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法理派(沈家本) 无夫妇女与人和奸,西方国家没 有治罪明文,“此最为外人著眼 之处”,如果一定要把这一条加 入新刑律,“恐此律必多指摘”; 此外无夫妇女与人和奸,主要是 道德风化问题,应予教育,“不 必编入刑律之中”
现场讨论
伦理道德与刑法的关系问题?
•以礼入刑 •伦理道德是刑法 的根本 •舍伦理教育而讲 刑法,还算什么刑 法?
礼法之争的过程及内容
第二阶段:沈家本与劳乃宣的争论
在将《大清刑律草案》转发各部讨论的第二天,朝廷即以“上谕” 的形式,要求任何修律活动不得违反纲常伦理的基本原则
礼教派 •坚持维护纲常礼教 •具体,如坚持传统法律中的“干名犯 义”、“存留养亲”、“亲属相奸”、 “亲属相盗”、“亲属相殴”、“无夫事诉讼法》;未及公布就作废
沈家本,伍廷芳
张之洞
•“按照交涉情形, 参酌各国法律之 旨”“模范列强” •改革原有的“审 判方法” •引进西方司法审 判制度
•“袭西俗财产之制,坏 中国名教之防” •“启男女平等之风,悖 圣贤修齐之教” •“纲沦法败,隐患实深”
礼法之争的过程及内容
法理派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刑事制裁与社会危害 性 这些问题在新刑律正 文中已有相应的规定, 有的按照法理不能列 入正文
礼法之争的过程及内容
双方在第二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犯奸”和“子孙违犯教令” 两个问题上 (1)关于“犯奸”
礼教派(劳乃宣) 反驳沈家本: 中国旧律和奸无夫妇女,和奸有 反驳1:法律道德相为表里,无夫 夫妇女杖九十,分别治罪,前轻 奸必须治罪 后重; 反驳2:无夫奸不治罪妨碍中国社 现在的刑律草案中只列和奸罪, 会治安 无夫和奸不为罪,不符合中国重 视妇女和寡妇的奸罪; 反驳3:中国立法应以国内治安为 主旨,不应随外人的指责为转移 因此,应按照旧刑律分别有夫和 无夫进行定罪,无夫和奸可稍轻 反驳4:增加这一条款不会妨碍收 于有夫和奸 回治外法权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不断地被吸收、融合和传承。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一、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最早的礼仪文化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树立的礼仪标准主要是以祭祀为主。
在夏时期,太庙是祭祀中心,同时,作为帝王的礼仪标准也得到了初步的确定。
商时期,礼仪有了更为细致的规定,曾子所创立的礼法思想成为了后世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商王也开始将礼仪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手段之一。
周时期,礼仪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周礼的规定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骨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仪文化不断地发展,清代的礼仪制度也是在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为了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古代礼仪的演变来看,礼仪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吸收、融合和创新,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使命。
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礼仪文化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礼仪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依据。
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而礼仪文化的丰厚内涵则成为了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同时,礼仪文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礼仪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秩序性。
历代帝王和官员常常使用礼仪作为巩固自己地位和权威的重要手段,如唐朝时,皇帝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对天地神明进行祭祀仪式,作为对天地万物的崇敬之意。
同时,礼仪文化还是传统农业社会稳定、秩序和尊重等价值观念的象征之一。
在经济方面,礼仪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代礼仪文化的认同和遵守是中国古代商业和贸易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保障,例如表现在古代广场舞的大气、热烈、热闹、欣赏和交流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礼法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当下 中 国要 建设 社 会 主 义 法治 社 会 , 必 须寻 找 和 创造 法治 实现 的 有效举 措 。故而 法 治 的实现 不能
抛 弃古 代礼 法观 中所包含 的优 秀 法律 文化 。 德 主 刑 辅 是 我 国古 代 基 本 的 治 国 方略 。 儒 家 治 国理 政 思 想 既 强调 “ 以德 治 国 ” , 又不排斥 “ 法
会生 活 中缺 一不 可。 礼 法结 合 是礼 崩 乐坏 之 后 , 战 国时 期百 家争 鸣
处理 人与社 会 、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 从而在 社会 公共 生 活 中形 成 一种 良好 的稳 定 的社 会秩 序 , 达 到 建立和 谐融 洽 的社会人 际 关系 的 目的。
法 是 随着 国家 的产 生 而 出现 的 , 为统 治 阶级 服 务而 管理 国 家和 社 会 , 调整 人 与人 之间关 系 、 人 与社
“ 礼 ” 是 指 社 会 人 生 各 方 面 的 典 章 制 度 和 行 为规 范 以及 与 之相 适 应 的思 想 观 念 。 在儒 家思 想
体 系中 , 另一 个经 常与 “ 礼 ”相 提 并 论 的范 畴则 是 “ 乐” , 形成 “ 礼 乐文化 ” 。 儒 家所倡 导 的 “ 礼 乐文 化 ”
既是 一种 社 会 政治 理 想 , 也 是 一 项伦 理道 德 原 则 与
规范 。礼 乐文化 的特征 就是 用礼 乐展 现和处理 人 际 关系, 进 行社 会调 节和 管理 . 其终极 目标 就是 为 了通 过 引导社 会各个 阶层按 照 “ 礼 乐” 的规范和 原则 来
统 治 时间较 长。这 充 分说 明礼 与法 在国 家政治 和社
二、 中国 古 代 礼 法趋 向 融合
自管 仲 学 派形 成 起 , 礼 法 间 的调 和 之戏 就 开 始 上演 。及 至 苟 子提 出 “ 隆礼 重法 ”“ 引 法入 礼 ” 的 思想, 使 礼 法 之 争 得 以呈 融 合 之 势 , 其将 “ 礼 法合
明清时期的仪礼之争和官方礼制
明清时期的仪礼之争和官方礼制明清时期,仪礼之争成为了中国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议题。
仪礼之争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官方礼制的争论,具体而言,就是关于什么才是合适的国家礼仪。
这场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且涉及到了多个领域,比如文化、政治、军事等等。
仪礼之争将中国社会划分为了不同的派系,并且导致了大量的影响,以至于现在依然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仪礼之争的历史背景,讨论官方礼制的定义,并介绍仪礼之争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1. 仪礼之争的历史背景在明清时期,国家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步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出现了相对的繁盛。
