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教学设计参考2018
《垃圾的分类》(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垃圾的分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知识。
2.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3. 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现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知识和实际操作。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分类桶。
2. 学具:垃圾分类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讨论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垃圾分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垃圾的分类》2. 板书内容:①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② 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③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④ 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现状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2. 判断题:判断垃圾分类的说法是否正确。
3. 问答题:回答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现状。
4. 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在家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检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孩子垃圾分类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共育。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垃圾的回收和分类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垃圾的回收和分类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技能:培养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介绍垃圾的四大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及其特点。
2.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理解垃圾分类对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包括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和正确的投放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难点:学生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垃圾分类指导手册。
垃圾分类实物模型或图片。
垃圾分类游戏或互动软件。
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材料(如小垃圾桶、不同类型的垃圾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故事引入垃圾分类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3. 互动环节:通过游戏或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纠正错误,强化正确分类的方法。
板书设计中心:垃圾分类的主题。
四个角落分别展示四大类垃圾的图标和简单说明。
中间部分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要点和关键信息。
作业设计家庭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家里进行垃圾分类,并由家长签字确认。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宜,学生参与度如何,以及教学方法的成效。
学生应反思自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的决心和计划。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导入环节:活动: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目的: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建立学习垃圾分类的动机。
1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掌握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方法和目的。
2.理解不同分类方法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为什么需要实行垃圾分类。
2.垃圾分类的分类方法和目的。
3.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实地进行垃圾分类,制作垃圾分类海报、模型等作品。
4.总结垃圾分类的体会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科普介绍和演示实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为什么需要实行垃圾分类。
2.活动法:通过实践活动,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垃圾分类,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法:通过回答问题和制作作品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学启示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垃圾分类》,学好这节课,对我们生活中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习惯会有重大影响。
让我们一起学习吧!课前思考1.你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吗?2.你会进行垃圾分类吗?3.你认为为什么需要实行垃圾分类?2.讲解环节先给学生展示图片,学生可以谈论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同时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内容:1.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为什么需要垃圾分类2.垃圾分类的分类方法和目的。
3.实践环节实践活动1:垃圾分类场景实地活动1.活动前,教师在学校内提前布置好垃圾分类的场景,学生前往垃圾分类活动现场。
2.现场分组,并按照垃圾分类来实践垃圾的分类。
3.班级组内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对垃圾分类的理解,理性分辨自己常见的垃圾。
4.现场教师带领各组讨论交流,互相讨论错的、丢错了的和对该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
实践活动2:制作垃圾分类海报、模型等作品1.学生可以选择做垃圾分类海报、模型等。
2.组内协作,设计、制作垃圾分类海报、模型等。
3.教师穿插询问,学生说明结论、道理等,互相之间逐步加强对垃圾分类理解和习惯。
实践活动3:班级讨论、分享会1.制作完毕之后,学生明确自己制作海报或模型的方法和理解。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生活垃圾分类研究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调查、研究等方法,探究垃圾分类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垃圾的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分类设施等。
2.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减少垃圾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3. 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分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4. 垃圾分类的探究活动:调查垃圾产生情况、研究垃圾分类的效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和探究活动。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调查表、研究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引出本课主题。
2. 基本知识学习: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方法、设施等,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3. 意义与重要性讲解:阐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4. 实践操作指导:演示垃圾分类的过程,讲解分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5. 探究活动设计: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垃圾产生情况,并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垃圾分类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分类设施2.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减少垃圾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 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分类过程注意事项4. 垃圾分类的探究活动调查垃圾产生情况研究垃圾分类的效果七、作业设计1. 调查垃圾产生情况: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垃圾分类习惯和意识。
2. 研究垃圾分类的效果: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垃圾分类对环境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生活中的垃圾,掌握垃圾分类方法,知道垃圾处理的办法。
2、激发互相交流的兴趣,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说得清晰,听得认真,态度大方、有礼貌的交际习惯。
