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特性曲线实验.

合集下载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干燥速率曲线是描述物质在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速率的一种重要曲线。

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变化,可以绘制出干燥速率曲线,从而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和最佳干燥条件。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水分含量变化,绘制干燥速率曲线,以期进一步了解物质的干燥特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了三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苹果、纸张和湿土。

苹果作为生物材料,纸张作为无机材料,湿土作为复杂材料,这样的选择可以覆盖不同类型物质的干燥特性。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温度计、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a. 将苹果切成薄片,纸张剪成小片,湿土放入容器中。

b. 在恒温恒湿箱中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30℃、40℃、50℃等,湿度分别为40%、60%、80%等。

c. 将不同物质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开始记录水分含量的变化。

d.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量并记录质量。

e. 根据质量变化计算水分含量,并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结果与讨论:1. 干燥速率曲线的绘制: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不同物质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以苹果为例,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水分含量,曲线的斜率表示干燥速率。

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和斜率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的干燥特性和最佳干燥条件。

2. 物质的干燥特性:不同物质在干燥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干燥特性。

苹果的干燥速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三个阶段:初期快速蒸发期、中期缓慢蒸发期和末期几乎不变的平衡期。

纸张的干燥速率曲线则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湿土的干燥速率曲线则更为复杂,可能受到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3. 最佳干燥条件:通过观察干燥速率曲线,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干燥条件。

以苹果为例,初期快速蒸发期是水分流失较快的阶段,可以选择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以加快干燥速率。

而中期缓慢蒸发期则需要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物质的质量损失和质量变化较大。

干燥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曲线实验报告1. 引言干燥曲线实验是一种用于研究材料的湿度和干燥速度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法。

在许多工业和科研领域中,了解材料的干燥性能对于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加工参数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湿度下的质量变化,绘制材料的干燥曲线,并分析其干燥特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材料的湿度变化与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绘制材料的干燥曲线;3.分析材料的干燥特性,包括干燥速度和干燥曲线形状。

3. 实验原理实验使用的材料是一种具有一定湿度的物质,比如湿土壤或湿木材。

通过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放置材料,定期测量其质量的变化,得到材料的干燥曲线。

干燥曲线实验的原理基于材料与环境之间的水分传递过程。

当材料与环境接触时,水分会从材料中蒸发或吸收,直到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下,材料表面的湿度与环境中的湿度相等。

材料的干燥速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材料的初始湿度、材料的特性等。

实验中,通过改变材料所处的环境湿度,可以观察到材料质量的变化,从而得到干燥曲线。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湿度计、电子秤等;2.将材料准备好,确保其初始湿度符合实验要求;3.清洁实验使用的容器和仪器,避免污染实验结果。

4.2 实验操作1.将材料放置在恒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2.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材料的质量,并记录下来;3.重复上述步骤,改变环境湿度,以观察不同条件下材料的干燥速度和干燥特性;4.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记录。

4.3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性,包括温度和湿度的稳定;2.在测量材料质量时,要注意准确操作电子秤,避免误差;3.清洁实验容器和仪器时,要使用无污染的清洁剂,以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场地,保持整洁。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一组材料在不同湿度下的质量数据。

通过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干燥曲线。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实验内容(1)在⼀定⼲燥条件下测定硅胶颗粒的⼲燥速率曲线;(2)测定⽓体通过⼲燥器的压降。

⼆、实验⽬的(1)了解测定物料⼲燥速率曲线的⼯程意义(2)学习和掌握测定⼲燥速率曲线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法。

(3)了解影响⼲燥速率的有关⼯程因素,熟悉流化床⼲燥器的结构特点及操作⽅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燥时指采⽤某种⽅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使其中的湿分(⽔或者有机溶剂)汽化分离的单元操作,在化⼯,轻⼯及农、林、渔业产品的加⼯等领域有⼴泛的应⽤。

⼲燥过程不仅涉及到⽓、固两相间的传热和传质,⽽且涉及到湿分以⽓态或液态的形式⾃物料向内部表⾯传质的机理。

由于物料的含⽔性质和物料的形状及内部结构不同,⼲燥过程速率受到物料性质,含⽔量,含⽔性质,热介质性质和设备类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前,尚⽆成熟的理论⽅法来计算⼲燥速率,⼯业上仍需依赖于实验解决⼲燥问题。

物料的含⽔量,⼀般多⽤相对于湿物料总量的⽔分含量,即以湿物料为基准的含⽔率,⽤ω(kg⽔分/kg湿物料)来表⽰,但⼲燥时物料总量不断发⽣变化,所以,采⽤以⼲物料为基准的含⽔率X(kg⽔分/kg⼲物料)来表⽰较为⽅便。

