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分析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分析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分析作者:单璐璐朱丹宋若宁雷紫茜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9期摘要鉴于台风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台风的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台风路径预报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始终受到各国政府部门和气象业务单位的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在当今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台风路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文基于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大尺度环流资料,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变化趋势进行初步探讨,并分析其相应的可能物理解释,以期有助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长期气候预测,为国家防台减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台风路径;变化趋势;海温;大尺度环流;西北太平洋中图分类号 P45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9-0228-03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活动最频繁的海域,平均每年约有27次,约占全球台风生成总数的1/3。

台风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其活动过程中,常伴随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严重威胁着东亚大陆沿岸及岛屿上居民的生命财产,为此台风预报也是我国气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其中的台风路径最为重要和基本。

本文将初步探讨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了解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的影响因子。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尺度环流将会变化,而热带气旋活动也可能发生变化,气候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也是当前国际热带气旋气候学界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但近30年来,台风气候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

王继志[1]对1884—1979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规律进行气候统计分析;陈敏等[2]对1949—1996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强度分布、年际变化、路径类型、季节变化和台风源地的特点进行了气候学分析;Chan等[3]对1959—1994年台风资料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年际变化特征;雷小途等[4]对1949—199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纬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李英等[5]则对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工作,已基本描述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空特征,其中包括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台风源地、年际变化、季节分布以及登陆中国的台风的强度分布和路径类型等。

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敏感性因子

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的敏感性因子

动不 同时间尺度变化 ;另外 ,他们对西北太平洋 暖池热状态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
三个热力变量( 海洋热能 、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 、
湿不 稳 定 度) 三个 动 力 变量 ( 氏力 、垂直 风 切 和 柯
收稿 日期: 2 1-41 ; 订 日期 :2 1-21 0 10.6 修 0 10-8
气 旋 和 台风 活动 的季 节 、年 际 和年代 际时 间尺度
变化的研究回顾 ,指 出造成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
不 同 时 间 尺 度 变 化 的 主要 影 响机 制 有 低 频 振 荡


季 风 槽 【 西 传 赤 道 波 动 [ 、E O 和 和 4 1 NS [
Q OE现 象 等 ,这 些 系统 主 要通 过 改变 西 北太 平 B ] 洋上 空 的环 流 ,而 影 响到 西北 太平 洋 热带 气旋 活
中图分类号:P4 44
究 ,指 出暖池 次表 层 海温 与 生成 的 台风个 数具 有
1 引

显 著 相 关 [ 。林 惠 娟 等 [认 为 西 北 太 平 洋 暖 池 引 9 1 (2 1 0。 1 10 5 E, 0~2 N) 0。 和赤道 中东 太 平洋 海域 (8 ~9 w ,1 S~5。 的海表 温 度也 与热 1 0o 0。 0。 N)
洋关键 区涡度 因子年 际变化 的来 源和表征 台风生成 数的优越 性 ,发现关键 区涡度因子年际变化与南方 涛动 、 南极涛动和澳洲东部高度场 的年 际变化有关 , 体现了南半球两大系统和 E O对 WNP T N 的影 响 ; NS SY 涡度 因
子与 WNP T S YN 的显著相关 区与 台风生成源地集 中区一致 , 表征台风年际变化有 明显 的优越性 。这些 特性对

西太平洋台风最大风速与闪电活动特征

西太平洋台风最大风速与闪电活动特征

西太平洋台风最大风速与闪电活动特征杨宁;张其林【摘要】Based on the lightning data by the 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 and the typhoon data from Typhoon Institute of Shanghai Meteorological Bureau, the paper presents the lightning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ghtning frequency and the maximum winds of 55 typhoons occurring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2005 and 2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e west Pacific,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lightning flash regions in mature typhoons. One significant maximum in the eyewall regions about 20-40 km away from the center;the other two are located in outer rainbands (280-340 km and 440-580 km from the center). Most typhoons have lightning activ-ity peaks before the maximum winds. The lag times ranges from 0 to 24 hours and the average lag times is 26.6 h. Therefore, the frequency of lightning activity is, to some degree, an indicator for the typhoon intensity development within 24 h.%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WLLN)获取的闪电定位资料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所提供的台风路径数据,统计分析了2005--2010年在西太平洋洋面上发生的55次台风过程中闪电活动特征及闪电频数与最大风速的相关性。

东亚盛夏北上转向台风年代际变化及与PDO的关系

东亚盛夏北上转向台风年代际变化及与PDO的关系

72 3

带 气



量。
2 资料 和方法
东亚盛夏北上转向台风一般是指菲律宾及其
以东 洋面 为源 地生 成 的 台风 ,在西 行过 程 中 ,突 然转 向向北或 东北 方 向移 动 ,然后 在 我 国东部 沿
本 文 在 对 北 上 台风 特 征 分 析 时 采 用 趋 势 分 析 ,滑动 t检 验及 滑 动相 关 分 析 ,在研 究 北上 台
风与海温相关关系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
3 北上 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
31 北 上 台风个 数 趋势 变化 分析 . 图 1 15— 2 0年 北 上 台风 个 数 逐 年 变 化 为 91 08 趋势 ,可看 出近 5年 来北 上 台风个 数 呈现 明显 减 8
海 、朝鲜半岛或 日 本登陆的台风。
特征及其 与 P DO的关系 。结果表明东亚盛夏北上转 向台风个数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 ,并在 17 9 8年前 后 发生突变 。东亚盛夏北 上转向台风个数与 P O 关系密切 ,两 者呈 反位相关 系。P D DO位 相转变后影响北上 台 风 的海温关键 区由赤 道中东太平洋和西风漂流带区域变为黑潮 区域 ,并且北上 台风个数 与各海温关键区存在 时滞相关 。在 P DO不 同位相的年代 际背景下 ,西太 副高位置的变化是北上 台风个数年代 际变化 的原 因之一 。 关 键 词 :东亚盛夏北上转 向台风 ;年 代际变化 ;太平洋海温 ;P D预测 提 供科 学依 据 。
平洋生成台风频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存在反相
收稿 日期 : 2 0—11:修订 日期 :2 1—02 0 91.8 0 01.8
资助 项 目:中 国气 象局 新 技术 推广 项 目“ 气候 变 暖对 东北 重大 气 候灾 害影 响 及预 测研 究”( ma 2 0ml )资 助 c t 08 g 8 通讯 作 者 : 菲 ,女 ,辽 宁 省人 ,助 理 李 翻里师 ,研究 方 向:短 期气 候 预测 。Emalle9 O 13 o - i i i1@ 6 . m :f c