3、培养学生减少垃圾、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关于垃圾的来源,巧处理垃圾的办法,“废物利用”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课件、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图)、垃圾分类卡片、小奖品些许。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希望大家在观看时保持安静。
(播放课件:风景优美的视频)师:看了这个视频片段,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风景美如画。
师: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多么喜欢啊!可是有一天,它却被破坏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播放课件:垃圾成山、环境被污染的视频)师:看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生:河水被污染了,空气被污染了。
师:完整观看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生:人类的生产严重破坏了环境,环境进一步恶化。
师:地球爷爷生病了,它多痛苦啊!(贴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到底是什么让它生病的呢?生:垃圾。
师:各种垃圾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垃圾呢?今天,我们就围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这一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师:要开展这次活动,首先要了解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垃圾。
家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可以观察和记录一下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你可以根据这个表格对家中的垃圾进行统计,怎么样?你发现了家中有哪些垃圾呢,你的表格填满了吗?这是老师家的调查结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关于生活垃圾的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关于生活垃圾的研究生活垃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包括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生活垃圾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旨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一、活动主题:生活垃圾的研究二、活动目的:1. 培养小学生对生活垃圾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导小学生正确分类和处理生活垃圾。
3. 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4. 激发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愿。
三、活动步骤:1. 活动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以废纸篓为例,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垃圾,如果有可回收物、餐厨垃圾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垃圾的归类。
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垃圾的思考。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式和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
如可回收物指的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废物,如纸张、塑料瓶等;餐厨垃圾是指食材残余、果皮等易腐烂的废物;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药品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废物;其他垃圾则是指不属于前三种类别的废物。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分组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垃圾分类箱,教师提供一些生活垃圾,要求学生根据讲解的分类知识将垃圾放入相应的分类箱中。
教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和纠正学生的分类错误,并解释正确的分类原因。
4. 总结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陈述本组的分类经验和方法,并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经验和方法,强调正确分类的重要性和环保的意义。
5. 游戏环节(20分钟):组织游戏,利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设计相关游戏,如“垃圾分类接龙”或“垃圾分类竞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通过游戏,巩固垃圾分类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实践。
6. 制作环保手工(30分钟):教师提供废纸、塑料瓶等废物材料,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废物创作环保手工,如废纸制作纸飞机、塑料瓶装种子等。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因素分析(辩论因素分析)教学设计
通过“研学练习”,让学生模仿“因素分析”,建构反方立论论据因素分析结构表,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研学拓展
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明确“因素分析”,布置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引导回顾学习过程,明确下一阶段学习任务。
通过总结拓展明确课后的学习任务。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课型教学设计
学校
班级
五(1)班
活动主题
生活垃圾分类探究
指导教师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课型
立论论据因素分析研学课
教学时间
2014年11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过程,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方法目标
A:完全达成目标□
B:基本达成目标□
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知识技能
能运用“四步阅读”法提取、筛选、整合信息;能按照“因素分析”的方法将反方立论论据按因素分解。
A:完全达成目标□
B:基本达成目标□
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总评
优秀(3A或2A、1B);良好(3B或1A,、2B);合格(1B,2C);继续努力(3C)
学习评价
目标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在□打“√”)
情意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我经历了“自主—合作—展示”学习过程,分享学习成果,增强我的团队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
A:完全达成目标□
B:基本达成目标□
C:离目标还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距离□
过程方法
能运用“四步阅读法”,完成“研学问题”,初步掌握“因素分析”,参与完成小组的“研学练习”。
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小学综合实践《生活中的垃圾》变废为宝教案】引言:垃圾是我们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产物,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将其变废为宝。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垃圾的种类和危害,并探索垃圾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 探索垃圾再利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处理垃圾。
二、活动准备1. 垃圾分类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废纸、废塑料瓶、废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
3. 创意手工材料,如胶水、剪刀、彩纸等。
三、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展示垃圾分类的图片或幻灯片,简要介绍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标准。
(2)与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提供自己所了解的垃圾种类,并解释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 探索垃圾再利用的方法。
(1)呈现废纸、废塑料瓶、废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
(2)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垃圾可以如何再利用,可以制作哪些有用的物品。
(3)分小组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回收利用的手工作品。
可以制作废纸手工、废塑料瓶花盆等。
3. 环保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安排垃圾回收桶,让学生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2)每周组织一次垃圾收集和分类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奖励表现优秀的同学。
4. 教育扩展(1)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让他们亲眼见到垃圾是如何分类处理的。
(2)邀请环保志愿者或专家来学校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四、活动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制作手工作品过程中的参与和创意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分类准确性和参与度。
