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合集下载

冬小麦生长周期

冬小麦生长周期

冬小麦生长周期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麦的生长周期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一、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1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着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

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

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

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

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

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

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

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

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

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

当第—l片绿价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

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

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

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

根系一般入土100一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

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

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二)小麦各生育期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
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4月上中旬)
(8)挑旗(孕穗期): 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 叶鞘,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 (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 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扬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 花药散粉时。(5月上中旬,3-4天)
赤霉病
•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 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 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 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 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 阶段性特征: 茎基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 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 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纹枯病
防治:
• 相对而言,播种过早、播种量过多而田间群体过大的地块, 以及使用氮肥偏多、田间湿度偏大和遭受冻害的麦田,发 病比较严重。 • 1、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三唑酮+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羟 锈宁)粉剂、或0.03%的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 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拌种。 • 2、病后防治:亩用12.5%特谱唑(速保利、禾果利)1530g+50%多菌灵80-100g;20%三唑酮50ml+50%多菌灵80100g;5%井冈霉素100-150g;40%杜邦福星4ml+50%多菌灵 80-100g
根腐病
防治
①选育抗病品种。 ②加强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关键是适时 播种,施足基肥,及时追肥,覆土不宜过深,麦田不 连作。 ③药剂拌种。用25%粉锈宁或50%福美双或50%扑海因 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 ④药剂防治。在小麦返青期及时喷药保护,药剂有 25%三唑酮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小麦的生育期及早春管理

小麦的生育期及早春管理

一、小麦的一生(什么是生育期?什么是生育时期?什么是生育阶段?什么是生长阶段?)(一)什么是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生产上通常以自出苗(有的资料为播种)至成熟的天数来表示生育期的长短。

河北省冬小麦多为240天左右。

(播种一般为10月10日,收获6月15日,共8个月,其中越冬期为11月底到2月下旬,共3个月。

)(二)什么是生育时期?小麦一生中,人们常根据器官形成的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若干生育时期。

通常将小麦生育期划分为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生物学拔节)、拔节(农艺拔节)、挑旗(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

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划分与标志:1、出苗期小麦的第一真叶露出地表2-3厘米时为出苗。

田间有50%以上麦苗达到标准时的日期,为该田块的出苗期。

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三片绿叶伸出2厘米左右的日期,为三叶期。

2、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一分蘖露出叶鞘2厘米左右时,记为分蘖期。

3、越冬期北方冬麦区冬前平均气温稳定降至0~-1摄氏度,麦苗停止生长时,即为越冬期。

4、返青期北方冬麦区翌年春季气温回升,麦苗叶片由青紫色转为鲜绿色,部分心叶露头时为返青期。

5、起身期翌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主茎第一叶叶鞘拉长并和年前最后叶叶耳相差1.5厘米左右,主茎年后第二叶接近定长,内部穗分化达二期、基部第一节开始伸长,但未伸出地面,为起身期。

6、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露出地面1.5~2厘米时,为拔节期。

7、孕穗期(挑旗)全田50%分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为孕穗期。

8、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不包括芒)由叶鞘中露出的一半时,为抽穗期。

9、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药散粉时,为开花期。

10、乳熟期(灌浆期)籽粒开始沉积淀粉、胚乳呈炼乳状,约在开花后10天左右,为乳熟期。

11、成熟期胚乳呈蜡状,籽粒开始变硬时为成熟期,此时为最适收获期。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 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 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麦是当今世界上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那么,你知道小麦的原产地是哪里吗?小麦是怎样起源的,小麦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生长、发育与轮回过程呢?今天我们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一、小麦的起源地在哪里小麦是由野生一粒小麦、二粒小麦转化而来的,也是人类对野生小麦长期驯化的产物,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现在,一般认为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因为中亚地区出土过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炭化麦粒以及麦穗、麦粒在硬泥上的印痕。

二、小麦何时传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小麦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推广,并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

进入唐代中期之后,随着以面食为主的“胡食”的传入,小麦面食开始真正普及。

唐宋以来,我国小麦的地位逐步稳固,逐步取代粟、黍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形成了现在“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

三、小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即为小麦的一生。

1、播种期:小麦播种期因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

2、出苗期:全田50%麦苗第1片真叶露出地面2~3厘米时,即为出苗期。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1个分蘖伸出1.5~2厘米时,即为分蘖期。

一般出苗后15~20天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当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3℃以下时,麦苗生长缓慢,开始越冬。

