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数学】5单元第3课时 旋转(3) 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导学案
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课题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把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初步认知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并能在方格上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等方法设计图案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已有图形的基础上画旋转后的图形的线段,使学生掌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旋转的要素。
同时,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学习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学习难点画出一个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有关旋转的图片或实物学具准备:三角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5分钟)1.课件出示: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请指出来。
2.旋转的三要素是什么?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旋转知识解决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
1.学生观察后指出。
2.旋转的三要素是: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中心。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图,第4格内的图形应是()。
(2)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能与原图重合的是()。
答案:(1)①(2)③二、(一)探究图形旋转的 1.以小组为单 2.观察方格纸上所画图形的位置关系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22分钟)特征和性质。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指导学生观察例2三角尺的旋转过程。
探究问题:(1)三角尺是如何旋转的?(2)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有什么变化?(3)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什么没有变化?2.师生共同总结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二)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分步探究例3的画法。
1.画旋转后的线段。
(1)提问:怎样画出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OA′?(2)引导学生画出这条线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第3课时 旋转(3)导学案
第3课时 旋转(3) 学习内容 教材第87页例4及相关内容。
编写人 学习目标 通过七巧板拼摆活动,我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旋转、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 难 点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 下面是智慧星图案,你知道它是如何通过图形A 得到的吗?填填看。
1、图形B 可以看作是图形A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2、图形C 可以看作是图形B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3、图形D 可以看作是图形C 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合作互助学习】例4:下图是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的鱼图。
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1、阅读与理解通过读题,我知道了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 )或( )填到鱼图上去;还要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 )或( )的。
2、分析与解答试着在下面的鱼图中画出轮廓,标出序号。
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P QI OA B C D【展示引导学习】回顾与反思: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试着在下面画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评价提升学习】1、教材第87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观察下面三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1)怎样通过平移或旋转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正方形?(2)通过平移或旋转,你还能把每组图形分别变成什么图形?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 旋转(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理解旋转的基本概念,能够用文字描述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要求完成图形的旋转操作,并能够用几何工具进行模型制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旋转方向的方法。
•难点:能够精确描述旋转的角度和完成旋转的操作。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PPT、黑板、几何工具、教学实物模型。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了解旋转概念,并准备好几何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入话题: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旋转的动作。
•示范操作:老师用几何工具展示旋转的实际操作,让学生看到旋转的过程。
2. 讲解旋转的基本概念•概念解释:老师通过PPT讲解旋转的定义、方向和角度的概念。
•举例说明:老师通过图形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不同角度旋转的效果。
3. 学生实践操作•教师引导: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旋转。
•辅助指导:老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 讨论与总结•小组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和想法。
•课堂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延伸•拓展活动: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几何工具进行旋转操作,拓展学生的思维。
•应用联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题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反思•教师反思:老师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与改进。
•学生反馈: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对本节课的建议和看法,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
此文档为教师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编写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旋转(3)》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旋转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旋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会用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旋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旋转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旋转的实际物品,如风扇、地球仪等,以便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旋转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旋转的实际物品,如风扇、地球仪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呈现旋转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讲解旋转的概念,并用实例说明旋转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对称性和不变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物进行观察和操作。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数学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长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4、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后的图形。
5、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课堂练习】①②③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学习评价】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_ 姓名:_______ 组内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课题】图形的运动(三)变换【学习目标】1、我能知道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体会平移、旋转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2、我能运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变换或组合图案。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知道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体会平移、旋转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能运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变换或组合图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复习旧知】画出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的图形。