3. 听取学生对于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对垃圾处理和环保的观念变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垃圾分类和再利用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测量与分析,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将垃圾合理分类。
2、通过开展有关垃圾问题的研究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使学生懂得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从而形成自觉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以及行为习惯。
3、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养成探究意识,增强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研究活动,初步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会将垃圾正确分类。
2、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及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有害垃圾的正确识别与分类。
三、教学过程:(一)汇报交流,揭示课题1、欣赏图片,激趣导入欣赏风景图片和垃圾图片,直观初步感知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
2、汇报成果,初步感知课前同学们用了三天的时间对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谁愿意把你调查的情况向大家汇报汇报?请两名学生边在投影上展示调查表并汇报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的种类及数量。
3、扩大范围,加深感受根据这个统计结果来看,一个家庭产生的垃圾数量并不多,可如果是咱们全班的所有家庭、全校的所有家庭、全邹城市的所有家庭产生的垃圾,想一想,会有多少呢?(学生感受数量会很多)老师这里有一组数据,我们来看(课件出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居世界第一,日产垃圾18400万吨。
”师帮助学生直观感受18400万吨有多少:一节货运火车车厢的载重量是60吨,18400万吨可以装满3067000节车厢!一般一节车厢的长度为15米,那么这些车厢连起来的长度是46000千米!可绕地球一圈还多!4、基于兴趣,引出课题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谈自己的想法,产生对垃圾的研究兴趣。
师小结并揭示课题[设计意图]课前,学生用了三天时间对自己家庭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对生活垃圾的产生、种类及数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生活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垃圾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
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环保措施。
3.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途径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环保宣传片等。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生活垃圾处理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垃圾围城的现状,引发学生关注。
2. 知识讲解: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及处理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活垃圾的处理1.1 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及方法1.2 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及环保措施1.3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途径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完成垃圾分类手册。
2. 调查家庭、学校周边的垃圾分类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垃圾围城的图片、播放环保宣传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吗?”“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处理的方法?”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及处理途径。
具体内容包括:(1)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介绍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垃圾的回收和分类 》教学设计
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垃圾的回收和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垃圾的回收和分类》是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材中包含了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的回收利用、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但是对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的知识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掌握垃圾的回收利用知识,知道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的资料,制作PPT,准备实物垃圾等。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准备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吗?”“你们知道垃圾的回收和分类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减少垃圾产生的知识。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实物垃圾,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知识的理解。
1 垃圾分类(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简介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垃圾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实地观察和垃圾分类实践。
通过这些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并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1.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2.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能够自觉地分类垃圾;3.提高环保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社会习惯。
三、活动过程第一步: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在课堂上,老师将为学生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分类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实物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知识。
例如,可以通过PPT 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如食品残渣、纸张、塑料、玻璃等。
还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如带来几个不同的垃圾桶,带来几个不同种类的垃圾,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垃圾分类的演示。
在讲解结束后,师生可以互动提问,以检查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所讲内容。
第二步:实地观察在学校或周边社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站点,老师将指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垃圾分类的实际运作过程。
带着学生仔细查看垃圾桶和处理设备,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性地了解垃圾分类的过程和重要性。
第三步:垃圾分类实践在学校或家庭中,老师将引导学生开展垃圾分类实践。
根据讲解所学的知识和实地观察所得的经验,学生将会分类自己家庭中的垃圾,并体会垃圾分类对环境的好处。
通过“绿色行动”课程的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垃圾分类并分别处理、保护环境。
四、教师提示1.老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如图表、实物、PPT 等,以便向学生演示与领悟;2.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确保知识的传递和领悟;3.在实地观察和垃圾分类实践中,老师应带着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并指导学生按规定要求使用垃圾分类设施和设备等。
五、活动总结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必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垃圾分类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垃圾桶等。
2. 学具:笔记本、垃圾分类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分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利用PPT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知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垃圾分类的心得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体验垃圾分类的乐趣。
