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题目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研究背景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在能源、化工、船舶、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汽轮机制造业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在生产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人工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订单执行效率低、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

为此,开发一套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物料采购、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跟踪、质量管理等功能,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套完整的汽轮机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 全生命周期物料管理:实现物料采购、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功能,确保物料的充足和流转。

2. 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

3. 质量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生产过程跟踪: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跟踪各级别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并以此优化生产效率。

5.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系统内置的各种数据分析功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以基于数据的方式进行管理决策。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经典阶段化模型(即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并结合敏捷开发的理念进行开发。

针对系统需求,本研究将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利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进行建模。

技术路线主要包括:1. 前端技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开发。

2. 后端技术:采用Java语言开发后端业务逻辑,使用SpringMVC、Mybatis等框架,实现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持久化操作。

3. 数据库技术: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

4. 系统集成技术:采用RESTful或SOAP协议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

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燃气轮机是一种重要的热力设备,在能源转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气轮机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实现燃气轮机的更加稳定高效运行,燃气轮机控制技术成为当前燃气轮机技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掌握先进的燃气轮机控制技术,并对燃气轮机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2.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3.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4.基于MATLAB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文献综述法:对燃气轮机控制技术领域的学术文献进行系统综述,了解其历史迭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理论分析法:对燃气轮机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理论探讨,梳理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分析其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关键技术。

3.实验仿真法:基于MATLAB软件,搭建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实现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1.燃气轮机控制技术文献综述,完成时间:1周2.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完成时间:1周3.燃气轮机控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完成时间:2周4.基于MATLAB的燃气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完成时间:3周5.论文撰写和论文答辩,完成时间:2周五、预期成果1.掌握一定的燃气轮机控制技术和仿真技能2.具有较强的文献和理论综述能力3. 完成燃气轮机控制技术的研究并形成论文4. 在燃气轮机控制技术领域取得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成果。

QF-35-2 10500V空冷汽轮发电机的开题报告

QF-35-2 10500V空冷汽轮发电机的开题报告

QF-35-2 10500V空冷汽轮发电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电力成为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在大规模电力生产中,使用的发电机通常为汽轮发电机。

汽轮发电机具有效率高、启动快、可靠性强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题选择的是QF-35-2 10500V空冷汽轮发电机,该发电机是国内较先进的一种汽轮发电机,具有输出功率大、运行稳定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运用理论与实验方法,对QF-35-2发电机从结构、转子动力学、热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发电机的性能提升和运行稳定性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分析QF-35-2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运行规律;2.研究QF-35-2发电机的性能特点,评价其应用价值;3.分析QF-35-2发电机的转子动力学特性,进一步提高其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研究QF-35-2发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热特性,掌握其热工能力和效率;5.为发电机的后期维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1. QF-35-2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分析;2. 分析QF-35-2发电机的基本运行规律,包括启动、加速、定转速等;3. 研究并评价QF-35-2发电机的静态/动态/热特性;4. 分析QF-35-2发电机转子动力学特性,并研究影响发电机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因素;5. 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发电机进行性能评价;6. 探究QF-35-2发电机的优化改进措施。

四、论文的组成和要求本论文应按照学术论文的通常形式进行撰写,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1.绪论: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2.理论分析:对QF-35-2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基本运行规律;3.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对发电机性能进行评估,并研究其转子动力学特性、热特性等;4.研究结果与分析:将理论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对发电机进行性能评价,并探究其优化改进措施;5.结论与展望:对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船舶和飞机等领域。

其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对于能源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汽轮机DEH(差分扩张控制系统)作为汽轮机的主要控制系统,对于保证汽轮机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优化汽轮机DEH系统参数和故障查询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探索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及故障查询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1. 分析汽轮机DEH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研究其参数优化方法。

2. 探究汽轮机DEH系统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类型、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方法。

3. 建立汽轮机DEH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优化算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验证,实现DEH优化参数。

4. 设计故障诊断系统,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对汽轮机DEH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并对该系统进行实验验证。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汽轮机DEH系统原理和参数优化方法的文献综述,了解目前研究现状和相关技术,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2. 对汽轮机DEH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采用优化算法进行参数调整,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实验验证。

3. 基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设计汽轮机DEH系统的故障检测和诊断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四、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时间安排:一个月)分析汽轮机DEH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深入了解其参数优化方法。

具体工作包括:(1)汽轮机DEH系统的相关文献综述。

(2)分析汽轮机DEH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研究汽轮机DEH系统参数优化的方法。

