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植物与土壤总复习测试卷带标准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20fcc310661ed9ac51f30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1)(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一、第1节土壤的成分1.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D.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2. 植物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其中由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指()A.土壤中的有机物B.土壤中的水分C.土壤中的无机盐D.土壤中的微生物3. 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是土壤中()A.有机物的含量B.矿物质的含量C.微生物的含量D.空气和水分的含量4. 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
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A.水B.无机盐C.阳光D.温度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某些农田附近通常会有一些池塘,塘底淤积的泥土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于()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三类都不是在“用手搓土壤”实验完毕后,必须要反复冲洗双手的原因是()A.土壤很脏B.土壤很臭C.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D.土壤有毒下列特征不能构建黏土类土壤模型的是()A.矿物质颗粒占土壤固体部分的比例较大B.土壤固体部分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较大C.空气比例显著大于水分比例D.水分比例比空气比例大如图所示是三类土壤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模型,其中通气、透水能力最强的土壤是()A.甲B.乙C.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吸失水关系的是()A. B. C. D.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成熟区、伸长区B.成熟区、分生区C.伸长区、分生区D.根冠、伸长区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关于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根毛区部分表皮细胞向外生长形成根毛B.图中乙成熟区细胞出现液泡,能迅速伸长C.图中丙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D.图中丁位于根尖顶端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土壤中的水分到达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顺序是()①根的导管;②根毛细胞;③茎、叶肉的导管;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⑤叶肉细胞。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自然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89af8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4.png)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长期单一使用化肥会破坏土壤结构,下列不属于使用单一化肥引起的是()A.团粒结构破坏 B.腐殖质得到补充C.土壤容易板结D.土壤容易积水2.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A.树皮B.韧皮部C.木质D.形成层3.一节废电池相当于一颗“炸弹”,一节废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主要是因为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出来造成(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4.水分吸收的主要部分、运输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成熟区、气孔、导管B.根毛、叶脉、气孔C.根毛、导管、气孔D.根毛叶脉、保卫细胞5.下列符合壤土类土壤性状的是( )A.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差B.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好C.通气性能好,保水能力好D.通气性能差,保水能力差6.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只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B.植物的根有吸收和固定的功能C.主根上生出的根,称之为侧根D.直根系上有明显的主根7.小梅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鲜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导管和输导作用B.筛管和输导作用C.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8.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植物的根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B.土壤对植物生长没有作用C.植物的根吸收的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D.根只吸收水9.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变长,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10.按下列百分比配置的土壤中加点水,用手一搓,最容易搓成条状体的是( ) A.砂粒20% 粉砂粒40% 黏粒40%B.砂粒10% 粉砂粒40% 黏粒50%C.砂粒10% 粉砂粒30% 黏粒60%D.砂粒20% 粉砂粒50% 黏粒30%11.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12.做“茎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应选用带叶的枝条,才能观察到红墨水在导管内的运输情况,这是因为()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B.蒸腾作用是茎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C.叶片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由叶片供给的13.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14.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 和土壤 测试卷(有答案)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 和土壤 测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380216bd97f192279e9e0.png)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和土壤 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1、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小饮食店里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会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它们都有毒B.因它们不能分解而破坏了土壤结构C.它们分解后会产生有毒物质D.它们减少了土地使用面积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土壤的组成成分()A.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园 B.小小的砂粒C.多种无机盐 D.一小块碎玻璃3.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A.根细胞不能吸收水分B.根细胞没有叶绿体C.根细胞生活在土壤里照不到阳光D.根细胞吸收不到二氧化碳4.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能离开水,请问植物生长需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A.叶片从空气吸收 B.根从土壤吸收C.植物体自己制造 D.动物提供5.正常土壤结构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水分 B.空气 C.矿物质 D.腐植质6.在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蚕豆叶的下表皮时,蚕豆叶的下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1)细胞不规则,彼此嵌合着(2)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3)细胞内有叶绿体,呈现绿色(4)细胞无色透明(5)细胞之间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A.(1)(4)(5) B.(2)(4)(5)C.(1)(3)(5) D(3)(4)(5)7.下列植物体的根系哪一个与小麦一样同为须根系()A.樟树木 B.小葱 C.桂花树 D.柳树8.同种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下列哪种因素没有直接的关系()A.温度 B.土壤的结构 C.土壤的通气状D.此土壤地下水位的高低程度9.植物体吸水的主要部位是()A.分生区 B.根冠 C.伸长区 D.根毛区10.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
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来历。
()A.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B.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C.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D.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11.植物体运输各种物质的器官是()A.根 B.茎 C.叶 D.果实12.植物体吸收来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下列不是蒸腾作用的目的的是()A.蒸腾作用散发水分能带走大量的热,有效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B.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C.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植物体的根吸水太容易,水分多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13.植物体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根 B.叶 C.茎 D.花14.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A.50% B.80% C.16% D.90%2、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5.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和的生物。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f752c0b4c2e3f5727631e.png)
