强与黏度系数之比近似地等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的碰撞次数。 10. 已知空气的导热系数κ0=5.6x10-3/(m s K),玻璃的导热系数κ1=0.016/(m s K)。(a)当室内温 度为20o C,室外温度为-20o C,窗玻璃厚度3.0mm,这时外流热流J=?(b)保持上面的有关参数,但现在用所给的玻璃作了双层玻璃窗,两层玻璃之间有7.5cm厚的空气层,求出这时从房间内传出的热流J’。 第6题图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已填内容)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 说 明 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 ~标出; 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 3. 主体结构验收前 ,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 。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 每层每 20m 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 自然间抽 10%, 但不应少于3间 ,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 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中 , 对梁、柱 ,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 109 毛 , 且不少于 3 件 ;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 10%, 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 且均不少于3面。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注:垂直度测量平面示意图及偏差方向见背页 说明 1. 超过允许偏差的偏差值在表中用~~标出; 2. 在备注栏中应注明建筑物标高、全高的设计值;每层所测的具体位置或轴线未描述清楚的也可在备注栏中标出或另外做出详细记录; 3. 主体结构验收前, 应对建筑物每层楼面标高、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房屋竣工验收前,也应对各大角或转角垂直度进行测量,故本表每个工程均应有两张。测量由监理单位会同施工单位进行, 测量数据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4. 砌体结构外墙垂直度全高查阳角,不应少于4处, 每层每20m 查一处;内墙按有代表性的 自然间抽10%, 但不应少于3间,每间不应少于2处,柱不少于 5 根。混凝土结构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中, 对梁、柱, 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9 毛, 且不少于 3 件; 对墙

2021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复习经验: 英语 英语的话,当你看到这个帖子的时候,你就该准备了。 ⑴单词 英语的单词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单词过不了关,那你其他可以看懂吗?单词参考书可以用《一本单词》,到考前也不能停止的。我的单词并没有背好,导致英语后来只有60+,很难过… ⑵阅读 阅读分数很高,所以一定要注重,可以听蛋核英语公众号的名师讲解。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自己的方法,考研英语很bt,和四六级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肯定都听说过,所以你要做bt里的超级战斗机,请大家加油↖(^ω^)↗阅读暑假就可以开始做了,真题可以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要反复摸索,自己安排好时间。 ⑶作文 作文我是跟着木糖英语公众号走的,觉得用处很大,谨记踏踏实实写作文,不要到头来依靠模板,模板自己可以整理出来,但也请高大上一点,语法什么不要错误。字体也要写的好看一点,一定有帮助的。 ⑷完型 分值小,做题时放在最后做,实在没时间做,全选A也会有分数。当然平时可以多练习,不至于到时候慌乱。 ⑸新题型 新题型今年超级简单,但是有时候会难,大家平时也要多加练习。 ⑹翻译 翻译一般得分都很低,尽力去练习,遵循“信达雅”原则。 政治 我用的复习资料是李凡《政治新时器》系列。政治学习可以不用太早,因为容易忘,一般是大纲出来以后开始复习,在暑假如果学英语学累了,也可以选择听一些老师讲的政治网课,有的老师讲的很有意思,完全不会觉得而在背东西,就是在讲故事一样的。到了大纲出来以后,你就要开始了解知识体系了。政治不

能掉以轻心,我听很多人说他们裸考都能考五十多,我觉得如果完全什么都没学的话是不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的,特别是你的报考院校是较好的大学的时候,你不能有任何一门课拖后腿,政治过线很简单,可是要让它拉分就有难度了。政治最为重要的是选择题,大题分数都拉不太开,因为大家都背了,但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特别拉分。你一道大题十分,一个大题最少两个小题,一小题五分,你还不可能拿满分,而一个多选就两分,你最对了,别人做错了,你们一个多选的分差就是四分,所以选择题一定好好好重视,不要只背大题,不顾选择题。 关于专业课我下面给出一份粗略的复习时间表。 6月初 过第一遍专业课,自己做笔记。按照我的经验,第一遍看书基本上是抓瞎,毕竟本科四年完全没接触过这类专业书籍,可能接触过,不过完全没印象。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深呼吸放松,安慰自己反正不是我一个人,毕竟跨考的不少,然后采取正确的合适的读书方法:首先看大纲,这几年大纲都没有变化,大家买一本上一年的大纲就可以,看大纲对应的科目的大标题,根据大标题揣摩每一具体科目究竟围绕哪些内容展开的,接下来看对应的书目,看书的目录和前言,大家不要不拿豆包不当干粮,目录和前言会清楚明白地告诉你这本书的主题、指导思想、框架和大体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书里,这些目录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内容有什么异同点,弄清楚这些,一本书的精髓就领略到了,现在应该不至于抓瞎了。 然后,一个章节一个章节仔细地看,先看大的标题,接着看二级标题,接着看三级标题,然后看具体内容,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动手画一画写一写记一记,btw,这里帮助大家预习一下新知识,这几种方法分别对应着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是超级棒的阅读技巧,大家再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大家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现在这个时间不理解,以后就没有机会了,做真题的大题时尤其需要理解加上自己的阐述。这样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要争取看完第一遍书,过程简直。这里就不吓唬大家了。 6月初-8月初 缩短一个月的时间,按照第一遍看书的方式过完第二遍书。大家千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往后做真题时会发现,选择题里会有一道两道三道题目考察的就是

初中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基础知识 1.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看,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的过程,用做功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的过程.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我国兴建的长江三峡发电机组,是通过能转化为电能。福州市即将兴建的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焚烧后获得的能。最终转化为电能。 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能。 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干电池放电B.给蓄电池充电 C.风力发电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 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7.我区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综合提高训练 1.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情况. (1)气体膨胀做功.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3)燃料燃烧. (4)风吹动帆船前进. 2.如图15-14所示,在试管内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用酒精灯加热试 管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出.在水蒸气冲出软木塞的过程中, _________的内能减少而软木塞的________能增加. 3.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围绕地球运转 的通信卫星,其两翼安装的太阳电池板,能把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 _______能,供通信卫星使用,太阳能还可以直接转化成内能,现有一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每天可将50kg水从20℃加热到50℃,若燃烧煤气来加热这些水,则至少需要消耗掉________m3的煤气.[已知完全燃烧1米3煤气可放出3.9×107J的热量,水的比热为4.2×103J/(kg·℃)] 4.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初二物理复习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初二物理复习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和守 恒 初二物理复习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练习题能量既不会______,也不会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______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克服摩擦或压缩气体做功时,消耗______能,使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而且消耗多少______能,就得到多少______能,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______“和平”号空间站完成使命后,安全坠入南太平洋海域,当“和平”号进入稠密大气层时,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在“和平”号坠入南太平洋的过程中,它的______能增加,______能

减少,而能的总量______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都可以相互转化,电动机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太阳能电池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植物的光合 作用可以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秋千荡起来,如果不继续用 力会越荡越低,甚至停止;皮球落地后,每次弹起的高度都会比原来低.在这两个过程中,机械能______了,转化成了______能.机械能是否守恒______,能的总量是否守恒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