2. 第二阶段(时间安排:两个月)建立汽轮机DEH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验验证。

具体工作包括:(1)基于DEH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包括控制模型和平衡模型。

(2)使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实验。

(3)利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并比较模型的稳定性和性能。

1000MW汽轮机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报告

1000MW汽轮机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报告
第十三周:检查以上所有工作,修改、补充并作出总结。
3.特色或创新点
紧跟国内火电机组的发展状况,有前瞻性的对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解和研究。
三、审批意见
可行性:□是 □否 任务量大小: □ 较大 □ 适中 □偏小
是否同意开题:□是 □否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题目名称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结构分析及原则性热力计算
3.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外现状
美国是发展超临界机组最早的国家,世界上第一台超临界机组1957年在Philo电厂(6#)投运,该机组由B&W和GE公司设计制造。据统计,到1986年为止,美国已投运的超临界机组有166台,其中多数为超超临界机组,平均每台机组容量为669MW,而到1992年为止,美国在役的117台8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均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为1300MW。1999年美国能源部(DOE)提出了火电新技术发展的Vision计划,美国计划开发蒸汽参数为35MPa/760℃/760℃/760℃的大功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热效率将高于55%(比蒸汽温度600℃的超超临界机组热效率提高8%~10%),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约减少30%.
2.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战略意义
2003年7月中国机械联合会根据对我国能源结构、国家能源政策和未来发电用能源供应状况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水电、天然气、核电和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基础上,再考虑煤电的开发,经过分析、测算,虽然煤电所占比重从2000年到2020年在逐年下降(从72.7%下降到64.4%),但煤电在电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由于超超临界机组与常规火电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的可用率与亚临界机组相当,效率比亚临界机组约提高2%。超超临界机组效率可比超临界机组再提高约2%~3%,若再提高其主汽压力到28MPa以上,效率还可再提高约2个百分点。因此它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和环保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竞相采用和发展的新技术。我国的能源装备政策是要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国家计委明确新建600MW及以上容量燃煤机组原则上采用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参数的火电机组。

6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汽轮机控制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呈上升趋势。

化石能源依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给形式,其中以煤电厂为主要的发电形式。

汽轮机是煤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能够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然而,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其它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包括振动过大、温度过高等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会导致汽轮机发生故障。

因此,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一台600MW的汽轮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包括汽轮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汽轮机开机、负荷调节、停机等不同状态下的运行特点。

2.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包括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3.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稳态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PID控制器,并进行参数调节。

4.汽轮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与鲁棒设计研究,包括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最优设计、鲁棒控制性能分析以及鲁棒控制器设计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搭建仿真实验平台和实验平台,分析和研究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稳态控制性能,并进行参数调节和控制策略设计。

同时,还将通过模型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方法进行系统鲁棒性分析和鲁棒控制器设计。

四、研究意义对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设计出性能更优、鲁棒性更强的控制系统,提高汽轮机的稳态控制能力和运行的安全性。

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汽轮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电设备,其运行参数的优化与调节对于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对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已经成为了热门研究领域。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探讨汽轮机运行参数的优化策略,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研究内容:1. 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2.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

3. 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

5. 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的实验验证。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文献阅读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梳理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2. 理论分析法。

基于汽轮机工作原理和能量平衡原理,探讨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的理论基础。

3. 数值模拟法。

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汽轮机进行模拟,分析汽轮机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能量消耗情况。

4. 实验验证法。

通过实验验证汽轮机不同优化方案的能效表现,验证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技术路线:1. 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综合国内外文献,梳理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历程,并理论分析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的原理与基础。

2. 数值模拟:使用ANSYS等数值模拟软件对汽轮机进行模拟,得到在不同运行参数下的能量消耗等数据。

3. 优化策略设计:依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多种优化策略。

4.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化汽轮机的运行参数。

4、论文框架与进度安排借鉴以往论文经验,本研究论文的框架如下:第一章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第四章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第五章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第六章汽轮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的实验验证第七章总结与展望进度安排:1. 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2个月。

600MW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汽轮机是电力工业的核心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火力、核电、燃气等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

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中,进相运行是其中的一种操作模式,即在监测到平衡点之后直接进入电网运行。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些已经建成的大型汽轮机电站,但是在进相运行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而现实中,进相运行所需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性能要求较高,其操作控制、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研究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十分有必要。

二、文献综述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进相运行的理论和实际应用尚未达到一致。

国内外对于汽轮机进相运行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进相运行方面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2. 进相运行对汽轮机的性能和运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如何优化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在工业领域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3. 汽轮机进相运行的应用范围有限。

