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 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宗教是()A.禅宗B.道教C.佛教D.基督教2.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A.新儒学家B.汉学家C.朴学家D.实学家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年以前的文化A.1840B.1911C.1919D.19494.佛教流传到中国的时间是()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5.我国奴隶制时代的上层建筑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立宪制D.共和制6.孔子以后儒学的道德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7.朱熹的哪本著作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A.《西铭解》B.《四书集注》C.《通书解》D.《四书或问》8.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四个阶层中,处于首位的是()A. 商B. 士C. 农D. 工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西汉D.秦朝10.中华民族实现繁荣与大同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11.“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是晚清时期()的主张A.维新派B.洋务派C.清流派D.立宪派12.天下观起源于A.先秦时期B.秦朝C.唐朝D.明朝13.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年A.1900B.1905C.1911D.191214.在封建社会中,以下由政府专卖的商品是()A.茶与稻B.盐与铁C.纸与布D.酒与油15.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三纲五常”,其中“三纲”包括()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父为子纲”D.“兄为弟纲”2.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建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使天下从此再无战乱3.理学的创立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陆九渊4.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A.丰富的宗教信仰B.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C.强调人的精神需求D.朴素唯物主义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乾隆晚年自号为十全老人B.乾隆继位时的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治理,社会上出现一片繁荣景象C.乾隆的励精图治使清朝达到强盛顶点D.乾隆时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6.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A.别婚姻B.明世系C.别人种D.别种族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答案:ABCD2. 下列哪位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莎士比亚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又称为“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答案:中秋节2.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字体包括楷、行、草、_______。
答案:隶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京剧的特点。
答案: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角色类型、精致的舞台美术和音乐伴奏而闻名。
京剧的特点包括:唱、做、念、打的表演技巧;脸谱的使用;以及高度程式化的表演动作。
2. 请列举中国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中国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使得书籍的复制更加快捷,知识得以广泛传播;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同时也促进了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指南针的发明则为航海和地理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导航工具。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特点包括:注重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强调茶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茶艺的社交功能。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不仅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得以传承,更通过茶馆、茶艺课程和茶文化节等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1. 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艺术特色表现在: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
小说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悲剧。
同时,作者曹雪芹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手法,使得作品具有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六、作文题1. 以“我眼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农大网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套题答案
第2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 )。
A.孔子B.孟子C.周公D.荀子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2.先秦儒家代表人物有(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E.朱熹参考答案:A, B, C, D您的答案:A, B, C, D3.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4.《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
A.孟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5.先秦道家代表人物有( )。
A.老子B.庄子C.孟子D.嵇康E.荀子参考答案:A, B您的答案:A, B6.中国古代经典“三玄”指( )。
A.《老子》B.《庄子》C.《周易》D.《论语》E.《孟子》参考答案:A, B, C您的答案:A, B, C7.《法经》的作者是( )。
A.李悝B.管仲C.商鞅D.韩非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8.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商鞅B.吴起C.子产D.管仲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9.先秦法家重术派代表人物是( )。
A.商鞅B.申不害C.子产D.慎道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0.先秦法家重势派代表人物是( )。
A.管仲B.商鞅C.韩非D.慎道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11.先秦法家集大成者是( )。
A.管仲B.商鞅C.韩非D.李悝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12.儒法之争、得胜者是( )。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3.墨家的伦理思想是( )。
A.仁爱B.兼爱C.非攻D.尚同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4.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 )。
