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2章 供求理论
![第2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53fe81afad6195f312ba6d5.png)
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自身价格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 ④消费者的偏好 ⑤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的表示方式
需求函数
完整的需求函数为:Qd =f(P ,I ,Pxy ,Pf ,
E,……)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需求就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 其自身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需求函数为 Qd =f(P) 需求函数可以为逆函数,即P=f -1 (Q d ) 如果是线性的,则Q d =a-bP,其中 a,b>0, 其中,a为自发消费,即与P无关的消费;bP为 引致消费,即由P下降或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变化。
弧弹性与点弹性
弧弹性:两点之间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公式与计算 ΔY/Y ΔY X E = ———— 或 = — × — ΔX/X Y ΔX 点弹性:当两点之间的变化趋向于无穷小时 点弹性公式与计算 dY/Y dY X E = —— 或 = —×— dX/X dX Y 注意:点弹性和弧弹性的本质是一样的
需求表
即,仅考虑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需求表。 这个需求数量既可以是个别需求量,也可 以是市场需求量。
价格 数量 5元 9 单位 4元 10 单位 3元 2元 1元
12 15 20 单位 单位 单位
需求曲线
用几何图形表示的 价格与需求数量之 间关系,就是需求曲 线。 当需求曲线即使正 好是一条直线时, 也总是这样称呼它。
Chapter 2 供求理论
“你可以将一只鹦鹉训练成经济 学家,因为它所需要学习的只有两 个词:供给与需求。” —— Paul Samuelson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二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9305a25482fb4daa58d4b74.png)
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化:由非该商品价格因素所引起的对其供给数量的 变化。
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例
下列事件对产品A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A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A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 了 (3)生产A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预计产品A的价格会下降
价格
通过价格引导
市场 机制
经济主体的行为 来实现资源配置 的一种机制
供给
需求
竞争 资源配置
市场 价格
市场出清价
供给价格 保留价格 成交价格
保留价格
需求价格
价格功能
信号
激励
分配
参考读物:经济学中的价格 比价和价格水平、 产品和要素价格、名义和实际价格
第二章供求分析和弹性分析
本讲要点
需求及需求的决定因素
= – 20),则需求弹性为:
20 15 Ed 1.5 5 40
4、 Ed 的计算:弧弹性、点弹 性和几何弹性
(1)弧弹性
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适用:只须知道两点就可以求狐弹性系数, 而不必知两点间的具体形状
●弧弹性公式
Q P Q P1 P2 Q P1 P2 Ed (Q1 Q2 ) 2 ( P1 P2 ) 2 Q1 Q2 P P Q1 Q2
2、分类
个人需求:指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对某种 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个人需求的加总求和。
3、表达形式(3种)
(1)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定义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也包括个人需求表与市场需 求表
需求量(单位数)
第2章 供求理论
![第2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8fe28b1c77da26925c5b04d.png)
) Q d f (T , I , P, P i , E ,
(二)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向左或向右水平移动。
Q d f (T , I , P , Pi , E,)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成本与生产技术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自 然 条 件 影响因素与 供 给 量 的 关 系
供给函数
• 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用来表 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函数。
) Q s f ( P, P i , Pj , a, E,
需求量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变动率
(二)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1、含义和计算方法 •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 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 ,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 假定需求函数为Q=f(P),则需求弧弹性的公 式为:
Q Q P Q ed P P Q P
(二)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 个人供给:是指单个生产者(厂商)在某一特定 时间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 的某种商品的相应数量。
• 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 内,生产某种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厂商)在各种 可能价格下原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总数量。
供 给 与 供 给 表
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 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 供出售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1) ed>1,需求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 如:别墅、豪华汽车、航空旅行
P A B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b0eb5f016fc700aba68fc22.png)
第二章供求理论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二、均衡价格和供求定理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四、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五、其他几种常见的价格弹性六、蛛网理论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一)需求定理1、需求的理解需求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家庭收入(Money)、个人偏好(Favour)、时间因素(Time)等等。
