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粮学-第二章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动物营养与饲粮学-第二章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二)糖分子结构
醛基
H-C=O H-C=O H-C=O 羟基 H-C-OH CH2 H-C-OH H-C-OH H-C-OH HO-C-H H-C-OH H-C-OH H-C-OH CH2OH CH2OH CH2OH D-核糖 2-脱氧-D-核糖 D-木糖
酮基
CHO CH2OH CHO CHO HCOH C=O HCOH HOCH HCOH HOCH HOCH HOC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D-葡萄糖 D-果糖 D-半乳糖 D-甘露糖
寡聚糖已知1000余种,常用有寡果糖、寡甘露糖、
异麦芽糖、寡乳糖和寡木糖等。(益生元、益生素)
作用:
(1)与肠道中致病菌结合,并一道排出体外,保 护动物免受侵害。 (2)作为有益细菌生长的底物。
三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无氮浸出物营养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口腔到回肠 未端)消化、吸收,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
后段(回肠未端以后)消化、吸收。
猪、禽: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粗纤维形成VFA
为辅,主要部位在小肠。饲粮粗纤维水平不宜过高。
马、兔:以粗纤维形成VFA为主,以淀粉形成葡萄 糖为辅。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
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а-1.4糖苷键,因此,支链
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
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组成、性质及在动植物体中的存在
(三)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单糖、低聚糖


贮存 多糖
多 糖 结构 多糖
淀粉、糖原

不同动物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特点

不同动物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特点

不同动物对饲料中碳⽔化合物的消化利⽤特点不同动物对饲料中碳⽔化合物的消化利⽤特点
在常规营养分析中碳⽔化合物包括⽆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前者主要由易被动物利⽤的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化合物组成。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质素及⾓质等成分。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不能被动物消化道分泌的酶⽔解,但能被消化道中的微⽣物酵解。

酵解后的产物才能被动物吸收与利⽤。

⽽⽊质素却不能被动物利⽤。

⼀、单胃动物碳⽔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单胃动物营养性碳⽔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腔到回肠末端)消化、吸收,⽽结构性碳⽔化合物主要在消化到后段(回肠末端以后)消化、吸收。

猪、禽对碳⽔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特点,是以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VFA为辅,主要消化部位在⼩肠。

所以在猪、禽的饲养实践中,其饲粮粗纤维⽔平不宜过⾼,对⽣长发育肥猪应控制在8%以下,对母猪可在10%~12%。

马、兔对粗纤维则有较强的利⽤能⼒,它们对碳⽔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以粗纤维形成VFA为主,以淀粉形成的葡萄糖为辅。

⼆、反刍动物碳⽔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反刍动物除前胃外,消化道各部分的消化和吸收均与⾮反刍动物类似。

前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粗饲料的主要场所。

前胃碳⽔化合物的消化,实际上是微⽣物消耗可溶性碳⽔化合物,不断产⽣纤维分解酶分解粗纤维的⼀个连续循环过程。

在纤维酶作⽤下,粗饲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能被分解。

果胶在细菌和原⽣动物作⽤下可以迅速分解,部分果胶能⽤于合成微⽣物体内多糖。

⽊质素是⼀种特殊结构物质,基本上不能分解。

半纤维素-⽊质素复合程度越⾼,消化效果越差。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需要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需要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需要名词解释动物营养需要是指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能量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它是动物体内所有代谢反应的驱动力。

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被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是构成动物体组织和细胞的基本物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它们可以通过动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合成,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取。

蛋白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脂肪是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

脂肪还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它们是一类分子式为 C nH2nOn 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中的糖类获取。

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提供能量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是一类有机物质,对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维生素不能在动物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维生素种类繁多,包括维生素 A、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 E、维生素 K 等。

矿物质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无机元素,它们是动物体内许多生理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物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包括钙、磷、钾、镁、锌、铁等。

水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占动物体重的 60% 以上。

水对维持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调节动物体的温度,溶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排除动物体内的代谢废物等。

综上所述,动物营养需要是指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动物营养学概述

动物营养学概述

动物营养学概述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获取营养所需的科学,它关注动物的饲养、饲料、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本文将概述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饲养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并研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过程。

可以用于改善饲料配方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以及保持动物健康状态。

二、动物营养学的分类动物营养学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反刍动物营养学、禽类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营养学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理论营养学、实验营养学和应用营养学等。

三、动物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这包括饲料的配方、饲料的供给方式、水源的管理、动物的生长周期管理等。

