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市值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市值管理文献综述企业市值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值,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市值管理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
关于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文献。
本文将对企业市值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一、研究现状当前,关于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值管理理论研究市值管理理论研究是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值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研究者对市值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有学者认为市值管理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一种具体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管理手段和策略提升股东财富。
还有学者将市值管理视为一种资本运作和投资决策的手段,强调其与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联。
实证研究是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市值管理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市值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效果。
研究者通过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了许多影响企业市值管理的关键因素,如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绩效、市场竞争力等。
他们还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市值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企业的市值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市场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市值管理的政策与规定也有所不同。
市值管理政策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市值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探讨政策对企业市值管理的影响及其效果。
研究者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值管理政策,比较了其差异和相似之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改进方案。
二、发展趋势未来,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企业市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其研究涉及金融、管理、经济、会计等多个学科领域。
未来,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将更加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市值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2. 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重要手段。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一、本文概述随着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类文章旨在系统地梳理、分析和评价某一领域或主题的相关文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初探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以期为相关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述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明确其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步骤和方法,包括文献收集与筛选、文献整理与分析、文献评价与总结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本文还将探讨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常见的错误,以提醒读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介绍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技巧,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综述在管理学研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通过系统梳理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管理学领域,由于涉及的领域广泛,研究问题复杂,因此更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把握研究的整体脉络和关键问题。
文献综述有助于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可以找出研究的理论缺口和研究空白,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理论之间的异同点,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再次,文献综述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实证价值。
在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是主流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找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变量。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管理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企业重组及股权交易等产权交易活动风起云涌,而产权交易能否实现的核心前提就是企业价值的评估。
伴随着财务理论的发展,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就要求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能准确反映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由此,基于经济增加值指标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应运而生。
EV A价值评估法是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法——自由现金流估价法的演进,EV A法提出了新的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
它可以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便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定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投资。
引导企业管理者重视价值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助于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了解和推广EV A价值评估法。
如今,EV A指标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投资银行和大型基金(例如可口可乐、索尼、高盛、第一波士顿等)将EV A指标作为投资分析的重要工具。
EV A也被《财富》杂志喻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
国外各种实践也证明了采用该模型能比其它模型更准确全面地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对指导投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国内许多公司、机构(如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也试着运用EV A这一方法评价上市公司,并以此作为进行投资的参考。
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EV A进行价值评估,对其的研究当然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其实,对于EV A国内外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但是,限于系统研究方式的不同,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以及国家地区政策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不同的学者的研究方向、结果略有不同。