PPMFQf)T,,,(,,dr3、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PD0 Q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既影响需求量,也影响需求。
但在经济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定理1、供给的理解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影响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生产成本(Cost of production),自然条件(Nature)和时间因素(Time)等等。
第二章供求理论
![第二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ccf97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第⼆章供求理论第⼆章供求理论本章基本要求:掌握需求理论与供给理论;掌握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掌握市场均衡理论;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含义、影响因素与应⽤。
第⼀节需求理论⼀、需求(demand,D)(⼀)定义:需求是指在⼀定时期内,在每种可能的价格⽔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必须明确以下⼏点:1.必须指定“在⼀定时期内”,否则⽆法刻画需求。
2.“每种可能的价格⽔平”叫做需求价格。
3.愿意购买⽽且有能⼒购买,才能构成需求;有意愿购买但没有能⼒购买,不能构成需求。
4.每个价格所对应的购买数量叫做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Q d)(⼆)需求的刻画(描述)⽅法1.表格法——需求表(demand schedule)2.图形法——需求曲线(demand curve)3.模型法——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1.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表2.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曲线3.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对需求较为规范的描述⽅法。
其中,需求价格(P)是⾃变量,需求量(Q d)是因变量。
即需求量随着需求价格的变动⽽变动。
举个例⼦,需求函数可以写为:Q d =f(p)= a - bP⼀个⾄关重要的问题思考:既然P是⾃变量,为什么在需求曲线所在的直⾓坐标系上却位于纵轴上?⽽Q是因变量,却位于横轴上?因为整个微观经济学就是⼀部价格经济学,我们把价格放在纵轴上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并使它在图形上更加直观。
(三)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通常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通常上升,需求量是关于价格的⼀个减函数。
(⼀)收⼊或财富1.对正常品⽽⾔,收⼊或财富⽔平升⾼,需求增加,反之则相反。
2.对劣等品⽽⾔,收⼊或财富⽔平升⾼,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
(⼆)相关产品或劳务的价格相关产品或劳务是指两种:互补品(complements),替代品(substitutes)。
经济学基础第2章 供求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2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ff14a0f866fb84ae45c8d98.png)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这个 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 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 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 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 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 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 卖不出去。 想一想???
第二章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其核心问题
是价格决定问题。本章研究供求均衡与价格决定、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及弹性理论应用问题。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弹性理论
本章知识小结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和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一、需求和需求曲线
(一)需求表
需求表:是描述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商品在不同价格水 平下所形成的需求数量的一个列表,既可反应个 人需求,也可以反应市场需求。
一、需求和需求曲线
(二)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 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函数(The demand function) 是指需求量和其影响因 素的关系。需求函数可用下式表示: Q=f(P、Pr、M、F、t……) Q=f(P)
(一)案例导入
洛阳纸贵
一、需求和需求曲线
(一)需求的定义 需求(Demand)是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在 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 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即有能力购买。只具备一个条件,愿 意购买无支付能力或有支付能力但不愿购买,都不是需求。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218230e03d8ce2f00662398.png)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的上升既可能增加也可能抑制消费 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
正常品:需求量随收入同向变动的产品。 低档品:需求量随收入反向变动的产品。
相关商品
替代品:具有相同或类似使用功能,可以互相替代用 以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的商品。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会 随其替代品价格同向变动。 互补品:必须共同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某一需求的商 品。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会随其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动。
价格 3 4 5 6 供给量 200 400 600 800
3、供给曲线
在P-Q坐标系中用曲线表示的供给函数。 对应 Qs f P 的供给曲线
P
5 4 3
Qs P
O
200 400
600
Q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变动
Shift in the Supply Curve: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该 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 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 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 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 求曲线2、需求的变动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2 1.5