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期,文化成就显著,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仪礼文化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仪礼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思想和学说也出现了。
这些思想和学说中都含有不同的仪礼观念,并且由此引发了仪礼之争的出现。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分为了多种学说,而每种学说都针对仪礼文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这种分歧在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各种权力机构所认可和赞同,因此仪礼之争成为了一个长期的细节和文件争夺的战争。
2. 官方礼制的定义仪礼之争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官方礼制,因此理解官方礼制的定义和含义非常重要。
在明清时期,官方礼制被定义为:国家制定的一种规范,用来管理人民的礼仪行为。
这种礼制包含了多个层次,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包括在礼制的范围中。
官方礼制被认为是对于人民行为的一种规范,而它的制定和执行也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在官方礼制中,涵盖了多种日常行为,比如走路、穿衣、讲话等等。
这些行为都被视为重要的官方规范,针对这些行为的违规行为会受到纪律处分。
同时,官方礼制还包括了一些特殊场合的礼仪,比如朝廷和宗教仪式等。
这些特殊场合对于人们的官方礼制标准也有相应的规定,人们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才能参加特殊场合。
中国古代礼制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古代礼制的演变与影响中国古代礼制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礼制的演变与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演变过程中国古代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
最早的礼制是由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神灵的尊敬发展而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权力的集中,礼制开始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尤其在商周时期,礼制逐渐成为了国家管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礼制的主要演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的规模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礼制的宗教性质逐渐转变为政治性质,成为统治者巩固权力的工具。
在战国时期,礼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各个诸侯国开始争夺天下,礼制逐渐成为宫廷政治的工具。
礼仪成为了表达权力和身份的重要方式,礼仪上的规范和仪式的隆重性也在不断加强。
例如,当一个诸侯国的使者要拜见天子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庄重的仪式,以显示尊敬和忠诚之意。
汉代是中国古代礼制演变的高峰期。
随着统一天下,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了礼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礼记》即是汉武帝批阅修订的礼制文献,后来成为礼制发展的标志性著作。
影响力中国古代礼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礼制是中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石。
礼制强调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教化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它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怀。
其次,礼制的规范性和庄重性对个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人们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礼仪活动来表达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与此同时,礼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强调个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此外,礼制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君主通过礼制来展示自己的威严和权威,并融入了神权的元素,使君主成为权力的象征。
礼制成为统治者巩固权力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最后,礼制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礼制要求人们继承和守护传统,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类道德理想的追求。
中国礼仪之争 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
中国礼仪之争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礼仪一直被中国人民所重视,被视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在古代,中国的礼仪就已经开始形成,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礼制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了各个方面的规范,如宴飨、祭祀、婚丧嫁娶等。
尤其是在周朝,在孔子的倡导下,礼仪更加完善和规范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礼仪体系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和争议。
一个重要的争议出现在清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改变。
西方传教士的介入,带来了许多西方礼仪的影响。
对于一些传统派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新的礼仪规范被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抵制。
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如那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革命,礼仪争议也达到了高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礼仪已经过时,需要进行改革和革新;另一方面,一些人则坚守传统,认为传统的礼仪体系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尽管近代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但中国礼仪争议并没有停止。