A.《老子》B.《庄子》C.《周易》D.《韩非子》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5.庄子思想集中体现在( )。
A.《老子》B.《庄子》C.《周易》D.《道德经》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16.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
A.儒道互补B.儒法互补C.儒墨互补D.法墨互补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7.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的外来宗教是(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节日?a) 万圣节b) 情人节c) 中秋节d) 圣诞节答案:c) 中秋节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个?a) 火药b) 纸张c) 指南针d) 电视答案:d) 电视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乐器?a) 古琴b) 萨克斯管c) 笛子d) 古筝答案:b) 萨克斯管4.以下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饮食?a) 汉堡包b) 包子c) 麻辣烫d) 粽子答案:a) 汉堡包5.《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谁创作的?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答案:a) 曹雪芹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族观念,注重孝道和尊师重道。
答案:正确2.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行草、楷书等字体闻名。
答案:正确3.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答案:正确4.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也称为中国的新年。
答案:正确5.中国传统建筑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代表,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答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月神崇拜。
古时中国人民相信拜月可以获得好运和丰收,因此在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主要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赋诗等。
此外,还有一项特色活动是家庭团聚,亲友之间相聚共度佳节。
2.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答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强调音乐与诗歌、舞蹈等文艺形式的结合。
传统音乐器乐有丰富的种类,如古筝、古琴、笛子等。
音乐中常采用八度音阶和五度音程,旋律优美而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注重节奏的变化和强调音符的轻重,讲究平仄、长短音节的组合。
四、综合题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并说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主要角色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他们一路上经历了各种困难和危险,最终成功取得真经。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1)(1)(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一、单项选择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B. 月坛C. 天坛D. 地坛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A. 太甲时期B. 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A. 宗法制的确立B. 分封制的确立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白居易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DBDBD DACDA ACCBA二、多项选择题1. 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A. 道安B. 道生C. 鸠摩罗什D. 僧肇2.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三母德”)是()A. 仁B. 义C. 礼D. 信3. 历史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 吐蕃人B. 匈奴人C. 契丹人D. 羌人4. 《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即()A. 相反而成B. “趣时”C. 利而不害D. “生生”与“日新”5. 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A. 祭祀后土B. 居住方式C. 建筑格局D. 建筑仪式6. 韩非子主要是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出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A. 孔子的“仁”B. 商鞅的“法”C. 慎到的“势”D. 申不害的“术”7. 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A. 河南战役B. 上党战役C. 河西战役D. 漠北战役8.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最著名的有()A. 广州B. 福州C. 泉州D. 上海9.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是()A. 在明明德B. 在明人伦C. 在亲民D. 在止于至善10. 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A. 知易行难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 知先行后1.ACD2.ABC3.AD4.ABD5.BCD6.BCD7.ACD8.ABCD9.ACD 10.ABCD四、判断改错题1.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荀子早就心领神会了孔子所说“义”的精妙内涵,注意到“制”与“宜”的辩证有机统一,故特别强调之。荀子的学生韩非得其精神,发展为“()”的思想。
6、孔、孟、荀构建的社会政治思想系统的核心精神,也是其终极价值取向和理想是以“()”为基础,实现“()”,进而“()”。
7、南宋陆九渊把儒家思孟之学与佛教禅宗结合,其学派被称为“心学”,是因为()。
5、停滞说:“停滞”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缺少否定与扬弃的环节,因而就缺少西方文化那样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精神。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持此观点的西方人士以黑格尔、佩雷菲特为代表,前者认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后者则进一步认为,直到现代,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
8、总体说,理学是以()为核心的精致的哲理化儒学。
9、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为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学问。它始于孔子删定六经,战国时初具规模,两汉时大兴。唐为义疏之学,清为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治经学者除对儒家经典阐发其思想外,还要诠释文字,考订名物典章制度,故又称训诂考据之学,或简称汉学。
10、《论语》中提出的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
8、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复兴,但究其实质,已无()的进取气象。
9、就统一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论,包含儒道的先秦诸子各家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和文化机制。
