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课件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f842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1.png)
汉字在古代科技的传承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古代的医学、数学 、天文学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
古代教育的基石
汉字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基石,古代的童蒙读物、四书五经等都是用汉 字编写的,通过汉字,人们可以学习到古代的知识和文化。
汉字与现代文化
现代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现代的文学、艺术、科技 等领域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
甲骨文的释读
甲骨文的释读是研究甲骨文的关键,通过对比研究 ,可以推断出甲骨文的意义和读音,为理解古代社 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金文
西周金文
金文是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主要刻在青铜器上,因此也称为“钟鼎文” 。金文的书写风格与甲骨文有所不同,更加规范和优美。
金文的释读
金文的释读相对于甲骨文要容易一些,因为金文的字数较少,同时有大量的青 铜器作为载体。通过释读金文,我们可以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汉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目录
• 汉字的起源 • 汉字的形成 • 汉字的发展 • 汉字的现代化改革 • 汉字的文化价值 汉字的教学和应用01
汉字的起源
Chapter
汉字的起源传说
01
传说一:仓颉造字
02
传说二:伏羲画八 卦造字
03
传说三:神农氏结 绳造字
04
传说四:沮涌氏刻 划甲骨文
汉字的创造者
拼音化改革的过程
拼音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采用拼音方案,将汉字转换成拉丁字母 的拼音,以便于拼读和口语交流。
拼音化改革的影响
拼音化改革使得汉字能够更方便地被发音和朗读,有利于提高汉 字的普及率和交流效率。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分离
手写体与印刷体的背景
在古代,手写体和印刷体是统一的,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两者 逐渐分离。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
![第二讲汉字的起源与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a41b2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3.png)
来
求
←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甲骨文的特点: 2、图画特征比较明显,笔画具有细而长、平直、方折
汉字的最早起源: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
今天在西安半坡村等地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发现的刻在陶器上 的一些记号,是至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汉字材料。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在字形上更匀称。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小篆的特点: 字形统一; 结构定型; 字体竖长方形; 图画性进一步减弱,符号
性增强。
小篆的诞生标志了汉字的统一(此前六国有自己的字 体),汉字的形式从此开始定型。
楷书书法家:
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 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中唐的颜真卿 晚唐的柳公权 元代的赵孟頫。
(六)、草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章 草 : 与 汉 隶 相 应 的 草 书
今 草 : 与 楷 书 相 应 的 草 书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起源说优秀课件
![汉字起源说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fb0ce7b9f3f90f77c61b28.png)
P42
摹自林耀华《原始社会史》P403线图,曰法国霍洞
拉 斯 科 洞 中 马 和 矛 , 长 《 原 始 美 术 》
152cm,
P33
汪宁生《云南苍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图版一第六地点外景,文物出版社1985。
《 云 南 沧 源 崖 画 的 发 现 与 研 究 》 。
P29
《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P35。
文字之一。
一块刻有祭祀场面和象形文 字的石板岩条(前3200年)
亚述-巴比伦时期的 楔形文字“毕达哥 拉斯定理”
拉格什国王埃 赫那顿的浮雕 像,旁边刻有 象形文字(前 2350年)
• 泥版书: • 世界上最古
老的图书之 一。
1.2 古埃及圣书字
• 尼罗河流域 • 圣书字:象形文字 • 纸莎草书卷
, 汝 信 《 全 彩 西 方 绘 画 史 》 ,
阿洞受伤的野牛, 此图可能更真实。
蒋勋《写给大家看 的西洋美术史》P11,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又牛克诚《原始美 术》P39曰牛长 185cm,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拉斯科洞鹿头,高100cm,《原始美术》P32。
。法 国 科 格 纳 克 洞 窟 , 奥 瑞 纳 时 期 , 牛 克 诚 《 原 始 美 术 》
• 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的洞窟岩画,距今 1.5—4万年。
阿尔塔米拉洞穴大壁画,长15米,动物20余只,旧石器晚期马格德 林时期,公元前1—1.5万年。 朱狄《艺术的起源》P4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阿 洞 野 牛 , 大 百 科 考 古 卷 彩
7
P4 2002
宁阿 夏洞 人受 民伤 出的 版野 社牛
而发展,不该停滞不前。
5.图画记事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汉字的起源-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汉字的起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5552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4.png)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文 字 的 画, 仓 颉 便 描 摹 他 的 形 象, 创 造 了 文 字。 有 的 古 书 说, 仓 颉 创 造 出 文 字 后, 由 于 泄 漏 了 天 机, 天 落 下 了 小 米, 鬼 神 夜 夜 啼 哭。 还 有 一 种 传 说, 说 仓 颉 观 察 了 鸟 兽 印 在 泥 土 上 的 脚 迹, 启 发 了 他 发 明 文 字 的 灵 感。 这 种 种 传 说 都 是 靠 不 住 的。 文 字 是 广 大 劳 动 人 民 根 据 实 际 生 活 的 需 要, 经 过 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 展 起 来 的。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 中 国 考 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 (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 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 创 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 和 绘 画、 雕 塑、 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 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返回
形 声 法
象 形 字 和 会 意 字 都 能 从 字 形 上 看 出 字 的 意 义, 但 却 不 能 读 出 声
音。 因 此 又 创 造 了 形 声 法 来 造 字。
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
的 形 旁 搭 配 起 来, 组 成 很 多 新 字。
例: “爸” 字 是 表 音 的 “巴” 字 和
返回
【2024版】汉字的起源课件
![【2024版】汉字的起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a9106a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6.png)