ω和X之间有如下关系:X=ωω=X 1+X在⼲燥过程的设计和操作时,⼲燥速率是⼀个⾮常重要的参数。

例如对于⼲燥设备的设计或选型,通常规定⼲燥时间和⼲燥⼯艺要求,需要确定⼲燥器的类型和⼲燥⾯积,或者,在⼲燥操作时,设备的类型及⼲燥器的⾯积已定,规定⼯艺要求,确定所需⼲燥时间。

这都是需要知道物料的⼲燥特性,即⼲燥速率曲线。

⼲燥速率⼀般⽤单位时间内单位⾯积上汽化的⽔量表⽰N A=dωAdτ式中N A——⼲燥速率,kg/(m2·s);ω——⼲燥除去的⽔量,kg;A——平均⾯积,m2;τ——⼲燥时间,s。

⼲燥速率也可以以⼲物料为基准,⽤单位质量⼲物料在单位时间内所汽化的⽔量表⽰N A‘=dωG c dτ式中G c——⼲物料质量,kg。

干燥速率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实验报告

干燥实验一、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压式干燥器的构造与操作方法;2、测定物体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二)实验原理1.干燥速度U 等于每秒钟从每单位被干燥物料的面积上除去水份的质量,即:τAd dW U = 式中:dW —从被干燥物料中除去的水份质量,kgA —干燥面积,m 2τ—干燥时间,s而因dW =—GcdX (负号表示物料含水量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τττ∆∆=-==X A G Ad dX G Ad dW U c c G c —湿物料中绝对干料的质量,kgX —湿物料含水量,kg 水/kg 干料2.影响干燥的因素很多,它与物料及干燥介质(空气)的情况都有关系,在干燥条件不变(即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速度恒定)时,对于同类物料,当厚度和形状一定时,u 是物料湿含量X 的函数。

U=f(X)表示此函数的曲线,称为干燥速率曲线。

(三)设备和流程如图4-25,空气由风机输送,经孔板流量计,电加热器流入干燥室,然后入风机,循环使用,电加热器由晶体管继电器控制,使空气温度恒定,干燥室前方,装有干湿球温度计,干燥室后也装有温度计,用以测量干燥室内的空气状况,风机出口端的温度计用于测量流经孔板时的空气温度,这温度是计算流量的一个参数。

空气流量由阀4(蝶形阀)调节,任何时候此阀都不允许全关,否则电加热器就会因空气不流动而过热,引起损坏。

如果全开了两个片式阀门(14)则除外,风机进口端的片式阀门用以控制系统所吸入的生气量,而出端的片式阀则用于调节系统向外界排出的废气量。

如试样数量较多,可适当打开这两个阀门,使系统内空气温度恒定,若试样数量不多,也可以不开启。

(四)实验步骤1、事行将试样放在电热干燥箱内,用90℃左右的温度烘约2小时,冷却后称量,得出试样绝干质量(G c )。

2、实验前将试样加水,稍侯片刻,让水分均匀扩散至整个试样,然后称取湿试样质量。

3、检查天平是否灵活,并配平衡,往湿球温度计加水,通电启动风机,调节阀门至预定风速值,开加热器,调节温度至预定值,待温度稳定后,才开干燥室门将湿试样放入。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介绍实验目的和背景•简要说明研究对象和方法二、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列出所需材料和仪器设备–详细描述实验场地和条件–说明实验样品来源和制备方法2.数据收集–记录实验样品初始质量和尺寸–设定实验周期和时间间隔–定期测量样品质量,并记录相应时间3.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干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注明实验参数的设定和调整方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调整措施三、数据分析1.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添加必要的标注和单位–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绘制干燥速率曲线–使用适当的软件或工具绘制干燥速率曲线–添加合适的坐标轴标签和图例–说明绘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参数和方法3.数据分析和讨论–分析干燥速率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价四、结论•简要总结实验结果和分析•强调实验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信度•提出改进实验方法或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五、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参与实验的同学们的合作和共同努力六、参考文献•引用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列表,按照规定格式书写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实验目的:测定不同材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了解其干燥过程的特点。

•背景:干燥速率曲线是描述材料干燥过程中湿度变化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对于材料的干燥控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所需材料和设备:实验样品、电子天平、干燥箱等。

–实验场地和条件: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保持恒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实验样品来源和制备方法:准备不同材料的样品,按照规定尺寸和质量进行制备。

2.数据收集–记录实验样品的初始质量和尺寸。

–设定实验周期和时间间隔,以便定期测量样品质量。

–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测量并记录样品质量,同时记录相应的时间。

3.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计划,将样品置于干燥箱中。

–设定合适的干燥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操作。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干燥曲线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干燥曲线

实验四干燥速率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 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的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2. 用湿球法测定空气的湿度。

3. 测定恒速干燥阶段的传质系数KH和传热系数a。

4. 了解影响干燥速率曲线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1. 恒定干燥条件——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及物料接触方式均保持不变。