目前,进相运行还没有在大型的汽轮机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推广。

三、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主要研究600MW汽轮发电机的进相运行,通过对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探究,探索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关键技术和机理,以优化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方案。

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 对汽轮机的进相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进相运行模式下汽轮机的状态和特性。

2. 建立汽轮机进相运行模型,分析汽轮机在进相运行模式下的运行状态和特性,并结合实际应用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机理。

3. 组织实验验证,深入实验研究汽轮机的进相运行特性、性能、稳定性等指标,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和技术措施。

4. 组织成果交流和推广,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汽轮发电机的实际应用中,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研究的开题报告

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迫切需要解决能源短缺和能源消费不平衡的问题,深度调峰技术的提出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深度调峰技术通过采用智能化的调峰设备,使得机组可以在不降低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实现电力调峰、降低了主网负荷波动范围,从而在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电网压力。

汽轮机在火电厂中是最常用的发电机组之一,给出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是提高汽轮机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不同调峰器参数组合下的汽轮机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为应用深度调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汽轮机最优调峰下的工作状态、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的确定及其调整、汽轮机工作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通过理论研究探究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借助实验验证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

四、论文结构安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深度调峰和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的相关背景和研究目标。

第二章:深度调峰下汽轮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参数,介绍汽轮机的原理和参数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第三章: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的选择和调整,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确定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

第四章: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取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间的联系,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意义,并对未来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进行展望。

五、预期成果和贡献:通过本研究,将制定出深度调峰下汽轮机最优控制参数基准值,并提出相应调节方法,可望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功率输出和效率,为电力调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燃气轮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燃气轮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燃气轮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燃气轮机是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在发电、航空、船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燃气轮机的性能与效率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效果和经济。

传统的实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且在实验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很难得出理想的燃气轮机设计方案。

因此,开发一种可靠的燃气轮机仿真系统,可以准确地模拟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工作状态,以此来指导燃气轮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燃气轮机仿真系统,可以准确地模拟燃气轮机的性能和工作状态,以此来指导燃气轮机的设计和优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燃气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构建燃气轮机的数学模型。

2. 开发燃气轮机仿真系统,包括图形界面、模块建模、参数设置等功能。

3. 对燃气轮机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仿真,并进行性能分析。

4. 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分析燃气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燃气轮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开发燃气轮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对燃气轮机进行模拟和仿真,得出关键性能参数;最后与实际燃气轮机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完成时间:一个月)研究燃气轮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制定燃气轮机的数学模型,梳理相关文献。

2. 第二阶段(完成时间:三个月)开发燃气轮机仿真系统,包括图形界面、模块建模、参数设置等功能。

3. 第三阶段(完成时间:三个月)对燃气轮机的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仿真,并进行性能分析。

4. 第四阶段(完成时间:一个月)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参考文献:1. 肖岩. 燃气轮机的建模与仿真[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2. Tomlinson G R, Bannerot R B. Gas turbine performance simulation[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1981, 103(1): 26-32.3. 杜丽萍, 陈绍燕, 马保真等. 基于DEVS的燃气轮机仿真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 (11): 1-4.4. 李允铢, 冯军. 燃气轮机参数优化与仿真分析[J]. 工程机械, 2011, 42(11): 38-42.。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电厂的汽轮机是电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其发电效率和安全性能对于电力系统的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汽轮机发电过程中,功率发电需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而蒸汽再经过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汽轮机的高温高压蒸汽需要经过冷却处理,以确保汽轮机的温度、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并提高发电效率。

而汽轮机的冷端系统即为进行负载排列、冷凝和回收冷却水的一整套系统,其中冷却塔作为重要的冷却方式之一,研究其热力性能对于电厂节约能源和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的研究,提高电厂发电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探究其热力学性能及热工作人员所需技能。

2. 研究冷却塔在汽轮机发电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探索改变某些因素对电站的总体效益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3. 运用与相应热力学原理,对车间现场热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提高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选题内容本课题将以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及冷却塔热力性能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下内容:1. 电厂汽轮机冷端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分析汽轮机的冷端系统中各个部件、设备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所需维护和操作的技能,对汽轮机的运行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汽轮机在安全温度、压力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2. 冷却塔的热力学特性。

分析冷却塔作为汽轮机冷却方式之一的热力学原理,称之为湿式冷却方法。

研究其热力学特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的好处,说明汽轮机冷却体系中应用冷却塔的优缺点。