夏季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涡旋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夏季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大气涡旋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2 1 资 料及 研究 范 围 .
本 文使用 1 8 - 2 0 9 5 0 2年 夏 季 6 7 8月 欧洲 中 ,, 期 天 气 预 报 中 心 ( CMWF)的 再 分 析 资 料 E
收 稿 日期 : 0 70 — 5 修 订 日期 : 0 70 - 5 2 0 — 20 ; 2 0 — 80 。
中图 分 类 号 : 7 2 5 P 3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2 34 9 ( 0 8 0 — 0 00 0 5 — 1 3 2 0 ) 20 2 — 6
l 引言
涡 旋是 大气 环 流 系统 的一个 重 要 成 员 , 涡旋 对
结 构 和活动 的研 究 历 来 受 到 人 们 的 重视 。B rye ar t
代 刊 , 罗哲 贤 ,李 春 虎。 ,余 晖 ,滕 代 高
(. 1 国家 气 象 中心 , 京 1 0 8 ; .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遥 感 学 院 , 苏 南 京 20 4 ;. 东 省 气 象 局 , 东 济 南 北 00 1 2南 江 10 4 3 山 山 2 00 ;.上 海 台风 研 究 所 , 海 2 0 3 ;5 5004 上 0 0 0 .浙 江 省 气 象 局 , 江 杭 州 3 O 1 ) 浙 1O 7
洋 区域 三种 涡旋 的平 均 空 间分 布 特 征 ; 5节 分 析 第 三种类 型 涡旋个 体 强 度 的 年 际变 化 特 点 ; 6节 是 第 结 论 和讨论 。
弱; 西太平 洋爆 发性 气 旋 主要 发 生 在 日本 以东 及 以
南洋 面上 , 具有 连续 爆发 性特 征 。Ke ta.3 出 ye 1[ 提 3
摘要 :应用 18 - 2 0 95 0 2年夏季欧 洲 中期天 气预报 中心 ( C E MWF 的 4 ) 0a再分 析 资料 , 步分 析 了副 初 热带西北太平 洋 区域 温 带气旋 、 热带 气旋和 高 空冷 涡三种 涡旋 的 三维结构 及 其 时空分 布特 征 。结果

船长气象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船长气象练习题试题及答案

船长气象练习题试题及答案1.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单选题] *A.气象航线是建立在气候统计基础上的,是前人宝贵经验的总结B.在气象航线上航行时时处处都是顺风、顺浪C.在气象航线上一定不会遇到恶劣天气D.目前,气象航线还不能完全取代气候航线,很多时候还要参考气候资料(正确答案)2.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题] *A.在锋附近气温连续变化B.在锋附近天气发生剧烈变化(正确答案)C.在锋附近天气变化很小D.在锋附近气压连续变化3. ()锋与高空等压面相交区称为锋区,在等压面图上表现为: [单选题] *A.低压槽B.等压线密集区C.等温线密集区(正确答案)D.高压脊4. ()长江口附近海面雾的最盛期在: [单选题] *A.2~3月B.4~6月(正确答案)C.6~7月D.12~1月5. ()下列哪条不是冬季来自北美大陆和美国东部沿岸的北大西洋温带气旋移动的主要路径? [单选题] *A.先自西向东,后向东北B.先自西向东,后向西北(正确答案)C.先向南,后向东北D.向东北6. ()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蒸汽雾? [单选题] *A.水面温度远高于气温(正确答案)B.水面温度远低于气温C.水面温度与气温相等D.水面温度稍低于气温7. ()北太平洋上的主要雾区位于: [单选题] *A.菲律宾以东洋面B.20°~30°N之间大洋中部洋面C.台湾以东洋面D.日本北海道至阿留申群岛附近海面(正确答案)8. ()在西北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特别显著的年份,它的强度和位置表现为: [单选题] *A.副高弱、位置偏北、偏西B.副高强、位置偏南、偏东C.副高强、位置偏北、偏西(正确答案)D.副高弱、位置偏南、偏东9. ()寒潮冷锋过境前,通常我国东部沿海的天气特征是: [单选题] *A.微弱的偏北风,相对较温暖B.多吹偏南风,相对较温暖(正确答案)C.强劲的偏北风,相对较寒冷D.多吹偏南风,相对较寒冷10. ()在500hPa天气图上,副高脊线呈东西走向,而且副高强大稳定,位于副高南侧的台风将: [单选题] *A.静止不动B.转向西北移动然后向东北移动C.向西北移动D.向西移动(正确答案)11. ()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的层结特征和能见度是: [单选题] *A.层结不稳定、能见度好(正确答案)B.层结稳定、能见度好C.层结不稳定、能见度差D.层结稳定、能见度差12. ()冬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点为: [单选题] *A.强度弱、位置偏北、范围小B.强度强、位置偏南、范围大C.强度弱、位置偏北、范围大D.强度弱、位置偏南、范围小(正确答案)13. ()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相比较,在结构方面: [单选题] *A.两者均由1个气团组成B.前者由1个气团、后者由2~3个气团组成(正确答案)C.两者均由2~3个气团组成D.前者由2~3个气团、后者由1个气团组成14. ()船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气象信息:①利用船载气象传真机接收气象传真图;②通过访问互联网站;③利用NAVTEX接收机;④通过GMDSS的EGC功能;⑤船舶在近岸或港口附近作业时,也可以收听收看当地广播电视传播的气象信息 [单选题] *A.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15.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为: [单选题] *A.西行或倒抛物线型B.西行或抛物线型C.打转、路径无规律(正确答案)D.西南行或抛物线型16. ()在卫星云图上,台风的云系表现为: [单选题] *A.白色的漩涡状云系(正确答案)B.黑色的漩涡状云系C.灰色的漩涡状云系D.长条状的白色云带17. ()当高空环流较弱或有双台风影响时,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为: [单选题] *A.西行或倒抛物线型B.西行或抛物线型C.打转、路径无规律(正确答案)D.西南行或抛物线型18. ()在北太平洋副高的哪一侧出现偏北冷气流、大气层结稳定,大洋上有时出现层云或雾? [单选题] *A.副高北侧B.副高南侧C.副高东侧(正确答案)D.副高西侧19.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发生热带气旋最多的月份是: [单选题] *A.6、7月B.7、8月C.5、10月(正确答案)D.8、9月20. ()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发生热带气旋最多的月份是: [单选题] *A.6、7月B.7、8月C.5、10月(正确答案)D.8、9月21. ()在锋面天气中,遇到何种锋时,其降水持续时间最长? [单选题] *A.暖锋B.冷锋C.静止锋(正确答案)D.锢囚锋22. ()在高空天气图中,数值为152线代表什么图上的什么线? [单选题] *A.700hPa图上1520位势米等高线B.地面图上1152hPa等压线C.700hPa图上152位势米等高线D.850hPa图上1520位势米等高线(正确答案)23. ()热带气旋形成过程中,要使低层扰动迅速发展,在低层______流场的上空要有______流场。