2. 干燥速率U=﹣,kg/(m2·s)U=﹣Gc——绝干物料质量,kg; A——物料干燥表面积,m2 。

以干燥时间τ对物料干基含水率X作图,可得干燥曲线,如图a所示。

以物料干基含水率X对干燥速率U作图,可得干燥速率曲线,如图b所示。

1.传质系数和传热系数a的确定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当干燥处于恒速阶段时,干燥速率可用湿度差或温度差作为推动力表示为: U=KH(HW﹣H) U=a(t﹣tW)2.湿球温度湿球温度是湿空气与湿纱布之间传热和传质达到稳态时湿纱布的温度,其关联式可由上述传热方程和传质方程推出:tW=t﹣(Hw﹣H)当空气速度为3.8~10.2 m/s 范围时,a/KH≈0.96~1.005三、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为对流箱式干燥器。

装置结构及流程图可参见实验仿真系统干燥实验界面图。

2、本装置采用电子天平和数码显示仪表。

四、实验方法1. 首先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结构及流程。

2. 本实验物料为砖片,规格如下:Gc=100g 尺寸为100mm*40mm*8mm3. 正确操作顺序:(1)启动风机,用风量调节阀调节流量;(2)调节温控器至合适温度后,接通加热器;(3)当达到恒定温度(继电器的红绿指示灯交替亮灭)后,将物料装入干燥室内,关上干燥室门,同时尽快按动计时器按钮,此时,可按动按钮,调入原始数据记录表格;(4)按动按钮可计入当前一组原始数据,在物料含水率范围内分为15~25个数据点;(5)按动按钮,进入数据处理环境界面,可以查看数据处理结果表格,并可按动按钮,选择或按钮,查看曲线图及其回归方程式;(6)如认为数据点分布不合适,可按动返回实验环境,按动按钮后重新做实验。

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材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了解材料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过程,并分析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其湿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干燥曲线是描述材料湿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通常以湿度与时间的对数值作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干燥速率曲线则是描述材料的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干燥速率可通过计算湿度的变化率得到。

实验步骤:准备样品:选取一定量的待测材料样品,记录其初始湿度。

设置实验条件:确定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和通风速度等实验条件,并进行记录。

开始测定:将样品放置在干燥器中,根据设定的实验条件进行干燥。

定时测量样品的湿度,并记录下来。

绘制干燥曲线:根据测得的湿度数据,绘制湿度与时间的对数值曲线。

计算干燥速率:根据湿度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的干燥速率,并绘制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际实验数据,绘制出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干燥曲线展现了样品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通常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干燥速率曲线则表明了干燥速率随时间的变化,通常开始时速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

实验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材料干燥的一些结论。

例如,湿度较高时,干燥速率较快,而当湿度接近饱和时,干燥速率逐渐减慢。

此外,不同材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可能存在差异,这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质。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不准确、湿度测量的误差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采取多次重复实验并进行数据的平均处理。

《干燥曲线的测定》课件

《干燥曲线的测定》课件
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误差 ,影响实验结果。
改进建议
加强实验操作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 技能水平,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问题
实验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模型可能存 在局限性,影响结果的解释和应用 。
改进建议
深入研究干燥机理和数学模型,提 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为实 际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实验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4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干燥曲线图
展示不同干燥条件下,物料含水 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便观察 干燥过程的变化趋势。
数据表格
列出各个时间点的物料含水率, 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
结果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将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进行对 比,分析各种条件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如计算干燥速 率、干燥时间和干燥效率等参数,以 便更深入地了解干燥过程。
干燥曲线测定的应用场景
01

03
04
农业领域
测定谷物、蔬菜、水果等农产 品的干燥曲线,优化农产品加 工和储存过程中的干燥工艺。
食品工业
测定食品原料和加工过程中的 含水量变化,控制食品质量和
安全。
纺织工业
测定纺织材料的含水量变化, 优化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环境监测
测定土壤、污泥等物料的含水 量变化,评估环境治理效果和
干燥曲线测定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充分了解被测物质的性 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
和测量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 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以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具有危险性的物质或实验条 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实验,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干燥特性曲线的测定

干燥特性曲线的测定

干燥特性曲线的测定干燥特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的干燥条件下,对于不同时间或干燥程度,样品质量的变化曲线。

干燥特性曲线对于了解干燥过程的特性、设计干燥设备、控制干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干燥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包括制备样品、干燥设备和实验方法。

一、制备样品制备样品是干燥特性曲线测定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样品制备方法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要保证样品的一致性和代表性,将原料经过筛选、打碎、混合等方式制备成均匀的颗粒状,大小适中(通常在100~500μm之间),尽量减小样品层间不均匀性。