3. 改变某些参数对电站总体效益的影响。

研究冷却塔在汽轮机发电过程中的热力学特性,探索改变某些因素对电站的总体效益产生的影响,例如,调节水流和风流、改变冷却塔形式、改变湿度等。

4. 基于热力学原理对现场热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汽轮发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开题报告

汽轮发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开题报告

汽轮发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汽轮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发电机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运行可靠、效率高、耐久性强、适用于大规模发电。

然而,汽轮发电机的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振动故障等。

这些故障不仅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也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下降,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对汽轮发电机的故障分析与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汽轮发电机故障分析与诊断的方法及技术,以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汽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了解汽轮发电机故障的种类和特征;2. 分析汽轮发电机故障的原因,如机械故障、电气故障、振动故障等;3. 探讨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基于信号处理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等;4. 使用MATLAB等工具对汽轮发电机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预期结果1. 深入理解汽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熟悉发电机故障的种类和特征;2. 掌握多种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和技术,为实际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3. 提出一种针对某一故障的有效诊断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4. 为汽轮发电机的运行监测和故障处理提供支持,提高发电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2022年4月-2022年6月研究汽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了解汽轮发电机故障的种类和特征。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2. 第二阶段:2022年7月-2022年9月分析汽轮发电机故障的原因,并深入探讨各种故障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初步探讨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

3. 第三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3月深入研究汽轮发电机故障诊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初步提出针对某一故障的有效诊断方法。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制的开题报告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逐渐增加。

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如煤、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可持续性问题。

微型燃气轮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效率、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正逐渐成为电力生成行业的研究热点。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作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微型燃气轮机的整个发电效率。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制能够提高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稳定性、实现其自动化控制、优化其运行效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研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研究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2. 总结现有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3. 设计一套适合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控制系统,优化其运行效率,提高其发电性能稳定性;4. 对设计的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其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整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元件及其工作原理;2. 找出目前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热点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和归纳;3. 根据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特点和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4. 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5. 搭建实验平台,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预期结果和应用前景1. 设计一套适用于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的控制系统,提高微型燃气轮机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2.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分析设计的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3. 探索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五、研究进度安排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阶段性调研,整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现有技术状况;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探索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控制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2022年6月至2022年9月:搭建实验平台,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仿真结果;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数据统计和分析,写作开题报告和研究项目的详细计划书。

汽轮机自带围带叶片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自带围带叶片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自带围带叶片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热力机械设备,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涡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飞机发动机等机械设备。

围绕汽轮机的研究,其扭矩和速度特性是重要的机械性能参数,本文旨在利用有限元
分析方法,研究汽轮机自带围带叶片动力特性,以期提高汽轮机的性能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
1、研究汽轮机围带叶片结构特点和动力特性;
2、建立围带叶片有限元模型;
3、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围带叶片的扭矩和速度特性进行研究;
4、优化围带叶片的结构,提高汽轮机的性能。

三、研究内容
1、围绕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深入研究汽轮机围带叶片结构特点
和动力特性;
2、建立围带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包括固体模型和流体模型;
3、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4、优化围带叶片的结构,包括叶片弯曲刚度、叶片厚度、叶片肋骨结构等,以
提高汽轮机的性能。

四、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CAD软件建立围带叶片的三维模型;
2、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有限元模型;
3、进行扭矩和速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4、通过样品制作和实验验证,确定优化后的叶片结构。

五、研究意义
汽轮机是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性能和效率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的研究内容将有助于提升汽轮机的性能和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对提高我国汽轮机制造水平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轮机控制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控制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轮机控制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轮机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动力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船舶、热力、化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和负载的不同,汽轮机的效率和控制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其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在汽轮机的优化控制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汽轮机的性能问题,结合控制理论和方法,对汽轮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汽轮机的整体效率和控制品质。

汽轮机的优化控制可以优化汽轮机发电效率、降低能耗、延长汽轮机使用寿命、提高辅机性能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推动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技术进步,提高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一)研究内容1.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2.汽轮机控制参数优化模型的建立;3.汽轮机控制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4.汽轮机控制优化的仿真实验。

(二)技术路线1.文献阅读,掌握汽轮机控制原理和方法;2.对现有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3.设计汽轮机控制优化算法,选取适当的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4.在Simulink等仿真软件平台上,进行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5.通过仿真实验数据的分析,评估汽轮机控制优化效果。