1 关于价值评估方法和模型的研究所谓的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并撰写报告书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是将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000字》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力量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金融业创新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成几何级数增长,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化零为整的碎片化互联网理财、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时间成为金融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和研究互联网浪潮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应对挑战并成功转型成为当前金融从业者的时代任务。
自2013 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问题,首先,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础理论,明确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趋势和技术路径;其次有利于促进国内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对于实现传统金融业的顺利转型及普惠金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
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精神的互联网开始步入到传统金融行业里面,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同时还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互渗透。
“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
本课题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因此对于丰富和发展金融创新理论、银行营销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扩张业务的新机遇,本课题在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的策略。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Potter (2000) 提出,薪酬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解释员工的实力和效率,它能有效的鼓励有效率的员工长期稳定在公司,并迫使不那么努力的员工离开公司。
Yang(2013)运用对非对称信息下两阶段的博弈分析发现:如果员工和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时,员工能保持最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也对企业发展最为有利。
[2]。
Kelmendi (2017)认为:薪酬是员工因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奖励和绩效是达成对员工有效激励的最重要因素。
而当下的员工薪酬主要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个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具备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创造业绩,还有助于更好的留住和吸收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3]。
Lord (2010)发现,很多的薪酬管理系统是以员工岗位工作所产生的价值和利润为依据来决定工资待遇标准的,而成熟的薪酬系统则通过分析岗位价值来确定不同的岗位层级。
并根据不同岗位级别来确定薪资待遇[4]。
通过Till和Karren (2011) 对薪酬满意度的五个公平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员工个人对公平性的感知是决定员工对于企业的薪酬满意度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还发现外部公平、内部公平、程序公平和信息公平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对薪资满意度的判断。
因此,公司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薪酬计划之前,需要了解影响员工工作状况的关键性因素[5]。
Sundberg (2015)提出,绩效目标可能会强烈影响奖励系统的有效性。
当给予员工一个绩效目标时,其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和奖金等薪酬制度都会影响绩效。
当对员工的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和给予合理反馈时,员工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6]。
由此可见,目前国外对企业薪酬与薪酬管理体系的研究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企业薪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所取得的所有回报,是薪酬管理体系中基础部分,奖励和绩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同时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构建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物质奖励,还有非物质奖励,其合理的优化设计不仅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也呈正向激励作用。
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资金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之一,它主要涉及到资金筹集、运用和监督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1. 《资金管理与企业价值》:本文从企业价值角度出发,分析了资金管理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资金管理的方法。
2. 《财务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对财务风险和资金管理的概念进行辨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3. 《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包括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方面。
4.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等。
5. 《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的关系研究》:本文探讨了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指出资金管理应该与投资决策相互配合,达到最优的效果。
6. 《基于现金流量的资金管理研究》:本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探讨了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包括现金流预测、现金流监控等方面。
7. 《企业短期资金管理策略研究》:本文针对企业短期资金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如缩短账期、增加库存周转等。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Theory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ABSTRACT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depends on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earning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assess earnings, and the mainly methods are DCF method,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theory, Economic Value Added valuation method and Real Options Valuation method.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business value theory, and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latest research, then compares thedifferent valuation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Finally,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concluded that assessments of the latest theories in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Literature Review1、 Introduction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r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th1960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50 year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Western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greatly applied in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mature,and it has been used to assess in practice.