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导论_网络与信息安全

合集下载

13281150张泽英计算机类专业导论作业

13281150张泽英计算机类专业导论作业

CIT名师大讲堂体会张泽英计科1306班 13281150很荣幸在本学期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名师大讲堂”。

在此活动中,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体会到了科技魅力的同时对本专业的知识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激起了我对计算机科学的浓厚兴趣。

CIT名师大讲堂使我受益匪浅。

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趣中肯地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经验之谈。

在会后的问答环节中也耐心地为我们解答了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对我来说,这几次讲座更像是一场精神洗礼,讲座过后,我的专业知识及见解认识都有了很大提升。

讲座虽已结束,但老师们给我们的启发与教诲还历历在目。

中亦科技田传科校友,他的成功创业经历使我们每个人都羡慕不已。

这位学长成了我们的榜样。

他的“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讲座极为精彩。

首先,他回忆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并勉励我们要珍惜在交大的生活,成就自己,也为创造交大的辉煌而共同努力。

随后,他结合自己的丰富经历、学识和感悟,阐释了获得成功应该具备的“五识四力”。

在谈到科技创新话题时,学长还与我们分享了他眼中IT行业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趋势,希望我们能准确定位、增强耐心、适度自我,在交大更好的锻炼自己。

谭振辉教授的讲座使我们这些大一新生时期勃发,深感任重而道远。

谈教授从忧患处着眼,为我们介绍了我国工业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形势回顾分析世界的两次工业化巨浪。

他说如今我们正迎来第三次工业化浪潮,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而在这个时代之交的风头浪尖上我们青年是推动发展的主力军。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放宽眼界,着眼于当下,放眼于未来,为中国踏入创新性国家之列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钹教授的讲座十分形象有趣,通过计算机作对、写诗、谱曲等让我们形象直观地学习到了什么是计算机智能化。

此次讲座解决了一个我一直以来的困惑:计算机是否具有智能?答案是肯定的。

但计算机是否能达到人类的智能这是我们不得而知的。

人类创造了计算机,但一旦计算机达到了人类般的智能这便不仅仅是一个科技性问题了,它还涉及到伦理、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信息安全导论期末重点复习

信息安全导论期末重点复习

第一章1:信息安全威胁的基本类型:信息泄露,信息伪造,完整性破坏,业务否决或拒绝服务,未经授权访问。

2:信息的安全属性主要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行。

3:信息安全威胁的主要表现形式:攻击原始资料(人员泄露,废弃的介质,窃取),破坏基础设施(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场所),攻击信息系统(物理侵入,木马,恶意访问,服务干扰,旁路控制,计算机病毒),攻击信息传输(窃听,业务流分析,重放),恶意伪造(业务欺骗,假冒,抵赖),自身失误,内部攻击,社会工程学攻击。

4:面向应用的层次型技术体系结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管理安全。

5:面向目标的知识体系结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6:面向过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检测,反应,恢复。

7:OSI开放系统互联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服务(鉴别,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抗抵赖性),安全机制(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鉴别交换,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公证机制)。

第三章1:设备安全防护: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

2:防信息泄露:电磁泄露(屏蔽法,频域法,时域法),窃听。

3:物理隔离:意为通过制造物理的豁口来达到物理隔离的目的。

他是不安全就不联网,绝对保证安全。

4:逻辑隔离也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即逻辑上隔离。

在保证网络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安全。

5:物理安全:指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确保系统在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分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危害而使信息丢失、泄漏和破坏,对计算机系统设备、通信与网络设备、存储媒体设备和人员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实体安全和环境安全,涉及到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等属性。

6:电磁泄露:就是说你用的电脑,显示器,手机等,都是能产生电子辐射的,而且都有固定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分析你电脑的使用内容,或者还原画面,造成秘密泄露!7: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的区别:物理隔离部件的安全功能应保证被隔离的计算机资源不被访问,计算机数据不能被重用。

[课件]最新网络工程专业导论PPT

[课件]最新网络工程专业导论PPT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专业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A-I 高等数学A-II 线性代数 电路分析基础B 模拟电子技术B 数字逻辑 数字逻辑实验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学科 基础 平台课
计算机科学导论 网络工程专业概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Ⅰ-Ⅱ
离散数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技术、产品硬件方面的 创新研究和设计开发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 设备厂家网络硬件设计工程师岗位需求; 专业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 字逻辑、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汇编语言程序 设计……
专业知识与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系 统,数据通信基础……
3 1
专业课程介绍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网络工程专业基本技能
考研及就业分析
职业规划简介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工程全阶段分析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五种技能