10、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 自强不息2. 厚德载物3. 实用主义实践理性4. 超脱圆滑辩证思维2、自强不息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觉上进☆.勤恳劳动☆. 不怕困苦☆.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不仅是君子应有的风范、也是一般男子汉应有的风范;而且还是民族、国家应有的风范;3.厚德载物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易·坤卦·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宽厚待人..宽即宽容、厚即厚道..☆.和合兼容..文化兼容;宗教兼容; 神仙兼容4.汉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汉字是记载汉语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个阶段;到汉晋时期遂完全成熟和定型..5.简述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同义互训6假借;同音替代.. 6.“三皇五帝”正统的说法是指哪些人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正统观点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7.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最初是生殖图腾;后演化为政治图腾..1.首先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结果..2.大国统治需要有某种神奇的强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3.农耕文明需要雨水保护..龙主管雨水..8.简述《易经》包含的哲学思想..1. 对立统一的思想2. 变化发展的思想3. 矛盾对立与转化的思想4.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5. 无限发展的思想9.揭示《周易》精髓的“阴阳鱼图”最早是什么时代的作品《阴阳鱼图》:据明朝初年的赵挥谦说;南宋时;朱熹派蔡元定到四川搜集这些图;蔡得到三副图;这是其中之一..不知什么原因;朱熹没有见到这幅图..赵挥谦也是好不容易才搜集到的..李申认为;我们最好相信;这图是元朝末年的人创造的;也可能就是赵挥谦创造的..10.简述孔子“君子观”的主要内容..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实质:爱人2.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的实质:适宜3.礼是仁义的表现形式礼的实质:体仁行义的行为规范4.时中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5. “知命” 尽人事而待天命11.简述儒家之“儒”的本质含义..儒;含有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之意..儒家的儒;正是这种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君子儒;而非小人儒..12.述评儒家的“穷独达兼”的为人处世之道..穷独达兼..义孔子:“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对此有很好的表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启发式教学方法4.实事求是的学风14、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内涵:内圣;指内心有深厚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即内修圣人之德..外王即外施王者之政;指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方法:三纲八目:三纲:①明明德;②亲民;③止于至善..八目:①格物、②致知、③正心、④诚意、⑤修身、⑥齐家、⑦治国、⑧平天下;15.述评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当仁不让;义不容辞..义孔子为中国人做出了楷模——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杀身成仁;舍身求义..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以天下为己任;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今天的脊梁..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16.道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什么杨子、老子、庄子的答案各是什么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17.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袭明:按道、常、规律办事..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为”:“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所以要“寡欲”..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18.述评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19.庄子的理想人格——浑沌、神仙《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19.述评庄子的生死观..主张“重生”;反对“轻生”“外生死”超生死——游无何有之乡20.“视死如归”的含义及其文化渊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圣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21.简述庄子的幸福观..相对幸福自由尽性以理化情;达生知命绝对幸福无己、无功、无名22.简述中国道教的特点..①它是重视今世、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②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即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世人可以寻求到或修炼成仙..③是重视科技的宗教..23.简述佛教中“菩萨”的含义及其精神境界..波罗蜜修渡成功的人便是“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觉悟萨陲有情的译音;中文直译即为“觉有情”;即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24.简述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1.死后成佛到今生成佛2.禁欲主义苦行僧被修正3.长期修炼成佛到顿悟成佛4.佛教对中国巫术的妥协25.简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罗汉大乘佛教:主张世间无常;一切皆空..把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解脱说成是最高、最真实、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叫作“涅磐”.. 菩萨、佛26.简述《三十六计》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檀公即南朝刘宋王朝大将檀道济385-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金乡县檀庄人..2008年9月;在檀道济的家乡济宁地区发现了玉简册书《三十六计》;玉书尾片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即公元596年;距檀道济仅160年左右..27.简述中国古代的战争观..㈠.义战而礼战㈡.强兵而重战㈢.弭兵而反战㈣.义战而仁战28..述评“向戍弭兵”..“弭兵之会”就是谈判修和;停止战争的盟会..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合晋卿赵子文、楚令尹子木等在宋结盟;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弭兵之会”;又称“向戌弭兵”..此次弭兵大会共邀请了十余国参加;并约定;除齐、秦大国外;其余各国均需准备双份礼品;分别贡于晋、楚盟主国..从此;小国的贡纳负担增加了一倍之多..“弭兵”也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向戌弭兵受到了子罕的批评:“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起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去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纵无大讨;而又求赏;无厌之甚矣”子罕的意见有三:①弭兵不利于小国..②弭兵不合天意..天生五材..③弭兵不符合圣人之道..《左传》是褒子罕而贬向戌;尚武备而贱弭兵..28.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举兵伐郑;楚军为救郑而与宋军战于泓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29、子曰:仁者爱人..