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is later tha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is nowrelatively slowly. Therefore, arrang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theory structure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s so as to form a tight,coherent theory system. On the guidance of the business valuation practice it can establish new methods of business valuation in China, and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tudy.2、 Studies Abroad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have a 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as an industry in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those hundreds of years, many scholars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business valuation have done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studies.Shiller (1981) used the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 to describe stock prices fluctuating boundaries, an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real stock prices change significantly beyond this range. Because these uncertain information is estimated with hypothesis and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ts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required too many intui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but also achieving many possible distribution[1]hypothesisIn 1995, Ohlson use the conception of clean surplusin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use of clean-surplus (clean surplus)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concept of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2]. Felthan and Ohlson (1995) further developed this theory, that extraordinary income sources are twofold: first, monopoly rents, second, accounting for sound doctrine. Their mostprominent contrib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near information models (1inear information model) [3]. Evaluation of applying the residual income model, relates to the extraordinary income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urrent period in the time series estimates of future earnings, more difficult.1995年,Ohlson在剩余收益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干净盈余(clean[2]surplus)的概念构建并完善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管理学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如何写管理类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目的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某个方面深化的尝试,都具有承接性。
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
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对象,我们必须弄清:(一)前人是否说过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
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目前,各大学的图书馆均购买了较为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查到几乎所有的文献,省却了以往做研究非跑图书馆不可的麻烦。
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而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改换研究角度、重点或方法。
(二)前人说过什么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what)、研究对象的表现方式和特征是什么(how)以及对于这些表现方式和特征有何解释(why);然后是前人观点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是否可以分类、如何分类、观点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是什么。
搞清楚(一)别人是否说过、(二)说了什么,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前人是怎么说的在文献综述时不仅仅要综述观点,还要综述研究方法(即别人是怎么说的)。
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已有的观点。
随着数据获取途径的增多和获取技术的改进,总的来说,针对某一对象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
因此,当我们发现某类文献主要以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为主、对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能否采用其他方法特别是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以便通过方法创新来实现观点创新。
(四)谁、何时、何地说过这组问题主要描述相关观点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上的变化。
例如,总体上看,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以及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及满意度。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100字》
企业绩效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绩效管理研究现状国外关于绩效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的耶稣基督教会,劳动者普遍忠于自己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认为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被周围人和上帝认可。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是西方世界绩效管理思想的启蒙阶段。
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初成本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财务绩效管理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绩效管理创新时期。
目前国外用于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包括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360度考核法和平衡计分卡等。
彼得·德鲁克(1954)提出“目标管理”(Managements by Objectives,MBO)的概念,将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转化成目标,为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带来良好的绩效[1]。
Andy(1976)学者发明了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并首先应用于英特尔公司,将目标管理自上而下贯穿到基层,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重点,并且确保将整个组织的力量都聚焦于完成组织绩效目标[2]。
Kaplan(1983)指出,国外的学术思想已经逐渐偏离了只使用企业财务绩效指标进行绩效衡量的观念,时间、成本、质量、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企业绩效的主要考核指标。
此外,顾客满意度、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投资者和供应商)也被认为是关键的考核内容[3]。
