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四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四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四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形如a*+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同学在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索、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娴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1.列方程,不计算。

〔1〕每支钢笔*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2〕小明有*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3〕修路队*天修2.4千米的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2.我当包公,判一判.〔1〕0.5是方程3*+0.7=1.6解〔2〕方程肯定是等式,等式也肯定是方程〔3〕方程3*+3=27与方程2*+2=18的解相同〔4〕*+2=2+*是方程3.择优录用,选一选〔1〕方程4*-2=10的解是〔〕A.*=2B.*=3C.*=32D.*=48〔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A.654+4*=480B.4*=480-65C.65+*=4804D.〔65+*〕4=480〔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棵,以下方程错误的选项是〔〕A.2*-8=68B.2*=68+8C.68=2*+8〔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A.7B.cC.c+7〔5〕*=1.5不是方程〔〕的解。

A.5*+6*=165B.105-6*=41C.3*-1.8=2.7二、综合训练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2.解决问题,我能行同学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1〕P12第11-12题小瓶容量3=1.5大瓶单价-3.2=1.8此题涌现了两个未知数,怎么办?同学说一说:一个用*表示,另一个用y表示同学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2〕p12第14题同学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12个墨水的价格+1个文件夹价格=25.1〔3〕P12第15题读题理解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三、课堂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四、课堂作业1.P12第9题上面3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4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部分。

这部分内容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方程的过程中。

3. 练习:我给出了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方程的概念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过程和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实际问题解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他们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些相关知识,例如解方程的其他方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开场。

这个问题不仅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要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

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3篇)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1【学习目标】1、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__思考、积极参与的学__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分析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预习】【探索新知】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9千克,付款33元。

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想一想:你能找出题目中的两个数量关系吗?做一做: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这个问题吗?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例题教学】例1、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

50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

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例2、一个两位数,其个位与十位的`数字之和为6,现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产生的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大18,求原来的两位数。

例3、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

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

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为2023元,那么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课堂检测】1、已知甲、乙两数之和为40,甲数的2倍等于乙数的3倍,求甲、乙两数。

可设甲数为x,乙数为y,可得方程组()A、B、C、D、2、已知钢笔每支4元,圆珠笔每支2元,一共买了10支笔,共用去26元,问买钢笔、圆珠笔各多少支?可设买钢笔x 支,圆珠笔y支,可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B、C、D、3、48人去某水利工地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或运土3,应怎样分配挖土和运土的人数,正好能够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4、一个学生有__邮票和外国邮票共325张,__邮票的张数比外国邮票的张数的2倍少2张,这个学生有__邮票和外国邮票各多少张?【课后巩固】1、某人买了60分的邮票和80分的邮票共20张,用去了13元2角,则60分的邮票买了枚,80分的邮票买了枚。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方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案上,我拿起笔,准备为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设计一节关于“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课。

这个话题,对于孩子们来说,既有趣又充满挑战。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

一、教学目标我要让孩子们明白,方程不仅仅是数学里的一个符号,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掌握列方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方程的列法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会以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为例,比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孩子们思考,如何用方程来表示这个问题。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新知我会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比如:问题1:小华有5块糖,他给了小明2块,还剩下几块?问题2:一辆火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3小时后它走了多远?我会引导孩子们,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

比如,对于问题1,我们可以列出方程:52=x,这里的x就是小华剩下的糖的数量。

3.实践应用在孩子们掌握了列方程的方法后,我会让他们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比如:问题3: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班级人数的1/2,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男生?问题4:一个水池容量为120立方米,第一天注水30立方米,第二天注水40立方米,请问还需要注多少立方米的水才能装满水池?这些问题需要孩子们运用方程来求解,我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独立完成。

四、课后作业问题5:小王有10个球,他给了小红3个,请问小王还剩几个球?问题6: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公里,4小时后它走了多远?2.请尝试用方程解决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这就是我为小学五年级孩子们设计的“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包括:认识方程、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

2. 如何指导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 如何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找出等量关系。

4. 案例演示:通过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教师演示如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2. 等量关系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方程解决。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3. 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问题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正确列出方程并求解。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方程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能准确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实际问题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在列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对比教学法:将列方程与算术方法进行对比,突出方程的优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

比如,去超市购物,买东西找零钱;参加活动计算人数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方程。

(引起学生的兴趣)(二)知识讲解1. 先来看一个购物找零的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笔,花了5 元,他给了售货员10 元,请问售货员应该找给他多少钱?-同学们,这个问题用算术方法很容易就能解决,10 - 5 = 5 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5 元。

-那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稍微变一下,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笔和一个本子,一共花了8 元,他给了售货员20 元,请问笔和本子各多少钱?这时候用算术方法就不太好算了,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决。