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环境卫生、兽医卫生以及疾病的防控。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动物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动物营养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聚焦于以下几点:1. 优化饲料配方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动物的生理需要和生产要求,精确计算和调整饲料配方,实现最佳的营养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 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替代饲料资源,如非传统饲料、副产品和废料等,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研究动物消化吸收机制:深入研究动物的消化吸收机制,探索新的饲料添加剂和饲养管理策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

4. 发展个体化饲养方案:根据动物个体的差异性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实现个体化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总结:动物营养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于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我们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未来,动物营养学仍有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最新[畜牧兽医]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7-水产动物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畜牧兽医]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学7-水产动物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
水产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率低,主要原 因是: 1、体内催化糖原转变为葡萄糖-1-磷酸的酶是磷酸化 酶,但这种酶的含量很少或者是其活性受到某种 代谢因子或激素的限制; 2、肝脏己糖激酶的活性较低; 3、红肌中己糖激酶的活性较高,但是红肌在肌肉中 占的比例却很小。
➢ 1、单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是构成低聚糖、多 糖的基本单元,其本身不能水解为更小的分子,如葡萄
糖、果糖、核糖等。 果糖
➢ 2、低聚糖或寡糖:由2~6个单糖分子失水而成,其
中二糖是最重要的低聚糖,如蔗糖、乳糖等。 蔗糖
➢ 3、多聚糖:由许多单糖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最后水解产物是单糖,如葡聚糖等。 ➢ 4、其它化合物
生淀粉
20~24
河鳟
熟淀粉
57
生淀粉
38
鲤鱼
a-淀粉
84~85
ß-淀粉
50~50
(1)水产动物体内主要是a-淀粉酶有活性,β-淀粉酶一般没有活性; (2)水产动物对a-淀粉的消化能力强,而对β-淀粉的消化能力弱。
/
4、不同的淀粉分子大小和结构
表6-5 虹鳟对不同来源淀粉的消化率(Kuhne,1973)
/
(二)影响碳水化合物消化率 的主要因素
/
1、水产动物种类
表6-2 不同水产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
种类 河鳟 虹鳟 鲤鱼
碳水化合物种类 ß-淀粉 ß-淀粉 ß-淀粉
消化率(%) 38
20~24 50~60
注:
(1)水产动物种类不同,则食性不同,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 不同,即消化率:草食性>杂食性>肉食性;
(2)肉食性和杂食性水产动物在长期驯化的条件下,对碳水化合 物的消化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碳水化合物和动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和动物营养

动物营养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
01
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使其易于吸
收。
糖异生作用
02 动物肝脏可以将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原,维持血糖
水平的稳定。
胰岛素分泌
03
动物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维持
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正常。
碳水化合物和动物营养的平衡关系
适量摄入
03
高质量饲料的研发与 推广
针对不同饲养需求和发展目标,研发 高质量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推广 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提高动物的生 长性能和生产效益。
06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宠物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结词
该品牌宠物食品碳水化合物含量适中,但脂肪含量过高,可能导致宠物肥胖和心 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其他食物
动物也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取营养,如青草、果 实、昆虫等。
动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 、胃、小肠、大肠和其他辅助器 官,负责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以
便吸收。
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和淋巴液,被身体利用或储存。
代谢
营养物质经过代谢过程转化为能量 、组织或废物。
生长和发育
对于生长中的动物,营养 需求更为重要,包括能量 、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 素等。
繁殖和泌乳
繁殖和泌乳期的动物需要 额外的营养来支持繁殖和 泌乳。
动物营养的来源和摄取
饲料
为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通常需要提供专门的饲 料,包括全价饲料、添加剂饲料等。

水是动物摄取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维持生 命活动所必需的。
01
纤维素

动物营养与饲料: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动物营养与饲料: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H2
皱胃
细菌多糖体
吸收 嗳气 排出
小肠 胰、肠淀粉酶 葡萄糖 吸收
CF与 细菌 多糖 体
产物
吸收 粪排出
乙酸 VFA 丁酸
丙酸
TCA循环,氧化供能
乳腺
乳脂
合成体脂肪 在上皮组织中形成酮体
TCA循环,氧化供能
分解产生乙酸的作用
在肝脏转变成葡萄糖,参与TCA循环 形成糖原贮存在肝、肌肉 形成乳糖和体脂肪
肝脏 需要
供能 肝糖元 (贮存)
脂肪(肥肝)
血液 循环
各组织器官
肌糖元 (贮存)
肌肉
脂肪组织
体脂肪
合成非必 需AA碳架
2.马、兔 马、兔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部 位是以肓结肠为主,小肠为辅。
3.家禽 利用是以CF形成的挥发性脂肪 酸为主,而以淀粉形成葡萄糖 为辅。
总之,猪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部位 是以小肠为主,肓结肠为辅。利用 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而以CF 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为辅。
1.纤维素:β —葡萄糖分子的聚 合物,不溶于水和稀酸,在高
温、高压和酸煮条件下可水解
成葡萄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
成分,常与木质素伴存或单独 存在。 2.半纤维素:戊糖和己糖的混 聚物,溶于稀酸,与纤维素、 木质素一起构成细胞壁。
3.果胶:部分溶于稀酸和稀碱,可被冷水 或热水浸出而成胶状物,主要存在于植物 的细胞壁及其间隙中。
五、粗纤维在家畜饲养中的利弊
1.作为填充物质。
➢有利作用 2.作为营养物质。
3.刺激胃肠蠕动,有通便的作用
➢消极作用 1.降低饲料消化率。
2.过多量易引起便秘
6、寡聚糖的特殊作用
三、单胃家畜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与代谢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饮食需求与营养摄入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饮食需求与营养摄入