第4章植物与土壤4.1 土壤的成分(1)A组1.下列工具中最适于观察土壤生物具体形态的是(C)A.显微镜 B.望远镜C.放大镜 D.电子显微镜2.在土壤生物中,不借助观察工具很难观察到的生物是(C)A.植物 B.动物C.微生物 D.三种都是3.下列各种生物中,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D)A.蚯蚓 B.蜈蚣C.蟋蟀 D.兔子4.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C)A. 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B. 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C. 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D. 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5.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它们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的原因是(D)A. 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B. 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C. 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 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6.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6题)(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纱布袋内的泥土是否经过强热处理。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
B组7.下列各项中,在土壤样本观测记录表中不需要...记录的是(C)A. 天气状况B. 土壤温度C. 土壤密度D. 土壤湿度【解析】土壤密度与研究土壤生物的分布没有什么关系,不需要记录。
8.对土壤样本的选取错误..的是(B)A. 在有花卉、农林作物生长的土壤中选取B. 拔掉所有的植物,选取最好的土壤样本C. 调查结束后,应让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D. 选取时最好不要移动原来的植物【解析】土壤选样是观察土壤生物的重要一环,在观察前先进行必要的分工,确定观察地点。
观察结束后,应尽可能地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以保证花卉或农林作物的正常生长。
9.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生物的活动过程中,完成了下列调查表格:(1)请你完成上述调查表格。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18 植被与土壤50题(解析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提分题(全国)专练18 植被与土壤50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8b901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9.png)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高频考点提分必刷题(全国通用)专练18 植被与土壤50题.与自然土壤相比,水稻土().枯枝落叶层增厚B.不含腐殖质.肥力水平上升D.结构更简单.经过熟化,水稻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生的变化表现为().表土层紧实,提供农作物扎根立足条件.母岩层变薄,阻断有机界与无机界联系C在,A错误。
另外比较自然土壤和水稻土的土壤剖面图,可以看出水稻土的剖面结构更复杂,D错误。
故选C。
2.与自然土相比,水稻土的表土层并不紧实,A错误;土壤耕作层即使再深厚,如果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肥沃的土壤也会退化,甚至演变成荒漠化土地,B错误;对比自然土壤剖面,水稻土缺少了淋溶层,而多一个犁底层,推测可能是由于犁底层紧实,提高了蓄水、保水、保肥能力,D正确;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建立起有机界与无机界的联系通道,从而使土壤圈成为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母岩层厚薄对此不产生影响,C 错误。
故选D。
(2023·江苏·模拟预测)板根(见下图),也被称为板状根,是热带雨林高大乔木常见的根部形态,具有支撑、吸收营养、呼吸、改变微环境等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
胸径(又称干径,指乔木主干离地表面胸高处的直径)被认为是板根发生的指标因子,且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
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与其他树木根部相比,板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A.支撑B.吸收营养C.呼吸D.改变微环境4.板根一般生长在较浅的土层中,很少深入到土层深处的主要原因是()A.雨林地区土层薄,根系易在浅层发育B.便于热带雨林高大乔木种群的扩散C.深层土壤板结严重,板根难以深入D.利于发挥其呼吸和吸收养分的功能5.板根改变微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提高土壤温度B.缩短土壤冻结期C.拦截土壤养分D.减少地表水下渗【答案】3.A 4.D 5.C【解析】3.由材料“板根的数量和大小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断,胸径越大,乔木越高大(提示:一般情况下,树高和胸径呈正相关),相应的板根越大、数量越多。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九)(含答案)181411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九)(含答案)181411](https://img.taocdn.com/s3/m/a57d7f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a.png)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九)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关于植物的根尖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冠B.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C.伸长区的细胞停止了分裂,开始迅速伸长D.根尖是根生长和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 农业生产中施肥不当会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3. 无土栽培能获得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从营养液中获得足够的()A.水分和二氧化碳B.水分和有机物C.水分和无机盐D.无机盐和氧气4. 木本植物茎中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A.韧皮部的导管B.韧皮部的筛管C.木质部的筛管D.木质部的导管5.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必须放在光照的环境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若要用乙装置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C.丙装置可用来验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若用丁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丁装置塑料袋上出现的水珠全部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6. 关于叶片的结构与功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表皮细胞无色透明②气孔与光合作用无关③保卫细胞形状大小固定不变④叶脉中有导管⑤叶肉含有大量叶绿体⑥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7. 分析表中数据,小麦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和平均日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分别是( )发育期天数需水总量(米公顷)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A.返青期和抽穗期B.拔节期和返青期C.灌浆期和抽穗期D.灌浆期和拔节期8. 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B.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C.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9. 春去秋来,周而复始,许多植物从一颗小种子开始,到结出累累硕果,让我们看到了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保证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种子内的________将发育为幼苗。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章植物和土壤综合B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章植物和土壤综合B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571763968011ca200912d.png)
科学八年级(下册)测试卷(二十三)第4章植物与土壤(综合卷B)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
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C.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D.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2.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在下列植物的“肥”中,需要量很小,但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无机盐是()A.含氮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D.含铁的无机盐3.下列哪项是由于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造成的()A.移栽后幼苗萎蔫B.施用化肥过多后植物萎蔫C.夏季中午用井水浇灌植物而萎蔫D.地里积水过多,植物发生萎蔫4.土壤中的水分到达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顺序是()①根的导管;②根毛细胞;③茎、叶肉的导管;④根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⑤叶肉细胞。
A.①③④②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②④①③⑤5.将一根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瓶中在阳光下放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剖开,用放大镜可观察到被染红了的结构位于() A.韧皮部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6.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皮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7.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B.植物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C.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D.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8.桐桐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如图所示)。