(二)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 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 衡,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 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统一汉 字书写形式。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 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 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而且可 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 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 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象形构字法
这 是 形 成 汉 字 的 最 早 方 法,
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
例: “日” 写 成
, “月” 写
成 , 水 写 成 , 牛 写 成 等 等。
这 些 象 形 字 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
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
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 有
毛公鼎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 的宣王时期器物, 为皇皇钜制,被 誉为“抵得一篇 尚书”。其书法 是成熟的西周金 文风格。李瑞清 题跋鼎时说: “毛公鼎为周庙 堂文字,其文则 尚书也,学书不 学毛公鼎,犹儒 生不读尚书也。”
南 姞 甗 铭 文 西 周
[]
周代青铜器铭文
周 代 青 铜 器 铭 文
四、篆书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
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
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
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
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
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
柳骨”的美誉。
返回
欣赏
柳
体
书
法
代
玄 秘
表 作
塔
碑
返回
柳
体
书
法
笔
划
特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9ae85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6.png)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01f87fbd64783e09122bff.png)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 而成;
14
二、汉字的演变
15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7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盂附)等。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10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皇
11
(三)小篆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52
53
54
55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 “角”分开来字达;
二、汉字的演变
12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汉字的起源教学课件
![汉字的起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b209befab069dc51220125.png)
---------------------------------------------------------------最新资料推荐------------------------------------------------------汉字的起源教学课件汉字的起源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从大约是在公元前 14 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 20%。
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
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
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
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1 / 11形渐成扁方形;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
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
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文字体系,总数约有一万个,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个左右。
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无穷多的词组,进而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
汉字产生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目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骨 16 万余片。
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的碎块。
《汉字的演变》课件
![《汉字的演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0e2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楷书
楷书是隶书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字体, 其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
楷书具有工整、美观的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书法、印刷、出版等领域。
楷书在唐代成为官方文书和科举考试 的标准字体,后逐渐成为现代汉字书 写的主要字体之一。
03 汉字的构造方式
象形字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构造方式,通过模仿事物的形状来表达意义,例如“日” 、“月”、“山”。
指事字
总结词
通过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意义。
详细描述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象征性符号或数字来表达更抽象的意义, 例如“上”、“下”、“一”、“二”。
会意字
总结词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来表 达意义。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起 来,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更复杂的 意义,例如“男”、“女”、“明” 、“森”。
形声字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
详细描述
形声字是最晚出现的汉字构造方式,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 组成,例如“河”、“泡”、“洋” 。
04 汉字的艺术风格
、结构清晰。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 之间的书体,其特点是 书写流畅、字形多变。
பைடு நூலகம்
02 汉字的演变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 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
和兽骨上。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 构,是汉字演变的早期形式。
甲骨文主要用于祭祀、卜辞等,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
术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金属器物(如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更加规 整、美观。
汉字的起源课件课件
![汉字的起源课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6b393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c.png)
汉字的演变 ⑤
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写隶书时的快捷变
体,称为“草隶”,后来又叫“章草”。汉末以后,脱去章草 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相互 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
认的“狂草”,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汉字的演变 ③