在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中国人民再次面临着对于传统礼仪的思考和重新定义的问题。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礼仪的争议是一场不可回避的辩论。
无论是传统派还是现代派,对于这一话题都有着深思熟虑的见解。
在未来,中国人民还需要继续思考如何坚守传统,又能与现代社会和外部文化相融合,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礼仪之争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这一争议远非简单的文化命题,而是一场关乎中国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辩论。
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1
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摘要:中国封建传统法律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稳定的上层建筑,而且对东方世界的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主要是沿着理智与法治的道路前行的,特别是礼治对于人民思想上的禁锢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打造了牢固的基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种思想都不能始终占据牢靠的社会统治地位,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对我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基础斗争思想社会影响正文:先秦时期的礼法之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经济上土地制度由分封制到私有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并逐渐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政治上,礼乐征伐由自天子出转变为由诸侯出,士大夫阶层得到广泛发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逐渐摆脱周天子的束缚,实行其兼并政策。
其他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那个名存实亡的周朝难以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批判其他学派的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周初,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方针。
这一治国思想带来了西周前期奴隶制的繁荣,从而使人对这一思想奉之如圭臬。
但是它并没有象周公所希望的那样使周王室永享天命,至厉王、幽王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虽然仍遵循这一方针,但还是不能挽救周王室衰落的命运。
先是周郑交恶,桓王被射中肩;接着五霸争盟,天子反被诸侯所召;再后七国称雄,天子完全被冷落。
这一系列事实,不能不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
社会的变革引起了礼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意识形态上实是由“礼治”到“法治”慢慢转变的历史。
春秋前期和中期,礼治思潮还占主导地位。
春秋后期,也即子产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法治”思想开始出现,并且两者发生了第一次论争。
春秋社会末年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主张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大思想家孔子开始了他艰难的维道路程。
首先孔子认为社会出现诸侯兼并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是因为人民没有再坚持周公时代制定的礼乐文明,尊尊亲亲,伦理道德,君臣有别的冠冕已经别一些有非分之想的认识打破,所以说他极力倡导用礼来规制人民的思想,达到以前的尧舜治世。
先秦礼法之争的现代思考
先秦礼法之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学术论战,其中涉及到礼法、政治与宗教的关系。
当时,中国的礼法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儒家的礼法,另一个是法家的礼法。
两派之间的论战曾一度热烈,最终,儒家的礼法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
但是,尽管儒家的礼法已经统治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但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儒家的礼法强调爱护社会秩序,重视社会责任感,强调以友善、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这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值得肯定的。
此外,儒家的礼法也强调礼貌,主张以尊重、仁慈、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人,这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
儒家的礼法还强调要遵守法律,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以此来维护社会的正义,这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
总之,儒家的礼法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一定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行为准则,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准则时,我们也能够得到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中国礼仪的发展和影响
中国礼仪的发展和影响礼仪有着悠久历史,想知道古人是怎么施礼吗?和现代人施礼有什么区别?想知道礼仪带来的改变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中国礼仪的起源娱发展历程1、礼仪的萌芽——原始社会起源于原始人类的两大信仰:天地信仰,祖先信仰。
礼仪是原始人类为求风调雨顺、祖先显灵的祭神拜祖仪式。
2、礼仪的正式形成——奴隶社会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礼制——完备的标志:“三礼”(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3、礼仪的发展变革——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二、礼仪的分类按应用范围一般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类。
政务礼仪:是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商务礼仪:实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准则。