1951—2015年进入东海的台风频数及登陆点的变化

1951—2015年进入东海的台风频数及登陆点的变化

1951—2015年进入东海的台风频数及登陆点的变化作者:陆晓婕董昌明李刚来源:《大气科学学报》2018年第04期摘要利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观测资料,选取东海海区为研究范围,统计处理1951—2015年台风各要素资料,研究进入东海海区的台风频数、台风登陆点位置、台风频数及登陆点位置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及ENSO 的关系、影响台风生成和移动的因素等。

结果表明:1)每年的7—9月为东海海区的台风高发季,其中8月最高,登陆台风也有相似趋势。

2)进入东海海域的台风频数存在较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趋势。

当PDO处于暖位相时,台风频数较小且有上升趋势,反之亦然。

El Nio 年进入东海海区的台风频数较常年减少,反之亦然。

Nio34指数与台风频数整体上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2且通过90%置信度检验。

3)进入东海海域的台风登陆点纬度变化较大,处于24~36°N之间,且有年代际变化特征。

当PDO处于暖(冷)位相时,台风登陆点偏北(偏南)且有向北(南)移动的趋势。

而登陆点纬度与ENSO的关系较为复杂。

4)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是引起台风频数及登陆点位置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PDO处于冷位相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且副高中心向东向北方向移动,导致进入东海的台风频数偏多,且台风登陆点偏北,反之亦然。

关键词东海;台风频数;登陆点;PDO;ENSO热带气旋每年在各大洋的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均会生成,其中受影响最大的3个海区分别为西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和孟加拉湾地区(陈联寿和孟智勇,2001)。

全球每年大约有30个热带气旋在西太平洋形成。

受该地区副热带高压、赤道辐合带、东风波等的影响,生成于此的热带气旋中很大一部分会影响东亚和东南亚等国(陈瑞闪,2002;周伟灿等,2015),其中部分热带气旋将会登陆,给这些受影响的国家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2 0。 N 附近 ,并 向东 扩展 到 1 6 0 o E,而少 台风 季
究指出南海夏季风槽的异常不是偶然的,与大气
收 稿 日期 :2 0 1 1 - 0 5 . 1 7 ;修 订 日期 :2 0 1 2 . 1 1 - 2 8
资 助项 目:公益 性行业 ( 气象 )科研专 项 ( G YH Y 2 0 1 0 0 6 0 2 1 );国家 自然基金 国际( 地区) 合作与交 流项 目 ( 4 0 9 2 1 1 6 0 3 7 9 );国家 自然基金 青年
件 非常 有利 于 T C在 I T C Z 中产 生 。G r a y [ B 】 、陈
而 由于资 料 的短缺 ,关 于 I T C Z的年 际尺 度上
变化的研究较少。 目 前, 关于南太平洋热带辐合
带( S o u t h P a c i i f c C o n v e r g e n c e Z o n e ,简称 S P C Z ) 、
’ ]

相关背景场的差异。 西北 太平 洋 地 区是全球 热 带气 旋( T r o p i c a l C y c l o n e ,简称 T C ) 产生最活跃 的地区之一 ,约有 1 / 3的 T C在此生成【 ¨ 1 。热带辐合带是赤道西 风与偏东信风的辐合 区,它伴随的大尺度环流条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9 6 5 ( 2 0 1 3 ) 0 2 - 0 1 9 8 — 0 9
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 及 其对热 带气旋 的影 响
曹西 1 , 2 ,陈光华 ,黄荣辉 ,陈文
( 1 .中 国科学 院 大气物 理 研究 所季 风研 究 中心 ,北 京 1 0 0 0 2 9 ;2 .中国科 学 院大学 ,北京 1 0 0 0 4 9 )

