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8bf3455743323968011c9269.png)
自由,在尊严及权利方面处于平等地位”。
•
《宣言》是第一份详尽阐释一系列普遍权利和基本自
由的国际文件,要求各国政府保证本国公民享有这些权利
和自由。《宣言》指出,正义、平等和尊严是男女老幼人
人享有的基本人权。《宣言》强调:“人人生而自由,在
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宣言》还说,捍卫“人类家
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
结合所学内容,说
说你的感悟。
a
26
第二节 维护宪法权威
一、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二、履行保障宪法实施的公民职责
a
27
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 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 是其他一切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 础和前提条件,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 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所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如果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得不到法治实践的尊重,如果 宪法不能发挥其作为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行为应 有的调整作用,法治国家的目标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的
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
概
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 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表现为人们对
念
“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 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
a
8
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
参与意识 监督意识 责任意识 规则意识
a
9
涵养爱国情感的意义
1946年,美国某大学优厚的条件聘
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政治概念,它 相对敌人而言,凡拥护社会主义,拥护 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 是人民的范围,是以阶级内容划分的。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明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明](https://img.taocdn.com/s3/m/1a80dc26647d27284b73511f.png)
当好国家公民 人民主权、保障人权及宪法的 其他原则
权力属民,国家主人
P79,材料一、材料二 思考问题: 从材料一两部宪法的规定中,有什么共同 之处? 阅读材料二,思考人民代表大会的崇高法 律地位与我国宪法第二条之间有什么联系?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 权力.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 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 国家是自由的人民缔结契约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 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主权学说的出现是国家 学说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 级的锐利武器,胜利后的资产阶级纷纷在宪法中确 认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 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 运用和发展.
我国宪法中的其他原则
法治原则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 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 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重要的民主原则.其核心思想 在于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 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法,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代 表机关,使宪法和法律有了广泛深厚的民主基础,为 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人民主权原则的基础
人民能够自我治理 内涵:人民具备基础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 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 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 如何获得:一是强化学习意识,二是强化 参政意识,三是强化群众意识,四是强化 道德意识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681fc93d67ec102de2bd8949.png)
认识宪法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 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 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国家标志
宪法规定与确定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认识宪法
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三条 父母或者 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 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 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 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 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 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 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 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一,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第二,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作业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3、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意识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 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在宪法中明确 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三个基本方面: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生 自由权等),政治权利与自由(如选举权与被选 举权,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等),经济文化和社会 权利(如工作权,婚姻自由权等)。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d1103fe4733687e21aa8a.png)
15分钟
学习
新课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播放PPT
展示材料一、二、三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发问,使学生认知到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与宪法的权威。
15分钟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播放PPT
展示对比图表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0分钟
三、宪法的效力
PPT图片展示
教师发问引导
学生思考发言
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
15分钟
小结
教师总结介绍
学生深入思考
总结、巩固
5分钟
四、宪法的作用
探究活动:理解宪法和普通公民的关系。
教师展示三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教
学
要
求
知识&技能
重点
难点
目 标 达 成 度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
√
√
√
二、宪法的修改程序
√
√
三、宪法的法律效力
√
√
√
√
四、宪法与普通公民关系
√
√
教学资源
PPT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与内容
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方法
达成目标
时间
教学
导入
图片播放:《世界各国的王子和公主》
播放PPT
教师引导、总结
15分二宪法的修改程序播放ppt展示对比图表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在问题总结中引导学生比较立宪修宪比之普通法律的严格进一步感受宪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10分三宪法的效力ppt图片展示教师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通过漫画与图型展示使学生理解宪法的最高地位15分小结教师总结介绍学生深入思考总结巩固5分钟四宪法的作用探究活动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69ba2f09e87101f69f31950b.png)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一个乐队演奏出美妙动听 的音乐必须要有乐谱