D1
D2
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 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 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 需求数量的变动。
2.生产中相 关品的价格
3.技术状况 4.预期价格
互补品
Pr增加
T增加 Pe减少 F增加
Pr减少
T减少 Pe增加 F或少
5.行业中厂商数量
§2.3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 的状态。 市场均衡: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市场上供给的力量和需求的力量达 到平衡,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和生产者的供给数量相等。亦即,消费 者可以买到他们想买的所有商品,同时生产者可以卖出他们想卖的 所有商品。亦谓,市场出清。
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二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55e6d0690c69ec3d5bb75e2.png)
曾金盾
1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理论
2
第一节
需求曲线
3
一、需求
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 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 注意两个概念: 需求价格(P)、需求数量(Q)
4
二、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P ,Q ;P ,Q 。 需求定理有三种表述方法:需求表、 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P
S S´
P1
P0 O
Q0 Q1 Q2
Q
20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21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 与市场需求量完全相等时的价格。
P Pe O D E S
Qe
Q
22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形成是由供求双方在 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实际价格 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 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 场出清。
25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26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结论: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P
D3
P2 P1 P3
D1
D2 E2 E1
S
E3
O
Q3 Q1 Q2
Q
27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结论: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 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47
P1 P2
A C B
O Q1 Q2
(2)ed<1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91be27482fb4daa58d4bca.png)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3
P
P1 P2
d1 d0
Q1 Q2 Q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4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价格, 价格 严格说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偏好 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预期 完整的需求函数表示为 Qd=f(P, T, Y, Ps ,Pc,Pe)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5
供给定律
当其他条件(技术、生产要素、 当其他条件(技术、生产要素、其他商 品价格等)不变时, 品价格等)不变时,商品的价格上升会 使供给量增加。 使供给量增加。因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 倾斜。 倾斜。 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与供给数量之间的 关系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6
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商品价格的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商品价格的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表现 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其他条件变化后,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其他条件变化后,引 起的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 起的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个供给曲线 的移动。 的移动。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18
政府税收的增加会使
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供给曲线向右下放移动; 供给曲线向右下放移动; 供给曲线变得陡直; 供给曲线变得陡直; 供给曲线变得平坦。 供给曲线变得平坦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19
判断题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说明消费者愿意在更高 的价格上购买更多的产品。 的价格上购买更多的产品。 X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 商品的价格下降,说 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Y商品的价格下降 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 商品的价格下降, 明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汽车价格下降会使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 垂直的供给曲线说明生产者的产量为零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互补品的需求也将上 升。
第2章供求理论
![第2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bba8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6.png)
供求结构调整与优化
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供求结构 的调整与优化,提高资源配 置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 小,而奢侈品的需求弹性 较大。
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生活 必需品的支出占比较大, 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对 于高收入者而言,奢侈品 和高端商品的支出占比较 大,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大 。
02
供给分析
生产者行为与供给决策
