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范彦波)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自2009年以来,全国土地整治工作形势不断变化,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农村土地整治被正式写入2009年、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以广东省清新区土地整治为例,对土地整治的投资估算的方式及效益进行分析,希望为土地整治该部分的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土地整治投资估算效益分析1投资估算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土地整治规划投资估算是为了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而提供资金需求和供给平衡方面的技术支持。

1.2意义(1)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可行性相比以往土地整理开发,在工作实施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变化。

据此,开展土地整治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的研究,进而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规划,切实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2)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土地整治规划必须有科学基础做支撑,通过对影响土地整治投资与筹资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从资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

(3)有利于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的权威性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整治规划目标、任务和方案,按照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测算土地整治规划投资,在时空上均衡分配土地整治投资,提高投资有效性,有利于强化土地整治规划的权威性。

(4)有利于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乘数效应根据土地整治资金来源的研究,全方位分析政府统筹、带动的其他涉农资金、社会投资等渠道,有利于打造以上土地整治为平台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农业、水利、林业、环保、电力、交通、能源等其他部门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入,最终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整合投资,造地增粮,农民受益”的局面。

2投资估算标准2.1资金预测分析内容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主要按三种类型计算:农用地整理项目、城乡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项目。

其中,农用地整理项目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补充耕地两项,城乡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包括“三旧”改造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不仅可以使农业增收增效,而且还能 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良的社 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整治的总体目 标由原来单一的追求耕地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者 并重转变[1],由最初的追求经济效益转向经济、社会和生 态效益并重[2]。在国外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中,景观效益是 必不可缺的一个内容,这对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借鉴 意义。土地整治项目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3]。社会效益分析是衡量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分析是可研阶段的一个重 要内容,是评定一个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一个基本 标准;生态效益是衡量土地整治活动中土地可持续利用 的重要指标;景观效益是评价整治建设给环境方面带来 的影响的重要元素。因此,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综合效 益分析十分必要。
关键词: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010-03
Analysis on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Yue Xiaosong et al. (Jiang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am,Nanchang 330001,China) Abstract:Taking som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as an exmple,analyzed its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roject's 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 and landscape benefit was well,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Comprehensive benefits;Analysis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分析作者:刘勇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4期摘要:随着我国土地改革的不断发展,加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土地整治,优化了土地的使用结构,改善了土地的生产条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进行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大量资金的流动,一旦某一方面的资金流动受到影响,将会对整个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40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土地的整治,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和支持农村建设的目的,为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加强其资金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土地使用利益的更大化,减少土地整治阶段出现腐败行为。

下面针对土地整治阶段存在的问题给予简要探讨。

一、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土地整治项目中资金的管理在资金的预算阶段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预算结果不准确,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一些项目的合同的签订等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参与资金管理的人员水平高低不一,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对于土地整治项目缺乏严格的监督力度等。

1.项目预算管理缺乏合理性。

土地整治项目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准确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情况。

预算管理不合理主要是:(1)预算定额标准不完善。

2012年1月5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1年项目预算定额,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但还有一部分定额不完善、不合理。

预算定额是全国通用的,虽然有一定的浮动系数,但各地的地理环境和物价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预算与实际情况不太相符,造成实际支出超预算的压力较大。

土地整治的社 会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整治的社 会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整治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活动。

土地整治不仅能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还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地整治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首先,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农田更加适宜机械化作业和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土地整治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了灌溉渠道、排水系统和蓄水池等,保障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此外,土地整治还修建了农村道路,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某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整治前该地区的耕地碎片化严重,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经过土地整治,该地区新增耕地面积_____亩,耕地质量提高了_____个等级,修建了灌溉渠道_____公里,排水系统_____公里,农村道路_____公里。

整治后,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了_____%。

二、土地整治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土地整治不仅注重提高土地的生产功能,还注重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增加了植被覆盖面积,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同时,土地整治还注重农村景观的营造,通过合理规划农田、村庄和道路,打造了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