二、干燥设备在干燥实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

常用的干燥设备包括普通干燥箱、微波干燥炉、真空干燥箱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样品性质、要求干燥的水分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

三、实验方法(一)普通干燥箱1、根据样品性质,确定合适的干燥温度和时间。

将干燥箱调节到目标温度。

2、将匀称好的样品放入干燥箱中,测定并记录初始质量。

3、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取出样品测量质量,并记录干燥时间。

4、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绘制出干燥特性曲线。

(二)微波干燥炉1、根据样品性质和要求的水分含量,确定干燥时间和微波功率。

2、在微波干燥炉中将制备好的样品置于盘中,在设定的微波功率下进行干燥。

1、将干燥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通过设定的真空度进行干燥。

总结干燥特性曲线的测定是干燥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干燥条件下样品质量的变化规律,可以了解干燥过程的特性和优化干燥工艺。

在实验中,要根据样品性质和要求的水分含量选择适合的干燥设备和实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的核心处理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的核心处理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的数据分析和思考题数据分析讨论:(1)从恒定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U-X图可知,该曲线呈缓慢下降,没有出现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只能近似的描画出这个速率恒定的阶段,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有:①干燥器本身的系统误差;②实验时温度继电器的对温度的调节不稳定导致脱水速率的波动。

③物料是否均匀,也会对此产生影响。

(2)物料的干燥速率与固体物料的种类、性质及形状(厚度或颗粒大小等);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3)干燥速率曲线的意义:干燥是一个传热传质同时进行的复杂过程,目前为止,干燥的计算仍需要以实验为基础。

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干燥特征,因此就有不同的干燥曲线。

通过干燥曲线可以计算干燥过程的时间,这就为干燥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思考题1.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过程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答:恒定干燥条件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

本实验中,固定蝶阀使流速固定在120m3/h;密封干燥厢并利用加热保持温度恒定在75℃;湿料铺平湿毛毡后,干燥介质与湿料的接触方式也恒定。

2.控制恒速干燥阶段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控制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又是什么?答: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亦取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所以恒定干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形状和尺寸,而与干燥介质的状态参数关系不大,故降速阶段又称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3.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速率曲线有何变化?恒速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又如何变化?为什么?答: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曲线的起始点将上升,下降幅度变大,并且到达临界点的时间缩短,临界湿含量降低。

这是因为风速增加后,加快啦热空气的排湿能力。

4.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答:让加热器通过风冷慢慢加热,避免损坏加热器,反之如果先启动加热器,通过风机的吹风会出现急冷,高温极冷,损坏加热器。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1. 背景干燥速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物质从液态或湿态转变为固态的速度。

干燥速率曲线是描述物质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了解干燥速率曲线对于控制和优化干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干燥速率曲线,探究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重量法测定物质的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计算得到干燥速率。

具体步骤如下:1.将待测样品放入恒温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出样品并立即称重,记录下水分含量。

3.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水分含量,并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4. 实验装置与试剂•恒温箱:用于控制温度和湿度。

•电子天平:用于称重样品。

•待测样品:选择不同类型的物质进行干燥速率曲线测定。

5.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选择不同类型的物质作为待测样品,确保样品质量和初始水分含量均匀。

2.设置实验条件:根据实验要求,在恒温箱中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测定干燥速率曲线:按照实验原理中的步骤进行,取出样品并立即称重,记录下水分含量。

重复该过程直到水分含量趋于稳定。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水分含量,并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6.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物质的干燥速率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度对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的干燥速率增加。

这是因为高温可以提高水分蒸发和扩散速度,促进物质从液态或湿态向固态的转变。

2.湿度对干燥速率也有一定影响:在相同温度下,湿度越低,物质的干燥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低湿度可以提供更大的水分蒸发潜力,使物质更容易失去水分。

3.不同类型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干燥速率:由于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不同,其干燥速率也会有所差异。

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通常比含水量较低的物质干燥速率更慢。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待干燥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达到最佳干燥效果。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浙江科技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名称: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化工111姓名:王建福学号:6?同组人员:杨眯眯? 张涛实验时间: 2013 年11 月28 日指导教师:?诸爱士一、 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时间与物料质量的变化关系,计算含水量、干燥速度,绘制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实验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即CG d X dW U Ad Ad ττ==- (1)式中,U -干燥速率,又称干燥通量,kg/(m 2s );A -干燥表面积,m 2;W -汽化的湿分量,kg ; τ -干燥时间,s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kg ;X -物料湿含量,kg 湿分/kg 干物料,负号表示X 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将湿物料试样置于恒定空气流中进行干燥实验,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不断汽化,湿物料质量减少。

