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指导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就业指导案例帮助


要求苛刻令单位无法接受

案例:某校现代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与某集团公司经过双选、面试考核,终于进入签约阶段,协议书首先由毕业生本人签署应聘意见,该生在“应聘意见”一栏中写下了以下6条要求:(1)从事财会工作;(2)每周工作五日,每日八小时工作制;(3)解决户口,提供单身住房;(4)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险、养老保险等相关支出均由公司负担;(5)每半年调薪一次;(6)公司不限制个人发展(例如考研等)。单位鉴于以上条件不能完全答应,将协议书退回,并建议修改后再签。最终,该生因坚持自己的意见而未能被录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该生未被上述单位录用,根本原因在于所提要求过于苛刻。以上条件公司不能完全答应,公司负责人说,这位同学提出的6条要求,有些我们是可以满足,也应该做到的,比如: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八小时工作制,解决户口,提供各种福利等。但有的款项就无法答应,比如,每半年调一次薪,这种要求恐怕任何单位都无法答应。又比如“公司不限制个人发展”一条,从毕业生角度来看,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理解,但从用人单位来讲,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企业鼓励个人提高自身素质,但如果服务期内想考研就考研,不受单位任何约束,单位肯定是不能答应的。尽管这位同学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这种苛刻的条件公司是无法接受的。

近几年,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毕业生顺利就业。有些毕业生由于刻意追求最满意的结果,而错过了其它好的机会,有的甚至造成就业困难。尤其是有些条件好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脚踩几只船,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致后来就业困难,悔之不及。
求职面试理战

毕业生投递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不要刻意去准备,要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和将来想得到的告诉用人单位,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是人的本质。毕业生只要掌握好专业技能,再加上自身的品质,比如勤奋、善良等,进入公司后经过公司文化的熏陶,一定可以有好的发展,大家在求职面试的时候通常会很紧张,其实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只不过有的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一点,然后就表现的很从容。其实你也可以以退为进求职者在求

职与择业的面试中,如果出现紧张情况,可以向面试你的人直言不讳地说出,“由于初次参加面试,我有点紧张。”这样,他会安慰你几句,使你能够迅速地平静下来。同时,这种直言不讳,还会给面试你的人留下“你很诚实”的印象。可见,一句直言不讳的话,还可以起到以退为进的效果。但是切记不要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问题。尽管有时候是你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但是会给人留下一种不好的印象。
面试小技巧
巧妙回答打开求职之门

案例:在上海某单位组织的一次面试中,主考官先后向两位毕业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单位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集团公司,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凡被录用的人员都要到基层去锻炼,基层条件比较艰苦,请问你们是否有思想准备?”毕业生A说:“吃苦对我来说不成问题,因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早逝,母亲年迈,我很乐意到基层去,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才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毕业生(B)则回答:“到基层去锻炼我认为很有必要,我会尽一切努力克服困难,好好工作,但作为年轻人总希望有发展的机会,不知贵公司安排我们下去的时间多长?还有可能上来吗?”结果前一学生被录用,后一学生被淘汰。

分析:在面试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技巧非常重要。对有些问题的回答,表面上看来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却令考官反感。这是因为:考官并不在乎你回答内容的多少,而在于考察你对问题本身的态度,进而了解你对职业的态度等等。显然,这一案例中,毕业生A对下基层态度端正、诚恳,令主考官欣赏;而毕业生B思想上明显有顾虑,尽管是人之常情,但这种场合下他的回答显然不合时宜。
求职心态
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都应该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那么企业才会对你有信心。
信心不足,缺乏主动

案例:毕业生小刘学习成绩和其他方面条件都不错,在就业的初期满怀信心。但由于专业冷门等原因,找过几家单位都碰了壁,结果产生了自卑感,在

后来的择业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以至于到了新的用人单位那里,只能被动地问人家:“学某某专业的要不要”,其他什么话都不敢讲,最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


分析:小刘的失败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在择业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对自己评价过低,丧失了应有的自信心,择业时缺乏主动争取和利用机遇的心理准备,不敢主动、大胆地与用人单位交谈,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越是躲躲闪闪、胆小、畏缩,越不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这种心理严重妨碍了一部分毕业生正常的就业竞争,使得那些原本在某些方面比较出色的毕业生也陷入“不战自败”的困惑。
自负而失败

