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7年,恩格斯在 《共产主义原理》 中指出: “共产主 义革命将不仅是一 个国家的革命,而 将在一切文明国家 里至少在英国、法 国、德国同时发 生”。
理由:
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阶级矛盾尖 锐,易发生革命;
资本的国际化使各国的联系加强,单独 一国的革命易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同 时也会受到国际资本的联合镇压。
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②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
了金融寡头; ③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
瓜分完毕。
帝国主义面临着三大矛盾:
一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是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 盾;
所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至 少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胜利。
(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
共同胜利,并不是说在某一个早上各 国同时胜利,而是说一国胜利后,其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要相继获得胜利。
19世纪80年代,马、恩曾预测,在西 方革命的影响下,东方的资本主义不发 达国家(比如俄国)有可能超越资本主 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其 着眼点是强调“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 助”。
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 就,影响、带动、支持和帮助了一大批社会主 义国家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 继十月革命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20世纪40-70年代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高潮时期, 1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领 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
继社会主义苏联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
老古中德朝罗匈保阿捷越南波蒙
挝巴华意鲜马牙加尔克南斯兰古
人共人志民尼利利巴斯民拉人人
民和民民主亚人亚尼洛主夫民民
民国共主主人民人亚伐共联共共
主 和共义民共民人克和邦和和
共 国和人共和共民共国人国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民和国和共和 民

共国 国和国 共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贡献
⑴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 史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 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推动了世界各国共产党组织 很大发展,鼓舞了世界人民争取进步事业的意志和信 心。 社会主义阵营的强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打 破和削弱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使世界进入两制并 存、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欠发达 国家的矛盾尖锐。人民无路可走。
3、不发达国家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使他们不 能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道路。
4、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虽少,但革命性强,有 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易形成直 接革命的形势。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1)15个国家建立分三种类型: ① 革命斗争(中、越、朝、南、古、老) ② 红军帮助(东欧国家) ③ 苏联塑造(民主德国)
(2)从时间讲: 最长:苏联 1917-1991 74年
(3)垮台方式:
苏联:自己垮台 东欧:外力 东德:被西德买走 南斯拉夫:被肢解 坚持改革:中、朝、古、越、老。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国革命论”
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问题:
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按照马恩的设想首先 在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而是 在经济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
列宁对马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说的突破
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上, 列宁突破了马恩的理论,提出了社会 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 新观点,而且是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 得胜利。
1、列宁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新理论。
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有五大特征: 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
(一) 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
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首次表 述了这个新原理: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 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 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二) 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
到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原理:
三是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 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 矛盾。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2、列宁提出了一个或数国首先胜利的新理论
列宁在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 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政治发 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 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 少数或者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 得胜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 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 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 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 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
列宁关于一国胜 利论的理论,是对马 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 展,它揭示了帝国主 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 命发展的规律性,科 学地回答了经济文化 落后的国家能否率先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 重大问题。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
“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 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 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 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 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 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 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 “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 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 战。
为无产阶级革命
指明了方向。
(二)一国胜利论的内容
在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 革命不能在几个文明国家 同时发生。 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 发生并取得胜利[统治的薄 弱环节]。 革命胜利后,将同资本主义 国家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列宁关于一国胜利论的基本依据: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 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