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相当于保卫细胞()A.吸水膨胀,气孔张开B.吸水膨胀,气孔闭合C.失水萎缩气孔张开D.失水萎缩,气孔闭合9.下列是三类土壤的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模型(如图),仔细分析后回答,其中通气透水能力最强的土壤是()A.甲B.乙C.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10.为研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小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磷元素对水稻生长的影响B.装置细玻璃管的目的是提供氧气,保证根部的呼吸C.实验装置中,对照组是乙,实验组是甲D.乙中的结果是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了很多褐斑1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4章 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a513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c.png)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条件适宜时菠菜叶片中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细胞是()A. 表皮细胞B. 叶肉细胞C. 导管细胞D. 筛管细胞【答案】B【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即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在组成叶片的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表皮细胞、导管、筛管细胞均不含叶绿体因此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其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要多于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所以植物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最强的细胞是叶肉细胞2.下列生物学事实中能支持“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说法的是()A. 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B. 伸长区细胞伸长比较快C. 成熟区密布大量根毛D. 根冠细胞排列不规则【答案】C【解析】A、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A不符合题意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B不符合题意C、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符合题意D、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D不符合题意3.植株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最明显的症状是()A. 植株高大、叶片发黄B. 植株矮小、叶片暗绿C. 植株倒伏、叶片暗绿D. 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答案】D【解析】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使植物的枝叶长得比较繁茂含磷的无机盐能够促进幼苗的发育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含钾的无机盐能够促进淀粉的制造和运输使植物的茎秆长得健壮缺氮时植株弱小叶片发黄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褐色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故选D.4.“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近年来我国在“海水稻”方面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列有关“海水稻”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B. 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C. 主根与侧根无明显区别是直根系D. 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不同【答案】C【解析】解 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胚中只有一片子叶 A正确B.水稻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正确C.主根与侧根无明显区别是须根系 C错误D.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不同 D正确故选 C5.种植下列植物需要施含钾的无机盐较多的是()①白菜②萝卜③马铃薯④苹果⑤红薯⑥芹菜A. ①⑥B. ④②C. ②⑤D. ③⑤【答案】D【解析】解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①白菜、②萝卜、⑥芹菜食用的是叶和茎因此要促进营养生长即茎叶的生长因此需要较多含氮无机盐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④苹果食用的是果实因此要促进多开花结果因此需要较多含磷无机盐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③马铃薯、⑤红薯内含有较多的淀粉因此要促进淀粉的形成因此需要较多含钾无机盐故选 D6.如图所示是被子植物有关器官的结构图.图中标注有错误的是()A.B.C.D.【答案】D【解析】解 A、图示是根的结构图其中生有根毛的一段是成熟区故正确B、图示是花的结构在花的子房中是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故正确C 、图示是叶片的结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正确D、图示是种子的结构图中标注子叶的结构是胚芽.故错误.故选 D.7.图中的箭头表示不同物质的运动方向其中a、b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 c、d可通过叶柄进出叶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 c表示水 d表示有机物B. 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 b表示氧气 a表示二氧化碳C.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 c和d都表示水D. 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 a表示二氧化碳 b表示有机物【答案】A【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光照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 a表示二氧化碳由气孔进入 b表示氧气由气孔释放出来 c表示水通过导管运输 d表示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在黑夜里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a表示氧气 b才表示二氧化碳 d表示能量故选 A8.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含氮、磷、硫的无机盐被称为植物营养的“三要素”B. “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C. “合理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有机物D.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到茎、叶等器官【答案】B【解析】解 A.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被称为植物营养的“三要素” A错误B.“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B正确C.“合理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无机盐 C错误D.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器官 D错误故选 B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植物白天进行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 植物生活的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D. 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与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答案】A【解析】 A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A错误B、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正确C 、植物体所有生活的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呼吸作用 C正确D、蒸腾作用能拉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而无机盐的吸收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有关系蒸腾作用只是促进其运输不能促进其吸收 D正确10.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广口瓶内装有正在萌发的蚕豆种子无色透明玻璃箱内为一盆蚕豆苗(经过暗处理)将密封好的玻璃箱与广口瓶进行连接(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将其放在阳光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蚕豆种子正常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阳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等B. 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增强这是由于玻璃箱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所致C. 利用此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D. 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叶片进行了呼吸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解 A.蚕豆种子正常萌发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A错误B.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蚕豆苗的光合作用会增强这是由于玻璃箱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所致 B正确C.由于没有对照实验利用此装置无法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C错误D.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箱内壁有水珠主要是因为叶片进行了蒸腾作用的结果 D错误故选 B11.如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的某植物叶表皮结构的示意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 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表皮细胞控制B. b为保卫细胞其作用是保护植物体C. 所有植物的叶表皮上 a的数量都相同D. b的形状和大小的改变控制了a的开闭【答案】D【解析】12.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下列不能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是()A. 无机盐B. 水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获得的13.菊花与人相比菊花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A. 器官B. 