利润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 益来决定生产量。
第2章供求理论
汇报人:XX
目 录
• 供求理论基本概念 • 供给分析 • 需求分析 • 市场均衡与价格变动 • 弹性在供求理论中应用 • 供求理论在政策制定中作用
01
供求理论基本概念
供给与需求定义
供给
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 或劳务的数量。
价格与供给量关系
价格上升,生产者愿意增加供给量;价格下降,生产 者愿意减少供给量。
生产计划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预期价格变化,生产者会调整生产计 划,包括改变生产要素投入、调整生产规模等。
成本对供给影响
成本类型
01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供给决策有不同影响。固定成本不随产
量变化,而变动成本随产量变化。
边际成本
02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增量。生产者在边
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曲线
03
长期和短期成本曲线形状不同,影响生产者在不同时间范围内
的供给决策。
技术进步与供给变化
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二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ba2f22d5901020207409c74.png)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案例:房价上涨与彩电价格下降。
P P P1 P0 E0 S0 E1 S1 P0 P1 E0 E1 D0 S0 S1
D1 D0 0 Q0 Q1 Q
D1 Q
0
Q0
Q1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变动
增加 减少 不变 不变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供给变动
不变 不变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
s
其中,c、d为常数,且c,d>0。
4、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 1 )供给表: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供给 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 2 )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 不同价格—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 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4、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P A • 0 B •
C •
D •
Q
供给曲线的特征: 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其斜率为正值。表 示商品的价格和供 给量之间成同方向 变化。
均衡价格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不定 不定 上升 下降
均衡产量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不定 不定
(三)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4、供求规律或供求定理
1)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 变动; 2)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 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四、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
(一)价格控制---包括最高价格(限制价格) 与最低价格(支持价格)。
(二)市场供给
2、市场供给是单个供给的加总 Qsx=Σqsix
其中, Qsx表示X商品的市场供给, qsix表示 第i个生产厂商对X商品的需求。
3、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
除了影响单个供给的因素外,还有行 业内厂商的数量、市场的竞争程度。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02ce02a0722192e4536f64c.png)
需求曲线的特征:
D L K J I H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它的斜率为负, 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 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Law of demand
O
10 12 14 16 18
Q(吨)
图2-2 某地区鸡蛋的市场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
§2.1 需求 demand
2.1.4 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1)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价格之间相 互关系的函数即需求函数。 价格—数量 价格 需求量 (元/斤)(斤/月) 组合 Qd f ( P)
Qd = 24 - 2P
h i j k l
3 4 5 6 7
18 16 14 12 10
微观经济学
§2.1 需求 demand
P 7 6 5 4 3
6
7
18
22
§2.2 供给 supply
2.2.4 供给函数。Input prices 第二,生产技术水平。 Technology
第三,相关商品价格。 Price of related goods
第四,政府政策。Government policy 第五,生产者预期。 Expectations Qs = f ( P, M, V, Pi, G, E )
微观经济学
§ 2.3 供求均衡
2.3.2 均衡的变动
P D0 D1 S0 E1
S1
如果供求同时增加,均衡数量 将会增加,但是均衡价格的变 化方向不确定。
P0
E0
O
Q0
Q1
Q
图2-12-c 供求同时增加对均衡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
§ 2.3 供求均衡
2.3.2 均衡的变动
第二章 供求理论
![第二章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85a34e15ef7ba0d4a733bdd.png)
五、需求曲线的移动
1、 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沿曲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所 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表现为:在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 动。
是个量变动。
2.1 2.2 2.3 2.4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市场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 需求(Demand)
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市场 上消费者在每一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 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也就是有购买的欲望。 第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也就是购买能力,两者缺一 不可。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 均衡价格决定
1.均衡价格的定义
均衡价格:是指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或者说: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 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点:一种商品市场出现均衡时,市场需求曲线和市 场供给曲线的交点。