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陈晓彬;王宇航;何耀辉;董云渊;郑启富;李继庚;刘焕彬【摘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纤维原料种类、成纸定量、纸浆打浆度、压榨压力和干燥温度5个因素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原料种类和纸浆打浆度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较小,但纸浆打浆度会影响纸张干燥前初始含水率,打浆度越大,纸张干燥前初始含水率越高;纸张定量与厚度正相关,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显著,定量越大,纸张越难干燥;压榨降低了纸张干燥初始含水率,加速了干燥过程,可能的原因是挤压后,纸张中部分难干燥的毛细管水转变成了容易干燥的游离水;由于纸张干燥是传热与传质同时发生的过程,干燥温度越高,传热动力大,促使蒸发传质发生,干燥越容易.【期刊名称】《中国造纸学报》【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因素【作者】陈晓彬;王宇航;何耀辉;董云渊;郑启富;李继庚;刘焕彬【作者单位】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衢州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755造纸过程本质是一个脱水过程,主要由纸机的3部分完成:成形部、压榨部和干燥部。

纸张成形借助重力和真空作用脱水,将纸张干度提升至15%~25%;压榨依靠机械作用脱水,进一步将纸张干度提升至33%~55%;干燥通过蒸发作用脱水,使成品纸的干度达到要求,约90%~95%[1]。

干燥过程脱水量约为上网浆料含水总量的1%,是脱水量最少的工段,但脱水成本最大[2]。

实验六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实验六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实验六 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

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

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要数据,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浸透水的工业呢进行干燥,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干燥速率的测定 ττ∆∆-=-=X SG d dX SG U C C2、被干燥物料的重量G D T G G G -=3、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 CC G G G X -=4、恒速阶段的对流传热系数α wtw S t t r U tS Q -=∆=α5、式样放置处空气流速的计算,由节流式流量计的流量公式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可推导出:002027327320273273t t t V V++⨯++⨯=流三、实验装置与流程将湿润的工业呢,悬挂于干燥室内的料盘,干燥室其侧面及底面均外包绝热材料,防止导热影响。

空气由鼓风机送入电加热器,经加热的空气流入干燥室,加热干燥室料盘中的湿物料后,经排出管道通入大气中。

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物料失去的水分量由重量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并由智能数显仪记录下来。

四、实验步骤1. 按下电源开关的绿色按键,再按变频器开关(RUN/STOP),开动风机。

2. 调节三个蝶阀到适当的位置,将空气流量调至指定读数(1.05-1.15)。

3. 在温度显示控制仪表上,利用(<,∨,∧)键调节实验所需温度值(60℃)(SV)窗口显示,此时(PV)窗口所显示的即为干燥器实际干球温度值,按下加热开关,让电热器通电。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2、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3、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传质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实验分析方法4、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干燥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干燥表面积所干燥除去的湿分重量,以U 代表之,故:U = -(Gc / A)*dX/dt式中: U-干燥速率 [kg/m^2*s];A-干燥面积 [m^2];Gc-物料绝干重量 [kg];X-物料干基湿含量 [kg水/kg 干物料]。

物料中所含湿分性质不同,反应在物料的干燥上,其过程的变化也必各异。

为了减少影响因数,我们将湿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做干燥实验。

试验中,通过对湿物料在不同时间内失重的称量,即可得到干燥时间与物料湿含量的关系,将数据加以整理可得物料干燥的干燥速率 U~X 曲线。

对于任何一种干燥速率曲线,均有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阶段。

临界湿含量,即为恒速与降速阶段的分界点。

而临界湿含量对于干燥机理和干燥器的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实验中,即测出物料失重与时间的关系,得出曲线,进而求出 Xc 及 X* 。

1、湿度 H单位质量干气体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的多少称为气体的湿度(Humidity), 也称气体的湿含量,以符号 H 表示。

湿空气中的蒸汽质量? mvH = ---------- = --- (Kg/Kg)?湿空气中的干空气质量 mg2、湿球温度tw用水保持湿润的纱布包裹温度计的感温部分(水银球),此种温度计称为湿球温度计.若将湿球温度计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湿空气中,达到平衡或稳定时的温度称为该空气的湿球温度 tw。

3、绝热饱和温度在外界不补充能量且无热省失时,当湿度为 H、温度为 t的不饱和空气与大量的循环水密切接触时,水分即不断地向空气中气化,气化所需的潜热只能来自空气,因此空气的温度随过程的进行逐渐下降,湿度则升高,但是空气的焓却保持不变。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干燥速率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失去水分的速度。

了解干燥速率对于许多行业和领域都非常重要,例如食品加工、纸张制造和药物生产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材料的干燥速率曲线,来了解不同条件下的干燥过程。

实验原理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是通过将材料置于特定环境中,并测量其失去水分的速度来完成的。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材料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材料:选取适合本实验的材料,如纸张、食品等。

•称量器:用于测量材料的质量。

•温湿度计: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室天平:用于测量材料的质量。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准备好,并记录其初始质量。