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
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

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 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 作岗位需求; 专业基础: JAVA程序设计、基于.NET的开发 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 专业知识与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WEB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内容探析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内容探析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内容探析教育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

而课程思政所致力于构建的课程体系正是大学生的品格、境界、信仰塑造等精神性方面教育的关键点。

本文从《网络工程导论》课程目标、开课时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说明了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了重要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

1 引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

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一般都是由思政课和思政老师来完成。

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了“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会议精神。

为了贯彻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思政精神,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以专业知识教育为载体,融入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网络工程导论》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确定课程思政内容,让课程功能实现最大化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2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思政的意义2.1课程简介《网络工程导论》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向学生详细说明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同时也对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创新技术等方面做了介绍,使学生明确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知晓专业发展趋势和动向,对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起到指引和导向的作用。

2.2课程思政契合课程目标在介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中,始终把思政德育要求放在第一位,要求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并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知识。

在介绍网络工程基础知识时,又特别要求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网络工程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网络工程专业导论网络与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专业导论网络与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专业导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专业是指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企业网络和通信网络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的专门人才。

而网络与信息安全则是网络工程专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的保密性、用户隐私的保护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定义、意义以及一些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定义和意义网络与信息安全指的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保护数据和信息系统不受非法访问、非法使用、非法修改、非法披露和非法破坏的技术与方法。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加剧。

未经授权的入侵、恶意软件、网络欺诈等安全威胁不断涌现,给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络与信息安全可以保护个人隐私。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的隐私越来越容易被泄露。

只有保护好个人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我们才能确保个人的隐私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网络与信息安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国家的各种机密信息,包括军事情报、政府机密和国家重要项目等,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中。

一旦这些信息受到攻击或泄露,将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国家必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护,确保国家安全。

最后,网络与信息安全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也至关重要。

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不仅给企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破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保护企业的信息系统。

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1.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网络世界中的常见安全威胁。

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可疑网站或软件下载等方式传播,一旦感染计算机,就可能窃取个人信息、破坏数据甚至控制整个系统。

为了防范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用户应该保持系统软件和杀毒软件的最新更新,并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200字左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导论》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职业发展方向以及相关的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其后续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800字左右)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2.网络工程专业概述2.1网络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3网络工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2.4网络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能力培养3.1专业知识与理论基础的掌握3.2创新能力的培养3.3实践能力的培养3.4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培养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职业发展4.1就业前景和行业现状4.2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4.3职业发展中的技能要求和学习需求4.4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三、课程教学目标(100字左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2.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

3.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个人素质与职业素养。

4.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要求。

5.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00字左右)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的学时安排为每周两个学时,其中一节课为理论授课,介绍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另一节课为讨论课,进行案例分析和学生互动讨论。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网络工程导论

网络工程导论

四川传媒学院《网络工程导论》课程作业所在系: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网络工程导论1.我所面对的专业是做什么的?1.1 专业大概网络工程这门专业出现于1980年,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从专业的定名以及培养目标和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全都反映出网络工程是面向网络建设的专业。

本专业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计算机硬件系统、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网络工程也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能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与通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网络工程是向市场不断的输送网络领域的人才而设置的专业。

1.2专业去向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种各类企业单位的计算机安装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

主要的职位有现代信息网络办公室、计算机维修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售后服务工程师、综合布线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操作系统工程师、网络构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站设计开发工程师。

如今是IT行业迅猛发展的年代,在这些IT企业的巨大的人才需求下,网络人才意识供不应求。

近几年,在党的推动下,需要培养大量的网络管理和应用的人才。

因此网络工程已是如今最火热的时代,然而如今符合要求的网络人才还不足20万人。

目前网络工程是的数量成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就无法进入信息时代;如果没有网络,企业也无法快速的发展。

本世纪,网络工程已经是最引人注目的行业了!1.3本专业涉及的基础课程首先身为理科类课程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等数学是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以及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电子计算机技术、程序语言设计汇编语言程序等专业。