2.均衡价格的表述
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曲线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
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移。 是一组量变动。
供给的变化
P
供给增加,S向右方移动;
供给பைடு நூலகம்少,S向左方移动。
A
B
Q
对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分 例:某商品的价格为15元时,他的提供量是 30件,价格为20元时,他的提供量是50 件。 某商品的价格是15元,生产者愿意的 提供量是30件,由于引进先进的生产线, 生产者在价格为15元时愿意提供的商品数 量为60件。 分析以上两种情况。
经济学供求理论
![经济学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f4f2bb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a.png)
经济学供求理论第二章供求理论需求供给供求均衡与市场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1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势力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家使用最多的两个词汇。
供给和需求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两种势力。
现代微观经济学是关于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的学科。
第二章供求理论市场买者决定需求(demand)卖者决定供给(upply)第二章供求理论供给和需求的角色(roleofdemandandupply)问题:为什么汽油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为什么黄金的价格剧烈的波动为什么职业球星比一般的水管工人工资高为什么北京的房价高于上海分析上述问题都可以从供求的分析中找到答案。
第二章供求理论2-1需求、需求表一种商品的需求量(quantityofdemand)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表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的表格。
价格$0.000.501.001.502.002.503.00数量121086420第二章供求理论2-1需求曲线冰淇淋筒的价格$3.002.502.001.501.000.5001价格$0.000.501.001.502.002.503.00数量12108642023456789101112第二章供求理论冰淇淋筒的数量62-1CeteriParibuCeteriparibu是一个拉丁成语意思是除了所研究的变量外所有的变量都假定不变。
Ceteriparibu的字面意思是“其余情况相同”。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较低的价格意味着较大的需求量!第二章供求理论2-1需求法则、市场需求需求法则阐述了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市场需求是指对于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单个需求的总和。
用图表示,单个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的加总就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章供求理论2-1需求(demand)(a)16141210价8格64200246购买者A需求量8价16141210842002468购买者B需求1012格6(b)(c)16141210价8格642002468101214161820市场需求量9量个别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第二章供求理论2-1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的价格喜好预期购买者人数第二章供求理论102-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3be65a0508763230121225.png)
第二章供求理论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二、均衡价格和供求定理三、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四、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五、其他几种常见的价格弹性六、蛛网理论一、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一)需求定理1、需求的理解需求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2、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家庭收入(Money)、个人偏好(Favour)、时间因素(Time)等等。
PMPFQf)T,,,(,,dr3、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PD0 Q4、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在现实生活中,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既影响需求量,也影响需求。
但在经济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要区分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二)供给定理1、供给的理解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
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2、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所以,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影响供给愿望和供给能力的各种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Price)、相关商品的价格(Pr即prices of related goods)、生产成本(Cost of production),自然条件(Nature)和时间因素(Time)等等。
供求理论
![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740b93ba1aa8114531d944.png)
的最高价格, 当商
品的市场价格变动
时, 对该商品的需
求量会发生变动,
这变动是沿着需求
曲线的变动。
O
需求函授
D
Q
14
需求(曲线)的变动
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变 P 化外, 还有其它因素
会引起对商品需求的
变化, 如消费者的收
入变化、偏好变化、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
D
等等。这时的变化是
需求曲线的移动。
O
Q
需求函授
市场均衡价格 — Pe
(equilibrium price)
市场均衡数量 — Qe
(equilibrium quantity)
市场调节(价格机制)
当P>Pe时,Qd<Qs,市场出现超额供给, P自动下降,过剩逐渐减小,直至均衡; 当P<Pe时,Qd>Qs,市场出现超额需求, P自动上升,短缺逐渐减小,直至均衡。
静态均衡分析之“局部均衡”
某产品市场均衡图
P
Pd=3.67 Pd
3
Ps=2.67 Ps
0
S E
D Q
8000
税收的分摊比例
消费者分摊比例 / 生产者分摊比例 =需求供给曲线斜率 /供给曲线斜率 =1/1000/1/2000=2/1 =0.67/0.33=2/1
税收的代价
税收引起社会福利变动
– P—商品本身的价格 – P’—有关商品的价格 – T—生产技术及管理
– C—生产成本
Qs= ƒ (P)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Qs 只是P的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Qs=–b0+b1·P
(b0>0,b1>0)
第2章-供求理论
![第2章-供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8426c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5.png)
