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繁多,包括焦虑、攻击性行为、学习困难、自信心缺乏等。

本文就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

一、焦虑焦虑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紧张、烦躁、易怒、担心、害怕等。

焦虑可能是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家庭环境不稳定、学习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

对策:1. 陪伴与支持:家长和老师要给小学生提供足够的陪伴和支持,及时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扰,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2. 分享压力:家庭和学校应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难,互相鼓励和支持。

3. 情绪调节技巧:教导小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二、攻击性行为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常常表现为打架、争吵、损坏公物等。

攻击性行为的背后可能是自卑感、无力感、不满和不良情绪的积累等原因。

对策:1. 情绪管理:教导小学生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教育他们不要使用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沟通和合作来解决。

2. 培养自卑感:家长和老师要给小学生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信心,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 规范行为: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让小学生明确行为的后果。

三、学习困难有些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表现为成绩下降、不爱学习、学习动力低等。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差、认知能力有限等原因所致。

对策:1. 学习辅导:家长可以请专业的辅导老师对小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

2. 学习方法培养:教导小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鼓励和倾听:家长和老师要对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四、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缺乏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表现为自卑、胆怯、退缩等。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是他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与人交往的重要时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小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2、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交往,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人际关系的挑战。

例如,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孤立、社交焦虑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3、情绪波动小学生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失控。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也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

情绪波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状态。

4、行为问题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例如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不遵守纪律等。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人际关系,需要及时干预。

三、解决方法1、学习困难:家长和老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压力影响学习效果。

2、人际关系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也要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3、情绪波动: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稳定情绪。

同时,也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情绪问题。

4、行为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要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行为问题。

四、结论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其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常见问题分析1. 过度焦虑和压力小学生在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下,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感到无助和焦虑,甚至会出现睡眠不好、胃痛等生理反应。

2. 自尊心不足由于小学生自我认知不完善,对他人评价较为敏感,当受到批评或挫折时,很容易导致自尊心不足,产生自卑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 情绪失控小学生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失控,尤其是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情绪表现不稳定。

4. 学习厌倦随着学业的加重和学习内容的深入,部分小学生会出现学习厌倦的情况,对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甚至出现逃学现象。

二、对策分析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

2. 促进自信心的培养学校和家长要多给予小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

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4. 细心倾听和引导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5. 提供适当的放松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适合他们放松心情的活动,比如课间操、户外活动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

6. 培养兴趣爱好家长和老师可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或社交圈子,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心理健康。

7. 积极开展同伴关系教育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开展同伴关系教育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友好互助,减少孩子之间的排斥和冲突。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小学生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并关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下面将就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来自老师、家长和同学等多方面的学习压力。

课业负担重,学习任务繁重,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压力,容易导致学习焦虑和情绪问题。

2. 自我认知小学生正处在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可能会出现自卑、自悲、自卑等问题。

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容易对自己的责任和能力产生怀疑。

3. 人际关系小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友情、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如果遇到人际关系问题,会产生自闭、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

4.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会给小学生带来心理困扰。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应对措施1. 增加正面情绪教育者和家长需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引导他们学会乐观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应对学习压力等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 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小学生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4.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老师和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人际关系,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问题,让他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成长。

5. 关注家庭情况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家庭环境,及时发现家庭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温馨的家庭环境。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往往伴随着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 考试焦虑:小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可能会对成绩产生较大的压力和焦虑。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按时复习和做作业,避免临时抱佛脚。

- 给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 提供适当的放松方式,例如听音乐、运动等,以减轻焦虑感。

2. 社交困难:小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社交困难,如羞怯、缺乏自信等。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 给予孩子更多的积极评价和认同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学习和课堂上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对策如下:-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

- 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 适当使用一些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方法,如冥想、专注力游戏等。

5. 过度依赖:一些小学生可能过度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性。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如打理自己的书包、整理房间等。

-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一些决策。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洗漱、自己穿衣等。

以上只是小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及对策,每个孩子的心理问题可能不同,需要结合个体情况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家长和老师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篇一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孩子。

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简要描述:一、学习障碍学习障碍通常指的是智力正常的小学生在阅读、书写、计算等方面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特殊性学习困难。