例如,某县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打造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和乡村旅游景点。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张正峰;陈百明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3(019)002
【摘要】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
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
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
农户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
功能与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
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
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总页数】4页(P210-213)
【作者】张正峰;陈百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11
【相关文献】
1.城乡土地整理及其效益分析——以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 陈晨
2.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以承德县三沟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 [J], 郑小刚;葛京凤;王滢
3.土地整理效益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柳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 王婷婷;吴柏清
4.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分析——以安徽省宣城市养贤乡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 王文琴;鲁成树;吕军
5.土地整理中的资源条件和效益分析——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 [J], 刘炯;王卫东;王海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范彦波)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范彦波)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对土地整治投资需求、资金筹措及效益分析进行探讨及研究,目的是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可行性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变化。

据此,开展土地整治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的研究,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规划,切实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2.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土地整治规划必须有科学基础做支撑,通过对影响土地整治投资及筹资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从资金需求及供给两方面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

3.有利于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规模效应根据土地整治资金来源的研究,分析政府统筹、带动的其它涉农资金、社会投资等渠道,有利于涉农资金聚合,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规模效应。

一、土地整治资金筹措《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文)明确要求“要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资金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实行专帐管理,统筹集中使用”。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主要有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

相关涉农资金如烟草部门对烟田的专项补贴资金、交通部门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专项资金等。

(一)新增费《土地管理法》规定,从1999年始征收新增费,新增费30%上缴中央,70%留给地方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为落实《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新增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综〔1999〕117号)、《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财建[2007]84号)、《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指南(暂行)》(财建[2007]861号)、《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8〕157号)等一系列文件,对新增费征收范围、征收标准、资金使用以及监督检查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浅谈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土地整理是指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或城乡建设中,对土地进行调查、测量、规划、整理、开发、改善和利用的过程。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政府和农民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本文将对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浅谈。

一、资源评估方法1. 土地资源调查土地整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包括土地的地貌、土壤、水文、气候、植被等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获取的信息,可以为后续的土地规划和整理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

2. 土地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土地类型,可以采用土地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估。

土地质量评价是指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排水情况、坡度等指标的评价。

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土地的适用性和发展潜力,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 生态环境评估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生态环境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科学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经济效益评估方法1. 土地增值评估土地整理后,土地的使用价值往往得到提升。

可以采用土地增值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增值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土地价值的提升程度,为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2. 投资回收期评估土地整理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因此需要对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

投资回收期是指投资额转化为收益所需要的时间。

可以采用投资回收期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评估,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投资决策的参考。

3. 社会效益评估土地整理项目不仅仅对土地本身产生经济效益,还会对周边社区和农民产生社会效益。

可以采用社会效益评估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对周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土地整理项目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模式及效益分析问题摘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经营模式,是当前塑造新农村、新农业、富裕新农民的根本。

土地开发整理本身就是政府利用城市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进、综合整治,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和农业改革。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 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 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关键词: 土地整理;模式;效益; 分析引言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从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 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

作为一门学科, 土地整理目前尚不存在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关理论与方法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 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 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尽管国内外的土地整理在目标、内容、技术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 但实践证明, 土地整理不仅可以使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益, 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景观, 同时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和生产劳动提供优良环境。

基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与研究

基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与研究

基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与研究摘要: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是促进土地整理事业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不断的探索土地整理的整体效益,即土地经过整理之后最终所获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性效益。

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我国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旨在提高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质量。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研究Abstract: th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land consolidation is a basic research work, the land arrangement is to promote the 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good; The main goal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verall efficiency of land arrangement, i.e., land through sorting ultimately get after the social benefi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s a body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to carry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quality.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Analysis; research0引言土地整理能够实现土地的循环利用,其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及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成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项目背景、实施情况以及存在问题三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项目的运行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1.1 农村土地整治概述农村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改良、整合和重构等措施,提高农村土地的质量和使用效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

该项目旨在解决农村土地利用效益低下、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1.2 实施需求和政策支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作为国家战略,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各地深入推进土地整治工作。

此外,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还受益于金融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项目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实施情况2.1 项目范围和目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地区,旨在改善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益、村庄环境和人居条件。

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

2.2 实施措施和成效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实现目标。

首先,对农田进行整合,减少耕地面积浪费现象。

其次,对农村村庄进行规划和改造,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再次,推广农村生态建设,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

这些措施的综合效果不断显现,农产量得到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问题3.1 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项目的规模庞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对于项目的重要性和长期利益认识不足,导致项目资金难以保障。