系统C. 细胞D. 组织【答案】B【解析】14.下图为叶片下表皮上的某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下表皮细胞它们成对存在B. ①靠近②一侧的细胞壁相对其他侧较厚C. ②是张开的气孔③是多个细胞核D. 当叶内水分多时①吸水膨胀②闭合【答案】B【解析】解图中所示①是保卫细胞②是气孔③是叶绿体A.①是保卫细胞它们成对存在 A错误B.①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匀靠近②气孔一侧的细胞壁相对其他侧较厚 B正确C.②是张开的气孔③是叶绿体 C错误D.当叶内水分多时①保卫细胞吸水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②气孔张开 D错误故选 B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叶是植物的主要器官如图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为上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B. 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产生的氧气通过②叶表皮的气孔进出C.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③中的筛管输送到叶参与光合作用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③中的导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D. ④为叶肉细胞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答案】C【解析】A、①为上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有保护作用 A正确B、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所以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产生的氧气通过②气孔进出的 B正确C、根吸收的水分通过③中的导管输送到叶参与光合作用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③中的筛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 C错误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④为叶肉细胞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D正确16.取带叶的芹菜叶柄(甲组)和去叶的芹菜叶柄(乙组)分别插入装有等量水的两只量筒中(如图)放在通风的暗室中一天后两只量筒内液面高度出现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为()A. 甲组叶片多光合作用强B. 甲组叶片多蒸腾作用强C. 乙组叶片少呼吸作用弱D. 乙组叶片少光合作用弱【答案】B【解析】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甲、乙的变量是有、无叶甲芹菜有叶水分除了液面蒸发还可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散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越来越低而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水分主要通过液面蒸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液面变化不明显所以得出结论是甲组叶片多蒸腾作用强 B正确故选 B17.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原因是()A. 保护幼根和根毛B. 减少水分散失C. 提高蒸腾作用D. 保护幼嫩的茎叶【答案】A【解析】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18.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A. 气孔、导管、根毛B. 根毛、气孔、导管C. 根毛、导管、气孔D. 导管、气孔、根毛【答案】C【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rightarrow ④根毛细胞\rightarrow 表皮内的层层细胞\rightarrow ①根内的导管\rightarrow ⑤茎内的导管\rightarrow 叶脉的导管\rightarrow 叶片的导管\rightarrow ②叶肉细胞\rightarrow ③气孔\rightarrow 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19.土壤常被比喻为植物的“母亲” 因为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A. 水B. 无机盐C. 有机物D. 水和无机盐【答案】D【解析】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所以土地常被誉为植物的“母亲” 因为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和无机盐故选 D20.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B. 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C. 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D. 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答案】A【解析】解 A.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根、茎、叶的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给植物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植物的输导组织 A错误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 B正确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C正确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描述的是花生果实图中1麻屋子是由花生子房中的________发育而来花生果实中一般有2~4粒种子这与子房中________的数量有关21.(2)花生种子的胚由图中3、4、5和________组成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其中 ________将来发育成植株中的721.(3)某兴趣小组为研究花生种皮颜色的遗传用紫皮花生做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可判断________是显性性状如果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紫皮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如图3中的________【答案】(1)子房壁, 胚珠【解析】解(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个谜语说的是花生麻屋子是果皮由花生子房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种皮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指的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胚珠发育成种子花生果实中一般有2~4粒种子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有关【答案】(2)子叶, 3胚根【解析】(2)花生种子的胚由图中3是胚根 4是胚轴 5是胚芽和子叶构成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最先突破种皮的部分是3胚根将来发育成植株的根【答案】(3)紫皮, Aa、Aa, A、C【解析】(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用紫皮花生做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杂交后代新出现白色花生因此白皮是隐性性状控制白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紫皮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果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用A、a 表示则子代控制白皮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a 分别来自紫皮的亲代因此亲代紫皮的基因组成为Aa、Aa 因此图解如图所示亲代紫皮产生的精子时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因此精子类型是A或a 即图3中的A、C22.(1)图乙中⑥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来的甲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填序号)22.(2)甲到乙过程中首先是________(填序号)发育成________ 从而能够吸收水分和________【答案】(1)④, ⑤【解析】解(1)乙图中⑥茎和叶是由甲图中④胚芽发育而来黄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萌发时营养由子叶提供【答案】(2)②, 根, 无机盐【解析】(2)种子萌发时②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23.(1)若A表示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 B_1\sim B_5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和C结构分别为________23.(2)稻谷胚乳的外层被称为糊粉层糊粉层中富含B族维生素如果长期食用精细加工的大米会引起________等病症海边滩涂含盐量高“海水稻”不仅能在盐碱地上生长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这说明________ “海水稻”吃起来不咸这主要因为________ 而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________ 因此难以在盐碱地生长23.(3)水稻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和根吸收盐碱地中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______ 根吸收的水分通过由根、茎、叶中的形成的运输管网运送到叶等器官后绝大部分散失到周围环境中水分在水稻体内运输的通道和散失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 23.(4)下图是海水稻花和种子的结构水稻花和种子的主要部分分别是________ 开花后经过________等过程才能发育成稻谷的23.(5)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答案】(1)细胞分化、器官【解析】解(1)图中A、B、C、D分别表示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植物个体其中 B_1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属于保护组织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 B_2细胞壁厚壁起支持作用属于机械组织 B_3有管状的导管和筛管组成因此是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 B_4细胞很小近似正方体细胞壁薄细胞核大排列紧密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_5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a则表示由细胞形成组织的分化过程【答案】(2)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影响(或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水【解析】(2)如果长期食用精细加工的大米缺乏维生素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海边滩涂含盐量高“海水稻”不仅能在盐碱地上生长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这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生物适应一定环境并能影响环境海水稻能生活在盐碱地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还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而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因此难以在盐碱地生长【答案】(3)胚根和成熟区, 导管和气孔【解析】(3)水稻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体内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故水分是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的水分进入植物体内少部分用于植物体进行各种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的水通过蒸腾作用由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答案】(4)雄蕊和雌蕊胚, 传粉和受精【解析】(4)水稻花和种子的主要部分分别是雄蕊和雌蕊、胚开花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等过程才能发育成稻谷的【答案】(5)实验法【解析】(5)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袁隆平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实验法24.