–准备好称量器、温湿度计和实验室天平。

2.创建实验环境:–将温湿度计放置在实验室中,以记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实验室中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3.开始实验:–将材料放置在实验室天平上,并记录其初始质量。

–启动实验室天平,开始记录材料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4.测量间隔:–每隔一段时间(如30分钟),记录一次材料的质量。

–注意记录的时间和对应的质量值。

5.实验结束:–当材料的质量变化趋于稳定时,结束实验。

–记录实验结束时的材料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干燥速率曲线。

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材料的质量。

通过观察曲线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初始阶段:在材料刚开始干燥的时候,干燥速率较快,材料的质量迅速减小。

2.平稳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的质量减少速度逐渐减慢,呈现出平稳的趋势。

3.终止阶段:当材料的质量几乎不再变化时,即达到最终的干燥状态。

总结与讨论本实验通过测定干燥速率曲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干燥过程。

通过分析干燥速率曲线,我们可以得出该材料的干燥特性,并根据需要调整干燥过程的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干燥速率曲线对于优化干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通过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等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干燥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2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_2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结构及其操作方法;2.了解无纸记录仪及重量、温度、流量等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 作出干燥特性曲线(X~τ, U~X), 并求出临界含水量Xc、平衡含水量X*及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U恒速;改变气温或气速等操作条件, 测定不同空气参数下的干燥特性曲线, 求出各自的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及恒速阶段的干燥速度。

二、实验装置与流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由离心风机、孔板流量计、温度控制单元、干燥室、重量测量单元、空气流量组合调节阀和不锈钢进、出管道等组成。

1-离心风机;2-孔板流量计;3-孔板流量计处温度;4-预热室;5-干燥室;6-重量传感器;7-物料干燥盘;8-干燥室进口干球温度;9-干燥室进口湿球温度;10-干燥室出口干球温度;11-废气排放阀;12-废气循环阀;13-空气补充阀图1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空气从离心风机1吸入, 经孔板流量计2计量、在预热室4处经电加热到设定温度T1后, 进入干燥室, 将热能供给干燥物料, 完成干燥过程, 然后一部分空气通过废气排放阀11直接排放至大气, 另一部分空气通过废气循环阀12作循环使用, 通过调节空气补充阀13可改变干燥介质空气中新鲜空气所占的比例。

在干燥室的进、出口处分别装有空气进口干球温度8、空气进口湿球温度9和空气出口干球温度10。

装在干燥室下方的重量传感器6和装在干燥室内的物料干燥盘7直接相连, 可以实时测定干燥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重量变化;空气流量由孔板流量计2测量, 并通过废气排放阀11.循环空气控制阀12和新鲜空气补充阀13的组合调节来改变流量, 空气进口温度可通过手动的方式在温控仪上自行设定而由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

实验装置的干燥室面积为0.17×0.1 m2, 待测的空气温度、流量和物料的重量均可在无纸记录仪或计算机上读取。

三、、原理和方法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 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汽化, 并向周围介质传递。

干燥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曲线测定实验报告

干燥曲线测定实验报告干燥曲线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干燥曲线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干燥性能。

通过测量材料的含水率与干燥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干燥曲线,从而了解材料的干燥速率和最佳干燥条件。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某种材料进行干燥曲线测定,探究其干燥特性。

实验方法:1. 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一种常见的食品材料,如苹果片。

2. 准备实验设备:取一台电子天平、一个恒温恒湿箱和一台计时器。

3. 测量初始含水率:将一定质量的苹果片放置在电子天平上,记录其质量,并称为m1。

然后将苹果片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在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干燥。

4. 定时测量质量:每隔一定时间,取出苹果片,用纸巾擦拭表面的水分,然后将其放回恒温恒湿箱中,继续干燥。

每次取出后,立即称重,并记录质量为m2。

5. 计算含水率:根据质量变化,计算每个时间点的含水率,公式为:含水率(%)= (m1 - m2) / m1 * 100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一条典型的干燥曲线。

在初始阶段,含水率下降较快,说明水分从材料中蒸发较为迅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燥速率逐渐减缓,干燥曲线逐渐趋于平缓。

最终,含水率趋近于一个稳定的值,说明材料已经达到了相对平衡的干燥状态。

讨论与分析:干燥曲线的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质、温度、湿度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控制了温度和湿度条件,以研究材料本身的干燥特性。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材料的初始含水率会影响干燥曲线的形态。