最新网络工程专业导论ppt课件

最新网络工程专业导论ppt课件

专业 基础 平台 课 必 修 课
专 业 课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库系统原理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TCP/IP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与管理
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课程设计
综合组网课程设计
限选课
限选课
Java程序设计(外文教材) 无线通信与网络
系统集成工程师: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认证考试
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施工、验收。 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掌握如何做方案、配置交换 设备和路由设备、如何选择传输介质、施工、测试、组 织验收和鉴定。考试内容:综合布线系统等网络总体方 案设计、网络工程施工、测试、组织验收鉴专业课程介绍
2
网络工程专业基本技能
3
考研及就业分析
4
职业规划简介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培养目标和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
二十一世纪信息发展、网络时代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 技术与工程素养,系统地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严格的网络系统工程训 练,具备网络工程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 能力,能在网络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 计、开发、实施和服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网络工程导论》课程
认证考试
网络安全工程师: 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之CCSP安全专家认证。CCSP是思科的中级安全
认证,更侧重于设备的安全。 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之CIW。CIW(Certified Internet Webmaster)认
证是目前惟一针对互联网专业人员的国际权威认证。 网络安全工程师考试之CISP。CISP系经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

信息安全导论

信息安全导论

首页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陈家琪
陈家琪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1.防止析出报文内容;
2.防止通信量分析;
3.检测更改报文流;
4.检测拒绝报文服务;
5.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

信息安全导论
安全信道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1.保密性
2.安全协议的设计
3.接入控制
§主要特点:
陈家琪信息安全导论20
•英文字母E 是使用最多的字母•然后是T 、R 、N 、I 、O 、A 、S •其它字母的使用比较少
•使用最少的J 、K 、Q 、X 、Z
使密码分析变得
陈家琪
信息安全导论
交换左右32比特逆置换IP -1
置换IP
子密钥
56bit 密64bit 密文
64bit 明文
初始置换IP和初始逆置换IP-1
预输出作为输入
置换置换
陈家琪
M
IP(M)=(m
58
,m
50
,…)=(m'
1
,m'
X X X 明文
加密
公钥私钥
私钥
公钥
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导论
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导论陈家琪信息安全导论
信息安全导论
陈家琪信息安全导论
陈家琪
问题与回答
陈家琪教授
cjq@ Tel. 55274675
Prof. Chen jiaqi
Prof. Chen jiaqi 尾页。

信息安全导论内容安全

信息安全导论内容安全
被动看守者:只是检验传递旳信息有无可疑旳地方 主动看守者:有意去修改某些可能隐藏有信息旳地
方,或者假装自己是其中旳一种囚犯,隐藏进伪造 旳消息,传递给另一种囚犯
44
信息隐藏旳概念
载体信 息源
A 秘密消息m
载体对象c
伪装对象c’
信息嵌入 算法
不安全信 道
信息提取 算法
B 秘密消息m
密钥k
信息隐藏旳原理框图
保护目的
内容安全 数据安全 运营安全 物理安全
信息安全层次模型
分析过滤 加密保护 网络安全 容灾备份
主要作用 3
对内容安全旳了解
内容:在认知层面旳 信息辨认、检索与筛选 信息了解、发觉与追踪 信息欺骗与谋略 信息阻断 内容版权保护 信息伪装
4
国家对内容安全旳注重
信息内容安全国家工程试验室(2023年 )
信息安全导论(模块6-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
1
本课程内容
基本概念:信息安全概述
宏观:网络安全模型
基石:法律法规与原则
技术:
4
密码基础
保密技术
密码应用
5
网络安全
内容安全
6
灾备技术
保障:
7
信息安全管理
8
1 2
3
2
对信息安全旳了解
信息利用 旳安全
信息本身 旳安全
信息系统 旳安全
基础设施 旳安全
33
34
数字水印
信息隐藏在民用领域旳应用:数字水印 数字作品旳特点:无失真复制、传播,
易修改,易刊登 数字作品旳版权保护需要:
拟定、鉴别作者旳版权申明 追踪盗版 拷贝保护
35
数字水印
用于版权保护旳数字水印:将版权全部者旳 信息,嵌入在要保护旳数字多媒体作品中, 从而预防其他团队对该作品宣称拥有版权

网络工程专业“双主线”教学体系构建

网络工程专业“双主线”教学体系构建

网络工程专业“双主线”教学体系构建摘要: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理论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讨,提出就业方向决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自底向上的教学体系。