动物营养学研究动物的饮食需求与营养摄入营养是动物生物体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营养的需求也有所差异。

动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动物的饮食需求与营养摄入,以保障动物健康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的研究内容。

一、动物营养学基本概念动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的饮食需求与摄入的科学。

它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例和消化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在动物营养学中,营养物质一般分为能量类和非能量类两大类。

能量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而非能量类物质则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二、动物营养学分类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动物营养学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反刍动物营养学、单胃动物营养学、禽类营养学、水产动物营养学等。

这些分类根据动物的消化系统、生长发育规律以及饲料特点等因素来划分。

不同分类下的动物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

三、动物饮食需求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和比例有所差异。

例如,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强,而禽类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

动物饮食需求的主要指标包括饲料消耗量、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消化吸收率、生长速度和繁殖效益等。

通过研究这些指标,可以确定不同动物对营养的需求量和比例,从而制定出适合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四、动物营养摄入动物营养摄入是指动物通过暴食、进食和消化吸收等过程获得营养物质的过程。

动物通过进食来满足身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然后通过消化吸收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生物能量和组织成分。

动物营养摄入的关键过程包括饲料选择、饲料通过消化系统、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吸收等。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其消化系统的特点和消化酶的种类与活性。

五、动物营养学研究内容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饲料营养素的需求量和消化吸收特性研究、动物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规律研究、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等。

动物营养学关键知识

动物营养学关键知识

动物营养学关键知识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如何获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动物营养学知识:1. 营养需求: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帮助合理配制饲料,提供适当的营养。

营养需求: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帮助合理配制饲料,提供适当的营养。

2. 消化系统: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

不同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

消化系统: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

不同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这决定了它们对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

3. 饲料种类:动物饲料可以来自植物或动物,比如谷物、豆类、青草、鱼粉等。

了解不同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有助于选择适合动物的饲料。

饲料种类:动物饲料可以来自植物或动物,比如谷物、豆类、青草、鱼粉等。

了解不同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有助于选择适合动物的饲料。

4. 饲料配制: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采用合适的饲料配制方法。

这包括确定不同饲料的比例和加工方式,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

饲料配制: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采用合适的饲料配制方法。

这包括确定不同饲料的比例和加工方式,确保动物获得均衡的营养。

5. 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不足或过剩可能导致动物出现营养相关疾病,如饥饿、肥胖、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

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不足或过剩可能导致动物出现营养相关疾病,如饥饿、肥胖、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