含水率较高的材料,在初始阶段的干燥速率较快,但干燥时间较长。

而含水率较低的材料,干燥速率较慢,但干燥时间较短。

2. 温度对干燥曲线的形态有显著影响。

较高的温度可以加快水分蒸发速度,使干燥曲线上升较为陡峭。

而较低的温度则使干燥曲线上升较为平缓。

3. 湿度对干燥曲线的形态也有一定影响。

较低的湿度条件下,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干燥曲线上升较为陡峭。

而较高的湿度则使干燥曲线上升较为平缓。

化工原理实验复习

化工原理实验复习

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一、问答题1. 干燥实验进行到试样重量不再变化时,此时试样中所含的水分是什么水分?实验过程中除去的又是什么水分?二者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当干燥实验进行到试样重量不再变化时,此时试样中所含的水分为该干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实验过程中除去的是自由水分。

二者与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及物料的种类有关。

2. 对流干燥的特点?答:当温度较高的气体与湿物料接触时,气固两相间发生的是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

3.湿球温度是指什么温度?跟什么有关?答:大量空气与少量水长期接触后水面的温度。

是空气湿度和干球温度的函数。

4. 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过程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答: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

加热电压恒定,空气流量大,风机运行的功率不变。

5. 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答:先开风机,后开加热器,否则加热管可能会被烧坏。

6. 实验中如果湿球温度计指示温度升高了,可能的原因有:答:湿球温度计的棉纱球缺水。

7.本实验装置中三个蝶阀的作用?答:最下面的蝶阀,控制冷空气的流量,中间的用来调节热空气的循环量,最上面蝶阀控制热空气的排放量。

8. 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答:干、湿球温度计基本保持不变。

待毛毡恒重时,实验结束。

二、实验操作对相关管件、阀门及设备等提问;学生简述流程,实验原理,并模拟操作。

筛板塔精馏过程实验一、问答题1. 取样时应注意什么?分析时应注意什么?答:取样时,塔顶塔底同步进行;分析时,先分析塔顶,后分析塔底,避免塔顶乙醇大量挥发,带来偶然误差。

2. 实验过程中,如何判断操作已经稳定,可以取样分析?答:判断操作已经稳定的条件是:塔顶温度恒定。

温度恒定则塔顶组成恒定。

3. 加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塔顶、塔底产品的浓度如何变化?答:x D上升,x w下降。

4.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有较浓的乙醇气味,试分析原因?答:塔顶冷凝效果不好,可能是冷却水流量太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二、实验项目名称: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洞道式干燥装置的基本结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学习测定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特性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4. 实验研究干燥条件对于干燥过程特性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内容:测定时间与物料质量的变化关系,计算含水量、干燥速度,绘制干燥曲线与干燥速率曲线。

实验原理:在设计干燥器的尺寸或确定干燥器的生产能力时,被干燥物料在给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和平衡湿含量等干燥特性数据是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参数。

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大多数具体的被干燥物料而言,其干燥特性数据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按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参数是否变化,可将干燥过程分为恒定干燥条件操作和非恒定干燥条件操作两大类。

若用大量空气干燥少量物料,则可以认为湿空气在干燥过程中温度、湿度均不变,再加上气流速度、与物料的接触方式不变,则称这种操作为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操作。

1. 干燥速率的定义
干燥速率的定义为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
GdX质量。

即-
2. 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
将湿物料试样置于恒定空气流中进行干燥实验,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水分不断汽化,湿物料质量减少。

若记录物料不同时间下质量G,直到物料质量不变为止,也就是物料在该条件下达到干燥极限为止,此时留在物料中的水分就是平衡水分X。

再将物料烘干后称重得到绝干物料重Gc,则物料中瞬间含水率X为
*
X=G-Gc
Gc (10-2)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X,然后将X对干燥时间τ作图,如图10-1,即为干燥曲线。

图10-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
上述干燥曲线还可以变换得到干燥速率曲线。

由已测得的干燥曲线求出不同X下的斜率dX
dτ,再由式(10-1)计算得到干燥速率U,将U对X作图,就是干燥速率曲线,如图10-2所示。

图10-2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
五、主要仪器设备
1.装置流程
本装置流程如图10-3所示。

空气由鼓风机送入电加热器,经加热后流入干燥室,加热干燥室料盘中的湿物料后,经排出管道通入大气中。

随着干燥过程的进行,物料失去的水分量由称重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并由智能数显仪表记录下来(或通过固定间隔时间,读取该时刻的湿物料重量)。

图10-3干燥装置流程图
1-风机;2-管道;3-进风口;4-加热器;5-厢式干燥器;6-气流均布器;7-称重传感器; 8-湿毛毡; 9-玻璃视镜门; 10,11,12-蝶阀
2.主要设备及仪器
(1)鼓风机:BYF7122,370W;(2)电加热器:额定功率4.5KW;
(3)干燥室:180mm×180mm×1250mm;(4)干燥物料:湿毛毡或湿砂;(5)称重传感器:CZ500型,0~300g。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实验步骤
(1)放置托盘,开启总电源,开启风机电源。