小篆,是秦朝通行的文字,又 称“秦篆”。战国时期,中国 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 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 化,在“大篆”(又称“籀文 ”,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 )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 准字体,这就是“小篆”。 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 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 起了很大的作用。
形成的年代便已出现。有甚么证据呢?“男”字便是证据。“男 ”字由“田”字和“力”字组成,由于在“田”地耕种这类极耗 体“力”的工作,在古代由“男”性负责,因此古人便把“田” 、“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由此我们也可以见到中国已
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作。
“女”字不是会意字,但从“妇女”的“妇”字,我们可看 到古代女性担当的工作岗位。“妇” 字属会意字,指已婚的女性,由 “女”字与“帚”字组成。而“帚”的古字字形,是用手持着扫帚的图像 。古人以持着“扫帚”的“女”性,表达妇女的意思,可知当时的妇 女主要负责打扫等家务工作。
第13页,幻灯片共39页
谐音联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缺字联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析字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叠字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天下景)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汉字ppt课件
![汉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7f61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2.png)
目录
• 汉字的起源 • 汉字的演变 • 汉字的结构 • 汉字的文化内涵 • 汉字的现代化发展 • 汉字的学习与应用
01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发明
01
02
汉字的发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起源于早期的图形文字,经过数 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而来。
汉字的发明者可能是古代中国的先民们,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 的事物,用图形和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汉字的结构分类
独体字
独体字是以一个完整的形象作为 其造字的基础的字,如“日”、 “月”、“山”、“水”等。
合体字
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 体字组合而成的字,如“休”、 “从”、“比”、“森”等。
04
汉字的文化内涵
汉字与中华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发展历程与中华文化的演进紧密相连。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 、楷书等,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汉字与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追求自然、简约和意境之美。这在汉字的构造和书写中也有所体现, 如草书的简约流畅、行书的自然洒脱都体现了道家美学的特点。
汉字与佛教文化
汉字与佛教传播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汉字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文后,为佛教在中国的 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佛教也丰富了汉字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汉字与儒家教育
在古代,识字和写字是儒家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经典 《论语》中强调了文字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文字是传承 文化、启迪智慧的基础。因此,儒家教育注重文字的识读和 书写,为后世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基础。
汉字与道家文化
汉字与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强调“道”的观念,认为万物皆由“道”所生。这种思想在汉字的字 形和构造中也有体现,如“道”字便蕴含着道路、道理、规律等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格凝重雄放,已显出金文
B 的独特艺术。
17
颂簋
西周后期。盛食器。隆盖, 顶有圈形把手。
圈足饰重环纹。形制庄 重。盖器同铭,各铸十五行 一百五十二字,铭文为金文, 字形优美端庄。
B
18
一鼎一尚书——毛公鼎
B
19
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
厘米,重34.5公
斤,大口圆腹,
整个造型浑厚而
凝重,饰纹也十
[唐]欧阳询:欧体
唐代 欧阳询
唐太宗贞观年间, 著名书法家,字信 本,潭州临湘人 (今湖南)。以楷 书和行书著称。为 书法史上第一大楷 书家,其字体被称 为“欧体”。
返回
B
欣51赏
B
52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欧体书B 法欣赏
53
返回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B 醴泉铭(节选)欣赏 54
[唐]颜真卿(颜体)
B
64
B
65
B
66
B
返67回
柳 体 书 法 笔 划 特
征
返回
下一个
B
68
返回 [元]赵孟頫(赵体) 欣赏
元代 赵孟頫
湖州(浙江吴兴)人。官
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
夫,封魏国公,谥文敏。 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
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
书法家。《元史》本传讲, “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期以来,隶 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 构、笔画的写法)而独 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 成。
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 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 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 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 了。
B
42
许 慎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 体,创立了部首,分别 归入540部。540部又
像
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
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
故宫。因内容记载畋tián猎
之事,因石的形状象鼓,改
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
B的代表。
27
陕西宝鸡出土的刻写有大篆的石鼓
B
28
B
29
大 篆 书 法 欣 赏
B
30
大篆书法B 欣赏
31
(二)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 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 衡,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 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统一汉 字书写形式。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 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 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而且可 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 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 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
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
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 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开创了 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 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 式。