其爱人的最低标准是什么爱人之首要在哪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爱人的根本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爱人的始要:亲亲为大30.“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合理性及其弊端最早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的是《礼记》..《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把灭人欲当作存天理的必要条件..天理与人欲的关系:①相互依存..他说:“有个天理就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②相互对立..朱熹更强调天理人欲的对立..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在界限上虽是不确定的;但在性质上却是不容混淆的、对立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二者不可调和..总之;一个人;食;足够即可;饭要吃;来点肉;来点酒;都是可以的;但大鱼大肉;花天酒地;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则是过份了;违背了封建道德规范;不该吃的你吃;不该穿的你穿;总追求好吃好喝;则是人欲;要灭绝..色;不能没有;有即可;但有必须是在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下的有..32、三皇五帝中三皇的各自功用三皇的功业: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神农氏:“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发轫于(),形成于西汉,并经后来历代的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而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
2.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忽视功利,虐杀了(),使社会呈现僵化而有秩序的状态。
3.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文化又具有以“求治”为目标的()。
4.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总体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5.以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外靠以专制王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内靠以()为纽带的宗法关系,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6.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为目标的“道德型”。
7.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8.()是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9.中国传统科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二是经验性。
10.强调()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11.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哲学逻辑上,重辩证逻辑而轻()。
12.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思维内容及方法上,其重心和运思的特征是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它所注重的是()问题。
13.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尚仁、崇()、重节三方面。
14.明清时期,理学作为官方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封建王朝的大力提倡。
明清两朝皇帝都把朱熹( )作为科举取士的准则。
15.范缜的(),对佛教唯心主义的神灭论进行了尖锐而有力的批判。
范缜从理论上冲击了佛教思想,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6.整个唐代诗歌以浪漫主义与()精神为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17.书法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三国时钟繇创真书(楷书),东晋时()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他也因之被称为“书圣”。
18.文艺理论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将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魏晋南北朝文士的推动下,中国文学终于摆脱了依附儒学的附庸地位,蔚为大观。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2.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的传统节假日?A. 春节B. 清明节C. 圣诞节D. 端午节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初设立于哪个朝代?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天人合一”是哪一派哲学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5. 中国的京剧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6.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称为“书圣”的是哪位大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7. 下列哪个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A. 长城B. 故宫C. 巴黎圣母院D. 金字塔8. 中国茶文化中,哪种茶被称为“茶中之王”?A. 龙井茶B. 铁观音C. 普洱茶D. 大红袍9.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A. 赛龙舟B. 赏月吃月饼C. 插茱萸D. 放风筝10. “春秋笔法”是指哪一本史书的编纂特点?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的五行思想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________。
3.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集,由清代学者纪晓岚主编。
4. 中国传统医学中,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被称为“五脏六腑”,其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5.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和赏花灯。
6. 中国园林艺术中,以山水为基调,追求自然和谐的园林被称为________园林。
7.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是登高和________。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B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 ( )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2.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 )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C.吞并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3.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 )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4.中国历史上,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 )A.市B.集C.庙市D.墟5.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6.学术界一般认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年代是( )A.开皇三年(583)B.开皇十八年(598)C.大业三年(607)D.大业五年(609)7.传说,制定婚姻“六礼”的人是(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孔子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上下与天地同流”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9.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是( )A.语族B.语系C.语支D.语群10.现代新儒学的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的( )A.四五十年代B.五六十年代C.六七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狭义文化:12.《阿房宫赋》:13.分封制:14.什伍里甲制度:15.仁爱孝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简述中国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势”。