5、返青期:翌年春天,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开始进入返青期。

6、拔节期:一般春性品种拔节期在3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在3月中下旬。

7、孕穗期:一般春性品种孕穗期在4月上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中旬。

8、抽穗期:一般春性品种抽穗期在4月中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下旬。

10、开花期:一般春性品种开花期在4月下旬、半冬性品种在5月上旬。

11、成熟期:一般春性品种在5月底至6月初,半冬性品种在6月上旬后期末到中旬初时成熟。

小麦栽培技术——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

小麦栽培技术——春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

2.影响分蘖成穗(有效分蘖) 的因素
• 内部因素:足够的光合面
积和根系,有利形成健苗,
进而形成有效分蘖;早出
现的低位大蘖 ,有利形成 有效分蘖。春小麦因叶龄 小,苗期短,有效分蘖少, 1-1.5个。
• 外部因素:小密度、早播, 以及良好的土壤、水分、
温度、环境、光照等条件, 有利形成有效分蘖。
观察小麦分蘖
㈢穗分化
Ⅰ、叶原基分化期(初生期、圆锥期)
1 Ⅱ、伸长期

· 穗 分
Ⅲ、单棱期(穗轴分化期) 穗 Ⅳ、二棱期
化 Ⅴ、小花分化期
过 Ⅵ、雌雄蕊分化期 程 Ⅶ、药隔分化期
Ⅷ、四分体形成期
小麦穗分化过程
穗分化的进度
• 同田小麦群体,主茎 穗分化时期和速度 较为接近。
• 主茎与分蘖差异较 大,表现为分蘖分化 晚,时间短,但发育快。
开花传粉期的小麦
㈤小麦籽粒形成
和成熟
籽粒形成和成熟过程
受精卵
开花后 一天的胚 三天
五天
• 受精:花粉落在柱头上,适 宜条件下约1-2h可发芽并形 成两个精细胞,通过羽状柱 头通向胚珠,一枚精子+卵 细胞→受精卵。一枚精子+ 两个极核→初生胚乳核。受 精过程经24-36h完成。
十天
十一天
九天 八天
• 籽粒形成:冬小麦受精后1015天,春小麦22天,籽粒外 形基本形成,胚已具发芽能 十五天 力(受精卵→胚,初生胚乳 核→胚乳)。30多天后内容 物充实籽粒,完全成熟。
(二)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
春化开始时间 ①种子萌动
麦苗 春化阶段茎秆伸长
②幼苗
麦苗+春化阶段光照阶段 穗 分 化
形成各种器官
弱冬性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
19
二、生育阶段
籽粒形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灌浆时间也 较长,如果条件合适则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特点 是西藏和青海一些地区,后期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 高,加之气温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强光 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样的小麦品种,比其它 地区籽粒更大一些,对获得高产有利。
.
20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二讲
小麦的一生
.
1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该 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植株的生命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经过建成器官,到结出种子和植株衰老死亡。
在生命周期内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是生育的不 同阶段形成的器官不同,体内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
粒数,并为形成饱满的籽粒打好基础。
.
17
二、生育阶段
器官建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结实器官分 化的时间较长,一般分化出的小穗和小花数目较多, 结实的粒数也较多。平均每穗粒数比较容易达到30粒 以上。特点是西藏的一些地方,不但穗分化的时间长, 而且光照充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穗 常有20多个小穗,结粒40多个。在这些地区,使用大 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增产潜力。其他一些地区这个 阶段时间较短,一般结实粒数较少。如果能够针对这 个特点,加强麦田管理,采用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 蘖成穗率等办法,使群体不过分郁蔽,改善田间光照 条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结实粒数。
新乡、北京和拉萨三个地区,虽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但 分蘖出现和两极分化还有不同。新乡地区,气温较高,使用的 品种为多为春性或弱冬性,早春返青后很快就开始起身,进入 小穗分化期,春季分蘖少,也难以成穗,所以基本上靠冬前分 蘖成穗。北京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冬前分蘖不足,还可 以增加春季分蘖并争取部分成穗。至于拉萨地区,春季气温较 低而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冬前无分蘖的,春季不但可以生 出大量分蘖,也可以达到和冬前同样高的成穗率。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 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 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3. 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 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 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 导作用。
2.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 停止但不能倒行。
3.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 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
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 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 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 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 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 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 可分为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3)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分蘖力弱;冬性品种
春化阶段长,分蘖时间长,分蘖力强;半冬性 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在确定播种密度时, 为保证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春性品种播种密 度要大些,而半冬性品种播种密度稍小些。
(4)确定栽培管理措施
小麦完成春化阶段期间,主要分化叶片、分蘖、节和节 间的营养器官,如能延长春化阶段时间,增加主茎叶片数和 单株分蘖数,有利于争取多穗;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开始 分化穗这一生殖器官,因此光照阶段发育越快,穗分化时间 越短,穗越小,反之则有利于形成大穗。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根本停顿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开场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场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根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根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顿。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根底,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小麦的一生分为几个生理阶段?小麦的每个生长周期有什么特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过程。