四、研究计划进度安排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将从2021年10月开始,预计2022年12月完成,并按以下安排展开:第一阶段:文献阅读与基础理论学习(2021年10月-2022年1月)掌握汽轮机工作原理,对现有汽轮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学习优化算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二阶段:汽轮机控制参数优化模型及算法设计(2022年2月-2022年6月)基于控制理论和现有控制系统,设计并建立汽轮机控制参数优化模型,选取适当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

第三阶段:仿真实验数据分析与总结(2022年7月-2022年11月)对仿真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优化控制效果;撰写本论文并进行改进。

汽轮机开题报告

汽轮机开题报告

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12MW机组抽汽汽轮机总体设计设计(论文)题目来源自选课题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工程设计类起止时间20150112~20150530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本设计研究的依据: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法尔创造出第一台轴流式汽轮机,它是一台3.7kw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转速高达26000r/min,相应的轮轴速度为475m/s。

1884到1894年,英国工程师巴森斯相机创造出了现在复速级单级汽轮机。

为了满足其他工业部门对蒸汽的需要,在1903到1907年间,出现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的汽轮机,即背压式及调节抽汽式汽轮机。

1920年左右,出现了给水回热式汽轮机。

到1925年,出现了第一台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汽轮机发展特别迅速。

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汽轮机的制造水平普遍进入百万级。

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300MW。

1980年苏联制造的1200WM单轴汽轮机投入运行。

我国自1955年制造第一台中压6MW汽轮机以来,在之后的30几年时间里,已经走完了从中压机组到亚临界600WM机组的全部过程。

目前我国超高压、亚临界参数125MW以上到60MW功率等级范围内汽轮机产品的制造质量、运行性能、可靠信等综合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机组的水平。

我国已具有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相当的亚临界、常规超临界参数大功率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能力。

对于小功率汽轮机具有如下特点:1)初参数低。

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中低压机组,初参数在3.4MPa/435℃以下。

但是也有个别次高压(4.9~5.9MPa/435~450℃)或高压(8.9MPa/500℃)机组。

2)热力系统简单。

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1~3级回热系统,无中间过热循环,热力系统简单。

3)结构简单。

小功率汽轮机通常是单缸、单轴、定转速(3000rpm或1500rpm)汽轮机,个别机组为双缸及高转速(附加变速装置)。

现在火电厂基本都是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抽汽汽轮机主要是用于发电和供暖,能源利用率高,与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相比也更为节能。

汽轮机调节系统开题报告

汽轮机调节系统开题报告

汽轮机调节系统开题报告1. 项目背景与目的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等领域。

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对汽轮机调节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项目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汽轮机调节系统,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研究内容本项目拟进行以下研究内容:2.1 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现状分析对目前常见的汽轮机调节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原理和性能。

2.2 调节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汽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控制算法的研究等,以提高调节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2.3 调节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基于研究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稳定的汽轮机调节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

2.4 调节系统的性能评估对设计的调节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包括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鲁棒性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项目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3.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并分析目前常见的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3.2 现状分析对目前常见的汽轮机调节系统进行结构、原理、性能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3.3 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汽轮机调节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有效的控制算法,以提高调节系统的性能。

3.4 系统设计与仿真基于研究的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稳定的汽轮机调节系统,并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和验证。

3.5 性能评估对设计的调节系统进行性能评估,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系统的动态响应、稳定性、鲁棒性等指标。

4. 预期结果与意义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设计,预期可以实现以下结果和意义:4.1 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的汽轮机调节系统基于研究的关键技术和设计理念,开发出一种能够提高汽轮机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调节系统。

4.2 提高汽轮机的性能和可靠性优化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设备的需求也是逐年攀升的,其中,汽轮发电机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设备,其稳定运行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对于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选取了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研究作为研究的对象,旨在探究该项目中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意义及目标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在于:1. 直接解决了汽轮发电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为今后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2.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综合分析和研究,提高汽轮发电机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3. 对于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 通过对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讨并提出一套完整、实用、可行的基础施工方案。

2. 对现有的缺陷和难题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3. 验证并检验该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于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目前机组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2. 同时综合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出一套更为可行和实用的基础施工方案。

3. 实践中开展600MW机组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并对方案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和检验。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现场实验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其中,文献调研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现场实验则是通过对该项目现场施工情况的实地调研,进行方案的实践测试;数据分析则是采用模拟技术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QN公司汽轮机竞争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QN公司汽轮机竞争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QN公司汽轮机竞争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汽轮机作为热力发电的核心设备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轮机市场也逐渐进入到竞争激烈的阶段。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成为越来越多汽轮机企业面临的问题。

QN公司作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然而,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QN公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市场营销策略不够精准等。