(1)萁即豆茎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茎和豆子(图丁中的F)分别由图甲________和图丙________发育而成的24.(2)汁即豆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有机物主要来自图甲中的________ 我们常吃的黄豆芽主要部分指图乙的________24.(3)本市遍种植黄豆黄豆收割后下一届庄稼一般有显著增产效果因为豆科植物上有________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24.(4)小明将一些自身条件完好的菜豆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放在合适的温度下种子没有萌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4.(5)研究人员发现种子在萌发成幼苗(如图丙)并继续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______的无机盐24.(6)取两份适量的干重相等的种子甲组进行风干处理乙组浸水湿润然后分别放入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明显升高的是________组【答案】(1)④, D【解析】解(1)大豆种子萌发时②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①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所以豆茎由④胚芽发育而来图丁中的F种子由图丙中的D胚珠发育而来【答案】(2)⑤, c【解析】(2)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⑤子叶里我们常吃的黄豆芽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乙图中的c【答案】(3)根瘤菌【解析】(3)豆科植物的根上具有根瘤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农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土壤中含氮物质增多因此下一届农作物会增产【答案】(4)缺少空气(氧气)【解析】(4)种子萌发需要氧气小明将菜豆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种子无法接触氧气因此没有萌发【答案】(5)氮、磷、钾【解析】(5)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答案】(6)乙【解析】(6)甲组种子进行风干处理呼吸作用弱释放的热量少乙组种子浸水湿润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因此瓶内温度明显升高。
八年级科学(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f0400659eef8c75fbfb3ab.png)
八年级科学(下)第三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八年级科学(下)第三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共7分,每小题3分)1.①砂粒多,黏粒少②黏粒、砂粒均多③砂粒、黏粒等量④土壤颗粒粗⑤土壤颗粒细⑥土壤质地均匀,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选择是()(A)①④(B)②④()③⑤(D)③⑥2.某地区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良碱性土壤(B)改良酸性土壤()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提高农作物产量3.如右图所示,不久发现本浸没土壤的液面下降,这个实验可证明()(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土壤中含无机盐(D)土壤的密度大于水4.土壤中有蚯蚓和其他小动物在生活能使土壤中的无机物成分增加,原因是()(A)蚯蚓通过呼吸作用排放无机物(B)蚯蚓的排泄物进入土壤()蚯蚓通过松土把地面的无机物带到土壤中(D)蚯蚓能把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生命的起初期,地球上并没有土壤,以下哪种生物的出现使这成为可能()(A)低等植物(B)高等植物()动物(D)真菌6.右图为壤土类土壤组成成分的积分数,如果因为外界影响导致以下变化:空气含量增多,水分含量减少,则说明( )(A)通气性好,保水性好,有利于植物生长(B)通气性好,保水性差,有利于植物生长()通气性好,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D)通气性差,保水性差,不利于植物生长7.小明把一块大理石埋进花园的四五厘米深土壤里,用黑土把石板盖住,上面播下几粒豆科植物,等到秧苗出土、茎蔓吐须时,挖开土层,发现植物的一部分根遇上了石板,洗去土壤后,小明发现大理石—亡有网状的条纹,这可能的原因是( )(A)根在重力作用下使石板受压而形成的(B)受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颗粒的摩擦作用形成的()土壤中小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D)根呼吸时在土壤中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而成的8.学习植物与土壤的内容后,小华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土壤也能种植物吗?如果要实现不用土壤也能种植物,你认为小华应该提供给植物什么物质就可以( )(A)只要水(B)要有空气和水()水和养料(D)只要养料9.玉米和大豆是“亲家”,玉米需要氮肥,大豆的根瘤菌是个小小的氮肥加工厂,它能把氮固定在土壤里,大豆加工的氮主要自( ) (A)人工施肥(B)空气()植物残体(D)细菌10.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可以成为地质学家找矿的好向导,如开浅粉红色花的紫云英,地下可能会找到铀矿;在锦葵丛生的地方,可能有镍矿,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A)植物吸收各种元素时会有选择性(B)可证明植物根吸收矿物质的能力强()土壤中哪些元素多,植物就多吸收一些(D)不同植物从土壤吸收的元素会不同11.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土壤结构②土壤肥力③光照强度④水分状况⑤通气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⑤()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小明的爸爸在对盆栽花卉移盆时,采取移盆植物带土移植的方式,其目的是()(A)能保持根的活性(B)使植物的根得以固定()增强水分的吸收(D)减弱根的呼吸作用1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经根、茎到达叶中,则三者间的细胞液质量分数比较()(A)根>茎>叶(B)根>叶>茎()叶>茎>根(D)叶>根>茎14.把某植物种植在沙质盐碱地,发现植物因发生“烧苗”而死亡,其原因是()(A)植物因吸收过多的无机盐而死亡(B)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此地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死亡(D)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强度过大导致死亡1.池塘中发生“水花”现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最后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其最终的原因是( )(A)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过高(B)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过多()水中的微生物含量过高(D)水生生物因缺少食物而死亡16.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B)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17.小青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人几株插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哪个功能有关( ) (A)导管的输导作用(B)筛管的输导作用()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18.小明为探究植物茎的物质运输,把一植物枝条作环割处理,结果发现该枝条长势不好,其原因是( )(A)导管受损(B)筛管受损()外树皮被破坏(D)木质部受破坏19.茶叶出现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也带了许多褐斑,则说明()(A)缺氮(B)缺磷()缺钾(D)缺镁20.乔木在生长过程中以下哪个结构会使茎变粗变大()(A)外树皮(B)木质部()韧皮部(D)形成层21.植物细胞无时不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排出体外()(A)根部(B)茎部()外树皮(D)气孔22.植物细胞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但细胞却不会破裂,这是与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有关()(A)细胞膜(B)细胞壁()细胞质(D)液泡23.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从气孔中自由进出()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蛋白质④矿物质⑤水蒸气(A)①②(B)①②③()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2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B)存储在细胞中()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2.以下各种措施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B)合理分配水资,发展节水农业()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26.在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章植物和土壤综合A卷(含答案)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四章植物和土壤综合A卷(含答案) -](https://img.taocdn.com/s3/m/b0f83a6b6294dd88d0d26ba9.png)
科学八年级(下册)测试卷(二十二 )第4章植物与土壤(综合卷A)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蚯蚓生活在潮湿土壤中,以有机物为食,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下列关于土壤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是很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B.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C.生物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D.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和有机物2.取两份相同的土壤,将其中的一份加强热。