一个公司要想开展好经营活动必须 有章程。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
宪法是一张写着 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第七课
王登辉违反“禁止员工擅自在外住宿”的规定
为由拒绝支付医药费。王登辉申请劳动仲裁后, 劳动部门认定其为工伤,反被公司推上被告席。 2008 年,法院大胆援用宪法中公民享有人身自 由、居住自由的规定,裁定公司禁止员工外宿 违背宪法精神。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增强公民意识
• 某中职学校的机械制造专业学生接到通知,
第四部正式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
二年》,也称八二宪法。 是我国当前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 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1988年、1993年、 1999年和2004年进行了修正。 八二宪法由序言及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 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四章。
规 定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子法”
“母法”
B、普通法律和宪法相抵触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 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 统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 使制宪权和修宪权。
(二)实施宪法,人人有责
1、实施宪法,要根据宪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结合
实际需要,制定各种法律。P77链接1 2、实施宪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的作用。P77链接2 3、实施宪法,就要以宪法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本准则。P77_78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a07a6192e45361166f514.png)
卫校教案 NO:※—重点Δ—难点讲稿一、导入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观看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图表和列举《刑法》等三部法律的条文。
问: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法律体系补充:民法商法:主要法律(民法通则、物权法),其他相关法律(合同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继承法、收养法、海商法等)。
行政法:主要法律(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档案法等)。
经济法:主要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其他相关法律(公司法、反垄断法、统计法、票据法、担保法等)。
社会法:主要法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
刑法。
程序法:主要法律(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其他相关法律(仲裁法等)。
教师点拨: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宪法的条文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宪法是如何规定我国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从而理解宪法的法律效力。
3、思考“孙志刚事件”案例。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教师点拨:对宪法制定和修改要规定如此严格的程序,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宪法变动肯定会引起一系列普通法律随之而作必要的修改,所以,保护宪法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宪法不能随意制定和修改。
5、小结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3df04b1002d276a201292e51.png)
课堂作业
1、人权的保障与国家的富强的关系 个体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富强的秘诀。 我们要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
和义务,同时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
2、实施宪法的要求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作用。 (3)建设中国特色合宪性审查机制。 (4)实施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公民特别是 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宪法成为每个公民的根本性 为准则。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社会法
民商法
行政法
宪法
刑法
经济法 程序法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 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护宪法 的尊严
挥汗如雨种庄稼 默默无闻扫街道
做为不同岗位上 的劳动者,爱岗敬业、 遵纪守法就是在以实 际行动热爱祖国,就 是在维护神圣的宪法。
在不受不合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实现。 保障人权,要求国家积极作为,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以保障
这些权利能够借助国家的力量得以实现。
2、保障人权,国家职责
人权的保障与国家的富强具有密切的关系。 个体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富强的秘诀。 我们要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 务,同时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权威
1、根本法,效力高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
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总纲)》
1、根本法,效力高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_3.2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243e2cfab069dc51220125.png)
归纳:
齐某受教育权案让我们认识到,实施宪 法,就要让宪法起到保障公民权利和自 由的作用。尽管宪法是根本大法,但是 离老百姓并不是那么遥远,如果通过其 他途径公民的权利都无法得到救济,宪 法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公民权利救济的最 后一道屏障。
思考:
既然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 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应该怎 样对待宪法?
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 什么叫“老百姓”? 在封建帝王时代, 相对于统治阶级以 外的人民,被称为 百姓或者老百姓。
• 与“老百姓”这个 封建概念相对应的, 是现代“公民”概 念。公民是个法律 概念,公民就是国 家的主人。
不要叫我老百姓,请叫我公民!
• 中国人到底是老百姓还是公民?当然是公民!法律上, 把我们的自由和权利规定得清清楚楚。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是什么?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一个乐队演奏出美妙动听 的音乐必须要有乐谱
一个公司要想开展好经营活动必须 有章程。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
宪法是一张写着 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第七课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 的义务有:
第一: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二:公民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案例9 】:刘晓庆偷税漏税
• 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 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税漏税达 1458.3万元。因数额巨大,刘晓庆蹲了1年多的大狱。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01636524de518974b7d1b.png)
.
24
劳动权: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从事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权利。
休息权:劳动者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根据国家有 关法律与制度而享有的休息和修养的而权力。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 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 不得超过36小时。
.
25
物质帮助权:公民因特定原因不能通过其他正当途径获 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手段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 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权利。
.
26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 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的权利。
.
27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作用。
.