【合作探究】(课堂导学案)小组合作利用七巧板说明每一块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然后组合成了鱼图。
板1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最后绕直角顶点时针旋转0。
板2先,再,然后。
板3向。
板4先,再。
板5先,再,然后。
板6先,然后。
板7先,再。
小组展示交流七巧板的每一块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然后组合成了鱼图。
【课堂检测】(课堂巩固案)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2、绕O点逆时针旋转90°。
3、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ABC。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旋转》导教案教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在实践活动中,感觉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数学课程标准》的中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讲堂中,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亲自体验中感知。
本课时经过用实物展现,使学生在察看和剖析中自主领会图形旋转的意义,直观地理解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着手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思想正处于由详细形象思想向抽象逻辑思想过渡的阶段,着手操作活动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想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所以,本课时在设计上,经过让学生在已有图形的基础上画旋转后的图形,使学生明确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旋转的三因素,同时,使学生领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 课件相关旋转的图片或实物学生准备三角尺教课过程教课教指学生活成效一、情境入,揭露。
(6分)1.件出示摩天的、表指的等象。
2.引学生察并描绘些物体在运的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
3.引学生想生活中的旋象有哪些。
4.入新。
1.察件,感知旋象。
2.小并代表的特点:它都是着一个点或旋的。
3.独立思虑并:旋木、陀螺、⋯⋯4.明确本的学内容。
1.以下象中,哪些是旋象?二、自主研究,取新知。
(25 分 )1.面演示,明确旋的三因素。
(1)引学生察表的指,达成以下活内容。
①描绘指从“12”到“3是”怎旋的。
②沟通旋和逆旋的意的理解。
③清楚地表述指的旋程。
(2)师生共同总结旋转的三因素。
2.研究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1)课件出示教材84 页例 2,指引学生察看三角尺的旋转过程,并研究以下问题:①三角尺是怎样旋转的?②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有什么变化?③在旋转的过程中,三角尺的什么没有发生变化?(2)师生共同总结图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3.绘制图形,领会图形旋转的过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旋转3教学设计
旋转教学内容:教材P5-6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旋转的要素,理解线段、简单图形旋转的特征。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后形成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观察、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设计图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旋转变换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画纸、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建议及感言一、联系生活引出旋转(一)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
1.观察方块牌的运动方式,方块牌是在怎样运动的?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3.揭示课题(二)探究旋转现象。
1.课件出示钟表,描述旋转现象。
(1)指针从12转到3,指针是怎样旋转的?(2)指针从3转到5,这次指针又是怎么旋转的?2.归纳小结,描述现象,要表现哪些方面?(方向、角度、围绕点)3.想象旋转,描述现象。
(1)指针从3绕掉O逆时针旋转90度又会指向几?(2)指针从12到8,是怎样旋转的?(三)探究线段旋转的特征。
1.尝试画图:线段旋转。
课件出示: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
2.反馈归纳。
(1)展示学生作业,说说你是怎样画的?(2)思考,A/点是由哪个对应点旋转而来的?理解A/的意义。
(3)在画线段OA旋转后的图形是,要注意什么?3.练习。
(1)课件出示。
想象:"线段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是怎样的?(2)画图(3)反馈,讲评。
4.小结:线段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三、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
1.课件出示。
尝试画图: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是怎样的?2.反馈交流:(1)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要抓住哪几点来画?(2)归纳:三角形旋转后形成的图形可以怎么画?3.课件演示画法。
4.练习: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第1课时 旋转(1)导学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二、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第1课时旋转(1)学习内容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一1-3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方式之一——旋转,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增强空间观念。
3、我能体会到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能在活动中探索出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结合具体实物用语言描述旋转的三要素。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2、观察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思考以下问题:(1)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2)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3)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4)试着填一填:从“12”到“1”,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从“1”到“”,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从“3”到“6”,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 旋转(1)》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旋转(1)》,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旋转的定义、性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会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移、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旋转的理解和判断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操作实践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旋转概念。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旋转的性质。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4.利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实物等。
2.准备旋转的操作实践活动材料。
3.布置教室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旋转木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旋转的定义。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发生了旋转。
学生独立判断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判断依据。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旋转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旋转操作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旋转,并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题目,让学生判断图形是否发生旋转。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第2课时 旋转(2)导学案
第2课时旋转(2)学习内容教材第84页例3及练习二十一第4-6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旋转,我能用语言描述出平面图形旋转的特征;2、我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重难点掌握旋转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第84页例3)。
(1)分析题意: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应该()。
只要找出点A和点B()方向旋转()度后的位置连线即可。
(2)画一画。
先画点A´,OA´( )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格。
再画B´,OB´()于OB,点B´与点O的距离是()格。
最后连接线段A´B´,形成三角形A´OB´。
【合作互助学习】1、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2、想一想、议一议,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做一做,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吗?【展示引导学习】(1)如下图,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较于点O,绕点O旋转长方形,你能发现什么?按上面的方法试一试,你发现下面的图形有什么特点?(2)阅读第86页你知道吗?感受利用平移、对称、旋转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