然后用两只花盆分别装入这两份土壤,再在两份土壤中放入一些相同的植物枯叶,种上相同的植物,每天浇适量的水,再用塑料膜将其覆盖好,观察比较两株植物的生长情况。
该实验研究的是什么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A.土壤温度 B.土壤中的腐殖质C.土壤中的微生物、小动物D.土壤的水分3.右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洋葱根尖纵切图,该图缺少的根尖结构以及要想看到这一结构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A.根毛区;向下移动装片B.根毛区;向上移动装片C.伸长区;向下移动装片D.伸长区;向下移动装片4.如图是水从土壤进入根毛细胞的示意图,此时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的浓度相比()A.偏大B.偏小C.相等D.不确定5.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
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A.甲B.乙C.丙D.丁6.在千岛湖以前的农村经常有人开采“松脂油”,常会看到人们将松树皮割破后在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树皮内流出的液体。
那么,这些流出液体的主要成分和运输结构分别是()A.有机物,筛管B.无机物,导管C.有机物,导管D.无机物,筛管7.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8.下列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肆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C.焚烧作物秸秆后土壤无需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9.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同的生理活动,其中③表示的是()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0.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皮中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A.木质部B.韧皮部C.外树皮D.形成层11.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如图)()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④D.③和④12.小华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以及答案(II)卷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单元测试以及答案(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75490ea6172ded630b1cb6d9.png)
2019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以及答案(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樟树是温岭市的市树,下列关于樟树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种子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导管→根D.水的运输:根尖→根中导管→茎中筛管→叶脉→气孔2 . 某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3 . 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4 . 学习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后,小明回家利用马铃薯进行了家庭趣味实验,他将两片相同大小的甲、乙马铃薯块分别放在一杯食盐水和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擦干进行观察,对于本实验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甲失水,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B.甲变硬,因为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C.乙失水,因为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D.乙变硬,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5 .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6 . 邻家枣树长的很茂盛,但结枣很少,农技师将树皮环隔了半周,第二年,枣树上结满果实,关于其中的奥秘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隔断了树皮中的导管B.割断了树皮中的筛管C.割断了树皮中的形成层D.割断了树皮中的导管和筛管7 . 移栽大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园林师傅们常给树挂“营养液吊瓶”,为了使营养液迅速输送到植物体各处,输液管的针头对应插入到树干的A.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C.机械组织D.营养组织8 .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9 . 下列选项中,依次属于细胞、组织、器官的是A.受精卵、血液、肌腱B.香菇、茎、种子C.小肠、肌腱、上皮细胞D.衣藻、肌腱、心脏10 . 根据如图所示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图中AB段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该曲线表示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B.如果图中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在肾单位各个结构中含氮废物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则AB段是出球小动脉C.如果图中纵坐标表示萝卜的总质量,则AB段可以表示将萝卜放入清水的过程D.如果图中AB段表示某人出现炎症,则纵坐标可以是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变化11 . 某科学研究小组把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于太空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培养若干天后,植物根、茎生长的方向是()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B.根向下生长、茎向下生长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D.根和茎都水平方向生12 . 下列关于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B.玉米种子萌发时幼苗的早期营养主要来自于子叶C.移栽幼苗时,一般要带土移栽,这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D.被子植物受精作用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壁发育成果实13 . 水稻是我们舟山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检测题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c0f88571fe910ef12df8b5.png)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检测题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1、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 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3、“落叶归根”,植物的枯叶落入泥土,也成为土壤的一部分,它属于()A、有机物B、无机盐C、土壤生物D、矿物质4.小明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分状况有关.5.生长在沙漠地区的植物,其根系的特点一般是( )A.根的数量少而短B.根的数量少而长C.根的数量多而短D.根的数量多而长6.植物都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是因为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质量分数,以下原理与之不同的是()A.小明一连几天用洗过咸水鱼的水浇花,不久后发现该花枯萎死亡。
B.夏天人们凉拌菜瓜时,盘子的底部会有大量的水出来。
C.利用高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能防腐杀菌。
D.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7.植物的根没有从土壤中吸收的是()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氧气8.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毛是由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C.衰老的根毛不断脱离,新的根毛不断产生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表面积9.如果植株生长得特别矮小,且叶片呈暗绿色,甚至红色,是由于体内缺少哪种无机盐()A.氮B.磷C.钾D.铁10.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途径是()A、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B、土壤溶液里的水分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C、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D、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11.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A.树皮B.维管束C.形成层D.髓12、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A、木质部B、树皮C、韧皮部D、形成层13、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茎不能加粗生长,乔木却可以生长得又粗又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0e19e7fd5360cba1adbf4.png)
第4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A. 保卫细胞B. 气孔C. 叶片D. 根毛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B.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C. 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D. 土壤中腐殖质占固体局部的95%3.如下图,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D)4.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子,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