案例:毕业生小D口才不错,在与用人单位代表面谈时自我感觉良好。一番海阔天空的高谈阔论以后,当对方问他的个人爱好是什么时,他竟得意洋洋地宣称是“游山玩水”,结果被用人单位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
分析:小D
的失败是典型的自负心理造成的。自负在心理学上指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失去自知之明。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自负自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其谈,胡吹海侃,结果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试想,有哪家单位肯要一个不知天高地厚、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毕业生呢?
1、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

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而不会使自己跟现实形成很大的落差。那样就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
2、避免从众心理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要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而不是在同学中盲目攀比,好象不到一个比别人更好的单位就不能实现自身价值。到头来,只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很多同学没有长期就业规划,就业目的不明确,难免随波逐流。从来就没有想过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气质、个性、优缺点、兴趣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所以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能够朝哪个方向发展。所以就盲目的应聘,看某某去哪个厂自己就去哪个厂,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想法。

3、避免理想主义
也就是就业期望过高,导致就业难或错失良机。下面就是一个期望过高导致就业难的例子。
案例:期望值过高

98届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当年3月份他还未落实工作单位。刚好学校的一位老师去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罗平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小王这种心里在我们当中肯定有,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象小王这样过分看重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根据对某校98届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衡量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有92%的毕业生要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超过85%的毕业生要求单位地处大中城市,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仅占2%。这就是期望过高导致了就业难。有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降低一点自己对用人单位的要求。
4、克服依赖心理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信,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其实假如我是用人单位我就不喜欢那些走后门的人,因为通常在有些人认为那些走后门的人都是没有什么能力的,所以你给人的印象就不好,即使你应聘上了,别人也不会期望你会给厂家创造什么价值。其实有的时候你自信一点,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敢于竞争,不需要关系你同样能够证明自己。那样留给人的印象都不同。
5、不要等着机会来,当有机会来的时候自己要抓住。

被动等待坐失良机

案例:浙江某单位向学校发布了要来校招聘大量人才的信息,校就业指导中心迅速公布并电话通知了各学院,各学院反应不一,有的学院书记亲自打电话与对方联系,推荐自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有的则主动邀请对方到学院来选毕业生,有的则用特快专递寄出了学生的推荐材料。而与此同时,部分同学却在等待面试通知,认为反正该单位要来校招聘,等来了再投材料也不迟。后来,这家单位真的来了,人事部门负责人却非常抱歉他说:“真对不起,其实,我们几天前就已到贵校,但刚跨进贵校校门,就被贵校某学院盛情‘拦截’而去,晚上住在贵校招待所,闻讯而来的毕业生一拨又一拨,结果我们的计划提前录满了。”在场的毕业生后悔不已,机会就这样在等待中错过了。分析: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机会应该说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就看你如何把握它。各种招聘人才的信息,每时每刻经过各种渠道在发布、在传递,好比一条河流,信息是一朵朵浪花,你抓住了,就归你所有,你错过了,就无法回头。因此,只要你认准这条信息对你有用,你感兴趣,就必须主动以最快捷的方式向发出信息方作出反应,让对方知道你、了解你,才有可能看中你。机会往往就是这样被主动者拥有。
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很多的毕业生在面对找工作这个问题很迷茫,不知道现在的企业都喜欢招什么样的员工,不知道自己符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真怕自己找不到工作。我曾经也有这样的疑虑。其实企业看重成绩但也兼顾实践

首先,首先一般的企业蛮看重成绩的,毕竟成绩反映了一个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得如何。成绩好,并不一定代表这个学生就非常优秀,但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学生学习能力强。

其次,学生在校的锻炼情况企业也挺看重的。这有两方面:一是平时所说的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学生所从事的学生工作,就是比如说你在班上当个班长。当然,这还要看具体岗位。比如招的岗位需要沟通能力强的,可能就对学生是否有从事相关学生工作及成绩比较重视;如果所招岗位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可能就对应聘者学习方面的能力比较看重。

招人过程中,一般对毕业生的要求是:智商正常,但情商一定要高。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情商高,并不一定是说这个人很活

泼,很外向,这是个误区。所谓对情商的要求,也是根据具体的岗位来定。比如说,如果要招一个办公室的公关,企业就喜欢招一个活泼外向的;如果是招柜员、治安营业部主任,企业就要求应聘者性格要沉稳,有一定的协调能力,很外向很喜欢玩的人就不大适合。

针对90后的中专生,还有一点要提醒注意:大多的90后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喜欢去那些相对重要、挑战性强的岗位,但几乎所有单位在招人时,更多时候招的是很基础的岗位。我很赞成毕业生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但要注意的是,有目标有职业规划很重要,要清晰地从头规划到尾,在这过程中怎么做要想清楚,要扎下心来,从基层做起。