同时,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在教学体系中确定软硬两条主线以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由浅入深的学习。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这些人才究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如何为其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很多大学,以至企业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锐捷提出了RVPP人才培养价值体系[1],北大青鸟提出通过培训的方法增强学员对专业的熟练程度和职业素质培养[2];另外,大学也在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研究型高校则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研究创新和应用创新,如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2-3];应用型高校则强调“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认为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应突出动手和实践能力,到企事业单位应体现出上手快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4-10]。

近几年,我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也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体系上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提出“基础+主线”的改革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果。

1专业教学改革背景1.1基本情况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自2004年开始设置。

7年来,已有3届毕业生共210人,其中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约占30%,到公司就业的人数占40%,考研的人数约占15%,从事其他工作的约占15%(如装修设计)。

学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电气、房地产、教育、旅游和人力资源。

从就业行业和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来看,其中约有70%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30%的工作和所学专业基本无关或很少相关,如旅游、推销等。

而且,这30%的学生中约有一半学生准备长期从事他们目前的工作,且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对本专业不太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

大一网络工程导论知识点

大一网络工程导论知识点

大一网络工程导论知识点网络工程作为当今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导论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本文将介绍大一网络工程导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互连而成的系统,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相互连接而成。

它能够以高效的方式传输和共享信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包括ARPANET的诞生、Internet的建立等。

根据规模和用途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二、网络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TCP)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它们决定了数据的传输方式、格式以及如何处理错误等。

TC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它通过建立连接、流控制和错误校验等机制,确保数据包的可靠传输。

TCP/IP协议簇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由多个协议组成,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

三、局域网和以太网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若干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太网是一种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它使用了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访问方式,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共享网络资源。

以太网的常见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等。

四、网络安全与攻击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受非法的访问、破坏或损失的能力。

网络攻击是指利用各种攻击手段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入侵和破坏的行为。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黑客攻击、病毒和蠕虫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技术、防火墙、访问控制等。

五、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是指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它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它使用了Wi-Fi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和无线数据传输。

【CUIT网络工程导论】第1讲-工程教育和CDIO简介

【CUIT网络工程导论】第1讲-工程教育和CDIO简介
-传统的教育理念(Education vs. “教育”) -办学机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教学内容和方法、评 估体系和机制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 -国际化程度低 -严重的质量问题反映在人才市场和产业发展上
2018/7/31 9
国内外获得工程学士学位数量对比
250,000 200,000 150,000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英国 德国

100,000 50,000 0
2018/7/31
19 85 19 87 19 89 19 91 19 93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20 00
10
工程教育的走势
个人能力、团队能 力、产品-流程-系 统的建造能力
1950s前: 实践
1960s: 科学与实践
2000: CDIO
工程导论
网络工程学院 张仕斌老师 E-Mail:cuitzsb@ 2011年2月22日
2018/7/31 1
•本课程内容简介
第01讲:工程教育和CDIO简介 第02讲: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简介及人才培养方案 1学时 2学时
第03讲:信息对抗与网络安全概论
第04讲:讨论课(主题:信息对抗与专业,团队与个人)
中欧和东 欧
匈牙利 捷克 波兰 俄国
亚洲
马来西亚
印度 菲律宾 中国
通才 35
25 20 10
25
15 30 15
20
10 25 3
拉美
南美
墨西哥2
巴西
20
13
25
13
11
8
1. Suitability rates empirically based on 83 interviews with human-resources (HR)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countries shown. 2. Mexico is the only country where interview results were adjusted to 20%(form 42%) for engineers and to 25%(from 35%) for finance/accounting employees-since interview base was thinner and risk of misunderstandings high.

谈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谈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和认识‎1.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1.1 网络工程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工程、组网技术与‎应用、汇编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络通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级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操作系统、UML与可‎视化建模、软件工程等‎。

1.2 课程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专业开设的‎课程是学科‎与专业的联‎系中介,课程不仅是‎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以完成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反馈信息,将进一步刺‎激学科和专‎业的探索与‎发展。

2. 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专业的‎区别与联系‎2.1 专业介绍(1)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了解信息产‎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安全‎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CUIT网络工程导论】第2讲-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简介及人才培养方案

【CUIT网络工程导论】第2讲-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简介及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资料室拥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图书(包括电子图书)1000余册,学 校图书馆拥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图书(包括电子图书)2000余册,基本能满 足信息安全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2011-102011-10-21 9