5. 创新: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垃圾分类的创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板书设计垃圾分类1. 意义和重要性2. 基本知识和方法3. 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并记录下来,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变化。
2. 课后作业: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可以是手抄报、海报等形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实践、创新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让学生真正学会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二、讲解环节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的关键环节。
我会利用PPT来进行讲解,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点进行条理化的呈现。
讲解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的意义、分类的依据(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各类垃圾的具体包含内容以及如何正确投放。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教学设计参考2018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活动教学设计(说明:此设计仅供学校参考,不准外传,如果学校有特色主题的也可以以学校特色主题开展。
设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确定安排多1或2个课时)一、活动背景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不断地增加。
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同时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
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
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日益增长的垃圾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随之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就会无声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为此,全社会都要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处理,使垃圾的总量降下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2011年4月1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
按照计划,垃圾分类率力争达50%,资源回收率达16%,资源化处理率达90%,末端处理率达75%,无害化处理率达85%。
经过两年的实施,在一些试点区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要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推进,仍需要每一个广州市民的共同努力。
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活动,了解目前我国以及社区、家庭垃圾分类及其处理的现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等;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减少生活垃圾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身边垃圾处理现象的观察,发现与提出与垃圾处理有关的问题,形成相关的活动主题;掌握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收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形成小论文、观察报告、调查报告、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活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该活动认识到垃圾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
五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五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模板(通用6篇)1一、活动时间:班队活动课二、活动对象:五(2)班全体同学三、活动目的1、知识和技能:通过在班级里组织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全班学生了解如何将垃圾进行分类和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逐步树立绿色环保,爱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小品、情景剧,展示图片,汇报资料和朗诵诗歌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收集资料锻炼与他人沟通、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从现在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1)在多媒体教室内召开本次主题班会,黑板上写好主题:垃圾分类,保护环境(2)同学们收集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一些垃圾分类的图片。
五、活动过程:1、开场a、整队、报数b、出旗,敬礼c、唱队歌d、请出主持人2、活动开始(1)表演《地球的呼唤》女:在无垠的`宇宙间有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身上有高山、有大海、有高原、有平原,最可贵的是它拥有生命,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
男:地球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母亲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它的儿女,我们在地球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幸福地成长。
女:地球养育了我们人类也养育了一切生物。
原以为地球是那么宽广,不在乎带走一片清凉;原以为地球是那么坚强,没想到眼泪正在流淌,我们人类的破坏已让地球不堪重负请跟随我一起看看生病的地球。
(表演小品《地球的呼唤》。
)男:地球是一个极可爱又容易破碎的星球,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家园正在遭受破坏,地球上的空气、水、土壤等等正在受到严重的污染。
(2)垃圾分类介绍女: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东西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生活垃圾分类研究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导学案-生活垃圾分类研究一、活动目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生活垃圾,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重要性,能够正确分类生活垃圾,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水平。
二、活动内容1. 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把生活垃圾按照其物质成分和用途的不同,分门别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过程。
学生们需要了解以下内容:•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各类垃圾的特点厨余垃圾:易腐烂,能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可回收物:可以再次加工利用,如纸张、玻璃、金属、塑料、布艺等。
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有危害的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
其他垃圾:即不能归为以上三类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但不限于烟蒂、口香糖、陶瓷等。
2. 实践活动开展学生们将通过以下实践活动,提高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技能:•实地观察垃圾分类桶学生们现场观察学校内设置的垃圾分类桶,了解分类桶的标识和分类方法。
•集体分类实践学生们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将垃圾分成四类放入不同的垃圾桶。
•视觉化学习学生们通过看实物、图片等视觉化教学材料,认识各种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垃圾分类小游戏学生们将通过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游戏方式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了解。
三、活动实施方法本次活动的实施方法如下:1. 前期准备•教师制定教案和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
•确认活动时间和地点,预先准备好垃圾分类桶和相关学习材料。
2. 第一阶段:讲解知识•通过PPT、视频等形式,给学生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通过互动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
3. 第二阶段:实践活动•学生们进行实地观察、集体分类实践、视觉化学习和垃圾分类小游戏等活动。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将活动收获进行分享。
4. 活动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分享收获和感悟。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生活垃圾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提问学生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有哪些方式,了解学生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了解程度。
(2)通过展示一些与生活垃圾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1)简要介绍生活垃圾的分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针对每一类垃圾,分别讲解应该怎样分类处理。