在市场自发调解下,供给与需求相互 作用最终会使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某 一价格上正好相等。
需求:Qd =800-100P 供给:Qs =-400+200P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得:Qd = Qs
P*=4
Q*=400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月6日桂林市各照相馆都挤满了要买胶卷的市民。 由于缺货,柯达胶卷每筒40元都有人买。临桂县五通 镇一照相馆的老板说,当天上午存放的100多筒胶卷 就销售一空。
“要想当天可取,照片每张0.8元,按正常价0.4元排队需 要两天”。以往0.4元一张,1小时就可取照片的事,这两 天在桂林市找不着了。1月7日下午,在八桂大厦旁一照相 馆里,正在忙于装照片的服务员说:“当天交来的胶卷可 能要等到9号才能取。因为机子冲洗的速度有限,一时难以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不存在任何外力干预(如垄断、国家的干预)的 条件下,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 发形成的。它是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 所对应的价格。
图中假定D曲线为市场需求曲线,S曲线为市场供 给曲线,它们相交的E点为均衡点。在均衡点E,所对 应的价格PE为均衡价格,数量QE为均衡数量,这时消费 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
D
O
Q2 Q0 Q1
Q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三)供求定理
综上,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可归纳为: ➢ 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 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因此,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 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 供给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供求理论本章基本要求:掌握需求理论与供给理论;掌握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别,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掌握市场均衡理论;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含义、影响因素与应用。
第一节需求理论一、需求(demand,D)(一)定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每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必须指定“在一定时期内”,否则无法刻画需求。
2.“每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叫做需求价格。
3.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才能构成需求;有意愿购买但没有能力购买,不能构成需求。
4.每个价格所对应的购买数量叫做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Q d)(二)需求的刻画(描述)方法1.表格法——需求表(demand schedule)2.图形法——需求曲线(demand curve)3.模型法——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1.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表2.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曲线3.赵某对X商品的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对需求较为规范的描述方法。
其中,需求价格(P)是自变量,需求量(Q d)是因变量。
即需求量随着需求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举个例子,需求函数可以写为:Q d =f(p)= a - bP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思考:既然P是自变量,为什么在需求曲线所在的直角坐标系上却位于纵轴上?而Q是因变量,却位于横轴上?因为整个微观经济学就是一部价格经济学,我们把价格放在纵轴上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并使它在图形上更加直观。
(三)需求法则(law of demand)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通常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通常上升,需求量是关于价格的一个减函数。
(一)收入或财富1.对正常品而言,收入或财富水平升高,需求增加,反之则相反。
2.对劣等品而言,收入或财富水平升高,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
(二)相关产品或劳务的价格相关产品或劳务是指两种:互补品(complements),替代品(substitutes)。
1.若X的互补品价格升高,则X的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
如牛奶与面包。
2.若X的替代品价格升高,则X的需求增加;反之则相反。
如面包与蛋糕。
注意:相关品价格为何升高?往往是由于供给减少所致。
(三)品味与偏好1.不同个体的品味与偏好是千差万别的,这使得需求曲线的形状不同。
2.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品味与偏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使得需求曲线会移动,即增加或减少。
(四)预期1.对X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预期是下降,则现在对X的需求会减少;如果预期是上升,则现在对X的需求会增加。
2.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预期未来收入会升高且稳定,则现期需求很可能会增加;反之则相反。
(五)其他因素民俗政策人口数量与构成时间三、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能够引起这种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收入与财富、相关产品与劳务的价格、品味与偏好、预期。
◆需求增加曲线右移,需求减少曲线左移。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所发生的移动◆能够引起这种变动的因素只有价格。
◆需求量增加沿着曲线下移,需求量减少沿着曲线上移。
第二节供给理论一、供给(supply,S)(一)定义: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每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必须指定“在一定时期内”,否则无法刻画供给。
2.“每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叫做供给价格。
3.愿意而且能够出售,才能构成供给;有意愿但没有能力出售,不能构成供给。
4.每个价格所对应的出售数量叫做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Q s)(二)供给的刻画(描述)方法1.表格法——供给表(supply schedule)2.图形法——供给曲线(supply curve)3.模型法——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1. A公司的供给表3. A公司的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是对供给较为规范的描述方法。
其中,供给价格(P)是自变量,供给量(Q S)是因变量。