3.2 技术手段滞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规划和实施,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科技手段的应用滞后。

技术手段的滞后不仅使项目进展缓慢,还限制了项目效果的实现。

3.3 不同地区实施形式存在差异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存在差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差异化的问题。

土地整治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土地整治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土地整治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土地治理技术与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质量和功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土地整治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是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旨在评估土地整治方案对经济的直接和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风险应对措施。

1. 经济效益分析土地整治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评估土地整治方案对经济利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这包括了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成本、建设和运营阶段的运营费用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经济效益分析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投资成本分析: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包括项目的建设、设备、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时序性和费用分配,在不同阶段进行逐年估算。

1.2. 收益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

这包括项目的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益,如土地租金、土地增值收益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收益分配方式和时序性。

1.3. 环境效益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土地整治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以及对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生态旅游、水资源利用等。

1.4. 规模效益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效益。

这包括土地整治项目的覆盖范围、目标市场和可持续竞争力等方面的评估。

2. 风险评估土地整治方案的风险评估是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可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市场风险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这包括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因素对项目收益的影响。

2.2. 技术风险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所面临的技术风险。

这包括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技术难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评估。

2.3. 政策风险评估:评估土地整治项目所面临的政策风险。

这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

土地整治项目的社 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社 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旨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其带来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在社会和环境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1、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日益紧张。

土地整治通过对荒地、废弃地、低效利用地等进行整理和开发,增加了有效的耕地面积。

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更多的耕地意味着农民有更多的种植选择和收入来源,从而稳定农村经济,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流动。

2、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土地整治为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改善土地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如修建灌溉渠道、道路等,使得农村不仅能够发展传统的种植业,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这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产业的发展也能够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往往会配套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通信等。

道路的改善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水电和通信设施的完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土地整治还可能包括村庄的整治和改造,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如拆除破旧房屋、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等,使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4、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参与到土地平整、沟渠修建等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项目完成后,随着农村产业的发展,也会创造更多的长期就业岗位,如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5、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经过整治后的土地,其质量和连片程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向种田大户、农业企业等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效益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效益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效益分析1.1社会效益——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

通过土地整理,使项目区的农田道路、水利、电力设施和环境景观工程配套,耕地得到平整,将极大地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农田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0%,满足了灌溉要求;道路通畅,田块内土地相对平整,从田块零星分布达到田块连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不仅可新增耕地44.15公顷,使耕地面积增至341.85公顷,有效缓解了项目区人地矛盾,并为全省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出贡献;而且,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广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

整理后的土地拟引进优良品种,发展蔬菜、花卉、药材等市场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作物。

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项目区整理后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提高和稳定农民的收入,目前X区政府正在与有关科研单位和外商进行洽谈,以便与土地整理项目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此工程的效益。

根据当地整田和整水的经验,整理后农作物可较原来增产17%左右。

—发挥较强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在参照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而编制的,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都力争达到先进水平,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都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内容也将对河南省内类似地区起到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土地整理后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这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创造和利用有利优势,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

土地整理后进行土地的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村界较过去取直了,产权明晰度增加了,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纠纷,有利于保持项目区农村的社会稳定。

——项目的实施,由于大量资金的涌入,带动相关物流、人流、信息流涌入,可以创造大于项目本身效益几倍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推动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

土地整理将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将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土地整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是一项为当地群众办实事的事业,为他们提供了努力奋斗,改善家乡面貌的启示,有利于增进广大农民对土地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对安定社会,进一步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促进农业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效果。

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效益与社 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效益与社 会效益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整治项目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土地整治项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在环境和社会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本文将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详细分析。

一、土地整治项目的环境效益1、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整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等措施,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的增加有助于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被还能够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例如,在山区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中,修建梯田和护坡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在平原地区,通过整理农田灌溉排水系统,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减少农田渍涝,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减少了水的浪费和污染。

2、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地整治项目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生态廊道的建设和保护,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廊道可以连接不同的生态系统,促进物种的迁移和交流,维持生态平衡。

例如,在湿地保护区域进行的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合理规划水域和陆地的比例,保留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候鸟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在森林地区的土地整治中,划定一定比例的生态保护区,禁止砍伐和开发,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提高土壤质量土地整治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