【评价提升学习】1、练习二十一,第4、5题,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2、利用下图在右边的方格中设计精美的图案,可将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组合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旋转(1)(精编).doc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二、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第1课时旋转(1)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2、观察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思考以下问题:(1)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2)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3)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4)试着填一填:从“12”到“1”,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从“1”到“”,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从“3”到“6”,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想一想,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合作互助学习】1、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2、例2,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 旋转(2)
第2课时旋转(2)学习内容教材第84页例3及练习二十一第4-6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旋转,我能用语言描述出平面图形旋转的特征;2、我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重难点掌握旋转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第84页例3)。
(1)分析题意: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应该()。
只要找出点A和点B()方向旋转()度后的位置连线即可。
(2)画一画。
先画点A´,OA´( )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格。
再画B´,OB´()于OB,点B´与点O的距离是()格。
最后连接线段A´B´,形成三角形A´OB´。
【合作互助学习】1、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2、想一想、议一议,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做一做,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三角形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吗?【展示引导学习】(1)如下图,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较于点O,绕点O旋转长方形,你能发现什么?按上面的方法试一试,你发现下面的图形有什么特点?(2)阅读第86页你知道吗?感受利用平移、对称、旋转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
【评价提升学习】1、练习二十一,第4、5题,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2、利用下图在右边的方格中设计精美的图案,可将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组合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旋转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1课时旋转
(4)试着填一填:
从“12”到“1”,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
从“1”到“”,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
从“3”到“6”,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从“6”到“12”,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4.想一想,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合作互助学习】
1.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评价提升学习】
1.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
指向()。
(2)指针从“10”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
指向()。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1-2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旋转(3)》教案一. 教材分析《旋转(3)》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变换,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旋转的规律和特点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旋转的概念,提高他们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难点: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途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旋转教具、练习题等。
2.学具:每人一套旋转教具、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门、旋转的电梯等,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钟表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旋转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旋转的问题,如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角度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旋转教具,观察和总结旋转的性质。
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
第1课时 旋转(1)——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 【导学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
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二、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四、单元教学课时安排:4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2课时第1课时旋转(1)【独立自主学习】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2、观察教材第83页例1的钟面,思考以下问题:(1)指针从“12”到“1”是怎样旋转的?(2)指针是绕哪个点旋转?(3)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4)试着填一填:从“12”到“1”,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从“1”到“”,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从“3”到“6”,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从“6”到“12”,指针绕点0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想一想,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合作互助学习】1、小组内交流独立自主学习的相关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
2、例2,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每次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观察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第2课时 旋转(2)》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2课时旋转(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对旋转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旋转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不透彻,对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对旋转现象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引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例,如图片、卡片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回顾旋转的定义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旋转现象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旋转,观察和记录旋转前后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学习内容
教材第87页例4及相关内容。
编写人
学习目标
通过七巧板拼摆活动,我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旋转、平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 难 点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下面是智慧星图案,你知道它是如何通过图形A得到的吗?填填看。
P
Q
I
O
1、图形B可以看作是图形A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是图形B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3、图形D可以看作是图形C绕点( )顺时针方向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合作互助学习】
例4:下图是七巧板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得到的鱼图。请在鱼图中画出相应的每块板的轮廓线,标出序号同时说明每块板是怎样平移或旋转的。
1、阅读与理解
通过读题,我知道了要把方格纸上标序号的七巧板经过( )或( )填到鱼图上去;还要观察每块板在方格纸上是怎么( )或( )的。
2、分析与解答
试着在下面的鱼图中画出轮廓,标出序号。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展示引导学习】
回顾与反思: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试着在下面画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评价提升学习】
1、教材第87页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二第1题。观察下面三组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1)怎样通过旋转,你还能把每组图形分别变成什么图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