然后分别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C)A. 细胞核B. 细胞壁C. 液泡D. 叶绿体5.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后,你认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C)A. 根尖的根毛区能吸收水和无机盐B. 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能分裂C. 根的导管能运输有机物D. 移栽植物要注意保护幼根和根毛6.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培养液中有(A)A.无机盐 B.水C.维生素 D.有机物7.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A)A. 根毛、导管、气孔B. 气孔、筛管、根毛C. 根毛、筛管、气孔D. 气孔、导管、根毛8.以下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C)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9.不同作物缺少无机盐种类不同,表现出不同病症: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D) A.氮、磷、钾 B.钾、磷、氮C.磷、氮、钾 D.氮、钾、磷10.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枯燥的旱地上生长,假设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那么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
以下土壤中,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C)【解析】玉米适宜在枯燥的旱地上生长,那么排除B,而A水分太少,不适宜。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和土壤 测试卷
![八(下)期末复习第三章 植物和土壤 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5271aa183d049649b66585e.png)
31.(1)什么样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壤土类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a相同;不同性质的土壤;植株的大小;植株个体状态;阳光;水分;土壤的多少;相同b控制土壤中砂粒、腐殖质的比例d怎么样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A.根B.茎.叶D.果实
12.植物体吸收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下列不是蒸腾作用的目的的是()
A.蒸腾作用散发水分能带走大量的热,有效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植物体的根吸水太容易,水分多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13.植物体制造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分生区B.根冠.伸长区D.根毛区
10.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历。()
A.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
B.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
D.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
11.植物体运输各种物质的器官是()
28.叶片表面的气孔大部分分布于叶片的,气孔是由两个细
胞围成的小孔。
29.土壤资的最大威胁自于对它的和。
30.由于几千年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很严重,每年被冲刷走的元素相当于流失4000万吨的化肥。
三、实验设计、探究题(共14分)
3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基本条,土壤性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那么怎么样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请你一起探究。
A.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园B.小小的砂粒
.多种无机盐D.一小块碎玻璃
浙教版-有答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浙江省某校)(有答案)
![浙教版-有答案-八年级下册《第4章_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浙江省某校)(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714a4f01dc281e43af001.png)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卷(浙江省某校)一、选择题1. 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
这是因为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2. 新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理是()A.不让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温度3. 威海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4. 清晨,没有晒干的种子堆有时会有雾气,使水蒸发的热量来自()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阳光照射5.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那一侧6. 如图是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其中哪一幅图能表示实验结果()A. B.C. D.7. 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四部分。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分生区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变长,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8. 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A.氮肥B.磷肥C.钾肥D.氮肥和钾肥9. 雪灾过后,有些植物相继被冻死;对这种现象有多种解释。
你认为其中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植物叶片被雪覆盖后,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停止﹣﹣植物“饿死”B.温度太低植物叶片的气孔全部关闭﹣﹣植物“闷死”C.植物因吸收不到液态水﹣﹣植物“渴死”D.细胞液结冰后体积增大,导致细胞膜破裂﹣﹣植物“撑死”10.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11. 我们剥桔子时,发现其皮和肉之间有许多网络状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的主要作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输导作用12. 绿色开花植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有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列情况有可能存在的是()①植物只进行蒸腾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②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③叶肉组织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④茎的木质部只运输水分,不运输无机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3. 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14. 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B.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15. 某农科院在进行大白菜丰产实验时,种出的大白菜每棵都重约4kg,请问大白菜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土壤中的无机盐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C.土壤中的有机物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6. 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A.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B.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降低蒸腾作用C.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D.把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利于种子萌发17. 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与土壤总复习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分):1、关于土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土壤是由矿物质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B.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有机质组成C. 在固体部分中矿物质颗粒占95%D.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2、黄山风景秀丽,近年来却因有人随意乱扔塑料袋而面目全非,塑料对环境的危害主要在于()A. 破坏土壤结构B. 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C. 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D. 燃烧时造成大气污染3、移栽植物幼苗时要剪去枝条上的部分叶片,其主要原因是()A. 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B.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消耗C.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 减少水分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4、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一圈,一段时期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A. 没有变化,正常生活B. 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C. 死亡D. 伤口下方形成环形瘤状物这说明()A. 有机物是通过树皮里的导管运输的B. 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里的导管运输的C. 有机物是通过树皮里的筛管运输的D. 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运输的5、不同作物缺少不同无机盐,表现不同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①硼②钾③磷④氮A. ①③④②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③6、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拨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A. 木质部发达B. 韧皮部发达C. 树皮较厚D. 韧皮纤维较多7、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到达树冠的每一片树叶,这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A. 蒸腾作用B. 光合作用C. 吸水作用D. 呼吸作用8、阳光下,一棵柳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9、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A.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C. 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10、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主要原因是()A. 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B. 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D. 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蒸气多11、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B.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D. 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12、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A. 土壤→根毛→导管→叶脉→气孔→大气B. 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13、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