17.简述中国文化基本规模形成的具体表现形式。
18.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主要管理方式。
19.简述科举制的历史地位。
20.简述近代中国文化变革的历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论述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A.南夷 B.南蛮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得就是( )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得某种外部状态与联系就是( )A.文化现象ﻩ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得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 )A.西夏 B.西戎 C.西狄 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就是( )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得作者就是( )A.李白B.杜甫 C.杜牧ﻩD.孟浩然6.中国文化得源泉就是( )A.三代文化ﻩ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7.陶器得烧制,直接带出得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得手工业就是() A.铁器制造ﻩ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得地方就是( )A.金銮殿B.宗庙C.天坛ﻩD.明堂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得正确表述就是(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得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得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0.清明节俗得中心内容就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 D.散祭神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就是( )A.日崇拜ﻩB.月崇拜C.鬼魂崇拜ﻩD.上帝崇拜12.孔子伦理思想得核心就是( )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ﻩD.恭、敬、诚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得作者就是( )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 D.钱玄同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得就是( )A.天台宗ﻩB.法相宗C.律宗D.密宗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得代表人物就是( )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ﻩ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中国文化属于( )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得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得原因有( ) 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 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18.庄子哲学思想得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就是()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得生活ﻩD.以自我为中心得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1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得“方技”有( )A.医经B.经方 C.神仙ﻩ D.四诊 E.卜算20.中国古代得思维模式,最有特色得有(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中国传统文化:22.阴阳家:23.重农主义:24.庙会:2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得基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满分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一、单项选择题1.(5分)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格局是〔〕。
• A. 儒法互补• B. 儒墨互补• C. 法墨互补• D. 儒道互补纠错得分:5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根本格局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2.(5分)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 谢赫• B. 张僧繇• C. 陆探微• D. 王羲之纠错得分:5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 吴起• B. 管仲• C. 子产• D. 商鞅纠错得分:5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指〔〕。
• A. ?本草纲目?•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神农本草?纠错得分:5知识点: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5分)汉语七大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方言是〔〕。
• A. 北语• B. 吴语• C. 湘语• D. 粤语纠错得分:5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5分)中国人饮食方式〔〕。
• A. 分餐制• B. 个体式• C. 自助式• D. 聚餐制纠错得分:5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7.(5分)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和异化最为出色的古代长篇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儒林外史?• C. ?水浒传?• D. ?聊斋志异?纠错得分:5知识点:9.1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8.(5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特色是〔〕。
• A. 整体、直观• B. 感性• C. 逻辑推理• D. 理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13.4 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9.(5分)中国饮食构造特色是〔〕。
• A. 以食菜• B. 以肉食为主• C. 主副食搭配• D. 以食鱼为主纠错得分:5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10.(5分)墨家的伦理思想是〔〕。
中国文化概论题库
中国⽂化概论题库
⼀、选择题
1.中国⽂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战国
答案:B
2.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A.重视家庭
B.尊重传统
C.强调集体
D.个⼈主义
答案:D
3.中国古代四⼤发明是指哪四种?