Wendy(2013)学者觉得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和三方面有关,包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绩效评价体系的使用、技校战略的制定[4]。
乔治·米尔科维奇[5](2014)、雷蒙德[6](2013)等人先后提出绩效棱镜的概念,以利益相关者为研究主体,探讨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利益相关体本身具有哪些需求,又充分探讨了利益相关体对组织所具有的价值。
Shang-Jyun等(2014)认为,员工绩效评估至少需要选择10-14个评价要素才能保证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并且员工的好友和下属对于员工的具体评价和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相比,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7]。
《企业盈利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企业盈利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盈利模式的第一个概念是在1980年代的Timmers P(1998)中定义的,当时Timmers P(1998)认为公司盈利模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Michael Rappa (2004)的观点是,盈利模式是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一种方法和模型。
确定公司在行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盈利模式越具有竞争力,它将在行业价值链中更具竞争力、条件更好。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尔德(Alexander Osterwalder)和伊夫皮格诺(Yves Pigneu)(2002)认为,获利能力模型是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网络做出贡献的价值,利益相关者网络可以创造,营销和传播利益相关者网络,从而产生可盈利且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鲍勃(Bob,2000)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希望拥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则必须证明两点。
一是盈利模式能否指导和确保公司取得稳定的剩余利润;二是盈利模式能否指导和确保公司取得稳定的盈余利润。
第二个是能否合理,及时地更新和完善收益模型。
根据之前的两个标准,提出了关于盈利模式定位的研究,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关注客户选择,如何获得价值,战略控制和业务范围。
Joan Nan(2002)分析了公司利润的来源,产生和生产,并提出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一种业务结构或一种称为业务模型的系统方法,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和业务活动中更有效地获利。
Allan and Christopher(2002)提出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一种方法,公司使用这种方法来合理地建立和使用其自身的资源。
这样,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比竞争公司更大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获利。
Yae S Rob,William P Andrew (2002年)提出了与餐饮业盈利模式有关的区域特许经营权讨论的理论。
他们认为,加盟商与地区加盟商达成协议,允许地区加盟商在支付加盟费的前提下使用加盟商;同时,由于地区加盟商的完全授权,加盟商也失去了对整个加盟体系的控制权在特定的特许经营区域。
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总结]
选题意义与文献综述一)选题背景和意义1、选题背景(1)银行竞争的白热化:银行客户需求的变化——金融脱媒、银行产品创新的变化——信息网络化、银行准入门槛的变化——大客户变成同行、监管环境的变化——贷款限额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双紧”、盈利模式的变化——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营销和风控模式的变化——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跨界经营的崛起。
(2)流程银行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日趋成熟:国外银行的实践证明流程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对解决银行经营管理的各种问题富有成效;国内银行对流程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不断深入,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再造——事业部制变革的成功,给国内中小银行积极实践并总结业务流程再造提供示范。
2、选题意义(1)完善A银行杭州西湖支行公司业务流程再造,更好地推广RPC 运营模式,促进业务发展。
(2)为中小银行从业务流程再造向流程银行过渡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实践范例和经验总结。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国外文献综述1.1 再造与业务流程再造再造(reengineering)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文《再造工作》中提出,而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再造是由美国MIT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和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钱皮(James Champy)在1993年联手创作的《公司重组—企业革命宣言》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运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的思想来建立和管理企业,注重把工作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步骤,固然能够提高单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但是缺乏对工作任务整体性和流程性的重新组合优化协作;他们给BPR下了个定义:“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它的基本思想是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按照分工原则把一项完整的工作分成不同部分,由各自相对的独立部门依次进行工作的工作方式,要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和“彻底性重新设计”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经营管理环境,围绕这样的概念来建立和管理企业,须把工作任务重新设计分解并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价值链研究(一)早期起步与借鉴国内对价值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借鉴。
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武功秘籍,先把人家的招式拿过来看看。
那时候学者们大量翻译和解读国外关于价值链的经典著作,像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就好比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看到了企业运营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新视角。
(二)结合本土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开始琢磨怎么把价值链理论用到咱自己的企业身上。
比如说,研究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中国的制造业那可是相当庞大的,从小小的零件加工厂到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
学者们就通过价值链分析,给企业出谋划策,看看是该往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增加产品附加值呢,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继续下功夫。
这就像是给企业当军师,根据不同企业的“体质”和“战局”制定战略。
(三)创新与拓展后来,国内的价值链研究也有了自己的创新。
有学者提出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不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价值链,还把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好比是从关注一棵树木,到关注整片森林。
而且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又有了关于数字价值链的研究。
比如说电商平台的价值链是怎么构建的,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优化各个环节,就像给电商这个大机器找到更高效的运转方式。
二、国外价值链研究(一)理论奠基者国外价值链研究的老祖宗那得说是波特了。