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主要适用于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商界人士、职场人士、企业白领等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士。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
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
涉外礼仪: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了外事礼仪规范,也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成俗的做法。
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
三、古人的礼仪我国是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仪,甚至繁文缛节。
了解古人礼仪,对我们了解汉文化大有裨益。
【揖】即为拱手行礼,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作揖”。
这是古代宾主相见的最常见的礼节。
揖让之礼分为三种:一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
【长揖】属于比较轻的一种敬礼。
行礼时取站姿,身略俯折,两手合抱,当胸而稍向下移。
【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对当代的启示
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对当代的启示作者:邢程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1期摘 ;要:二十世纪初,清政府为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以继续维护其统治,开展了一场以礼教派和法理派之间的争论为主的修律运动,这场思想的大争论被称为“礼法之争”。
本文将对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进行阐述,通过对两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这场争论的现实影响以及对当代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清末修律;礼法之爭;启示关于“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早在西周时期就认为礼与刑都属于法的一部分,起着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我国历史上有两次较大的关于“礼”与“法”的争论,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与法家的学说争论,另一次便是清末礼教派与法理派之间的论战。
本文将对清末的“礼法之争”做初步的分析,从中探寻出当代的可借鉴之处。
一、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概述1.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封建大门逐渐被帝国主义打开,出现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
但是,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其内部的封建法制不仅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领事裁判权的建立也使得国家主权大量丧失,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清政府为继续维持其统治,不得不向西方的先进制度学习,大量修改法律,进行一些的改革运动。
2.清末修律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一直存着在明确的等级制度,清王朝时期亦是如此,其表现就在于祖宗之制不可更动,所以晚晴时的法律已经多年没有修改,与社会严重脱节,与西方先进制度相比其存在的弊端更加明显。
清末修律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继续统治,另一方面是为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接轨已达到列强的满意。
因此,清末修律中既把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作为基准,又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有很大程度的借鉴。
二、礼教派与法理派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1.张之洞的法律思想张之洞生长于封建官僚家庭,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在其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之后更是深知礼教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因此对礼教大力推崇。
论中国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
论中国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中国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的文化现象。
复仇制度,代表着个人的情感诉求和私人权益的维护;礼法制度,则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秩序和公众利益的维护。
这两种制度往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现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中国的复仇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私仇可以通过复仇来平息,这是一种血债血偿的观念。
复仇制度的核心是以个人为中心,当遭受冒犯或损害时,个人有权利采取报复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秩序的薄弱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
而礼法制度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封建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礼法制度,其中的“礼”是一种规范行为的道德准则,“法”则是政府制定的法律规定。
这种制度以道德为基础,旨在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秩序。
礼法制度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限制个人的复仇行为,避免社会的混乱和动乱。
在这种制度下,个人的权益往往被忽视,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被强调。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进一步加剧。
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日趋混乱,政府的法律管制力度不断加强,对个人复仇行为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社会的权力关系逐渐由地方势力向中央政府转移,政府试图通过强化中央权力、加强法律审判、推行礼法制度等手段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此时,复仇制度和礼法制度之间的冲突尤其激烈。
尽管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试图限制个人的复仇行为,但复仇制度并未完全消失。