即供给量随着供给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举个例子,供给函数可以写为:Q S = f(p)=- c + dP(三)供给法则(law of supply)其他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供给价格之间通常呈正向变动关系,即价格上升,供给量通常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通常减少,供给量是关于价格的一个增函数。
(一)生产成本产品定价必须超过生产成本才能获利,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供给也会随之而改变。
生产成本取决于两方面因素:1.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成本增加,会导致供给减少;反之则相反。
2.生产技术进步(意味着产出给定,成本降低了;或者成本给定,产量增加了),供给增加;反之则相反。
(二)相关产品或劳务的价格相关产品或劳务是指两种:互补品;替代品。
1.若X的互补品价格升高,则X的供给增加;反之则相反。
如轿车与汽油。
2.若X的替代品价格升高,则X的供给减少;反之则相反。
如小轿车与大轿车。
注意:相关品价格为何升高?往往是由于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导致的。
(三)预期若未来行情看好,则供给增加;反之则相反。
(四)政府的政策如减税、扶植、倾斜、补贴等政策会使供给增加。
(五)其他因素战争、政治动乱、自然灾害都会影响供给。
三、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的整体移动◆能够引起这种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生产成本、相关产品与劳务的价格、预期、政府的政策。
◆供给增加曲线右移,供给减少曲线左移。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所发生的移动◆能够引起这种变动的因素只有价格。
◆供给量增加沿着曲线上移,供给量减少沿着曲线下移。
供给量的变动(图为减少)第三节市场均衡理论一、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一)含义:竞争性市场中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状态称为市场均衡。
明确一点:竞争性市场是指价格能够充分发挥调节机制作用的市场。
(二)几何描述:先看表格,再看图形。
商品A的市场供求表商品A市场均衡的几何描述(三)关于市场均衡的几点说明1.市场均衡又叫市场出清,其点位于D曲线和S曲线的交汇处,且通常情况下只有1个。
2.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当市场价格为60时,它既没有上升的趋势也没有下降的趋势,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没有任何改变的动因、趋势和力量。
又叫“出清价格”。
3.均衡数量(或均衡产量、均衡交易量)(equilibrium quantity):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交易数量即均衡数量,表现为图中的Qe,即350,此时它既没有增加的趋势也没有减少的趋势,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又叫“出清数量”。
4.市场均衡是使需求者与供给者同时感到满意并愿意维持下去的状态。
5.商品A的市场均衡属于“局部均衡”,即单个市场的均衡状态,不属于“一般均衡”(后面会学习到)。
(四)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1.从超额需求到市场均衡超额需求=供不应求=短缺经济=卖方市场超额需求会导致消费者竞买消费者竞买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根据需求法则:需求量会逐渐下降,这意味着部分竞买者会减少需求量,部分竞买者可能会退出市场根据供给法则:供给量会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原有供给者会增加供给量,潜在供给者可能会进入行业那么,结果会怎样呢?从超额需求到市场均衡从超额需求到市场均衡(四)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2.从超额供给到市场均衡超额供给=供过于求=过剩经济=买方市场超额供给会导致供给者竞卖供给者竞卖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根据需求法则:需求量会逐渐增加,这意味着部分需求者会增加需求量,而潜在需求者可能会产生购买计划根据供给法则:供给量会逐渐减少,这意味着原有供给者或者减产或者退出行业,而潜在供给者可能会取消进入计划那么,结果会怎样呢?从超额供给到市场均衡(四)市场均衡的形成机制3.市场均衡:当价格=60,数量=350时,市场实现了均衡,它没有自发作出进一步调整的倾向。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这样进行描述:“这种均衡是稳定的均衡。
这就是说,如果价格与它稍有背离,将有恢复的趋势,就像钟摆沿着它的最低点来回摆动一样。
”提问:以上我们对市场均衡的分析方法属于研究经济问题的哪种方法?回答:静态的分析方法或均衡的分析方法。
从非均衡到均衡二、市场均衡的变动(一)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二)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双重倒霉”抑或“双喜临门”)(三)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当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化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不像前面那样确定了。
与原均衡点相比,新的均衡价格可能比原均衡价格高,也可能低,也可能保持不变,均衡数量也同样。
具体情形依赖于双方变动幅度的大小。
同时变动: (↑D, ↑S)同时变动: (↓D, ↑S)同时变动: (↑D, ↓S)同时变动: (↓D, ↓S)三、市场供求规律(一)在竞争性市场中,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两股力量共同决定。
(二)市场价格能够自发地向着均衡价格进行变动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它通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使市场从非均衡走向均衡。
这种价格机制即“看不见的手”。
(三)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四)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五)需求和供给同方向变动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的变动无法确定。
(六)需求和供给反方向变动时,若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不确定;若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不确定。
(七)一个能让”价格”充分发挥调节机制作用的竞争性市场,能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WHAT,HOW,WHO),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课堂练习:给你两个函数,一个是Q=20-2P,Q=-10+4P。
(1)请在一个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函数的曲线;(2)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哪条曲线是需求曲线,哪条曲线是供给曲线;(3)指出市场均衡点,并计算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答出几个?当政府对汽油增加税收时,税收主要是由驾车人承担,还是由石油公司承担?航空公司提高票价,一定能够增加收益吗?农产品丰收,农民一定增收吗?为什么人们购买汽车会讨价还价,而一般的小商品则通常按照标签价格出售?为什么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和旅游景区的东西要比我们平常去的超市里卖的贵?第四节供求弹性一、弹性(elasticity)(一)定义: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二)计算公式:1.弧弹性2.点弹性设Y=f(X),用E表示弹性系数,则它表示:当自变量变化百分之一时,因变量变化百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