因此,开展对QN公司汽轮机竞争战略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其市场竞争力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1. 研究QN公司在汽轮机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 通过对市场情况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探讨QN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3. 综合分析现有竞争战略的有效性,寻求改进的策略方案,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以及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

1. 文献资料法:对行业内相关的文献、报告、案例等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汽轮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企业竞争战略和管理模式等信息。

2. 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管理模式进行案例分析,找出其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

3. 调查问卷法:通过对汽轮机的使用者、经销商和员工等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意见,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体验等信息。

4. 专家访谈法:采用半结构式的专家访谈方式,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等来分析QN公司的竞争战略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为本研究提供研究参考和支持。

四、组织结构及研究进度本次研究将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研规划和论文开题。

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制定调研和研究计划,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50MW汽轮机高压内缸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的开题报告

150MW汽轮机高压内缸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的开题报告

150MW汽轮机高压内缸强度分析与结构改进的开题
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火力发电已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之一。

汽轮机作为火力发电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而高压内缸是汽轮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其主要承担高压蒸汽的冲击和动力,因此对其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二、选题目的
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对150MW汽轮机高压内缸的强度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优化改进方案,提高其抗压能力和运行稳定性,保证汽轮机的安全可靠运行。

三、选题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限元分析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高压内缸的强度进行评估,找出其受力的薄弱点,寻找优化方案。

2、结构改进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结构改进方案,通过加强其薄弱点,提高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
1、对150MW汽轮机高压内缸的强度分析,找出其受力的薄弱点。

2、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加强其薄弱点,提高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3、为保证汽轮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以上是本课题的开题报告,欢迎指导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12MW机组抽汽汽轮机总体设计设计(论文)题目来源自选课题设计(论文)题目类型工程设计类起止时间20150112~20150530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本设计研究的依据: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法尔创造出第一台轴流式汽轮机,它是一台3.7kw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转速高达26000r/min,相应的轮轴速度为475m/s。

1884到1894年,英国工程师巴森斯相机创造出了现在复速级单级汽轮机。

为了满足其他工业部门对蒸汽的需要,在1903到1907年间,出现了热能、电能联合生产的汽轮机,即背压式及调节抽汽式汽轮机。

1920年左右,出现了给水回热式汽轮机。

到1925年,出现了第一台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汽轮机发展特别迅速。

自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汽轮机的制造水平普遍进入百万级。

最大单机功率达到1300MW。

1980年苏联制造的1200WM单轴汽轮机投入运行。

我国自1955年制造第一台中压6MW汽轮机以来,在之后的30几年时间里,已经走完了从中压机组到亚临界600WM机组的全部过程。

目前我国超高压、亚临界参数125MW以上到60MW功率等级范围内汽轮机产品的制造质量、运行性能、可靠信等综合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机组的水平。

我国已具有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相当的亚临界、常规超临界参数大功率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能力。

对于小功率汽轮机具有如下特点:1)初参数低。

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中低压机组,初参数在3.4MPa/435℃以下。

但是也有个别次高压(4.9~5.9MPa/435~450℃)或高压(8.9MPa/500℃)机组。

2)热力系统简单。

小功率汽轮机一般为1~3级回热系统,无中间过热循环,热力系统简单。

3)结构简单。

小功率汽轮机通常是单缸、单轴、定转速(3000rpm或1500rpm)汽轮机,个别机组为双缸及高转速(附加变速装置)。

现在火电厂基本都是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抽汽汽轮机主要是用于发电和供暖,能源利用率高,与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相比也更为节能。

因此设计12MW机组抽汽汽轮机有一定研究意义。

本设计研究的意义:在汽轮机中,有部分做过功的蒸汽可在一定调节范围内从汽轮机中抽出用于供热,而其余蒸汽仍然进入凝汽器,这种汽轮机称之为抽汽式汽轮机。

热电联产是国际上公认的节能措施,实现蒸汽动力装置的热电联产就必须使用背压或抽汽式汽轮机。

由于背压式汽轮机热负荷和电负荷相互制约,使用受到一定限制,抽汽式机组被广泛用在热电厂。

可调节抽汽汽轮机能够在电负荷变化的一定范围内实行供汽压力不变,在热负荷从零到最大抽汽量时,机组可供出额定的电能。

1)抽汽式汽轮机以发电为主、供热为辅,其供电与供热的能量比通常为3:1,而背压式汽轮机则以供热为主,以热定电。

2)抽汽式汽轮机以发电为主,所以要求尽量提高机组效率,降低热耗,因而同凝汽式汽轮机一样,采用较低的背压和回热给水循环,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但系统较复杂,成本增加。