此外,公司在选人时,也非常看重“忠诚度”。有些很优秀的毕业生,如果在招聘时,用人单位觉得他跳槽的倾向比较明显,即使再优秀,可能都不会招他,因为这类人给人的感觉是,追求的目标比较高,不见得会沉下心来做好现今的本职工作。
第二,企业也看重勤奋善良有能力的人,也就是能力为重

应聘单位表示,成绩不需要第一名,但基本的专业能力要掌握;其次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毕业生好高骛远,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处理,可能产生退缩的心理。由于专业和岗位的关系,企业还对动手能力有相当的要求,希望毕业生“来之能战”。其实,这个“来之能战”对于大多数的毕业生是不可能的,刚刚毕业不可能就给公司创造多大的效益和价值。但是自己在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勤奋,虚心求教。

在面试中,企业还会询问毕业生的业余爱好和社交方面的问题,比如是不是爱打篮球、朋友多不多?主要是考查毕业生的性格,社交范围以及学习之外的活动等。企业招收的并不都要学习成绩第一名,但企业要求综合能力是最强的。另外企业还会看这个人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如何,来预估他的发展潜力。如果一名应聘者给人感觉对自己的定位比较低,学习意愿又比较强,比较踏实,不会太急功近利,企业往往比较喜欢。

目前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乐观,但是在择业观上也存在误区。
误区一:眼高手低、频繁跳槽

从近几年的招聘中不难看出,不少中专毕业生一毕业就想找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存在眼高手低现象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但对于刚出校门没有社会经验的中职毕业生来说,必须从最底层做起,可很多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基层去工作,自视很高,只要有更好的薪水待遇马上跳槽,这让用人单位害怕聘用应届中专毕业生。毕业于郑州美院的艾静现在深圳一家公司做主管,刚到公司时,她每月只有800多元的薪水。和她一起来的同学都嫌薪水低而离开公司,只有她没有动摇坚持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她已经成长为部门主管,并且薪水也涨到2000多元。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因为自己没有太多的找工经验,所有我打电话问了一些出去的同学,我现在把他们的遭遇跟大家讲一下,有一同学到一家大公司面试的时候,由于堵车就去晚了,结果在门口出来几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问我同学你是来应聘的是吧,你来晚了,公司的应聘结束了,你到这边来也有应聘的,然后我同学想都没想就去了,在那里也看到蛮多的人在那里应聘。同学的警戒心也放低了,后来同学就去应聘了一个职位,跟那应聘的人谈好了,什么时候上班,工资待遇也都谈好了,最后那应聘的人要求我同学把要银行卡的卡号,说是说要把工资打到卡里,我同学其实也觉得不对,后来那人说要个复印件也就好了,我同学也就把卡给那人去复印,后来那人说还要身份证的复印件,我同学也就大意了,没有把别人当外人,也要人帮忙复印。一切都搞好了,我同学还美滋滋的等着工作呢,没想到自己已经别骗了,钱也没有了,我同学后来去找那公司,那公司的负责人说根本就没有他说的那回事,我同学彻底的崩溃了。因为那卡里有我同学工作了半年攒的3千块钱,就因为觉得那里的工作有点累了想找份好点的工作,结果弄成了这样,其实我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在跳槽再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择业观误区二:考证增添竞争砝码

不少中专生千方百计考证书,以期待为自己增添竞争砝码。目前媒体上把持证上岗炒烂了,给人一种只有考证才能上岗的错觉,这并不利于就业。并非所有的岗位都要实行持证上岗,证书其实只是一种资格的象征,并不能说明将来你就能胜任这项工作,我们还是注重自己的能力。

误区三:轻视体力劳动

轻视体力劳动及对高薪的追求使就业渠道变窄,很多同学不愿意到基层,尤其不愿意倒流水线上工作,嫌工作太累太脏;有的同学嫌企业工资太低。事实上,高薪

舒适而又稳定的工作是不存在的,要相信付出才有回报。

误区四:一步到位思想

一次到位思想严重,总想经过一次分配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是第一位的,任何层次的毕业生,都要先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求得发展。也就是说学校跟你找的工作,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就拿工资待遇这块来说,有的人觉得拿一千块就足够了,而对于那种有点能力的人来说,是不够的,而恰恰他们这两种人又在一个厂里,这就造成了有的同学说厂家不好,而有的人愿意在那踏实的干的局面。因为那种有点能力的人想找到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所有我建议先立足再发展,不要有太多的埋怨。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