(3)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3.活动设计(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种垃圾分类。
要求学生们找出自己所代表的垃圾分类的例子,并进行演示和解说。
(2)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上台分享组内讨论的结果,让其他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设计一份问卷调查:每个小组设计一份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调查问卷,并互相交换填写。
最后小组代表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4)告知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图片和资料,作为课后的分享和交流。
4.拓展延伸(1)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有关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视频,让学生们通过观看进一步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家庭作业:结合所学知识,要求学生们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家庭中各类垃圾的情况,并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分类处理。
(3)课后分享:学生们在下一堂课上进行课外作业的分享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个人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发言和表现,以及上课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小组评价: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中的表现评价,包括讨论的深度、合作的程度等。
3.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观察学生对生活垃圾处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了解到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案《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性,教师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教学。
通过这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事物的方法。
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垃圾分类》教学目的:1. 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 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 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 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城郊小学!(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生看扔垃圾录象)生谈此时的感受。
(说明: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出那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指名答。
学生在说出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来说。
《垃圾的分类》(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垃圾的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分类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的分类投放。
3. 垃圾的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分类的重要性,垃圾的正确投放。
2.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垃圾污染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学习垃圾分类方法及重要性(1)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
(2)阐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如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垃圾分类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和实际应用。
4.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实践活动。
(2)分组讨论,总结垃圾分类的经验和不足。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总结垃圾分类的意义,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家长监督孩子在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在家庭中的垃圾分类行为。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垃圾污染现象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3. 垃圾分类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学习。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鼓励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的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教案适用于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活动教学设计(说明:此设计仅供学校参考,不准外传,如果学校有特色主题的也可以以学校特色主题开展。
设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情况确定安排多 1或 2个课时)一、活动背景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人口日益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在不断地增加。
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市日产垃圾 1.84 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 2.5 吨的卡车运输,长度接近 50 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同时北京每年垃圾量以 8% 的速度增长。
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 2 万吨,每 16 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
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日益增长的垃圾如不能得到有效治理,随之带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就会无声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为此,全社会都要倡导垃圾减量、分类处理,使垃圾的总量降下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2011 年4月1 日,《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
按照计划,垃圾分类率力争达 50% ,资源回收率达 16%,资源化处理率达 90%,末端处理率达 75%,无害化处理率达 85%。
经过两年的实施,在一些试点区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要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推进,仍需要每一个广州市民的共同努力。
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本活动,了解目前我国以及社区、家庭垃圾分类及其处理的现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等;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以及减少生活垃圾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等。
2.能力目标通过对身边垃圾处理现象的观察,发现与提出与垃圾处理有关的问题,形成相关的活动主题;掌握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收集分析资料、解决问题,形成小论文、观察报告、调查报告、设计与制作的作品等活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情意目标通过该活动认识到垃圾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活动规划1.活动内容以“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围绕生活垃圾的产生,周边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影响,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处理,可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等,合理设计主题活动,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
2.活动方式专题探究:按照实践性、价值性、可行性原则,围绕“生活垃圾”话题选择子课题,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参观考察:根据主题活动性质及需要,组织参观可再生资源回收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分类试点社区等。
社区服务:在家庭、学校、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服务等实践活动。
设计与制作:对废弃物品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或重组,释放它们潜在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有一定价值性、观察性、技术性的物品。
3.活动阶段选题阶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方案设计阶段:围绕活动主题,设计小组活动(研究)方案。