它们是各生育时期进行栽培管理的依据。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可以把小麦的一生分为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三个时期。

一、小麦播种出苗至越冬阶段(生长前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叶片、根系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的时期,习惯上也叫做营养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成穗数为中心。

小麦在适期播种后,经过7天左右出苗。

小麦幼苗长出三片真叶后即开始分蘖。

麦苗在冬前主茎一般可生长5~7张叶片,2~4个分蘖,5条左右次生根。

当日平均温度下降到3℃以下时,麦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3℃以上,麦苗明显恢复生长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越冬阶段。

但这一阶段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有所不同,如江苏的淮北地区小麦有较明显的越冬阶段,淮南地区冬暖年份无明显越冬阶段。

这个阶段是小麦栽培中获得早苗、全苗、壮苗和早蘖、多蘖、大蘖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也是为足穗、大穗、壮杆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

二、小麦返青、拔节至孕穗阶段(生长中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的根、茎、叶、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也主要在这一期间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所以又称为营养生殖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

冬小麦生长周期

冬小麦生长周期

小麦的生长周期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一、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1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6月上旬.小麦的自然生育阶段:播种一返青(140天左右,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分蘖、长叶和盘根),返青一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其中灌浆期的后期与乳熟阶段基本一致。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从老种子至产生新种子的一生中,历经发芽、出苗、分蘖(冬小麦还有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打苞)、抽穗、开花、授粉(受精)、生胚、灌浆、成熟、休眠等到完全不同的几个生长发育阶段。

每一个发育阶段中都将产生与之相应的器官及特征、特性,需要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确保每一个发育阶段的正常进行。

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器官建成规律及其对外界条件的需求,就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系列促控措施,获得小麦高产。

一、小麦阶段发育小麦从种子萌发至结实成熟,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在这个周期中,在一定的温度、光照、水分、养分的综合作用下,小麦种子将依次产生一系列器官。

相应地在植物体内部发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质变阶段。

人们称这些质变过程叫阶段发育。

小麦在每一个发育阶段中,仅需要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外界条件,其次是一些辅助作用因子。

一方面,阶段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当前一个发育阶段尚未完成,即使具备了下一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条件,下一个发育阶段也不能进行,必须等到前一个发育阶段完全结束,下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行。

另一方面,当某一个发育阶段正在进行中,外界作用因子中途消失,这个发育阶段就暂停下来,直至条件具备时再继续进行,决不会返回到前一个发育阶段上去,这就是阶段发育的不可逆性。

小麦只有循序完成所有的发育阶段才能正常驻地开花结实。

在整个发育阶段中,以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最为重要。

(一)春化阶段春化阶段是小麦的第一个发育阶段。

它是在温、光、水及营养等条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其中适宜的温度条件是主导因素。

小麦在出苗后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方能拔节形成结实器官,否则植株就永远处在分蘖状态,我们将这段低温时间称作春化阶段。

不同的春性和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及历经的时间不同。

春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一般需要5-10℃,历经时间5-15天,而冬性小麦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为-1-10℃,历经15-60天。

第十二讲小麦生物学基础

第十二讲小麦生物学基础
每一次质变过程即为一个发育阶段,小麦的一生是由若干个发育阶段组成。 每一个发育阶段的进行,除要求综合环境外,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如果缺少这个条件或不能满足要求,则这个发育阶段就不能顺利进行或中途停止,待条件适宜时,再在原先发育的阶段上继续进行。 小麦必须有顺序地通过各个发育阶段,生殖器官才能正常分化形成和抽穗结实。 研究认为,小麦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有春化和光照两个发育阶段。
细胞分裂期:已分化出的叶原基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增生,当叶片长度达7-8mm时,叶片细胞分裂结束,进入细胞伸长与体积增大期。(控制和促进叶面积,主要在此期)
细胞伸长期: 此期又分为伸长期和功能期 伸长期:从叶露尖到叶全展开,长宽达定型。 功能期:叶定型到衰老枯黄。
3、叶层分工 近根叶组:指着生在分蘖节上的所有叶片。其制造的光合产物主要供根系、分蘖和新生叶片的生长。(壮苗、安全越冬)
三、小麦的器官建成与调控
种子萌发与出苗 根的生长 叶的生长 分蘖的发生与消长
茎的生长 穗的分化和形成 抽穗、开花、结实
(一)种子萌发和出苗 1、种子构造 胚 种子 胚乳 皮层
2、种子萌发与出苗 小麦种子萌发必须经历三个过程: 吸水膨胀过程(物理过程) 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纤维素)在水分较多时,由凝胶状态转变为溶胶状态,体积不断增大。当吸水过麦粒干重的42-45%时吸胀过程结束。
播种期 冬性品种的耐寒性强,可适当早播,宜安排在早茬地上。 春性品种抗寒性弱,可适当晚播,宜安排在晚茬地上。 春性品种如播种过早,可能在年前就完成光照阶段的发育而拔节,易受冬春冻害死亡。
播种密度 冬性品种的分蘖在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中进行,分蘖期长,分蘖力强,播种密度可适当降低。 春性品种的春化阶段短,分蘖在光照阶段中进行,此时幼穗分化已开始,因而分蘖力较弱,播种量适当大些,才能达到增穗、增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小麦得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得一生(一)生育期小麦得一生就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得成熟种子得整个过程,小麦一生得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与栽培条件得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得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得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1。