A.造纸术、指南针、⽕药、印刷术
B.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冶铁术
C.造纸术、⽕药、印刷术、指南针
D.造纸术、⽕药、印刷术、陶瓷
答案:A
⼆、填空题
1.中国⽂化的核⼼思想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2.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绘画;书法;戏曲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化的基本精神。
答案:中国⽂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以下⼏点:⼀是⼈⽂主义精神,强调以⼈为本,尊重⼈的尊严和价值;⼆是道德精神,强调道德修养和⼈格完善;三是和谐精神,强调⼈与⼈之间的和谐,以及⼈与⾃然的和谐;四是变易精神,强调不断变⾰和创新,追求进步和发展。
2.简述中国⽂化的传统美德。
答案:中国⽂化的传统美德包括以下⼏点:⼀是尊⽼爱幼,尊重⻓辈,关爱幼⼩;⼆是仁爱宽容,待⼈以诚,宽恕为怀;三是诚实守信,⾔⾏⼀致,信守承诺;四是勤奋节俭,勤劳致富,俭以养德;五是爱国奉献,热爱祖国,为⺠族繁荣富强⽽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一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大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包括以下哪部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BCD2.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3. “文房四宝”指的是?A. 笔、墨、纸、砚B. 琴、棋、书、画C. 诗、词、歌、赋D. 书、画、茶、酒答案:A4.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5.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要强调以下哪一点?A. 个人修养B. 家庭和谐C. 国家治理D. 所有选项答案:D6. 中国的书法艺术中,被誉为“书圣”的是哪位书法家?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见的建筑元素?A. 飞檐B. 斗拱C. 石狮子D. 玻璃窗答案:D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的是哪一类人才?A. 军事人才B. 政治人才C. 文学人才D. 艺术人才答案:B9. “京剧”是中国的哪种传统艺术形式?A. 舞蹈B. 音乐C. 戏曲D. 绘画答案:C10. “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A. 军事扩张B. 经济交流C. 文化传播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2.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________。
答案:立夏3. 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__。
答案:数4.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艺”,其中“棋”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围棋5. 中国传统医学中,被誉为“医圣”的是________。
答案:张仲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思维是_____________。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_;⑷________。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答案1.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自强不息(2. 厚德载物(3. 实用主义(实践理性)(4. 超脱圆滑(辩证思维)2、自强不息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易·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觉上进☆.勤恳劳动☆. 不怕困苦☆.爱国主义自强不息不仅是君子应有的风范、也是一般男子汉应有的风范,而且还是民族、国家应有的风范,3.厚德载物得含义及其文化渊源易·坤卦·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宽厚待人。
宽即宽容、厚即厚道。
☆.和合兼容。
文化兼容,宗教兼容,神仙兼容4.汉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汉字是记载汉语的符号,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5个阶段,到汉晋时期遂完全成熟和定型。
5.简述汉字造字的六种基本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同义互训6)假借,同音替代。
6.“三皇五帝”正统的说法是指哪些人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正统观点)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7.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最初是生殖图腾,后演化为政治图腾。
(1.首先是远古人生殖崇拜的结果。
(2.大国统治需要有某种神奇的强大超凡的力量的支助。
(3.农耕文明需要雨水保护。
龙主管雨水。
8.简述《易经》包含的哲学思想。
(1. 对立统一的思想(2. 变化发展的思想(3. 矛盾对立与转化的思想(4.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5. 无限发展的思想9.揭示《周易》精髓的“阴阳鱼图”最早是什么时代的作品《阴阳鱼图》:据明朝初年的赵挥谦说,南宋时,朱熹派蔡元定到四川搜集这些图,蔡得到三副图,这是其中之一。
不知什么原因,朱熹没有见到这幅图。
赵挥谦也是好不容易才搜集到的。
李申认为,我们最好相信,这图是元朝末年的人创造的,也可能就是赵挥谦创造的。
10.简述孔子“君子观”的主要内容。
为人处世之道—君子观1.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的实质:爱人2.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义的实质:适宜3.礼是仁义的表现形式礼的实质:体仁行义的行为规范4.时中中庸之道: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5. “知命” 尽人事而待天命11.简述儒家之“儒”的本质含义。
儒,含有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人之意。
儒家的儒,正是这种不穷困、不为困难所吓倒,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君子儒,而非小人儒。
12.述评儒家的“穷独达兼”的为人处世之道。
穷独达兼。
(义)孔子:“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上》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对此有很好的表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3.启发式教学方法4.实事求是的学风14、儒家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内涵:内圣,指内心有深厚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修养,即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即外施王者之政,指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
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方法:三纲八目:三纲:①明明德,②亲民,③止于至善。