例如,通过深耕、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同时,土地整治还可以对污染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例如,对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技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使其达到农业生产的标准。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摘要】目前我国在开展土地整理效益分析时,大多只重视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而进行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分析时,只是大概阐述其效益,并没有真正作出分析及评价,这不仅背离了企业投资效益分析原则,还严重违反我国土地整理三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而土地整理效益是土地整理实践研究的一个课题,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都有很大地研究价值,不但能增加土地整理理论,还对土地整理实践活动起到十分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整理分析时要遵守投资效益原则以及根据我国土地整理三效益原则进行实践活动。

【关键词】土地整理;效益分析;项目1.前言土地整理有广义及狭义之说,广义指土地整理分为农村地整理及省市地整理,狭义指的是农地整理[1]。

而目前对农地进行土地整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土地整理的重中之重。

科学进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分析影响土地整理效益的原因和受影响程度,可以完善土地整理分析体系,增大对土地整理资金的利用空间,以及加大力度制定实施土地整理规划方案,防止土地整理项目管理风险,进而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规定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对土地整理落实及制定决策具有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2]。

2.土地整理经济效益分析土地整理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过程,属于经济行为活动。

而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则指投资的主体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过进行土地整理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按照各国进行实际土地整理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可以把开展土地整理实践活动的资金资源主要来自三个领域:首先就是由国家,包括国家中央政府与各地方所有政府;其次,当属于社会企业,主要指在土地整理实践中参与其中的企业;最后,就是个人资金的投入,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其土地所有者对整理区域的投资。

在这三个投资来源中国家投资占主要地位。

其他的经济投资者主要是整理区内的土地所有者,通常是采用投资的方式参与土地整理实践活动,以获得土地整理带来的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目标及效益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目标及效益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目标及效益分析【摘要】农村土地整合整治项目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着眼于农整项目,辩证论述了其指导思想、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等,并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就农整项目实施的效益加以说明,意在深化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了解,为其建设工作的现实开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目的目标效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l0]1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l0]1号)、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2010〕20号)以及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浙土资发[2010]14号)的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建新安置等,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的一种土地利用活动,同时拆除危房、闲置房,腾空空心村,对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指导,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加快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村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白玉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白玉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ME G Q n —c a . 0 i N i g ho WU B 一q g n
( o eeo o rm adUb n ua Pann , hn d 60 5 ,i un C l g f ui n ra —R r l i C eg u 10 9 S h a ) l T s l n g c
A src : ae nte o n n osl a o r et ne a pe f m t c l e e t e oo i b nf deo g a b n - b t t B sdo u t l dcnoi t np j a xm l r es i n f , cn m ce e t l i e a h c ya d i o ca s , o h o ab i ia coc e n l
236h 2 化 为 牧 草 地 。 9 m 转
4 白玉 县 土 地 整 理 的效 益 分 析 4 1 社 会 效 益分 析 .
白玉 县 幅 员 辽 阔 , 地 资 源 丰 富, 县 幅 员 面 积 土 全 1 3 7 r 。其 中, 地 556h 2 园 地 1 .0h 2 林 地 85 0hn 0 2 耕 8 m , 4 2 0 m ,
角度 出发 , 为实 现社会 发展 目标 ( 进农 村经 济发展 、 加 就 促 增
业机会 、 缩小城 乡差距 等) 所做 的贡献 与影 响程度 。
4 9 , 22 人 平均 占有土地 面积 3 87 亩 , 中全县人 均 占有耕 4 6 .3 其
地 19 .8亩 , 人均林 地 110 5 .6亩 , 均牧草 地 10 6 。土地 人 6 .3亩 利用 呈现人均 占有 土地 资源 数量 多 , 用 地 中牧林业 用地 面 农 积大 , 耕地 比例小 , 地类 呈立 体分 布 , 宜发 展农 、 、 和 各 适 林 牧 多种经营 ,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 , 土地资 源开发利用 不平 衡 的特 点。特别是耕地面积小 、 质量差 , 耕作 粗放 , 生产 力低 , 森林 生

新时期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分析

新时期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分析

新时期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分析摘要:土地整治是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提出了土地整治的途径,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综合效益,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后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希望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内容,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全面提升土地整治工作运行的效益。