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甚至学习成绩差。

这些问题可能是由认知功能缺陷或不利的教育环境导致的。

二、情绪障碍情绪障碍涉及小学生情绪状态的异常变化。

包括分离性焦虑(如不愿意上学、担心家长外出等)、情绪急躁易怒、抑郁等。

导致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学习压力、社交困难等原因。

三、社会适应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指的是小学生在与同龄人交往、适应学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表现为长时间不与他人接触、入学不适应、与同龄人沟通交流困难等。

这个心理问题可能与小学生的性格特质、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品德缺陷品德缺陷是指小学生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的偏差或不足。

表现为叛逆、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诲、缺乏责任感等。

这个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等都可能对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影响。

五、其他常见问题焦虑:小学生可能因学习压力、家庭期望、社交关系等因素而产生焦虑情绪。

孤独感:在社交圈中感到孤立无援,缺乏亲密关系和归属感。

自责倾向: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容易将责任归咎于自己,产生自责心理。

羞怯:在公共场合或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害羞、胆怯等情绪。

六、应对措施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为小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关爱小学生的良好氛围。

提供个性化辅导: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措施。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又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常见问题分析1.学习压力过大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从小就需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这让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压抑和焦虑。

学习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发展。

2.家庭问题影响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但是许多家庭存在家庭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庭冷漠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问题。

3.人际关系困扰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在与同学、老师的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比如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的批评等,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自尊心低下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小学生的自尊心较低,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否定和打击,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困扰。

二、对策建议1.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家庭关怀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合作观。

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爱和肯定,促进他们的自尊心的提升。

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适当表扬,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尊自信观。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重视和解决。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焦虑和压力过大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如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

这些压力和焦虑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焦虑症的发生。

家长和老师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鼓励小学生适当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兴趣班,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二、学习厌倦和自卑感面对长时间的学业压力和竞争,一些小学生会逐渐产生学习厌倦和自卑感。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教育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产生孤独感、抑郁感等不良情绪,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小学生如何与同学和朋友相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课程和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和信任。

四、网络成瘾和游戏沉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对网络和游戏的依赖,甚至产生了沉迷。

长时间的沉迷网络和游戏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需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和游戏观念,控制他们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网络成瘾和游戏沉迷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个性正在形成,他们需要得到关注和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孤独与适应问题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可能面临着适应新环境、新同学以及学习压力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焦虑。

对策: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关爱,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友谊。

二、自我认知与自尊问题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会出现自卑、自大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对策: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正确的评价和鼓励,不断强调孩子的优点和潜力,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培养一颗包容的心。

三、焦虑与压力问题小学生面临着学业和社交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教导他们面对困难,勇敢面对失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放松。

四、注意力与专注问题小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普遍较差,特别是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上容易分心。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诱惑和干扰,提供适当的学习辅助和引导,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兴趣领域能够全情投入,提高专注度。

五、自我控制与情绪管理问题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管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正确的情感教育,教导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通过模仿和示范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的技巧。

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不以成绩和表现来衡量他们的价值。

六、人际关系与交往问题小学生处于人际交往的初期阶段,需要学会和他人相处,容易出现争吵、吵闹等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谦和,培养团队合作和礼貌待人的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依赖:依赖是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为人处世时所表现出来的依靠别人而不能自立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

(2)自私: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自卑: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孤僻: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像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5)焦虑:各种可以引起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事件都可能诱发过度焦虑。

(6)妒忌: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

(7)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小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8)厌学: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作业难,压力大的现象,深感升学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1)依赖: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

它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受一点儿委屈,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面对学习任务的增多、考试的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很多小学生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好,从而出现紧张、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学习疲劳长时间的学习和过重的学习负担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学习疲劳。

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厌学心理当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内容枯燥或者在学习中遭遇多次挫折时,一些小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

他们不愿意上学,对学习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

4、自卑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小学生经常与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比较,而自己的成绩又不理想,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能干,从而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依赖心理有些小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家长、老师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是自己尝试解决,而是立即寻求他人的帮助。