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的时空规律

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的时空规律

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的时空规律芮建勋;何梦梦【摘要】以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分为顺时针与逆时针两类)为例,研究了1949 ~2011年期间打转台风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打转台风主要发生在洋面,主要分布在110°E~150°E、10°N~30°N区域范围内.台风打转后的发展方向以偏北为主,也有一部分打转后西行,绝大多数顺时针打转台风的打转中心位置随纬度的增加而偏东.打转台风生成的高发期为7~10月,占总数的73.7%,8月份生成次数最多,2月份生成次数最少.我国的南海区域和菲律宾以东洋面是生成打转台风的两个高频区,夏季和秋季是打转台风活动的高发期,夏季的打转台风生成次数稍低于秋季,但是其深入内陆的范围广于秋季,并且台风打转中心位置在夏季达到最北.%The paper takes turning typhoons (both clockwise and anticlockwis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s an example,and studi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urning typhoons which happened during the period 1949 ~ 2011.The study result shows that turning typhoons mainly come out in the ocean area between 110°E-150°E and 10°N-30°N,and their moving direction is most northward or sometimes westward.With latitude increasing,the centers of most clockwise typhoons are eastward.The high frequency of turning typhoons occurrence is usually from July to October,accounting for 73.7% of the total.There are two high-frequency regions of turning typhoons,one is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other is the east ocean of Philippines.There are two high-incidence season,summer and autumn.The frequency in summer is lower than in autumn but it makes wider range inland and the center gets to the northernmost.【期刊名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42)003【总页数】6页(P320-325)【关键词】打转台风;时空规律;季节变化;西北太平洋区域【作者】芮建勋;何梦梦【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70 引言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气旋性涡旋.当它的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称谓也相应有了变化,在西北太平洋称之为台风(大西洋称为飓风).按照其强度,世界气象组织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TD)、热带风暴(TS)、强热带风暴(STS)、台风(TY)、强台风(STY)、超强台风(SuperTY),其中台风(近中心最大风速大于32.7 m/s)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强烈的热带气旋常伴有大风、暴雨、风暴潮等,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1].在全球几大热带气旋生成区中,中国位于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占全球总发生数的1/3以上)、强度最强(约有一半以上的热带气旋发展成台风)的西北太平洋西岸[2].受东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中大部分移向中国、日本、菲律宾、越南和韩国等地并登陆.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最多12个左右[3-4].而且,每次登陆我国的台风都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受害,使粮食减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近百年来,不少学者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进行了大量研究.周俊华等[1]研究了1949~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异,同时评估了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古月[5]分析了1949~2010年这62年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规律;王磊等[3]发现了近30年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陈敏等[6]根据1949~1996年的资料指出了台风源地随季节变化的关系;袁金南等[7]针对1945~2005年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Chan研究了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8].综上所述,目前关于热带气旋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比较多,而有关台风路径突变、台风打转的空间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仅有少量文献,如地形对台风路径的影响[9],逆时针打转路径的可能原因[10],打转台风的一些统计特点[11]等.对于运用历史台风数据,系统地进行打转台风时空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本文作者将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1949~2011年西北太平洋区域台风历史数据库,对台风路径突变中的打转现象及其时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提升对台风路径突变的认识,从而提高台风路径突变的预报水平,减少台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1.1 研究区概况在全球几大热带气旋生成区中,西北太平洋是形成热带气旋数量最多、强度最强的一个海区.绝大多数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源于5°N~25°N之间,即南海到我国台湾省以及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包括马里亚纳、加罗林及马绍尔群岛所在海域. 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全年各月都有台风发生的唯一地区[12].在5~12月每月的台风数平均在1个以上.台风出现的盛期为7~10月,约占全年台风总数的70%,其中又以8、9月最多,约占全年台风总数的41%.在1970~2001年这32年间生成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其中登陆的就有256个[4].且在2000~2008年这8年间发生超强台风的个数几乎占全球发生总数的一半(47.7%)[13].1.2 数据源及处理方法台风数据主要采用中国台风网“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1949~2011年).考虑到计算与分析的需要,基于MySQL数据库平台设计了台风数据库,主要属性项包括台风编码、时间、强度、经纬度、最大风力(级)、最大风速(m/s)、中心气压(102Pa)、移动速度(km/h)、移动方向、七级风圈半径(km)、十级风圈半径(km)等.2 打转台风的总体特征2.1 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年际变化特征图1 1949~2011年逐年台风与打转台风发生次数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49~2011年的63年中,共有2172条台风记录(将在同一个区域同时发生的多条台风分开并各记为一条,尽管部分台风存在的时间较短).相邻的2个年份中,台风发生次数的多寡呈现交替分布,逐年连续增加或减少的现象很少.台风发生次数平均每年35次,最多的是1967年(56次),其次是1971年(53次),这和余帆等[14]关于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研究相符合.另外,按照每10年一统计,台风发生次数总和从高到低依次是1960年代(420次)、1970年代(394次)、1980年代(348次)、1950年代(336次)、1990年代(314次)、21世纪前十年(279次).可见,1960、70年代的台风最多,近些年出现减少趋势.在这63年中,台风数量减少的年份多为厄尔尼诺年,增加的多为反厄尔尼诺年,这与何敏等指出的台风活动在反厄尔尼诺年增加,厄尔尼诺年减少的结论相一致[15].另外,台风生成次数在1961~1971 年间明显迅速增多,但在1972年突然降到40次以下,且1975年以后次数再没有超过40次.这符合Chan等指出的热带气旋的生成次数在1960年代初到1970年代中期具有减少的趋势[16].2.2 打转台风的统计规律(1) 如图1,在上述63年中,台风路径中较明显的打转共有278次,平均每年4.5次.其中,每年最多的打转次数及其对应年份分别是11次(1967年)、9次(1985年、1966年、1978年)、8次(1970年).其中1967年前后各5年内,台风打转次数较多,其余年份打转次数较少,有5个年份为0.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台风的打转次数较少,有些年份没有发生较明显的打转现象.可以看出,这和台风的年际变化规律有一定的相似.(2) 按照打转方向分类,顺时针打转共有105次(占37.77%),逆时针打转173次(占62.23%).顺时针打转的台风数量明显少于逆时针打转台风的数量,这可能是由台风周围的各块高压对台风影响的时间次序不同引起的[17].2.3 台风打转后的发展方向如图2(a),按照台风打转后的发展方向,向西北82次、向东北79次、向西南43次、向西33次、向东南20次、向东10次、向北7次、向南4次.从总体上看,台风打转后以偏北方向(西北和东北)发展为主,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台风在打转后西行.图2 台风打转后发展方向顺时针打转后的台风发展方向,如图2(b),以向西北(28次)、向西南(27次)为主,这两个方向各占26.67%和25.71%,向东北(19次)发展的占18.10%,向西(13次)发展的占12.38%;逆时针打转后的台风发展方向,如图2(c),以向东北(59次)、向西北(54次)为主,这两个方向各占34.10%和31.21%,向西(20次)发展的占11.56%,向西南(17次)发展的占9.83%.