关键词:土地整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土地整治在保证土地资源配置科学性、提升土地利用率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体现出较明显的效能。

随着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研究评估其效果的技术方法对土地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有促进作用。

土地整治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土地整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的效益,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治的理论,而且对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提升土地整治效益的途径(1)完善土地整治调查统计和核实制度。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需要以详实可靠的数据为基础。

数据的质量高低将会直接影响评价成果的质量,并影响决策水平,因此加强对上报信息的检验核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信息核实时,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采用系列数据规律性判断、前后对比和逻辑推理的方法,结合现场调查,认真核实检验,以便及时发现错误和疏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并且应加强对核实人员的综合管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1]。

(2)建立土地整治监测评价制度。

在土地整治项目中建立项目参与式监测评价制度,对土地整治进行监测评价。

项目参与式监测评价制度是指项目受益者参与项目监测评价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反馈的全过程,并根据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与项目管理者和决策者共同对项目进行评价,以帮助为项目执行机构和决策机构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的一种工作方式。

(3)建立土地整治生态监测网。

土地整治生态监测的时间网是指至少在三个时期必须监测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

一是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初期进行预分析,二是在项目实施完毕后,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评估,三是在项目实施完毕后每三年或五年进行跟踪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模式与风险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模式与风险分析

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模式与风险分析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整治项目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类项目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融资模式的选择和风险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模式1、财政资金投入财政资金是土地整治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

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资金稳定可靠,具有政策导向性。

但财政资金往往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土地整治项目的需求。

2、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

土地整治项目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以项目未来的收益或土地增值作为还款保障。

银行贷款的优点是资金规模较大,但贷款审批程序相对复杂,且需要承担一定的利息成本。

3、土地出让收益通过出让整治后的土地获取收益,再将这部分收益投入到新的土地整治项目中。

这种模式可以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但土地出让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资金的筹集。

4、社会资本参与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如与企业合作,通过 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社会资本的参与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需要合理设计合作机制,保障各方利益。

5、发行债券土地整治相关机构可以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债券具有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资金规模较大的特点,但对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和市场环境有一定要求。

二、土地整治项目融资的风险分析1、政策风险土地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可能会影响土地整治项目的融资和实施。

例如,土地用途管制政策的改变、土地出让政策的调整等,都可能导致项目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2、市场风险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会给土地整治项目带来市场风险。

如果整治后的土地难以出让或出让价格低于预期,将影响项目的资金回收和偿债能力。

3、信用风险在融资过程中,如果融资主体信用状况不佳,可能导致贷款申请被拒、债券发行困难或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治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对土地整治投资需求、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进行探讨与研究,目的是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可行性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土地整治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变化。

据此,开展土地整治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情况的研究,为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规划,切实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2.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土地整治规划必须有科学基础做支撑,通过对影响土地整治投资与筹资的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从资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

3 .有利于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规模效应根据土地整治资金来源的研究,分析政府统筹、带动的其它涉农资金、社会投资等渠道,有利于涉农资金聚合,充分发挥土地整治投资的规模效应。

一、土地整治资金筹措《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文)明确要求“要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资金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实行专帐管理,统筹集中使用”。

当前,我国土地整治资金来源主要有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

相关涉农资金如烟草部门对烟田的专项补贴资金、交通部门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水利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专项资金等。

(一)新增费《土地管理法》规定,从1999年始征收新增费,新增费30% ±缴中央,70%留给地方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为落实《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新增费的征收和使用管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先后出台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财综〔1999) 117号)、《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分配方式》(财建[2007]84号)、《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指南(暂行)》(财建[2007]861号)、《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8 )157号)等一系列文件,对新增费征收范围、征收标准、资金使用以及监督检查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1、征收范围财综〔2006〕48号文明确指出新增费的征收范围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含建制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含村庄和集镇新增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含建制镇)、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依法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新增建设用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迁建用地占用城市(含建制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经批准超出原建设用地面积的新增建设用地;♦因违法批地、占用而实际发生的新增建设用地,应按照国土资源部认定的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相应等别和征收标准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2、征收等别和征收标准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标准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全国城市土地分等和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水平、各地区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制定,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并定期调整公布。