播种期:播种得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

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得日期.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得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得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得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得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得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就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得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得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

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就是适宜得收获期.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与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得形成过程小麦产量得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得阶段。

(一) 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得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得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3。

与产量形成得关系:决定穗数得时期。

4.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起身到抽穗1.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与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

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得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

与产量形成得关系:巩固与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与穗粒数得时期,奠定粒重基础得时期。

4.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三)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到成熟1。

生长中心:生殖器官得生长.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得生长与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

3.与产量得关系:决定粒重得关键时期。

4。

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得光合生产率(干物质克/日?米2),保证有足够得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

三、小麦得阶段发育(一)阶段发育得概念小麦得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得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二)阶段发育得特性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得综合得外界条件,如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2.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但不能倒行。

3。

顺序性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后一阶段得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三)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得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得时期,此时期起主导作用得就是适宜得温度条件,不同得小麦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表2-1。

表2—1不同小麦类型得光温反应(四)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在适宜得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就是光照、温度也起很大作用,高于25℃或低于10℃都会延缓光照发育得进行,低于4℃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五)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得关系1。

春化阶段就是小麦分化叶原基、分蘖原基、次生根及原始茎节得时期,春化与分蘖同时进行,春化阶段长分化得叶片及分蘖原基得数量就多,进入光照阶段后数量不再增加。

春化阶段茎生长锥处于未伸长期,顶端分生组织不转入幼穗得分化.2。

光照阶段就是分化小穗小花得时期,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与小花数,从而形成穗大粒多。

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4℃以上时,茎生长点开始伸长,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进入了光照阶段,到穗分化到♀、♂原基形成(顶端小穗形成)时(植株开始拔节),光照阶段结束。

(六)阶段发育理论得实践意义:1。

有助于正确引种南→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易受冻害;北→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2.有助于决定不同品种得播期、密度小麦进入光照阶段以后,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强度提高,吸收矿质元素得能力增强、抗寒力减弱;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分蘖力强,因此秋播时应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半冬性,春性品种,冬性品种应适当稀播。

3.加速育种世代对通过春化以后得小麦,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加速光照阶段得进行,缩短生育期,提前收获。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得穗数、粒数、粒重,前一阶段就是后一阶段得基础,后一阶段就是前一阶段得发展,三个阶段得生长中心不同,各有其矛盾,栽培管理得主攻方向也不一样.第三节小麦生产与土肥水得关系小麦得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与环境条件(外因),后者就是栽培管理得主要内容:水、肥、气、热、光等,其中水、肥、气就是人工可以控制得。

一、小麦对土壤得要求(一)耕层深厚,结构良好耕作层20厘米以上,(根系60~70%集中在此,就是小麦养分与水分得主要供给层),上层耕性好,下层质地少重(有利于保水保肥,有利于协调供肥,提高抗旱能力)。

结构良好,土壤容重1、1~1、2克/cm3,(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较高,有丰富得水稳性团粒结构。

(二)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N、P、K含量高且协调,400公斤以上得田块要求播前有机质1%以上,全N0、06~0、08%,速N30~40ppm,速P20~40ppm,速K60~80ppm.(三)适宜得土壤质地与化学成分粘土、砂土都不宜种小麦,最适宜得就是壤土,化学成分:PH 6、8~7;含盐量高于0、25%受抑,高于0、4%死亡.(四)土地平整,能排能灌地面坡度,应控制在0、1~0、3%。