他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就像一颗种子,在企业管理和战略研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波特把企业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机器拆分成不同的零件,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每个部分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西方企业界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很多企业管理者,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
(二)全球化视角下的价值链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全球价值链(GVC)。
《企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企业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20世纪50年代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H. Miller(1958)提出了经典MM理论,在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没有关联。
基于经典的MM理论,各学者通过放松完美市场的一些假设条件,又形成了有税的MM理论、权衡理论、融资偏好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一系列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
Modigliani和Miller在1963年提出了有税的MM理论,即在考虑税收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抵税作用,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增加。
然而,有税的MM理论没有考虑到随着负债的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加,基于此,Robicheck和Myers(1966)又提出了破产成本理论,即企业价值会随着负债的增加而降低。
Kraus和Litzenberer(1973)在有税的MM理论和破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权衡理论,负债比率的提高既会带来税盾效应,也会增加破产成本,因此存在一个最优的负债比率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
随着不对称理论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的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进入了新资本结构理论的阶段。
Majluf和Myers (1984)将MM理论中的假设条件进一步放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考虑企业的交易成本,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Jesen和Meckling(1976)则认为信息不对称会产生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这两者随负债比率变化的方向是反向的,因此企业能够找到一个最优的负债比率权衡这两种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理论。
Dimitris Margaritis和Maria Psillaki(2009)以法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杠杆率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同时不同行业和不同的集中度的公司代理成本不同、公司价值不同,股权更集中的家族企业的绩效优于非家族企业。
《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综述3200字》
大型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综述目录1.商业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 (1)2.有关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2)3.有关沉浸式体验发展历程与特点的研究 (3)参考文献 (4)1.商业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研究商业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直到21世纪才被学者们深入研究。
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学者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商业模式研究概念。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商业模式的概念分为三种类型,即盈利模式理论、价值创造理论和系统理论。
1.盈利模式理论。
多位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
黄培和陈俊芳(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公司从其商业活动中获取利润的标准公式。
他把它比作一个市场,它就像一个有机水,而商业模式就像一个泵,公司用它来不断抽水,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收入和利润[1]。
2.价值创造理论。
Shafer S. M., Smith H. J., Linder J. C. (2005)根据模式的定义,商业模式被定义为公司创造以及维持公司在市场上创造价值为目标的核心逻辑,商业模式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决策[2]。
纪雪洪(2017)认为,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对企业价值创造逻辑的描述[3]。
曾萍(2017)用黑匣子来比喻商业模式,资源输入黑匣子,可以输出价值,他认为企业实现市场价值的方式就是商业模式[4]。
3、体系论:学者们从系统的角度定义商业模式。
刘刚(2017)认为,商业模式包括公司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为公司健康运行创造的一些基本条件和各种运营措施[5]。
陈红华(2018)认为,商业模式是核心界面元素的有意义的组合[6]。
魏炜(2012)认为,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7]。
马志坚(2014)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公司运作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整体概念,它整合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以有效平衡不同方面的利益[8]。
基于以上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本文认为,商业模式是一套关于公司如何定位自己及其商业活动的系统性协议,以便在关键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为客户、合作伙伴和自己的底线有效实现价值。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的发展历程
阶段一
商业模式研究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主要涉及20世 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文献。
阶段三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和演化,主要涉及2010年至今的文献。
阶段二
互联网泡沫时期,商业模式研究的快速发展,主 要涉及2000年至2010年的文献。
未来趋势
商业模式研究将继续关注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 续性等新兴趋势,同时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论与实 践将更加深入和丰富。
技术驱动创新
商业模式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以技术为驱动,推动产品和服务的 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平台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平台经济的发展,实现企 业价值与用户价值的共赢。
数据驱动决策
信息技术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优化 原有商业模式,制定更精准的市场策略。
商业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研究内容
从商业模式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和创新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
创新点
通过对商业模式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为企 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02
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定义
定义
商业模式是企业在特定环境中,为创造和提 供价值而建立的一种结构、流程和策略的组 合。
其他研究方法
总结词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之外,商业模式研究还采用了其他 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 察法等。