财综〔2006) 48号文对征收标准和等别适时进行了调整:♦标准从2007年1月1日起,新批准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由1999 年的5-70元/平方米调整到2007年的10-140元/平方米。

♦等别根据各地行政区划变动情况,相应细化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新增费征收等别确定为15等。

3、资金使用财建〔2006 ) 861号文、财建〔2008 ) 157号文对新增费的使用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基本农田建设支出、土地整理支出、耕地开发支出、基本农田保护支出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支出。

(二)耕地开垦费《土地管理法》对耕地开垦费的征收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缴纳人《土地管理法》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O♦缴纳标准(1)《土地管理法》规定由各地自行制订。

(2)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 6号),要求地方结合实际,研究提高整耕地开垦费标准,确保补充耕地数量有保证,质量不降低。

♦资金使用《土地管理法》规定“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具体使用办法由各地制订"O(三)土地复垦费《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费的征收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缴纳人《土地管理法》规定“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条例》进一步细化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复垦,或者复垦验收中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由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组织复垦。

”♦缴纳标准《土地复垦条例》规定“确定土地复垦费的数额,应当综合考虑损毁前的土地类型、实际损毁面积、损毁程度、复垦标准、复垦用途和完成复垦任务所需的工程量等因素♦资金使用《土地复垦条例》规定“土地复垦义务人缴纳的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四)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土地出让收入《国务院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 ) 31号)、《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通知》(国发〔2010)47号)、《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岀让金收入管理办法》(财综〔2004)49号)、《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岀让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4〕174号)等文件,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

♦使用比例国发〔2004) 8号文规定“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财综〔2004〕49号文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提出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收益15% ”具体要求,国发〔2006〕31号文进一步明确“应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比重” o♦征收标准财综〔2004) 49号文规定,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是指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的平均值。

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全国城镇土地等别、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水平、建设用地供求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制定、联合发布,并根据土地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适时调整。

♦计算方法财综〔2004) 49号文规定的计算方法为:从土地出让金划出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二土地出让面积X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征收标准(对应所在地征收等别)X各地规定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不低于15%) o♦资金使用财建〔2004〕174号文件明确规定:农业土地开发主要包括: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

国发〔2010〕47号文明确要求“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益要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 o二、土地整治资金规模测算(一)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测算方法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地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来规划期内拟新增的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方法一,新增建设用地乘以各地平均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后测算得出。

方法二,根据2007〜2010年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情况,测算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情况。

(二)耕地开垦费各地耕地开垦费的征收标准乘以规划期间内各地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

(三)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土地出让收入从土地出让金划出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二土地出让面积X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征收标准(对应所在地征收等别)X各地规定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不低于15%) o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土地出让面积变动幅度较大。

根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审计调查结果(2008年6 月4日公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城市3年度将土地出让净收益2618.69亿元提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56.86 亿元,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农用地开发资金的比例约占2.2% o而根据财政部2010年公布的《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2009年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43亿元,2008年约为126.1亿元,分别占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的1.0%和1.3% ,综合以上比例,平均为1.5%三、土地整治资金需求分析(一)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资金需求分析根据当前的平均投资标准,考虑未来经济发展(人、材、机价格上涨)对投资标准的影响,合理确定规划期内投资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亩均预算标准续前表全国物价指数变动情况(2001-2008)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资金需求分析从投资角度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普通耕地整治区别在于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减少重复投资。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资金需求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是一个包括拆旧安置的完整过程,整 治标准要考虑房屋拆迁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新建安置房屋和 土地复垦的费用。

主要考虑土地复垦的费用,适当考虑拆迁补偿及地上附着物 补偿。

案例一:案例三:四、土地整治效益分析(一)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

土地整治十年来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增加耕地4200多万亩,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同时提高了耕地质量(耕地质量等级提高)。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归并零散地块、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田耕作道路和改善防护林网,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创造了基础条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依照规划逐步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并引导乡村办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农村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项目区农民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广泛参与到项目施工当中,项目投资中人工费占到10%以上。

经整治后的耕地,产量提升15%以上(三)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不仅增加了耕地面积,还进一步拓展了城乡经济发展空间。

一方面,利用节约出来的一部分集体建设用地,依法依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让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参与经营和开发,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