二、小麦对水分得要求(一)小麦得耗水量与耗水系数1。

小麦得耗水量(需水量):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麦田耗水总量(包括棵间土地蒸发,占30~40%,植株蒸腾,占60~70%,重力水流失(很少)),约为400~600毫米,即260~400立方米/667 m2。

2.小麦得耗水系数:每生产1kg小麦经济产量得耗水量,即耗水量与产量得比值称为耗水系数,就是衡量小麦水分利用率得指标,一般为600~1300,随产量提高而降低。

3。

小麦产量与耗水量得关系①随着产量得提高,耗水量增加。

②随着产量得提高,耗水增值减少,耗水系数减少,水分利用率提高。

③当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时,产量与水分成正比。

(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得耗水特点1.出苗到拔节前出苗后日平均气温降低,日耗水量下降,出苗-越冬前,占15~19%,越冬到返青占5~10%,返青—拔节以前虽气温升高,日耗水量增至0、7~1、4方/667m2,但耗水只占12%±。

总之拔节前,时间占整个生育期得2/3或以上,但耗水量只占30~40%。

2.拔节—抽穗前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其中挑旗期就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得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这段时间一个月左右,耗水量占20~35%,日耗水2方/667m2以上。

3、抽穗到成熟时间35天±,耗水占26~42%,日耗水量在抽穗—开花期达最大3方/667m2以上。

(三)冬小麦灌溉得一般原则1.根据需水规律“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灌浆有墒,子饱穗方”,这些农谚都就是十生育阶段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灌浆—成熟适宜范围75~860~8070~8570~9075~9070~85灌水60以下55以60以下65以70以下65以下3.根据气候条件气温下降至0℃时不能冬灌,以免冻害。

4。

根据苗情冬前没分蘖得麦苗,不浇冬水,主要瞧群体大小与单株生长健壮与否。

三、小麦对土壤养分得要求小麦必须得营养元素有C、H、O(90%)、N、P、K(5%)、S、Ca、Mg,微量元素有F e、B、Zn、Cu、Mo、Mn等.(一)N、P、K等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得作用1.氮小麦一生中都需要N,就是蛋白质、叶绿素、激素、核酸得组成成分。

①作用前期促根、叶、蘖生长,增加绿叶面积,中期增加小穗、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后期提高千粒重。

②N素与小麦生产得关系低产-中产阶段,小麦产量随土壤N素含量增加而提高。

中产—高产阶段,N得增加要适量与适期,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成比例,要防止倒伏与贪青晚熟.③缺N症状单株分蘖少,叶片黄瘦而稍硬,根数少,穗数少且小,粒重偏低,成熟偏早.(早表)2。

磷就是小麦核蛋白等物质得主要成分.①作用前期能提高N肥利用率与吸收速度(以P增N);促进麦田早分蘖、生根,根系发育健壮,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中后期:促进糖分与蛋白质得代谢,有利于物质运转,加快灌浆过程,提早成熟。

②与小麦生产关系多数地区普遍缺N,严重缺P,施P增产效果较施N更为明显。

③缺P症状苗期分蘖少,叶色暗绿(叶鞘)发紫,无光泽,根系发育不良,呈“鸡爪根”不伸展,变成小老苗,发苗慢,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下降.3.钾①作用促进CH2O得形成与转化,使叶片中糖分向正在生长得器官输送,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促进维管束发育,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

②与小麦生产得关系部分地块缺K,中低田一般不缺K,高产田要补充K肥。

③缺K症状生长延迟茎秆矮、易倒伏,叶片尖端发生褐斑,逐渐向下蔓延,下部叶片早期干枯,根系生长不良,抽穗与成熟提早,落黄差,穗小,粒轻,品质劣.4。

微量元素就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得调节者,各有其独特得生理功能,都不能缺乏.缺铁时则发生失绿现象,脉纹中间得叶肉组织呈黄色,而脉纹为绿色;缺Mg时,叶子起皱或卷起,生育期推迟;缺Ca时,根系发育停止;缺Mn时叶面有不规则得灰色、浅黄色、或浅褐色得斑点;缺Zn、Cu、Mo时植株都表现矮小,白化或死亡,缺B还导致雄性器官发育受阻,花粉败育,不能结实。

(二)小麦得需肥量及施肥量1.小麦得需肥量随自然条件、产量水平、品种、栽培技术而变。

①一般规律:每生产100kg子粒,需纯N 3kg,P2O51~1、5kg,K2O 2~4kg,N:P:K=3:1:3,(N、P主要集中在子粒中,占全株总含量得76%与82、4%,K则主要集中于茎秆,占全株总量得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