活动实施阶段:通过专题研究、参观考察、社区服务、设计与制作等学习方式,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总结阶段:总结活动过程,反思活动成效与得失,完善活动成果,深化活动内涵,合理多元评价个体表现。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指导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同学、关注校园、关注社区、关注社会,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出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探究课题。
有价值的、可行的探究课题是学生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获得能力发展的前提。
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垃圾分类的一般知识,激发参与垃圾分类探究的热情。
2.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关垃圾分类的探究问题。
(二)能力目标1.通过“要找什么资料——如何去找——找到后如何处理”的过程,知道文献查阅的方法,为垃圾分类的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2.通过“问题导入——生成主题——分解主题——小组交流——拓展延伸”的过程,学习主题生成和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归纳、讨论、图示等方法。
(三)情意目标1.激发探究垃圾分类的兴趣,初步形成“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责任感,逐步产生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
2.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现象,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现状。
具体包括:(1)引导学生自主地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垃圾分类”现象,尤其关注身边的垃圾分类情况。
如家庭生活垃圾、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现状。
(2)通过查阅文件、文献等相关资料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政策。
(3)关注垃圾分类推进的情况,如推进的现状、策略、办法,关注人的意识、行为,关注社区的办法、政府的配套措施、国外的相关做法等。
(4)关注垃圾分类的设备、设施,如何改良现有的垃圾分类用品等。
2.指导学生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探究”主题选择子课题,确定班级各小组的探究主题。
三、课型设计本阶段适用的课型是文献查阅课和选题课。
通过文献查阅课为选题课提供相关背景知识。
通过选题课完成综合实践活动选题。
1. 第一课时“生活垃圾分类探究”文献查阅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通过课件展示外国成功的垃圾分类做法,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身边垃圾分类的状况。
2、文献法的概念。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3、要做好文献收集,步骤是:第一,浏览一一确定有关题目、部分(篇、章、节、段),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阅读;第二,精读一一确定有关内容,这是一种“下马观花”式的阅读;第三,记录一一对那些有价值的文献篇、章、节或段就应做好记录工作,以备后用。
二、明确查阅文献的种类指导学生围绕生活垃圾分类需要查阅哪些文献资料,包括:1、生活垃圾分类的一般常识2、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3、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政策文件等。
三、实地查阅文献资料1、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
2、该环节可在课内进行,也可安排学生在课外完成。
四、处理文献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获取有用的资料。
五、交流分享在全班交流分享搜集、整理的资料2. 第二课时“生活垃圾分类探究”选题课选题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课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
它强调主题内容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
本次活动主题是“垃圾分类”。
据 2011 广州市环保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垃圾正以惊人的数量淹没着我们美丽的城市。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广州市政府急需解决的政要问题。
伴随着 4月 1日正式施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现在广州市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活动,学校、社区、家庭都已进入垃圾分类正在进行时,大家都认为垃圾分类是件好事,但如何推广垃圾分类,培养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在垃圾分类的实施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作为小学生我们围绕垃圾分类可以探究什么呢?于是开展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建议1.建议本阶段的教学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为 4 课时,文献查阅 2 课时,选题课 2 课时。
2.建议选题课生成的子课题如下:(1)家庭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2)校园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3)社区生活垃圾数量及分类情况调查4)社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5)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及策略探究3.在选题课中还可以生成适用全班开展的子课题,如:生活垃圾分类广告宣传画的设计与制作;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DIY ;生活垃圾分类用品的改装与设计等。
4.教师可结合区域、学校资源,学生兴趣生成其他有价值的子课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好处。
2、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2、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形成主人翁意识。
3、热爱环境,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关注身边环境,积极投入到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
难点: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导入图片:亚运后的广州,高楼矗立,珠水如镜,奔流入海的江水打开了一座城市最包容的胸怀!亚运后的广州,白云山、小蛮腰、科学城・让人们流连忘返!这美丽的城市,成为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
大家在享受这美好环境的同时,你又知道吗?我们每天的生活将产生不少垃圾,越来越多的垃圾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出示数据和图片)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2、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有两种:填埋和焚烧。
下面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引出 :垃圾必须要解决,可这两种方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又看看国外的垃圾处理的方法。
从图片中,你又想到了什么?小结:垃圾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
而且可以减轻地球妈妈的负担。
(出示第一个大课题)4、同学们,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广州市政府在 4月1日正式实行《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垃圾分类是我们广州人共同的义务。
(看视频)5、你对垃圾分类有什么认识?(学生多角度谈)6、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垃圾)对啊,这就是老师在我们的社区拍到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乱投放垃圾)图片反映了什么?(市民不懂得垃圾分类的做法)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如果把垃圾合理分类,回收再利用,对人类可是莫大的好处。
(展示PPT)(出示第二副课题)二、互动讨论,分解主题1、关于垃圾分类,想必同学们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探究垃圾分类?(学生谈,老师相机提炼关键词,为探究分类做铺垫)2、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探究的内容应定得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适合于我们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更方便。
更有价值。
3、下面,在小组里讨论出你们认为值得探究的感兴趣研究的2-3个问题,写在问题卡片上,待会派代表上台简单说一说探究的理由?4、小组讨论并写出探究问题5、小组汇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对此感兴趣?)三、归纳筛选,确立子课题1、老师引导:哪些问题有联系的,相近的,可以归在一起,请同学出来摆一摆。
并简单说原因2、老师根据学生板书相机写关键词,提炼分类初步定为:(1)垃圾分类的好处?(意义)(2)垃圾的种类有哪些?(种类)(3 )垃圾如何处理?(处理)(4 )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做法)(5 )垃圾分类如何再利用?(再利用)(6 )政府应该如何推广垃圾分类?(宣传)3、问题转化成小主题一般的转化方法有:关于(内容)的研究、关于(内容)的应用.......女口:“垃圾分类的意义”可以表述为“关于垃圾分类的意义的研究”四、确立分组,选组长,起组名,定口号(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探究小组自由选组:①思考:你最想研究哪个小主题② 入座:根据老师提示坐到所选择的小组(注意:动作迅速、保持安静)(2))各小组选出小组长,并设计小组的组名及口号,初步形成小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