1.6 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 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为我校特色优势专业,近五年来有省级教改项目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为我校特色优势专业, 2项、校级教改立项 项、校级课程建设项目 项、省级“质量工程”项 项 校级教改立项6项 校级课程建设项目9项 省级“质量工程” 目共计2项 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目共计 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项。 1.教学改革项目9项: .教学改革项目 项
2011-102011-10-21 8
1.5
教学条件现状: 教学条件现状:
实践基地所在单位 建立时间 承担教学任 务 面向专业 接纳人数 20人/年 30人/年 工程实践、 毕业实习 30人/年 网络工程、 20人/年 信息安全、 30人/年 信息对抗 10人/年 10人/年 10人/年
(2)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2011-102011-10-21
5
1.4
师资队伍现状: 师资队伍现状:
•总人数:19人。 总人数: 总人数 •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
博士 3 人数(人) 比例(%) 25.0% 正高 人数(人) 2 比例(%) 17.0%
硕士 9 75.0% 副高 3 25.0%
本科 0 10.5% 中级 7 58.0% 40—49 1 8.0%
2011-102011-10-21 7
1.5
教学条件现状: 教学条件现状:
(1)实验室 实验室
信息安全类专业拥有信息安全实验室,包括密码学应用、网络杜 康和信息对抗综合训练等三个实验分室,总共有229台/套(张),总 价值¥2,051,188元(贰佰零伍万壹千壹佰捌拾捌元整); 5年来,信息安全实验室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 31 门,总共开设实 验项目155 个;实验开出率达到96.00%;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比例 44.5%。 目前,尚未开出的实验课课程:“灾难备份技术”和“数据存储 “灾难备份技术” 技术” 技术”两门课程 5年来,实验室开放天数大约:5年×2×18周/年×6天/周=1080 年 × 周年 天周 每周有1天 天,其中每学期的每周有 天作为非教学安排的课外开放,共开放180 每周有 天。 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实验教师定期保养、精心维护,保证了 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网络工程知识详细介绍

网络工程知识详细介绍

网络工程知识详细介绍最近有网友想了解下网络工程的知识,所以店铺就整理了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具体内容如下.希望大家参考参考网络工程知识网络工程是指按计划进行的以工程化的思想、方式、方法,设计、研发和解决网络系统问题的工程。

培养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各类网络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网络科技人才。

分类网络工程(Network Engineering)分为:硬件工程和布线工程。

硬件工程硬件工程是指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设备(交换机、防火墙、内核、硬件内存、cpu、服务器等),工程包括网络的需求分析、网络设备的选择、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施工技术要求等。

布线工程布线工程:也称综合布线,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正常通讯而使用光缆、铜缆将网络设备进行连接。

工程包括线缆路由的选择、桥架设计、线缆及接插件的选型等。

技术问题网络工程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

以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Internet得到广泛运用。

为了使得网络能够适应基于网络的多种多样服务在带宽,可扩缩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网络工程必须应付这些挑战,解决好网络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1)有非常明确网络建设的目标,这在工程开始之前就确定,在工程进行中不能轻易更改。

2)工程有详细的规划,规划一般分为不同的层次,有的比较概括(如总体规划),有的非常具体(如实施方案)。

3)工程要有正规的依据,例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军队标准、行业标准或是地方标准。

学科定义作为一门学科,网络工程必须总结并研究与网络设计,实施和维护有关的概念和客观规律,从而使无论是刚刚涉足该领域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都能够根据这些概念和规律来设计和建造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跟得上Internet发展步伐的计算机网络未来。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安全》教案网络信息安全教案1. 课程简介网络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保护个人和机构的信息安全。

2. 教学目标1.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学会识别和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4.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3. 教学内容1.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需求与目标–信息加密与认证–安全协议与安全架构2.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密码学原理–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安全模型与安全策略3.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范与恶意代码分析–数据备份与恢复4.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措施–黑客攻击与入侵手段–网络钓鱼与社交工程–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5.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安全软件的使用与配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理–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配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