8
就业歧视怪门槛多:酒量身高相貌属相 地域都可能遭殃
.
9
.
10
.
11
.
12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 (2)政治权利和自由 •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座位国家政治生活主体依法享有的参
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 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
(4)人身自由权 •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起码的权利。
•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 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
19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20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
21
.
9第七课_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
![9第七课_维护宪法权威_当好国家公民](https://img.taocdn.com/s3/m/46b304c0a58da0116c1749b3.png)
教 学 内 容
一、维护宪法权威 1、根本大法 效力最高 2、实施宪法 人人有责 二、当好国家公民 1、权力属民 国家主人 2、保障人权 国家职责 3、权利界限 依法合宪
1.瑞典公主 玛德琳· 古斯塔夫
2.英国公主 比阿特丽斯
3.英国公主 扎拉· 菲利普斯
4、迪拜二王子哈曼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含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政治自由含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意思以出版物形式表达法定程序持续性聚集在一定场所列队行进表达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法定程序持续性聚集在一定场所列队行进表达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2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同年,滕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陈晓琪停止对 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赔偿精神损失费3.5万元,并 认定陈晓琪等侵害齐玉苓受教育权不能成立。原告不 服,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0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山东省高级人民 法院的请示,作出《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 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的批复》,认定“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 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 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 任。”
宪
法
普通法律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 会制定
(三)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维护宪法
挥汗如雨种庄稼
添砖加瓦盖楼房
兢兢业业疏交通
默默无闻扫街道
做为不同岗位上的劳 动者,爱岗敬业、遵纪守 法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热爱 祖国,就是在维护神圣的 宪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二)
![维护宪法的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二)](https://img.taocdn.com/s3/m/0466d20b650e52ea5518983e.png)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第一,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包括,维 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和尊重社 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 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二,公民必须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三,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公 民有劳动、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衽计 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 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案例:王先生的父母年迈,王先生 以自己住房拥挤为由,想把赡养父 母的责任推给自己的两个姐姐。他 说:以后父母去世了,他们那十多 万元存款就归你们两个了,我放弃 继承财产的权利,也放弃抚养父母 的义务。 问题思考:同学们认为王先生的做 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 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 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我们社会 主义国家中,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 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 利的公民,只有把认真行使公民权利和自学 履行公民义务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另外,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义务是不可以放 弃的。只要父母履行了对子女的抚养义务, 子女就应该担负赡养父母的义务。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 公民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人权是人之所以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得,主要包括三个基本 方面: 人身人格权利(如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思 想自由权等);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与被选举权、参政 权、议政权、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经济文化和社会权 利(如工作权、最低生活保障权、婚姻自由权等),
同学们看了这个案例,思考两个问 题: (1)学校和教官的做法有没侵犯学 生的权利?如果有侵犯的话,侵犯 了学生的哪些权利呢? (2)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你的被 子被教官扔到了地上或者你的鞋带 被剪断了,你会怎么做?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1)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1)](https://img.taocdn.com/s3/m/25f0c49d680203d8ce2f242e.png)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课题:一、维护宪法的权威教学目标: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
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
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教学时数:理论学时1学时教学过程: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案例1: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ppt课件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c17c802d276a201292e4d.png)
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另外,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 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ppt课件
27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ppt课件
22
宪法的修订
2、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
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主要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理论”及“改革开放”正式写
进宪法;以“ 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
社”,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取代 “计划经济”;规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
ppt课件
4
我国宪法的构成
序
权公
言
利民
与
与的
总
义基
纲
务本
国
国国
家
徽旗
机
首国
构
都歌
ppt课件
5
序言部分
我国的宪法序言部分一共有1799字,在全世界 宪法的序言中算是字数比较多的。例如美国宪法 序言只有“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 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 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 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67个字。
《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 法的民事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这些普通法律的第一条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
了什么?