根据研究表明,西行打转台风影响东部沿海地区的数量(仅占11.87%)虽然不大,但也不能忽视.3 打转台风的时空分布3.1 打转台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 西北太平洋累年打转台风几何中心位置分布图通过计算打转台风几何中心并制图(如图3所示,用圆圈和三角形符号表示台风打转之处的几何中心).打转台风主要发生在洋面,主要位于110°E~150°E、10°N~30°N区域范围内.以菲律宾群岛、台湾省一直到长江口这一线为界,其中西侧的南海区域打转台风所占数量最多、密度最大.东侧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打转台风主要集中在130°E附近,140°E以东分布相对稀疏.3.1.1 逆时针打转台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图3(三角形符号),逆时针打转的台风主要位于110°E~140°E、10°N~30°N区域范围内,多集中于南海区域和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上.首先,逆时针打转台风登陆的地点主要在海南岛,少量在福建省,极少会登陆我国其他地区.其次,与顺时针打转台风登陆福建省的位置比较,逆时针打转台风的登陆位置要更偏北些,几乎到了我国福建省与江西省边界处.3.1.2 顺时针打转台风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中(圆圈代表顺时针打转的台风中心),顺时针打转的台风主要分布在110°E~150°E、10°N~25°N的区域范围内.绝大多数顺时针打转台风的打转中心位置随纬度的升高出现向东偏移的现象,从而在经度上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但是大多数在纬度上却比逆时针打转台风偏低.而且顺时针打转台风在南海地区的分布要比逆时针打转台风的分布稀疏些,其登陆的位置主要在福建省.3.2 打转台风的时间分布特征3.2.1 累年月际变化特征(1) 台风生成次数的累年月际变化特征图4 1949~2011年西北太平洋累年每月台风和打转台风生成次数图利用最新资料统计1949~2011年这63年间西北太平洋各月台风的生成次数(图4实线).从图4中可以看出,各月台风发生次数在6~11月,基本以8月份为中心呈正态分布,7~10月是台风发生比较频繁的月份,这4 个月占总数的68.66%,其中8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次数的23.07%.而2月份发生次数最少,为19次,仅占总次数的0.87%.(2) 打转台风生成次数的累年月际变化特征图4中虚线是1949~2011年这63年间西北太平洋各月打转台风生成次数.从图4中可以看出,打转台风生成次数与台风生成次数的趋势基本一样,6~11月打转台风生成次数占全年的86.3%,尤其是7~10月其生成次数均超过全年平均数量,占总数的73.7%.可以说这4个月也是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生成的高发期,其中8月为生成次数最多的月份,平均每年1.2个,占到总数的27.7%.但1~5月,却很少有打转台风生成,仅占总数的10%,其中2月份生成的打转台风次数最少,平均每年0.03个.3.2.2 累年季节变化特征如图5,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图5a)和春季(3~5月,图5b)为打转台风生成次数的低谷期,从打转台风的数量上来看,冬季(20次)和春季(19次)几乎持平.从打转台风的几何中心位置分布来看,冬季打转台风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菲律宾以东洋面(10°N~15°N之间),少量在我国南海区域,影响范围比较小;春季打转台风的整体分布较为稀疏,出现向东分散的现象,且菲律宾以东洋面的密集区基本上已经消失,而分布在我国南海区域的打转台风已经由10°N向北移动至15°N.夏季(6~8月,图5c)和秋季(9~11月,图5d)两个季节是打转台风活动的高发期,不仅生成打转台风的次数迅速增多(最高可达到70次左右),而且分布范围也更广,基本覆盖了整个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的两个打转台风的高值区(菲律宾以东洋面和我国南海区域)相对于冬季和春季的位置又向北移动,大概移动到了20°N,其中南海的高频区已经明显靠近我国大陆,菲律宾以东的高频区几乎北移到我国台湾省的东面.相对于夏季,秋季的打转台风生成次数稍高,而且其分布范围在纬度上有所降低,但是在经度上却向东移动.整体分布上没有夏季集中,而且打转台风的几何中心位置出现南移现象.又因为其分布整体向东移动,所以对我国大陆的影响逐渐减小.在四个季节中,只有夏、秋两季有打转台风登陆,但是从深入内陆的范围来看,夏季打转台风深入的范围比秋季要广一些,可到达福建省内陆,说明了夏季打转台风的强度较大.从春季到夏季,打转台风的几何中心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在夏季达到最北,秋季又逐渐南移,这与陈敏等[3]指出的台风源地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一致.所以西北太平洋上打转台风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图5 西北太平洋累年打转台风几何中心位置季节分布图4 结论根据中国台风网1949~2011年这63年间的台风数据,对西北太平洋打转台风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 较明显的打转台风共有278次,1967年前后各5年内台风打转次数较多.从整体上来看,台风打转后的发展方向以偏北(西北和东北)为主,也有一部分打转后西行.(2) 打转台风主要发生在洋面,主要分布在110°E~150°E、10°N~30°N区域范围内.以菲律宾群岛、台湾省一直到长江口这一线为界,其中西侧的南海区域打转台风所占数量最多、密度最大.东侧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打转台风主要集中在130°E附近,140°E以东分布相对稀疏.(3) 顺时针打转的台风要少于逆时针打转的台风,且大多数顺时针打转台风中心位置的纬度要低于逆时针打转的台风.(4) 随着纬度的升高,绝大多数顺时针打转台风的打转中心位置出现偏东现象.(5) 打转台风生成的高发期为7~10月,占总数的73.7%,其中8月是生成次数最多的月份,占到总数的27.7%.2月份生成的打转台风次数最少,平均每年0.03个. (6) 夏季打转台风主要有两个生成次数高频区,分别为我国的南海区域和菲律宾以东的洋面.从季节上看,夏季和秋季是打转台风活动的高发期,夏季的打转台风生成次数稍低于秋季,但是其深入内陆的范围广于秋季.从春季到夏季其打转中心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夏季达到最北,秋季又逐渐南移.参考文献:[1] 周俊华,史培军,陈学文.1949~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时空分异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44-49.[2] 刘欢,刘荣高.1990年-200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分析[J].资源科学,2012,34(2):242-247.[3]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近30 年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2):182-188.[4] 李英,陈联寿,张胜军.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1):14-23.[5] 古月.1949-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2,1:3-7.[6] 陈敏,郑永光,陶祖钰.近50年(1949-1996)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的再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1):10-16.[7] 袁金南,林爱兰,刘春霞.60年来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J].气象学报,2008,66(2):213-223.[8] CHAN J C L.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Meteorology atmospheric Physics,2005,89:143-152.[9] 罗哲贤,陈联寿.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的作用[J].大气科学,1995,19(6):701-706.[10] 罗哲贤.热带气旋逆时针打转异常路径的可能原因[J].中国科学(B辑),1991,(7):769-775.[11] 陈景奎.打转台风的一些统计特点[J].气象科技,1977,6:5-6.[12] 陈光华,黄荣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台风活动若干气候问题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611-616.[13] 郑文荣,李江南,蔡建春,等.西北太平洋超强台风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海洋预报,2009,26(4):19-24.[14] 余帆,李培,李向军,等.近6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海洋预报,2012,29(1):1-5.[15] 何敏,宋文玲,陈兴芳.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J].热带气象学报,1999,15(1):17-25.[16] CHAN J C L,SHI J E.Long-term trends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6,23(20):2765-2767.[17] 钮学新.台风打转及打转以后的路径[J].海洋通报,1982,3(2):7-10.。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1 年 T 个 数 很 可 能 是 增 加 的趋 势 。 ()不 同类 别 的 TC分 析 表 明 , D 频 数 是 明显 减 少 的 ,而 T O C 3 T S频 数 则 是 明显 增
加 的 ;S TS频 数 的减 少 并 不 显 著 ,TY 频 数 的减 少 则 较 为 显 著 。 ( )长 周 期 振 荡 分 析表 明 ,短 时 间 内 仍 处 于 T 频 4 D 数 较 少 时 段 ,而 TS频 数 则 是 处 于 增 多 的阶 段 ;S S和 T 频 数 未 来 若 干 年 很 可 能转 增 多 的 趋 势 。 () 热带 气 旋 在 T Y 5 生 命 史 中 强度 达 到 最 强 时 的 位 置 有 向北 漂 移 的 趋 势 ,这 在 频 数 空 间 分 布 的 年 代 际 变 化 上 表 现 明 显 。 关 键 词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气 旋 ;频 数 ;气 候 变 化
(T ) S S 、台 风 及 以上 量 级 ( TY) 四个 类 别 ,采 用 Molt小 波 变 换 等方 法 ,分 别 探 讨 它 们 的 年 际 变 r e
文 章 编 号 :1 7— 4 1 ( 0 7 638 1 2 0 )增 刊 I 0 6 —3 I 030 一
近5 8年 西 北 太 平 洋 热 带气 旋 频 数 的气 候 变化 特 征
炎 利 军 ,黄 先 香 ,于 玉 斌。 陈小 芸 陈 志芳 , ,
(.广 东 省 佛 山市 气 象 局 ,广 东 佛 山 5 8 0 ;2 1 2 0 0 .中 国 气 象 局 培 训 中心 ,北 京 摘 10 8 ) 0 0 1
段以5 6 ~ a的短周 期 变化 比较 明显 ; 另外 , TC个 数 达到 峰值 及减 少 的初 期 阶段 ( 9 5年到 1 7 16 9 5年 ) 还