详细描述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以了解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专家访谈法 则通过与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他们对特定商业模 式的看法和建议。实地考察法则通过深入企业现场, 观察和了解商业模式的实际运作情况。这些方法可以 相互补充和验证,提高商业模式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 度。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进 入 21 纪 , 随 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金 融 作 世 为 国 民经 济 的支 柱 ,其 改 革 与发 展 已越 来 越 引 起 人 们 的 关注 。而 银 行 作 为 金 融 业 的 重 要 分支 之 一 ,其 兴 衰 牵 一 发 而 动 全 身 。银 行 主 要 包括 中央 银 行 和 商 业 银 行 ,相 对 于 中央 银 行 , 商 业 银 行 的 改 革 与 发展 更 能 促 进 社 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 的发 展 。 经 过 改 革开 放 3 多 0 年 的发 展 , 目前 已经 建 立起 了产 权 制 度 多 样 , 市 场 参 与者 众 多 的 银 行 市 场 体 系 。商 业 银 行整 体 的竞 争 力 和 业 务 规 模得 到 了迅 速 的 发展 ,进 步 喜 人 。 但 由 于 历 史 ,体 制 等 方 面 的 原 因 ,在 全 球 化 浪 潮 来 临 的 当下 ,我 国商 业银 行 与 外 国商 业 银 行 相 比仍 有不 小 的差 距 ,仍 有 很 多 的 不 足 之 处 亟待 改革 。 因此 , 探 索 出 一 条适 合 中 国 商 业 银 行 体 制 改 革 创 新之 路 对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 的进 一步 完 善 与 发 展 十 分 重 要 。面对 逐 步开 放 的 中 国市 场 , 商业 银行 只 有 进 行 必 要 的 改 革 才 能 在激 励 的 竞争 中分 一 杯 羹 ,才 能 更 加适 应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 的 发展 ,才 能更好 的 与 国际 接轨 。 中国 商业 银 行体 制 的建 立 与发 展 我 国 历 史 上最 早 的银 行 雏 形 可 以追 溯 到 明朝 末 年 的钱 庄 和 票 号 。鸦 片 战 争 后 , 国 门被 强 行 打 开 , 外 商银 行 凭 借 特 权 进 入 我 国 获 取 巨额 利 润 。同 时也 激 起 了 中 国人 办 自 己的银 行 ,抵 抗 外 国经 济 侵 略 的决 心 。 1 9 年 5 2 日, 官商 合办 的中 国通 商 银 行在 上 海 87 月 7 正 式 开 业 ,标 志着 我 国 自办 的第 一 家 银 行 开始 营 业 。 民 国时 期 , 统 治 旧中 国 的 国 民党 政 权 建 立 了 以中 央 银行 、 中 国银 行 、 交 通 银 行 、 中 国 农 民银 行 、 中央 信 托 局 、邮 政储 金 汇 业 局 、 中央 合 作 金 库 为 主 体 ,包 括 省 、 市 、 县 银 行 及 官 商 合 办 银 行 在 内 的金 融 体 系 。 然 而 由于政 治局 势 动 荡 ,战 事 频 繁 ,农 村 贫 困 ,工 业 落 后 以 及 外 资 银 行特 权 排 挤 等 问题 ,银 行 业 发 展艰 难 ,并 且 在 经 济运 行 过程 中并未起 到应 有的促进 经济发 展 的作用 。 新 中 国成 立 后 , 国家 对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进行 社 会 主 义 改造 。 15 年 1月 1 9 2 2 日,上海成 立 了统 一的公 私合 营银行 ,至 此基 本完 成 了 中 国私 营金 融业的全行 业 改造 ,同时也正式 宣告 了近 代 中国华资 商业 银行历 史的终 结 。在 1 7 年 以前我 国实行 的是 由人 民银行统 揽一切 金 99 融业务 的金融 体制 ,人 民银行 既行使 中央银 行的职 能,又 办理商业 银 行的具 体业 务。很 明显 ,这种 “ 一统 ”的银行体 制是 与高度集 中的 大 计划经 济体制 相适应 的 ,它有 利于保 证 国家 强有力 的宏观 调控和计 划 经济 的实施 ,但是 由于这种银 行体制 排斥 了价值管理 和经济 手段 的应 用 , 阻碍 了我 国金融业 的 自由发展 。 1 7 年 1 月召 开 了党 的十 一 届三 中 全会 ,确 立 了社 会 义现 代 化 98 2 建 设 的工 作 重 心 ,经 济 体 制 改 革全 面展 开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也逐 步 深 入 。各 大 银 行 纷 纷 成 立 : 中 国银 行 从 中 国人 民银 行 分 离 出来 , 专 门管 理 全 国 的外 汇 业 务 : 中 国农 业 银 行 从 中 国人 民 银行 手 中接 过 了全 部 农 村 金 融 业 务 ; 建 设银 行 ,工 商 银 行 也 纷 纷 开展 自身 业 务 。形 成 了 中 国银 行 , 中 国 农 业银 行 ,建 设 银 行 ,工 商 银 行 四大 银 行 组 成 的专 业 银 行 体 系 。2 世纪 8 年 代 中期 开 始 , 一批 新 型 的 O O 商 业 银 行 开 始 建 立 — — 全 国性 股 份 制 商 业 银 行 和 地 区性 商 业 银 行 。这 些 新 型 商 业 银 行 的优 势 在 于 它 们 吸 取 国际 上 各 大银 行 的先 进 经 验 ,开 展 新 体 制 、 新 机制 、新 业 务 ,得 到 了 金 融业 的 飞跃 。 随着 改 革 开 放 的 不 断 深入 和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完 善 ,银 行 进 行 以股 份 制 改 革 为 中心 的 改革 创 新 阶 段 。而 随着 我 国对 外 资 银 行 打 开 大 门, 面对 相 对 成 熟 的外 资 银 行 ,我 国 的银 行 想 要 在 如 此 激 烈 的竞 争 中获 取一 席 之地 ,银 行 体制 改 革刻 不 容缓 。 二 、我 国商 业 银 行主 要 问题 分析 i 急需 进行 股份 制 改 革 ,改 变政 企不 分 现状 . 依 照我 国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商业 银行 法 》和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公 司法 》规 定 ,我 国 四家 国 有 商业 银 行 目前 在 制 度 模 式 上应
《企业运营资源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企业运营资源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对运营资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我国会计自1993年引入国际管理后,企业融资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金融概念。
FuGen(1995),管理中央组成部分权利和结构性债务,提出债务清单,哪种类型的关系,流动性与一般观察中的相应资金来源有关,以及,为了获得最佳融资,根据指示,制定了坚实的资金管理和管理准则。
莲藕研究在我国首次开启了对植物资源管理的研究。
2000年杨雄生在《现金是基本的在》中的意思其实是,钱的意思和刘良标所表达的新的经济意义一样,钱就是钱。
如果有一个绝对值,即货币将或将与B)改变资本流动和关系的精益流,使企业能够动态分析和控制结构、流程和关系上的现金流。
在实践中,lius、huanqing和zhou chang(2001)考察了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指出这种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股本和资产的利润率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资产管理战略密切相关,同时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以平庸为主,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变化平缓。
该研究的不足之处包括缺乏对行业特定因素的考虑,以及公司的管理策略影响盈利能力。
建议将经营性融资的重点转向销售控制,并提出“将经营性资源的集中管理向有需要的跨境企业转移”他——谁把钱变成了营销中的钱,从钱变成了钱,钱变成了服务中的钱,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变成了钱,钱就像“血液”,流淌在“公司”的各处。
根据PCP,公司流动性流动的发展最好是根据其资本管理进行评估,从而评估其对相关流动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Ronquette、roe和hua认为,由于可预测性和不一致的现金流,有必要购买较低的净运营成本。
它遇到了一种新的管理资本,其目的是将投资管理为运营资本,并将其投资于业务投资基金和资产交易的成本覆盖范围。
这是资产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
而对我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分析是基于商业周期与商业资本交易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发现这个周期对商业价值有显著的负影响。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
营运资金管理国外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营运资金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外营运资金管理领域的文献,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综述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包括营运资金的概念界定、管理策略、影响因素、优化模型等方面。
我们还将关注国外学者在营运资金管理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机制,为企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为我国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理论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营运资金的定义、构成、管理目标以及管理策略等。
营运资金,通常被定义为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
这些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营运资金的构成复杂且多样,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以及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流动负债。