5. 课程安排1.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课时)2.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2课时)3.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2课时)4.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措施(2课时)5.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2课时)6. 教学资源1.教材:网络信息安全教程2.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3.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博客等7. 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课堂参与度与表现2.实验报告与操作能力3.课程作业与思考题4.期末考试与综合评估8. 教学建议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程,建议学生具备以下基础知识和技能: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和配置3.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逻辑9. 课程资源以下是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1.网络信息安全相关书籍和论文2.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在线课程和讲座3.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论坛和社区希望其他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国家信息(包括利用加密的 非法通信活动)的监视审计。 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使用审计、监控、防抵赖等安全机制,使得攻击者、破坏 者、抵赖者“逃不脱",并进一步对网络出现的安全问题 提供调查依据和手段,实现信息安全的可审查性。
30
数字水印的插入和检测流程
用用用用 无无无无 输输输输 数数无无 数数无无插输数数 数数无无 插输插插 有无无无 输输输输
用用用用 有无无无 输输输输 数数无无 (特特无ID〕 数数无无检检数数
31
数数无无 检检插插
判判判判 (有无无有有?〕
第一部分 基础研究-安全理论
身份认证技术
口令验证 智能卡与电子钥匙身份验证 生物特征身份验证 基于密码的身份验证
CIA 概念的阐述源自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 (InformationTechnology Security Evaluation Criteria, , ITSEC),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安全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安全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和安全建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
信息安全的要素
信息安全通常强调所谓CIA ,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通常强调所谓
保密性( onfidentiality)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 ntegrity) 完整性(Integrity) 可用性( vailability) 可用性(Availability) 真实性(Authenticity) 真实性(Authenticity) 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 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可控性(Controllability) 可核查性(可追究性)( )(Accountability) 可核查性(可追究性)(Accountability)
20
数字签名的过程
数字签名的过程:
假设A要发送一个电子文件给B。 1.系统初始化:选择签名所需的算法、参数 2. 产生签名:A用其私钥加密文件并发送给B ; 3.签名验证:B用A的公钥解开A送来的文件 签名体制的构成: 签名算法 验证算法
21
密钥管理
1999年10月7日,第273号国务院令,颁布了《商用 密码管理条例》。 目的:加强商用密码管理,保护信息安全,保护公 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管理方式:商用密码技术属于国家秘密。国家对商 用密码产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和使用实行专控管 理。 管理机构: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32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是对信息系统资源 的访问范围以及方式进行限制的策略。简单地说, 就是防止合法用户的非法操作。 访问控制是建立在身份认证之上的操作权限控制。 身份认证解决了访问者是否合法者,访问控制解决 访问者的权限,规定他们分别可以访问哪些资源, 以及对这些可以访问的资源可以用什么方式(读? 写?执行?删除?等)访问。 基于权限管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策略。对用户 权限的设定,称为授权(Authorization)。
10
现代密码学主要研究内容
11
第一部分 基础研究-密码理论
密码学两个分支: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 密码学两个分支:密码编码学与密码分析学:
密码编码学主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编码实现信息 保密性的科学, 保密性的科学,即加密算法 密码分析学是研究、分析、破译密码的科学, 密码分析学是研究、分析、破译密码的科学, 即如何从密文推出明文、密钥或解密算法 解密算法的学 即如何从密文推出明文、密钥或解密算法的学 问 这两种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 这两种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26
PKI原理
原理:数字证书+权 威认证 基本组成:
27
信息隐藏的概念
A打算秘密传递一些信息给B,A需要从一个随机消 息源中随机选取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c,当这个消 息公开传递时,不会引起怀疑,称这个消息c为载 载 体对象 把需要秘密传递的信息m隐藏到载体对象c中,此 时,载体对象c就变为伪装对象 伪装对象c’ 伪装对象 秘密信息的嵌入过程需要密钥,此密钥称为伪装密 伪装密 钥
16
非对称密码体制
双钥密码体制的通信模型
17
单向散列函数
散列函数(又称杂凑函数,哈希函数)是将任意长度 的输入消息M映射成一个固定长度散列值h的特殊 函数:
h=H(M)
其中M是变长的输入消息, h=H(M)是定长的散 列值(或称为消息摘要)。 散列函数H是公开的,散列值在信源处被附加在消 息上,接收方通过重新计算散列值来确认消息未 被篡改。
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