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联系

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联系

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联系周群;张润宇【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8(035)004【摘要】基于1961-201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研究了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异常强的北极涛动(AO)信号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以及有利于TC生成的大尺度环流因素强度偏强、位置偏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北,从而导致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次明显偏多且生成源地偏西,影响和登陆我国的TC个数均较气候平均值偏多,而影响日本、韩国的TC个数偏少.进一步的分析指出2017年7月西北太平洋TC的活动异常很可能源于同期异常强的AO活动的影响.AO可以通过改变东亚-西北太平洋上空局地经圈环流,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环流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在AO正(负)位相年7月,造成西北太平洋TC 生成位置和移动路径偏西、偏北(偏东、偏南),影响我国的台风个数偏多(偏少),影响日韩的台风个数偏少(偏多).因此,今后在做西北太平洋台风灾害的季节预测时应考虑北极涛动的变化.【总页数】7页(P1-7)【作者】周群;张润宇【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相关文献】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强El Ni(n)o现象对其影响的初步分析[J], 殷明;肖子牛;李崇银;葛耀明;贾亦君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 [J], 杨亚新;夏剑东3.3套资料中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比较分析 [J], 张冬娜;张翰;程旭华;陈大可4.晚春北极涛动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 [J], 周群;魏立新5.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J], 陈仁容;梁嘉欣;戚子琪;陈伊虹;贾盛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摘要】以美国联合台风中心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1951-2015年65年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活动变化的时空特征,并对中国所受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1951-2015年热带气旋频数、超强台风频数长期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热带气旋频数在1950年左右发生突变,由1950年以前的偏少期向偏多期转变,但只有在196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初期、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两个阶段增加趋势通过0.05的显著水平检验.②从1950年代初期至1950年代末期,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呈现短期加强趋势,之后呈现长期减弱趋势.总体上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均最大强度与年均强度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72年以后平均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最大强度在1968年左右发生突变,说明在1968年以后最大强度减少的趋势显著.③从热带气旋最大强度(成熟)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呈减弱趋势,但是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④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时空变化.【期刊名称】《灾害学》【年(卷),期】2019(034)002【总页数】8页(P89-96)【关键词】全球变暖;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时空变化特征;大尺度背景场【作者】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佳木斯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系,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X915.5;P444;P461在过去几十年,揭示热带气旋的生成、发展以及影响因素一直是气象学所面临的挑战。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