3)抽汽式汽轮机供热量可以在最大抽汽量以下范围内调节,即使在抽汽量为零时(无热负荷),也可以保证汽轮机发出额定功率。

因而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负荷的需求。

4)抽汽式汽轮机为了保证在抽汽量变化时,机组发出额定功率,通常将功率和抽汽量为额定值时的总进汽量作为高压段的设计流量,而最大流量则取此流量的1.2倍。

低压段设计流量取高压段设计流量的70~80%。

因而在通常运行时,通流部分面积过大,效率较低。

但是,抽汽式汽轮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比额定功率要大,一般允许在超过额定功率25~30%的情况下长期运行。

设计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1) 汽轮机结构形式的选择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掌握抽汽式汽轮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根据给定的技术参数及要求确定汽轮机的初终参数、型式。

根据几种调节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选定汽轮机的调节方式。

汽轮机的热力计算,汽轮机变工况热力校核确定高低压加热器个数、关键点参数、各加热器温升分布、各抽汽参数,画出热力系统图,拟定热力系统。

计算各缸进排气参数、压损、内效率,绘制焓熵图,拟定汽轮机的热力过程线。

确定调节级主要参数即调节级理想比焓降、调节级速比、反动度、平均直径、叶型。

在汽轮机进行热力设计时,需对额定工况、最大工况及几个部分负荷工况进行热力核算,以取得这些工况下机组的经济指标,并为机组主要零部件强度计算和运行提供数据,以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计算调节抽汽轮机不能仅仅按照发出功率的大小来区别各种工况,而且是必须同时考虑很多有关因素,如最大工业抽汽量,最大供暖抽汽量,汽轮机各个机组的最大流通量等。

尽管调节抽汽轮机能较大范围内同时适应外界热、电负荷的不同需求,但它在某些工况下经济性是不高的,只有当高、低压各部分流量接近设计值时,才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汽轮机整体方案的设计;绘制汽轮机纵剖图查找相关资料,确定汽轮机整体方案设计,根据汽轮机的设计计算确定合理的外部形状以及内外部的尺寸结构。

运用AutoCAD绘制汽轮机纵剖图。

绘制汽轮机转子组件图根据汽轮机转子的结构尺寸,运用AutoCAD绘制汽轮机转子组件图。

汽轮机通流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计算校核汽机的叶片和隔板、转子、气缸和轴承,其中包括气缸法兰螺栓和主进气阀门及气封结构的确定。

7) 整理资料,撰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预期的目标:根据12MW汽轮机的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掌握汽轮机的热力计算的方法,绘制汽轮机纵剖图、转子组件图等相关图纸,有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对汽轮机主要零部件进行校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能够投产运行。

锻炼自我,提高自己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本设计(论文)研究的重点:汽轮机的结构设计1)汽轮机转子汽轮机的转子是所有转动部分的组合体,担负着工质能量转换及扭矩传递的重任。

汽轮机转子为彻底消除残余内应力的锻造转子,汽轮机设计允许不揭缸进行转子的动平衡,为确保安全可靠,汽轮机转子必须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

汽轮机叶片叶片的设计应是精确的、成熟的,使叶片在允许的周波变化范围内不致产生共振,叶根安装尺寸应十分准确,有良好互换性,以便顺利更换备品叶片。

此外叶片组有防止围带断裂的措施。

汽轮机汽缸汽缸的主要作用是将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外界隔开,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完成做功过程。

所以汽缸铸件做到彻底消除残余内应力,使汽轮机在起动、带负荷、连续稳定运行及冷却过程中,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同心度。

高压缸进汽部分及喷嘴室设计应适当加强,以确保运行稳定、振动小。

汽缸端部汽封及隔板汽封应该有适当的弹性和推让间隙,当转子与汽缸偶有少许碰触时,可不致损伤转子或导致大轴弯曲。

4)级、隔板、汽封、轴承联轴器、盘车装置等设计汽轮机热力设计1)热力设计系统调节抽汽轮机各级组的流量相差很多,回热抽汽量与总进汽量比例较小。

2)通流部分热力设计由于调节抽汽轮机低压部分的设计流量通常比高压部分低许多,即使是功率较大的抽汽机组,其低压部分通流尺寸也比同等功率下凝汽机组小。

3)设计流量的选择两个相邻机组之间有大量抽汽,所以各级组流量和功率相差很多。

4)轴向推力的变化特点调节抽汽式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规律很复杂,最大轴向推力不在最大负荷下出现。