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复仇制度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存在。
在一些地方和族群,复仇仍然被视为维护家族和个人尊严的手段。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在法律制度无法完全覆盖的地方,复仇行为仍然不时发生。
中国复仇制度与礼法之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复仇制度的存在容易产生私仇私仇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尤其是在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时期,复仇行为往往泛滥成灾,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9秋)》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B.夏C.东周D.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A.荀子B.孟子C.管子D.孔子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A.农家B.墨家C.兵家D.法家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6.“皇天无新,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是(C )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7.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C)A.嫡长继承制B.世卿世禄制C.分封制D.君权神授制8.春秋时期,(B )提出“宽猛相济”的主张。
A.管仲B.子产C.邓析9.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B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10.我国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产生于下列哪位思想家(C)A.周公B.周文王C.老子D.孔子二、多项选择题1.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ABC )。
A.“绝仁弃义” B.“绝圣弃智” 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 E.“弃礼废道”2.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CD )。
A.礼B.法C.术D.势E.义3.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BCD )A.礼制B.分封制C.世卿世禄制D.嫡长继承制三、名词解释题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礼法之争知识点总结
礼法之争知识点总结1. 礼法之争的起源礼法之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多个大国鼎立的局面,各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实现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孔子在《尚书大传》中就提到:“要乐本者,民之本也,安本者常之,和本者大之。
”这就是强调了礼法之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很长一段时间里,礼法之争主要是关于礼和法哪个更重要,哪个应该优先,是孔子提出来的一个理论。
2. 礼法之争的核心观点在礼法之争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礼比法更为重要,在礼法之争中,这一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及其门徒。
孔子认为:“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有仕者如不仕。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准则,而法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礼是对人心的引导,而法是对人行为的限制。
只有通过礼来规范人的思想和品行,才能使社会得到真正的稳定和和谐。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比礼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商鞅。
商鞅认为,“礼法之争”,它要求礼法在约束作用上都要归于法。
商鞅说:“礼者治人之道,法者治人之器,器无似则失务,道无适则窘乱。
”他认为,礼是对人的束缚,如果只依靠礼来治理国家,则会造成人民的麻木和愚昧,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和衰败。
而法则是以刑罚来约束人的行为,只有依靠法来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得到真正的稳定和繁荣。
3. 礼法之争的影响礼法之争的结果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法家,使秦国成为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将法家思想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之后两千年间,中国社会对法治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在礼法之争中获胜的一方,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此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基本上是在法治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3秋)[1]
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A.西周B.夏C.东周D.商2.先秦提出“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A.荀子B.孟子C.管子D.孔子3.先秦诸家流派中,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A.农家B.墨家C.兵家D.法家4.最早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A.秦始皇B.李斯C.韩非D.商鞅5.被秦始皇利用的“五德终始”说出自(D)A.儒家B.道家C.法家D.阴阳家6.“皇天无新,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是(C )A.天命无常B.致天之罚C.以德配天D.天下大同7.西周宗法等级制的核心是(C)A.嫡长继承制B.世卿世禄制C.分封制D.君权神授制8.春秋时期,(B )提出“宽猛相济”的主张。
A.管仲B.子产C.邓析9.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B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10.我国最早的自然主义法律观念产生于下列哪位思想家(C)A.周公B.周文王C.老子D.孔子二、多项选择题1.道家提倡实行愚民政策,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 ABC )。
A.“绝仁弃义” B.“绝圣弃智” 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 E.“弃礼废道”2.秦朝“法治”思想的内容有( BCD )。