近百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频数变化特征与ENSO的关系
维普资讯
第 2 5卷 第 1期
2 0 0 8 年 2月




V O1 25, O.1 . N
M ARI NE FORECAS TS
Fe b.2 0 8 0
近 百 年 西 北 太 洋 热 带 气 旋 频 数 变 化 特 征
严 重 的 , 0 6年夏 秋 季西 北 太平 洋 一系 列严 重 台 风灾 害至今 令 人 记忆 犹 新 。人 们在 反思 20 台风 灾 害时 一直 在想 ,是 否能 找 到有 关 台风变 化 的一 些 客观规 律 。 西北 太 平洋 台风 的 活动 、变 化 及其 影 响 是 国内气 象工 作 者十 分关 注 的问题 ,多 年来 从不 同的角 度进 行 了研 究 ,在 台风 频率 变 化 的研 究 方 面也 有 不少 ” l 2 0 美 国受 。在 05年 到 大 西洋 强 飓风 的异常 严 重 的影 响 ,近 年 来 ,美 国一 些科 学 家进 行 了一 些 关 于 台风 频数 变 化规 律 的研 究 。2 0 0 5年 K r maui ’ 行 的研 究表 明,热 带气 旋 的破 坏 潜 力 在过 er E ne f进 y 5 去的 3 0年 里几 乎增 加 了一 倍 ,并 且 与热 带海 洋 表面 温度 高 度相 关 ,全 球变 暖 似 乎 是唯
收稿 日期:2 0 - ・ l 0 7 62 :修订 日期:2 0 - - 0 0 7l l 20 基金资助:国家 自然科学幕金项目 ( 0 4 6 5 5 ) 国家 9 3 日 ( 0 C 4 3 0 )资助 。 N : 0701和 7项 2 6 B 060 0
作者简介:黄 勇 (9 9) 17 -。男,博士牛.丰要从事热带气旋研究。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分析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分析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分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活跃的台风生成区之一,每年都会有多个台风在这一地区生成并发展。

台风的路径对于沿岸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来说至关重要,及时准确地预测台风路径可以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本文将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规律。

一、台风生成区域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最热带的海域之一,水温高、湿度大,是台风生成的理想环境。

台风主要在赤道附近的海域生成,然后向西北方向移动。

台风生成的季节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尤其是7月至10月,这段时间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

二、台风路径特点1. 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呈现多样性。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的路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台风路径呈现出多样性。

有的台风路径呈现直线向西北方向移动,有的台风路径呈现蜿蜒曲折向多个方向移动。

2. 受气候环流和地形影响。

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候环流复杂,季风影响显著,台风路径受到季风和气旋的影响。

此外,地形也会对台风路径产生一定影响,如山脉、海岸线等地形会改变台风的移动轨迹。

3. 受海温和海洋环流影响。

海温是台风生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海水温度越高,台风生成的可能性越大。

海洋环流也会影响台风路径,如暖流、冷流等会改变台风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三、台风路径预测方法1. 数值模式预测。

数值模式是目前台风路径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大气、海洋等要素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台风的路径和强度。

数值模式预测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路径预测,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2. 统计预测方法。

统计预测方法是通过对历史台风路径和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台风路径的概率分布,从而预测未来台风的可能路径。

统计预测方法简单直观,但对于复杂情况的预测能力有限。

3. 综合预测方法。

综合预测方法是将数值模式和统计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台风路径的影响,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合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台风路径对沿岸地区的影响1. 强风暴雨。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近5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和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个 , 均 每 年 成 频数 的季 节变 化 。 由 图 1 2T 可见 , 北太 平洋 ( 南海 ) 年各 月均 有 T 西 含 全 C发 生 , C主 要 发生季 T 节 为 7 1 , 4 月发 生 的 T 等 级 以上 T —0月 这 个 S C数 占该 等 级 以上 T C总 发 生数 的 6 .%。 1 8 9 - T 4月 C发 生数 较
析 。【 因此 , 2 刮 补充 资料 , 对西 北太平 洋 T C的发 生规律进 行再 分析十 分必要 。 本 文利 用西北太 平洋 15 .0 7 T 9 02 0 年 C资料 , T 对 C发 生频数 、 强度 及其 登 陆频 数和 地点 在季节 、 际 、 年 年 代 际时间尺度 上 的变化 规律进 行 了分析 , 以期 为西 北太平 洋 T C活动 的短期 气候 预测 提供科 学依 据, 也为船
M a .01 r2 0
d i 03 6/i n17一 9 9 .0 00 .1 o: .9 9 .s.6 l 8 1 1.1 1 1 js 2 0
张 霞 , 兴运 刘
( 南通航 运职 业技 术学院 航 海 系, 江苏 南通 261) 20 0

要: 文章利用 15-0 7 西北 太平洋热带 气旋 ( C) 9 02 0 年 T 资料 , 热带 气旋发 生频数 、 对 强度、 陆频数和地 点在 季 登
文中T C频 数 是指一 年 中热带气 旋 生成 的总数 ; 年均 最低气 压 是指 一年 中所有 T C的 中心气压 极值 的算
术平均值; 年均最大风速是指一年中所有 T C的中心最大风速极值的算术平均值 。 2 西北太平 洋 T C生成频 数和强 度 的气候 特征
21 T . C生成频数 f) C生成频 数 的一 般特 征 。 15 .0 7 , 北太 平洋 ( 南海 ) 有 1 6 个 T 1T 9 02 0 年 西 含 共 7 9 c发生 , 均每 年 为 3 平 4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测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测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测
尹文静;段炼;高鹏
【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
【年(卷),期】2024(24)9
【摘要】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高发区域之一,我国每年受登录台风影响,造成沿海地区发生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准确预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对我国防震减灾意义重大。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多元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处理好的包含中国气象局(CMA)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数据集两种资料的多元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训练3种循环神经网络并预测未来6、12、24 h的热带气旋(TC)中心位置。