5)调节抽汽压力的选择一次调节抽汽压力应在满足外界热用户的要求下,尽量降低其设计值,抽汽份额在汽轮机内的理想比焓降较大,可以提高机组的发电量,改善其经济性。

本设计研究的难点:1)设计流量的选择由于两个相邻机组之间有大量抽汽,所以各级组流量和功率相差很多,而且在工况变化时彼此之间的关系要比普通多级汽轮机复杂。

因此,要保证机组在长期运行中均能有较高的经济性,必须在设计时,详细了解该机组的主要运行条件,合理地确定各汽缸的设计流量。

2)通流部分热力设计抽汽式汽轮机不能仅仅按照发出功率的大小来区别各种工况,而是必须同时考虑很多有关因素,如最大工业抽汽量,最大供暖抽汽量,汽轮机各级组的最大通流量等。

不能用一种工况作为汽轮机装置的设计工况。

3)轴承的校核除了蒸汽量外,抽汽室中抽汽压力的波动和变化也会引起高、低压部分轴向推力的变化,而且抽汽压力的这种变化有时是在高、低压部分蒸汽量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现的。

因此,轴向推力的变化有时不能被汽轮机前端轴封处的轴向推力平衡装置所抵消,致使推力轴承过载。

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本设计研究的方法:1)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趋势,全面掌握抽汽式汽轮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拟定初步的设计方案;2) 查找相关设计案例,完成汽轮机的热力计算;3) 进行校核计算,完成汽轮机整体方案的设计,绘制汽轮机纵剖图及相关图纸;4) 整理资料,撰写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研究的进度安排:20150112 接受任务书;20150112~20150114 搜集资料,熟悉参考资料及设计课题;20150115~20150121 搭建开题报告框架,完成开题报告初稿,提交老师检查;20150122~20150124 根据导师的建议修改开题报告;20150125~20150201 完善开题报告;20150202~20150208 初步拟定设计方案;(寒假)20150209~20150223 消化零件图,做好零件图的绘制工作,查阅热力计算相关资料,做好热力计算准备;(寒假)20150224~20150308 热力计算;(寒假)20150309~20150317 消化通流部分尺寸计算原理;20150318~20150325 通流部分尺寸计算;20150326~20150402 汽轮机其他部分尺寸计算;20150403~20150416 绘制汽轮机纵剖图;20150417~20150425 绘制汽轮机转子组件图;20150426~20150501 完成汽轮机通流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强度校核计算;20140502~20140509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完善图纸;20140501~20140510 上交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20140511~20140520 打印毕业设计说明书;20140520~20140530 打印图纸,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

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硬件条件:学校图书馆、计算机。

软件条件:Excel、PowerPoint、Word、AutoCAD。

主要参考文献[1] 黄树红主编.汽轮机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肖增弘,盛伟主编.汽轮机设备及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3] 叶涛.热力发电厂(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4] 道中编.汽轮机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5] 史月涛,丁兴武,盖永光等编著.汽轮机设计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6] 西安电力学校汽轮机教研组.小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修订版)[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7] 王汝武.一种新型可调节抽汽汽轮机[J].热电技术,2005(2):8-11[8] 霍子忠.提高小型汽轮机运行经济性的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7):283[9] 陈强,程天宇,王君庆.小型汽轮机在热电联产的经济效益分析[J].区域供热,2007(2):27-28[10] 赵欣亮,蒋昭辉.12MW抽汽背压式汽轮机应用总结[J].化肥设计,2012,50(4):36-39[11] 张素心,杨其国,王为民.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与展望[J].热力透平,2003,(1):1-5[12] 郑云之.现代汽轮机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J].动力工程,1997,17(5):27-34[13] 冯亮,刘勇.采用调整抽汽汽轮机替代纯凝机组的节能效果[J].有色冶金节能,2004,21(5):87-88[14] 王汝武.凝汽式汽轮机改为可调节抽汽轮机的实用方法[J].节能与环保,2001(1):46-47[15] 董小泊,矫立强,肖鑫利.火电厂汽轮机运行评价研究[J].科技前沿,20013(9):10-11[16] MOOG Industrial Controls Division.Electro-hydraulic Valves-A Technical Look[EB/OL].WWW.moog.c.om,2001[17] Modern Supervisory and Diagnostics Systems for Steam Turbine,Dr.R.L.Osbo-rne,L.R.Southall[18]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emistry Diagnostic System,James C .Bellows指导教师意见:(此处手写)签名:(手签)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