综合、交叉的学科:
密码学理论、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 技术、安全协议……
安全体系结构
安全的策略与管理,安全风险分析
与计算机安全有关的法律问题
1
信息安全现状
“黑客”一词在信息安全范畴内的普遍含意是特指对电脑系 统的非法侵入者。 黑客(hacker):对技术的局限性有充分认识,具有操作系 统和编程语言方面的高级知识,热衷编程,查找漏洞,表 现自我。他们不断追求更深的知识,并公开他们的发现, 与其他人分享;主观上没有破坏数据的企图。 骇客(cracker):以破坏系统为目标。 “红客”honker:中国的一些黑客自称“红客”honker。 美国警方:把所有涉及到"利用"、"借助"、"通过"或"阻挠" 计算机的犯罪行为都定为hacking。
23
密钥产生
密钥生命周期
证书签发
密钥使用 证书检验
密钥过期 密钥更新
24
什么是PKI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个 用公钥概念与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 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普适性:只要遵循必要的原则,就能使用提供 的服务。比如:网络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 等。 安全服务:公钥密码的功能、密码的功能等。
4
信息安全的要素
5
信息安全的要素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加密机 制。防泄密 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实体或进程,并且能 够判别出实体或进程是否已被修改。完整性鉴别机制,保 证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 。防篡改 数据完整,hash; 数据顺序完整,编号连续,时间正确。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可获得服务,攻击者不能占用所 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用访问控制机制,阻止非 授权用户进入网络。 防中断
28
信息隐藏的一般模型
载体信 息源 载体对象c
伪装对象c’
A
秘密消息m
信息嵌入 算法
不安全信道
信息检索 提取算法
B 秘密消息m
伪装密钥k
信息隐藏技术的一般模型
29
数字水印的定义
数字水印是信息隐藏技术的重要分支 数字水印是永久镶嵌在其他数据(宿主数据)中具 有可鉴别性的数字信号或模式,并且不影响宿主数 据的可用性 数字水印不等同于信息隐藏,概念有区别 数字水印注重水印,用于版权保护,可公开 信息隐藏注重隐藏,不可见/不可察觉,要保密
18
哈希函数的应用-消息认证码
19
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信息发送者使用公开密钥算法技术,产生别 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 发送者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加密数据传给接收 者,接收者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数据后,就 可确定消息来自于谁,同时也是对发送者发 送的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证明。 发送者对所发信息不能抵赖。
13
对称密码体制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实质上等同( 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实质上等同(即 从一个可以推出另外一个),我们称其为对称 ),我们称其为 从一个可以推出另外一个),我们称其为对称 密钥或单钥密码体制。 密钥或单钥密码体制。 加密方式有两种: 加密方式有两种:
对明文按字符逐位加密,称为流密码或序列密码 序列密码是手工和机械密码时代的主流方式。 先对明文消息分组,再逐组加密,称为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将明文分成固定长度的组,用同一密钥和 算法对每一块加密,输出也是固定长度的密文。 最典型的就是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颁布DES算法。
2
信息安全的含义
什么是信息?
ISO/IEC 的IT 安全管理指南(GMITS,即ISO/IEC 13335) 对信息(Information)的解释是:信息是通过在数据上施 加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殊含义。 而对现代企业来说,信息是一种资产。
什么是信息安全
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其安全定位较为明确, 那就是: 保护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为偶然 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 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14
对称密码体制
单密钥密码的加、 单密钥密码的加、解密过程
15
非对称密码体制
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从其中一个难以推出另一个, 若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相同,从其中一个难以推出另一个,则 称为非对称密钥 双钥密码体制。 非对称密钥或 称为非对称密钥或双钥密码体制。 采用双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将加密和解密功能分开, 采用双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将加密和解密功能分开,因而可 将加密和解密功能分开 以实现多个用户加密的消息只能由一个用户解读, 以实现多个用户加密的消息只能由一个用户解读,或只能由一个 用户加密消息而使多个用户可以解读。 用户加密消息而使多个用户可以解读。 在使用双钥体制时,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预先选定的密钥: 在使用双钥体制时,每个用户都有一对预先选定的密钥:一个是 可以公开的(公钥 公钥), 表示, 私钥), 可以公开的 公钥 ,以k1表示,另一个则是秘密的 私钥 ,以 表示 另一个则是秘密的(私钥 k2表示,公钥 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公布,私钥是其 表示, 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公布, 表示 公钥k1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进行注册公布 拥有者自己保存。因此双钥体制又称作公钥体制 拥有者自己保存。因此双钥体制又称作公钥体制(Public Key 公钥体制 System) 。 最有名的双钥密码体制是1977年由 年由Rivest、Shamir和 最有名的双钥密码体制是 年由 、 和 Adleman等三人提出的 等三人提出的RSA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 等三人提出的 密码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