6. 饲养管理:动物的饲养管理也与营养有关,包括合理的饲喂量、饲喂频率、饲料保存和卫生等。

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动物的营养状况和生产性能。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分类
结构上的分类
它化合物
单糖、低聚糖、多聚糖、其
1、单糖:
丙糖:甘油醛、二羟丙酮
丁糖:赤鲜糖、苏阿糖等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单糖
戊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酮糖、阿拉伯 糖等 已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庚糖:景天庚酮糖、葡萄庚酮糖、半乳庚酮糖 等 衍生糖:脱氧糖(脱氧核糖、岩藻糖、鼠李 糖),氨基糖(葡萄糖胺半乳糖胺)、糖醇 (甘露糖醇、木糖醇、肌糖醇等)、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糖苷(葡萄糖 苷、半乳糖苷、果糖苷)源自小麦中含 含有- 葡聚糖。
,大麦中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酶拉德反应
还原性的羧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 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产生褐色,生成动物 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化合物,影响氨基酸的 吸收利用,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 赖氨酸易发生酶拉德反应。
不同颜色的豆饼,调制的干草等。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三、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非淀粉多糖(NSP)
NSP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抗 性淀粉组成(阿拉伯木聚糖、 - 葡聚糖、 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
NSP 分为不溶性和可溶性。
不溶性的NSP具有抗营养作用。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可溶性淀粉的抗营养作用
家禽日粮中添加小麦粪便有什么变化?
1、增加粪便的黏度,降低养分的消化率。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三)碳水化合物的其他作用 1、某些寡糖的作用
(1)甘露寡糖(MOS,酵母细胞壁的衍生物) 果寡糖(FOS)等,与肠道中的致病细菌结合, 使细菌不能在肠壁定植。MOS可防止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和霍乱弧菌在肠上皮的黏附。
(2)寡糖可选择性地作为某些细菌生长的底物。 FOS作为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底物,但沙门氏 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发酵效 率低。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4、其他化合物
几丁质(N-乙酰氨基糖、CaCO3聚合物) 硫酸软骨素(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半 乳糖硫酸脂的聚合物) 糖蛋白质 糖脂 木质素(苯丙烷衍生物的聚合物)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多糖从营养的角度分类
营养性多糖和结构多糖 淀粉、菊糖、糖原等属于营养性多糖,其 于属于结构性多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果胶等。
粗纤维是碳水化合物中难消化的成分,包 括纤维素、少量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占大部分,在Weende的 常规分析体系中,包括无氮浸出物及 粗纤 维。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二)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有 关的一些性质
1、直链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呈线性,由250~300个葡萄
糖单位组成,以—1,4糖苷键连结而成。 支链淀粉每隔24~30个葡萄糖单位出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动物体内糖苷的生理作用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低聚糖或寡糖(2~10个糖单位)
二糖:蔗糖(葡萄糖+果糖) 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纤维二糖(葡萄糖+葡萄糖) 龙胆二糖(葡萄糖+葡萄糖) 密二糖(半乳糖+葡萄糖)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三糖:棉籽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松三糖(2葡萄糖+果糖) 龙胆三糖(2葡萄糖+果糖) 洋槐三糖(2鼠李糖+半乳糖)
现一个分支,分支点以—1,6糖苷键连结, 分支内以—1,4糖苷键连结。
淀粉在天然状态下呈不溶的晶粒,对 其消化性有影响。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糖原每隔10~12个葡萄糖单位出现一个
分支。
3、淀粉与纤维素的消化
麦芽糖由两
分子的-D-葡萄糖以-1,4糖苷键连接而
成。纤维二糖以- 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多羟基的 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 的化合物的总称。
这类营养素在常规分析中包括无氮浸出物和粗纤 维。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
(一)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和储能作用。 1、供能作用 葡萄糖是功能最有效的营养素。 葡萄糖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从胃肠道
吸收,二是体内生糖物质的转化,由氨基 酸、乳酸、丙酸和甘油等非碳水化合物经 肝脏的糖异生作用而合成的葡萄糖;肝脏 糖原是葡萄糖的储备库。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储能作用 糖原和脂肪储存能量。胎 儿在妊娠后期可储存大量的糖原和脂肪供 出生后利用。 (二)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产品形成中的作 用 奶牛合成乳糖,羊奶蛋白质非必需氨 基酸的形成。奶中必需脂肪酸,非必需氨 基酸。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杂多糖(由不同糖单位组成)
半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 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糖醛酸)
阿拉伯树胶(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 拉伯糖)
菊糖(葡萄糖、果糖) 果胶(半乳糖醛酸的聚合物) 黏多糖(N-乙酰氨基糖、糖醛酸为单位的聚 合物) 透明质酸(葡萄糖醛酸、N-乙酰氨基糖为单 位的聚合物)
四糖:水苏糖(2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五糖:毛蕊草糖(3半乳糖+葡萄糖+果 糖) 六糖:乳六糖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3、多聚糖(10个糖单位以上) (1)同质多糖(由同一糖单位组成)
糖原(葡萄糖聚合物) 淀粉(葡萄糖聚合物) 纤维素(葡萄糖聚合物) 木聚糖(木糖聚合物) 半乳聚糖(半乳糖聚合物) 甘露聚糖(甘露糖聚合物)
动物分泌-淀粉酶仅分解-1,4糖苷键,
不能分解-1,4糖苷键。
4、半纤维素含有大量的- 1,4糖苷键, 与木质素结合后很难溶于水。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是细胞 壁的主要成分,是结构性多糖。 木质素是苯丙烷的聚合物,动物不能消化 木质素。果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形成不 溶性的果胶,不能被动物消化。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碳水化合物在Weende 常规分 析体系中的分类
1、无氮浸出物 是易消化的细胞碳水化合物部分 样本中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干物质 (%)-(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粗灰分%)
无氮浸出物中包括一部分纤维素、半 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
动物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
2、粗纤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