2. 设笔的价格为x 元,本子的价格为y 元,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x + y = 8 。

但是只有一个方程,我们解不出来,那再想想,假如我们知道笔比本子贵2 元,那又可以列出一个方程:x - y = 2 。

现在有两个方程,就可以解出x 和y 的值了。

-老师:“同学们,能明白怎么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吗?”(与学生互动)-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设未知数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能让方程更容易列出和求解。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草稿纸、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以及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解方程的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节课通过讲解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的方法,以及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了方程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数学教案标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列方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将从基础的等式和不等式开始,然后逐步引入方程的概念,并学习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有两个苹果,你也有两个苹果,那么我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吃掉一个苹果,那么现在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学生仍然可以用算术的方法来解答。

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知道除了算术方法之外,他们还可以用方程来解答这类问题。

(二)讲解新课首先,教师需要解释什么是方程。

方程是一个包含未知数的等式,比如“x + 2 = 5”。

然后,教师需要讲解如何解方程。

解方程就是找出能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x + 2 = 5”,我们可以先从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2,得到“x = 3”。

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更复杂的方程,并讲解如何解这些方程。

例如,教师可以给出方程“2x - 3 = 7”,并解释如何通过加法和除法来解这个方程。

(三)课堂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方程。

这些题目应该包括一些简单的方程,以及一些更复杂的方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方程来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有10元钱,你想买一本价值6元的书,那么你还剩下多少钱?”(四)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用方程来解答。

四、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让学生回家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章第三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第六章第三节“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展开。

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答案。

具体内容包括:1.理解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2.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3.掌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找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2.学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课件、实际问题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0元,他给了店员50元,店员应该找他多少钱?”2.新课讲解:在讲解新课时,我会以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我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求解,从而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4.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图示。

2.一元一次方程的列法。

3.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如下:1.请列出五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通用2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篇1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数(已知)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教学时,首先要复习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让学生明确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如何找等量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单纯根据题意去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线段图的直观感知去分析、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从几个等量关系中甑选出一个一般的关系式去列方程。

尽管如此,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时候还是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大多是直接把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高度比较,而没有和小雁塔高度的2倍去比较。

等量关系犹如解题的拐杖,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分析。

列方程解答完后,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而且检验一定要结合题意,看结果是否符合题意,而不是检验方程本身解得正确与否。

这一点有些学生往往忽视,往往没有检验的习惯,因此正确率不高。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一个数已知,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比较混淆,当练习课出现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列出了()x+()=()的方程,而根本没有去分析一个数已知还是未知,到底应采用什么方法解答。

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一倍数”到底是已知还是未知,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依葫芦画瓢,否则知识在头脑中只是水上浮萍,没有根基。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篇2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教者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

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根据我的经验,详细介绍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面临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会分享我的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如何设置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设置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方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和实物模型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方程计算器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方程的作用。

2. 讲解方程的概念:我会用PPT展示方程的定义,并通过实物模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方程。

3. 讲解设置方程的方法:我会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设置方程,让学生们掌握设置方程的技巧。

4. 讲解解方程的方法:我会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解方程,让学生们掌握解方程的步骤。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独立解决。

6.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方程的定义,设置方程的方法,解方程的步骤,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

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重量是香蕉的两倍,如果苹果的重量是120克,香蕉的重量是多少克?答案:香蕉的重量是60克。

2. 小华买了一些铅笔和橡皮,铅笔的价格是橡皮的两倍,如果铅笔的价格是2元,橡皮的价格是多少元?答案:橡皮的价格是1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我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五年级下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列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变量方程的列法及解法。

2. 多变量方程的列法及解法。

3. 实际问题中方程的列法及解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列法。

3.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实际问题案例。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需要用到方程来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讲解单变量方程和多变量方程的列法及解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方程列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效果。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邀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者,分享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方程的经验。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3. 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支持学生学习数学。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掌握方程的解法,求解方程,得出实际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际问题案例库,用于教学演示和课后练习。

2. 数学软件或工具,如计算器、GeoGebra等,用于辅助解方程和展示解题过程。

3. 白板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和解题过程中的板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引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讲解基本步骤和例题。

2. 第2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3、通过学习,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方程,学习方程究竟有什么用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二、讲授新知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有一位同学他今年的体重是36千克,已知比去年增加了 2.5千克,那么请问他去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用方程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板书)2、自主探索:(1)审题师:先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第一个条件是今年的体重是36千克,第二个条件是比去年增加2.5千克,问题是去年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师:根据这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提问)生:…师:很好,去年的体重师:很好,去年的体重+2.5=+2.5=+2.5=今年的体重。