(2)打开仪表电源开关,加热器通电加热,旋转加热按钮至适当加热电压(根据实
验室温和实验讲解时间长短)。

在U型湿漏斗中加入一定水量,并关注干球温度,干燥室温度(干球温度)要求达到恒定温度(例如70℃)。

(3)将毛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使其润湿均匀,注意水量不能过多或过少。

(4)当干燥室温度恒定在70℃时, 将湿毛毡十分小心地放置于称重传感器上。

放置
毛毡时应特别注意不能用力下压,因称重传感器的测量上限仅为300克,用力过大容易损坏称重传感器。

(5)记录时间和脱水量,每分钟记录一次重量数据;每两分钟记录一次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6)待毛毡恒重时,即为实验终了时,关闭仪表电源,注意保护称重传感器,非常
小心地取下毛毡。

(7)关闭风机,切断总电源,清理实验设备。

2. 注意事项
(1)必须先开风机,后开加热器,否则加热管可能会被烧坏。

(2)特别注意传感器的负荷量仅为300克,放取毛毡时必须十分小心,绝对不能下
压,以免损坏称重传感器。

(3)实验过程中,不要拍打、碰扣装置面板,以免引起料盘晃动,影响结果。

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相关数据计算。

干燥面积(毛毡面积): 0.01265 m2 ,铁架的质量:137.3 g
毛毡吸水后质量: 17.7 g,干燥平衡后质量: 7.5 g,绝干质量: 7.4 g
以第一组数据为计算示例
Xi=G-GcGc=153.9-7.4-137.37.4=1.243
由干燥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单位干燥面积上汽化的水分的质量其表达式为 NA=-
A=0.115×0.11=0.01265m2
在计算NA时,直接从定义出发,NA=
153.9-153.40.01265⨯29.
3=1.349GCdXAdτ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绘制干燥曲线(失水量~时间关系曲线)
2、根据干燥曲线作干燥速率曲线
3. 读取物料的临界湿含量;
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①、在预热段,即AB段,干燥速率是呈下降变化趋势的,主要可能的原因是将毛毡放置于称重传感器上的用时太长,放的太慢,以至于在没有记录数据时毛毡已经开始干燥。

②、恒速段比较短,且有个别数据波动。

③、我们实验数据较少,可能就是我们的毛毡刚开始的时候拧的比较干,干燥时间比较短。

九、讨论、心得
1、思考题
①、什么是恒定干燥条件?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哪些措施来保持干燥过程在恒定干燥条件下进行?
答:恒定干燥条件指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在整
个干燥过程中均保持恒定。

密封干燥厢并利用加热保持温度恒定在70℃;湿料铺平湿毛毡后,干燥介质与湿料的接触方式也恒定。

②、控制恒速干燥阶段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控制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因素又是什么?
答: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的大小取决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汽化速率,亦取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件,所以恒定干燥阶段又称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取决于物料本身结构、形状和尺寸,而与干燥介质的状态参数关系不大,故降速阶段又称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③、为什么要先启动风机,再启动加热器?实验过程中干、湿球温度计是否变化?为什么?如何判断实验已经结束?
答:让加热器通过风冷慢慢加热,避免损坏加热器,反之如果先启动加热器,通过风机的吹风会出现急冷,高温极冷,损坏加热器。

理论上干、湿球温度是不变的,但实验过程中干球温度不变,但湿球温度缓慢上升,估计是因为干燥的速率不断降低,使得气体湿度降低,从而温度变化。

湿毛毡恒重时,即为实验结束。

④、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速率曲线有何变化?恒速干燥速率、临界湿含量又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若加大热空气流量,干燥曲线的起始点将上升,下降幅度变大,并且到达临界点的时间缩短,临界湿含量降低。

这是因为风速增加后,加快了热空气的排湿能力。

2、心得
①、必须做好实验预习,如果实验预习都不做,只是在实验之前听老师讲讲,自己操作时胡乱做做,或者只是看着旁边的人动手,那做实验就是打酱油。

只要先把原理弄懂,其实做实验的时间是游刃有余的,不需要赶着做,这样只会越做越乱。

②、本次实验的操作部分比较简单,只要记录好数据就可以了。

第一次实验时,都是需要是调节阀门来控制。

对于CAI实验,刚开始时有点不上手,需要慢慢摸索,多几次练习就熟练了。

这次实验实在理论课上完之后(特别是干燥实验),更加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③、干燥实验的数据处理结果不是很理想,图形不好看,有些数据不稳定,波动较大。

④、本次实验时间安排的不好,接近期末,这个星期也有两门考试,时间较为紧张。

老师也因为毕业生答辩的事情很忙。

这样对实验前期的预习、实验中的指导和实验后期的实验报告的撰写都有一定影响。

不知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因为场地问题还是做实验的批次实在太多安排不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