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8d5b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f.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一、宪法的概念和特点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
(一)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1.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问题。
提问:你认为对于一个国家哪些制度和问题是根本的?2.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提问:效力最高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的严格性。
提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怎样的?全国人大对一般法律的修改,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就可以提出,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才能提出,并需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齐玉苓案与违宪审查。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此后,先后制定颁布的宪法分别是:1954 年宪法、1975 年宪法、 1978 年宪法和现行的 1982 年宪法。
现行宪法于 1982年 12 月 4 日通过。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全国人大先后于 1988 年 4月、 1993 年 3 月、1999 年 3 月、 2004 年 3 月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从而使这部宪法更加完善。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的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https://img.taocdn.com/s3/m/53d26219c5da50e2524d7f8e.png)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在( ABC
)
A. 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 B. 宪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基础,具有最
培养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意识, 建立宪法观点,有利于宪法的实施。
思考:实施宪法的具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八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 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 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 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 定本法。
布 置 作 业
根据教材第76~77页活动框 中文字材料,用本课所学知 识,以“假如我是李×”为 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 论文。
课 堂 小 结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根本大法法权威 总章程
实施宪法 人人有责
根本的活动准则
以宪制定法律法规
让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以宪法为行为准则
课 堂 练
习
一、单项选择
C 依法治国首先是( ) A. 依党治国 B. 依民治国 C. 依宪治国 D. 依权治国
二、多项选择
宪法
普通法律
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威,具有最高 的法律效力。它是制定其他一切 法律、法规的基础。
为 什宪 么法 比的 普制 通定 法和 律修 更改 为程 严序 格 ?
我国颁布的四部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请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查找我国宪法的发 展历程,说明宪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说一说,你准备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尊重、 维护宪法 。
再
见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治国方略 区 别 治国基础 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 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 基础上 法 治 人 治
治国特点
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 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 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 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 定和有序发展 体现平等原则
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 的弊端,会造成社会的 不稳定
治国原则
宪
法
普通法律
定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 根本性的问题。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规章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 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基本法律
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 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 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 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 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 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 法人 的合法的民事权益, 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 经验,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三条 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 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 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七十八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 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课堂练习
李某在某中等职业学校做收发工作,他利用工 作之便,隐匿、毁弃和开拆他人信件数百封,由此 造成多人与学校的联系中断,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他还在同学中传播扩散了有的信件中的隐私内容, 给收信人造成了不良后果。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李某的行 为是否违反了宪法? 该案例对于我们理解普通法律与宪法的 关系有何启发?
• • • • • •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的义务 其他义务
3.增强公民意识,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 (板书)
什么是公民意识?P89
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2004年12月4日,“中国乙肝维 权第一人”张先著当选为2004年中国 十大法治人物。他的一纸诉状唤起了 社会公众对中国1.2亿乙肝携带者的 关注,各地区相继调整了公务员体检 录用标准,不再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 带者。 张先著的成功为国人如何在一个 宪法“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国家,切实 争取并维护人权做出了榜样。
跋山涉水进课堂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板书)
(1)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宪法观念,树立 宪法权威
(3)要把青少年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
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板书)
1.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板书)
(1)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 • • • •
(板书)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谁的法律效力最高? 宪法与普通法律是什么关系?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制定修改程序 法律名称
制定程序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 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
修改程序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 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过半数通过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板书)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马克思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板书)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 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 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 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祖国首都天安门
金晶用生命护卫奥运圣火
庄严的天安门升旗仪式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航天勇士在神六飞天前合影
挥汗如雨种庄稼
添砖加瓦盖楼房
兢兢业业疏交通
做为不同岗位上的劳动者, 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就是在以 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就是在维 护神圣的宪法。
默默无闻扫街道
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 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 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 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 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什么?(板书)
(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 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 度 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 国家标志
宪法规定与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 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依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 :1954年《 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我国现行《宪法 》是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它的根本特点是,规定 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它规 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 ,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10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 权和取得赔偿权 • 社会经济权利 • 文化教育权利 • 对社会特定人的权利的保护
(2)我国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特点 (板书) • 平等性 • 广泛性 • 真实性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板书)
2.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板书)
体现不平等原则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板书)
(1)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板书)
(2)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板书)
树立“宪法至上”观念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 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不做宪法禁止做的事,也不 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 。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板书)
温总理眼含热泪看望灾民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其作为宪法的第五条第一款。这 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破天荒的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检验一个国家是否法治国家的标准,不在于它是 否拥有完备的法律,而在于它是否拥有切实发挥作 用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