今年的体重。

(板书)还有其他的等量关系吗?请同学们发散思维,积极思考。

有同学补充吗?生:还可以写成 今年的体重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 =2.5 =2.5 (板书)(板书)(3)列方程并解答师:接下来咱们先根据第一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去年的体重不知道,可以设去年的体重为X 千克。

(板书)设完X 就可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

以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

X X + 2.5=362.5=36(板书)解方程(板书)解方程的时候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号两边同时减去2.52.5,,X=33.5X=33.5(板(板书) 根据第二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今年的体重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2.5=2.5,,怎样列方程呢,又该怎么解?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方程的含义和意义;2.能够运用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已学知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数学实际运用;2.方程的定义和意义。

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变成数学方程;2.如何根据方程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自我介绍,引入教学主题;2.导入常见的实际问题,如苹果被分成小组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请学生思考两个数相加等于多少时,可以使用方程,引导学生体会方程的意义;2.讲解方程的定义和意义;3.引导学生讨论方程的两边要相等,否则就是错误的。

三、练习场景(10分钟)1.老师出题,如“一支笔和纸的总价值是8元,笔的价值是纸的两倍,求笔和纸的价值各是多少元”;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程式。

四、练习实例(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阅读练习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2.学生分组完成练习,交流思考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五、拓展及综合(10分钟)1.学生自行查找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方程;2.教师示范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方程。

六、作业布置(5分钟)1.留下本节课的练习题并口头提示其完成方法;2.老师口头布置下节课的作业。

教学小结: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方程的定义和意义,并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中,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七、教学反思(5分钟)教学过程中,用了多种教学法,如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但本节课,我发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出现了错误,可能是因为对方程的概念和应用不熟悉,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实践环节进行训练。

此外,在实际问题的转化和方程的求解方面,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应当分类指导,差异化教学。

八、教学评价(5分钟)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方程的作用和应用,也更懂得如何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求解。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第五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方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我也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
3.应用题与方程:学会将应用题转化为方程,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4.综合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方程知识。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反思评价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自我评价,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创新思维。
5.增强学生面对问题的勇气和毅力,使其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态度,坚持不懈地寻找解决方案。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掌握设未知数、列方程和解方程的方法,难点在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正确设定未知数,解方程,以及检验答案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列出简单的实际问题方程。

2. 学会使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方程。

2.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难点:1. 能够灵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方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2. 准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解题过程。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复习解方程的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吗?这些问题能否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呢?环节二:新课讲解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并尝试列出方程。

2. 讲解如何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

3. 举例讲解,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解题,并解释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环节三: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列方程和解方程的能力。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布置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导读]初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即使隐蔽一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算术方法解决都不太困难。

相反地,学生会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实际问题写的字太多,太麻烦,会以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一般都会存在的心理障碍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5~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㈠导入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方程,学会了解只含有加、减或乘、除法一步计算的方程。

那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大了!在你今后的学习中,特别是到了中学、大学阶段,会经常用到方程。

在实际生活中,用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很容易地用列方程、解方程的办法解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初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即使隐蔽一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用算术方法解决都不太困难。

相反地,学生会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实际问题写的字太多,太麻烦,会以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一般都会存在的心理障碍。

鉴于此,教师进行这样的学习动员,从今后的数学学习和解决生活问题两个方面阐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对于克服上述心理障碍会起到作用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归纳,掌握方法 1.指导观察,明确题意,列式解答。

⑴出示例7情景图。

师:看画面中你获得那些信息?从“小刚跳高成绩比小军少0.06米”中你知道其中含有什么数量关系吗?小组交流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生答师板书)①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②小军的成绩﹣0.06米=小刚的成绩③小刚的成绩﹢0.06米=小军的成绩师评价: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等量关系式,都符合题意,真了不起!⑵引导学生分析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①列方程。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目标:1.了解何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2.能够识别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的过程及方法。

3.能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教学重难点:1. 程序性知识:如何通过实际问题列方程求解。

2. 概念性知识:掌握方程、未知数等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视频等相关的资料。

2. 学校计算机房、数据采集设备、幻灯片显示器、多媒体素材等教学设备。

3. PPT 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唤起疑问+情境引导+小组合作一、导入1.通过图片或文字等激发学生了解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

2.播放短视频,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场景。

3.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的形式进行求解?二、学习方法1.采用PPT进入学习状态,专注于本课的重点内容,启发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提出疑问。

2.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参与其中,开展场景式小组学习和思考讨论。

三、教学内容部分教学内容1:方程和未知数的概念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习方程和未知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概念讲解,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方程和未知数的含义,并建立好初步的概念框架。

教学内容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具体实际问题,教师需给出相应的范例,让学生在范例中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结合课堂反馈,逐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得出方程式。