A.礼B.法C.术D.势E.义3.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BCD )A.礼制B.分封制C.世卿世禄制D.嫡长继承制三、名词解释题1.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
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
“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
先秦礼法之争的内容
先秦礼法之争的内容自先秦时期起,礼法的争论就一直持续着,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各国之间的争论更加激烈。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礼仪风俗相差很大,甚至于一些国家之间相互瞧不起,定义了什么样的礼仪是合理的。
此外,尽管礼仪并非宗教性质,但它却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以及习俗和文化。
礼仪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它不仅规定了礼仪的标准,而且还注重政治礼仪,如宫廷礼仪、陪客礼仪和拜访礼仪。
更重要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仪,对许多后来的日常礼仪、政治礼仪以及文化仪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礼法之争的争论问题,主要集中在四大观点之上:认为“礼仪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可以防止暴力行为”;认为“礼仪是社会中互相尊敬必须遵守的规范”;认为“礼仪象征着社会地位和特权”;认为“礼仪具有道德教育作用。
”虽然先秦时期的礼法之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但最典型的是儒家思想的礼仪说,其中核心思想是“中庸”,即认为人应遵循“中庸之道”,按照自然而顺,而不能违背自然。
儒家礼仪学认为,行为者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并要求他们在对待他人时,采取礼尚往来的行为方式,以增强社会合作精神。
儒家礼仪之所以能够成为先秦礼法之争当中最有影响力的话语,在于它承认了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而不是仅仅支持和尊重某一种特定的礼仪。
儒家思想的礼仪说并不像其他礼仪学派仅仅将礼仪定义为社会礼仪,而是认为人们应该行动自然,尊重自然,并不断努力实现“君臣尊亲”的原则,才能做到“正义正派”,最终把社会保持在一种和谐的状态。
总而言之,以儒家礼法之争而言,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而行事,以便保持社会的和谐。
礼法的讨论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话语,而是一种反思道德和道德价值的话语,它传递了人们应该尊重他人、崇尚仁爱的美好理念。
以上就是先秦礼法之争的核心内容,以及它对社会沟通和良性发展的重要性。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礼仪之争的原因与结果
一、礼仪之争的原因
1、日益增多的宗教派系
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宗教派系,如佛教、道教等,他们都对礼仪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引发了许多争执,甚至可以说是礼仪之争的源头。
2、不同宗族地域的习俗
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他们的习俗非常不同,尤其是礼仪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礼仪,习俗不同容易出现礼仪之争。
3、政治竞争
随着政治争斗的加剧,许多政治家为了政治利益和社会形象,都在不断改变和制定礼仪准则,以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礼仪之争。
二、礼仪之争的结果
1、礼仪变得更多元
因为礼仪之争,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派系的礼仪都交汇在一起,使得礼仪变得更加多元化,不仅满足不同民族的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礼仪的演变。
2、礼仪变得更加科学
礼仪之争也促进了礼仪准则的不断完善,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最
终确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礼仪准则,使礼仪变得更加科学。
3、礼仪文化的发展
礼仪之争也促进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礼仪文化正在不断发展,今天的中国礼仪已经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和文明,多元文化的交融及和谐的发展,正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影响。
历史趣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导语: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
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
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
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
于1644年的时候,当时正直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不如中国有62年的时间,并且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一迅猛的脚步在中国发展。
同年的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
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文《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
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
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
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
中国礼仪之争原因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末礼法之争的探析与评述选题意义
清末礼法之争,指的是晚清末年有关我国传统礼教和西方文明的争论和斗争。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礼法观念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清末礼法之争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现象。
对清末礼法之争进行深入探析与评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思想观念和历史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末礼法之争的历史背景清朝晚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和改革运动。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传统礼法观念和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清末礼法之争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 社会思潮交汇:清末时期,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潮,如维新思潮、废除科举思潮等,这些思潮对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维新思潮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推崇科学、进步,而废除科举思潮则挑战了传统的礼法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张。