这些要素在企业运营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是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资金配置,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方面,主要包括流动性管理、信用政策管理、存货管理等。
流动性管理关注的是企业现金流的流入和流出,通过预测和管理现金流,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应对日常运营和突发事件。
信用政策管理则涉及到应收账款的回收和信用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优化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发展,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最后对文献评价综述。
关键字: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182-01
一、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发展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著名的mm理论,构建了价值管理的基础。
汤姆·科普兰(19901明确提出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应用模型,标志着价值管理理论的形成。
mctagga等(1994)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视角,提出了vbm的概念,标志着价值管理的成熟。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价值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企业经营目标逐步调整,不再单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目的,更加关注整体价值实现,在管理模式也逐步从传统模式向价值模式的转变。
巴松曙认为,商业银行价值凸显了商业银行的真正经营目标,其市值、股东价值的比较,是具备统一标准的共同的标尺,并已经开始成为关键性的指标。
从国外看,基于价值管理理念的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 added)、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isk a djust return of capital,raroc)、bsc(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经济资本(capital atrisk,car)等管理工具,早已在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得到广泛应用。
2002年,中国建行率先引入了经济
资本管理,并逐步构建了自身的eva体系,迈出了价值管理的第一步。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中国建行的eva体系备加推崇,认为建行的eva体系给其带来了“初步但很深刻”的变化。
二、国外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
hazel j.johnson(1992)对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价值计量进行了研究,立足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财务指标计算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价值计量方法。
william ler(1995)认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课题,其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管理方式存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征,并提出了可用于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的技术方式,此外,还对价值管理之外的银行目标分析、税收管理、特定的会计处理规则及评价值方法进行了讨论。
uyemura、kantor、pettit(1996),对全美最大的100家银行控股公司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使用eva度量模式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评估的相关性要高于传统roa、roe财务度量指标。
schuster(20001将股东价值分析作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并全面论述了公司策略与股东价值财务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导向的企业计划方法。
gross和stephanie(2006)对德国银行业的价值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银行与股东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国内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
黄海清(2003)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价值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方向”一文,系统介绍了价值管理在银行的应用,指出了商业银
行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
李艳明、赵立成(2004)认为,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企业,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价值管理。
1 从价值度量和业务发展角度的研究。
关新红(2006)认为,商业银行的创值能力是商业银行充分考虑了资本机会成本的生产能力,提出较强的创值能力是商业银行培养和获取核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的观点。
李德怀(2004)、程群(2009)、赵翠(2009)则在经济增加值(eva)和银行价值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说明了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和价值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王艳茹(2006)从速度经济与价值管理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速度经济对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对策。
曹军(2006)认为需要在商业银行内容构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
孙宏、陈伟(2008)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管理模型。
韩明(2010)结合流程管理与价值管理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商业银行流程进行全景式审视,探讨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模式创新。
2 从商业银行风险角度进行的研究。
赵胜来等(2005)、谭硕(2006)、杨超(2009)认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具有创造价值和支持风险业务两大功能,指出价值管理体系就是实现经济资本的最优化配置,必须同时实现经济资本度量和配置两个目标。
张玉喜(2007)、李忙来(2007)、曾玲玲(2007)认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应关注风险调整后的业务绩效,强调业务发展的资
本回报主要是反映股东投资风险的经济增加值(eva)和资本回报率(raroa)。
何川(2004)认为认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价值管理是银行价值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3 从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角度的研究。
李明熙(2007)细分了市场价值、附加价值、风险价值和客户价值四种门类,对价值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资产负债、全面成本、全面风险、经营绩效四种价值管理渠道,以及价值预算、流程控制、绩效评坐、资源配置四个战术观。
闫冰竹(2008)从价值管理的起源人手,分别从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重新整合、客户管理、风险内控管理、业绩评价等八个方面具体阐述价值管理的应用,并以北京银行为例,讨论了中小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
四、总结评述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研究的范围涉及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来源、框架、模式、工具及具体应用等内容。
同时,国内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国外研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向价值管理转变[n].新京报,2008-1-9
[2]温秀,第三只眼看收益-eva给建行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国经营报,2006-3-6
[3]leo schuster,shareholder value management in
banks[j].palgravemacmillan,2000(3)
[4]李艳明,赵立成,从制度创新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4(7)
[5]王艳茹,速度经济下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会计之友
[j].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