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右边将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 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B. 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的缘故C. 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D. 两边树枝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14、淡水中出现“水华”、海水中出现“赤潮”的主要原因是()A 水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 B. 水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和镁元素C. 水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和磷元素D. 水中含有大量的锌元素和磷元素15、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有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繁衍的生长需要()A. 水分B. 空气C. 大风D. 矿物质元素16、观察一段树木的横切面,在一个年轮中靠内层的木材()A. 颜色较深,质地疏松B. 颜色较浅,质地疏松C. 颜色较浅,质地致密D. 颜色较深,质地致密17、下列哪项是由于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造成的()A. 移栽后幼苗萎蔫B. 施用化肥过多后植物萎蔫C. 夏季中午用井水浇灌植物而萎蔫D. 地里积水过多,植物发生萎蔫18、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A. 用未经处理的屠宰场污水灌溉农田B. 把桔秆埋入田中任其腐烂C. 在田中过多施用氮肥和磷肥D. 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填埋在土攘中19、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A. 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B. 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C. 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D. 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20、①砂粒多,黏粒少②砂粒、黏粒均多③砂粒、黏粒等量④土壤颗粒较粗⑤土壤颗粒较细⑥土壤质地均匀。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选择是()A. ①④B. ②④C. ③⑤D. ③⑥二、填空题(第30、31题0.5分/空,其余1分/空,共42分):21、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其中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而是由死亡的生物残体等分解转化形成的,越多,土壤越肥沃。
22、糖拌番茄会出现许多水,这是因为番茄外面糖溶液的浓度番茄细胞液的浓度,于是细胞水。
发蔫的青菜泡在水里后又会硬挺起来,是因为青菜细胞液的浓度清水,细胞水的缘故。
23、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这是由于茎中细胞能分裂增生,分裂产生的细胞向内发育成,向外发育成;而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24、有人说,森林是地球的肺,它通过植物的,吸收大量的,释放大量的,所释放的除了供自身需要外,还供给人和动物进行。
它还通过作用,调节空气湿度,维持生态平衡。
25、剪取带叶的茎,浸在红墨水中,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把茎横切,肉眼可见被染红了。
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只有被染红了,这一实验说明了26、植物茎的正常形态各不相同,我们看到道路旁的梧桐树是茎,农民在地里种植的甘薯是茎,牵牛花和四季豆是茎,葡萄和丝瓜是茎。
27、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这是因为树木的作用,提高了空气的。
降低了大气的28、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和。
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很多,如工业生产中排入的、,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29、取天竺葵的枝条,分别用石蜡封住木质和韧皮部,放在强光下(温度较高),结果封住木枝部的枝条过一段时间后萎蔫了,而封住韧皮部的枝条仍呈鲜活状态。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30、据图回答:(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的运输到叶。
(2)图中“2”表示叶片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用来进行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通过茎韧皮部中的运输到根。
(4)图中的“4”表示叶片通过气孔将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释放到大气中。
31、下表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和治理面积统计表的有关问题,(我国陆地面积约为877万平方千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表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至1 990 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不断减少,加剧。
(3)20 世纪80 年代初,水土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而1990年已上升到%,说明取得了一定成就。
(4)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除上述之外,还有。
为了防止生态破坏,我国正在加快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业。
三、实验分析、探究题(38分):32、(6分)下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图,据图回答:(l)写出图中A、D代表的结构名称:A:_ _ _ _ D:(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填字母)。
(3)图中C是,内含。
(4)在茎中,对茎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33、(5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夏日中午阳光过强或植物体内缺水时,叶片气孔往往处于图状态,因为此时,限制了水分的散失,即减弱了植物的。
(2)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组成,它是进出叶片的门户。
(3)下表为科研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叶的上、下表皮中气孔数(每平方毫米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上表可见,一般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有利吗?为什么?②水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的上、下表皮气孔数,这是植物对的一种适应。
34、(10分)下面是根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根尖从上到下依次是:①,作用。
②,该区中的细胞体积,能较快生长,因而能使,是根长长的主要原因。
③,具有,属于组织,是根能够不断生长的根本原因。
④,细胞排列疏松,具有作用。
35、(4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安排,还检测了实验结果,请你替他找出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处,并加以纠正:用小刀把白菜叶柄切成小条,用吸水纸吸干外表的液体。
任取两份白菜叶柄,用天平称取质量后分别放入小烧杯(1)和(2),向小烧杯中分别注入清水(l)和浓盐水(2),20分钟后取出叶柄,称出它们的质量。
结果如下表:结论:白菜叶柄在盐水中吸盐,在清水中吸水均增大质量。
正确的实验设计:(l)(2)叶柄初始质量(g)叶柄处理后质量(g)(1)清水7 10(2)浓盐水10 11)请你预测正确的实验结果是(4)通过此实验,请说明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36、(8分)晴天的上午,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于观察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1)此装置是否正确?,原因是(2)将实验改良后不久塑料袋壁上出现,原因是(3)下午打开口袋,迅速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袋中,木条复燃了,说明袋内较丰富,这时由于的缘故。
(4)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就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支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较丰富,这是的结果。
37、(5分)(2002年嘉兴市)用以下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某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
在温度、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1)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目的是。
(2)该实验装置中,锥形瓶上没有刻度,较为准确计量枝条每小时失水质量的方法是(3)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应比较哪两组数据?(4)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表:不同条件下的失水情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是矿物质,且占固体部分的95%。
2、A 因塑料袋很难被微生物分解,埋入土中会破坏土壤结构。
3、B 在移栽幼苗时往往植物的根尖受到损伤,吸水能力下降,所以必须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否则植物会因大量失水而萎蔫,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故移栽时要剪去枝条上的部分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