6、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

他们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听从安排,故意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过于严厉,或者经常批评、指责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环境也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

一、学习焦虑小学生们因为考试、作业等事情而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对策: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告诉他们不要太过于看重成绩,要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孩子一些轻松的时间,让他们减轻压力。

另外,孩子们应该学会调节情绪,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和父母、老师的沟通来解决。

二、自闭情绪自闭情绪是一种孤独、沉默、不喜欢交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策: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主动交朋友,不要太过自闭。

同时,家长也应该着重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三、注意缺陷障碍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小学生心理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等症状。

对策:识别和预防ADHD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孩子制定一些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同时,家长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四、心理抑郁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心理抑郁的问题,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消极情绪、孤独感和情感发泄等。

对策:孩子们需要给予关爱和鼓励,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并帮助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此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情感问题。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孩子们也应该学会积极应对问题,调节情绪,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1. 分离焦虑•表现:不愿意离开父母,上学时哭闹,害怕独处,经常感到不安。

•原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后果:影响学习和社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和自信心下降。

•教育及应对:o逐步适应: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熟悉校园环境。

o正面鼓励:表扬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o建立信任: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按时接他们回家。

•预防:o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穿衣等。

o提前准备:在开学前与孩子讨论学校的日常生活,减轻恐惧感。

2. 学习压力•表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原因: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家长期望过高。

•后果:可能导致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教育及应对:o合理安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

o情感支持: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鼓励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o兴趣引导: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预防:o家校合作: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o减压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释放压力。

3. 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不合群,经常被同学排斥或欺负,情绪低落。

•原因:性格内向,社交技能不足,同伴关系紧张。

•后果:可能导致孤独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教育及应对:o社交技能: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如分享、合作、表达感受等。

o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安慰。

o积极干预:发现欺凌行为时,及时与学校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预防:o团队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o情感教育: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4. 自卑感•表现:对自己评价过低,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失败。

•原因:家庭环境不支持,同伴比较,学习成绩不佳。

•后果: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业和社交。

•教育及应对:o正面肯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情绪管理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业压力
1. 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他们的困惑和压力源。

2. 分担压力: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休息和玩耍,不要过多安排课外班。

3. 解压方法:教导孩子学习方法,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
力等。

4. 授权孩子: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人际关系问题
1. 增加社交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班级聚会、学校社团等,增加结
交朋友的机会。

2. 培养交往能力:教导孩子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和友善待人。

3. 培养团队意识: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指导解决冲突:教导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如倾听、表达、妥协等。

三、情绪管理困难
1. 了解情绪:教导孩子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和表达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指导孩子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做运动、写日记等。

3. 情绪宣泄方式: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唱歌等方式来宣泄负面情绪。

4. 接纳负面情绪:帮助孩子理解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教导他们积极面对和处理这些
情绪。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许多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业压力、社交问题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了解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 学习焦虑:小学生由于升学压力或者学习困难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学习焦虑。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适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社交问题:小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朋友关系不好、孤独感等社交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找到朋友。

3. 自卑情绪: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或者不被重视。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赞赏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心。

4.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或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适当进行休息和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

5. 家庭问题:小学生的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矛盾、争吵、离异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小学生温暖和关怀。

6. 过度依赖: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过度依赖的问题,不愿独立解决问题,以及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等。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指导,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7. 兴趣缺乏: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社交或家庭问题等原因,导致他们对生活丧失兴趣。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鼓励他们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关心、支持和教育等手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都面临各种压力。

这些压力都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咨询解决方法。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1. 学习压力问题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面临成绩不理想、课业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学习上的焦虑和压力。

2. 情感问题小学生在交往中可能面临同伴关系不好,父母离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发情感问题,比如情绪低落、消沉等。

3. 行为问题小学生在行为上可能出现学习不认真、不听老师讲课、不遵守纪律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行为方面的困扰。

4. 竞争压力问题小学生在班级排名、考试成绩等方面面临竞争压力,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比较和压力。