八目:①格物、②致知、③正心、④诚意、⑤修身、⑥齐家、⑦治国、⑧平天下;15.述评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义)孔子为中国人做出了楷模——舍己为人,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杀身成仁,舍身求义。
这种不顾个人安危,以天下为己任,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今天的脊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16.道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什么杨子、老子、庄子的答案各是什么出发点: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17.简述道家老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袭明:按道、常、规律办事。
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46章)所以要“寡欲”。
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8.述评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哲学。
不为天下先:“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19.庄子的理想人格——浑沌、神仙《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9.述评庄子的生死观。
主张“重生”,反对“轻生”“外生死”超生死——游无何有之乡20.“视死如归”的含义及其文化渊源。
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圣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
21.简述庄子的幸福观。
相对幸福自由尽性以理化情,达生知命绝对幸福无己、无功、无名22.简述中国道教的特点。
①它是重视今世、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
②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即相信仙人、仙境的存在,世人可以寻求到或修炼成仙。
③是重视科技的宗教。
23.简述佛教中“菩萨”的含义及其精神境界。
波罗蜜修渡成功的人便是“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觉悟)萨陲(有情)的译音,中文直译即为“觉有情”,即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
24.简述佛教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1.死后成佛到今生成佛2.禁欲主义苦行僧被修正3.长期修炼成佛到顿悟成佛4.佛教对中国巫术的妥协25.简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
主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罗汉)大乘佛教:主张世间无常,一切皆空。
把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解脱说成是最高、最真实、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叫作“涅磐”。
(菩萨、佛)26.简述《三十六计》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
檀公即南朝刘宋王朝大将檀道济(385-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省济宁金乡县檀庄)人。
2008年9月,在檀道济的家乡济宁地区发现了玉简册书《三十六计》,玉书尾片刻有“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即公元596年,距檀道济仅160年左右。
27.简述中国古代的战争观。
㈠.义战而礼战㈡.强兵而重战㈢.弭兵而反战㈣.义战而仁战28..述评“向戍弭兵”。
“弭兵之会”就是谈判修和,停止战争的盟会。
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合晋卿赵子文、楚令尹子木等在宋结盟,发起了历史上着名的“弭兵之会”,又称“向戌弭兵”。
此次弭兵大会共邀请了十余国参加,并约定,除齐、秦大国外,其余各国均需准备双份礼品,分别贡于晋、楚盟主国。
从此,小国的贡纳负担增加了一倍之多。
“弭兵”也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
向戌弭兵受到了子罕的批评:“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
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起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
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
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而子求去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
纵无大讨,而又求赏,无厌之甚矣!”子罕的意见有三:①弭兵不利于小国。
②弭兵不合天意。
(天生五材)。
③弭兵不符合圣人之道。
《左传》是褒子罕而贬向戌,尚武备而贱弭兵。
28. 如何看待宋襄公的泓水之战。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举兵伐郑,楚军为救郑而与宋军战于泓水。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29、子曰:仁者爱人。
其爱人的最低标准是什么爱人之首要在哪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爱人的根本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
爱人的始要:亲亲为大30.“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观合理性及其弊端最早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的是《礼记》。
《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
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此大乱之道也。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把灭人欲当作存天理的必要条件。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①相互依存。
他说:“有个天理就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
”②相互对立。
朱熹更强调天理人欲的对立。
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人欲在界限上虽是不确定的,但在性质上却是不容混淆的、对立的。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存则天理灭,二者不可调和。
总之,一个人,食,足够即可,饭要吃,来点肉,来点酒,都是可以的,但大鱼大肉,花天酒地,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则是过份了,违背了封建道德规范,不该吃的你吃,不该穿的你穿,总追求好吃好喝,则是人欲,要灭绝。
色,不能没有,有即可,但有必须是在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前提下的有。
32、三皇五帝中三皇的各自功用三皇的功业: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
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神农氏:“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