2. 西方文明的冲击:清朝晚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文化输出对我国的传统礼法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
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二、清末礼法之争的主要内容清末礼法之争主要表现为对我国传统礼法观念和西方文明的争论和斗争。
在这场争论中,有关我国传统礼教和西方文明的观念和论点纷纷涌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礼法观念:在清朝晚期,我国社会仍然普遍尊崇传统的礼法观念,认为礼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根本,是人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体现。
传统礼法观念强调忠孝、仁爱、礼义等传统价值观念,主张维护传统的礼法制度,抵制西方文明的冲击。
2. 西方文明的冲击: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文化输出,我国社会开始接触和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和宗教信仰。
西方文明的冲击打破了传统的礼法观念,在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中国礼仪之争是一段相当复杂又很有趣味的历史呢。
这事儿啊,得从很久以前说起。
在古代中国,礼仪那可是生活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就好比一个精密的大机器,礼仪是让这个机器顺畅运转的润滑油。
人们的衣食住行、人际交往,处处都有礼仪的影子。
像见面时作揖、行礼,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家庭里也有各种礼仪规范着长幼尊卑的关系,这就如同家里的家具都有各自摆放的位置一样,乱不得。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后,就对中国的这些礼仪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传教士觉得中国的祭天、祭祖、祭孔等礼仪,这是一种宗教仪式,和基督教的教义相冲突。
可也有传教士认为啊,这些礼仪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统,是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对学问的尊崇,和宗教信仰没太大关系。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看一幅画,一个人看到的是画里的山水,另一个人却只看到画里的一个小角落。
在历史文献里,关于中国礼仪之争有着各种各样的记载。
这些文献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不同人、不同团体的观点碰撞。
传教士们写回欧洲的信件、教会内部的讨论记录等等,都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
从这些文献里能看到,他们争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一方觉得中国礼仪里包含着偶像崇拜,另一方则觉得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这中国礼仪之争的意义可太大了。
它不仅仅是关于宗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的争论,更像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大对话。
就好像是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在交流,互相不理解对方的一些习惯。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这一争论让西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前西方可能只知道中国有丝绸、茶叶、瓷器,通过礼仪之争,他们开始了解到中国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教育理念等。
这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中国这边来看呢,也因为这场争论,对西方文化、西方宗教有了更多的接触。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和西方文化到底有哪些异同点。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原本只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活动,突然发现邻居家还有不一样的玩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我国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以及对我
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中国封建传统法律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稳定的上层建筑,而且对东方世界的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主要是沿着理智与法治的道路前行的,特别是礼治对于人民思想上的禁锢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打造了牢固的基础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种思想都不能始终占据牢靠的社会统治地位,历史上的两次礼法之争对我国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社会基础斗争思想社会影响
正文:
先秦时期的礼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经济上土地制度由分封制到私有制转变,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并逐渐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政治上,礼乐征伐由自天子出转变为由诸侯出,士大夫阶层得到广泛发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逐渐摆脱周天子的束缚,实行其兼并政策。
其他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那个名存实亡的周朝难以调和的矛盾。
面对这种情况各个阶级阶层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批判其他学派的思想,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周初,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方针。
这一治国思想带来了西周前期奴隶制的繁荣,从而使人对这一思想奉之如圭臬。
但是它并没有象周公所希望的那样使周王室永享天命,至厉王、幽王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虽然仍遵循这一方针,但还是不能挽救周王室衰落的命运。
先是周郑交恶,桓王被射中肩;接着五霸争盟,天子反被诸侯所召;再后七国称雄,天子完全被冷落。