结果表明,预测失效为24 h时利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预测E值为173.15 km,误差要远小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认为利用LSTM网络对未来24 h TC中心位置的预测具有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总页数】7页(P117-123)
【作者】尹文静;段炼;高鹏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气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183
【相关文献】
1.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变化趋势分析
2.低空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关系
3.基于门控单元循环神经网络的台风路径预测
4.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聚类分析
5.西北太平洋转向路径和西北移路径登陆台风的水汽输送特征对比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特征统计分析

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特征统计分析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 强台风…超强台风
图2 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不同强度台风数量年际变化
o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年份 图1 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总数年际变化
从年平均不同等级台风发生频次及其占比来
数据时间序列有限和不同,结论各有侧重,但这些 研究对科学的认识TC的时空分布和特点,对由TC 引起的强风、降水及风暴潮等气象灾害的防灾、减 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基于2009— 2018年近10a最新的西北太平洋TC最佳路径数据 资料,统计分析近十年台风的生成和登陆情况以及 强度变化等,以期为台风的短期气候预测和近海台 风防范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看(图2、图3), Super TY平均出现频数最高,年平
图3 2009-2018年西北太平洋年平均台风强度等级占比
2.2登陆我国台风时空分布特征
2.2.1台风登陆年频数分布 2009—2018年10a间,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生成
的热带风暴级及以上的台风共245个,年均约24. 5 个,而在这些台风中,登陆我国的台风总数为76个, 年均接近8个,约占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总数(不 含TD)的33%,远远高于日本、菲律宾、印尼、美国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写TC)是发生在 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 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其活动带来的强风、降水、风暴 潮等气象灾害⑴,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 产和海上船舶的航行安全,此外,热带气旋深入内 陆时还会引起山洪、滑坡、泥石流、溃坝等次生灾 害,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
Vmax=5.7 yi010-P0 (仇为台风中心气压 值)(单位:m/s) 近年来由于气象资料的日益丰富,用上式直接求算 台风最大风速应用已不多见,然而当台风迅速发展 或减弱时,用上式做台风最大风速的迅速估算仍然 比较方便.

近6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的变化特征

近6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和路径的变化特征

大平均风速 l.~ . m s 08 l 1 /,风力6 7 ,以下简称 左右 ;西太平洋西源地 ( 7 ~级 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
6 2 1年 O2 总第19 9期
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规律研究 , 对于船舶驾驶员正 转向是指在南海海面或台湾海峡转向,登陆转向是指 确预测热带气旋 以及制定正确 的防御措施具有重要 在 我 国登 陆后 转 向 。
意义 。
三 、西北太 平洋 热带气 旋 源地 及路径 的气 候
特征
1 热带 气旋 源地 .
在 热 带 气 旋 活 动 的气 候 规 律 方 面 ,已有 不 少 研 究 1 。这些 研 究 基本 上 描述 了西北 太 平洋 热 带气 旋
的时空特征 ,但是 由于资料不完备及年代久远 ,对
14 年 以来 西北太 平洋 热带气 旋气候 特征 的研究 还缺 99 乏全 面分 析 。因此 ,补充资料 对西北 太平 洋热带 气旋
的生成规 律进 行再一般特 征
热 带气旋 生成 频数 的空 间分 布很不 均匀 。在4 N 。 以南 与3。N以北 、10 以西与 10 以东很 少有热 0 。E 1 7 。E 带 气 旋 生 成 。热 带 气 旋 高 生成 区分 布 在 以下 个海 域 :我 国的南 海 中北 部偏 东 洋 面 ( 4 一 1 。N, 1。N 8 14 一 10 E)、菲律宾 以东至加 罗林 群 岛之 间洋 。E 2 。 l

带 ( 。 一1。 8 N 2 N,10 E 4 。 。热带气旋生 4 。 —l5 E)
方便 ,本文统一采用18年后的国际热带气旋分类标 成数 以这三个区域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减少。 99 在 以上 i个热带气旋高发源地 中 ,两太平洋东源地 ( 加罗林群岛一带 ) 位置最偏南 ,高发纬度为l。 0N 小 ,将热带气旋分为4 个等级 :热带低压 ( 中心最 近

进入夏季说台风

进入夏季说台风

进入夏季说台风
郭战峰
【期刊名称】《科学(北京)》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季节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马路上杨树叶子已由当初的鹅黄、浅绿变成现在的墨绿。

春的脚步声啊,听上去已在千里之外了。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郭战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44
【相关文献】
1.行星运动对东北夏季气温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相互关系的影响 [J], 叶更新;田耕;高迎娟
2.1998—2017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特征研究 [J], 董祎杰;
3.《夏季台风》:余华转型的钥匙 [J], 刘春勇
4.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登陆广东台风的影响 [J], 叶烁旎; 凌征
5.夏季台风暴雨天气根茎类蔬菜田间管理防范措施 [J], 崔峰;王燕;徐良;曾晓萍;程志超;张洪永;胡传银;柳李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生成位置
台风生成位置表征了台风形成环境的主要特征,生成位置与海表温度、水汽输送情况紧密相关,对台风源地的研究能够较直观明显地看出夏季台风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无论从夏季还
2.2 巅峰强度
巅峰强度是衡量台风强度的重要指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台风破坏力的大小。

对巅峰强度的分析和比较能够体现出夏季台风的特征和发展情况。

1998—2017年间,夏季台风平均巅峰风速为36.0m/s,而全年台风的平均巅峰风速为37.5m/s。

夏季2.3 登陆位置及强度
登陆位置及强度和我国防汛防灾工作直接相关,是研究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预报和防范工作可以显著减少台风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1998—2017年共有136个台风登陆我国,总计181次登陆,其中夏季有89个登陆台风,总计119次登陆。

在夏季台风中,6月登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