5. 自我意识问题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意识还不够成熟,可能存在过度自信或缺乏自信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咨询解决方法1. 专业心理咨询小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第一步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家庭关怀和支持家庭关怀和支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学生要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4. 适度放松和娱乐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放松和娱乐活动,比如看看书、画画、听听音乐、和朋友玩耍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5.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引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以及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总体来说,小学生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但解决方法也是多样化的。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①逃学与厌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有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地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②过度依赖问题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一次次向父母求助,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自己做错事了,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深感不安。

③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

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

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④情绪方面的问题1. 羞怯。

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不积极,不敢带头或自愿做事情。

2.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3. 焦虑(分离焦虑)。

表现:不愿意上学,不愿意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外出等。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面对考试、作业、成绩排名等学习压力,一些孩子会感到过度紧张和不安。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考不好、被老师批评、让家长失望,从而出现心跳加快、出汗、失眠等生理反应。

2、学习疲劳长时间的学习和过度的作业负担可能导致小学生产生学习疲劳。

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对学习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厌学情绪当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内容枯燥乏味或者在学习中遭遇过多挫折时,部分小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

他们不愿意上学,对学习活动表现出消极抵抗的态度。

4、自卑心理在学习中,如果孩子经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成绩不如同学好、回答问题不如别人准确等,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会让他们缺乏自信,不敢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5、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学习环境不佳、教学方法枯燥或者孩子自身缺乏自控力,就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他们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做小动作,影响学习效果。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过于注重成绩排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或者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都可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过分严厉或溺爱,家庭关系不和谐等,都可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功利主义、攀比心理等,也会影响小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4、学生自身因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一些孩子可能因为性格内向、缺乏毅力、学习方法不当等自身因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法有效应对,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 小时。

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

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 ——10% 。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

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

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

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五)意志障碍这类小学生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

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容易上当受骗,爱说谎话,不能经受学校和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行动放任自流。

中国的家长历来很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溺爱,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自然当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无所适从,甚至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这种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

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了。

(六)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

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

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七)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

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

(八)依赖心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

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

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

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九)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由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部分小学生临考时处于紧张而又恐惧的情绪状态。

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面对排名次和决定人生前途的升学考试,大部分学生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他们渴望成功,也担心遭到失败。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不错,稍有一次失败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自责,产生焦虑心理,导致对下次考试的担忧,总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

严重者还会出现生理异常反应,不能正常参加考试。

长期这样,会造成其心理变态,性格乖僻和行为异常。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一)来自小学生自身的因素1、遗传因素在农村,由于近亲婚姻造成儿童生理发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残疾,智力偏低等,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学习和生活,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其他人也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必然造成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2、气质类型小学生同成年人一样,气质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其中,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对不良刺激反应敏感,他们极易产生不健康心理。

就教师批评而言在我们看来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打击。

如辽源市一小学生因受老师批评而服毒自杀的事件,恐怕与那位学生的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要童年期儿童的身体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其大脑的发育趋于成熟,这对其心理发展极为有利,因此,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但因为其心理还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因此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来自家庭的因素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环境,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感意志,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1、父母的溺爱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多年,使我国的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家庭,父母从来不把子女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

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

还有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爱的误区”,对子女过高要求,过度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

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琴棋书画样样学,英语电脑门门通,考试名列前茅……只要学习好就言听计从,有求必应。

而一旦失误,就挖苦讽刺,棍棒相加。

家长这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损害,独立性受到压抑,加上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间关系紧张,隔阂加剧,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惧、胆怯等消极心理品质,诱发心理问题。

3、家庭气氛不和谐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孩子带来了不幸,严重破坏了儿童正常的生活环境,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离婚的父母,有的没人要子女,有的随法院判决,不管哪种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学龄期就仇视社会,嫉妒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还有在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比例比较大,研究证明,家庭冲突不仅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还会导致孩子在神经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态。

(三)来自学校的因素1、学习负担过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

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

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

为了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价值了学生的负担。

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皮层机能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一些教师把学生考高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

小学时期,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

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迁移、泛化到小学生与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3、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是空白过去由于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曾不公正地对待心理学。

80年代初,我国在部分高校恢复了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尽管普及心理学科学知识的工作已经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普遍没有心理健康指导机构,国内较少的心理专家和心理医生对小学生来说更是鞭长莫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