这一系列事实,不能不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
社会的变革引起了礼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在意识形态上实是由“礼治”到“法治”慢慢转变的历史。
春秋前期和中期,礼治思潮还占主导地位。
春秋后期,也即子产和孔子生活的时代,“法治”思想开始出现,并且两者发生了第一次论争。
春秋社会末年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面对这一社会现实,主张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大思想家孔子开始了他艰难的维道路程。
首先孔子认为社会出现诸侯兼
并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是因为人民没有再坚持周公时代制定的礼乐文明,尊尊亲亲,伦理道德,君臣有别的冠冕已经别一些有非分之想的认识打破,所以说他极力倡导用礼来规制人民的思想,达到以前的尧舜治世。
然而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思潮也逐渐不需要奴隶制时代的那种纯粹的依靠道德规制就能统领人民的思想了,一向推崇“礼治”的孔子也意识到“法治”的某些作用,因而提出了“德主刑辅”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到了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开始在统治者的重视下逐步强大。
法家思想主张用法律来统治人民,用严刑峻法来规制人民的行为,从这一点来说这不可以不说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的。
但与法家的“重刑主义”针锋相对,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
反对单纯使用暴力,主张依靠道德教化去争取民众,同时为了避免暴政,主张圣君贤臣治国,“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然而韩非仍然继续批判儒家礼治主张,随着秦国在一大批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开始在诸侯国中崭露头角并六合天下,建立秦王朝,儒家思想中就全部落败了。
从阶级层面来说,这显示了新兴地主阶级决不退让的立场;从历史层面来说,它为以后统一政权下建立君主专制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清末礼法之争
清末修律是清朝统治阶级挽救危机、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修订法律的指导思想上 ,统治阶级内部存在较大分歧。
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和以沈家本、杨度为代表的法治派就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这场长达近 1 0年的争论 ,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律的发展方向 ,启动了中国法律由封建化向近代化转型。
鸦片战争后,经过60多年的体认和反思,从清末法制改革发端,中国传统法制受西方近现代法律文明的影响逐渐转型变革,并且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而又充满矛盾的曲折起伏的法制现代化道路。
而“礼法之争”是中国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发端。
因此,重新认识“礼教派”的相关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有很好的启示。
一、礼法之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清朝政府作为封建社会的最后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无奈中,被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所冲垮。
但是,清朝的近代礼法之争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从当时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上看,晚清统治集团倡导新政,主张变革,一方面是自救,另一方面是无奈。
其次,当时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日俄战争给中国造成的伤害和甲午中日海战北洋舰队的失利,迫使晚清统治集团加大政治改革力度,系统学习外国文化和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以夷治夷”而自强之目的。
所谓“礼法之争”,是指保守的“礼教派”和革新的“法理派”围绕修律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制度进行的争论。
一系列的帝国之本主义国家侵略战争在给我国人民带来城中灾难的同时也打破了人民天朝上国的美梦,使一些有志之士开始思考我国的政治制度。
随着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进行,一大批有用的西方法律思想著述开始传入我国,使凯敏的地主阶级认识到法治的重要作用,其中沈家本是其主要的代表人之一,他敏锐的认识到要想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必须进行全新的立法,永兴的法制制度代替腐朽的人治制度,礼治已经不能是以这个世界潮流的发展了。
随着清末修律的进行,我国传统法律思想开始奔溃,换而来之的是应用西方香精的政治法律制度,然而中国毕竟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封建积淀,所以礼治对人民的影响并不能一蹴而就,就是在现在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礼法之争走过的道路并不是两个阶段那么简单,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但的进行着,只是这两个简短的矛盾尤为明显,斗争比较激烈而已,中国的封建社会历代都在礼治与法制的斗争中矛盾着,而统治阶级的最终利益迫使礼治为主,刑律为法治的主要表现形式。
礼法之争对我国社会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礼法之争死我国思想得到较大的发展出现一大批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并为百花争民的局面出现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而且他们的思想在中国人民的思维深处生根发芽,锻造出辉煌的智力成果。
然而也不可否认其中的一些禁锢思想给我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特别是官本位思想使现在仍有一大部分政府官员走向腐败的道路。
经济上,使我国不断改进旧的生产方式,构筑新的社会生产力。
先秦时期的礼法之争逐渐使旧的奴隶制争产方式瓦解,转而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的发展。
这使得我国创造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封建辉煌。
而清末的礼法之争使我国传统的中华法系开始瓦解,有利于人民思想上的解放,符合当今社会民主文明的思想潮流,是社会上的一大进步,然而其不彻底性仍然需要教育不断努力指引新一代走向文明开放的道路。
参考文献:刘新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 刘雅倩先秦礼法之争之现代启示华章.教学探索 2009第11期
李光灿,张国华总主编中国法律思想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8
百度文库礼法之争/view/20a10028cfc789eb172dc8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