四、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老师可设定具体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场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1.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组分析,每组给出解决方案和方法,老师进行引导和确定正确结果。

2.完成小型项目,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

例如,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调查周围居民的日常用水量,并统计数据,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模拟实验。

五、课堂问答及反馈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老师及时及时引导和回答疑问。

2. 通过小组合作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是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用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类方程的解法。

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运用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积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方程,知道什么是方程,能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一步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以前的学习中对数量关系强调不够,学生可能还不能很准确地找到数量关系。

本课的内容只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自主理解并掌握有关方程的解法,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本校“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体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预习内容:1.解方程:X-20=35 X+4=34回忆总结解答简单方程的方法.2.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1)梨树的棵数是桃树棵数的4倍。

(2)大雁塔的高度是小雁塔的高度的2倍少22米。

3.自学课本:第1页例1,回答下列问题(1)列方程关键是什么?(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3)用一个等量关系它们高度之间的相等关系,如何表示出来?(4)你会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吗?试试看。

4.解方程2X-4=8 3X+6=30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谈话: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这两处建筑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1)【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文化古迹与数学的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自学展示:1.小组合作,展示自学成果。

(1)板书学生交流中可能想到的数量关系式: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2)提问:在这个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数量是已知的?哪个数量是要我们去求的?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明确方法,并提示课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运用数量关系直接求出高度,体会顺向思维。

既感受数量关系的价值,又为下面的逆向思维作出对比准备。

三、探究学习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列方程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设未知数,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2.提问:这样的方程,你以前解过没有?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出这个方程吗?交流中明确:首先要应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两边同时加上22,使方程变形为“2x=?”,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继续求解。

要求学生接着例题呈现的第一步继续解出这个方程。

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解方程的完整过程,核对求出的解,并提示学生进行检验,最后让学生写出答句。

3.提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学生列出方程后,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列出的方程,并说说列方程的根据,以及可以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设计意图】经历由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

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先由情境抽象成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实现了学生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四、归纳指导: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你能说说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吗?其中哪些环节很重要?引导学生关注:1)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寻找等量关系,而且一般要找出最容易发现的等量关系;2)分清等量关系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3)解出方程后,要及时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对方程解题步骤的归纳指导使学生在自主探索方程解法的过程中,体会运用转化策略,把两步转化成一步、复杂转化成简单、新知转化成旧知。

五、分层练习1.做练一练:㈠先让学生读题,并设想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㈡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前要出示交流顺序提示:(1)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怎样的方程;(3)是怎样解列出的方程的;(4)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

㈢最后让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

针对学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用算术方法),教师在提出主导意见的基础上要予以肯定。

㈣启发思考: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炼出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解形如ax±b=c方程的一般方法。

2.做练习一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解这些方程时,第一步要怎么做,依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反馈时,要在关注结果是否正确的同时,了解学生是否进行了检验。

3.做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要求说说写出的每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怎样想到写这样的式子的。

4.做练习一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的。

5.练习:(1)解方程3X+2=17 8X-17.3=14.7 7X-4×14=0(2)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应用题A、同学们去植树,六(1)班学生植树83棵,比六(2)班的2倍少25棵。

六(2)班植树多少棵?B、师傅五月份做零件1500个,徒弟做的比师傅的3倍少270个。

徒弟做零件多少个?【设计意图】通过解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明白可以根据自己学习实际和思维习惯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同时训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让学生在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学会合作。

在巩固训练和应用策略阶段采用先部分后整体的练习步骤,进一步深化认识,并在体验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六、学生小结由学生小组选代表汇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教师同时总结,方程是我们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策略,正确地运用方程,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尤其是用算术方法不容易解决的一些问题。

我相信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对方程会有更深的认识,并在以后的学习和运用中进一步学好和用好方程。

【设计意图】在照应课前学习和学生拓展运用的基础上,充分体会方程的思想和价值,把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方程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七、当堂验收完成练习一的第4、5题【设计意图】在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解:设小雁塔高x米。

2x-22=64 (1)找出数量关系式;2x-22+22=64+22 (2)用字母x表示未知量并列方程;2x=86 (3)解出方程;x=43 (4)检验。

答:小雁塔高43 米。

教后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数(已知)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几,求另一个数。

教学注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的全过程。

让学生明确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最为关键的。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反思这一节课,做得好的方面是:一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循序渐进,通过“句——式——方程”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方程解题的基本方法:即找到了等量关系,方程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是练习形式多样,练习有层次。

由简到难,有坡度,但目的只有一样,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些练习能很快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不足的方面是:练习的重点在于找准数量关系式。

课堂上大量提问了学生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并进行了专项训练,但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满足了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应该让中下学生再说说关键句是什么,是根据哪句话找出来的,(让学生找关键句)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