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4分) (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遒劲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历经________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将来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此处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________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氳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弥(mí)漫静谧(mì)笔力遒劲(jìn)
B . 莘(xīn)莘学子璀(cuǐ)璨隽(juàn)永
C . 搏(bó)古通今曲(qǔ)径通幽徽(huī)州
D . 氤氲(yūn)栖(qī)居擎(qíng)天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庄严幽远徘徊
B . 庄严悠远徜徉
C . 庄重幽远徜徉
D . 庄重悠远徘徊
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合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却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 . 昆曲是一种精致、典雅的“小众”艺术,但是奇怪之处在于,它虽然是小众的艺术,却能以苏州为中心,进行并非纯粹小众的传播。
C . 烟花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发明之一,但是在制造、运输和燃放等方面却有着令人可悲的安全纪录。
D . 恒春是台湾岛的最南处,一如其名,四季如春,几无冬天,这里的气温是台湾一月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
3. (2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稽首,是古代的一种拜礼,稽首与顿首不同,稽首头至地需停留一段时间,常为臣子拜君主时所用;顿首头触地时间短暂,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敬礼。
B . 古人幼时称字,成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取名,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名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C .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D .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猪,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时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4. (6分) (2019高三上·鹤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羊传》是诠释《春秋》的一部著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经典注疏之作中显现了独特的诠释特色。它的解经模式不仅带领公羊学家在思想创新上不断前进,也影响了历代为关注现实需求而重新诠释经典的思想家们。《公羊传》对《春秋》的诠释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这使它从儒家经典中第一个脱颖而出,对西汉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公羊传》与同是诠释《春秋》的《左传》结出了完全不同的成果。《左传》努力丰富《春秋》记述极为简略的史事,带给人们一部文字生动、叙事翔实的史学作品。而《公羊传》大力阐发《春秋》简约文字下所含的义理,带给人们一部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同一部典籍,诠释者的诠释目的不同,对典籍性质的认识就不同,其切入的角度也必不相同,其诠释出来的成果也就会存在根本差异。
毋庸置疑,《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表现为一部编年史,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这242年间的史事。而《公羊传》要把《春秋》看成是一部哲学著作,说孔子是借鲁国的史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这样,《春秋》的文本性质就由史学转向了经学。文本性质转换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诠释导向的转化,诠释者将沿着新的方向去诠释文本,所以《公羊传》就不再关心《春秋》里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而以探究《春秋》大义为职志。
《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之所以可能实现,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前提,即《春秋》之中存在着“微
言大义”。所谓“微言”,就是隐晦的文字,即指《春秋》文字的实际意义无法从文字表面获得:“大义”,就是指《春秋》表面文字下所蕴含的孔子的思想和理念。
《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以《春秋》存在着微言大义为前提,同时也以揭示《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为目的。文本性质转换以后,《春秋》其文、共事在诠释者看来就只是寄寓大义的载体、探询大义的线索而已。如隐公三年“癸未,葬宋缪公”,《公羊传》叙述了宋宣公不遵循传位于子的正逆而传位于弟,最终导致宋国祸乱的故事,并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大居正”说。
《春秋》其文、其事既然只是线索,那显然《春秋》的文本在《公羊传》看来就不对历史真相负责,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都是为背后隐藏的大义服务的。《公羊传》虽然也经常补充一些史料,甚至有时还提供一些记载翔实的独家史料,但总体来说《公羊传》对史实不是那么关注,它完全是以揭示《春秋》微言大义为职志而展开对《春秋》的诠释,有时候它必须随着《春秋》的“委曲”,不惜扭曲史实来成全义理的传达。
(摘编自郑任钊《〈公羊传》的诠释模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羊传》和《左传》虽都是注疏之作,但《左传》的成就显然高于《公羊传》。
B . 《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是一部编年史,而实际上其本身内在的文本性质却是一部经学。
C . 《公羊传》把《春秋》这部編年史看成哲学著作,也就把《春秋》的文本性质转为经学,注重探究《春秋》的义理。
D . 《公羊传》的脱颖而出影响了西汉的政治和社会,所以它对《春秋》的诠释很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旨在分析《公羊传》的独特诠释模式——阐发《春秋》蕴含的义理。
B . 文章将《公羊传》与《左传》对比,证实两者诠释的成果存在根本差异。
C . 文章先阐释《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转换的后果,后分析该转换实现的前提。
D . 文章中《公羊传》以宋缪公不传位于正道为例来论述“大居正”说,该例子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羊传》是一部阐发《春秋》义理,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