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论文精选版

液压传动论文精选版
液压传动论文精选版

液压传动论文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液压与气压传动论文》

——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模具一班

姓名:孙圆圆

学号:

目录

一、摘要................................................. (1)

二、引言................................................. (1)

三、正文................................................. (1)

1、液压系统的发展史与我国液压的发展 (2)

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

3、液压系统的应用................................................. (4)

4、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4)

四、结语................................................. (5)

五、参考文献 (5)

一、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液压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液压的发展历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应用及在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缺点,简单介绍了液压传动传动方式、组成以及容积式液压泵组成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液压传动发展组成

二、引言

为使我们在学习液压与气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熟悉典型设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本文从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内容出发,从发展历史到工作原理和具体应用,再到优缺点分析,带领大家认识液压传动。

三、正文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

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液压传动技术广泛应用了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高技术成果,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液压传动控制是工业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控制方式,它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工业上受到广泛的重视。液压传动是研究以有压流体为能源介质,来实现各种机械和自动控制的学科。液压传动利用这种元件来组成所需要的各种控制回路,再由若干回路有机组合成为完成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来完成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的,它具有传送能量大、布局容易、结构紧凑、换向方便、转动平稳均匀、容易完成复杂动作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

液压传动是以流体(液压油液)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他们通过各种元件组成不同功能的基本回,再由若干基本回路有机地组合成具有一定控制功能的传动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一般由能源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组成。

液压传动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液压传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液压系统的发展史与我国液压的发展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

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20多年。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液压工业,80年代~90年代,国家对液压行业进行了重点改造,先后引进了许多项国外技术,使我国液压行业的产品水平、产品开发水平和工艺装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种规格少、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差、产品寿命短、可靠性差、质量不稳定、自我开发能力差、拥有自由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水下和海洋工程、微型机械装置及高温明火环境下所急需的一些特殊元件研究甚少,甚至处于空白状态。迅速改变这种落

后状况,是我国液压技术界和工程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迫切使命。

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中所需要的元件主要有能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其中液压动力元件是为液压系统产生动力的部件,主要包括各种液压泵。液压泵依靠容积变化原理来工作,所以一般也称为容积液压泵。齿轮泵是最常见的一种液压泵,它通过两个啮合的齿轮的转动使得液体进行运动。其他的液压泵

还有叶片泵、柱塞泵,在选择液压泵的时候主要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消耗的能量、效率、降低噪音。

能源装置是把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装置。最常见的是液压泵,它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油。

执行元件是把油液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的装置,包括做直线运动的液压缸、做回转运动的液压马达。

控制元件是对系统中油液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如溢流阀、节流阀和换向阀等。

辅助元件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种以外的其他装置,如油箱、过滤器、油管、蓄能器等。

3、液压系统的应用

液压传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但不同专业的液压机械其工作要求、工况特点、动作循环都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液压机械主要部分的液压系统,为了满足液压机械的各项技术要求,其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所采用的液压元件和作用特点等也不尽相同。

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如机械、电子、钢铁、运输车辆及制造、橡胶、纺织、化工、食品、包装、印刷和烟草领域等,液压传动已经成为基本组成部分。在尖端科技领域如核工业和宇航中,液压传动技术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它们分别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低噪声、长寿命、高度集成化、小型化与轻量化、一体化和执行件柔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与微电子技术密切配合,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传递尽可能大的功率并加以准确的控制,从而更使得它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巨大作用。

应该特别提及的是,近年来,世界科学技术不断迅速发展,各部门对液压传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压传动与电子技术配合在一起,广泛应用于智能机器人、海洋开发、宇宙航行、地震预测及各种电液伺服系统,使液压传动的应用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4、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液压传动的优点:

在目前四大类传动方式(机械、电气、液压和气压)中,没有一种动力传动是十全十美的,而液压传动具有下述极其明显的优点:

(1)从结构上看,其单位重量的输出功率和单位尺寸输出功率在四类传动方式中是力压群芳的,有很大的力矩惯量比,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惯性小、结构紧凑、布局灵活。

(2)从工作性能上看,速度、扭矩、功率均可无级调节,动作响应性快,能迅速换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动作快速性好,控制、调节比较简单,操纵比较方便、省力,便于与电气控制相配合。

(3)从使用维护上看,元件的自润滑性好,易实现过载保护与保压,安全可靠;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4)所有采用液压技术的设备安全可靠性好。

(5)经济:液压技术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很强,可以增加柔性生产的柔度,和容易对生产程序进行改变和调整,液压元件相对说来制造成本也不高,适应性比较强。

液压传动的缺点: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液压传动也不例外:

(1)液压传动因有相对运动表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泄漏,同时油液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加上油管等弹性变形,液压传动不能得到严格的传动比,因而不能用于如加工螺纹齿轮等机床的内联传动链中。

(2)油液流动过程中存在沿损失、局部损失和泄漏损失,传动效率较低,不适宜远距离传动。

(3)液压传动对油温变化较敏感,这会影响它的工作稳定性。因此液压传动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工作,

(4)为防止漏油以及为满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给使用与维修保养带来一定困难。四、结语

与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的液压工业还是相当落后的,标准化的工作有待于继续做好,优质化的工作须形成声势,智能化的工作则刚刚在准备起步,为此必须急起直追,才能迎头赶上。可以预见,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液压技术也将继续获得飞速的发展,它在各个工也部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五、参考文献

[1] 游有鹏.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5

[2]陈小梅.我国液压技术的发展动态[J].机电技术,2010.184-186.

[3]杨联英.浅谈国内外液压技术的现状机器未来发展趋势[J].工业技术,2014.93.

[4]肖淼鑫,陈波.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湖南农机,2012.34-35,41.

[5]许贤良,王传礼,张军,张立祥.液压传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