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公平
.
Fra Baidu bibliotek 什么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主体人对教育活 动认识的价值取向, 涵盖了人们对教育特殊社会功能的认 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宏伟目标, 由于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国民 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 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 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不仅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 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从2006年起,西部农村小学、初 中学生不用交学杂费了,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可以申请助 学金了,大学生基层服务3年可免还国家助学贷款了……这些变 化表明:中国教育正加速迈向公平。
研究生毕业
本科毕业
专科毕业
1.41% 1.69% 1.02% 3.22%
高中阶段毕业 高中阶段毕业以下
.
阶层公平缺失
弱势群体通常是指由于某些障碍或者缺乏经济、政治 和社会机会, 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经济生活 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承担风险的脆弱性是其 本质特征。弱势群体的不公平表现在社会诸多方面, 教育 的不公平就是其中之一。
.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不同地区、社 会阶层之间差距的拉大, 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 使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似乎人们都习惯了比爹时代的来临
.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1、地区公平缺失:教育差距加大 2、城乡公平缺失: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 3、阶层公平缺失: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
.
城乡公平缺失
长期以来,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 教育政策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市 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即优先满足甚 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 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城乡 差别严重: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人口没有学前教育机会; 在 升学率和升学的可能性方面, 农村学生远远比不上城市学生; 在教 育资源分配上, 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投资于城市教育; 在教学设施 和教学质量的比较上, 城市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师资素质较高, 各 种教育设施也比较完备。
.
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 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 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 中读书很常见,学 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
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 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 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 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致使广大 农村孩子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 在竞争起点上便 落后于城市孩子。
.
弱势群体主要由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残障人员以及进城民 工等组成。现实生活中, 相当多的农村贫困孩子因交不起课本费、 杂费而辍学, 甚至十几岁的孩子便需要出外打工。城市下岗失业 者基本生活来源的现金性收入减少, 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也必然直 线下降, 下岗失业子女虽然接受义务教育大都不成问题, 但是因 为大学收费超过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 往往丧失了向上深造的 机会。
.
地区公平缺失
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 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 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 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 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
.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 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 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 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 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 照收入来进行的,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 (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 分配的不公。国家政策失误的后果让一部分老百姓去承担,显 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
我国盲聋哑学校较少, 残障儿童接受教育比较困难。进城民工子女 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当前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新难题, 城市居民的系 列福利制度及政策排斥作为城乡边缘人群的“进城民工”, 当地政 府可以根据户籍制度理所当然地拒绝为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服务。 根据有关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 学龄儿童按流动人口的2%- 3% 计算, 估计全国约有200 万人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儿童不能就地 入学。即使通过缴纳一笔不菲的“建校费”等进入当地中小学校, 但由于缺乏文化上的认同与精神上的不平等待遇, 仍然会导致这一 部分入学儿童学业成绩不良、辍学率居高不下的状况。从理论上 说, 改革的社会代价应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同承担, 但实际上往往 是承受力最低的社会弱势群体承受了最大的改革风险冲击。
.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 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 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权 利平等的前提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 育。而在现实中,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穿着名牌 时,还有一些学生穿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 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 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享受生活着;当一些 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 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 种种显示无不彰显着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
.
分地区小学教师学历对比图
单位:百分比 0.030%
0.021% 40.90% 41.39%
60%
52.32%
50%
48.78%
52.64% 49.55%
45.08% 44.16%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40%
西部地区
全国
30%
20%
0.022% 10%
5.02% 4.58% 5.09% 3.05%
0.025%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