B
43
汉 代 隶 书 石 刻 欣 赏
B
44
汉代隶书石刻欣赏
B
45
汉 代 隶 书 石 刻 欣 赏
B
46
汉代隶书B石刻欣赏
楷书的 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直 沿用至今。《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 衰。
B
49
楷书四大家
楷体书法最为著名的四大家是: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B
50
到 后 来 都 改 变 了 原 字 的 形 体,
变 成 了 后 来 方 正 的 字 体, 有
的 笔 画 减 少 了, 有 的 笔 画 增
添 了, 由 不 规 则 变 成 了 有 规
则
的
字
体
。
B
8
二、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
和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
47
汉 代 隶 书 石 刻 欣 赏
B
48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 中常见的一种字体。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 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 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 一种手写体 ——钢笔字。
B
4
一、陶文
古人在上陶器刻画的文字符号,较有名 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邮陶文等, 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为中国最早 的文字。 陶文是出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 的“原始文字”,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 这些文字具体是什么含义,但已具有一 种“标记”和“表号”的性质,被认为 是汉字的最早雏形;破解陶文很困难, 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 的某字。不过,陶文与汉字有渊源关系, 应该是肯定的。
和书法风格来看,总的情势
是清秀隽美,笔道首尾出锋,
有明显的波磔zhe,结构严
谨,行款章法自如。其前期
的作品风格质朴平实,多挺
拔的悬针笔法,仍带有甲骨
文的影响。字体平易古朴,
笔划方圆兼备,具有凝练平
直之气。利簋仅用短短 32
字就记述了武王代商的重大
历史事件,因而被称为武王
记载武王伐纣的 利簋及其铭文
克商簋,是迄今所见西周最 早一件铸铭铜器,开创了西 周金文书法的先例。后期的
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
文字的特征。
B
7
象形构字法
这 是 形 成 汉 字 的 最 早 方 法,
因 此 创 造 了 最 原 始 的 文 字,
例: “日” 写 成
, “月” 写
成 , 水 写 成 , 牛 写 成 等 等。
这 些 象 形 字 经 过 逐 渐的 演 变,
小 篆 书 法 欣 赏
B
40
五、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 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 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 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 “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 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 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 (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 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
石原文222字, 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
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lè)。秦泰山刻石被列为
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B 。
35
秦泰山B 刻石
36
[]
汉 代
小 篆 刻 石 欣 赏
B
37
小篆书B 法欣赏
38
小篆书法欣赏
B
39
B
32
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负责在
秦原有的大篆的基础上,编 纂改进新的小篆书体作为全 国的统一文字,至此,汉字 的字形基本统一,文字基本 定型。小篆和大篆并称为 “篆体”或“秦篆”。
B
33
六国之间不同 的文字带来了
什么不便?
秦在统一文字前六国“马”和“安”字不同的
写法
B
34
秦 泰 山 刻 石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道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
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
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
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
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
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
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
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
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
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
柳骨”的美誉。
返回
欣赏
B
63
柳 体 书 法 代 玄表 秘作 塔 碑
书法课程讲义
B
1
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B
2
概述
关于我国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 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以有五千 年的历史,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 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 明史。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 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 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 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
B
13
三、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 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 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 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 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 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 文就叫做“金文” ;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 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做“钟鼎文”。 金文应 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 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金文编》记载,共 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B
74
《
杭 州 福 神 观 记
赵 孟 頫 楷 书
》
返回
下一个
B
75
七、行书
址,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 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 纪)。
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 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 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B
9
B
10
殷 墟 中 出 土 的 甲 骨 文
B
11
殷 墟 中 出 土 的 甲 骨 文
B
12
殷 墟 中 出 土 的 甲 骨 文
B
3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 中国古书里都常说文字是仓 颉创造的。传说仓颉有四目, 是黄帝的史官。他发现结绳 记事的不便,通过观察鸟兽 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 他发明文字的灵感。其实这 种传说 都是靠不住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